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施工管理论文

2022-05-05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船舶施工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笔者依据在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格型钢板桩施工项目(下称钢板桩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的工作经历,分析船舶施工中的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的共性问题,对其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阐述,仅供参考。

船舶施工管理论文 篇1:

民营疏浚船舶的施工管理和控制

【摘 要】 为提高民营疏浚船舶的经济效益,结合近几年民营疏浚船舶施工管理、实施的发展趋势,以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为基点,阐述民营疏浚船舶管理的难点有民营船舶施工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工程施工进度难以掌控等,在民营疏浚船舶施工管理坚持“有理、有利、有力”原则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新型的租赁及分包管控措施,以促进民营疏浚船舶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湛江港;疏浚船舶;航道疏浚;施工管理

1 民营疏浚船舶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及国际疏浚市场的繁荣发展,中港疏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浚公司”)现有船机设备力量已难以满足工程需要,越来越多的港口和航道疏浚工程需采用分包管理或外租船舶方式来实现。由于目前国内高层次、专业化分包施工队伍较少,完善的分包管理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无现成的分包管理模式、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工程分包管理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和较高的风险。

近几年民营大型疏浚船舶大量涌现,疏浚施工队伍日益壮大,但大多数民营疏浚船舶管理者缺乏施工管理经验,船舶经济效益较差。民营疏浚船舶管理者为有效提高经济效益,与大型专业化疏浚公司合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中浚公司作为国内大型耙吸挖泥船疏浚市场的龙头骨干企业,有着高素质的施工管理队伍、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具备组织好、管理好民营疏浚船舶的能力。因此,部分工程采用外租民营疏浚船舶方式完成将成为大型专业化疏浚公司实现产值、利润快速增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2 湛江港航道工程特点

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共分Ⅰ、Ⅱ、Ⅲ等3个标段。本工程航道具有设计挖深大、长度长、工程量大等特点。Ⅲ标段航道设计挖深为 21.9 m,航道疏浚段长为13.9 km,净工程量为906.15万m3,航道施工及扫浅施工阶段采用中浚公司自有疏浚船舶与民营疏浚船舶联合作业施工方式;Ⅱ标段航道设计挖深为 21.6 m,航道疏浚段长为,净工程量为985.3万m3,航道施工及扫浅施工阶段采用分包管理方式,中浚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分包商对外租民营疏浚船舶进行管理。

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以下简称“湛江港工程”)是中浚公司在南方市场的一大品牌工程。施工组织形式多样化为本工程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亮点。本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为中浚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分包管理经验,尤其是有关外租民营疏浚船舶施工管理经验,为中浚公司今后利用有限资源开辟更大的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3 民营疏浚船舶施工管理难点

目前国内民营大型耙吸挖泥船多为老旧的营运船舶改造而成,且多数民营船舶所有人为节约成本对船舶关键设备投入不足,造成民营疏浚船舶施工能力较为低下。主要存在的难点有:挖泥船多数为单车船、操纵性能较差;挖泥船多采用国产水下泵,故障较多;耙头多采用简易耙头,且重量不足,开挖能力受限;多数挖泥船安装有耙吸挖泥船疏浚辅助监控系统V2.0,但系统功能不全、稳定性较差;船舶所配人员对专业疏浚知识了解较少,造成船舶施工能力受限。

民营疏浚船舶所有者深知自有船舶存在不足,因此与其他公司合作中往往采取租船方式,按船舶运转时间获取报酬,以降低自身风险。鉴于目前国内民营疏浚船舶的现状,中浚公司在众多民营疏浚船舶中选取船机状况较好、施工效率高、潜力较大的挖泥船参与湛江港工程施工。在对民营疏浚船舶施工管理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2个难点。

(1)民营疏浚船舶施工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在航道土质条件复杂的区段,主航道内存在大量石块、铁质胶结层、火成岩等杂物,严重影响船舶施工效率的正常发挥并导致船舶施工机具严重受损。在转向点多、水深落差大的区段操作比较困难。本工程主航道存在D、E两个转向点,转向点处航道宽度大,尤其是D点转向处最宽处甚至达到900 m。航道浚前水深落差大,平整度较差,扫浅难度较大。本工程水下模拟地形见图1。

