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礼仪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本文研究了手信的缘由与现状,试图对当下手信设计在观念与形式创新方面,作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与梳理,以求在此基础上,探索手信设计发展创新的方向。关键词:礼仪文化手信设计中华民族有着礼尚往来的传统。每当赠别饯行、相见、远归时,常送以小礼品以表情意,这些小礼品称为“手信”。

第一篇: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吸取传统礼仪文化精华以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

[摘要]当前的大学礼仪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讨。中国有着丰厚的礼仪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礼仪教育经验,吸收和借鉴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古为今用,是改进和发展大学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弘扬传统礼仪文化、重建礼仪之邦、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 大学生 礼仪教育

[作者简介]穆廷云(1967- ),女,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礼仪、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北邢台054001)

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宝库中的珍品之一,礼仪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典雅的语言,端庄的举止,含蓄宽厚的个性以及仁爱诚信的品质。大学校园是知识文化的殿堂,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理应知书达理,成为文明礼仪的典范,然而当代一些大学生的礼仪现状却令人担忧。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全国政协委员司富春呼吁“这些出现在大学校园里的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的不文明行为,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事不宜迟”。

近年来大学礼仪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不少学校开设了礼仪课程,有了专职老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十分高涨。但总体来说,当前的大学礼仪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重新整合适合于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古为今用,是改进和发展大学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弘扬传统礼仪文化、重建礼仪之邦、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提高地位,让礼仪教育成为公共必修课

将礼仪作为教育内容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中国的传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古人对礼仪的重视。儒学最重要的典籍《十三经》里有三部是讲礼仪的,即所谓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官学,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不仅如此,儒学的学者还编撰了大量的日用乡礼、家礼著作,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开始培养青少年的礼仪习惯。“儒学正是通过礼仪教育对普通民众从小进行规范,从而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一方面儒学传统由外在的行为方式得以显现;另一方面习惯成自然,儒学传统仿佛成了人们的天性。儒学在此意义上被称作礼教,实际上是道出了礼仪教育对于认同儒学价值观念的重要性。”①

中国近代尤其是“五四”批判儒学礼教的封建性是完全必要的,但从此传统礼仪不再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这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是一大损失。离开了系统的学校教育,许多礼仪很快失落了。近年来,礼仪教育尝试重新走进课堂,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礼仪课程的开设处于散兵游勇状态:一些学校针对专业特点开设了公关礼仪、秘书礼仪、旅游礼仪等专业礼仪课;有的学校开设了交际礼仪等公选课,学生自愿选修;有的学校仍是一片空白。大学生礼仪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系统的管理和规范,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

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是提高大学生礼仪素质的有效保证。礼仪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所有专业都可以开设《礼仪修养》课,结合大学生特点,内容以社交礼仪为主,以礼仪知识的普及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对一些专业根据其特点可以开设专业礼仪课,如文秘专业的秘书礼仪,酒店管理专业的服务礼仪等,注重职业特征。不同类型的礼仪课程相互补充,使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礼仪知识体系,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能表现出较高的礼仪素养。

二、端正态度,内在的“礼”与外在的“仪”并重

“礼”的原意是“表尊敬、崇敬之意”。“仪”是“礼”的形式,包括礼节、仪式以及容貌、举止等等。“礼”和“仪”合在一起,就是以美的形式表达崇敬之意,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所以,中国古代的礼仪是以内在的德性为基础的,《礼记》说,只有“德辉动于内”,才能“礼发诸于外”。在内心树立了美好的德性,你的行为就自然合于礼。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品格质朴而不重视礼节仪表,人会显得粗野;但是只注重礼节仪表,缺乏质朴的品格,就会显得虚浮;理想的境界是“文质彬彬”,文与质恰到好处,相得益彰,既具备质朴的本质,又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才是君子的翩翩风范。

因此,礼仪教育包括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一方面要“明礼”,即提高道德修养,约束自己,尊重他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培养为他人着想、宽容、尊重的内在品质。另一方面就是要“达礼”,即在“明礼”的基础上,懂得具体的礼仪规则,学会实际操作,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善表达出来,把内在品质外化为优美的言行,实现“礼”与“仪”的有机统一。

