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23-04-07

第一篇: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知识点填空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2、有性生殖的后代是由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它同时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性。

3、无性生殖的后代只有________个亲代,因此只具有__________的特性,没有__________的特性。

4、利用根繁殖后代的植物有___________等,利用茎繁殖后代的植物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利用叶繁殖后代的植物有___________等。

5、竹子的无性生殖利用__________来繁殖后代,马铃薯的无性生殖利用_________来繁殖后代,椒草的无性生殖利用__________来繁殖后代。

6、植物有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嫁接既能保持_________________,又能加快_________________。

9、嫁接时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确保接穗成活。

10、植物的无性生殖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

11、马铃薯在无性生殖时,每一小块都要带有_____________才能继续发育。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昆虫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受精方式是______________,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__。

2、昆虫的变态发育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3、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发育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具有这种发育方式的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发育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具有这种发育方式的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家蚕的成虫是_____________,菜粉蝶的幼虫是__________,蝴蝶的幼虫是__________,蝇的幼虫是___________,蚊的幼虫是___________,蝗虫的幼虫叫___________。

6、昆虫蜕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蜕是蝉的_________。

7、家蚕和蝗虫在生殖和发育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发育上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是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天敌。在__________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受精方式是___________,发育方式是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是青蛙繁殖的季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对环境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雌雄蛙抱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蛙的发育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这是一种_________发育。

5、蝌蚪长得很像小鱼,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危及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8、保护青蛙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受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鸡卵的保护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卵的营养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的结构是_________;

鸡卵的遗传物质在___________,它受精后将发育成一只雏鸡。

3、鸡的卵细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4、鸡卵的卵壳上有___________,以保证胚胎发育时进行气体交换。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卵壳上有气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阶段,但不是每一种鸟类都有这些阶段,如麻雀等。所有鸟类一定都要经过的阶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的__________行为。

7、一般来说,鸟卵的体积越大,孵化时间___________。

8、鸟卵具有复杂的结构,使鸟的生殖完全摆脱了_______________。

9、从商场买回家的鸡蛋一般都不能孵化出小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爱鸟周”(4-5月)悬挂人工巢箱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一只母猫所生的一窝小猫,它们彼此之间各有相同和不同的特征,这说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克隆出来的牛彼此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的性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生物的相对性状指的是__________生物_________性状的__________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最少有________种,也可以更多。

4、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常见的几对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的性状受_____________控制,但也受到_____________影响。

7、在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中,被研究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控制它的基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资料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萝卜长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颜色是有差异的,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9、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和西藏种植,长成的叶球重量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_________把________传递给子代。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染色体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

3、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一定的,人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_____________。

4、_________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5、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_______个基因。

6、在体细胞中,染色体________存在,基因也________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_______存在,基因也_________存在。

7、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__的染色体上。

8、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_____________,这对遗传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9、请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体细胞

生殖细胞

AA

________

aa

________

Aa

________

11、子代体细胞中的每对染色体,一条来自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_。

12、玉米、水稻和马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20、24和64条,它们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生殖细胞中是______存在的。

13、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4、子代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__________,一半来自________。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遗传学之父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中,用得较多的植物是具有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豌豆,如植物的____________,种子的____________,种皮的______________。

3、纯种高茎豌豆(父)和纯种矮茎豌豆(母)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高茎。孟德尔解释,相对性状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之分,在这个例子中,子一代表现的高茎是__________性状。如果用字母D和d来表示的话,父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4、体细胞

生殖细胞

DD

________

dd

________

Dd

________

5、请完成下列基因表达式:(A代表番茄的果皮红,a代表番茄的果皮黄)

①、AA

AA

②、aa

aa

③、AA

aa

④、AA

Aa

⑤、Aa

aa

⑥、Aa

Aa

6、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________________。这个规定可以大大降低____________的发生率,达到优生的目的。

7、引起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

8、在显性遗传病中,致病的基因是__________的,患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因此只要带有致病基因,我们就可以发觉。

9、在隐性遗传病中,致病的基因是________的,患病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因此正常的个体也有可能带有致病基因,不容易发觉。

