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2022-05-1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传统文化传承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中国是具有五千年辉煌灿烂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文化,其中不乏蕴含极为丰富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所需精神追求与文明寄托资源,礼文化注重个人内在修养、尊重与人合作交往、推崇礼尚秩序准则,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我国现代青少年所缺乏的一种优良品质。

第一篇:传统文化传承论文

文化传承背景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在阐述地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六盘水市为例,从提升地方民众的传承保护意识、构建合理的保护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旨在为地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六盘水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9.0064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加速,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礼仪、民间工艺技术、节庆娱乐等民族性和多样性的文化受到强烈冲击和挑战,如何在现代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吸纳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强化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提升民族文化向外辐射的能力和抵御不良文化的能力,保护民族特色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等话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2016年12月13日,《中国民族发展蓝皮书》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主动性应受到重视,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开发有机衔接。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提到的“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总书记关于民族文化的系列论述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指明了方向。 六盘水虽然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但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传统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各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正逐渐得以开发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六盘水民族旅游文化氛围。但是民族文化在开发的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免顾此失彼。所以,对六盘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 六盘水市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概述

六盘水市位于云贵高原东部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处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是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多民族聚居的能源材料工业城市[1-2]。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所辖区域内共计44个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和水族等7个世居少数民族,孕育了多彩绚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如六枝特区的梭戛苗族蜡染技艺、盘州的布依盘歌和彝族山歌、水城县南开乡的苗族芦笙技巧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民族文化中,尤以彝族火把阶段性研究成果。节、六枝折溪彝族傩戏、苗族的采花洞、苗族(小花苗)的跳花节和长角苗更具盛名。六盘水的民族文化资源大致分为民族风俗、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三个方面:(1)民族风俗。六盘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的苗、布依、彝、回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六枝梭戛苗族民族风情创造了跳花坡活动、四印苗风情和歪梳苗等活动。(2)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源泉,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的家底。六盘水的民俗文化主要有水城民间灯会、民间龙舞、民间舞狮,六枝折溪傩戏、盘州采花洞等都在小城的历史岁月中发出过耀眼的光彩。 (3)民间艺术。六盘水各少数民族艺术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别:一是民间舞蹈,大多为生活舞蹈,通常包括习俗舞蹈、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等。二是民间音乐,市境内的民族民间歌谣曲调抒情优美,感情朴实。有热情真挚、含蓄细腻的山歌情歌、曲调平缓的古歌叙事歌、调式复杂,内容极广的酒歌,彝族音乐中最具特色,最具风格,最有代表性的彝族盘歌。三是民间戏曲。六盘水境内流传的民间戏剧、曲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地方长期流传的特有形式,如六枝特区境内的地戏,水城县、盘县境内的傩戏(端公戏),布依戏、水城县彝族中盛行的盘歌说唱表演以及全市范围内均有流传的花灯等。另一类是外地传入的剧目曲种,如传入较早的花灯、文琴坐唱、唱道情、打道筒等,在六盘水已有较长的历史。

六盘水作为新兴工业城市,虽然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在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转型期,也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导致民族文化的忽视,人们更注重对实际经济利益的需求,对那些很难产生经济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民间技艺不予重视,如在民族文化傳承中,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老一辈的传统技艺和文化理念;二是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城乡发展规划对少数民族村落的冲击,导致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和民族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民族文化作为国家基础性也是灵魂性的文化,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也是当前发展民族文化大繁荣的两翼,而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文化资源的支撑,文化产业就像无源之水,其发展兴旺也无从谈起。所以,对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是文化产业得以兴旺繁荣的重要保障。

