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育论文

2022-05-1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化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本文从绿色化学意识、课堂教学、化学实验、课外活动等方面对如何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一篇:中学化学教育论文

关于中学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探析

【摘要】绿色化学是新世纪化学发展的方向,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绿色化学的研究,并注重发展绿色化学教育。在中学阶段开展绿色化教育是培养具有绿色环保意识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化学教育的趋势。本文通过对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开展必要性及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新设想。

【关鍵词】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 中学

绿色化学理念是化学家在研究环境问题时提出的,所谓绿色化学即用现代化学手段去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的使用,不产生有毒有害的产物、副产物和废物,它的目的是把化学和化工生产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从源头上根除污染”,可以说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的一场革新。我国的绿色化学研究刚刚起步,绿色化学的现代理论仍不完全为广大化学工作者所了解,中学是人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在中学阶段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与绿色意识。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当前素质教育对教学的要求,将绿色化学这一重要新信息传递给学生,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一、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绿色文明的世纪,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已使人类认识到必须要改变传统化学工业为绿色化学工业。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绿色化学对于我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而要抓住这个机遇就需要千千万万具有绿色意识、懂得绿色化学知识的绿色化学人才,绿色化学教育正是培养绿色化学人才的孵化器,因此,在我国开展全民绿色化学教育已势在必行。

中学教育是人生的最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基本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在这个关键时期,绿色意识一旦形成,势必对其一生的社会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中学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将绿色化学教育融入到中学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环保意识,就会让全民逐渐认识到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在工业中发展绿色化学工业,在生活中选择和使用绿色产品,用绿色化学来造福人类,逐步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中学化学开展绿色化学教学的策略

(一)在课堂讲授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学任务的主载体,是我国中学教育的基本构成部分,课堂讲授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绿色化学知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绿色化学素材,将绿色化学教育“适时、适度、适量”地渗透其中。例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指出化学电源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倡导回收旧电池;在“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的教学中,介绍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危害,以及如何处理汽车尾气的方法;在讲“氮的固定”时,对人工化学固氮、雷雨闪电固氮、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三种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人工化学固氮和雷雨闪电固氮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植物根瘤菌固氮既不消耗能源,也对环境无污染,是最好的固氮方法。

此外,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扩充绿色化学内容,如在介绍三废——大气污染物、酸雨、温室效应等概念时,引导学生从减量减废的角度介绍循环操作、交换剂再生等概念。又如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原子经济论、绿色反应、绿色能源等,引导学生建立绿色化学思想。

(二)用绿色化学思想设计、改进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化学包括一系列的教学实验,现行的中学化学教材有60%的知识是通过实验引入的。但是传统的化学实验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污染问题,因此利用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已成为化学教师的共识。根据绿色化学的教育理念,结合中学化学实验的目的、特点和意义,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绿色化学实验设计:

(1)推广微型实验。采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进行实验,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将硫粉用量从常规的0.5克减少为0.02克,就将二氧化硫生成量从l克减少为0.04克,减少了排污量,另外还可以在集气瓶中装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减少了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2)改进实验。教材中的很多化学实验是沿用多年的设计方案,污染环境且成本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对实验加以改进,从而尽量减少实验试剂和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如考虑到CO的毒性,在还原CuO实验中可以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指示剂与酸或碱作用等颜色变化明显的定性实验可放在点滴板中进行,实验所产生的酸的废液和碱的废液可混合在一起进行中和反应除掉,这样可以减少废液对环境的污染。

(3)加大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进行绿化教育。如将化学实验产生的各种废物分别放入回收容器内,采用中和、吸收、回收循环利用等方法来处理;如在氯气制备实验中强调了尾气的处理办法;对有机溶剂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采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活性炭对使用后的有机溶剂进行吸附预处理,活性炭与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0.1~0.5∶1;2.过滤,除去活性炭,得到预处理后的有机溶剂;3.预处理后的有机溶剂通过提纯回收有机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机溶剂回收利用方法工艺合理,先利用价格低廉的活性炭对有机溶剂进行预处理,吸附部分杂质后再进行回收处理,操作简单,具有环保、节约等优点。

(4)创意利用废物。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一些废物作为化学实验用品,在充分利用废物的同时也减少了污染。如将饮料吸管作气体导管,用废弃的玻璃瓶等制作酒精灯,用一次性输液器做导气管、多用滴管等。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1)开展多媒体教学

现当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它在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它在进行绿色化学教育中的作用也很突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科学化仿真实验等能让学生在愉快、振奋的氛围中直观地学习到知识,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开展专题讲座

课堂教学显然无法达到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绿色化学的目的,举办绿色化学专题讲座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学方法。学校应定期举办与绿色化学有关的讲座,邀請环保局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宣传环保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绝不意味着污染,绿色化学作为更高层次的化学值得大家去学习,去探究。

