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尿病综合治疗

2022-09-13

所谓小儿糖尿病是指因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以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代谢紊乱为主, 导致餐后和空腹高血糖、尿糖, 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消瘦、多饮、多餐以及多尿[1]。 儿童时期糖尿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 其中比较多见的为学龄期与青春发育期, 没有性别差异[2]。 在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 通常以注射的方式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目前国内有学者就中医治疗糖尿病进行了研究, 且获得了较好效果[3]。为进一步提高小儿糖尿病治疗效果, 该院2012 年12月—2015 年7 月间对收治的小儿糖尿病患儿实施了中西医综合治疗, 获得显著且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均为小儿糖尿病患儿, 共有70 例, 入院治疗时间2012 年12 月—2015 年7 月, 全部患儿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中心所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消渴病阴虚症候的诊断标准[4,5], 发病时间均为1 年内。 所有患儿家长均签署同意书。 以随机数字表法把70 例患儿划分成为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例数均为35 例。治疗组35 例患儿中有19 例为男性, 16 例为女性, 年龄1~12 岁, 平均年龄为 (7.36±3.01) 岁;对照组男性患儿有18 例, 女性患儿有17 例, 年龄1 ~11 岁, 平均年龄为 (7.33±3.03) 岁。 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平均年龄、男女比例构成进行分析, 经比较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组之间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均用诺和灵和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 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餐, 根据患儿年龄、日常活动量、饭量以及体重, 综合考虑其生长发育, 以此明确每天热量的总摄入量;根据患儿喜好和身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运动方式, 经过运动不断增强患儿体质;进行预防感染。 在此基础, 治疗组加用中医治疗, 根据患儿症状表现选用相应的中药。 对脉沉细数、口渴、腰酸乏力以及尿频的肾阴亏虚患儿应用六味地黄丸, 即10 g五味子、丹皮、茯苓、山萸肉以及泽泻, 5g砂仁和15 g熟地、生地;如患儿比较消瘦则另加人参以及黄芪进行治疗; 对于脉弱患儿则加菊花以及枸杞治疗, 1 剂/d, 分别于早晚服用, 3 周作为1 疗程。 对脉细数、多饮、舌边缘红以及口干患儿, 所用中药有5 g黄连、甘草与砂仁, 15 g金银花、石膏与生地, 10 g沙参、知母、麦冬、天花粉以及玉竹;若患儿出现便秘则另加大黄治疗, 1 剂/d, 分别于早晚服用, 3 周作为1 疗程, 两组患儿均治疗3 个月。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糖水平变化情况, 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对治疗方案实施调整, 以保证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与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 并且进行对比分析。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该次研究治疗效果判断标准, 主要如下:①通过治疗, 患儿症状基本消失, 和治疗前相比, 血糖水平降低超过30%表示显效;②通过治疗, 患儿各项症状表现有所好转, 和治疗前比较, 患儿血糖水平降低范围在10%~30%表示有效; ③治疗前后患儿症状未发生明显变化, 同时血糖下降为达到上述指标表示无效[6]。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相加之和。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7.0 软件对实验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 其中组间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行 χ2检验,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和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 同时治疗组患儿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降低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 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治疗后,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 经比较分析,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 (P<0.05) , 见表2。

注:和治疗前比较, *表示P<0.05;和治疗后对照组比较, &表示P<0.05。

注:和对照组相比, *表示P<0.05。

3 讨论

小儿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报道研究发现该病有先天遗传背景, 通过后天多种因素作用而使其发病。 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①自身免疫反应:目前已有报道证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和糖尿病有关, 初发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儿多数体内能测出胰岛细胞抗体, 同时部分患儿还可测出 β 细胞膜抗体以及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②遗传易感性:现已证实处在白细胞第6 号染色体短壁上的组织相容复合体是易感性基因;③环境因素:包含有三个方面, 即牛乳蛋白、药物与化学因素、病毒感染, 常见病毒有腮腺炎病毒、柯萨奇B组病毒以及EB病毒等[7]。

小儿糖尿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 其中比较多见的为5~7 岁与10~13 岁两个年龄段, 在患病率上男女没有性别差异。 小儿糖尿病起病急骤, 症状表现以三多一少为主, 即多尿、多餐、多饮以及体重降低。 有调查资料显示, 大约有半数的小儿糖尿病患儿首发表现为酮症酸中毒, 且年龄越小则酮症酸中毒症状也就越严重, 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神志模糊、腹痛、嗜睡等症状, 甚者还会陷入完全昏迷[8,9]。 若不及时诊断与正确治疗, 很容易使患儿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目前在小儿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多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然而从大量临床实践结果来看, 长时间采用这种方式治疗, 不仅会加重患儿身心痛苦, 同时还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甚者还会产生抗体, 影响治疗效果。 中西医综合治疗糖尿病, 除了能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效果外, 同时使还可有效控制患者症状, 改善其血糖水平, 有利于机体胰岛细胞功能恢复[10]。 目前国内外关于中西医综合治疗小儿糖尿病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加强小儿糖尿病中西医综合治疗效果的研究可为小儿糖尿病有效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该次研究抽取了70 例小儿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成病例数均相同的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了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中药治疗、预防感染以及使用诺和灵、胰岛素治疗。 从研究结果来看,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 同时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 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 (P<0.05) 。

综上所述, 在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 采取饮食治疗、西医治疗、运动治疗、中药治疗以及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儿多食、舌红少津苔薄、口干、便秘、乏力以及尿频等症状, 减轻上述症状所带来的不适感, 有利于患儿血糖控制, 促进其尽快康复, 值得应用于临床和进一步推广。 此外, 由于该次研究所选择的样本量比较少, 小儿糖尿病患儿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关于综合治疗互相之间可能产生的影响还需今后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2012年12月—2015年7月期间到院实施诊治的70例小儿糖尿病患儿,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儿例数均为35例, 全部患儿均用诺和灵和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儿加施中医治疗, 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糖水平、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 两组患儿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 其中相对于对照组而言, 治疗组下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91.4%) 明显比对照组 (74.3%) 高,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小儿糖尿病临床治疗中, 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 有利于患儿症状的改善和血糖水平的控制, 效果明显, 建议在临床中使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中医,西医,治疗,小儿糖尿病,血糖

参考文献

[1] 杨淑盈, 张谦, 单岩, 等.蜂蜜治疗糖尿病创面及对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 26 (6) :581-584.

[2] 刘桂林, 刘丽莉, 吴晓, 等.胰岛素泵在治疗小儿糖尿病合并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 (10) :36, 38.

[3] 迟晓艳.64例小儿糖尿病诊疗体会与研究新进展[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 (11) :241-242.

[4] 王芳林, 吕芳, 张艳琴, 等.辨证施护在33例糖尿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优生优育, 2013, 19 (3) :260-262.

[5] 李东海, 邵忆, 李学颖, 等.浅谈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诊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 13 (12) :114-115.

[6] 王兰英, 彭建霞, 杨慧, 等.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 (11) :997-999.

[7] 王欣, 王乃香.72例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9) :63.

[8] 吴晓平, 李堂.对小儿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饮食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4) :234-235.

[9] 魏雪梅, 付丹, 张琴, 等.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小儿糖尿病3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 2013, 24 (8) :1189-1191.

[10] 周彦琳, 刘鹏, 王馨苑, 等.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 26 (3) :198-19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途径下一篇:论水利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