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研究总结

2022-08-04

叹岁月流逝太快,转眼间便到了年底,一年的辛苦工作中,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难忘时刻,也在不断的工作积累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了记录这一年的工作成长,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本课程研究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校本课程研究总结

校本课程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

对“提高初中校本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

校本科研课题的阶段总结

大连市第二十一中学

从12年5月申报市级课题以来,我校对“提高初中校本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校本科研课题的研究从准备阶段过渡到了实施阶段,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课程开发问题,为校本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成立以张颖老师为组长的校本课备课组,组建我校校本课程资源库。

一、实施阶段以来所做的工作及成果

1、课程开发模式的转变

(1)继续深挖和完善教师资源,使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对有专长的教师利用其专长开发校本课,比如:《心情坊》、《健美操》、《科技制作》等;对没有专长的教师,就把开发重点放在基于学科知识的拓展上,注重知识的应用,比如:《生活中的化学》、《趣味英语》、《历史的天空》。

(2)善于利用社区资源,使其成为开发校本课程的有益补充。我校对应的中山社区有很多热衷和关爱学生健康的居民,他们也愿意协助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本学期我们将社区实践课做为一门校本课程。

(3)利用家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的内容更丰富,发展空间更广阔。本学期我们继续上学期的做法,深挖家长资源,对家长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问卷调查,聘请适合的家长作为客座教

师,开设了校本课程《行业热点》,让学生接触家长的行业知识,开拓视野。

2、成立校本课程备课组,注重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为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效性积累经验。开学初,我们成立了以张颖老师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备课组,每周三第八节课作为备课时间,将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汇集在一起,相互交流课程开发的经验和问题,相互协助,完善课程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注重收集和整理以往开发课程的文字、视频、道具、作品,不断完善课程,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

1、家长开发的校本课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观念深受学生喜爱,但由于家长时间的有限性和不确定性,往往课程持续时间较短,缺乏全面性和持续性。

2、由于学校目前处于特殊时期(借用临时校舍),硬件条件差,投入不足,很难对校本课程予以支持。

三、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1、注重收集和整理教师上课视频,让老师相互观摩学习开发经验。

2、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学期末进行校本课程成果展。

2012年11月1日

第二篇:剪纸校本课程研究

《剪纸校本课程研究》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瓦解……,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中国的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在文化内涵上、民族风俗上、剪刻技术上都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不单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剪纸不论对于今人还是后人,都有着珍贵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目前,国内许多民间团体、国外很多国家如日本、瑞士和欧洲都非常重视开展剪纸活动。尤其是我国台湾已将传统民间剪纸发展为一种纸雕艺术,在中小学有专门的手工劳动剪纸课程。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的:“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应该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工艺课本中已经把剪纸艺术做为教学内容,我校通过几年的剪纸艺术进校园的实践,学生不仅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掌握了一些剪纸的基本技能技巧,而且通过剪纸这一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创作,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剪纸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运用剪纸的特殊语汇和艺术思维来体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完善和塑造。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可以陶冶心灵,美化生活,这就是剪纸艺术的神奇魅力。这个昔日历史悠久,民间广为流传而被誉为“国风”的剪纸艺术,今年也首次列入了国家级艺术节,如今正享受着极高的待遇,登上了大雅之堂,说明了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这对剪纸艺术来说,无疑是迎来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和锦绣的前程。

二、 课题涵义的界定

课题中的剪纸校本课程活动,主要是指常规课堂教学和课外剪纸活动两方面内容。常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校本课程中渗透剪纸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剪纸意识,掌握基本的剪纸技艺。课外剪纸活动是常规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提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使学生在调查、参观、搜集、制作剪纸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剪纸教学实践,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三、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民间艺术的热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2、通过剪纸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剪纸的知识,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使剪纸成为我校的教育特色,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剪纸小能手。在“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的基础上,达到“人人能创作”,通过剪纸,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努力提高教师利用、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能力,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打造引领一方文化的品牌课程。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剪纸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教育价值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民间艺术的热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2、开发剪纸活动的校本课程。包括剪纸内容的编排体系、活动设计方案、教学活动原则、评价标准等。通过剪纸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剪纸的知识,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通过剪纸艺术与校园文化整合的实践与研究,拓展多元艺术教育,扩大美育效果,增进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认识,养成主动观察、探究及创新的能力。

4、通过整合校园优势资源,开发出主题式剪纸与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课程纲要,形成较为完善的主题式剪纸艺术教育活动体系。

四、 研究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强调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热爱剪纸、热爱生活,着眼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学会富有创意地生活。

(二)自主性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剪纸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自己决定剪纸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与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真正地使学生“解放大脑、解放思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解放动手”。

(三)趣味性原则

运用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充分发挥剪纸工具材料的独特性、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和认识特征,设计活泼多样的剪纸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以赋予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精神是每个社会成员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创新性原则是要求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计、广泛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做到教的创新和学的创新有机统一;不断激发创新的欲望和自觉追求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

(五)发展性原则

通过本课题的活动,使学生自觉参与文化传承,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有限为无限,形成发展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样,可以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五 、研究方法

本课题具有实践性,具体性,探索性的特征,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力求体现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使之有推广价值。

1.文献研究法:搜集、学习有关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理论专著和科研信息,指导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2.实验法:运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3.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寻找理论依据,不断提高课题研究价值,做好实验资料的储备、整理工作,运用于整个实施阶段。

