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和经济危机论文

2022-05-04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新经济和经济危机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作者简介:葛守昆(1954-),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摘要:“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江苏发展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但机遇也有不少。

新经济和经济危机论文 篇1:

美国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透析

摘要:始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全面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并且正在向全球蔓延,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害。在此背景下,从更深层次层面思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从中寻找出规律与启示,这对于坚定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坚定我们抵御金融危机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次贷危机;制度根源;新自由主义;透支消费

美国金融危机始于2006年下半年的次贷危机,时至今日,金融危机并未结束,反而在不断地蔓延扩大,美国次贷危机已发展成金融和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之中。面对金融和经济危机,人们不禁要问,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从表面上看,是华尔街的“贪婪”,是监管的缺失和政府政策的失误导致了这场危机。其实不然。华尔街的“贪婪”、监管缺失或政府政策失误等只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技术操作层面原因。我们应该探寻隐藏在各种表象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是危机爆发的制度根源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美国具有高杠杆效应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体系的过度投机性,以及管理失控与崩盘所致。但这些只是技术层面的原因,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表现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的对抗性爆发。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马克思曾作过独到而精辟的分析。根据马克思的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制度上讲,生产过剩和消费能力不足是始终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由于作为资本人格化代表的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追求和迫于外部竞争的压力,总是盲目地、不断地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造成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然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劳动者的购买力并未同步增长。当消费增长远远赶不上生产扩张的时候,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因此,可以说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产物,这才是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真正根源和经济实质。早在去年9月中下旬,当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到欧洲时,英国圣公会领袖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就撰文指出,“马克思在19世纪发表的有关资本主义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他在很早以前就观察到了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如何变成一种神话。”

二、日趋严重的贫富分化是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

从美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看,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增长缓慢,美国的贫富差距呈现急剧扩大的趋势。从1975年到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占1%的家庭实际收入增长了175%,最富有的25%的家庭实际收入增长超过70%,而其他家庭实际收入的增长都不足30%。1%最富裕家庭的税后收入占全国收入分配的比重,从1979年的8%上升为2001年的14%。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1%和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都达到了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富有的1%e的人口只有30万,但他们的收入与最穷的50%的人口的总收入是相当的,而最穷的50%的人口有1.5亿。从1980年到2005年,最富有的1%的人口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份额翻了番。在此期间,美国基尼系数也从1980年的0.40上升到了2006年的0.47。在金融资产方面,社会最富有和最贫穷阶层的差距现也已拉大到了极端程度。2001年,美国1%的最富有人口所持有的金融财富(不包括其房产权益)比80%的最贫穷人口所拥有的金融财富多4倍。美国1%的最富有人口拥有价值1.9万亿美元的股票,这与其他99%的人口所持有的股票价值大致相当。

由于美国工人实际工资增长的停顿和家庭实际收入增长的乏力,严重制约了作为美国经济重要推动因素的个人消费的增长,造成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加剧。为了保持生活水平,美国家庭不得不大量借贷消费。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家庭负债与可支配收入比速度上升,从1990年的87.22%迅速提高到2000年的107.89%,以后这个比例更高。到2006年左右,美国居民消费已经占到美国GDP的73%,成为拉动美国以及世界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但是,这种没有实际收入增长,仅仅依靠借贷实现的虚假的消费繁荣终究是不可持续的。而这种虚假的消费繁荣破灭之时就是经济衰退之始。所以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由此可见,正是日趋严重的贫富分化为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金融危机只是一个表象,它所反映的本质矛盾是贫富分化所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矛盾。因此可以说,金融危机所暴露的不仅是金融体系本身存在问题,还反映出分配制度等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三、新自由主义泛滥是危机爆发的思想根源

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社会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实行国家干预主义政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持续20多年的经济繁荣,被称作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失效,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兴起。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相信不受干扰的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主张实行“自由化”、“私有化”和国家干预的最小化。在金融问题上奉行的是所谓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各种资产价格是对该资产所代表的各种信息的完全反映,只要信息是公开、透明的,金融市场就不可能产生泡沫。在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上主张减少政府的干预和管制,提倡自由贸易和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因此,一些学者把新自由主义也称为“完全不干预主义”上世纪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资本主义世界获得了支配地位。

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支配下,美国政府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对市场,尤其是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废除了大萧条后制定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允许商业银行涉足证券市场等;另一方面允许私人金融机构涉足以前只有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才能经营的业务。然而,当市场放开之后,我们看到,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私人金融机构为获得高额回报,不断从事金