2 六盘水市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现实困境

2.1 民族文化影响力和受重视程度均较低

通过网络和走访调研发现,在六盘水地方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存在地方民族文化影响力和受重视程度均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民族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自身文化影响力较低。在调研过程中问及人们对传统文化忽视的原因,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由于国外文化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冲击,导致一些涉世未深部分年轻人崇洋媚外,对于我国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致使传统的民族文化难以根植年轻人内心,传统文化影响力减弱。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各方重视程度和协同参与度不高。以六盘水为例,六盘水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绝大部分都是由市、县、区文广局承担。本文以六盘水师范学院、六盘水S中学、六盘水市SY小学作为大学、中学、小学的调研样本,这三所学校在当地大、中、小学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是发现这三所学校在近三年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较少,六盘水师范学院开展活动较多,但是力度不够。就整体而言,六盘水的教育系统对地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程度不高,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在文化传承方面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是力度相对较弱,影响力不足,还需要加强。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地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从娃娃抓起,中学生和大学生是参与保护、传承、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力军,地方教育系统应重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意识教育。

2.2 地方传统文化保护队伍专业知识不强

目前,六盘水正逐步搭建各级各类的文化传习所,加强传承人的培训工作,2016年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六盘水首家高校入选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开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培训工作。但是培训范围相对较窄,培训师资相对欠缺,有关部门传统文化保护的专业知识不够、工作措施、参与度不高,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而传统文化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基层文物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且缺乏系统的文物知识培训,无法满足传统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2.3 投入经费较少

传统文化保护经费相对缺乏,例如,每年安排的民族文物保护经费实在有限,难以满足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修缮需要,可移动文物征集、保护经费更少。一方面是经费渠道不畅通,基层机构对政策了解不够,在上级财政资金的争取上表现不主动,对文物管理和保护所需的基础性投入较少;另一方面,本级财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资金支持不足,在文博事业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小,导致地方性、区域性的传统文献资源和文物保护不能有效开展。

2.4 地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不足

从六盘水对地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创新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从民族文化保护的现状看,将民族文化转化为文献资源及信息资源数据库保存的力度不够。在信息时代,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将地方的优秀文化资源通过互联网与外界接轨,实现共享文化资源。(2)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看,传承活动开展的频次较低。虽然会进行多种方式的教育、宣传、传播,但是开展次数较少,因此也不能很好地起到传承作用。虽然目前也在各方面努力宣传推广地方传统文化,但力度上还需加强,还需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地方文化的宣传工作长久、持续开展;(3)从民族文化创新的路径看,主要还停留在保护和传承的层面,创新的路径和方式较少。文化的传承就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在文化创新与传承中,缺少更科学、合理的研究方式,对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不够深入、系统,不能很好地从已有的文化中提炼精华,总结经验,创新传承方式。

3 六盘水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的对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非常宝贵的财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实质上是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保护和提升,从“文化传承视角”来看,更强调文化在地方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重视文化自身及其载体,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3],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存与继承、传播与交流、选择与批判、发展与创新文化功能的需要。因此,结合网络调研和实地调研存在的问题,应从内部(即民众自身)和外部(社会各界的支持)两方面加强六盘水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3.1 提高民众理论认识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3.1.1 提高理论认识,增强民众文化自信

首先,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发生的前提,地方文化遗产是文化自信发生的历史根基。地方文化遗产越丰富,文化底蕴越深厚,地方民众发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自信越充分。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关系,尤其是地方传统文化的当代文化意义阐释,不能一味的拔高,为地方一时的经济利益贴标签,也不能孤芳自赏的脱离实际需要的“纯学术”研究。既能使人民回归传统文化,又促进地方文化“走出去”,建立地方文化研究的开放格局。了解传统,认识现实,把握未来,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的引领和助推作用。其次,文化交流是增进文化自信的条件。文化交流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量。文化交流既有“走出去”,也有“请进来”。“走出去”是为了让其他省市了解当地的地方文化、认同地方文化,扩大地方文化的影响;“请进来”是为了让外域文化与地方文化相互交融。通过共处、交融加深对地方文化的理解,才更有利于扩大地方文化影响力,而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文化交流,也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條件。比如,地方高校可以主办本土文化的学术研讨会,向地方传统文化建设先进地区和单位学习,举办各种地方传统文化为主的演出、展览等,促进本土传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

