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论文

2022-05-16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当前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不高,表现在社会地位低,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素养要求高,职业挫败感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职业倦怠感强。通过加强学校人性化管理,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升特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第一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论文

做一个幸福的研究型教师

摘 要:文章从“一颗真心,扎根讲台育英才;一片痴心,笔耕不辍谱华章;一种信心,课题研究结硕果;一股决心,教育科研冠三湘”四个方面介绍了梁陆元老师立志做一位幸福的研究型教师的感人事迹和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关键词:幸福;研究型教师;教学名师

他扎根讲台,教书育人,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教学佳绩;他厚积薄发,笔耕不辍,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5余篇;他潜心钻研,孜孜以求,不断续写着耒阳教育科研工作新辉煌……他,就是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湖南省中学化学优质空间课堂首席名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咨询-评审专家、衡阳市首批教学名师、湖南省耒阳市教研室副主任——梁陆元。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被评为“教育部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先进个人”“湖南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工作者”“衡阳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衡阳市教研教改工作先进个人”“衡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衡阳市优秀教研员”,11次荣获嘉奖、2次记功。凡认识梁陆元老师的人,无不被他的“四心”所感动、所激励……

一颗真心,扎根讲台育英才

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神圣的事业。1983年,梁陆元踏进教师行业,他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要實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必须静下心来,不畏艰辛,潜心摸索,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虚心请教,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切实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为克服新教师上课语速过快的毛病,他坚持定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化学优质课直播,一边听一边模仿,经过半年的刻苦练习,不仅解决了语速过快的问题,还练就了“抑扬顿挫”的课堂语言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他坚持每节课写“教学后记”,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及时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认真反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总结打造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为抓好高三复习,他根据农村学校学生基础差的现状,大胆打破常规复习方法,以分章练习与测试为手段,把复习的着力点放在章节过关上,同时精心编撰模拟试题进行考前演练,收到了良好效果;为抓好班级管理,他一边加强班级制度建设,一边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努力营造出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辛勤探索和不懈努力下,他的教育教学成绩斐然:1983年至1986年,他任教的第一届高中学生,在1986年高考化学学科中,人均分位居耒阳市同类学校第一名;1987年至1988年,他任教的初三学生化学成绩位居全市第一;1983年至1990年,他所带的班级年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2008年,他执教的“离子反应”荣获首届全国课题实验学校中小学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一片痴心,笔耕不辍谱华章

思考激发灵感,创作凝聚智慧。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梁陆元,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一边扎根讲台潜心教学,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阅读大量与化学教学相关的报纸杂志,久而久之,萌生了撰写教学论文的冲动。抱着尝试的心态,他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写了几篇论文,悄悄地寄给了几个杂志社,不久,他便接到了《化学教学》编辑部的用稿通知:《BaSO4能转化成BaCO3吗?》一文拟在《化学教学》1986年第3期上发表。这篇处女作的稿费虽然只有16元,但极大地激发了他撰写教学论文的热情。从此,他与“爬格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广泛涉猎化学、数学、生物、语文等专业报刊,精心提炼,笔耕不辍,撰写了20多万字的教育理论学习笔记。1986年至今,梁陆元累计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中小学教师培训》等各类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55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20多篇,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中学化学教与学》全文转载;出版专著《中学化学热门教研话题》;著作《中小学课题研究与管理》获湖南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双百工程”一等奖。同时,他还应湖南省教科院之邀,参加了《湖南省初中化学基础训练》《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的编写工作。

一种信心,课题研究结硕果

20世纪90年代,梁陆元积极参与“碰壁—点拨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该研究项成果荣获湖南省第五届基础教育教研教改成果二等奖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他的教育科研素养不断得到提升,课题研究组织策划能力得到充分彰显,迅速成长为耒阳市教育科研的领军人物。耒阳市是湖南省新课程改革实验县(市)之一,于2002年进行新课改的试点。梁陆元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对“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不懈的探讨。2002年他申报的课题“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被立项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教研重点课题”。他和课题组成员对教材中的30多个实验进行了改进或创新,构建了5种实验教学模式,为优化化学实验教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该课题在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他申报的“研究性学习与化学课程教学整合研究”被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该课题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化学学科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和“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两个方面共六个研究点进行深入研究,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圆满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赢得了湖南省结题鉴定专家组的一致好评,课题的结题鉴定等级为“优秀”,并在第三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十年来,他在《化学教学》《化学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10余篇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系列论文,得出了“研究性学习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性学习应与接受式学习相互配合、优势互补”的观点,构建了“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4条途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然而,他并没有满足现状、停滞不前。2012年,梁陆元申报的“基于中学化学教材拓展的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获准立项为衡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通过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指导学生完成的“常用干电池放电特点探究”等3项成果在湖南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奖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水果电池的制作”等11项成果在衡阳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提出了“拓展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是研究性学习课题选题的主要来源的观点。