六.具体实施步骤、成果、及成果呈现形式 本课题完成时间为2008年12月末

(一)、准备阶段(2008年3月——2008年4月)

1、开展问卷、座谈等调查形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该研究课题内容的认识,对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师资结构以及教学设施等进行客观分析。

2、组织成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和剪纸教学的理论。

3、撰写研究方案和“快乐剪纸进校园活动计划”。

(二)实施阶段(2008年5月——2008年10月)

1、培训学习,编写剪纸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2、方案论证、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3、在剪纸教学的实践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系列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具体步骤如下: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 ①.把握现实,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剪纸刻纸作为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为此,学校动员教师和学生广为收集有关剪纸刻纸的书籍和资料,并到新华书店购买相关书籍。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由课题组负责把这些材料整编成册,作为剪纸校本教材。

②.因地制宜,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资源短缺,教学设备相对于城区小学来说简陋了些,但是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开发新的资源。充分利用地方和民间艺人这一资源,邀请民间艺人来校作讲座、指导,传授剪纸刻纸的技术和方法。 ③.扬长补短,挖掘活的资源。

一提到课程资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教材。其实,除教材外,还有许多课程资源可以挖掘利用,教师和学生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如教师,不可否认,教师之间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互相交流、学习的联络点。同样,学生之间也有差异,有的学生剪纸、刻纸的水平较高,有的相对差一点,我们可以让好学生现身说法,指导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学生之间毕竟比较容易沟通。这样,既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效率。

(2)加强宣传,做到学科间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普及剪纸艺术。

通过多种渠道来向学生介绍、宣传剪纸艺术。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墙面、楼道、教室、窗户……布置上师生的剪纸作品,发挥校园隐性环境课程的教育作用。利用学校广播等媒体进行定期宣传、介绍剪纸的知识、方法,借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剪纸教学网站,开展为学生作文配剪纸插图的活动,编制“小巧手”剪纸学习专栏。使学生对剪纸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转为亲切,激起探究欲望,营造积极的校园剪纸艺术氛围。

(3)开展各种形式的剪纸作品评比、展览。以生活即艺术的观点为支撑,将艺术融入生活,将学生的艺术作品悬挂在学生日常出入的地方,使学生在校园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能受到艺术熏陶。 校园展示方案

①楼梯剪纸艺术长廊:创建剪纸艺术长廊。分别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装裱装框,悬挂在1——4楼的楼梯走道上。是一个面向全校的展示台。 ②橱窗展示优秀学生剪纸作品:每班都有一个面向全校展示自己班级美术特色、宣传自己班级的窗口。每月重新布置一次,每月组织全校各班级负责同学评比一次,同年级评比一个星级橱窗。 班级展示方案

美术角: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张贴学生日常美术课上的优秀作业,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展示台。 学生展示方案

现场乡土艺术剪纸表演:以艺术节和学校大型活动为契机,对前来参观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同学们进行特色艺术剪纸的现场表演。

(三)、结题阶段(2008年11月——2008年12月)

1、汇编活动案例及优秀剪纸作品。

2、撰写研究报告。

通过主题式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剪纸教学与我校悠久历史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传承并发扬传统艺术文化,培养美感,锤炼情趣,丰富生活,提高学生精神生活品质,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最终研究成果:校本教材、学生作品集、活动影集、论文《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 研究报告《快乐剪纸进校园》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一)课题组成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本课题负责人张玉芳老师为我校美术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工作,吉林市剪纸协会会员,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十几年,多年来潜心从事剪纸艺术的钻研和探索,辅导学生100余件剪纸作品曾在省、市、国家的各类大赛中获奖,发表国家级论文两篇,研究市级课题两项;刁富为青背九年制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小学高级职称,大学本科学历,蛟河市收藏协会会员,吉林省优秀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涵养,其他参与人员由学校教导主任、后勤主任等相关领导及多位骨干教师组成,这些成员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教育领域均取得多项成果。

(二)

时间和条件保障

课题组成员年富力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下优势、能力和精力完成该课题。

1、

校长为校本课程负责人,对研究工作大力支持并亲自参与研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

2、

研究成员涉及各个学科教师及相关领导,研究教师素质高,肯学肯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3、

聘请民间剪纸艺人和专家作定期指导。

4、

学校、家庭、社会都对本课题研究持支持态度。

八、参考文献

1、《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剪纸》编 著:蔡卫东

出版社:

2、《剪纸艺术(农村集)》王镜明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3、《河南剪纸选集》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4、《吉林民间剪纸》吉林省群众艺术馆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5、《北京剪纸集》

北京群众艺术馆编,北京出版社出版。

6、《民间窗花》

佟坡、慈旭、华迦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7、《鞋花剪纸》

杨琦编,上海新美术出版社年出版。

8、《剪纸图案集》 蔡千音设计,熊崇荣制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9、《剪纸·刻纸》 董雨萍、薛廷翔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0、《苗族民间剪纸》黔东南功族侗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研究室主编,钟涛编撰,贵州美术出版社出版。

11、《民间剪纸》

王子淦作

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12、《剪纸图案集》 金曼白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三篇:国内校本课程研究文献综述

一、校本课程的历史发展与意义功能

1、 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的描述性定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

