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11课

2022-08-19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第11课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科目 历史 课题民族团结学案号11主备人 曹文增审核人 曹文增日期 2012-3-13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课前预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

2、民族区域自治的提出:

3、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4、少数民族自治地方⑴3个层次:分自治区、、。

⑵5个省级自治区:、新疆、广西、宁夏、。其中,建国前成立的是。

5、意义: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各民族共同发展表现在那些方面?

2、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什么发展机遇?【课内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近年来,以**集团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不断的策划西藏独立,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请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2、学完了这一课,你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巩固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1、我国民族分布的格局是()

A.大杂居、小聚居B.小杂居、大聚居C.汉族在东、少数民族在西D.按民族划分居住区域

2、右图是大型民族歌舞《团结颂》剧照,她主要体现了()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地区发展D.民族区域自治

3、全国目前已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A.10个B.5个C.6个D.8个

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应是()

A.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B.提出自治申请的地方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一地方D.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④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③④

6、“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

奴的心照亮!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你知道这首歌是哪个民族的吗?()

A.蒙古族B.回族C.藏族D.壮族

7、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广泛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② 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③ 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④ 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8、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

①促进民族团结②缩小东西差距③各民族共同发展 ④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9、1994年至2001年,中央政府向西藏投资达48亿元,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援助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的关键

B.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符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C.各民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D.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课后提升】(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课本第59页活动与探究

【学(教)后记】(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

的弯路的反思!)

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中学导学案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1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

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三、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讲授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1 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看图说分布特点)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是大杂居。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举班级的例子。班级绝大多数同学是汉族,请问班级里哪位是少数民族同学?你知道你们民族主要聚居在什么地方吗?)

这种分布特点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的。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密切往来,相互吸引,互相依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呢?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补充如下:

(1)友好交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了天可汗。唐和吐蕃关系友好。(唐文化是吸纳了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达到封建文化的高峰)

(2)管辖:汉代设西域都户,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汉、蒙、维杂居通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清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驻藏大臣与****共管西藏。

(3)反抗斗争:1840年开始中国遭受列强入侵,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并肩反抗外国的入侵。1888年和1904年,英帝国主义先后两次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战争。英勇的西藏军民奋起抵抗,连僧人都行动起来,他们用土枪、大刀、长矛等落后武器,同用快枪、火炮武装起来的英国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斗争。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子弟积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奋战。当地鄂伦春族人民不顾日本侵略军的残酷迫害,为抗联带路、送信、运粮、侦察敌情,配合抗联攻打据点,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宗教

2 领袖**大师致电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以上这些史实说明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C.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读图找到我国设立的自治区。)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有哪些?

启发学生发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的,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呢?少数民族有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更好地照顾到本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下面我们来学习,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下,我国如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因此建国后我国首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问:青藏、川藏、新藏等公路是什么时期修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学生观看川藏公路图片)看这条川藏公路,蜿蜒于群山之间,人民解放军在修筑这条公路时,克服了高原冻土、泥石流、雪害、山体滑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终于使这条公路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密切了内地和边疆的联系,它们为西藏经济建设的发展和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民主改革西藏前实行封

3 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毫无人身自由,可以被农奴主买卖、或赠送给别人,他们的后代仍是农奴);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如鄂仑春族)。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一下跨越了几个社会历史阶段。(播放《西藏民主改革》的影片。1961年改革完成,百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

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产业主要是畜牧业、畜产品加工如毛纺、皮革制造等等。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传统产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展示“蒙牛”产品的商标)提问:这是哪个企业产品的商标?蒙牛乳业集团在哪个省? 蒙牛乳业集团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超速发展的神话。从1999年创立到现在,仅仅5年,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一位。2004年12月3日,蒙牛又做出一项惊人之举──花2亿元在呼和浩特建起了一个蒙牛澳亚示范牧场。这个牧场将欧洲式、美洲式、澳洲式、亚洲式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集于一体,简直就是个“牧场联合国”。目的就是要使中国的种草、养牛、挤奶技术,快速实现与欧美发达国家百年经验技术的接轨!这是推动中国乳业发展的大事。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少数民族地区也紧跟开放的步伐,广西的北海市被列为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呼和浩特、银川、西宁、贵阳被国家列为内陆开放城市。在这些地区国家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提问: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什么发展机遇?(国家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提问:西部大开发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为什么实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点的项目?西部大开发涉及的省、市、自治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广西等。

