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培养学校体育论文

2022-04-25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名师培养学校体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是学校质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从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入手,从五个方面分析高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现状及问题,力求探索出促进高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的推进策略,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高职学校体育工作管理质量和教育质量。

名师培养学校体育论文 篇1:

重庆市学校体育教研工作回顾与思考

重庆市学校体育教研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来,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思考。回首走过的道路,有过成功与喜悦,也有苦涩与辛酸。有过触礁的震荡,也有过信心激昂。正如山中新酒幸堪饮,何惜一杯相共尝。其中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抓住学校体育教研的魂,做好顶层设计

薪火相传几十载,重庆体育教研从改革开放初期坚持立足基础建设,面向现代化,实施综合体育教学改革到20世纪90年代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到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始终遵循国家教育发展要求,经过几十年的积淀与传承,坚持把引领体育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宗旨;把打造优质体育教师队伍,构建学校体育文化,挖掘体育学科价值,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每名学生的终身幸福打下良好基础作为教研工作的基本理念;紧紧围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育科研管理及开发、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落实、学校体育大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重点工作开展教学教研。

二、践行学校体育教研的实,明确规划落实

1.基于现实,科学规划。体育教研方面,重庆市立足自身“大城市、大农村”这一现实,密切结合城乡教育统筹及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根据城乡差距的特点,在调研的基层上出台了一系列学校体育发展的文件与指导意见。在改革开放初期,重庆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立健全了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各种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编了大纲教材的教学参考资料,制订下发了全市统一的教学进度计划与体育备课本;开展了教学计划评比活动和体育教学评优活动,举办了多种类型的教师培训班等。在80年代中期召开体育教改专题研讨会、报告会,开展全市体育教师人人上阵的优质体育课评选活动;并在总结上一时期体育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主动体育(中学)、快乐体育(小学)的教改实验。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制订颁布了《关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学体育课德育目标纲要》《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基本特征与方法》;90年代末期至今相继出台了《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重庆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研报告》《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素质情况调研》《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重庆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发展调研报告》《重庆市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意见》等。完善规范了学校体育管理机制,丰富了体育课程,加强了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监管和政策的连贯性,为全市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落实常规,强化管理。80年代,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重点抓常规的建立和教学大纲的落实。从90年代开始重点抓好体育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研与指导,着重完善“市+区县+学校”体育教研的运行机制,抓好学校体育教学常规的落实。

三、把握学校体育教研的脉,立足课程改革

学校体育教研也面临着继承与发展,在学校体育教研的历史发展中,工作任务始终要面对课程改革。20世纪80~90年代注重体育教学大纲的落实、常态体育课的落实及课堂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从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向综合体育观改变。进入21世纪,在课程改革中应该如何面对和担当成为教研工作的重点。面对课程改革,重庆市对全市不同类型的地区和学校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重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善体育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在具体操作上,注重抓典型、树榜样,示范学校、农村学校两手抓,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四、夯实学校体育教研的根,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体育教研的根在体育课堂。重庆市立足课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从改革开放初期就积极探索研究学校体育课程,于1985年在全国开创性地开展了快乐体育教学实践展示,2013年又在全国首创提出了体育课堂“3个50%的要求”,即每节课学生运动达到50%的练习密度,有50%的学生喜欢教师,每学期学校体育器材使用率达到50%。现在则注重强化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体育课程,让每一名学生体会到“更多”的运动乐趣。研究教材教法,抓住教材的项目特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培养体育精神,浸润体育文化。在课堂中根据实际运用运动课程模式,用比赛激励唤醒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全学生的健康人格。很多區县已逐步形成了区域课堂教学特色,全面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五、追求学校体育教研的新,顺应时代发展