融创新和投机性业务,从而导致诸如次级贷款和由按揭所支撑的证券以及其他的所谓“创新”不断增加。2000年在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的各种金融机构更是将其贷款重点放在了扩大住宅金融和相关金融衍生产品上,致使美国住房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到2006年累计余额已高达13万亿美元。其中,次级贷款在2001年以后急剧增加,2006年占总住宅贷款的20%,累计余额占13%左右。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这种信用的扩张具有双重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的信用体系,一方面具有实现社会闲散资金的动员利用的合理性功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另一方面信用造成了一种虚假的需求,隐蔽了生产过剩的事实,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活动,最终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的时候出现债务偿付危机和信用紧缩。

总之,正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全面推广和泛滥,才激化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想而来的金融放松管制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时它也使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四、“透支消费”模式是危机爆发的文化根源

“透支消费”是危机爆发的催化剂和文化根源。20世纪70年代的危机之后,美国的投资一直增长乏力,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避免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刺激消费。“透支消费”便是方法之一。在“透支消费”的支撑下,美国居民的个人消费增速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然而,伴随着“透支消费”的不断增长,居民的个人储蓄却在不断下降。从80年代开始,美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的过程当中,在危机爆发之前,储蓄率一直在零水平徘徊。到2005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甚至已经下降为负数。据统计,20年来美国的储蓄率从1984年的10.08%降低至1995年的4.6%,2004年至2007年间则分别下降为1.8%、-0.4%、-1%和-1.7%。“透支消费”的后果是美国家庭部门的借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债务泡沫。至2007年底,家庭部门负债率增至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33%,较10年前的90%上升40多个百分点。仅仅在2004年至2006年之间,美国家庭部门就以他们的房产做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8400亿美元。由于这种消费文化和债务经济模式所造成的脆弱金融状况给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急剧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美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金融危机恶性循环的漩涡。如果没有这种消费文化和负债经济,金融衍生产品不会如此泛滥。正是这种扭曲的消费模式混淆了欲望和需要的界限,给市场提供了虚假信号,形成了泡沫经济,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前提条件。

更为严重的是,不仅美国居民在“透支消费”,而且美国政府也在推行“透支经济”。在过去30多年里,美国政府、家庭和公司都大量借贷,债务总额已经达到50万亿美元左右,净外债也接近2.5万亿美元,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2007财年(2006年10月-2007年10月)美国财政赤字规模已达1615.27亿美元,2008财年(2007年10月-2008年10月)美国财政赤字规模大幅上升为4548.06亿美元。与此同样糟糕的是美国的贸易赤字,2007年美国贸易赤字已达7002.59亿美元。正式这种“透支消费”和“赤字经济”冲破了相对萎缩的收入,暂时填补了收人与消费之间的缺口,从而掩盖了美国国内的经济扩张与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刻矛盾。然而,“透支消费”和“赤字经济”的实质不过是靠透支“未来”来支撑“今天”,把当下的危机延迟到未来罢了。一旦对未来出现悲观预期,以至于没有未来可以透支的时候,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五、美国金融危机的几点启示

如上所述,美国当前遭遇的危机并不是一场简单的金融危机,而是一场与美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以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危机。为避免重蹈美国金融危机的覆辙,我们要认真总结此次危机所带来的教训及启示。

1 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此次源自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资本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使我们对资本的本质以及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功能有了充分的认识,更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能搞市场崇拜、不能搞市场原教旨主义;放任“看不见的手”来操控市场,必然放大资本的破坏性,使其逐利贪婪的本性肆无忌惮,最终导致危机爆发。同时,金融危机也使我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同时,还要重视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功能,只有用“看得见的手”加以调控,才能驱害兴利,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如何进一步规范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及交易的运作,确立有效的监控体系,约束资本的追利性和高度投机性对经济可能造成的损害,这对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减少其危害,保持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当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的干预和调节必须建立在对经济规律的把握上,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而为;对市场的调节不能影响市场作用的发挥,否则将造成市场的僵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

2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消费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在市场经济中,消费的形成是以收入分配关系为基础的。如上所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由于资本与劳动的严重对立,剩余价值的相对增加只能以工人工资的相对缩小为代价。这种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使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能力在无限扩大的同时,工人阶级和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消费却被限制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之内。这一矛盾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和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表明,极端的两极分化最终损害的不仅仅是劳动者的利益,更将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为此,我们要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把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低阶层的收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确实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为我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奠定基础。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生产与消费、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开辟