一股决心,教育科研冠三湘

1995年,耒阳市教研室决定由梁陆元同志兼任理论教研员,具体负责全市教育科研日常管理工作。履职后,他着眼全局,统筹谋划,加强对教育科研的规范管理和科学指导,积极推进课题分级立项制度和学术研讨制度。自2002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成立以来,耒阳市立项的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数量和科研成果获奖等级均在全省领先。“十一五”期间,耒阳市获准立项教育部规划课题2个,获准立项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0个。“十二五”期间,耒阳市获准立项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4个。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耒阳市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在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耒阳市9项成果获奖。他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与任用,“十三五”的头4年,耒阳市成功中标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6项,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独一无二。由于课题立项和成果评奖成绩突出,耒阳市成为十多年来全省唯一连续三届荣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先进单位”的县(市、区),《人民教育》《湖南教育》等媒体曾以“给教育装上驱动轮”为题对耒阳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长篇专题报道。

耒阳市基础教育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梁陆元同志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2005年,耒阳市教育局承担的两项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需要结题,梁陆元承担了课题“中小学生创新学习研究”的结题任务,而因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工作调动等原因,另一项课题“中小学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面临着无法结题的状况。当时分管教研工作的刘文静副局长也对梁陆元老师说:“课题结题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你认真完成‘中小学生创新学习研究’的结题任务,另一课题如不能按期结题,责任不在你。”然而,梁陆元考虑到省级课题如不按期结题,将给耒阳的教育科研形象带来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他又主动承接了另一个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结题任务。省结题鉴定专家组专家在结题鉴定时说:“完成一个省级规划课题的结题,工作负担就够重了,梁陆元同时承担两个课题的结题任务,而且还如此高质量地完成,太感人了。”在梁陆元的艰辛劳动下,两个省级规划课题不仅如期结题,“中小学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还获得了第二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从此,梁陆元同志的教育科研能力不仅得到了同事及上级领导的赞许,还获得了湖南省教育科學规划办专家和领导的认可,被湖南省教育厅聘任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咨询、评审专家,应邀参加了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评审的评委工作;2015年,梁陆元同志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聘请为调研员。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比挚爱,对教育科研的执着追求,梁陆元同志数十年如一日,潜心教学,用心著书,专心科研,付出了不少艰辛、汗水、心血,收获了累累硕果。痛并快乐着,累并收获着,在梁陆元老师的心目中,做一个幸福的研究型教师,尽情享受教育科研带来的成功喜悦,是他人生的最大理想……

参考文献:

[1]王宗江,梁陆元,李国华.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规律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5):78-80.

[2]梁陆元,李国华.构建创新场 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1):6-9.

[3]张晓慧.浅谈成为创新研究型语文教师的主要策略[J].读与写,2019,16(20):245.

[4]袁国道.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J].教育,2019(37):1.

[5]杨 帆.区域特色研究型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9):49-52.

[6]张焱鹏,陈金玲.领域教学知识视野下研究型学前教师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0):226-227.

[7]张 坤.高校研究型教师的发展定位和培养路径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9(15):83-85.

[8]秦世民.基于校本教研平台,培养研究型教师群体[J].赤子,2019(23):193.

作者:曹晓晖 蒋吉平

第二篇:做幸福的特教教师

[摘 要] 当前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不高,表现在社会地位低,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素养要求高,职业挫败感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职业倦怠感强。通过加强学校人性化管理,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升特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关 键 词] 职业幸福感;特教教师;策略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个体对自身的环境及生活状态的一种积极体验。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对教师职业及从事这一行业所得回报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职业幸福感的高低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成效,也会影响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因此,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一)社会地位低,教师职业认同度不高

特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有某种或多种障碍的特殊儿童,由于这些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较为封闭,不为社会上的部分人所了解,社会上不少人会以特殊眼光看待这些特殊儿童,有人认为这些残障者是社会的累赘,教育这些残障者是没有前途的,从事特殊教育行业是没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因此,不少特教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难以启齿,当亲朋好友问及职业时也是闪烁其词。

