图书馆音乐文化论文

2022-05-09

小编精心整理了《图书馆音乐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对于新奥尔良人来说,去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改变了很多事。而对于迈克尔·怀特,这场灾难的后果就是毁了他的个人图书馆中30年来所收藏的众多有关新奥尔良音乐和爵士音乐的图书资料,还包括他收集的唱片和乐器。这场飓风使很多书都被水泡烂了,唱片和乐器也被水泡了。51岁的怀特是哈维尔大学的教员,同时也是一个音乐人。

图书馆音乐文化论文 篇1:

高师图书馆音乐资源建设的思考

摘要:高师图书馆音乐文献资源的建设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数量上都与现在高师音乐教育发展不相符,笔者结合音乐文献资源自身特点以及阅览特点,对高校图书馆音乐文献信息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加以讨论分析,并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借此能推动高校图书馆音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音乐文献 信息建设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变得日趋强烈。我国大力发展高师音乐教育,各地师范院校的音乐学院和音乐系开始大规模的扩招。音乐作为艺术类学科中的一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作为高校图书馆,有义务和必要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提供各种音乐类图书资料,用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层面,更好的进行课外学习;同时也为教师的各种科研活动提供科研资源上的帮助和教学参考。但是,不同于音乐专业院校的图书馆,师范类院校图书馆的建馆规模和馆藏规模都与之无法相比,音乐类资源占整个图书资源的比重非常少,而且由于经费和藏书空间等各种原因,音乐类资料长期得不到更新,已经无法满足广大音乐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了。

1 高師图书馆音乐资源建设的意义

(1)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服务。教师只有自己充分领悟和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后,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加形象生动传授知识。音乐教师为了能够更好的编写教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选取适当的辅导材料,都需要查阅参考大量的音乐著作资源,并在课堂教学中包括专业技能教学、艺术实践和音乐选修课等环节将这些资源进行提纯总结,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讲,音乐图书资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无论是查阅资料或者是曲谱,还是撰写毕业论文,都离不开大量的音乐类图书资源,而且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利用图书馆,利用图书资源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2)使课堂学习得以延伸。课堂学习仍然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指的是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系统的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并掌握本学科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能够独立的从事科学研究,胜任与之相关的工作。大学的课堂学习,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来安排日常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模式和固定的方法。并且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大学的课堂教学主要培养的还是学生自我研究和自我发现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会将重要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课后还需要学生根据知识点做大量的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参照参考资料、借阅辅导书,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图书馆恰恰给学生的自学提供了这一场所。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将课堂上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弥补了课堂上所学知识的不足,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所有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立性和创造性。

(3)为师生的音乐创作与研究提供服务。音乐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外,还要对音乐创作进行研究,这也是音乐专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对音乐作品进行艺术深加工,都需要参考大量音乐资料来充实自己的音乐养分。研究艺术大师们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的演奏演唱类型对音乐创作都是很必要的,作为高校图书馆,如果不能够为音乐专业师生提供相应的音乐图书资料,既无法满足日常教学活动需要,更谈不上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所以音乐类图书资料一定要保持常用常新,为师生的音乐创作与研究提供服务。

(4)为大学生毕业设计和创新教育提供信息来源。在素质教育大为推进的今天,音乐类人才同样要具有创新意识,具体为:随着高师音乐教改的进行,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要改变以往只会唱不会教的状况,要积极培养创新能力,适应新时期音乐教育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的音乐资源不但要满足日常教学科研需求,同样要与时俱进的不断更新馆藏文献,尤其是要采购一些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音乐图书资源和著作,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提供帮助。众所周知,图书馆在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和毕业设计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就不可能很好的完成。因为如果仅仅靠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和课本的内容,是无法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必须要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用以充实自己的论文。而音乐专业的学生由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专业技能的训练上,所以论文写作方面一直都是他们的传统弱项,如何让音乐专业的同学们合理有效的利用图书馆内的音乐资源,如何正确引导音乐专业的同学们在利用音乐文献资源的同时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对于高校图书馆文献建设和利用来讲,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新问题。

2 高师图书馆音乐类文献资源的阅览特点

音乐这一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而高师图书馆音乐类图书资料的建设也必须要遵从这个特点。具体说来共有三个显著特点:

2.1 音乐资料特点

高师图书馆内音乐图书资料不同于其他文献资源,如果按照使用特征来分类的话可分为书籍类、视听类、数据库(网络)类等形式。书籍类大多以歌谱、曲谱为主,音乐教法类文献偏少。视听类由于各个院校图书馆建设不同,很多图书馆还不具备设立视听室的条件,或者有这个条件,影像音像制品也非常少。而数据库类这种形式由于涉及到版权和网络等一系列问题更是无法普及。