了广阔的空间。

3 抵制新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想和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金融危机让全世界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在全球盛行的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弊端。多年来,拉美国家一直是美国推行新自由主义的试验场。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推行,对国有部门的私有化成为新的潮流。新自由主义认为,公有制经济产权不清,效率低下,与市场经济不能兼容,只有彻底推进私有化才能带来活力和效率。从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实践看,它不仅没有给拉美国家带来繁荣,反而给拉美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典型例证。如果说阿根廷金融危机只是特例的话,那么,这次由美国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却是首先在资本主义体系的核心地区发生的。这一点也充分说明,无论是在拉美等这样外围地带,还是北美西欧这样的核心地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都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灾难。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警示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注意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改革中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自发性和不稳定性,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有利于统筹兼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重大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稳定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效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4 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当下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用“透支消费”并不能根治“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进一步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统治的制度框架内,任何举措都不可能根除生产过剩的危机。此次金融危机预示着以消费主义为重要特征的美国流行文化是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长期以来,以消费主义为重要特征的美国流行文化在世界范围大行其道,成为美国输出自己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借贷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曾经是时尚和进步的象征。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过度消费主义文化,即使在经济发达的美国也出现了难以为继的恶果。因此,金融危机不仅用事实教育我们该如何合理科学地消费,而且促使全世界对美国的流行文化进行全面反思。

参考文献:

[1]英国圣公会: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观察是“正确的”[N],新华网,2008-09-27

[2]纽约时报周刊2007-03-01

[3]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

[4]马克思,资本论[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561

[5]王自力道德风险与监管缺失: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N]人民网,2008-11-17

[6]史蒂芬·罗奇,全球经济模式的调整[N],第一财经日报,2008-09-22

[7]朱安东等长波理论视野中美国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J],2008,(4)

[8]王镇江次贷危机三罪魁[N],2l世纪经济报道,2008-11-14。

[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10]朱安东等,长波理论视野中美国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11]王镇江,次贷危机三罪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11-14

[12]陈学明,“金融危机是生活方式危机——西方再次掀起‘《资本论》热’的启示”[N],文汇报,2008-10-27

[13]史蒂芬·罗奇,全球经济模式的调整[N],第一财经日报,2008-09-22

[14]王自力,道德风险与监管缺失: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N]人民网,2008-11-17

[15]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

[16]纽约时报周刊,2007-03-01

责任编辑:王骏

作者:周泽红

新经济和经济危机论文 篇2:

“十二五”时期江苏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主要任务

作者简介:葛守昆(1954- ),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摘 要:“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江苏发展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但机遇也有不少。能否化危为机,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注重经济转型,强化科技创新,强调绿色增长,注重城乡统筹,实现民生幸福。

关键词:“十二五”;江苏;经济发展;形势;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编制年。根据我们近期的调查,从有些地方对编制规划的要求看,存在着追求过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没有很好准确把握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走势与总体要求。主要是地方领导经济增长的压力大、要求高,在总体思路上,仍然是前些年“大干快上”的思维,希望有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定得相当高,GDP增速都在15%-20%左右;在资本积累没有很好完成的情况下,主要的措施仍然是大规模地招商引资。虽然也提到了科技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但力度不大。我认为,速度能快则快没有问题,招商引资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速度过高能否实现,都去招商引资实际上是招商抢资,能否如愿。为什么出现这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关键是我们对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缺少足够清醒的认识。

一、“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发展的时代,国内外形势将发生较大变化,江苏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面临的宏观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

1.世界经济运行模式面临深度调整

(1)全球经济增长处于低速时期。由价格虚高、资产泡沫、投机猖獗、生产过剩等引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波及到实体经济衰退的经济危机,必然有一个资产缩水、价格走低、失业增多、投机退潮、商品存货减少的过程,幻想在危机中高速增长、就业增加,不符合应对危机的规律性要求。危机从经历了萧条再到复苏是个缓慢的过程,决定了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恢复将充满许多不确定性风险。目前,国际贸易及国际投资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摩擦和争端增多、货币战愈演愈烈等,在一定意义上都与后危机缓慢复杂的复苏有关。同时,金融经济危机对原有经济和产业结构提出迫切的调整需求,全球经济格局、国际分工与贸易、投资的模式与格局有可能发生重大调整。这也决定了全球经济不大可能沿袭前些年高的增长速度。

(2)世界各国将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发达国家通过对危机的反思,检讨过去的产业投资政策,出现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调整。同时,经历了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寻找新的增长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经济,将重塑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时代,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调整。

(3)国际贸易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将调整消费模式和贸易结构,改变进口依赖和消费信贷,注重储蓄和出口。外向度高的国家将更加注重开发国内消费市场,拉动内需以弥补外需不足成为宏观政策的重要调整取向。企业经营战略及模式也将随之调整,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同时更多地面向国内市场。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全球性的国际市场需求不会增长太快。