目前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礼”与“仪”分离的现象,德育教育中概括性的道德说教、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具体的行为养成、操作技能技巧讲得少,使得一些青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高校礼仪教育教学目的不明确,功利性强,学生学习礼仪只是为了学到一些技巧以利于求职就业,礼仪教育的兴奋点停留在实用的表层,如西服如何穿,领带如何打,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知识应该讲,但如果没有内在的“礼”的配合,就成了没有灵魂的形式,内在的素质没有提升。

高校把礼仪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有利于提高大学德育的效果和质量,也有利于改进和深化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既应当让学生知其然,知道应当怎样做,还应当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具体的礼仪规范讲得再多,也不可能对所有情境中的礼仪都一无遗漏地做出明确规定,只有掌握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修炼好了内在德性,才有可能在生活中无论面对怎样复杂的情境都能游刃有余,以不变应万变。

三、精选内容融入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

三千多年前,周公制礼作乐,经孔子及后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中国成为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但是近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一次次运动在摧毁封建糟粕的同时,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被不加分析地抛弃了,尤其是文革的破坏,使传统礼仪损失殆尽,之后成长起来的国人,成为民族文化的缺氧者。

由于传统礼仪的断裂,现代礼仪基本照搬了西方的模式,这就难免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发生冲突。所以,生活中中西杂糅、不伦不类的情况屡见不鲜。小到一些日常礼仪如怎么穿衣、吃饭、跟人谈话,大到各种典礼仪式和官方的公务活动,由于缺乏系统的整理和规范,没有一套合适的礼仪章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合情理的事屡有发生。所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梦溪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制定各项礼仪,并编撰国家的礼仪大典”“制定不丢掉传统的现代社会的文明礼仪”。

这种现象也表现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现在不少地方都在编写礼仪教材,但水平参差不齐,以西方的礼仪取代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出现很多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抛弃具体的封建礼仪制度,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某些精神、气质、内蕴等,却并未在现代社会全然消逝,也不能让它消逝。我们需要的是整合自己健全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抛弃自己。②”因此,我们要加强传统礼仪文化的学习研究,对其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整理,将传统礼仪中蕴涵的合理思想提炼出来,寻求当代大学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文化的结合点,探索传统礼仪文化渗透进现代礼仪教学的新模式,打造承继文化传统的现代社会文明礼仪,如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家庭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融入一些具有传统色彩的礼仪,使传统礼仪在与时俱进中得到延续。

四、知行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很早就研究知与行的关系,强调在学习和道德修养中要知行统一。《尚书·说命中》写道:“知之非艰,行之维艰”,认识一个道理很容易,落实到行动上就难了。孔子在教学上,认为求知过程包括闻、见、知、行四个环节,特别强调知对行的依赖,强调学以致用。他主张学思结合,学行并重,要求学生学而时习,慎言敏行,言行一致,自省自克,改过迁善。明代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目前,很多礼仪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但是礼仪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规范。“光说不练”或学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把讲授知识、模拟训练和人际交往实践结合起来应用是科学和有效的方法。礼仪教师在讲深讲透礼仪知识的同时应联系现实生活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自我训练,并为学生创造实地训练的机会。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的训练中,学生通过不断地交换扮演角色,经历生活或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帮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中处变不惊。即使最简单的站姿、坐姿、行走、握手等都需要反复的示范、演练才能够让学生逐渐改掉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不良习惯。另外,可以让学生完成简单的接待任务,通过实践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礼仪素质与社会要求的差距,增强学习礼仪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坚持知和行的统一,才能培养学生稳定的礼仪品质。

五、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营造良好礼仪环境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孔子认为选择住处要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是非明智之举。“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此外,古人也已经注意到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凝成合力的问题。认为“父兄教之于家,师长教之于塾,内外夹持,循循规矩,非僻之心何自入哉!”(陈宏谋《养正遗规》)。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携起手来、互相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营造良好校园礼仪环境。大学阶段,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里,浓郁的校园礼仪氛围,对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礼仪知识,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第一,提高教师礼仪素养。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如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礼仪知识和名人处世修身的逸事;成立学生礼仪社团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营造学礼、讲礼的校园氛围。第三,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礼仪主要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靠社会舆论来监督的,其最高境界是“自律”。但“自律”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所以,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督导,对于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应重视和加强家庭礼仪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礼仪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礼仪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家庭的文化背景,如果家长毫无礼仪可言,则很难有彬彬有礼的孩子。我国有着优秀的“家教”传统,但当今中国青少年的父母们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礼仪教育,一些家长的个人修养难能给孩子做好榜样,再加上思想认识的不足,把孩子的文化学习看得高于一切,所以现在的家庭教育已成为民族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政府和社会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家长素质: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可举办家长学校和培训班,社区组织可以开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礼仪咨询,各类媒体可开办形式多样的家教栏目,以指导家长有效地对子女实施礼仪教育。此外,还要充分挖掘和借鉴古代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尽快弥补现代家庭教育的缺憾和不足。