1.顺应教育发展,确立研究主题。在不同教学发展时期开展相关主题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以“快乐课堂”的教学研究。强调从学生的情感入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人格教育;21世纪初,开展“生长课堂”“学本式课堂”的教学研究,基于学生的发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高教学质量。近10年着重开展了“品质课堂”“有效课堂”“卓越课堂”“基于标准的课堂”等为主题的系列市区级教研活动,从课程理念、教材选择与处理、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法与措施、教学评价与监督等进行研究,着力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变换教研方式,激活教研活力。在20世纪80年代,以重庆南开中学等为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与研讨推进教学改革;进入90年代,组织全市骨干教师培训与示范课活动,增强常态课的研究;从2000年起,开始组织体育骨干汇报课及送教活动。通过现场观摩、专题讲座、培训互动、现场点评等方式实施教研活动,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3.精准帮扶,抱团发展。为更好地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近10年,重庆市组织送教下乡活动,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深入基层乡村学校进行帮扶指导,如,组织重庆市区优秀体育教师与农村区县当地教师同课异构,开展指导和交流活动,形成了全市各个区县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4.團队研修,共享发展。根据时代发展和实际,时时变化教研形式。自2013年开始,以“团队研修”(每堂展示课在规定的时间1人说课、1人上课、2人评课)的形式,呈现了全市赛课的新模式,给各区县提供了校本研修的范例。

六、培养学校体育教研的人,促进队伍发展

1.注重科研,提升体育教师研究力。全市学校体育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进“体育课堂”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注重教学常规的研究;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注重体育课堂内容与形式的研究,以快乐体育为抓手进行体育改革。进入21世纪,重庆市顺应时代发展,在体育科研中将大课题与小课题结合起来,以大课题指导小课题,小课题助推大课题,形成了“国家级—市区级—校本小课题”相互支撑的良好局面。体育教师通过“激趣导入、自主立标、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个性、灵性和人性,切实解决了体育课程建设中的真问题,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

2.注重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养。重庆市体育教师培训在20世纪80年代注重体育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师全员上岗培训;进入90年代,开始注重骨干体育教师的培训与辐射。近10年来,体育教师培训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创新培训方式,扎实开展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培训工作。通过“请进来”的形式,邀请全国体育教育专家、名师到重庆市开展主题培训。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带领体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以及课改先进地区和高等院校培训学习,并同时参加献课和赛课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推荐部分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参加全国体育教育改革联盟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教材培训等全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激发体育教师内驱力。广泛开展教研专家团队、一线骨干教师与参培学员之间的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咨询建议、共同设计等活动,采用“专业引领+名师示范+跟岗研修+课堂体验+反思总结”等模式,以“听—看—做—思—行”的路径互动学习,进一步提升参培学员的教育教学能力。拓宽体育教师培训渠道,全方位对体育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分期分批培训,促进城乡体育教师整体协调发展。

3.注重实践研修,提高专业能力。重庆市一贯注重体育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展全员上岗能力研修到现在开展技能比拼,通过对教师基本功的全面检阅,完善正常的教学秩序,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树立教师专业素质的追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提高理论研修,提升体育教师内涵。重庆市始终注重体育教师的理论研修,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一直坚持举办市级体育论文报告会,组团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通过反思写作,提高体育教师学习力。让体育教师不仅会做,还要会写、会说。通过论文评选与展示和教学教研成果评选,引领全市体育教师勤于思考。

七、聚焦学校体育教研的点,力求育体育人

体育教研最终的落脚点是育好人,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其成为体魄强健、人格健全的人。基于此,重庆市以课程育人、课堂育人、活动育人。

1.广泛开展课外体育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间活动改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百花齐放的大课间改革局面,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影响。现在各区县能够广泛开展课外体育运动,认真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把体育课教学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余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许多学校结合地方特点着力开发、推广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具有集体性、趣味性、民族特色,便于普及的体育项目,实现了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学校体育工作目标。多种措施保障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正在逐步深入学校、深入人心。以学生体育节、艺术节为载体,在坚持开展体育传统项目活动的同时,注重结合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大力开发体育活动项目,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保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课间活动改革为突破口,强健学生体魄;到21世纪初,又大力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计划,深入推进“2+2”项目班级展示活动,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锻炼。以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为基点,把学校体育育体、育人、育心的宗旨运用到学校体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重庆体育课间“六结合”特色:课间改革以人为本,注重与学校整体改革相结合,与学生发展相结合,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其他学科相整合,与社区、家庭相结合,与场地器材改革相结合。各所学校活动精彩纷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