2、 新课程运动的失败和校本课程的兴起

20世纪50年代,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变革,世界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新课程运动。运动强调统一的国家基础,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内容,强调科学教育,培养精英型人才,但课程改革失败了。随着新课程运动在实践中的严重受挫,人们越来越发现中央课程开发机制的先天不足是导致新课程运动难于成功的主要原因,纷纷开始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主要的关注焦点开始从专家转向学校和教师。人们终于发现,如果要更好地满足广大课程使用者的需要,只有“基层创新”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即只有教师积极参与他们自己课程的开发,才能使所开发课程在学校真正扎下根来。结果是,直接起因于学校及其学生与教师需求的校本课程开发逐渐复苏了。[2]

3、校本课程在我国的发展

国内最早的关于校本课程的文章出现在1999年。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校本课程的意义

以前,全国中小学共用一个教学计划,一个教学大纲,一套教材,并且都按照升学的需要办成一个模式。因而培养出来的人也都是“千篇一律”、“千面一人”。缺少批判、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3] 我国地域广博,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也不相同。另外,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国统一课程要求的贯彻实施。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相比,学生的文化素质更高一些,如果用统一的国家课程去教,就会造成发达地区的学生吃不饱,落后地区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好可以弥补国家统一课程的这一缺陷。[4]

5、校本课程的功能

校本课程的根本功能是育人,这种育人功能表现为校本课程具有培养富有主体性的个性、全面发展且主动发展的学生的功能,且有塑造研究型教师的功能,具有造就专家型校长的功能,还具有彰显学校特色创设特色学校的功能以及对学校和社会的统合功能。同时,它还具有针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个体或群体的指向、激励和评价等功能。[5]

二、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研究成果

1、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和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

2、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包括建立开发组织,然后进行现状分析、设定课程目标、编制方案、课程审议、实施与评价等。[6]

3、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理论

(1)教育哲学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一种课程开发的方式,而且更是一套价值观念和教育哲学,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学生的需要,提倡因材施教及个别化教学,强调儿童的多元化发展,重视儿童的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伙伴互动、集体民主决策、自主权和个人解放等,这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哲学的取向。[7] (2)后现代课程观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多尔以自组织为核心概念勾画了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框架。开放性是后现代的根本特点。系统是自组织的,在湍流、耗散甚至混沌的环境之中具有转变的能力。转变、多重解释、可供选择的模式化成为理解和构建意义的基础。多尔认为: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自组织是指自然或客观事物本身自主地组织化,有序化的过程。多尔提出课程要利用自组织,课程的学习者需要对所研究的材料有足够的理解,并有足够的信心既能解决、解释分析和表达所呈现的材料,又能以富有想像力和离奇的方式与那些材料游戏。因此这就要求课程应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疑问性和启发性,并且需要达成一种促进探索的课堂气氛。只有当环境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开放性以便促成多重用途解释观点时,干扰才能够引起自组织。 [8] (3)实践课程模式思想

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强调实践的课程哲学思想的终极目的是实践兴趣,它把教师和学生看作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强调课程开发的过程和结果,要求通过集体审议来解决课程问题,强调教师即研究者,发展了反思性探究方法。[9]

4、 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

(1)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最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因素,是其他资源得以发挥作用的媒介和载体,校长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应该充分挖掘潜力,发挥其作用,课程专家、家长、社区人士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人力资源,不能忽视。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许多现实性的支持条件,其中教师素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技术、精诚合作的精神以及行动研究的素养。[10] (2) 理论与技术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制度观、课程价值观、课程类型观、课程开发观等理论,课程开发的原理和技术以及教育科研方法成为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支撑。[11] (3)信息和资源

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要拥有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的信息和资源,包括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最新进展,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最新动向,国内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发展动向,我国课程改革的信息,中考与高考最新情况,学科教育发展的最新走向。

(4) 政策与行政

校本课程政策的支持、师资培训制度的支持、考试与评估制度的支持、行班命令的支持是校本课程开发政策和行政支持系统。[11] (5) 资金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专用经费和物质保障,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在这方面给予支持。[12]

5、 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

(1) 评价观

传统的评价观以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强调结果,关注分数,过分倚重学科知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地位以及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校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生长,而个性的生长本身是一个过程。同时,校本课程旨在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基础。因此校本课程评价应强调过程性、个别化,不宜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应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认同和鼓励。校本课程是从学生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应把学习结果的评价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把评价过程作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在更高的水平上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评价应立足过程,重视综合评价,做到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8] (2) 评价模式

校本课程评价可借鉴的课程评价模式是丰富多样的,如:斯塔克的回应模式、CSE评价模式、差距评价模式、斯塔弗比尔姆的CIPP模式、目标达到模式、外观模式、个案研究模式、错误分析模式、无目标评价模式、认可模式、阐明模式、替代经验模式、教学研究模式等。 [13] (3) 评价体系

对校本课程评价的体系包括对开发目标定位的评价、 对方案的可行性评价、对实施过程的评价、对实施效果的评价。[13]