10、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一对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小孩,那么这对夫妻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小孩的话,小孩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

11、常见的隐性遗传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六指”是一种常见的显性遗传病,一对正常的夫妻生一个患“六指”的小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这对夫妻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小孩的基因型是_______。

13、在Dd的个体中,表现出的性状是____________,d控制的性状___________,但是会

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男性和女性是一对__________性状,它由____________决定。

2、男性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男性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性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性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性染色体来说,男性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条性染色体,精子细胞中有________条性染色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女性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条性染色体,卵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性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__。

6、在人类的生殖过程中,如果男性提供的是含X性染色体的精子,后代的性别是________,如果男性提供的是含Y性染色体的精子,后代的性别是________。一对夫妻生男生女的机会________。

7、有些人为了满足家庭有男孩或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做胚胎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___________存在的。

2、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种出的花生可能会___________;把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出的花生可能会_____________。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会受到________的影响。

3、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粒大饱满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变异引起的原因,可以将生物的变异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5、可遗传的变异是由_____________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__________改变引起的,并没有影响到_____________的基础,这种变异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6、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

7、改变遗传物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导致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它________遗传给后代。

9、金鱼是由金鲫鱼培育而来的,金鱼身体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研究,可以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

2、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米勒通过实验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我们可以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①是指__________,②是指____________。

7、原始生命的摇篮是_____________。

8、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认为月球上有生命存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的存在必需具备的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证据是__________。

2、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___________。

3、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________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各类的________比较等方法,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后来才出现了_____________。

6、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动物和植物出现分支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7、现存的生物钟,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了,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郑氏始孔子鸟可能是由________________进化来的。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内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18世纪,生活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蠖是________变异,深色桦尺蠖是_______变异,判断的依据是是否容易被天敌发现(成活率的高低);19世纪以后,这个地区的浅色桦尺蠖是___________变异,深色桦尺蠖是_______变异。由此可知,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__________选择了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__,这里的环境既有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_。只有适应了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去。

3、在“模拟保护色的过程”的模拟探究中,同学是_________,布的颜色是_______,猎物是________变异,幸存者是_________变异。保护色有利于动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_。

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过程。其中,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自然选择的最终局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长颈和短颈是一对__________性状,在缺乏青草的时候,长颈是_________变异,短颈是_________变异,最终生存下来的大多是________。

6、家养动物与同种的野生动物相比(如马和野马),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异,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时,体内被X死的细菌是___________变异类型,存活下来的细菌是___________变异类型,它们会将自己的优良基因传给下一代。

8、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传染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近视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不能传染。

3、常见的病原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流行性感冒为例子,该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易感人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肝炎的传染源是_________,传播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易感人群是______________。

7、艾滋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感人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9、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10、出门戴口罩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体育锻炼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或产品进行消毒或焚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种疫苗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细菌性传染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病毒性传染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生虫传染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乙肝的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易感人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易感人群是___________________;西尼罗热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有三道防线,它们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2.免疫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3.第一、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_______,而是对__________都有防御作用,属于_________。

4.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属于_________________。

5.免疫的主要功能是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6.免疫并不总是___________的,当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将移植器官看作是___________成分而可能出现排斥反应。

7.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接种疫苗时,人体会将疫苗中的病原体看成是___________,并在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_,从而提高免疫力。

9.接种卡介苗可预防____________,接种百白破可预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没有患麻疹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家养的狗需要定期打预防针,主要是为了预防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1、“是药三分毒”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物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简称“OTC”)。

3、在家庭小药箱中,阿司匹林用于治疗______________,黄连素用于治疗__________,

家里如果有心脏病人的话应配备______________。

4、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危急情况时,首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有人因煤气中毒或触电造成呼吸、心跳骤停时,在拨打120的同时,要_____________,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顺序是______________)。

6、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当病人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抢救有效。

7、出血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

8、动脉血管出血时,应该用止血带压迫出血点的________________;大静脉血管出血时,应该用止血带压迫出血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人上医院看病,开了一些药回来,但还没等把药用完病就好了。当他下次再患同样的病时,可以接着服用上次没用完的药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有人说,肌肉发达、强健有力是健康;也有人说,没伤没病就是健康。你同意吗?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2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1.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2.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

