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2022-04-1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言文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

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1:

对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的研究

摘 要:网络环境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的转变及发展,网络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方式及传播方式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将简要分析网络环境下汉语言传播的资源分类及主要特征,并主要论述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路径。通过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汉语言文学传播的创新发展,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质量及有效性。

关键词:网络环境 汉语言文学 传播研究

1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主要优势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具有显著的优势,其中包含打破限制性、扩宽知识面、学业评价更加公正、实现研究性学习。首先,在传统教学活动中主要为面对面的教學方式,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要限定在教室之中,网络传播模式能够改变这种教学局限性,能够将教学资源放在网络平台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模式。其次,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有限,在网络传播模式之中教师能够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并且学生能够不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再次,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具有公平、公正及公开性,在网络环境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为自主学习、自我测评、教师及学生家长能够通过公开、透明的学习平台了解学生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为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2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资源分类

2.1 口语教学传播资源

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及资源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及应用实践能力。借助网络环境丰富多样的资源能够实现汉语言文学中口语教学资源的创新,在网络平台之中包含丰富大量的口语资源,并且学生能够通过音频、视频的形式进行学习,基于传统报纸、杂志、教材等传统传媒方式之上进行创新。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内容输出的前提基础为内容存储,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更多的知识积累,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述能力。

2.2 写作教学传播资源

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播及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及综合能力。首先,写作能力作为新时期就业能力要求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习的不断积累,为写作活动提供基本的素材及写作思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人成为自媒体,学生在互联网之中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及价值观念,丰富学生的思想维度及知识储备,使得学生能够为写作活动积累更多的素材。其次,教师在汉语言课程教学活动中能够借助网络教学设备及教学平台,向学生传播更多的多样的写作知识,并且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主要原则

3.1 解决网络环境与汉语言传播矛盾

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出现为高校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但在二者的具体结合过程中将存在着一些限制性因素,有效地借助互联网提高汉语言传播的能力,需要解决表达方式、创新型的矛盾问题。首先,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活动提供更多资源及平台,但现阶段借助互联网进行阅读的学生数量较少,多数学生使用互联网主要以休闲、娱乐、交流为主,针对新闻内容的阅读更加注重标题的“吸睛程度”。这种形势下将会使得学生快餐式阅读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及情感的建立。互联网平台语言精简、失准的问题,将成为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的主要矛盾。其次,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具有艺术性和社会性的学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及精华,内容较为久远,与现阶段的网络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年代上的差距将形成传播障碍。

3.2 把握网络环境与汉语言整合路径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之中,应重点把握网络环境与汉语言文学传播的整合点,通过契合点的精确掌握,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有效传播。首先,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可借助网络教学设备的优势,实现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可视化,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文学知识传播,实现网络环境与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汉语言文学传播在网络环境的传播,能够成为文学知识传播的有效平台。其次,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播需要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网络平台与文学作品之中具有契合点,教师可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文学作品的可视化传播,或是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订阅号等渠道为学生定时推送文学作品节选,帮助学生养成每日阅读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便捷性实现学生的碎片化学习。

3.3 转变教师汉语言文学传播的定位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传播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处于知识的被动接受地位,因此学生的学习抵触心理较为严重,并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学习积极性。网络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角色将发生一定的改变,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将处于主导的地位,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开展个性化及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势必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学生将会掌握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因此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的良好发展,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准确定位教师在汉语言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将传统的教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4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课程模式

4.1 讲授式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中,汉语言文学课程能够实现网络讲授教学模式,在传统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讲授式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借助在线交流平台构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讲授式网络教学模式中,主要分为同步讲授及异步讲授两种。同步讲授模式主要为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地点学习,教师将汉语言文学知识借助网络模式进行传播,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传播的模式具有相似性。异步教学模式之中主要的模式为电子邮件教学,教师将汉语言文学知识制作成教学邮件下发至学生的邮箱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学习需求开展学习活动,并且能够借助在线交流平台与教师进行实时的互动和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及针对性学习需求,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及学习主动性。

4.2 演示式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借助网络平台向学生展示汉语言文学教学信息,教师可以在教师终端安装CAI课件,获得更多的网络中的教学资源信息。在演示式的网络教学模式之中,汉语言文学网络教学内容主要分为3类,即板书、教学模拟、抽象性教学内容。首先,网络汉语言文学传播中教师可将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网络形式展示,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中营造出课堂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其次,教师借助网络技术能够为学生营造出具有生动性及形象性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学习诗词内容时,教师可通过音频或是视频的方式播放古典音乐,为学生的学习及理解营造更好的氛围及环境。最后,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生动且多元的教学内容,转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内容的枯燥性,为汉语言文学知识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4.3 探索式网络教学模式