回顾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历史,在特殊教育初期缺乏大量的特殊教育人才,有不少特殊教育学校直接从普通教育学校引进教师,社会上对特殊儿童的偏见很自然地投射到特教教师身上,认为只有那些教学能力差、综合素质差的教师才会到特殊学校任教,特教教师难以像普教教师那样获得应有的尊重。总之,社会对特教事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特殊学生和特教教师产生偏见,导致教师对自身职业缺乏认同感。

(二)职业素养要求高,职业挫败感强

目前特教教师的对象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听力障碍儿童、视力障碍儿童和自闭症、智力障碍、情绪障碍等各类残疾儿童,这些学生与普通学生无法相提并论,他们不仅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在心理和行为方面表现也不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多多重障碍的学生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班学习,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这无形中加大了特殊教育的难度,教师若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无法胜任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针对残疾学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个别化教育,这对特教教师素养要求特别高,特教教师需要具备很强的研究能力,要善于研究教育对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以招收自闭症、智力障碍、情绪障碍等为主的培智类学校,不同残疾类型的学生差异极大,当前尚缺乏一套成熟规范的教学手段、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这使得培智类教师难以获得成就感。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职业倦怠感强

特殊教育学校没有普通学校的升学压力,不少学校还缺乏一套完善的教育教学效果评估系统,家长对学生学业状况的监督力度也不够,很大程度上特教教师干好干差一个样,这无形中影响了特教教师的工作动力。

特殊教育系统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基本沿用了普通学校的标准,没有考虑到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基本是考量学历、工龄、教学业绩、学术水平,这使得广大特教教师工作目标为职称评聘创造条件,很少真正研究特殊教育,职称评聘制度无法正确引领特教教师的职业发展。其次,当前的职称评聘制度晋升阶梯设置不合理,职称晋升条件设置也不科学,特别优秀的教师和表现一般的教师,只要工龄差不多,基本上都会符合晋升条件,一名特教教师只要在正常的情况下,工作十多年就基本达到了职称的最高等级,这种职称评聘制度对于年轻教师有一定的激励功能,但对于工作十多年的成熟教师缺乏有效的推动作用。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培养体系不够规范完善,很多学校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各种比赛和培训机会基本上倾向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学校很少为35岁以上的教师提供各种发展平台,不少教师既无发展的压力也无动力,基本上安于现状,职业倦怠感强。

二、提升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一)加强学校人性化管理,提升教师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提升特教教师的社会地位,除了依托相关教育政策,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学校要实施人性化管理,因为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氛围对教师职业心理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学校管理要公平民主。在晋升职务、职称评聘、学校建设等方面要积极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时,在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教代会或相关学校组织机构表决。学校要积极构建平台,帮助教师发挥主人翁地位,参与学校的发展与建设,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其次,学校组织集体活动,增强教师的情感交流。特教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休闲活动,如郊游、登山、联欢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之间增强了情感,从而增强教师对特教职业的认同度,渐渐感到为自己是一名特教教师而感到自豪和温暖。

(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职业成就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特别强调唯有专业化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更有助于教师解决特教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

首先,狠抓校本教研,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校本教研是立足于学校教学实际,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校本教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其一,强化校本教研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校本教研意识。不少特教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主动意识薄弱,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缺乏反思。其实,教师可以借助校本教研平台,结合自己对特殊教育的思考与困惑参与校本教研,在教研中与同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二,校本教研要聚集特殊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拓展校本教研的内容与形式,突显特殊教育特色。特殊教育的校本教研要突出特教特色,要研究特殊教育对象,可以借鉴普教的一些新课改成果,但不能简单地借用普教的教学模式,要聚集特教发展中的问题开展校本教研,甚至可以结合课题研究来开展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既可以是专业理论学习,也可以是听评课,或者聆听专家讲座,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微课的观摩和研讨活动。其三,校本教研可以引进专家,深化校本教研。特教专家熟知特殊教育理论,所持特教理念新颖,可以在校本教研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特教教师通过与特教专家的交流,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而且还能找到相应的特教理论支撑,用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其次,加强特教教育培训,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素养。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要强化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工作,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学校管理者可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构建层次化的培训体系,如为新教师安排入职前的特教培训,为教学骨干进行各类级别的骨干教师培训,还可安排教师参加短期的外出交流活动。

(三)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热情

虽然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升学压力,但学校要建立教师教育水平的考核机制,引进家长共同参与监督,促进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当前的职称晋升评聘制度缺乏对特教教师发展的导向功能,职称评聘改革势在必行。福建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就做到了职称最高等级相当于大学教授,这极大地鼓励了特教教师的自觉发展。当然,职称评聘制度还要突破终身制,做到能上能下。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学校管理层要引导教师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将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引领教师朝着教育骨干、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层次性发展方向而努力,每个层次的教师都有工作目标和任务。同时,学校要创设和搭建各种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激发各层次教师的工作动力,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赵斌,李燕,张大均.川渝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42-46.