3.1.2 多管齐下,加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认同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基础之上,这个基础既可以是人们以开放的胸怀主动参与文化的交流融合,接受更高层次的文化,也可以是人们在文化激荡与冲突的过程中改变自身文化心理结构,消除文化差距,建立新的文化认同。推进民众对六盘水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化解矛盾,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确立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对各民族的精神引领作用,正所谓“参天地而赞化育,明明德于天下”。

3.1.3 多元并进,提高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识

对于民众的文化传承创新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高:一是以民族节日为载体传承民族文化。传统节庆活动的举行,产生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磁场。在这个磁场里,文化的能量得以释放,少数民族的文化因子运动加速,“文化势能”得以产生。这种文化势能的存在使得文化以一种比平时强烈的方式集中地进行着文化的传递,展现了少数民族最核心的文化内涵。节日文化亦是如此,它们共同维持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也有自己的民族信仰,在节日礼仪中传承着民族精神。无论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文化渲染,还是对晚生后辈言行品德的熏陶,传统节日都有所涉及。二是通过多元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教育是文化的直接传承方式之一,通过教育,文化得以存在、传播、传承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可以说没有合格的教育,就没有文化的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两个重要的媒介。

3.2 协同创新,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3.2.1 利用新媒体平台强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從“互联网+”的角度来制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案,注重互联网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得少数民族文化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4]。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与有关部门合作,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六盘水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与引导,使六盘水少数民族文化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公众与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与重视能激发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自信,明白本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地位、作用及意义,从而产生文化自觉行为。二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地方少数民族节日的宣传与报道。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媒体宣传可以将盛大的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布依族传统的节日“三月三”具有感恩文化和枫香文化的内容,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五色花米饭,并通过“扫墓挂青”的方式来感恩自然、祖先和社会,体现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同时它也有着美好的传说,并且被世世代代的布依族人民赋予更丰富的内涵。这样一个传统节日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民俗表演展现给世人的一个机会。在当前贵州大旅游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媒体,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大力宣传,展示节日的喜庆,展示各少数民族的风采,做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同时将旅游目的地推荐给广大游客,既可以突出本民族的文化形象和民族标识,促使民族认同和社会价值再造,又可以凝聚本民族的向心力和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工作机制。

3.2.2 制定长远发展计划,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机制

建立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首先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形成发展融入环境保护的机制。在机构设置上,可以成立专门负责机构,确定具体责任人,建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图文信息库,加强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同时应该注重现代化与民族化的齐头并进,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需坚持两点。第一,坚持规划先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水城县玉舍镇海坪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村落,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国际舞台,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逐步走向世界旅游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深度融合地方文化元素,在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的同时注意保持本民族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尤其是需要避免被肆意破坏,以此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在旅游的规划中,将现代文明和美丽村寨进行融合,同时与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和轨道接轨。在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第二,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玉舍镇海坪村通过旅游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旅游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竞争的激烈,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会逐步提高。玉舍镇海坪村如果要在旅游的路上继续保持领先与吸引力,就需要不断“输血”与“造血”。同时也需要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以适应国内外高端游客的市场需求。例如对基础设施的改造,需要加大投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对文化传承人的培训,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培训与教育,以防传承人的断层。短期之内这些投入也许没有得到及时的回报,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是有益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长远发展。

3.2.3 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中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国内有学者将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是一种通过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衍生出无穷尽的新产品、新市场,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这些理解其实就是发掘现有文化的本质,由此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气象和新的文化气息,并在适当的时刻形成新的文化。它不是简单地寻求传统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是从这些遗产中合理界定传承与创新的比例,进而演化出传统文化的活力,也彰显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当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首要目的在于满足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在与现代化的结合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发展的瓶颈。鉴于此,少数民族文化更应该充满“创意”。六盘水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地理条件为创意产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民族文化的发展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影视传媒、文化交流以及国内国际各种大赛的机会,推出六盘水少数民族各种创意文化,走出一条现代化与民族化结合的道路。这就需要政府从宏观上根据自然环境、人文色彩、产业塑造等资源供给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理性策划,发挥产业、区域和少数民族的先天优势,将资源进行整合,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提升综合效益。