3 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第三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备课目录

集 体 备 课 目 录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龙胜初级中学生物组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杨翠琼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赵流军

第三节空中生活的动物……………………………………………潘树发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钟光飞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潘树发

第三节社会行为…………………………………….………………杨翠琼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赵流军

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钟光飞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钟光飞

第二节细菌……………………………………………..……………杨翠琼

第三节真菌……………………………………….…………………潘树发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杨翠琼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赵流军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杨翠琼

第二节从种到界……………………………………….……………钟光飞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潘树发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赵流军

注意:根据本组的要求,请以上安排到主备课的教师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某种原因造成不能按时完成的,提前报告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临时安排,安排到的教师不得推诿。请各位教师遵照执行。

生物组2012年9月

第四篇: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2000字)

八年级生物上册目录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2、

3、4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5、

6、7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7、

8、9 第四节 鱼

…………………………

9、

10、11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1、12 第六节 鸟 第七节 哺乳动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

13、14 …………………………

15、16 …………………………

17、18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8、19 第三节 社会行为

…………………………

19、20、21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22、23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3、24 第二节 细菌 第三节 真菌

…………………………

24、25 …………………………

25、26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6、

27、28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8、

29、30 第五章 病毒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33、34 第二节 从种到界

…………………………

34、35 …………………………30、

31、32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

35、

36、37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37、38 1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

教学过程

2 3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水螅 1.生活环境:淡水中 2.形态体色:乳黄色或浅褐色 3.结构:

4.生殖:出芽生殖或产生生殖细胞

二、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石油

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三、扁形动物

(一)涡虫

1、生活环境

2、形态结构

3、生活方式

(二)猪带绦虫

(三)华枝睾吸虫

(四)日本血吸虫

4

四、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

5 板书: 第三节线形动和环节动物

(一)

一、蛔虫的形态结构

雄虫:15-25cm 尾部卷曲 雌虫:15-35cm尾总尖直

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 体表有角质层 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生殖器官发达

二、感染途径 消化道感染

三、危害

五、预防措施

六、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七、常见的线形动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方面

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重点难点

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

2.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 教具准备

河蚌的外形和结构挂图,蜗牛和乌贼的挂图;河蚌的浸制标本,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河蚌。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观察实物,识别某种软体动物的结构→讨论,归纳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几种软体动物,分析。归纳共同特征 2.教学过程说明: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常见的软体动物

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两片贝壳

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外壳 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内壳

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三、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

第四节 鱼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的分类。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 3.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5.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 6.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鱼的呼吸与运动。 2.教学难点 :鱼的呼吸与运动。

三、教具准备

挂图、鲫鱼、鱼解剖标本、水槽、剪刀、筷子、细线。

四、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喜欢吃鱼吗?鱼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我们今天的新课。

三、合作探究

人如果要在水中生活需要解决那些问题?鱼等水生动物有时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一)游泳

1、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部分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中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各种鳍的作用能够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

(二)呼吸:取一条活鱼,放在一个装有清水的玻璃缸中,根据“观察与思考”(课本P7)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鱼的口和鳃盖是怎样交替动作的?

2、用纱布包住鱼身抓住鱼,然后将墨水滴在鱼的口前方,观察墨水会不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3、观察鳃的颜色和结构特点,分析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4、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5、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二)总结鱼类主要特征

(一)鱼儿离不开水,那它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究竟是怎样适应的呢?引出以下内容。

(二)鱼的形态特征

1.身体分部:请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鲫鱼,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鱼的体形象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发现了什么?背深腹浅。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4.鱼的体表: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鱼的体表,较粘滑。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5.鱼的侧线:鱼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发现了什么?原来有两条线(学生会显得非常惊奇,因为平时不会去注意)。如果用放大镜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 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请两位同学配合,剪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7.鱼的鳍:问:鱼靠什么运动?请同学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如果没有这些结构,鱼会怎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面对各种回答(即假设),请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保留尾鳍)。教师巡回指导,由于人人动手,获得的知识非常直观和深刻。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 (一)鱼的呼吸 教师问:如果把水槽中的鱼取出,时间长它会怎样? 学生答:鱼会慢慢地死去,因为鱼无法呼吸了。 请学生设法验证鱼在水中的呼吸。