(3)开展社会实践

虽然环境污染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共识,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并没有从感性上认识到环境污染到底有多严重,因此,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学校负责联络社会机构,指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了解自然,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亲自体验绿色化学问题。例如安排学生对居住的周围环境、工矿企业、大气、土壤、山川等进行参观考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兴趣,而且还会增强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总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原本十分紧张的教学课堂里从容地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从而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要更新观念,以身作则

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化学教师在绿色化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新中学化学教师的观念是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前提性条件。首先,化学教师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要树立绿色意识,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来重新认识化学学科,这样才能将教师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其次,教师要充分掌握关于绿色化学的知识、理论,这样才能合理地将化学教学与绿色化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作风。只有教师的观念更新了,知识丰富了,才能达到传授绿色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绿色意识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绿色化学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绿色化学的提出为化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化学教育中的环境保护教育指明了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时代的需要,绿色化学必将成为中学化学教育的一个重点。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应站在这一化学改革的前沿,要树立绿色化学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注重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普及和发展,大胆创新,在课堂教学、实验等方面,始终贯彻绿色化学的思想,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树立起绿色化学实验意识,促成绿色社会准则和规范的形成。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实践,绿色化学教育将成为我们永远的教研课题。

参考文献:

[1]谢清.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

[2]马晓红.浅析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J].硅谷,2008(10).

[3]张鑫.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0).

[4]魏书彦.绿色化学——中学化学教育的新课题[J].教育艺术,2010(6).

[5]谢衣团.浅议如何实现中学绿色化学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

[6]王素兰.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J].考试周刊,2010(47).

作者:林日轩

第二篇:论绿色化学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实施

摘 要: 本文从绿色化学意识、课堂教学、化学实验、课外活动等方面对如何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绿色化学 中学化学教育 实施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是化学家在研究环境问题时提出的,所谓绿色化学即利用一系列原理和方法减少或消除化学品的设计、生产及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1],其目的是把化学和化工生产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从源头上根除污染”。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绿色化学教育正在逐步兴起,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因此,绿色化学的实施需要化学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主要从绿色化学意识、教材内容、化学实验、课外活动等方面对如何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

1.培养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意识

实施绿色化学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意识。近年来,化学教育者提出“绿色化学教育”的思想,指出绿色化学是化学教育的新课题,呼吁中学应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意识,主要从学校和社会两方面展开。在学校教师是知识的载体,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化学教师应首先树立绿色化学意识,进而将绿色化学的观念传达给学生。可通过网络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让绿色化学首先在教师的化学教育理念中生根发芽,进而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2]。在学校之外,家长是学生接触最多人,因此,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家长,也应该培养绿色化学意识,通过家长会、课外作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并熟悉绿色化学,进而参与绿色化学教育,使绿色化学深入学生的生活。

2.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知识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绿色化学知识的传授离不开课堂教学。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知识是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最基本途径。目前中学化学教材有些已融入绿色化学知识,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将绿色化学教育“适时、适度、适量”地渗透其中,有意识地设计问答和习题[3]。例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可提问:为什么倡导回收旧电池?在“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的教学中,可提问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处理汽车尾气?在讲到氢气时,可提问:为什么氢气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此外,化学教师还应注意收集最新的绿色化学信息和成果,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教材,逐步将绿色化学知识渗透其中,同时引导学生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在介绍大气污染物、酸雨、温室效应等三废概念时,引导学生从减量减废出发思考如何减少和消除三废问题。

3.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

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约60%的知识是通过实验引入的。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更清晰直观地感知和理解化学反应事实,有效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其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污染,化学实验本身会涉及有害、有毒物质,对小环境(校园环境)和大环境(整个地球)都有可能造成不可忽视的污染。二是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和环保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综合素质。实施化学实验绿色化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减量:通过化学实验微型化,定性实验定量化,尽可能采用小剂量低浓度实验,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2)据用: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化学试剂;(3)改进:通过创新实验降低实验反应条件,使实验尽量在常温常压下迅速完成,减少环境污染;(4)处理:采用封闭实验,实现废物零排放,实验完毕妥善处理废弃物[4]。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减少化学试剂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和环保能力。

4.开展绿色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活动的主要补充,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丰富化学教学内容。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融入绿色化学内容,可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绿色化学意识。在实施绿色化学教育时,可组织学生对本地邻近的污水处理站、化工厂等进行实地调查,撰写绿色化学科技小论文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亲自体验和思考绿色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调查亦可在家中展开,比如通过阅读家庭日化用品(如洗衣粉、干电池、调味品等)的说明书,结合所学的绿色化学知识,分类并筛选出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物品,逐步减少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随着科技进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化学教育已成为化学教学的趋势[5]。中学化学教师应立足化学教育的前沿,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注重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实施,在课堂教学、化学实验和课外活动组织等方面始终贯彻绿色化学的思想,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促进绿色社会准则和规范的形成,为最终杜绝严重环境污染,为实现绿色化学教育的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邱明波,陈文艳.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27(3):121-124.

[2]彭晖冰,罗耀华.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3):83-85.

[3]田淑珍.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4):36-38.