2.2 教师阅览特点

音乐院系的教师所借阅的文字类书籍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音乐教学和艺术论著的书籍,一种是各家音乐学报和各类艺术期刊。教师一般在借阅区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对各类文献的筛选也比较仔细,而对视听类音像资料却很少借阅,或者只是简单的试听。试分析原因,教师家里面的各种歌曲集和曲谱已经很多,有些教师的藏书甚至比图书馆的还要多。而且由于教学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音乐类教师对视听的效果要求比较高,而图书馆的视听室无法满足教师们这一需求。

2.3 学生阅览特点

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借阅的文字类文献是歌曲集和曲谱,这也是由于他们在专业训练上的需求所造成的。由于学生的经济实力有限,他们不可能花费较多的金钱去买一些专业技能训练方面的书籍,他们到图书馆的目的十分明确,带借阅区逗留的时间也非常短,但是他们对视听室的利用却非常多,我想这同样是由于其自身专业特点和经济实力所决定的。

3 高师图书馆音乐图书资料建设的对策分析

3.1 资料分类

师范院校音乐院系的培养任务是培养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能体现师范特色的中小学音乐师资,这一培养目标的提出表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作为未来的音乐人才或是音乐教师,除了要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熟练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崇高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相关门类学科的知识。除此之外,科学系统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也应该是未来音乐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于以上这些特点,高师图书馆音乐类图书资料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书籍,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扩充馆藏资源,资料分类大致可以分为:

(1)文化类图书:这些图书一定要和艺术有相关联系,艺术的门类是广泛的,所以像一些戏剧、戏曲曲艺、影视、绘画等方面资料要适当的多采购贮藏一些。

(2)教育基础和教学法类图书:包括音乐心理学、音乐教学法、艺术审美心理和艺术概论等;

(3)音乐专业类图书:专业类书籍包含很多,例如声乐专业所涉及的歌曲集,器乐专业所涉及的各种琴谱吗,理论专业所涉及的曲式、和声、复调等书籍还有诸如中外音乐史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4)音乐类期刊:主要包括各个音乐学院的学报,音乐类核心、省级优秀期刊。

(5)声像资料:除了国内外艺术家的演唱演出音影像资料外,一些内部教学和音乐讲座等音像资料也可以采购一些。

3.2 服务特点

在服务上,我们除了日常的借阅管理以外,还可以设立专门的艺术类阅览室,工作人员在具备图书情报学知识以外还要具有一定的音乐艺术知识,能够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借阅,在艺术阅览室内设立视听区域,采用cd加耳机的形式,既不影响读者的阅读,同时又不挤占借阅室面积,节约了成本。同时可以在借阅区安装音乐网络检索终端,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丰富和便捷来扩充音乐资源丰富借阅手段。

对高师图书馆音乐资源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目前没有前例可循,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和研究并加以总结和完善。当前各个师范类院校都在扩大办学规模,作为师范类中比重较小的音乐类,应该受到重视,图书馆内的音乐资源应该多起来,让那些音乐专业的学生和热爱音乐的爱好者们成为图书馆的常客,让音乐艺术阅览室成为图书馆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马瑛.大学二级学院资料室建设探讨,山西科技,2008(1).

[2] 余琳.音乐图书资料的作用与建设,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1).

[3] 潘婷.加强音乐院校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教辅功能,黄钟,2004(增刊).

[4] 韩春凌.浅谈音乐院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变,乐府新声,2004(1).

作者:吴畏

图书馆音乐文化论文 篇2:

迈克尔·怀特:传承音乐文化的业余“图书馆人”

对于新奥尔良人来说,去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改变了很多事。而对于迈克尔·怀特,这场灾难的后果就是毁了他的个人图书馆中30年来所收藏的众多有关新奥尔良音乐和爵士音乐的图书资料,还包括他收集的唱片和乐器。这场飓风使很多书都被水泡烂了,唱片和乐器也被水泡了。

51岁的怀特是哈维尔大学的教员,同时也是一个音乐人。他曾经出过多部唱片,他建立的个人图书馆更是成了一座独具特色的“音乐图书仓库”。不久前,《美国图书馆》杂志对他进行了采访,请他谈了他的个人图书馆的相关情况以及他为保护新奥尔良的音乐文化遗产所作的努力。

《美国图书馆》:谈谈你是怎么想到保护新奥尔良的音乐文化遗产的。

迈克尔·怀特:是的,我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在我还是个青年的时候,我加入了一个街头乐队,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有关音乐的东西,并且有机会和一些很有经验的街头音乐人在一起共同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后来我在偶然间加入了音乐家联盟,在那里我和很多老资格的乐手一起表演,在和他们一起表演与创作音乐的日子里,我逐渐感受到了传承音乐传统的重要性,于是,我开始收集一些音乐方面的资料。首先收集了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唱片,此外,还做了大量的寻访和记录工作,我相信这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有帮助的。

《美国图书馆》:到建立了个人图书馆时,你收集的相关资料都包括哪些?