3.2.4 重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从对地方教育系统的调研来看,各级教育系统对本地区文化传承的关注度和行动力均显不足,这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情况有关。要提升教育系统对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在中小学开展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活动。主要以开展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展览进校园,民族文艺节目进校园,地方民族文化传承人进校园等,在中小学学生中传播地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促进中小学生群体中各民族间的交流,培养青少年学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中小学学生的地方民族文化自信。(2)在地方高校,重视民族文化的创新研究、传播和传承。六盘水地方高校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代表,六盘水师范学院不乏地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研究者,但是传承和传播均未形成体系,对地方民族文献、文物等也缺乏有效收藏和保护。基于此,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以学校图书馆为依托,协同各相关二级学院和布依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加强对地方民族的各类文献、文物等民族文化载体的收藏与保护。第二,以现有民族文化载体资源为基础,以各级各类研究项目为手段,促进学者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培养一批水平高、创新强的地方民族文化研究者,形成民族文化研究群体。第三,以学校教学平台为依托,开设长期性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向在校学生传播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特别是传播六盘水地方性的民族特色文化,加强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4 结语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发展的精神基础,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文化同化、文化断层和文化适应等困境。面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开展出现的问题,如何让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在法治环境下运行;如何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国家、社会与群众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如何针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及策略。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再勇.六盘水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48-49.

[2] 余成斌,丁克,罗圣梅,等.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广场,2017(9):118-122.

[3] 余成斌,敖小爽.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地方文献阅读推广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2):112-113.

[4] 伍益中.“互联网+”背景下湖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艺海,2018(1):124-127.

作者:余成斌 丁克 罗圣梅

第二篇: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职校园“礼”文化的职业教育与传承

摘 要:中国是具有五千年辉煌灿烂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文化,其中不乏蕴含极为丰富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所需精神追求与文明寄托资源,礼文化注重个人内在修养、尊重与人合作交往、推崇礼尚秩序准则,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我国现代青少年所缺乏的一种优良品质。作为兼具理论与实用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应当立足于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着力打造尊重、平等、敬让、和谐、仁爱、内修、向上的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体系与氛围,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礼文化的融合,培养“内秀外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高职校园;“礼”文化;职业教育与传承

前言

中國作为礼仪文化之邦,向来推崇仁、义、礼、智、信,其中“礼”作为传统五常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与育人、塑人之道,也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1]。立足于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越来越强,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基层,都在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承、培育和践行优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习主席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屋建瓴指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总书记也多次在大型场合倡导文化自信,其更是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高职院校作为育人塑人之场所,在传授现代技术工艺理念基础上,理应承担起传统礼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重任,以《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指南,将礼文化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推陈出新,寻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礼”文化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需求

(一)在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回望中认知“礼”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深刻与渊源流长的哲学、文化内涵。早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中国著名教育家胡适先生就指出,“礼”是一种教化手段,也是一种道德评判标准,更是一种衡量是非曲直的基本准则。中国素来推崇“礼”文化,无论是早期的人伦关系,还是现代国际政治关系,“礼”一直被视为一种“法规”[2]。

立足于现代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需求视角,回望中国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礼”在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从最初的宗教仪节、社会风俗习惯,到人们公认的社会规矩,“礼”越来越接近于“法”,并成为社会普遍推崇和认可的一种行为模范规矩和准则。

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荀子认为“礼”与“孝”并重,其在《礼记》中秉持“性恶在于礼缺”的观点,并将“礼”作为安邦治民之法;荀子认为,“礼者不出于天性而出于人为”,积“伪”在于知礼,而知礼重在于学,由此为儒家倡导的“立于礼,成于乐”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发展到近现代,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伦理学史》中指出,“乐之德圆而神,礼之德方而智”……,从五四运动之后,有不少学者重新开始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其中贺麟先生强调,“礼可以格物穷理,规范行为,陶养性灵”;冯友兰先生则认为,“礼教功能可使人内存和悦,外有品节”……