西部大开发的原因: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广大西部省区地处祖国边疆,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分裂活动。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挫败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我国的阴谋,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 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有哪些?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青藏铁路、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而其中最让西部人动心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世纪工程,这是让西部人走向富裕、为东部建设贡献力量的工程,令国人翘首。 3.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文字的民族有21个,共使用27种文字,其中壮、布衣、苗等十多个民族的文字都是由政府帮助创制和改进的。

在我国无论是在司法、行政和教育等领域,还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应用。(如:毕业证,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所有商店、工厂牌匾都用两种文字标识;考试有少数民族语文、电台电视台播放少数民族语言的电视节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重要会议和全国或地区性重大活动,都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民族语言文字的文件或语言翻译。 高考招生对少数民族实行照顾的政策。很多大学设民族预科班。

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还派出了大批的支边干部。孔繁森是杰出的代表。(学生讲孔繁森的事迹。)

孔繁森是新时期优秀党员的杰出代表,也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楷模。 小结: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你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民族节日时,向他们表示祝贺。宪法规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我们不但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还要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目前世界上有很多战争和地区冲突都是由于民族和宗教矛盾引发的,如俄罗斯的车臣问题,苏联时期对车臣民族政策有偏差,导致今天车臣要从俄中分裂出去,不断制造暗杀、绑架事件、甚至发动战争。因此,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安定和统一。

第三篇:【名师测控】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 民族团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

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三、【导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情景导入】

展示歌曲《爱我中华》导入

【自主学习】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以 为主体的各民族 的格局。

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 ,废除了 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3、党中央提出 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合作探究】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好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与一般的省、市、县有什么不同?

2、调查一下你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中间有没有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又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呢?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 ) A、 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共同繁荣 D、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2、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 )

A、西藏 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 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D、宁夏回族自治区

3、孔繁森是( )

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 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 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 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

二、问答题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民族分布格局是怎样的?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

2、我国有那几个省级自治区?分析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3、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何时开始实施?大开发的地区有哪些?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北伐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11课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知识梳理】

一、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创办,简称黄埔军校。任校长,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的统治,统一全国。

开始:1926年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任总司令。

主要对象:、、三个军阀。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名将:第四军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

北伐的胜利进军: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

结果:因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而失败。

三、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政权性质: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利益。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学校的创办者是()

A.李大钊B.毛泽东C.孙中山D.蔡元培

2、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办了一所学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这所学校是()

A.保定士官学校B.云南讲武堂

C.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D.中国陆军学堂

3、“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在一位同学撰写的关于北伐战争的历史小论文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在此过程中,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作战英勇、战功赫赫。

A.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C.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D. 叶挺率领的独立团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北师大版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程标准: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照相与电影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的改变等基本史实,并试分析其原因,了解对社会的影响。

对古今旗袍进行对比,培养对比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客观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搜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直观认识。 以服装表演和服装图片展示的形式,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服装的内涵。

以新旧照片的对比、中外男装的对比、古今旗袍的对比等,培养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阅读《老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和资料,加深认识。

放映老电影片断,加深学生对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状况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扩展,逐步认识上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必会促使人类的生活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必将要从闭关锁国步入世界的轨道。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的变化等都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培养学生勇于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照相和电影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通过参与式学习,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能够知道这些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查找有关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呼、服饰变化的资料。 收集自己以及家庭的新旧照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介绍。 准备具有鲜明特色的旗袍,由学生练习表演。 导入:

使用自制课件为学生展示百年中国的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在这些探索和变革中,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起步,而在这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照相:大家分小组将自己准备的新旧照片对比,介绍。请每组的代表展示有代表性的自己或家庭不同时期的照片,本就照相的时间、相片中的人物、当时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不同。

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照相术的传入及其艰难的推广历程,体会新旧势力之间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差异及斗争。

电影: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电影及影星引起学生共鸣,导入电影的传入和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和教师准备的材料结合,为学生进行演示,了解电影发展的过程。

为学生反映旧电影的片段,使学生加强直观感受

小组讨论:那么照相和电影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师)保存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美好的记忆,是人类珍贵的历史资料,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二、服饰的变化:

展示学生课前临摹、搜集的清代服饰,由学生观察、议论有哪些款式、特点。 (生)观察、讨论、发表意见,进行归类。 那么同一时期外国的服饰是什么样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 23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毕业实习日记下一篇:参观4s店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