四人一组仔细观察:口和鳃盖的运动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鱼在水中生活,其口和鳃盖做交替运动。

教师问:这种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答:水从口入,从鳃孔流出。

请学生验证这一设想。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把鱼的躯干部和尾部用筷子、线绑住,指导学生向鱼的口前滴一滴红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经仔细观察,墨水随水流入口腔,当口闭合时,又从鳃孔流出 。

教师及时问:水从口流入,从鳃孔流出有什么意义?

学生答: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即吸入水中的氧气,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

教师继续问:鲫鱼通过什么器官完成水中的气体交换?它有哪些特点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 经观察,共同得出鳃的特点及作用。教师简单介绍水流过鳃丝时气体交换的过程。这时,教师可渗透情感教育:水是鱼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环境?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鱼的运动

由于刚才剪去了鳍,鱼的游动显得困难,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实验结果很快出来:鱼不能前进。说明鱼游动时,身体两侧肌肉轮换着收缩和舒张使得躯干部

和尾部左右摆动,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着重讨论尾鳍的三大作用:稳定身体,推动身体前进,控制游动的方向。接着教师拿出鱼的骨胳标本,介绍鱼骨胳的结构和作用。重点描述脊柱的组成和作用。

鱼靠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鱼的上浮和下沉又靠什么呢?原来鱼的体腔背侧有一个白色的结构叫鱼鳔,里面的空气可增减,从而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间游动。 由于肌肉、骨胳、鳍和鳔的协调作用,鱼在水中便可以自由自在地运动了。 (三)鱼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鱼的种类。

2.人类对鱼类资源的利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我国常见的海洋捕捞鱼类以及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所采取的措施。 4.淡水养鱼中的“四大家鱼”及淡水养鱼业的前景。

5.针对鱼类资源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渗透保护环境和动物资源的思想情感教育)。

(四)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五、板书设计 (一)鱼的形态特征

体形:流线型,减小水的阻力 体色: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体表:鳞片和粘液,有保护、减小阻力作用 侧线:测定方向、感知水流 鳃; 呼吸器官 鳍: 运动器官 (二)鱼的呼吸

水 口 鳃(气体交换) 鳃孔 水 (三)鱼的运动

尾鳍:稳定身体、推动前进、控制方向 骨胳:保护和支持身体

鳔: 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间游动 (四)鱼与人类的关系

1.鱼的种类(2.4万种)及作用(食物、滋补品等)。 2.海洋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4.四大家鱼:鳙鱼、鲢鱼、草鱼、青鱼。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知识与技能 :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 5. 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 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教 材 分 析 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4.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3.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一、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一、两栖动物

1.通过观察发现,青蛙的眼睛后面有( ),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 ),是呼吸是气体的通道;青蛙的前肢( ),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 ),即能跳跃也能划水。青蛙肺的结构简单,不 ( ),需要裸露的( )辅助呼吸。 学生按顺序回答 教师重点强调 2.常见的两栖动物有什么?

二、爬行动物

1、描述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常见的爬行动物有什么?

一、小组交流、生生互动

【学习任务一】青蛙的形态特征

1、想一想,议一议 青蛙和龟既可以 在水中游泳,也可以 在陆地上生活,然而,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而龟属于爬行动物, 1.可能与二者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 关。 投影出示图片 这是为什么呢?

2、观察与思考 (1)观察青蛙成体的 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 (2)不同环境中的青蛙身体的颜色相同吗? 为什么? (3)当你手握青蛙时有什么感觉? (4)比较青蛙前后肢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 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5)仔细观察青蛙的头部有哪些器官? 分别有什么作用?