从现代职业教育担负的使命功能来看,面对当今社会中种种的“人心不古”乱象,卸去传统礼之重负,只有在重新回溯历史文化中才能更为客观看待与认知礼,从儒家思想来讲,礼之本在于仁,因此礼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之重点和内核,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精神需求[3]。

(二) 在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反思中审视“礼”

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不断发展,虽然取得较大进步,但在人才培养中,“重技能而轻文化素质”的后天缺陷越来越凸显。文化的缺失是职业教育也是现阶段我国整个教育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弘扬“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也是文化传承的反映,但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衡量,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对于当代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文化浸润不彻底,导致有些高素质人才“先天畸形”,对于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刻,不具备健全的人格和优良高尚的品质[4]。

从文化素质培养层面而言,当代青年普遍缺乏一种“文化自信”的底气与信仰,这其中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个人之因。长久以来,职业院校以专业技能的高低来评判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忽视了文化引导与熏陶。当学生在为《王牌特工》绅士之礼所感叹时,当学生在为温彻斯特大学“不知礼,无以立也”的校训津津乐道时,当青少年在为《琅琊榜》中暌违已久的礼仪“圈粉”时……,殊不知,泱泱文明古国的气度与风骨早已淡然无存。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者,应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体系衔接缺失问题进行深刻反思,重新审视高职学生谋生立足的“软实力”与硬技能,為了防止学生先天缺陷,后天文化熏陶不足,应将传统文化中“礼”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一种“营养教育”,除了“有业”,还应教会学生“乐业”,在礼仪之邦体现“内德外修”的风范,展示中国人“仁慈忠义”的聪明睿智,成为有追求,有文化及有思想的彬彬有礼之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追求,更应在职业教育中传承礼,让学生从内心层面认同礼,知礼学礼[5]。

(三) 在对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塑造中凝聚“礼”

“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融入社会,赢得尊重,获得出彩机会的法宝。高职学生在具备核心技能、素养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塑造自身品格,凝聚礼文化。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发展方向以及人才培养重点在于传授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水平,但忽视了礼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实用的一面,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6]。所以,高职院校非常适合通过构建礼文化,开启学生重新了解与学习、主动传承礼文化的新局面。

从实用性需求这一层面而言,礼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之间并行不悖,二者有许多契合点,让青年学生接受礼,知礼,懂礼,明礼,并非要机械地让其学习传统礼仪,而是要推陈出新,以现代化视角引导学生重新审视礼文化,用现代教育学理论,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视角和需求,系统梳理与提炼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契合之处,使传统文化熠熠生辉,推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7]。

二、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职校园“礼”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点

(一) 礼文化是高职校园“秩序”为首的文化模式

礼是一种文化秩序,也是一种文化发展模式,追求礼、学习礼,让学生懂礼,明礼,知礼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重建一种非法律维持的高职校园文明秩序。《论语》有言,“道之以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明礼格物”的本义和功能不在于拘泥和禁锢于传统,而在于博古而厚今,通过礼文化模式以及礼秩序在高职校园中的营造和传播、传承,给予崇尚和追求自由的学生一种随之放任的约束规则,使学生在无上下等级以及伦理规范约束的校园中养成一种彬彬有礼的行为习惯[8]。

其实,当今不只是在校园,我国社会层面以及职业层面,普遍缺乏一种以礼来维持的良好秩序。在法治社会,构建与维持礼仪文明,亟需礼文化的浸润和洗礼,当代青年学生思想开放,“任性”,个性张扬,追求独立与自由,无视秩序,对学生教育管理者造成了巨大挑战。殊不知,良好秩序的构建和维持在于礼不在于法,只有重新弘扬与传承传统礼文化,让学生发自内心尚礼,才能形成一种自由而不放任,放任而不堕落的良好文明校园风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担当与社会使命,维护高职校园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礼文化是高职校园秩序与和谐的统一