三、国内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及存在问题

1、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1)上海市实验学校——课程决策体制的转变造就了学校的成功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实验学校就在实验班教学中开始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当时的课程停留在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活动编写讲义、裁剪拓展的水平,1986年以后国家和上海市的课程改革政策,让实验学校课程开发跨上了“长期使用”、“系统开发”的台阶,到90年代进入成熟期,学校开始出版成熟的教材,这些教材受到学术界、教育界、新闻出版界的高度评价,许多教材随之被六省市许多学校索取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感叹,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才需要,没有“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没有全国性的课程决策管理体制的转变,上海市实验学校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意义,校本课程也将失去生长的条件。实验学校的成功经验表明,校本课程以“多样性”来满足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发展的功能具有难以替代的价值;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教师有了发挥专业才干的场所,而且也是培养教师、促进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学校社会职能的实现需要满足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而校本课程开发则能够帮助学校全面实现课程的社会职能。[14] (2)上海市大同中学——合作与探究的校本课程开发

上海市大同中学1990年酝酿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发《知识论》课程,1995年秋季课程正式实施。该课程由多位教师联合开发和授课,《知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批判性反思的意识与能力的课程,课程范围包括语言领域、逻辑领域、数学领域、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科学领域、历史学领域、价值判断领域、知识与真理领域等,一门课程实际上包括了多个领域的校本课程的配合开发。课程的开发实施不光在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能力方面取得成果,在教师成长、创建学校特色、加强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了成绩。[15] (3)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 [1]

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实际上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锡山高级中学以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为指导,从选修课和活动课入手,进行了新的课程革新计划,建立了一种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1] (4)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层递进与全员参与

20世纪90年代,南师附中以“必修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实验”为切入口,逐步组织全校所有专任教师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开发必修、选修、综合实践活动等校本课程,成绩显著。

(5)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依托地方和学校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武进高级中学将校本课程开发扎根于地方资源的沃土,利用常州经济发达,吴文化底蕴深厚,地方高科技集团,绿色农业示范区,春秋时期淹城遗址,中华恐龙园以及校内的资源,以“整合”为开发方式,以“尊重”为开发原则,以“发展”为开发目标,逐步形成了“生存方式与未来发展”、“异域文化与本土知识”、“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三大主题,重点探索校本课程教材建设的新途径,最终使“合格+特长”的办学思想成为现实,得出了“走向校本天地宽”的结论。

(6)浙江省新昌中学——创新性校本课程开发[16]

浙江省新昌中学从开展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出发,贯彻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发中以建构开放体系,强化德育功能,注重实践体验,弘扬学校特色为其运行机制,开发形成了学会适应、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管理、学会做人等五大系列的校本课程,最终在德育教育、创造教育和学科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7)北京陈经纶中学——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

近三年来,陈经纶中学探索出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他们把原来的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整合为基础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两类。在课程开发中,学校将开发自主权交给教师,要求教师围绕学生主体进行课程开发,学校将学生对课程需求的调查结果提供给教师参考,为了利用校外资源,还实行对外的课程招标。课程内容组织与选择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四个方面展开,开发的校本课程分七大类: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科技发明探索类课程、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体育技能类课程、报告讲座类课程、艺术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等。校本课程每门课七八个学时,每学期安排两期,系统性强的课程可两期连接。校本课程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实行学分制管理。

(8)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发校本课程,办出学校特色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根据学校特点,构建了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面向尖子生培养的提高性课程,有学科特色以扩大知识面为主要功能的拓展性课程,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科技、艺术、体育类课程,注重实践锻炼、动手操作的综合实践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学习能力、活动能力在科学活动、社会活动、文体活动中得到高效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特长学生。[17]

2、 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教职工的工作时间不足,理论、技术、智能准备不够。目前的中小学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具有校本课程开发所应有的课程理论和相应技术,甚至在一些学校,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没有与校本课程开发相应的智能准备,有的不熟悉课程开发的理论,不知道如何研制开发校本课程,再加上在职进修不能保证,这就使这些教师无法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从而给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5]

(2)一些学校为了应付校本课程的开展,并不是系统研究课程开发的理论,制定操作方案,仅指派个别教师进行课程开发,而且多为个人独自开发,开发的课程也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18]

(3) 课程的开发并不是从校本课程的宗旨出发,内容停留在介绍知识的层面上,拼凑材料,把课程开发看成编一本书。[18]

(4)学生、家长、社区、课程专家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的不成熟、家长的不支持、社区的不配合、专家的不充足都制约校本课程的发展。[12]

(5)考试制度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发展。目前的高考和人才选拔制度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因为我们国家升学考试是学校的第一要务,学生、家长、教师都把考试看得十分重要,因而各级各类学科的考试与招生制度不改变,校本课程开发便很得到认可。[11]

(6) 经济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许多学校无力满足。[12]

3、 校本课程开发的负面影响

(1)校本课程开发主要着眼点于学生、学校和社区的需要,往往会忽视学科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核心,而且都按学生兴趣开设课程,容易走向兴趣主义,并且还会与学术性的要求产生距离。

(2)课程规划组织的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以后,学校往往会忽视课程组织的共同、平衡原则,从而扩大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课程差异,这样国家对校本课程的质量难以控制,也难以检查基层学校的工作,从而会加剧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并给学生的转学流动等带来困难。

(3)校本课程要求注重内部评价,又强调学校之间较少可比性,因而常常导致评价标准不高,评价标准不严密等问题。而且由于国家统一考试的存在,这又会导致不重视内部评价,从而使内部评价不能按原初理念贯彻始终。