(2)工程施工进度难以掌控。在施工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由于民营疏浚船舶船机设备情况不理想、人员操作水平及施工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工程施工进度难以掌控。

民营疏浚船舶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难点,不仅对项目部后阶段完全利用其完成扫浅施工任务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对民营疏浚船舶的施工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民营疏浚船舶施工管理经验

4.1 管控措施有理

根据测图水深分析情况对民营疏浚船舶施工能力作合理、公正的评价,及时发现并改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耙吸式挖泥船“集美601”轮为例,主要从2个方面对船舶进行管理。

(1)施工机具的改进。由于湛江港工程Ⅲ标段主航道自然条件较差,“集美601”轮施工前期耙齿断裂、脱落情况严重,船舶扫浅施工效率较低。为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扫浅施工进度,管理人员在与船舶施工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分析后,决定改用圆钢耙齿替换原有犁型耙齿,并对原钢耙齿前后两侧进行加固,以增加耙齿强度,减少耙齿断裂、脱落的频率,加大耙齿对航道内硬底质的拖曳力,提高扫浅施工效率。

(2)优化施工工艺。开工初期,项目部对施工区工况条件、船机设备情况、人员操作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制定并下发了《“集美601”轮施工作业技术要求细则》。该细则对船舶各项施工数据进行了严格要求,如挖泥航速、泵机转速、波浪补偿器压力等均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船舶操作人员严格落实细则中的各项要求。驻船工程师对船舶施工各项指标进行监督检查,每日对船舶施工轨迹线进行回放,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正措施,并及时检查落实情况。

经过系统管理,船舶施工情况较前期得以明显改善,施工效率逐步提高。“集美601”轮扫浅效率改善情况见表1。

4.2 管控措施有利

中浚公司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在对民营疏浚船舶施工管理中,严格按照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进行管理,努力维护公司利益。管理工作主要做到以下4点。

(1)提高船舶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综合提升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根据费用测算结果,船舶日施工成本接近50万元,施工费用较高但扫浅阶段产出较少,因此加快扫浅施工进度是节约施工成本最有效的途径。管理团队在加强船机设备保养、提高人员操作水平等方面,对外租船舶严格管理,确保船机设备正常运转及人员操作水平的有效提高,从而有效提高船舶施工效率,加快扫浅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成本支出。

(2)实施驻点跟踪制度。严格落实驻船工程师制度,确保驻船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全面掌握民营疏浚船舶施工情况,确保各项施工数据满足项目部要求;根据项目部下发的《施工作业指导书》中的相关要求指导船舶施工,并及时将船舶执行情况反馈至项目部,以便于項目部对船舶进行考核;协助、指导船舶对施工机具、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以提高船舶施工效率;严格核算船舶每日运转时间,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失。

(3)严格遵行结算标准。在对外租疏浚船舶结算时严格按照运转时间确认单进行结算,对单耙施工时间、单机运转时间等进行认真审核,并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扣款,以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

(4)紧密监控运营状态。管理人员经常上船检查船舶施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要求其整改,对未按项目部要求施工或船机出现故障影响船舶施工效率正常发挥的班次,在运转时间确认单中予以记录并相应扣除运转时间。

4.3 管控措施有力

对民营疏浚船舶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加大管理力度。目前民营疏浚船舶租赁合同中以单位运转时间单价合同居多,大多数船舶所有人以追求高运转时间为最终目标,对船舶施工效率漠不关心,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保设备正常率、施工得过且过的现象。为杜绝这一现象在湛江港工程中出现,中浚公司要求施工船舶严格按照项目部下发的各种指导性文件施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以“集美601”轮为例,项目部人员在上船检查船舶施工情况时发现,该挖泥船正常施工的挖泥航速仅在1 kn左右,主机转速无法达到项目部下发的《“集美601”轮施工作业技术要求细则》的相关要求。项目部人员立即要求其停工检修,直至满足项目部对船舶施工参数的各项要求后才允许其施工。

作者:钱增卫 徐惠忠

船舶施工管理论文 篇2:

浅议船舶施工现场对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

【摘要】笔者依据在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格型钢板桩施工项目(下称钢板桩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的工作经历,分析船舶施工中的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的共性问题,对其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施工;安全管理;分包;