(4)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中的份额将逐步上升,新兴市场间的国际投资与合作将明显增强,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考虑到以前对国际经济的较大依赖,增长的速度也不可能太快。

2.我国经济社会政策导向面临重大转变

“十二五”期间,全球经济面临的深度调整、增长速度放缓,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对复杂,原有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如发展模式粗放、经济结构失调、贫富差距拉大、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将更加突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深化体制改革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经济社会政策导向将面临重大转变。

(1)积极扩大内需,实现增长的双轮驱动

受国际危机的影响,国外市场需求相对萎缩将导致我国出口增长趋缓,经济增长乏力,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因此,充分培育、增强经济内生可持续增长能力成为迫切要求。“十二五”期间,在继续重视出口、投资拉动作用的基础上,我国将继续扩大内需政策,通过鼓励国内消费需求、重点是居民消费需求,由过度依赖外需转变为内外需并重,由过度依靠投资转变为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因应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重大调整,我国将顺势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等手段,加快现有优势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政策优惠和扶持力度,培育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型产业,抢占新时期产业发展制高点。

(3)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哥本哈根会议”为契机,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围绕绿色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产业政策扶持重点。资源品价格提升、资源开发补偿与生态环境项目投资等相关领域的政策将陆续出台,大力倡导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4)扩大公共服务,增进民生幸福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推动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求。通过着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劳动者报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扩大内需、优化内需结构、形成消费驱动的发展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二、“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机遇

综观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江苏实际,后危机期间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机遇。

(1)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江苏积极发展内需型、消费类产品的生产。江苏利用外资的水平较高,外贸依存度大,反映了江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适应内需市场的变化,提高江苏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2)随着新时期绿色增长、低碳经济战略的实施,江苏新兴产业将呈现成倍发展的趋势。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环境保护遇到的问题多,发现的矛盾早,环保产业发展也比较快;加之前些年发展新兴产业起步早,速度快,基础好,有利于“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使包括现代服务业在内的新兴产业有一个大发展。

(3)随着区域性经济分工和协作的深化,江苏经济发展将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尤其是《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区域性经济分工和协作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江苏经济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发展。苏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进程加快,沿海地区新兴产业带加快形成,加之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迅速转型,将进一步培育和确立江苏经济新的特色与比较优势。

(4)江苏总体上面临较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仍将在全国保持率先发展的基本态势。尽管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经济增长放慢,但江苏经济发展不缺一些热点和亮点,因而不影响江苏或部分地区抢抓“后危机”新机遇,打造“后危机”新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比如,江苏沿海地区可望作为新的投资热点地区,是江苏“十二五”时期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苏南地区通过产业转型和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会有大的发展;其他地区得益于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可能从集聚与辐射中共同分享较快的经济增长。

三、“十二五”期间江苏发展的主要任务

当前,江苏已进入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并进、优化转型的重要时期,目前人均GDP50000元人民币左右,按经济发展阶段性理论的初步判断,江苏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正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后危机时期的经济发展,既要尽可能争取较高的增长速度,更要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有深刻的转变。关键是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摆脱多年来主要依靠拼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劳动力低成本竞争谋求高速增长的经济思维,切实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目标上,要坚持好中见快,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不再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实际上,发展新兴产业、强调低碳环保、经济转型升级,都不宜也不可能保持太高的增长速度;在发展模式上,要由出口导向转向进口替代,重在满足内需和技术创新,由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逐步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拉动,重在由“江苏制造”转向“江苏创造”。具体应该突出这样几个方面的任务:

1.注重经济转型。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适应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效优先型经济发展的道路。重点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注重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及向高端的发展,扩大优势产业的集聚和辐射,打造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基地;加速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做专的步伐,鼓励中小成长型企业做专、做优、做特,脱颖而出为大型骨干企业,鼓励大企业通过购并重组和企业上市,成为具有垄断竞争优势的旗舰型企业。同时,应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机遇,增加内需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坚持依靠两个市场、抢占两个市场,提高江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强化科技创新。多年来,江苏经济增长所依靠的传统劳动力资源优势已不再显著,并逐步丧失。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必须走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道路,将劳动力资源大省变为劳动力资源强省。在创新强省战略中,必须突出人才强省,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方面创建良好的环境机制。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经济转型和升级。要加快和完善创新体系构建,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以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生态等领域的创新增长作为未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突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产学研相结合,重点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创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以此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优化整体经济结构。