迈克尔·怀特:其中有4000多本图书,有很多是关于新奥尔良音乐人的传记文学。还有500多张CD,其中包括非常珍贵的美国最早的黑人音乐。另外,我的图书馆中还有许多早期的爵士乐唱片以及一些录音带和图片资料。

《美国图书馆》:去年飓风来袭的时候,你的图书馆遭受了怎样的损失?

迈克尔·怀特:所有的图书和唱片资料几乎都被毁了。有很多珍贵的唱片被毁坏了,这是令我非常痛惜的。

《美国图书馆》:这些资料和唱片都不能再被复原了?

迈克尔·怀特:是的,很难再复原了,像唱片和录音带都被水泡坏了,还有我收集的一些乐器,也都被水泡了。对于我来说,这一切都已经离我远去了。事实上,我都不想再踏进这个被毁坏的图书馆。

《美国图书馆》:对你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灾难。不过在今年夏天,美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还是在新奥尔良如期召开了。就你自身而言,你认为图书馆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迈克尔·怀特:实际上,在我对音乐特别是爵士乐着迷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经常去哈维尔大学图书馆的黑人文献阅览室借阅书籍,那里有很多关于爵士音乐和爵士乐历史的书,我经常捧着这些书在那里一读就是好几个小时。这些书对于我有很大的影响,使我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认识音乐,更好地理解音乐。后来我到了图拉内大学念研究生,那里的威廉·霍根爵士乐档案室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在那儿我找到了许多早期的经典爵士乐唱片,并且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些早期爵士乐,那儿还有好多很早时候的录音资料,听着这些资料,我好像又回到了过去的爵士乐时期。可以说,图书馆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它鼓舞了我对音乐的热情,为我打开了进入音乐世界的大门。

《美国图书馆》:这也使你成为了一名“图书馆人”,或者说是图书收藏者?

迈克尔·怀特:是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么说。我发现在公共图书馆里还是有一些被遗漏的资料,所以我开始了自己的收集工作。未来,我还会继续这样的收集工作,为了新奥尔良音乐和爵士乐文化的传承。

《美国图书馆》:你的个人图书馆得到过其他机构的帮助吗?

迈克尔·怀特:没有来自官方的帮助,毕竟这是一家私人图书馆。不过哈维尔大学图书馆的莱斯特·沙利文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他收集了许多有关新奥尔良文化的书籍,这对我帮助不小。另外,新奥尔良大学图书馆也向我的图书馆捐赠了不少书籍。

《美国图书馆》:《美国图书馆》杂志的读者基本都是图书馆员,有大约65000人。在关于图书馆方面,你还有哪些想对他们说的?

迈克尔·怀特:是的,我还有一些四人组乐队和黄铜乐队的唱片正在出售,欢迎你们中对音乐感兴趣的购买。(笑)好了,严肃地说,我觉得新奥尔良具有美国独一无二的音乐文化,有关新奥尔良音乐文化的书籍和资料应该得到大家的关注,它们不应该被关在档案室里,如果公众能够读到更多的有关这方面的书籍,那无疑是一件好事。我想如果说新奥尔良的公共图书馆在这方面已经做得足够好,那我的个人图书馆做得比他们还要好5倍。然而事实并不应该如此。我希望图书馆的馆员们能够为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做更多的事,能够让公众更多地接触到相关的资料。如果作为一个图书馆员,你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你就去做吧。

作者:展 堂/编译

图书馆音乐文化论文 篇3:

对江西省高师音乐专业增设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的思考

摘要: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保护工作得到了空前重视。在江西省高师音乐专业增设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基础教育改革与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也对增设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提出了要求。在江西省高师音乐专业增设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对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师音乐专业;江西地方音乐文化;音乐文化课程

如何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如何以自身的音乐价值矗立于世界,是当今我国音乐界头等重要的大事。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得到了空前重视。将优秀的本土音乐加以整理,使之成为课程并进入学校,是继承和发展江西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

一、高师音乐专业增设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弘扬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陈至立同志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提出了“保护文化遗产,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的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各地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要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分类,制订和落实保护方案。……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

江西在保护抢救江西本土音乐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江西文化部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建成了非物质文化网站,申报了诸如弋阳腔、青阳腔、宜黄戏、广昌孟戏、婺源徽剧、赣南采茶戏等国家级非物质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申报了诸如民间音乐、客家唢呐《公婆吹》、万载得胜鼓等省级非物质优秀音乐文化遗产。江西省高校也与地方院团联手,一起保护发扬地方优秀音乐文化。江西师范大学投入100多万元多次演出赣剧《牡丹亭》;南昌大学与江西省赣剧院合作演出,完成了首届赣剧文化周;江西九江学院和全国保存青阳腔艺术最丰富、最完整的湖口县联手,在资料发掘、唱腔抢救、戏曲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了紧密合作。

