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的运用研究

2022-09-13

我国在绩效管理方面的应用及研究均晚于西方国家。目前对于绩效管理的实践应用仍然处在探索阶段, 尤其对于事业单位而言,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 在当前的绩效管理改革中, 面临较多的问题。现阶段, 如何提高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是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 因为这与我国的经济体制建设及民治法治建设均存在较密切的联系。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提出我国事业单位进行绩效管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针对问题提出可靠的改进建议。

1. 绩效管理的定义

在20世纪初期, 西方国家首先提出“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最先产生与国外企业的私人部门, 并较具成效, 由此引起了公共部门的关注, 并引进国家机关、行政部门等。我国是从1995年开始正式引用“绩效管理”措施, 最先也是应用于对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中。在此基础上, 逐渐推广应用于事业单位。具体而言, 绩效管理的定义为:单位或者机构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与员工为了实现某个目标, 共同参与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结果应用、绩效考核评价、绩效辅导沟通、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能够持续提升组织整体及个人的工作业绩、工作效率。

2. 目前, 我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管理的不足之处

由于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 许多环节及措施仍然不够完善, 存在较多不足之处, 阻碍着事业单位推进绩效管理的进程。

2.1 绩效管理实践的基础较薄弱

首先事业单位属于辅助政府职能实现的附属部门, 人员具有较强的优越感, 缺乏改革进程中的危机意识, 因此, 事业单位内部的领导阶层大部分未树立改革意识, 内部管理不统一, 即使施行绩效管理, 其管理目标及具体职能的分配均无统一的硬性规定, 使得绩效管理只是空有名头而流于形式, 不具有实质性的作用。

2.2 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及系统性均较差

由于内部管理不协调统一, 领导阶层不重视绩效管理改革与落实, 从而使得许多绩效管理方案都是没有经过严谨的讨论就制定, 甚至不遵循民意, 这直接导致绩效管理方案在实施的时候遭到员工的抗议, 操作性下降;同时, 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绩效管理改革方案其系统性差, 实践时显现出较多漏洞, 实施的成效不大。

2.3 绩效考核方法不够完善

在绩效考核管理上, 首先事业单位绩效的考核内容及范围不够明确、量化程度低。目前, 大部分事业单位沿用的绩效考核方式均受传统方法的影响, 按照“德、能、勤、绩”四个大方面考核员工, 考核方案中没有体现出事业单位本身的特征和优势, 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满足当前聘用人员对以工量酬的需求, 也不能体现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职能的实施价值以及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这样笼统、流于形式的考核方式准确性较低, 不能通过观绩效去评价不同员工的真实业绩和真实能力, 这样的管理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激励作用, 最终不利于事业单位发展壮大。

2.4 反馈机制不够健全

绩效管理实施后缺乏完善的反馈机制, 则无法有效了解管理存在的问题。现阶段, 事业单位比较注重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 注重绩效管理给员工带来的福利与好处, 却不关注绩效管理制度落实后员工的反馈, 这很难从中得到改进绩效管理方案的建议, 非常不利于整个单位的绩效改革进程。

3. 我国事业单位进行绩效管理改革的作用

一直以来, 我国的事业单位均是实行行政化管理, 员工的薪酬福利以及职业发展都受到行政身份的制约, 目前, 越来越多的行政人员希望单位能够效仿企业管理方法, 解除身份约束, 直接通过绩效的考核评估员工的价值, 更易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及积极性。因此, 事业单位实行科学绩效管理, 能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令员工业绩显著提升, 通过员工个人的绩效提升, 从而带动整个组织绩效的提升及目标的实现。

4. 完善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对策

4.1 制定绩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受到传统管理政策的影响, 最先应用绩效管理的政府机构在绩效评估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导, 因此, 事业单位在落实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效仿对象;此外, 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无明确、统一的领导机构, 考核标准也过于抽象, 甚至随意性较大。所以, 从长远上看, 制定绩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从根本上解决各个单位的绩效管理难题, 使绩效管理更趋于规范, 管理制度更健全。

4.2 提高群众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

绩效管理需要普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因此, 为了更利于绩效管理政策的推广, 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树立广大群众关于绩效管理的意识。因为事业单位属于公共性的服务单位, 也具有较强的垄断性特征, 实施绩效管理能够增加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的透明化, 向群众公开信息, 相当于增强了群众监督的力量, 有效提升群众参与绩效管理的积极性, 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能够更自觉地改善服务质量和提升业绩, 体现出绩效管理的优越性。

4.3 完善绩效评估体系, 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健全的绩效评估体系, 应该包含考核人员的水平、社会发展指标、经济指标与绩效考核指标等方面的评估标准。考核人员中, 主要以各单位、各部门的主管领导为主, 因其对员工考核的内容广泛, 考核手段要求多元化, 因此, 考核人员务必熟悉科学的绩效管理办法与过程, 实践中, 有意识地融入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 既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 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此外, 完善其他方面的考核指标, 不但能够充分显示目前所取得的成绩, 对员工起到鼓舞作用, 另一方面, 能够使整个考核评估体系更科学、更规范。

4.4 完善绩效管理与绩效反馈制度

在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改革过程中, 绩效管理制度是支撑绩效管理能够有效展开的统一规范。而绩效反馈则能够有效反馈绩效管理实施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因此, 绩效管理与绩效反馈是一种沟通机制, 完善绩效管理与绩效反馈制度是促进绩效管理能够有效落实的保障。例如, 落实考核制度时, 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以了解该种制度值得肯定之处或者不足之处, 管理人员及反馈人员均要严格遵守绩效管理的标准, 保证反馈信息的公正、公开。

5. 结束语

因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推进, 我国事业单位也进行了绩效管理的改革, 一方面符合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事业单位内部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 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目前, 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小有成效, 但是要在短时期内完全摒弃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 还是不现实的, 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现阶段更需要集中力量, 通过探索与实践, 加快绩效管理改革, 重视绩效管理对社会公共服务的作用, 对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改善, 人人参与绩效管理、重视绩效管理, 让绩效管理在社会公共事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 我国的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同时, 社会经济体制也有所改善,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本文针对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 提出我国事业单位进行绩效管理改革的可行性与优势, 深入地分析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绩效,改革,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婷.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改革初探[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1 (8)

[2] 宋玲雅.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8)

[3] 杨宁.浅析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 2009 (10)

[4] 景怡然.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促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32)

[5] 查正炯.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研究——从CSIP案例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6] 华逸文.事业单位改革与绩效管理研究——以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运行机制改革为例[D].东南大学, 20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地域文化在卷烟包装中的应用下一篇:临床表现与CT结果不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原因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