2.以多元化活动,提升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开展体育特色学校体育展示活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简便灵活、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掌握1~2项伴随终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组织开展大课间评比活动,督促学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确保了全市各中小学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开展。

3.以校园足球为切入点,推进学校体育其他项目共同发展。近几年结合全国校园足球开展,从2016年起开展了“重庆市中小学‘未来大师杯’校园足球创新嘉年华赛事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既有5对5集体挑战赛,也有1对1个人挑战赛,还有个人技术技能比赛和足球文化大比拼等。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足球的热情,加快了重庆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的普及,促进了区域间、学校间校园足球运动的交流与互学互鉴。并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学校体育其他项目的创新改革,推进学校体育的大发展,促进学生的体质大提升。

以体育课堂建设为抓手促整体改革,以体育教研科研促教师发展,以教师发展促学校体育发展,以体育发展促学生、学校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八、重庆市学校体育教研发展的思考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为了探索体育学科有效实施的策略建构,推进全市素质教育进程,进一步加强重庆市学校体育工作,让学校体育真正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学校体育教研作了如下思考与谋划。

1.探索学校体育教育教研机制。开展体育教研理论研究并推进教研转型。主要进行教研制度、机制、方式的探索,为推动区域教研工作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建立体育教研员的研修培训中心,培养一大批具有责任担当与体育教育情怀和专业才干的体育教研员。开展面向但不限于重庆市的教研员研修和交流活动,为提高体育教研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实践模型。由此,为学校体育教研转型发展提供探索思路。

2.建立体育与健康学术研究中心。开展体育学科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堂教学中难点问题的研究,为区域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建立学校体育的学术研究中心,解决学校体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基层学校服好务。

3.形成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共享库。探索课程教学资源和教研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研发和积累课程教学资源和教研资源,打造共建共享的教研资源平台。建立优质教学教研资源汇聚中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好务。

4.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教研评价落实。加强教学教研评价机制的研究,加强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与研究,通过大数据收集与分析,做到精准教研、科学施教、个性发展。建立学校体育发展的数据汇集与分析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加强对学校建设的规划管理,促进学校体育高效发展。

作者:屈明 牛晓

名师培养学校体育论文 篇2:

高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建设及推进策略研究

摘要: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是学校质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从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入手,从五个方面分析高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现状及问题,力求探索出促进高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的推进策略,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高职学校体育工作管理质量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推进策略

前言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随着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遴选、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一系列质量管理举措的推进,高职院校的质量建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质量管理思想的理念、技术方法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评价到保障进而发展为文化建设。学校质量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是学校质量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各方面,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及保障活动都为这一文化环境打下鲜明的标记。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发挥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校体育工作质量乃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内涵及外延

(一)质量文化的内涵

质量文化最初主要是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使用的,是企业在长期过程中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意识、规范、行动准则、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即一种共同遵守的质量价值观[1]。只是最近几年,质量文化概念才被移植到高等教育系统中使用。笔者比较倾向,高校质量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涉及质量空间的一切精神活动及精神物化产品的总称。它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以人(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为主体,以教育过程为主线的一种文化。高校质量文化实际上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亚文化[2]。质量文化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显性部分即质量管理对象、质量管理的手段、质量管理的结果等。隐性部分即隐藏在质量管理手段背后的管理思想,包括质量经营哲学、质量价值观念、质量道德规范等。

(二)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内涵

学校体育质量文化是学校体育所独有的、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共同持有的关于质量的价值观、信念、规范与行为形态等的综合体系,是学校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外延

学校体育质量文化是学校质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正是在传统学校质量文化与现代的教育质量文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进一步传承与更新的。根据文化学对文化的分类,学校体育质量文化分为四个内容。

1.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

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是以教育质量价值观或教育质量意识形式存在的观念形式的学校体育质量文化形态。因此,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的核心就是学校体育质量价值观,这是学校体育质量活动的动力系统。

2.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

学校质量制度文化包括两个体系,一是机构体系,即政府与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管理、评价和监督机构以及人员组成体系;二是规范体系,包括各种各样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其中主要的是教育质量责任制及其运行机制[3]。笔者认为,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与学校体育质量有关的各类工作规范、规则等;二是监控体系,即学校与体育部门的体育工作质量管理、评价和监督机构以及人员组成体系;三是学校体育质量的监督与奖惩制度。这三方面组成的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是学校体育质量活动的保證系统或制约系统。