3.强调绿色增长。随着小康和现代化的迈进,环境生态不仅是生产先进的重要条件,也是人们消费追求的重要目标。在一定意义上,现代生产与消费必须以环境安全为前提,接受环境友好的检验。人类在解决温饱以后,良好的环境生态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否则,即使收入提高了,住房宽敞了,如果水不干净、空气不干净,食品和治安环境缺少安全感,大的环境不理想,小环境再好也是白搭,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满意度就要大打折扣。所以,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绿色增长的基础上。重点是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构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产业体系。要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排放型的消费模式;围绕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坚持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发展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多元并存的旅游经济。

4.注重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实质是城乡平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优化配置资源为手段,进一步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率先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协调、共同繁荣”的互动机制;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突出抓好重点中心镇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5.实现民生幸福。按照经济学的本原定义,民生幸福既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起点,又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进一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在加强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是江苏“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必须大力扶持和鼓励居民创业,努力扩大就业,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的基础;认真协调好劳资关系,积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不断增加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必须明确,社会保障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全体居民都是社会保障的对象,并且越是困难群体越要享受社会保障。要按照这个理念,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二五”时期,将是江苏老龄化人口迅速增加的时期,社会化养老将成为比较紧迫的任务,应主动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积极探索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在江苏实现小康与基本现代化的进程中,让每一个人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参考文献:

[1]渭南文集:卷二十[Z].

[2]顾松年等.苏南模式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1-11.

[3]李雪根.对“苏南模式”的再认识[J].江海学刊,1987(2).

[4]李雪根.苏南模式正在创新中发展[J].苏州经济论坛,2006(5).

[5]黄文虎,王庆五等.新苏南模式: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全面小康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曹新平.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兼谈政府在地方发展中的引导与促进作用[J].内部打印稿,2006-3-28.

责任编辑:彭安玉

作者:葛守昆

新经济和经济危机论文 篇3:

新经济政策的内涵及意义

摘要:新经济有利于提高传统产业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学上所起的作用就是节省信息成本,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信息技术革命一共有三次。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为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从而促进传统产业更有效率地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 政策 内容 意义

现阶段我国应大力发展传统经济。传统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源泉。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新兴产业也发展很快,但由于技术相对落后,体制上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每年仅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一两个百分点,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只满足于2%—3%的增长速度,而是要增长得更快,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传统产业的更快增长,仍将是我国较高增长率的主要源泉。

1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

1921年后,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转变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渡过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从1918年春到1920年底,连续三年的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革命战争,苏维埃政权面临被颠覆的危险。苏俄面对内忧外患,实行了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击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殊的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加之1920年的欠收,饲料缺乏,牲畜死亡,经济的萧条导致广大工人农民生活异常艰苦。从1920年底到1921年初,苏俄农民的不满情绪日益明显,工人的不满情绪也在滋长,工农联盟面临分裂。针对当时的情况,以列宁为首的俄共采取了果断的战略转变,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俄国十月革命创立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面对的一个艰难课题。列宁深刻的认识到在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生产力十分落后,文化程度低,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国家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力所不及的事情。正是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度必须采取迁回的方式。列宁和俄共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刻反思和对苏俄国情的正确把握,列宁和俄共提出有别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经济政策”。

2 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2.1 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纳税后,可以自由处置余粮。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所征收的粮食少得多,这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刺激了播种面积的扩大。粮食税的实施,肯定了小农这种经济形式,并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鼓励小农独立经营,从而最终实现了工人与农民的巩同联盟。

2.2 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采取租让制、小业主合作制、租借制和国家组织代购代销几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同时,列宁在国营经济的组织管理和领导体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措施,比如要使商业问题成为领导整个国营经济的实际问题,即“采用商业原则”改造国营经济。具体方法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改变劳动报酬形式、国民经济产品从直接分配改为商品流转。

2.3 在流通方面,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3 新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

3.1 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是从苏俄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它有效地指导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却不仅仅局限于苏俄国,而是对所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3.2 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这是新经济政策给我们的一个重大启迪。列宁领导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正是基于对当时国情的正确认识。在对国情的认识上,我国走了曲折的道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对国情都没有认识清楚,以致搞“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其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对国情的认识逐渐清晰。十三大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十五大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大特征,表明对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我国的国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基于这种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3 巩固的工农联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证。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工农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我国目前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只有重视农业的发展,处理好工农关系,保障农民利益,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基础也是工农联盟。城乡和谐发展,工农共同富裕,是巩固政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在改革与发展中,必须保障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更进一步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3.4 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就在于这一政策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新经济政策”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制,这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因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得苏维埃政权同人民群众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使得苏维埃政权更加巩固。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利益能否实现及实现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其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的高低,影响到其创造性的发挥。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深化,我国原来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利益阶层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此外,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差距拉大的趋势,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等,所有这些,必然会使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趋于复杂和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陈秀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当代广播电视新闻论文下一篇:新时期下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