再次,要营造礼仪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由于近百年来的破坏,传统礼仪已经所剩无几。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们的礼仪环境正在恢复重建,国民学礼、明礼、行礼正在成为一种风尚,但素质的提高决非一日之功。各级政府要重视国民的文明礼仪素质的培养,并身体力行,做出榜样;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礼仪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强礼仪宣传,广造舆论,营造浓厚的礼仪学习氛围;社区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引导居民告别陋习,做文明的人,有“礼”的人等等,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才会再现中华礼仪之邦。

[注释]

①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J].学术界,2007(6):16.

②于樵.重振礼仪之邦[EB/OL].http://hi.cersp.com/zt/2005.9/zhrs_li/wen46.htm,2005-07-10.

作者:穆廷云

第二篇:礼仪文化——手信设计

摘 要:本文研究了手信的缘由与现状,试图对当下手信设计在观念与形式创新方面,作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与梳理,以求在此基础上,探索手信设计发展创新的方向。

关键词:礼仪文化 手信 设计

中华民族有着礼尚往来的传统。每当赠别饯行、相见、远归时,常送以小礼品以表情意,这些小礼品称为“手信”。手信,最早的称呼为“贽”。《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贄,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贄,是无别也”。 男人相见的礼物,大的是玉帛,小的是禽鸟,用东西来表明等级。女人相见的礼物,不超过榛子、栗子、枣子、干肉,以表示诚敬而已。

一、手信——礼仪文化

手信形式上是人与人间的传情之物,实质表达则有三个层次:一是礼仪、礼数、礼节;二是友谊、友好、友情;三是以信物传情、以物为信、物以载情。初次见面的客人来访,阔别多年的旧友重逢,总会送点手信。手信不在贵重稀缺之物,古时就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故事,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鸦片战争后,大陆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人为了谋生远赴海外,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只能寄托在捎回给家乡亲人的小物件上。直到今天,在广东周边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仍然保留着手信的传统。

小小的手信也见证着国家的发展与兴衰。在困难时期,几颗鸡蛋和半斤红糖就是人们探亲访友时拿得出手的手信。在经济繁荣物品丰富的今天,人们的选择更多了,反而会在寻找手信时有些不知所措。便宜的物品制作粗糙难以出手,精美的物品又价格昂贵造成负担,违背了手信的本意。这也给今天的商家和设计师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使小小的手信,变得美好起来。

二、手信——情感的信物 友谊的纽带

从古代人随手携带的一只鹅或者一壶酒,到现代人用心挑选的纪念品、工艺品,手信的内容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唯一不变的,是手信所蕴含的浓浓情谊。

维系并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现代手信的最重要功能。现代社会中人们闲暇不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遥远而冷漠。虽然科技进步使人们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但面对面的交流却更加难得。而手信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朋友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手信从历史时代发展的不同、内容需求的不同、赠予对象的不同有以下特点:

(一)男女定情媒妁物。中国人的定情物讲究“情”而不讲究“物”,一块玉佩、一个香囊、一束秀发,都可以作为定情物。当然还有戒指、簪子、玉如意、耳环、衣服等都可以作为定情信物。赠上了信物,犹如呈上了自己的心愿。

(二)手信的时代特点。50年代的一张手帕,一束小野花;到60年代的一本《毛主席语录》;70年代一本笔记本,体现出充满了理想与激情的火红年代;80年代将写好的信笺叠一个心形,递到爱人的手里,一切尽在不言中;90年代代表信物玫瑰花、巧克力,时间碾过岁月的痕迹,情侣间定情信物随时代变迁,有的质朴价廉,有的昂贵奢华。