(4)校本课程开发较注重相关成员形成的共识,而不大注重甚至不愿承认课程开发中客观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亦不注重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冲突处理和相异论点的磋商,从而使得形成的可能是一种表面上的或是书面上的共识,这自然不利于校本课程的真正的发展。[5]

(5)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导致基础教育严重分化的隐患。办学基础好的学校可以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人才、资金优势,大力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实现办学的目标和特色;办学基础差的学校,由于资金、人才资源缺乏,其独立开发出来的课程质量以及运用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授课的效果必然每况愈下。最终可能导致我国基础教育严重的两极分化。[19]

(6)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教师开发能力的隐患,职业道德的隐患。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开发者具有创新意识,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只是完全地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其成长和发展都处于传统的保守僵化的气氛当中,对课程的独立判断和开发缺乏积极性、创造性。为鼓励教师能够积极地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常把教师职称、奖金等评定同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成果挂上钩。在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存在部分教师违背职业道德盲目追求对“数量成果”的开发,导致许多劣质课程以校本课程为冠名,堂而皇之地走上课堂。[19]

(7)重复开发的隐患和加重学生经济负担的隐患。目前的校本课程一般都以学校为单位,由学校和教师独立承担开发任务。这种“各自为政”的开发局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重复开发,给社会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国家、地方课程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优势,课程开发的费用较低。而校本课程主要面对的只是本校范围内的学生,学生基数太小,造成了课程开发的高成本。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受用者,理所当然地又成了校本课程开发费用的承担者。显然,学生会因校本课程的开发而加重经济负担。[19]

四、校本课程研究中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1、加大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可以通过政策倾斜来减少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了教育平等,但并不是说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教育不平等现象[20],教育资源丰富地区发挥了资源优势,而资源贫乏地区相对更加落后。有人从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观念、经费、师资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政府要加大投入的观点[21],但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解决的办法也多没有上升到国家要校本课程方面制定倾斜政策的高度,其实,不光是对农村地区,对所有教育落后和教育资源贫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都要加强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减小可能因校本课程开发而加大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可以在如何制定和落实这方面的政策方面加强研究。

2、 多元智能理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又一理论支撑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就主要方面来看,人类有七种主要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人类的认知本领需利用一组能力、才能或心理技能(即智能)来描述,而个体智能的差异在于拥有技能的程度和组合的不同。这就为校本课程开发多样性和面向学生不同智能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智能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脱离一定的文化背景,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智能所具有的情境性。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要形成尊重差异、各尽其能的学生观,要形成多样性、情境化的评估观。校本课程就是为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的智能发展提供文化背景和情境的课程。[22]

3、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学生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教师专长,但是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多考虑的是教师的专长,学生需求的分析大多停留在主观臆断的层面。校本课程开发要切实从学生的需求分析,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课程开发方案征求学生意见,课程评价和修订要提高学生的发言权。

4、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量的核定

校本课程开发目前既然被认为是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的一项新的本职工作,就应该将其工作纳入工作量的统计之中,以改变本职工作却以额外负担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各环节的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修订相应的制度,以保证工作量的认定,并可能开展校本课程方面的研讨交流,评选优秀课程,建立专项奖励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个案研究崔允漷 教育发展研究 2000年02期

2. “新课程运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此消彼长及其启示 吴刚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02期

3.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及其意义 吴刚平,王策鸿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04期

4. 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潘学中 教学与管理 2000年08期

5. 论校本课程的正向功能和负面影响 顾书明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06期

6.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建议书 崔允漷 ,吴刚平 ,傅建明 当代教育科学 2003年22期

7. 校本课程发展的哲学取向及复生的原因 余志文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03期

8. 后现代课程观与校本课程开发 李国良,宋永红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3年02期

9.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施瓦布与斯腾豪斯“实践课程模式”思想探析 吴刚平 外国教育研究 2000年06期

10.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养刍论 林一钢 课程.教材.教法 2002年03期

11. 论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 傅建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年10期

12. 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张学华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年01期

13. 校本课程评价 林一钢,黄玉鑫 江西教育科研 2002年09期

14. 开发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发展——对上海市实验学校案例和其他国家经验的思考 张民选 课程.教材.教法 2001年05期

15. 合作与探究──上海市大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分析张浩良,陈德生,杨明华,柳苇诚,周树发,姚晓红,傅建明,沈兰,崔允漷教育发展研究 2000年07期

16. 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王力红 课程.教材.教法 2001年06期

17. 开发校本课程 办出学校特色 杨小村 中国教育学刊 2002年06期

18. 校本课程开发应防止“五化” 施玉昌 四川教育 2003年09期

19. 警惕当前校本课程光环下存在的隐患 林俊荣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03期

20.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机会不平等”辨 林一钢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年04期

21. 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22. 多元智能理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郭陆军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11期

第四篇:英语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快乐英语》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快乐英语》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意义重大。身处教育一线的我们有幸参与其中,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校本课程不仅增强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性、自觉性和责任感与创新性,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只管按照国家课程规定,使用统编教材的依赖性,缺少主动探索、发挥潜能的作用和空间。校本课程对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更是有重要作用。我校在自编英语教材方面,进行了开发和研究,结合学校的英语教学特色,开展小学英语校本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是具体落实教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重要措施,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校本教材是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广阔背景下,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教材进行的适度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更贴近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