借助网络技术及网络教学资源,在漢语言文学传播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构建出探究式的教学课堂,教师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提供相关的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及讨论,探究的模式可为线上讨论、线下讨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等。首先,教师将内容在线上学习平台中发放,学生在群组之中针对汉语言文学知识进行讨论及分析,避免时间以及空间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产生限制性,教师在线上平台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及评价。其次,线下分析模式主要为在课堂上教师针对汉语言文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4.4 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

谈论式教学模式主要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教师的启发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分析及讨论,提高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汉语言文学讨论式教学模式中,能够提高汉语文学活动的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网络教学平台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接触国际化信息的机会,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难以提供外国文化环境及氛围的弊端。培养学生的文化国际意识,是推动汉语言文学国家化传播的重要基础,新时期的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现文化的传播发展为主要目标,因此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传播课程模式,需要紧贴合网络环境及网络资源,实现汉语言文学传播的现代化转型发展。

5 结语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经典的语文学科项目,不仅是针对古诗、古文的学习及了解,汉语言文学在内涵及形式之中具有较强的育人价值,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及综合素质有着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信息传播与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存在交叉点,高等教育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提高汉语言文学传播的有效性及趣味性,是需要高校汉语言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网络环境与汉语言传播矛盾,掌握网络环境与汉语言整合路径,向大学生乃至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永生.网络环境下高校汉语言文学的传播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7):352-353.

[2] 徐清华.网络环境下高校汉语言文学的传播研究——评《汉语言与文学》[J].新闻战线,2017(16):154.

[3] 巴桑.网络环境下大学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及提升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30-32.

作者:贺向红

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2: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化的社会,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汉语言文学教学正面临着巨大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各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要积极响应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导、网络为工具,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升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该文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  汉语言文学  教学模式  途径

隨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开放式的教育资源网络在各高校已经流行起来,很多高校和教育机构都将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放在了网络环境中,突破了以往传统老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教学模式,降低了查阅资料的门槛,让汉语言文学知识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大大提高了高校和教育机构的教学效率。但是,教师要想把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成其自身的能力,就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尤其是在汉语言文学这类传统教学模式很强的传统专业上,汉语言文学是一种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专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就不能将理论知识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式思维的学习,这将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专业的教学目的。

1  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1.1 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汉语言文学是传统教学模式很强,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传统型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人才和研究成果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的教育发展趋势已经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方向进行发展,因此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改革和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授课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从研究型专业向服务型专业的转型,合理增加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地丰富语言文学专业技能,汉语言文学教育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才能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入专业型人才[1]。

1.2 加强语言文学的实践教学,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和需要的要求逐渐增多,也越来越多元化。这也为学生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和完善自我专业素养提供了学习动机,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与以往的社会和学生作比较,当代学生更适应具体化和职业化的学习内容,对实践教学环节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更注重其实践动手的能力,光靠理论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已经不再是主流,如果在教育过程中不注重实践教育的落实,学生在大学毕业以后就很难适应用人单位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因此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势在必行。

1.3 实践教学是实现合理教育目标的需要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找寻的工作大多都是服务于一线的工作,例如公务员、教师、媒体人等,只有小部分的学生会从事有关于研究类的工作,如果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仅仅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那么汉语言文学教师就无法在授课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是注重综合性发展人才的社会,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要从社会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制定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  网络环境下发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2.1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的发展目标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得到普遍提升。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以学生的职业岗位、学生的就业需求作为前提条件,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和对教学资源的搜集和整合工作,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会与社会和时代造成脱节现象。传统的理论教学当中,教师讲课内容比较侧重以符号理论存在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但是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网络的环境下,以符号理论存在的等一切汉语言文学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的连接和沟通来完成。基于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要构建完善的网络课程体系和良好的网络环境,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专业的需求和教育发展趋势的同时,进一步运用网络所带来的优势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2]。

2.2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

教学质量的保障来自于完善的教学监督、教学考核和教学反馈机制。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得到调动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推进,在满足了学生个人学习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于学生水平和能力的要求。举个例子来说,第一,汉语言文学教师利用网络为教学媒介,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控;第二,利用网络远程操作来进行学生的作业指导及实践活动评价;第三,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来说,通过网络即时通信的手段,及时有效地实现学生、教师和社会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及时反馈上来的信息,作为学生考核的恒定标准和教师修改教学计划的基础和参考数据。