中国传统礼文化除了重秩序,还推崇和谐,在尊重自由与弘扬独立个性的时代中,高职院校应追求和而不同,鼓励学生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丰富多样的人生。时代在变化,由内而外都在告诉我们一条为人处世的标准,即“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从杭州“G20”峰会,到中外合作,再到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合作处处可见,“中国智慧”既是礼文化中人际关系、和谐统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场景中处处需要学习的哲学学问。尤其在高职校园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尊重时代潮流个性,包容多元性和开放性,让学生与时代同行,而这一和谐秩序的构建需要以礼文化来维持,礼除了重秩序,亦重和谐,其更符合高职院校当今教育发展大局和趋势。

(三)礼文化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求

职业院校学生最终的归宿是社会,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学生会遇到诸多艰难险阻,因此学生必须发扬“就业-敬业-乐业”的现代职业精神,而前提是需要夯实自己的专业基本功,既要提升个人素养,又要加强道德思想建设,礼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它是一个人的自立之本,也是职业发展道路中为人处世之道,一个受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是懂得自尊,懂得尊重他人,且能够维护自己尊严,唯有在人际合作交往中投桃报李以礼相待,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长足进步,获得成长,实现自我价值[9]。

三、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开展对策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礼”文化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需求,立足于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职校园“礼”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点,本文认为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互相融合促进,通过建构尊重平等敬让的高职校园“礼”文化秩序,传播营造和谐仁爱的高职校园“礼”文化教育风气以及弘扬内修向上的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精神,重塑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弘扬时代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汲取优秀传统礼文化营养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我国高职职业教育发展[10]。

(一)建构尊重平等敬让的高职校园“礼”文化秩序

现代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就是要塑造人,锻炼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有用人才。“礼尚往来”的哲学命题能够促进学生治人情、修人义,礼文化注重敬让和信,所以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文明之态,提倡青年一代不拘礼而“礼贤下士”[11]。具体而言,在校园中应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在校园中鼓励学生尊重与平等交往,既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又要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只有取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收获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信任以及让学生以礼相待。现代教育体系下,仅仅靠身份的权威显然已不符合职业教育时势,教育者应不断加强自身双重修炼,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只有形成尊重平等敬让的校园秩序,才能让学生在发自内心行使礼仪中,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准则,也可在西方宣扬的自由民主博爱口号中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二)营造和谐仁爱的高职校园“礼”文化教育风气

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有很多共通之处,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传统礼文化之美。比如,在《左传》中提出了礼乐文化是提升一个人基本道德修养的观点,因此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首要任務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谐仁爱是一种礼文化风气,更是当今职业教育中缺乏的一种向上积极的教育风貌,在高职校园中,仁和礼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仁慈,也体现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师生能够平等对待教育问题,秉持着爱心与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培养学生的理性与探求知识智慧的独立精神,使学生在是非面前从容镇定,不被外来文化所影响和迷惑,更能在时代大局中冷静从容处理复杂问题,持久地践行教育的仁慈。

若没有道德修养,没有彬彬有礼的风范,即使有更高的才识和技能,终将会被社会淘汰。当今社会只有不计较得失,不为利益所蛊惑,为人心平气和,懂得相处之道,才能长久立足,而这些恰恰都是当今职业教育的短板以及不足之处,子曰:“礼云礼云,人而不仁,如礼何?”,又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恰如其分得体行礼,才能让学生在接收专业职业教育中获得礼的践行智慧,这既是一门艺术,也是通过职业教育让学生知礼明礼的初衷[12]。

(三)弘扬内修向上的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精神

高职院校现代职业教育究其根本,乃内化学生道德思想,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技术理论的同时,弘扬礼文化。而达礼的前提和核心必须是要知礼和行礼,学生知礼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职业教育必须明确方向,将专业技能的培训锻炼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作为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必要步骤和环节,不只是要简单地让学生积累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技能并重,端正仪表和态度,以谦恭不卑亢的态度和思想行为将道德礼仪内化为高尚人格,使学生实现专业技能、知识态度与思想行为之间的平衡协调。