[4]赵晓华.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3(3):23-26.

[5]霍爱新.中学如何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5(5):46-47.

作者:李美荣 张文彬

第三篇:中学化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摘要:中学化學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念。基于此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对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充分解析,提出了针对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应用、合作、乃至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能力,并最终加强中学化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中学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中学化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是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认知化学知识正确应用途径的心理认知,是发展化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思想共鸣。核心素养是针对于应试教育所提出的解决策略,对于“有知识,无素养”教育问题始终是素质教育亟待突破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升学率,学生通过大量记忆补充了知识盲区,但是这种记忆多为浅层表象学科知识点的理解,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与应用。那么这样习得中学化学知识,也只能作为一种考试能力,而很少产生对于知识迁移的应用价值。当诸多化学问题在生活中遇到,学生很难通过自身所学加以诠释。那么学科核心素养无法真正体现,也是中学化学教育的最大缺失。故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道路上,中学化学必须改变教育思维,探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路径。

二、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类型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特指学生通过习得化学知识,逐步形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念。

(一)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智力因素。特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后,产生较强的理解能力,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可分析题型、可自主学习、可操作实验等等。

(二)必备品格

“必备品格”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非智力因素。特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后可灵活应用,与实践维度产生联系,客观分析化学知识在现实维度的应用方向与方法。

(三)正确价值观念

“正确价值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取向。中学化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思维,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知识,达到真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核心素养。

三、中学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路径

(一)控制知识要素,畅通学习逻辑

培养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关键能力加以训练。但是在以往时期,知识能力潜藏于书本之中,化学教师对于知识边界的探索极为有限,学生学习无法克服理解障碍,故而很难形成畅通无阻的化学思维。为此,奠定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虽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控制其中的知识要素。通过理清化学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与具体环节,让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逻辑,方能为培养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条件。

诸如,在“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课时,既需要辅导学生对所有化学实验器材的功能加强认知,也需要对诸多实验器材和样本的作用更为熟识。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自主实验过程中,即便前期记忆了大量实验流程或基础知识,仍然由于过度紧张或兴奋使得实验操作出现披露,更无法得到重要的实验结果。

其根本因素就在于学生对于化学实验逻辑的认知并不完整,这种解读化学知识的关键能力并未有效控制知识要素,故而失去了实验操作的正确解读。在开展类似的化学教学内容时,首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有条不紊的对诸多知识点详细记录,对实验样本或器材在该实验项目中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让关键知识点的基本要素完全呈现,才能加强学生的主观认知,并形成更为畅通的学习逻辑。对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学化学教育需要逐步完善的重要方向。

(二)构建知识链条,形成应用思维

中学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最为关键的问题并非学生的知识记忆,而是对于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这种必备品格是学生逐步加强化学知识认知,逐步强化学习思维的重要核心素养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性思维、加强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其重点培养路径是为学生构建知识链条,让化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较强的连贯性,而并非单一节点的化学知识边界。基于此,可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构建知识链条,引导学生形成应用思维。

诸如,在讲解“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知识链条结果:“金属物质特性→导电性→密度→熔点→硬度→延展性→生活中常见金属类型→应用方向和价值”。这种从理论知识体系延伸过渡到生活应用的教学延展,可令学生产生对于化学知识应用层面的真实理解,间接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划分为具体的研究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A小组讨论“稀有金属”的特性和应用价值,B小组讨论“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价值,C小组讨论“合金材质”的特性和应用价值。不同的探讨方向缩小了学习范围,令每一小组的学生具有了更多的知识延展和验证时间。而后由各小组收集到的材料,以及讨论结果作为课堂教学延展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记忆更为清晰,对于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具体,是有效培养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三)团队合作探讨,自主学习总结

正确价值观念作为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深度思考。化学知识的深入研究,亦或实践延伸,都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正确价值观念。结合以往时期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化学核心素养能力,以及多年教学经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应当采取团队合作探讨、自主学习总结的方式。

诸如,在讲解“水的组成”知识点时,可将电解水实验作为合作学习内容,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由学生的讨论完成对于知识点的梳理。而后,需要由学生自主总结并回答如下问题:实验中产生的气泡为何种气体,点燃小木条检验观察时的现象,正极与负极所收集到的气体比例为多少等等。

合作是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实验操作需要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理论学习也可转化为小组讨论形式。但团队合作必须消解学生之间的依赖性,让学生更为独立,才能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正确价值观念。故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更加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学习总结。这种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是中学化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后一项重点。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化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的组成类型来看,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念,缺一不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中学化学教育需要控制知识要素的呈现方式,辅助学生理清并畅通学习逻辑。继而通过改良教学方法和路径,支持学生不断强化自身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江绪先.素养立意 原创佳题——中学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新样态[J].中学历史教学,2018(10):60-62.

作者简介:刘效侠(1971.3),女,职称:中学一级,化学教师,学历:本科,单位: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实验中学,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

作者:刘效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图像处理技术论文下一篇:小学家校合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