我校根据本校实际,在不改变课程总体框架的情况下,根据学校英语教学发展的现状和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需求,学校组织一线英语教师编写出一本适应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需要、学校环境的条件与特色,呈现校本化和个性化的校本教材——《校园英语》。以学校地方课程为依托,每周开设一节英语阅读课,现就本教材的使用情况展开研究。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因地制宜 再现校园文化

在我们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每天都在校园里进进出出,但他们却无法用英语描述清楚自己的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学习生活,表述得不是很科学,但孩子对于此很感兴趣,基于这一点,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将学校的文化特色,文体活动,热爱学校的意识,拓展学生的英语交际面。

我校秉承“以人为本,以爱为源,为学生成长奠基,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校发展改革”的办学理念。校园的文化特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编写教材时,考虑到将学校的各项活动编入教材,在《快乐英语》6教材中,Unit 2 More exercise.给学生描述了校园活动场景,这与《外研社版小学英语》教材6B的知识点同步,此外,又进行补充:Nancy is good at swimming.就是对be good at的用法进行了拓展,教

1 材编写时既考虑到与原有知识点的对接,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英语的信息量不多,三年级的教材选材时,我们考虑到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选取了学生喜爱的动物,小猫和小狗的形象,以连环画的形式,描述了动物们的生活、学习情况等,并配以色彩鲜艳的图片,增强了趣味性,每课阅读下来,孩子们都能学到很多具有童真、童趣的语言知识。

通过类似的拓展和补充,学生接触到了更多的单词和句子,学会了将生活中的信息用英语进行传达与交流,理解了它们在实际中的用法,能更好的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二)因材施教 运用拓展教材

英语校本课程的落脚点是学生,它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这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词汇量也随之丰富起来,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英语的能力。我们

五、六年级的编写意图,就是在所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改编,然后依此融进与之相关的单元中,目的是以旧知识为蓝本,为新知识作铺垫,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让他们逐步养成自学英语的习惯。

在编写中,我们延伸教材文本,充分体现生活的真实性与多样性,合理利用充满情趣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强烈的兴趣与求知探索的欲望。每个单元的话题是学生以前学过的,或是他们能够读懂的与本单元的新知识有联系的。例如5B Unit 1的教学内容是The first day at school.重点内容是介绍所学课程,与现行教材的第一单元话题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一些新词汇,如:课表中的劳技课Labour等。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并增加新内容,学生很快就能够熟练运用;再如,在Unit 7 A Science lesson 涉及到了昆虫类词汇和交际用语,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点,通过对科学课的描述,教育学生要爱护昆虫,保护大自然,整合其他学科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新课程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每个单元都有学生能读的懂的内容,既熟悉又简单,大大增强的学生的自信心;又相应地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汇和交际用语,学生可以利用旧知识来帮助学习新知识,降低难度,逐步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三)因势利导 转变教师角色

2 校本英语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它没有现成模式可搬,需要确立领导组织和课程编写人员,要求相关教师要积极投入,主动参与。同时要制订详细的编写方案,并不断修正方案,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要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校本开发的研究者、决策者、执行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在定位了编写目标后,我们组织学校一线的教师,结合新课标、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平时的实践研究,审慎编写。在此过程中,所参与的教师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明确责任到人,制定出详细的教材编写方案,教师们经常利用各种机会交流心得体会,以发挥出更好的能动作用。在初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改,尽量考虑学生的需求,力争开发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能够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理念的英语校本教材。

教师应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多种形式展开调查分析,获取校本英语实施的资料,根据需求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通过开发校本资源,创设英语环境和英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逐渐视英语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创设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让学生处处感受英语,他们才能自然地融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中去,不断增强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四)因文而定 初探教学模式

校本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吸收与融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创建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堂学习模式,并结合三案 六环节教学模块,灵活运用组合式、对话式、比较式、探究式、学科融合式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选择时要因文而定,更应因人而定、因年级而定。

首先,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放手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校本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倡合作,鼓励竞争,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其次,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采用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进一步拓展英语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英语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由于低年级年级的学生在年龄上较小,在英语方面的知识较少,又有好动、爱表现、胆子大的心理特点,所以就低年级年级的学生中开发难度小可以激发兴趣的课本剧表演、背诵诗歌、讲小故事等课程。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简单、生动 3 活泼的视听材料,如:录像,DVD等作为教材。

首先,在课堂上介绍影像资料中会出现的生词并帮助学生借助图片等理解单词;用简单英语解释生词。然后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理解故事或是诗歌,确定朗读基调、把握主题线索、掌握轻重快慢,反复实践。教师示范朗读某一类作品,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朗诵技巧。最后由学生通过移动多媒体图片或表演的方式模仿故事中某些关键句的节奏和语调,以各种单人或集体的方法复述故事或诗歌。要求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情绪饱满,仪表端庄,仪态大方,有感染力。定期开展比赛检查课程开展的效果。

(二)中年级的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心理上较低年级成熟,而且还需要培养阅读的能力为高年级打基础,所以在中年级学生中开展以经典和时尚热点相结合为教材的阅读课程。首先,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文章,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课文都可以,但是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并把这些材料按不同内容编排成册。然后以没课时一个单元的方式给学生授课,并注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高年级学生在英语的知识方面已经有了两年的积累,对中西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需要细化,了解中西习俗差异,要求我们学生要根据不同场合、对象、话题、身份等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