前言

随着船舶公司突破传统水工市场,转型发展并尝试进入项目分承包领域,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面临着诸多调整与挑战,需要从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拓展到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其中传统船舶安全管理中对分包协作单位安全管理的内容较少,但分承包模式必定涉及到大量分包队伍及人员,所以值得对分包协作单位在船舶施工环境情况下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目前引进分包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切块分包施工任务,二是进行劳务分包,三是专业分包,本文将重点研究对切块分包协作单位的现场安全管理。切块分包是指将工程承包合同项目中的部分工序的施工任务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分包协作单位完成,但发包方负责监督管理和工序间的衔接。

一、健全安全生产协议,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1明确划分双方现场安全生产职责

在钢板桩项目中,与其他施工类型的分包商安全管理不同,其分包工人的工作场所基本都在公司的施工船舶上。因此在与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或安全生产协议书时,必须明确在船舶上这种特定环境施工时双方的现场安全责任。

笔者以公司的某艘装有履带吊的驳船为例。在实际情况中,在施工船员主要分布在船舶操作岗位,分包工人则在吊机操作岗位、起重指挥岗位和钢板桩施工岗位。船长接受指令,指挥本船的移船操作,并不参与到钢板桩施工的程序中,也就是说船长对在本船上进行的施工安排、设备操作等无管理权。因此,在与分包协作单位进行安全职责划分时应明确:在现场安全管理中,公司的安全管理责任仅限于船舶本身,对在甲板上进行的施工安全由分包协作单位负责保障并负担相应责任。

1.2协商确定交叉作业现场的安全职责

在钢板桩项目中,由于现场有数家施工单位集中在甲板,且有上下空间的施工工序,数台吊机设备,因此应履行公司《交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中仅提出了要求,为避免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环境中的安全管理责任混乱,具体的安排在正式施工前必须明确。一般来说,虽然现场的施工活动集中区域包括有公司船员和一家或多家分包协作单位的工人,但施工的主要工序和人力资源的配备主要集中在某个分包协作单位。因此,应在与所有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协议时进行协商,明确其中某单位为某个时间某个集中施工区域的交叉作业安全负责单位,具体履行相关制度,其他单位予以配合。但也需从实际的现场安全管理的出发,例如难以划分主要负责单位,则可由本船船员履行公司相关制度。

1.3、确定并告知船长的现场安全责任与权利

根据公司《非自航船安全管理规定》、《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的要求,船长享有安全与防污染的独立处置权,其中明确规定“在生产中对用船单位违章指挥、或对船舶和设备的使用超出其技术规范的行为加以劝阻、纠正;若违章指挥对船舶、设备、人员安全带来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危险时有权停止工作”等条款。因此船长不可认为船舶进点后便无责任,对现场施工情况不管不问。同时应在安全生产协议中明确告知分包协作单位本公司船长的安全职责与权利,以避免在现场发生安全责任的纠纷。

二、提高施工分包协作单位施工人员的素质

分包协作单位由于其自身特点,其所招聘的劳动工人大多流动性强,自身安全施工的经验不足,更不熟悉船舶这种特殊环境。毕竟船舶施工现场本身就有很多危险源,稍不小心就可能发生人员伤害事故。曾经发生过某船的缆绳有断缆迹象,船上船员发现后均后撤至安全区域,而一位分包劳务工却好奇上前查看。当船员准备叫停其行为时,缆绳断裂将其击伤。因此,如何提高分包协作单位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让他们了解并熟悉船舶上的常见危险源,也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1公司必须严格审查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资质

拥有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分包协作单位才能落实公司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掌握公司标示的现场常见危险源,也能从根本上保障其工人有一定的安全素质,利于工人对新施工环境中的各项危险源的认知。

2.2要求分包协作单位应尽量提高其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

作为具有一定风险的施工工程,对参与其中的所有一线工人应有所要求,例如相关工作年限,年龄,身体状况等等。而这些要求应体现在所签订的安全生产协议中。提倡从一开始就应该使用那些素质相对较好的劳动者,并尽量保持施工人员的相对稳定,这是减少施工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2.3施工分包协作单位应经常对其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主要侧重于施工操作技能及安全防范知识的教育,要让其从业人员知道那些东西可能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以及怎样预防。教育的形式可灵活多样,最好采用座谈式教育,每天上班前或下班时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比较详细的说明,提醒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明确与分包协作单位安措费的分配投入