(三)手信的地域特性。手信是物,既是物就有产地人文的、材质的、工艺的、技术的、时尚的特色特性的选择。如宁夏的黑、红、白,既发菜、枸杞、羊皮;陕西的皮影、泥玩具、兵马俑等。手信的地域性凸显出文化的差异性,也符合旅游的性质。

三、手信——设计的创新与展望

谁来光大和弘扬手信礼品这样一个文化主题,已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事艺术设计学者和设计师,应积极参与介入该领域的研发创新设计,这既是社会大众物质及情感的需要,也是设计师们展现身手的大好时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和创新:

(一)文化引领,内容的创新。赋予手信以文化精神。一是直接参与到手信的研新产品开发与推广之中去。以优质特色、人文突出的手信产品占领地域旅游产品市场,让地方文化得以弘扬。二是现有手信产品的改良,特别是在产品包装设计上给予支持与帮助,改变粗、俗、简、陋的问题。

早期的手信种类单一,多以食品为主。随着社会的变迁,手信的内容也从“食品”逐步扩展到了“工艺品”和“日用品”,但是后两类产品由于缺乏好的设计与策划,成功的产品比较稀少。以广东省为例,2012年的“十大手信”中,除了“广绣绣画”和“利工民文化衫”外,其他八件均为食品。

因此,我们可以扩展思路,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和日用品,如广东特色的粉彩瓷、古典雅致的西关木屐等。在赠送这些具有浓郁南粤特色和怀旧情调的工艺品,例如西关木屐的时候,必然伴随着西关木屐的故事。虽然木屐的实用性减退了,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不是仅仅送出一件礼品,而是带给使用者新鲜的生活情感,让传统文化的传达也变得亲切柔和。

(二)汲取传统,设计的创新。对于手信设计来说,从传统文化与习俗中汲取营养,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求创新,毫无疑问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首先,对于传统素材和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扬是一条必然途径。以《韩国刺绣手柄镜》(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礼品)为例,此镜为女子手持化妆镜。整体精致、时尚,是一件非常具有東方文化特色的手信礼品。从造型与用色可以看出中国民间刺绣的影响。粉色加白色的布艺包装从样式、材质、比例可以找到韩国传统服饰的影子,精美的绳结搭配隐隐透出精致的气质。刺绣、结艺、服饰、木艺等多种传统元素和工艺在这件工艺品上完美融合。

其次,传统元素的改良加上用心的创意设计,也会产生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独特风情的物品。《布意》系列笔记本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纪念品。它采用改良的线装方式在长条形笔记本的中间位置装订,两边的纸张都可以翻开。装订线一侧是笔记本,另一侧是可以沿点断线撕下的便签纸,当便签纸撕完后剩下一个完整的笔记本。纸的背面都印刷着民间传统花布的样式,体现出了浓浓的中国味。

线装方式、民间花布,这些传统而朴素的元素在小小的笔记本里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设计师的妙手下,以全新的面貌示人,以更强大的力量、更亲切的姿态传递着情感、传播着文化。

最后,对传统元素的再设计也能够提供创新的思路。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包裹物品用的四方花布,俗称“包袱布”或“包袱皮”,其包裹捆扎方式为我们今天的礼品包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日本、韩国在历史中很长时间也使用“包袱布”的包装方式。随着现代科技与材料的发展普及,包袱布曾经退出人们的视野。到了现代社会,在白色污染成为全球问题的时候,人们重新发现了包袱布。日本设计师将包袱布作为礼品进行设计和推广。如图,在传统榫卯结构的实木小礼盒中,配有包袱布的不同使用方法的说明。

通过转换视角与重新设计,这样朴素平常到极致的生活用品,从已经被遗忘的状况中重生,带着全新的现代理念,充满对生活的热情呈现在人们面前。收到这样体贴独特的手信,相信人们都会深受感动。

四、结 语

我国在手信设计与推广方面起步较晚,在观念认识、设计、营销方面与国外甚至港澳台地区都有不小的差距。设计师和商家应继续齐心协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突出地域特产、特色,拓展手信的内容,努力尝试新的设计思路,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贴心的选择,促进人们的情感沟通与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 [美]龙尼·利普顿.信息设计实用指南[M].王毅、刘晓麓 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 [英]罗伯特C克雷.设计之美[M].张弢 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3] [美]威廉·立德威尔,克里蒂娜·霍顿,吉尔·巴特勒著.设计的法则[M].李婵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王时音,广州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创新设计与首饰设计。