另外,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注意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并且还有非常重要的学业考试要准备,所以结合以上的特点,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发以写作为主的课程。教师就以下方面指导学生

1、认真审题,确定体裁;根据题目要求,理解要表达的要点。

2、设计好文章的层次段落,考虑所用时态、人称等,把要点串联起来,构成文章框架;

3、在要点、层次明确的情况下,选用自己最熟悉的单词、句式进行造句,如果不会用复杂句就用简单句表达要点,注意主谓语一致、人称、数量、大小写、标点;

4、仔细阅读全文,查找是否有错,注意时态、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标点是否有误,句式是否正确,逻辑是否一致。

低年级学年:快乐英语:学唱英文歌曲,学习英文谚语,话题,游戏, 中年级学年:趣味英语:趣味朗读与对话,趣味英语阅读。

高年级学年:了解习俗,提升能力中西习俗差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欣赏英 4 语: 欣赏英文原声歌曲和电影。内容来源: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搜集资料,形成教材。

四、校本课程实施效果:

《快乐英语》教材从2011年9月在我校三至六年级使用,每周开设三节课,经过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浓厚。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喜欢阅读《快乐英语》教材。

2、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较快,听、说、读、写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学校开设了《校园英语》兴趣小组,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同时,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我校的《校园情景剧》汇报表演中运用到英语对话表演,让人耳目一新。

校本课程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地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以促进校本课程的快速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效益和人才素质做出贡献。

有了以上做基础,每周五的校本活动课学生积极参与,大胆交流,并积累了经验,为杜绝 “ 哑巴 ” 英语和英语词汇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校本课程实施反思

(一)存在问题

1、教材内容有待完善

在本校英语校本教材的使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如一些课文或习作中的语言还不够真实,在审定教材的时候,我们与外教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尽力使教材最大化的符合英语语言国家的习惯。由于时间和水平的有限,我们将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改,补充。同时我们也渴望来自专家的指导与帮助。另一个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教材的版面设计。一旦将教材发到学生手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版面进行润色、修饰。

2、教学时间缺乏保障

工作量大是许多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以小学英语教师为例,除固定班级课时外,其他如学校行政工作、课外活动、辅导学生、与家长交流、批改作业、备课等也属于教师工作范畴。再加上社会发展迅速,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断改变。教师的工作压力 5 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教师很难会欢迎各种教育改革,他们表示:除非是学校或上级的要求,否则他们很少愿意主动参与课程开发。而对校本课程的课程考察还没有相应的标准,这也导致了校本教材的教学得不到保证。

3、考核评估没有根据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描述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国家课程的目标、任务,制定了考核标准,指导了学习策略,提出了评价体系。而作为一个新鲜事物的校本课程,它的评价存在着时间、资源和训练上的制约因素。我们找不到有关于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系统程序和建议模式,在师范类院校中也没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训练。这些都导致我们的实际教学评价操作缺乏指导。

(二)几点启示

1、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需要从过去在课程开发中仅仅是被动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承担积极的课程决策者、设计者、执行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换言之,在角色内容上,教师需要从扮演单一的角色转变为多种角色;在角色的态度上,教师需要从被动的参与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在角色的形式上,教师需要从孤立的工作转变为与他人合作。此外,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信心与教师的专业精神也是影响教师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觉得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培训。让所有教师认识校本课程开发及使用的目的,如何将校本与已有教本进行融合,如何考核等等。

2、加强有效沟通

在本校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所有参与的英语教师经常对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策略、计划、成就和困难进行沟通,利用各种机会交流,表达参与者的价值,发挥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成效。我们还发现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活动,达到教学目标;鼓励家长参与,亲子互动,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3、张扬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教师实际、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校特色。离开学校的实际,超出了教师的指导范围,再好的课程也无法实现。在本校英语校本教材编写时,我们在内容上也尽量与学校生活相联系,如体育运动会,英语俱乐部等单元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一下就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我们可以 6 看出小学英语校本教材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才有兴趣,才感觉有实际意义,才会有积极性。我们还与本校大队部的雏鹰章相结合,开发出英语学习章,在激励学生的同时,也凸现了本校的英语教学特色。

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开口说好英语,教师也应注重自己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和检查学生的口语学习,应适当增加英语口试的比重。另外,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指导好学生的课外活动,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注意一下。英语教学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英语知识的增长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中之重,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看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和意识。