3.学校体育质量行为文化

学校体育质量行为文化是在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和学校体育质量制度文化共同作用下人所表现的行为特征的总和,因此,所有与学校体育质量有关的行为都是学校体育质量行为文化的内容。

4.学校体育质量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整个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最外层,是学校体育质量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物化,如师资队伍、师生员工的语言行为、心灵的文明化、带有校本特色的学校体育的育人环境、体育教学技术与方法、体育环境质量等。物质文化是直接可以感受到的,最直观地体现学校体育质量文化的依据。

二、高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现状及问题

(一)质量管理理念跟不上高职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需求

高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

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高职和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异性。然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管理方面照搬普通高校的套路,把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最终的质量管理理念,而未更多从职业教育方面出发,探索学校体育工作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关键的是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与学生未来职业健康相关的体育项目,以及体育教学的校本体育工作的开发,从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适合高职职业发展的需求,一切为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而努力与创新。

(二)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主要是由于质量管理观念的落后,以及管理者的权力化,忽视体育教职工内在的主体价值取向、内在的成就动机以及自我实现的价值目标。

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意识薄弱,教师缺乏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意识,体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选择与改革等都没有服务和服从于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更不用提及发展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体育工作管理和监督机构不健全

高校在学校一级都设立了专门的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但是在系(部)一级,特别是体育工作教学的基层组织,如教研室、某一门课程,均没有相应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组织机构,因而没有形成体育工作质量管理的网络系统。由于学校教学单位多,学科、课程差异大,单靠校级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就容易造成体育工作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发现,难以及时解决,从而出现问题把握不准,改进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四)学校体育工作制度规范缺乏时效性

工作制度规范都是具有时代性和时效性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高职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只适应当时状态下的体育工作质量管理需要,它面对的是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稳定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而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课程改革的进展,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手段及生源质量等方面都已经或将要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用传统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变化了的高职体育工作,其适应程度以及暴露的弊端可想而知。

三、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及推进策略

(一)更新观念,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确立核心质量价值观

陈玉琨教授指出:“高等学校质量文化的内容广泛,学校成员的质量价值观是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它决定了学校决策行为的取舍原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要素”[4]。无论对于学校领导还是教职工来说,要改变学校的风景、建筑特征等是可能的,出台和实施一项政策和措施也是不难的,然而要改变领导和教职工大脑深层次的观念或假设,从而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并影响其行为,这应该是最难的。每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是有差异性的,因此,要统一和形成体育教职工质量管理思想,形成核心质量价值观,就要更新全体教职工思想观念,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

第一,質量方针提升要体现校本特色。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才具有生命力、竞争力和应变力。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工作要针对高职院校自身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学校的实际,突出与职业相挂钩的特色。

第二,领导推动与践行。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文化首先是学校体育领导、尤其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理念、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的体现。特别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要在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方针的提升过程中,加强学习,转变观念,集思广益,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推动与践行质量方针,发挥学校领导者的示范效应。

第三,全员参与。高职院校学校体育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工作活动,促进质量方针的实施,使质量方针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和工作的指南,从而确定学校体育工作核心质量价值观。

(二)全体体育教职工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制度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Crosby)认为:“教育和培训是帮助所有的员工沟通对质量的观念,知道自己在改善质量中所负的责任,而且具备特殊的知识,足以处理即将面临的改变”[5]。因此,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重要的工作是加强教职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三)完善规章制度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管理、监督及激励体制

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和运行是学校体育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用质量管理制度来规范管理学校体育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通过长期有效的质量运行使是学校体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体育工作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并强化运行,用质量责任把职能部门和体育教职工紧密联系为一体,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部环节进行监控,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对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预防和改进各种问题,逐步培养教职工自觉遵守规章管理制度和按程序办事的行为习惯。另外,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正,体现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学化,促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发展、教职工观念更新和积极性提高。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建立完善质量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领导和教职工明确责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培养教职工对学校体育工作质量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工作模式,最终在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特有的工作氛围、环境和程序,即就是质量文化的形成。