[2]游兰香.关于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思考[J].福建教学研究,2015(5):44.

作者:游兰香

第三篇: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我有幸读了王晓春老师的一本书,书名叫《做一个聪明的教师》。随便翻了翻这本书,我便爱上了它!书中的案例都那么似曾相识,大部分是我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难题。读着这本书,我仿佛就是案例中那个走进教育误区的莽撞老师;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幼稚、愚蠢。因此,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是我工作的“优秀指导师”,是让我变得更聪明的一本好书。 这表现在:

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在很多时候,将管理等同于了教育。一直以来,严格是我的“杀手锏”。我的设想是通过我的严格管理,让学生养成了习惯,便达到教育目的,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中了管理的“毒”,我荒谬的一直在用管理代替教育,冒充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将“管理等同于教育”的误区。文中的一段话,让我彻底明白了什么是管理,什么是教育,那就是:“管理的核心是秩序,教育的核心是发展;管理以约束为手段,教育以提升为手段;管理的目的是效率,教育的目的是塑造。”教育是慢功,管理是急活,教育和管理可以互相帮衬,但是不能互相替代。也就是说:该当医生的时候,你别当警察;该当警察的时候,你别当医生。

读了这本书,我更明白了熏陶比管理和训练更有效。我将熏陶很好的运用到了我的实际工作中:

一是“宇”的改变。中考完,我看了看成绩,“宇”的名字跳到了我的眼前。他成绩在88分,看到“宇”的这个成绩,我欣慰的笑了:

第一次化学课,“宇”把想回答问题的手举的高高的,演示实验也争着做,我以为他是一位非常爱学习的好学生。可没过多久我发现他从不交作业,而且不管你催多少遍他也不交。只有我守着他才会勉强把作业做完。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带着疑惑去询问他的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他们大笑,你怎么才知道这个大“懒虫”呢?因为他的懒,可惜了他的聪明和帅气。我习惯了他的作业催一次交一次(估计大多是抄袭他人的),习惯了他特差的成绩,习惯了他的“懒”。我有些失望,放弃了,不忍!坚持以前的办法,无效!该怎么办呢?正当我彷徨不定的时候,受《做一名聪明的教师》里道理的启发,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现了出来:换一种方式教育他,用“冷漠”来对待他。于是我上课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提问了班上其他所有同学,就是不对他进行提问,作业也不再催他,有趣的实验就是他的手举的再高我也装着没有看见,默写化学方程式我也不要求他默写,我有意疏远他,……当然我在暗中却在关注他。也许是我的做法“激怒”了他,他突然主动交作业了,下课之后经常问我和同学的问题,我表面装着很平静的样子,可我心里却暗自高兴我的做法,但我知道,如果表扬了他的话,可能过一天他就会旧态复发。渐渐地,他上课非常的投入,终于在他又一次举手后我点了他回答问题,从他的表情看的出来他是多么的开心。在最后的综合复习中,他真的很努力,由不及格到每次都有进步,在中考中取得了特别好的成绩,我庆幸我做了回“聪明的教师”,用我的“冷淡”孤立他,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无人关心的孩子,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在受到挫折之后成熟起来,也更懂事。

二是“浪”的提高。“浪”曾经在QQ群里发言:“唐老师是我们心中最美最年轻的老师,也是在我们班从没有发过脾气的老师。”看到这句话,我真觉得比吃了蜂蜜还甜,“浪”的化学成绩不好,原因很简单,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完成。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我发现浪表现的非常好,我思考着,什么能让浪提高对化学的兴趣呢?让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试着用表扬、鼓励、批评等多种方法,但都只管的了一、两次,终于机会来了,我外校的指导老师让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浪”上次不也是在语文公开课上大展自己的风采嗎!我今天的公开课也一定要让他露一两招,不出所料,他上课认真,我将一些他写在纸上好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一节课下来,他回答四次问题,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他从未有过的自信,第二节课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并给他制定一份适合他的计划,在短短的复习时间里,他从以前每次考试不及格到及格,最后中考有七十几分的好成绩。

“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尽早地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作者:唐丽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宝玉石文化鉴赏论文下一篇:财务总监委派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