(二)爬行动物

1、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

2、常见的爬行动物。 (1)青蛙的身体 分为头、 躯干 、四肢三部分,没有 颈和 尾部 。

(2)不同。 青蛙会根据环境颜色改变自 己的皮肤颜 色而适 应不同的环境。 (3)体表光滑有黏液

(4)前肢短小,可以身体;后肢发达,趾间 有 蹼 ,既能 跳跃 也能划水 。

(5)头部前端有一对 鼻孔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口中有 舌,没有牙齿。 有一 对眼睛,眼睛后方有一对 鼓膜 ,可以感知声波。 个别强调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学习任务二】引导学生自学青蛙的图片, 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青蛙的呼吸是什么样?如何生殖的?

2、常见两栖动物的形态特征。

3、总结两栖动物主要特征。

二、师生互动、归纳点拨

【学习任务三】爬行动物。

1、蜥蜴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2、呼吸和生殖。

【学习任务四】通过以上认识,感知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肺和皮肤;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2、蟾蜍、大鲵、蝾螈。 详见P26.

3、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1、P27

2、呼吸:肺;生殖:体内受精,陆地产卵。

三、课堂诊断: 练习册 小组回答 教师订正

板 书 设 计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两栖动物

1、青蛙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其他两栖动物

3、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

1、蜥蜴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其他爬行动物

3、主要特征

中学教师课时备课

学期总编号: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

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的鸡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刀和猪的关节、关节模式图及投影片。

四、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17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 教学目标

1、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4、 参与问题讨论,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 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态度的

引导和强化;探究实验的实施。 难点:探究材料的准备。

三、 课前准备

教师:动物行为相关资料;果蝇的相关资料;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以及果蝇的采集和饲养的布置。 学生: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果蝇的采集和饲养。

18

四、 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 教学设计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 教学目标

1、 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

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咱行为。对比观察四

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19

3、 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

整体。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难点:

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

三、 课前准备

教师:

1、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

2、设计并制作课件。

3、录像片段(动物世界)。

4、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参考情境。

5、和学生一起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行为。

学生:

1、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录像片。

2、仔细观察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行为。

3、预习探究实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探究问题,小组确定本组选题,初步拟订探究方案。

四、 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 教学设计

20 21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概括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②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学习,认识动物和植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2、能力目标:

①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 ②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认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关注与动物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 教学重点

①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② 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三 教学难点

① 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四 教学课时 1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动物取食的视频,导入本课的学习主题。 板书课题: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二)新课学习 (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通过课前回顾,植物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导入学生认识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根据食性不同,让学生能区分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并能举例。师生总结,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2)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22

通过脑筋急转弯引出草、羊、狼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食物链的概念。根据例子讲解

1、食物链的书写要求。

2、食物链中的生物成分。

3、食物链中数量的比较以及判定食物链的长短。

角色扮演分析如果一条食物链中的某种动物消失会带来什么影响。分析总结得出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突出,我们应该懂得保护和珍惜每一种动物。 课堂小结 习题演练 A、植食动物 六 板书设计

1、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B、肉食动物

C、杂食动物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A、生态系统的结构:

2、 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B、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 教学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 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 究活动,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

4、 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二、 重点难点

重点: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难点: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

三、 课前准备

教师:

1、变质的牛奶、各种真菌(木耳、香菇、灵芝等)长霉的馒头、面包,腐烂变质的水果;

2、实物投影仪;

3、培养菌落实物;

4、琼脂、培养皿、烧杯、甜豆浆、酒精灯、吸管、三角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 学生:预习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四、 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 教学设计

第二节 细菌

一、 教学目标

1、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 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 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4、 强化振兴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5、 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二、 重点和难点

1、 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

2、 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图片资料;CAI课件;显微镜;永久细菌涂片。 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站,搜集与细菌有关的资料。

四、 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 教学设计

24

第三节 真菌

一、 教学目标

1、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3、 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观察能力。

4、 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

2、 观察能力的训练。

难点: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三、 课前准备

教师:用橘皮、馒头、面包片来培养青霉和曲霉,为每个小组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的CAI课件。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制作模型模拟孢子的传播。