(四)体育工作领导的倡导与全员践行

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首先从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做起,其担负学校体育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的确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监督管理质量过程以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的措施等方面的任务。同时,全体体育教职工是质量管理组织的基础,是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重视全体体育教职工质量意识的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思想和专业水平,促进其充分参与质量管理过程才能为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最大的收益。

(五)建设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和师资队伍

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中,建设与完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学校体育场场地设施、与体育文化、体育人物和体育史相关的宣传栏、文化氛围的布置和精心设计,才能更好地体现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文化,间接影响学校教职工以及学生的体育思想、对体育的认识和促进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同时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语言、行为以及心灵对于学生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从业务能力以及师德修养两方面提高教师个体素质,从而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群体。

参考文献:

[1]周朝琦,侯龙文,郝和国.质量经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31.

[2]孔凡莉.构建高校质量文化管理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

[3]杨天平,沈培健.学校质量管理新概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91.

[4]陈玉琨,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3.

[5]赵中建.美国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J].高等教育,1998,(11).

作者:柏中江

名师培养学校体育论文 篇3:

给学校体育建一条康庄大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教育“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应是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之一,但现在的事实却是体育成了“老虎”,很多学校谈虎色变。而场地不足、师资缺乏等客观情况,便成为学校不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的借口。我国职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割裂,又使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上升通道受阻。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努力学习文化课的孩子要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更有出息。

学校体育意外伤害猛于虎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小平日前完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对策研究》专著,在我国学校体育伤害纠纷不断增加的社会背景下,王小平希望为解决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提供更符合法律精神的意见和处理办法。为完成这部学术著作,王小平近两年在北京、浙江、江西、安徽、海南等地进行针对性调研。近2 000名中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学生在学校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后,校方有无责任均需承担赔偿的占到八成以上,仅有17.67%的学生认为,学校有过错才承担责任。“中小学之所以不愿意举办体育活动就是怕出事。只要在学校或者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出了事,责任都成了学校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近日向记者表示,学校的无限责任成为阻碍学校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猛虎”。

教育部2002年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在有些情况下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其中与学校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情况为“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以知道的”以及“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

不过,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已经形成了校方必须为学生参加任何学校体育活动的意外伤害负责的观念。近些年来,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纠纷有增无减。无论学校有无过错,一旦学生在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时发生意外伤害,都面临着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的索赔。由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仅仅是教育部的规章,其法律层级很低,虽然对法院在判决学校体育伤害纠纷案件时起到了一定引导作用,但在社会层面,其影响依然有限。

北京市石景山区蓝天第一中学体育教师胡凤林近日向记者介绍,学校和体育教师现在的压力非常大,时刻担心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发生意外。在上体育课和组织体育活动时,一位体育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很难全都照看到。为了减少意外,只能降低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难度。很多学校的长跑取消了、单双杠取消了、跳山羊取消了……最终学校体育活动只剩下广播体操等相对“安全”的项目,内容单调枯燥,运动量也难以保证。

湖北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学校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后,对体育教师有无过错均予以处罚的学校占到半数以上。超过三成的学校要求体育教师承担与其责任相应的赔偿。这意味着,学生家长提出的索赔金额很可能全部由体育教师承担。

我国目前已经推行学校意外责任险,但据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东江介绍,学校意外责任险的赔付前提是学校被认定有责任。而很多学校体育伤害事件发生时,学校并无责任,受害学生得不到保险赔付,但学生家长仍然会通过其他方式问责学校,事件就很难平息。王东江希望,能有真正的学生意外险出台,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发生意外,学生在遭到一定程度的身体损害后均能得到保险赔付。

更重要的是,国家应从法律层面划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责任方。王小平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对策研究》中介绍,日本、美国等体育法规较为完善的国家,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发生学校体育伤害事件后,以学校有过错作为追究学校责任的依据。同时,为避免学校和体育教师因惧怕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风险而不组织体育活动,又将学校和体育教师的有责任赔偿以国家赔偿的形式体现,以此完全消除学校和体育教师的后顾之忧。