除对分包协作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应约定清楚外,还应明确分包协作单位相应的安措费投入。

对一般施工现场来说,分包协作单位安措费中应包含施工人员安全进行工作的具体安全支出。例如,符合安全规范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等。另外,还应包含其所持有的涉及定期检验的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品的检验检测费用。

在船舶施工环境中,存有不能简单区分出由公司或分包协作单位承担的安全投入,例如安全设施的设计、安全环境的维护等等方面的支出。但总体上是维护在船舶上进行工作的人员的施工安全。因此此部分的安全费用应进行协商分摊。

总而言之,一方面要防止在安全投入中大包大揽,简单认为在自家船舶上施工,就将应由分包协作单位承担的安全费用算入自身安全成本。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施工安全费用转嫁给分包协作单位承担,使得应由公司承建的一些安全设施直接由分包协作单位承担,列入分包协作单位必须完成的施工临建项目而不支付费用。这样就会造成分包协作单位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经费的投入,在施工过程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从钢板桩项目中结合船舶施工的特点得出部分经验之谈,存有片面局限性,其实系统的现场协作单位安全管理要求远不止上述几点内容。同时现场安全管理也只是对分包协作单位安全管理的其中一部分。总之,完善全面的分包协作单位管理制度是对船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力支持与指导,而且也是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相信在船舶公司转型发展过程中,必能建立健全具有船舶施工特色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并融入到HSE安全管理體系中。

作者:王帆

船舶施工管理论文 篇3:

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与管理

摘要:船舶轮机制造直接关系到船舶的整体质量与后期的运行安全,企业为自身长远发展考虑,一定要明确增强轮机建造施工技术与管理效率的重要性,展开技术分析与优化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措施,基于此本文将详细探索 船舶轮机装置的基本要求,再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船舶的核心动力来源于轮机,当轮机建造施工未能按照各项规范进行,最终会出现质量问题,一定程度上会使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对轮机建造的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行优化,明确各项流程和管理需求,从而促进航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船舶轮机装置的基本要求

1.1安全性、可靠性

一旦机电装备出现了故障问题,船舶受此影响会直接失去操作以及活动的能力,这样一来不仅无法保证船舶的安全,同时也会对机组人员、船内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产生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安装轮机装置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使得船舶能够正常运行,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重视对电气装备的选择,在明确轮机安装安全规则的前提下进行严格筛选,最终保证装置的质量与性能[1]。

1.2经济性

为保证船舶轮机装置的经济性,首先一定要降低燃料的消耗,使用高热效、高效能的柴油机,从而解决能耗问题,同时节省燃油支出,扩大承载吨位的空间,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生产力;其次还可以使用低价的燃料,燃料比轻柴油、重柴油油价低,在能维持轮机正常操作的前提下适当选择低价燃料也能达成维持经济性的目标;最后还可以充分利用柴油发动机燃烧燃料所产生的热量,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机械功,从而提升轮机装置效率水平,解决油耗问题。

1.3强续航力

强续航力能够保证船舶轮机不到港口或者基地去补充材料的情况下,保持航行的最大距离和最长时间。为保证续航力的提升,可以在进行轮机装置设计的过程中充分满足船舶续航要求,依靠船舶目的以及航区要求提出续航要求,从而实现优化设计,保证船舶轮机建造质量[2]。

2 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流程

2.1准备阶段设计资料审查

准备阶段的设计资料审查工作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明确各项参数,确保其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其次由第三方完成审批工作,同时在设计图纸上将各审批及答复意见呈现出来;然后还要对船厂设备有关的文件进行详细审查,从更深层次了解施工工艺;最后还要沟通协调设计人员的工作,完善各项计划,降低施工失误率,降低对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影响。