然而,保护非物质优秀音乐文化不能仅停留在网站、博物馆、图书馆和舞台上,从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有关文献中可以看出,高等学校在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工作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更好的途径就是将江西本土的优秀音乐文化纳入课程,进入课堂,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开设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课程,使继承和发展更上一个台阶。高师音乐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要基地,开设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的意义就更为重要了。

二、基础教育改革与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对高师增设江西优秀音乐文化课程提出了要求

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基础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千秋大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搞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工作,按照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就必须培养出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各学校开设地方音乐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开发课程的能力,明确要求将弘扬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纳入课堂。在江西省,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现象比较普遍,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课程几乎没有。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中小学增设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没有硬性规定;二是现有在岗的音乐教师对增设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的认识不到位;三是已经整理好的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资源、教材缺乏;四是高师音乐专业培养出的新教师没有接受过江西地方音乐文化方面的教育。要解决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除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外,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对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整理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资源,并使之形成课程。这就要求高师音乐专业必须开设江西地方音乐文化课程,以使培养出的教师能胜任该项工作。

构建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是保证基础教育改革成功和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笔者走访了江西省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师范院校,对它们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看到两个方面:一是不同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在结构上存在差异,比如在如何体现师范性方面不够重视,专业课程比例大,体现教师基本技能与素质的课程少,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部分院校选修课程较少,有的甚至只有几门选修课程。二是不同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在理念上也存在差异。从课程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技能中的唱、弹、跳及简单的创作能力得到了强化,符合传统的音乐教师培养模式与理念,但如何反映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如何为基础教育服务等,课程中很少体现。

江西省高师音乐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即课程的构建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要参考,地方优秀音乐文化没有被纳入课程体系。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规定: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要开设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如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少数民族乐器、民间音乐采风、民族音乐教学研究、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等课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师都是在全国统一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开设课程的,课程内容相对单一,缺乏个性,对当地经济、文化有促进作用的地方课程很少列入计划,没有地方特点,甚至脱离当地的人才需要。比如区域性优秀的音乐文化就是很好的一门民族音乐文化课程,对于继承和发展当地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是十分重要的。遗憾的是,大多数高师院校没有在这些方面做文章,这离当前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甚远。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开设地方音乐课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有独立开发课程的能力。而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门院校却在这些方面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又如何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呢!因而高师音乐专业增设本土优秀音乐文化课程刻不容缓。

三、高师音乐专业增设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的意义

对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的研究开发,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区域音乐文化。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音乐界,有些人常习惯于用西方的思维模式和观点看待民族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也常以西方音乐的模式加以改造,民族音乐特性正日益丧失。这一点必须加以更正。好在很多单位和有识之士已经走在前列。中国艺术研究院对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与保护做了很多工作;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也引入了“原生态唱法”;中国古典艺术精品木兰从军正走向好莱坞;动画片《狮子王》也注入了中国元素;旅法作曲家陈其钢的《五行》以中国古典音乐为主题加以创新而风靡世界。由此可见,中国音乐文化对世界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江西,非常丰富的地方优秀音乐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如何使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笔者认为学校是最理想的传播途径。首先,要将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进行整理并使之进入课堂,从传承开始;其次,在相关高师院校成立专门的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研究机构,加大创作、创新的力度。

对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的研究开发,可填补江西省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空白,有利于培养有特长的音乐教师。自从西方音乐传入我国以后,西方音乐思想在我国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我国的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都以西方音乐院校为参照,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是照搬国内音乐专业院校的。目前,部分高师音乐院校已经看到了自身的弊端,正在走有自己特色的音乐教育之路。如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了木卡姆艺术研究中心,把传承民族音乐放在重要位置;广西艺术学院成立了民族艺术研究所,对西南少数民族音乐进行研究、继承和发展等。而在江西各高校中,这些方面还是空白。高师音乐专业应该紧跟新课程的发展趋势,将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列入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培养出适应江西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的音乐教师做出贡献。

对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课程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对老革命根据地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可为江西省先进文化的建设服务。众所周知,江西红色资源极为丰富,红色音乐文化举不胜举,如《歌唱井冈山》、《送郎当红军》、《映山红》、《请茶歌》、《井冈山上太阳红》、《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做军鞋》、《十送红军》等。这些思想健康,在当时革命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的音乐,常常使人振奋,给人鼓舞。将这些音乐引入课堂,可洗涤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更能占领文化阵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DB/OL].北京:新华网,2006-11-10.

[2]陈至立.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5-08.

[3]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B].南昌:赣府厅发[2007年]7号,2000-01-23.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DB/OL].新华网,2006-09-13.

[5]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B].北京:教体艺[2004]12号.

[6]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杨唯真〕

作者:黄 池 魏 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素质生理学论文下一篇:热源厂电气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