2.3 搭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的平台

为实现网络环境下发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全面发展,学校和教师应该开展多方面、多角度的实践教学活动,形成校内外实践平台的双向共同发展和互动的必然趋势。例如,可以建立专项的实践实验室、组织多元化的专项实践活动的仿真模拟实训场景等。在校外,要立足于現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成分发掘有效的汉语言文学的文化资源,构建出具有教育价值的实训教学基地,例如电台、报社、杂志社和各个单位的企业文化部门等都是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发展规划和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发展才能的良好平台。只有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实践教学才能实现其意义;只有更贴近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应用操作,才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3]。

2.4 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阶段发展来看,汉语言文学教师有必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的优秀资源来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稳定发展,构建符合现代社会教育发展要求的汉语言文学体系。在网络环境中,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新模式,要求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做辅助性工作,并由此来构建学生完整且立体的知识框架。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工作要以利用网络便捷与丰富的服务作为前提,要想实现汉语言文学进行适宜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就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学生要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学校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平台。只要对新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就能达到促进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快速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文艳.议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149.

[2] 周丽霞.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8(3):76-77.

[3] 陈超海.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5(7):94-95.

[4] 张小锋.新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20(13):83.

[5] 赵英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传统专业转型路径探究[D].河北大学,2017.

[6] 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郭立新

基于网络环境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3:

“能源、环境与社会”全校性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通过对全校性新生研讨课“能源、环境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全校性研讨课的特点,总结了教案编写以及教学实施中的经验,论述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中的作用,探讨了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学生评价高、教学效果好,全校性研讨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跨学科思维、创新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张力(1956-),男,重庆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杨仲卿(1984-),男,山东滕州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讲师。(重庆?40003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改重点项目(102116)的研究成果。

研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涵盖了入学教育、学术方向、探索创新等方面,都是教师们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总结。[3,4]既有经典内容,也有新问题,设计众多领域和交叉学科。有的可能已有答案,但也许并不唯一,还需突破;有的可能尚无答案,需要探索。

为了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将同学们培养成为驾驭未来的优秀人才,重庆大学从2009年起,面向本科新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各专业根据自身特色设立了面向本专业新生的研讨课。课程旨在推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和基于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2011年重庆大学又推行了校级“新生研讨课”示范课程,打破了各专业新生研讨课的专业限制,面向全校本科新生,采取网络“抢课”的方式取得学习资格。“能源、环境与社会”为校级示范课程之一。

一、课程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1.全校性新生研讨课的特点

(1)小班教学便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5-7]在研讨课上,通过课程的组织,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能源、环境与社会”选课人数32人,采用小班教学便于师生间的互动,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2)选课学生的覆盖专业范围广,教学过程更加注重通识教育理念的应用。作为全校性新生研讨课,采用网络选课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能源、环境与社会”的选课同学来自汉语言文学、软件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和各专业开设的研讨课不同,全校性新生研讨课更加注重通识教育理念的应用,注重新生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

2.课程的设计

“能源、环境与社会”新生研讨课共16个学时,课程从哲学、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多个视角,结合科学与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批判性的社会学观点,以认识快速改变着的世界及应对中国高速发展所产生的资源、能源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为出发点,通过生动的例子,介绍能源与环境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并通过国内外发展清洁能源的成功案例,结合同学们所熟悉的各种应用条件,共同探讨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技术途径、经济分析和政策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以科学和人文的精神认识和分析能源问题,理解能源与社会的关系和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的人文社会原因,并能从人文社会的角度分析能源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激发学习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批判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

3.组织及教案的编写

结合笔者在热能专业新生研讨课中的教学实践经验,为了便于全校性研讨课的有效开展,本次研讨课设计为4学时每次,共授课4次。

新生研讨课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对科学知识探索的激情,并启发、训练学生的学术表达方法与能力,注重启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学生愉快学习和自觉学习的氛围。教师从不同的学术视角,与他们分享和探讨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方法。本次新生研讨课在组织教案编写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四个单元,采用“专题报告与讨论”与“专题研讨”相互穿插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为“专题报告与讨论”;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为“专题研讨”。

第一个单元的主题为“能源、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单元中,采用专题报告并结合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能源有个基本认识,并对当今的能源现状、能源对社会的贡献、能源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有初步的了解。在老师主讲,对能量与能源等通过图片及文本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读的基础上,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能够清晰地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启发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能源及利用普通知识的感悟和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

在接下来的第二单元中,采用专题研讨的方式,让同学们担任研讨的主持人,针对第一单元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较深入地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研讨并点评、总结,进而引出解决能源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方法,即“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和“从个人做起”,为第三单元“可持续能源的发展”专题报告的讲授和讨论做好铺垫。

在第三单元中,重点讲授核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节能减排的技术以及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结合2011年日本发生的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及能源利用的形势,引导学生探讨核电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讨论在发展新能源以及节能减排过程中需要的支撑条件。在第四单元中,通过计算个人(团体)能量消耗,引入“节能减碳”途径、办法的分析和较深入讨论,从而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分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为了加强学生对能源环境领域前沿问题的了解,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国内外关于能源利用技术、新能源等最新研究成果,以及2011年我国以及其他国家对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新能源消耗的最新统计成果。