学校运动条件保障应纳入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多部法律均提及,体育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之一。但没有一部法律明确规定,学校应具备什么样的体育场地条件和体育师资力量,相应的规定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规章、文件等,同样存在法律层级低的问题。

2005年11月14日清晨,山西省沁源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惨剧,沁源县第二中学组织900名学生在公路上晨跑时发生车祸,导致21名师生遇难。事件发生后,山西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该省60%的中小学校没有操场。

山西省的情况不过是全国中小学校体育场地不足的缩影。半个月前,“全国中小学校长体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参会的学校都是全国开展学校体育的先进单位,如何利用有限的体育场地开展体育活动,成为绝大多数学校相互交流的重要经验。

体育师资不足同样是导致我国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受限的一大“软肋”。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不久前表示,全国体育教师缺编30万人,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

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条例》均对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和使用以及体育师资的配备有所规定,但全国仍有为数众多的学校在缺少体育场地和师资的情况下办学。“如果国家在法律层面对学校体育场地、师资等各项保障条件予以明确要求,而不仅是作出一个笼统的规定,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法研究中心秘书长张笑世向记者表示。

在日本,除《基本教育法》、《学校教育法》、《体育振兴法》等宏观性法律涉及学校体育工作外,还有多部专门法律,包括《体育场馆法》、《日本学校安全协会法》、《学校健康中心法》等,一位日本中学校长在2008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依照日本法律,如果一所学校没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等基本体育设施,没有相应的体育老师,这样的学校是不能开学招生的。

职业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才能双赢

其实,即使一所缺乏体育设施和师资的学校可以开门招生,也不会有日本家长送孩子进去就读。在日本,体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日本家长对一所学校体育业绩的关注度就像中国家长对学校升学率那样热衷。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西方国家的国民共识,这还与职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会贯通有关。

很多中国人熟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也知道NBA选秀的大本营——美国大学生体育总会(NCAA)的篮球联赛。但在我国,大学联赛很难成为职业联赛的梯队,因为能够从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脱颖而出跻身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的球员只是极少数,CBA的后备人才主要来自各级篮球专业队。

在中国,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独立运行,中国最成功的运动员几乎全部出自少体校—体校—专业队的三级培养体系。对于教育系统来说,体育仅仅是学生强身健体、至多是获得升学加分的手段。现在的很多中国家长并非不关注子女的体质健康,但很少会积极支持子女参加体育运动,更不愿看到子女在学业有成的情况下往运动员方向发展。因为那意味着子女将脱离教育系统,进入一个只要运动成绩不要文化素质的体育系统。在这个系统里,笑到最后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参与者最终既没有在体育舞台崭露头角,又错过了接受教育的最佳年龄,频频发生的退役运动员生活窘迫的事件,更加重了整个社会对运动员出路的忧虑。

中国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割裂,对学校体育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而言,缺少上升通道的学校体育失去了最重要的号召力。

女排原国手杨希曾长期在美国生活,她看到的是,美国的学校体育以校队为核心,从小学、中学、大学最后到职业体育,形成了一条连贯的发展脉络。各级学校的校队队员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敬和追捧,校队成为学生向往的集体。由于校队队员也是学校的学生,必须完成所有学生都需达到的基本学业要求,校队队员大都成了“文武双全”的精英,无论最终能否进入职业体育圈,都不影响他们的升学和择业。

2005年在土耳其伊兹密尔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清华大学学生胡凯夺得男子100米跑金牌。胡凯的名字一夜间传遍中国,并不仅仅因为他是男子短跑的大运会冠军,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由教育系统而非体育系统培养出的世界冠军。胡凯在清华大学和全国高校造成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了任何一名出自体育系统的大运会冠军。因为对于广大学子来说,胡凯与自己是如此之近,而那些由专业队培养的“运动员大学生”仍难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嫌。

不过,8年之后的今天,胡凯式的大学生运动员在中国依然是“稀有物种”。

中国职业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鸿沟对于二者是“双败”的结局,职业体育无法得到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学校体育则失去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二者如何融合仍然是一个待解的难题。

作者:慈鑫 樊未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物流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电力营销管理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