当今时代,礼之教化,弘扬国学绝不可以类似于机械地让学生诵读《弟子规》或者简单穿上汉服学习汉语,而应引导学生弘扬内修向上的高职校园“礼”文化传承精神,在校园文化氛围中,让年轻人主动发现礼的优雅,体验礼仪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教师知书达礼风范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夫师以身为正仪”,职业教育的使命和功能是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传承文化的结合,让学生形成自由之态度,树立文明之精神,真正通过自己的人格显示内在的知识学问和道德修养[13]。

四、结束语

“礼”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和文化传承“基因”,站在新时代的前沿,立足于中国上下五千年肥沃的精神文化土壤之中,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和重托是要培养和打造富有礼文化气质以及具备与时俱进专业实践理论、技能的多元化优秀人才。而在全民都在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礼”文化正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由此为传统“礼”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良好契机与契合点。作为高职校园“秩序”为首的文化传播模式,秩序与和谐的内在统一体,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求就是要崇尚礼文化。对此,应在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回望、发展反思以及专业技能塑造中认知“礼”、审视“礼”和凝聚“礼”,营造“礼”文化秩序,形成“礼”文化教育风气,培育“礼”文化传承精神,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威韵.高职院校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现代教育,2018(02):46-48.

[2]祁峥.高职院校深入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2):152+154.

[3]任清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思考[J].人文天下,2018(15):44-48.

[4]于瑜.论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评《中华传统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8(08):97-98.

[5]李娟.民族文化传承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J].教育观察,2018,7(16):141-142.

[6]陈航平.“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绿色科技,2018(17):292-293.

[7]李曾辉.高职艺术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探析[J].知识经济,2017(01):153+155.

[8]张伟.职业教育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4):74-78.

[9]范果.对接文化产业发展与提升 构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6(05):279-280.

[10]张运萍.传统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创新研究[J].传承,2014(10):66-67.

[11]曹荣军,孙继红.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研究[J].教育评论,2015(03):134-136.

[12]郑军.高职德育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98-101.

[13]章永刚.浅议文化育人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3(35):26-28.

作者:刘世伟

第三篇:传承传统文化

摘要: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快,形成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剖析专业建设发展中注重技能培养和突出职业性的发展误区,探讨了如何结合学院办学的实际,在专业定位和课程建设中传承传统文化,探索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文化特色,从而强调培养出文化自信的幼教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专业建设;德育;蒙学

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误区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幼儿教师的重任,要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凸显专业特色,其建设应区别于高职院校的其他专业,不能将人才培养的属性定位为职业性或师范性的单一属性,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备师范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

人的培养不是简单技术的学习掌握,而是一个成为人的过程,因此要把师范性作为幼儿教师培养的首要任务。那么,首先要明确培养的对象是谁,面对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学龄前儿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培养不能设定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因为人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的态度、性格、习惯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面对一个正处在懵懂认知阶段的幼儿,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未知和探索,需要教师在观察、交流、领会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幼儿教师的素质高低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影响着国家下一代发展的“质”。如果仅仅是通过短期职业技能的培训就直接上岗,那么幼儿教师的师范性将无从体现。反之,如果幼儿教师仅凭自我师范性属性而对幼儿进行教育,不懂得幼儿身心特点,不注重教育方式方法,没有技术技能,缺乏教育实践,那么这就是一位不称职的幼儿教师。在紧缺幼教人才的今天,不能因为“缺人”而不分性质、不分标准地等同于其他专业进行学生培养,必须以它的“特殊性”为支点,严把“质量关”。

如何把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入园关、执教关任重道远,因为未来我们缺的不仅仅是幼教,而是具有相应能力、富有爱心、值得信赖的幼教来保教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给“二孩人口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支持。说到底,幼有所育,教师是关键,等同于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关键。因此,在看到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直面学前教育发展的“阵痛”,并思考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特色发展。

二、专业特色化发展探索

通过以上背景及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分析,在与同类院校与幼儿园的访谈、参观交流、学习及问卷调查统计等方式中,认识到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具有师德的“教育家”的成长,专业建设的原则要以“师范性”为主,以“职业性”为辅,坚持人才培养的“开放性”,专业发展的特色路径是将优秀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发展中,提高学前教育的“质”,建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专业特点的课程群,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化发展。