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内容中酵母菌的结构;查阅有关真菌的知识;制作孢子印。

四、 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 教学设计 25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 教学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从多

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4、培养学生课前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5、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6、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6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三、 课前准备

教师:真菌引起农作物患病的标本;CAI课件。

学生:收集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教材;课前探究“观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烂”,采集的地衣。

四、 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 教学设计

27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 教学目标

1、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 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4、 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5、 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 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

6、 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

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三、 课前准备

28

教师:自制课件示发酵作用的原理(细菌和真菌促进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啤酒、豆豉、面包、馒头等)。 学生:观察发酵现象;探究食物保鲜方法;收集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及原理;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在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的有关资料。

四、 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 教学设计

29

教学过程

30

31

32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 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二、 重点和能点

根据生 通过分类活动来学习生物的分类。

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动植物类群的挂图。 学生:小组为单位,去书店看看各种书籍是怎样摆放的。

四、 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 教学设计

33 第二节 从种到界

一、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二、 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单位。

三、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动物类群分类的挂图或投影片。 学生:四人一组,准备一副扑克。

四、 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 教学设计

34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 教学目标

1、 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

间的关系。

2、 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 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4、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 重点难点

1、 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2、 理解基因多样性。

三、 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有关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例。

2、搜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的材料。 学生:

1、搜集生物类群方面的材料。

35

2、复习生态系统的知识,明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四、 课时分配 一课时

五、 教学设计

36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 教学目标

1、 举例说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

2、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 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 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

的公民意识。

5、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 重点和难点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

2、树立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在行动上。

难点:

3、 组织好“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合作和表达能力。

三、 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关于生物种类减少和濒临灭绝的宣传片,以及珍稀动植物的图片。

2、将学生分为三组,推选代表,指导学生分组准备“角色扮演”的材料。

3、制作CAI课件。

学生:

1、搜集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资料。 37

2、搜集保护生物多样性具体措施的有关资料。

3、收集“白头叶猴”的背景资料,选出代表,准备 好辩论提纲。

四、 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 教学设计

38

荐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1] (精选范文) 荐生物的分类教案 (精选范文) 荐荐高初中二

生生

物物

全下

套册

教教

荐高中生物全册教案集(全)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本册特点:新课文多,以名家名篇为主,文化内涵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当代意识。 本册目标:培养阅读记叙文、抒情文、科学文艺作品和浅易文言文能力;加强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习惯。

一、各单元目标及要求

第一单元

以人生轨迹为专题(记叙文)

(一)达成目标(三维)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义丰富的词句。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自我观照,使学生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只有奋斗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只要你付出爱你一定能得到爱。

(二)各课基本内容

《藤野先生》本文集中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展现作者对人生的追求。文章叙事线索:明线,以作者与藤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来贯穿。

《我的母亲》(自传)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我的第一本书》(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列夫·托尔斯泰》(传记)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再塑生命》文章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的精神追求。

(三)单元教学要求

让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悟,在读中联系个人的人生、生活体验。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学会感受爱,理解爱和奉献爱,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美德。

形式:通过多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目标: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本单元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可通过“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多角度看母爱”“报得三春晖”等项内容,开展学习活动。

第二单元

以心灵之声为专题(散文诗)

(一)达到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联想和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不同表达方式,品味抒情性语言。

2、过程与方法:加强诵读,积累优美的语段和名言警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托物言志或借物寄情,歌颂和赞美大自然,寄寓深情厚意。

(二)各课基本内容

《雪》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

《雷电颂》本诗将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形象。

《短文两篇》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日”多有热情洋溢;“月”则细腻幽静见长。

《海燕》作者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组歌》本哲理诗,以豪迈的气概表达作者的智勇。“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三)单元教学要求

加强诵读,品读诗味,并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语路,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掌握诗中的名言警句。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学习观察事物,托物言志,掌握常物寓志,深邃表达。

形式:抓住科学与人文两方面展开活动。科学方面,走进自然,通过观察春天的踪迹编辑“自然日志”;人文方面,用笔唱出春天的赞歌。为诗配画或为画配诗。

目标:达到抒情(托物)达意的表达效果。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是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一共三项活动,学生可根据情况选做。但口语交际和写作实践必做。