第五篇: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概略

摘 要: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已进入由试验到推广的新阶段,专家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价值、条件、类型、程序、评价、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 理论 研究 ,一些学校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足之处在于理论方面还应加强对学校文化重建、 社会 文化支持与学校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实践方面在于调动一切因素激励更多的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特别应重视 农村 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概略 新课改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已进入由试验到推广的新阶段。梳理和 总结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理论与实践 问题 ,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二、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三、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与问题研究 初期,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集中在概念、价值、类型、条件、评价各个方面。 目前 已深入到管理、文化等方面。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1999年颁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而目前提得较多的是“校本课程”,不是“学校课程”。对此,一种意见认为校本课程与原来的学校课程有所不同:学校课程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提出的,而校本课程最核心的含义是学校在理解国家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实施课程。甚至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这一术语就背离了三级管理的分类标准。三级管理的课程范围应该更确切地被称为国定课程、地定课程和校定课程。另一种意见认为,学校课程与校本课程基本同义,都是为了扩大学校和教师自主管理的权力。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确定国家、地方、学校为不同权力主体,从而相应出现三级课程的提法。三级课程首先是一个管理概念。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框架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明确三级课程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在概念问题上,还有学者认为,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概念。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设的一个概念。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 哲学 ,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 学习 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我国很多人在更多的时候以“校本课程”一词来替代“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校本课程只是一个口头用语或不规范的书面用语。还有论者认为,“校本课程”是静态意义的理解,容易导致课程开发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倾向;“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理解,但忽视校本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环节。所以赞同使用“校本课程 发展 ”这一术语,认为它既可涵盖课程实施、评价环节,又包含决定和决策及强调课程决策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动态的过程。 还有学者提出,从字面上,校本课程开发可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把校本课程看成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个“课程板块”,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限定在允许的有限课程范围之内。“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对学校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开发。从这个大家较为认同的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来看,并没有严格区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应放在鼓励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校本的课程开发”目前还难以实施。国内大多数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应该只能算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有少部分具备相当课程开发技能和经验的学校在实施“校本的课程开发”。有学者 分析 了“校本”含义: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强调使用哪个术语,内涵上是基本相通的。都强调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决策,强调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二)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从课程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 现代 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过去以高度统一为标志的课程管理体制,无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社会、 经济 、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同时也制约着课程自身的进步。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反映了一种顺应 时代 要求的改革理念,即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当代社会进步对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的紧迫需求,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受教育者的当代特点、个体及群体之间的差异。真正使受教育者得到自主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是课程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 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来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尝试,意味着下放部分课程决策权,是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分配,肯定了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和地位。 对学校、教师、学生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在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有利于素质教育。 以上说法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意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需要,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三)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为: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创设的客观环境,学校有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学校有一定的课程改革实践基础,课程资源的保障。从内部环境方面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为: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体现学校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 从开发主体中的校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看,教师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教师而言,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保证教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傅建明以伦敦教育当局下属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探讨了校本课程支持策略。校本课程支持分两大类:对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支持,对校本课程开发者的支持。就前者而言,这种支持来自教职工、校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中心等;就后者而言,需要给校本课程开发者提供课程领域的信息、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的参照系等。简言之,成功的校本开发需要由人力、信息(包括课程理论)、技术、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 对校长而言,应该履行的职责在于:确定明确的办学宗旨(学校教育哲学)、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建立良好的校内沟通 网络 、协调 影响 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因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具备的素质有:领导能力、规划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交际(合作)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所必需的所有条件当中,教师的认可、支持是最重要的。任何教育变革,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支持都无法成功。那么,是不是要具备所有的条件之后才能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答案是否定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成长的过程,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不断明晰的过程。

(四)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程序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所涉及的课程范围来说,可以分为完全校本课程开发和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来说,可以分为教师个人、教师小组和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个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来看,则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活动。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与程序,崔允漷介绍了四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斯基尔贝克的程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程序、塞勒等人的程序和托马斯的程序等。在此不一一介绍。有几点值得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僵化的、线性的行动步骤,学校要依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采取一种甚至多种程序,并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 又有学者认为以下开发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其它说法如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也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阶段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前一轮校本课程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后一轮校本课程的依据。在必要的时候,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从任何一个阶段开始。 还有人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包括:确定开发任务──开发人员组成与培训──编写计划的制定──可行性论证──提纲、 内容 和体系的确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编写分工──初稿的讨论、修改与形成──试用初稿取得反馈信息──评估、初审──修改、完善、送审等。实际上,是对上一程序较为详细的阐述。

(五)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达到以下预期目标: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每个教师独立或合作开发一至两门有特色的课程,吸收家长或社区人士参与课程开发并兼顾当地社区发展需要,确保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原则有适应性原则、 科学 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重点在于对课程质量、学生选课、上课常规及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程序主要有四阶段:需要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评价与管理。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远不止上文所提到的这些。还涉及到对校本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 历史 演进、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等各方面。总的说来,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非常有意义,昭示着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到课程内部深层次问题,也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但不足之处在于泛泛而谈者多,真正有价值的、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还太少。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如是否可以把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完全归结为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适应性或评价改革的问题?现行学校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如何应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挑战?怎样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学校文化的挑战等等。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较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南京师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依据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教育哲学,并通过评估学生需求、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确立了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总体结构,撰写了《课程纲要》。锡山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典型的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的过程。南京师大附中从开发学生潜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开展了“必修课程分层教学”,形成新的课程实施方案与策略。南京师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最大的特点在于:所有教师都参与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学校的全部课程几乎都是校本开发的课程。南京师大附中取得的经验十分宝贵。为升学预备类的普通高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种示范。上海市大同中学从国外引进《知识论》这门全新的课程。它不是追求新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发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探求其合理性与可靠性。大同中学的《知识论》课程开发是以合作、探究为特征的课程开发的一种典型。 以上学校的经验可以为其它学校提供借鉴。随着国家三级管理体制的深入推进,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且成功的典范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有些学校为了“赶时髦”,或者是因为迫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而去开发校本课程,有可能导致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还有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看得过于神秘、艰难,根本就没有尝试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等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宣传部部长的职责下一篇:校本培训说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