2.2施工阶段各项任务质量管理

施工阶段对于各项任务的管理控制工作是提升轮机建造质量的前提条件,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如下工作:(1)检验管材,包括质量、数量、厚度、直径、等级等多方面的检查,做好相应的拍照存档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2)预制与安装管路,做好关系系统放样工作,严格监督定型、焊接、分类、安装等多个环节,第一时间发现并改正问题,并将加快施工进度为核心目标,分段完成管路安装工作,全过程监督、巡查;(3)设备验收,在设备正式进场之前建造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做好现场检验、测试工作,从而保证设备的机构、质量等处于合格状态,其间采取台架试验的方法,避免漏项问题的出现,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复验;(4)轮机安装报验,在正式安装过程中编制报建项目表,为技术人员的安全、操作提供便利,并且严格按标准规范执行任务,做好测量数据记录、存储工作,便于未来维护、 修理[3]。

2.3试车试航具备条件

试车试航需要具备下述六点条件:编制航行试车试航大纲、验证船舶材料设备、各类检测仪器和仪表的精确度、倾斜测试与稳定性核验、船厂制定具体计划、提交各项试验记录及报告。其中需要对系泊试验与航行试验两个部分重点关注,前者需要针对船舶机电设备以及系统都进行全面的检验,以此来确定相关性能与要求是否一致,后者则包含主机航行试验、航速试验、操纵性试验以及导航设备试验、操作实验进行全方位检测,及时排查出安全隐患,快速做整改处理。

2.4交船

交船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完成下述任务:(1)移交生产设计图纸、设备试验记录、设备技术规格资料以及各项详细的操作說明,做好重要文献的移交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2)重视对材料、设备有关证书的整理工作,一定要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个建造施工的过程、结果,并且保证各类材料的齐全,真正做到有据可依,有利于后续操作运行;(3)重视对物料、备件的移交工作,对于轮机建造施工的物料以及备件都应该做好验收核对工作,重点检验其是否存在缺失、损坏问题,一旦排查出问题第一时间向有关方面进行针对性索要,同样也确保后续工作的良好运行,不遗留隐患。

3 船舶轮机建造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措施

3.1人员培养

企业方面一定要重视对相关人员技术的培养,在施工初期强化他们的专业能力与个人素养,组织针对性的技能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轮机管理人员技术了解轮机建造的新技术、新内容,还能在实践运用中得到个体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培养,包括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定期展开素质培训,并且设立有针对性的奖惩机制,为管理人员提供工作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所有人都能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项目,确保高效完成对轮机的全方位管理,为后续船舶的投入使用提供质量上的保障。

3.2优化管理

做好对相应轮机设备的优化工作,为船舶的航行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目前阶段我国船舶制造企业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会积极在轮机建造工作中使用现代化自动化技术、智能化管理措施,在此形势下为保证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需要对论及装备的施工技术对进行优化调整,在确保其水平处于先进水准的基础上投入使用[4]。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定期维护、检修轮机设备的计划,并要求相关管理人员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借助这一方法有效延长轮机设备的使用寿命,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开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充分发挥出船舶的使用价值。

3.3技术培养

为了确保各个操作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能够真正胜任船舶轮机建造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下述工作:1.对操作人员当前的技术与实际要求中设备的使用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在此过程中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在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与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则一定要详细寻找他们问题之所在, 并且由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培训计划,最大程度上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初步实现建造目标;2.设置合理的工作目标,从而保证每一个的技术实施与技术管理步骤都按照目标规定而展开,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培训工作中管理盲目性的问题,增强整体培训效果;3.以进一步提升培训效率与质量为前提,将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进行完美融合,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来激发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深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船舶轮机制造直接关系到船舶的整体质量与后期的运行安全,故而建造企业为了保证航运领域未来长期的健康发展,一定要明确增强轮机建造施工技术与管理效率的重要性,展开技术分析与优化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措施,从技术、运行、思想等多方面出发展开优化工作,重视人员培养、技术培养、完善管理措施,提升实践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建造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保证船舶的平稳、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余运茂,张正宇.浅谈船舶轮机建造的管理过程[J].珠江水运,2020,13:99-101.

[2]黎超.船舶轮机管系及其建造阶段的监管措施[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0,09:87-88.

[3]刘行军,刘星明.船舶轮机管系及其建造阶段的监督管理措施分析[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09:67-68.

[4]黄宇辰,胡义.船舶轮机检验常见缺陷及排除措施分析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1,09:104-105.

作者:蔡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设计方法论文下一篇:识字教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