第三单元

以关爱自然为专题(科学文艺)

(一)达成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掌握科学内容与文学形式结合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综合和比较,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只有保护自然,人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各课基本内容

《敬畏自然》从总体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写的是滥用自然资源导致人类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悲剧。

《旅鼠之谜》通过写北极旅鼠的四大谜团来给人类的大量繁殖提出警告。

《大雁归来》写人与动物的关系,呼唤保护动物。

《喂,出来》以科学幻想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给人哲理的启示。

(三)单元教学要求

本单元要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注重人文关怀;要区别各文体特点,注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关爱自然,关注科学,关心人类生态。

形式:引导学生泛舟科海和对科学技术进行辩证思考,在科技活动中加强表达练习。

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对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以“科海泛舟”为主题,或回忆“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或“思考自然的启示”,或“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或研讨“科学技术两面观”,让学生认识科技活动也是语文运用的重要领域。

第四单元

以民风民俗为专题(记叙文)

(一)

达成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品味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发现和关心身边的语文,并在实践中吸收和丰富自己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和感情。

(二)各课基本内容

《云南的歌会》通过描绘三个唱歌场合的情景,表达作者民俗文化的赞美。

《端午的鸭蛋》作者在小小咸蛋里尝出了生活的滋味,进而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吆喝》作者对旧北京大街小巷吆喝声的回忆,表达其思乡之情。

《俗世奇人》在文意中作者以两位手艺人的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引导学生感受民风民俗、生活诗意和百姓人性的光辉;学习多角度、多手法描写事物的手法,学习欣赏比较复杂的记叙类文章;体会含义幽默的词语句子,感受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体会汉语丰富的表现力,培养基本的语感。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到民间采风,了解和感受民俗文化。

形式:通调查法、查找文献法搜集材,整理、分析材料,形成成果。

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风民俗,认识和热爱民族文化。

第五单元

以古代生活为专题(古诗文)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2、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和背诵,注意整体把握,主动探究以及延伸拓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各课的基本内容

《与朱元思书》描写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马说》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遇知己,方可发挥才干,否则必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

《送东阳马生序》从难得书、从师、奔波辛劳、生活困顿几方面,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

(三)单元教学要求

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点意境和深邃哲理,还要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积累文言语汇。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以“古诗苑漫步”活动,培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形式:梳理过去学过的古典诗词,可通过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的活动形式开展。

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的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古诗的魅力,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第六单元

以古代生活为专题(古诗文)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能力,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2、过程与方法:加强诵读和积累,让学生主动探究和整体把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各课的基本内容

《小石潭记》作者把自身的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僻地的美好风物,寄暗自己不幸的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岳阳楼记》作者以简法凝练的语言,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景,在记山水景中,寓含作者政治主张,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醉翁亭记》表现作者旷达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而又自得其乐。

《满井游记》写郊游所见所感,描写北国早春的秀美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

《诗五首》这是传统名篇,表现了古代诗人对时代和生活的认识,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

(三)单元教学要求

学习本单元,不仅培养学生欣赏山水之美的高雅情趣,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感情,而且学习古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胸怀情操。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背起行囊走四方”专题,或“家乡风景独好”介绍家乡风景名胜,人文景观;或“名山大川知多少”举行有关名山大川知识竞赛;或“模拟旅趣味多”,介绍西部风景名胜和山水风光;或“山水读词古今考”,开展研究风景名胜中的名诗名联等。

形式:结合地理、历史、古诗名联,开展参观、考察、访谈和查找资源等活动。

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实地考察和围绕某一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阅读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好好读课文,读出作家的思路,读出全篇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情与理解;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内容;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独特见解;

4、课文内容互相参证或比较阅读;

5、对课文不要做“空洞“分析,一定要切合实际应用。

三、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

1、要求在老师指导下,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与人交际中学习;

2、学生可自定项目,自设目标,自选方法进行学习活动;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让每个学生动口、动脑、动笔,务必把语言表达落到实处。

四、案例举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务局某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实习班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