1.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具有师德的“教育家”的成长。师德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专业标准》中十分强调幼儿园教师师德的养成,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必须以师德为先,要以幼儿为本,了解、关心、尊重幼儿,做幼儿的引导者和朋友。而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多以知识和技能为主,对于师范生师德的养成则较少关注。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更加关注其培养方式及质量,关注幼儿教师自身的发展,而不能重结果而忽视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将教师的培养过程等同于技术的掌握过程,使其经过短期的培训、学前教育知识的学习、教师资格的考取就可以直接上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学前教育不能因为“缺人”而不分性质、不分标准地等同于其他专业进行学生培养,必须以它的“特殊性”为支点,严把“质量关”,使其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具有师德的“教育家”的成长。

2.以关注幼儿发展为根本,将“师范性”与“职业性”结合起来。幼儿教师培养的定位有别于高职的其他专业,学前教育直接面对的是人的培养,教师的能力需要在引导幼兒、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提炼出来。教师的品性与能力要在观察幼儿和体验幼儿的过程中发展出来,而教师的技能也能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基于此,首先将“师范性”定位于幼儿师资培养目标的第一性是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其次是教师职业性的技术技能水平,将“师范性”与“职业性”结合起来,以“师范性”为主,以“职业性”为辅,坚持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原则,打破二者的界限与培养格局,在“定性”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各自的优势,从而实现最大的教育效益。

3.融入优秀文化,实现特色化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过,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萃取精华。他指出: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等思想理念已牢固积淀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依赖于教育,依托于教师,隐含于教学。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事业的质量。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将优秀民族文化融入教学,使未来幼儿师资对于优秀民族文化不仅仅停留在了解和掌握的层面,而是更加深入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增加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认同,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启迪智慧,树立德行,生发美感,最终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该学院首先确立了“立足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将专业理论素质与实践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厚师德、重基础、专能力、强特长”的人才培养理念,明确幼儿园教师必须以师德为先,做有“爱心、耐心、责任心的”教师;其次强调教育学、心理学及学前五大领域理论及专业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再次突出对学生弹、跳、说、唱、画等特长能力的训练;最后着重抓好学生在学前教育领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淀及运用,突出了该专业“师范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体现了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资源在职业教育中的传承、转化和创新。

4.开发特色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素质。(1)成立蒙学工作室,研究新蒙学课程的定位、目标、特征、学习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化功能和实践路径等。学前教育课程要集教研室所有教师专业能力,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则以“仁、义、礼、智、信”等五大素养理论以及“语言、美术、音乐、舞蹈”四大专业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内在逻辑、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这很值得借鉴。(2)开设特色课堂,搭建蒙学儿童戏剧表演实训室。“蒙学儿童戏剧表演”是把经典故事、歌谣、大师美术、民间舞蹈及传统技艺融入“蒙学儿童戏剧表演”中,在蒙学课堂的大环境中,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儿童戏剧表演实训室进行模拟演练后到幼儿园一线传播经典文化与艺术,融合语言、艺术、科学、社会、健康等五大教育元素的技能,在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传承中也促进了学生各项技能的综合提升。(3)举办专业比赛和活动。展现自我和舞台表演是学前学生的必备能力。在校园内,联合幼儿园举办讲故事比赛、声乐比赛、舞蹈表演比赛、器乐比赛、书画展览、手工比赛、教学法比赛等专业活动,鼓励学生在大学生艺术展演、青年博览会、“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中大放异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实践水平,也拓宽了校园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学院及幼儿园的广泛赞誉。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要结合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在师德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自我素质的自我养成;其次凸显专业技能,将师范性和职业性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是幼儿的人格之师,其后才是知识之师、技能之师。

参考文献:

[1]穆晓霞.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邢磊.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供需契合度研究重庆[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3]徐锦丽.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接调查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1).

作者:肖鑫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工安全环保论文下一篇:泌尿外科护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