4.学生的组织与教学实施

(1)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因素,问题的设计、提炼、概括、表达以及形式都需要精心准备,并能结合讲授内容,在恰当的时机抛出问题,对同学加以引导。比如在第一单元中,首先借助多媒体以图片和动画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能源”,让学生对能源有一定的认识,接下来讲解“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在了解了“能源的转换及利用”后,向同学们展示“能源在各行各业的利用”从而引出“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教师在对以上问题讲授之后,通过随堂设置的小问题(见表1),引导同学们对能源利用及其形势进行思考与讨论。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讲授内容“能源种类及形式”、“能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又引出了下面要讲授的内容“我国及世界能源利用的形势及面临的挑战”。讨论的内容既巩固了讲授的内容,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导同学们对即将讲授内容的思考及分析,并通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决之道。

(2)专题研讨的组织与实施。教学的第二和第四单元为专题研讨单元,研讨的内容和上一单元中讲授内容相关,比如第一单元讲授的主题为“能源及其与环境、社会的关系”,在第一单元即将结束时,向学生布置第二单元专题研讨的题目,见表2。研讨题目并不局限于老师布置的题目,而是与能源、环境和社会相关的新问题、新思路都可以作为研讨的题目。

为了便于研讨的开展,每2位同学作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定一个感兴趣的题目进行研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题目,通过查阅图书、文献等方式收集资料,组织材料,这样学生的学习空间就从课堂上拓展到了课外。在专题研讨时,每个小组有10分钟的时间,其中发言时间为8分钟,提问、讨论的时间为2分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课程中的积极性,每两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为主持人,在研讨过程中学生担任主持人,教师对研讨的进度和内容做总体把握,并及时点评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包括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应用CFD专业软件以及Flash和3D Marx动画的制作软件,对能源转换和利用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增加了学生对能源转换过程的理解,丰富了教学手段。

在课程的考核形式上,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形式,不再拘泥于使用标准答案的统一评判标准。在成绩评定上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权重,包括学生的讨论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训练的新颖性、独特性、团队合作能力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比较理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从学生现场的反馈看,总体上教学效果非常好。从研讨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根据收集、总结的文献资料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大部分学生演讲时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对自己所研讨的问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同学们对研讨课的评价较高,在课程结束后的跟踪调查中,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5班刘同学对这门研讨课的反馈如下:“这几次研讨课对我的影响很大,收获颇丰。收获最大的并不是知识层面上的,而是研讨课这种形式给我带来的一种学习方法的提升。通过老师在课前布置课题,自己在课下查资料进而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并把查到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思维加以筛选,总结形成上课演讲和研讨的内容。“能源、环境与社会”研讨课带给了我们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这方法是真正适用一生的。”

重庆大学教务处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对参与几门全校性新生研讨课示范课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能源、环境与社会”调查结果如下:

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适应研讨性教学方式并认为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其发现问题、锻炼其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有较好的帮助。大部分同学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收获比较大,这对大学新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学习角色的转变,培养探究式学习习惯有较大的帮助。

2.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研讨课初期,部分同学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在研讨课开始的初期,部分同学对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式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表现为胆怯发言、研讨不积极等。刚从高中毕业的大学新生习惯了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做笔记的传统式教学方式,在研讨式教学中,还不知道如何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讨论,从后期的教学效果来看,同学们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

(2)大学新生对科技文献的检索能力不强。部分同学还不具备科技文件检索能力,在课后完成研讨题目时难以找到准确、合适的参考资料。这就要求老师在课下对学生加以辅导,指导学生检索、分析、整理资料,帮助同学逐渐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达观点的能力。

三、结束语

新生研讨课采用小班教学、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是引导新生进入大学生活的一种有效形式。校级新生研讨课,面向全校各个专业的新生,不仅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方式,还培养了学生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校级新生研讨课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创新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俊霞,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地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

[2]张根保,任艳君,程岩松.机械工程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

[3]赵立红,江树勇,佟永祥,等.现代机械制造工程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

[4]江树勇,刘思嘉,赵立红,等.多元智力论对工科大学新生研讨课建设的启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

[5]李衍达.对推行研究性教学的时间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

(10).

[6]何华春,余忠亮.新生研讨课上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效果调查研究[J].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3).

[7]孙志凤,张红霞,郑昱.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

(责任编辑:刘丽娜)

作者:张力?杨仲卿?郑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英语写作高考英语教育论文下一篇:构建绿色税收法律制度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