作者:王时音

第三篇: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摘要:本文主要从就餐座次、上菜顺序、饮食观念、餐具的使用、就餐氛围和礼仪与禁忌等方面分析中德餐桌礼仪文化的异同,并对此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一.共同点:中德两国人文地理和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两国的礼仪区别交大,但在餐桌礼仪方面,优雅得体却是共同的礼节习惯。无论是在中国餐桌还是在德国餐桌,宾客们用餐时都应坐姿端正,上身正直,昂首挺胸,切勿低头凑食,或者在够不到食物时起身取食。双腿不要交叉或翘腿,餐巾布应对折放于膝上。身体应与餐桌约一拳距离,两臂向内收且不要置于桌上,以免影响他人用餐。女士们出席宴会,常把自己打扮得亮丽动人,但也应该注意过浓的化妆品和过浓的香水味道会影响菜肴的香味。在喝东西之前,女士应用餐巾纸擦去口红,以免在杯子上留下痕迹,给人以不洁之感。当主人或宾客敬酒时,应遵循先长后幼,先宾后主的原则。敬酒词后,与其他宾客轻轻碰杯,辈分低者或地位较低者碰杯时杯子要低于年长者和地位较高者。出于礼貌,至少要喝一口不可直接放下酒杯。

二.不同点:1.就餐座次。在比较正式的宴请活动中,中德都非常重视座次的安排。中国人自古讲究等级制度、英雄排位,所以宴请的时候也是请年长者、主宾和地位高的人坐正对门的上座。其他宾客依次坐偏座。男女主人因为要接待客人和提供餐品,所以常坐靠近上菜位置的下座。德国是一个典型的西方绅士国家,谦恭礼让,女士优先。德国人宴请时使用长桌,女主人坐主位,男主人则坐餐桌另一端下位。主人为了方便大家相互了解,常把宾客们男女穿插着安排入座。但如果有情侣如胶似漆不舍得分开的话,主人也是很乐意关照的。德国绅士们总是最后落座,他们在帮女士们挂好外套,推好椅子后,才走到女士左边坐下。同时,从左入座在西方是最得体的入座方式。这体现出了德国“女士优先”和“右为尊,左为次”的礼仪观念。当宾客们都落座完毕后,在中国通常是由男主人宣布宴席开始,在德国则是以女主人打开餐巾布为信号宣布宴席正式开始。2.上菜顺序。中餐菜式多样,种类齐全。宴席中一般先上凉菜,后上热菜、主食和汤品。这样先凉后热、先淡后咸地循序渐进,让宾客既不会在刚开始就吃饱,也不会因为上一道菜的味道而影响下一道菜的口味。最后主人会提供茶水和水果。西餐则先是上头盘,也称为开胃品。顾名思义,开胃品目的在于开胃,用咸酸唤醒食客们的味蕾,刺激他们的味觉。然后是汤品,西餐汤品营养价值高,很符合德国人对营养价值的追求。接下来的副菜一般选择鱼类菜肴,因为鱼肉肉质鲜嫩且易消化。肉、禽类菜肴作为主菜,是西餐的重头戏,热量高,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能量。最后用沙拉和甜品来调节肉食给人带来的些许油腻感。至于餐后饮品,咖啡和茶是再好不过的了。当然根据客人意愿有时也可以是葡萄酒或白兰地。3.饮食观念。美味与营养,谁更重要?这是中国人与德国人在饮食观念上的一个重要差异。中国人注重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认为给人以味觉、视觉、嗅觉等全方位的感官享受的菜肴才是真正的美食。所以中国人在菜色和烹饪样式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追求舌尖上的美味。经过历史长期发展,中国就区域特色形成了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其独特的美味誉满全球。相对而言,德国人更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不像中国人这么讲究烹饪技艺,菜品也相对缺乏特色。为了保持食物的自然属性,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他们经常生吃各种新鲜蔬菜。德国人把精力更多地关注于科学营养的餐饮搭配,来为身体提供其所需的维生素。德国人的饮食观念属于比较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4.餐具的使用。中国人习惯用筷子,德国人习惯用刀叉,这是中德餐桌礼仪的最基本差异。这种差异与中德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刀叉和筷子表现出的不仅是中德进食工具的差异,还反映出了中德的生活观念。中国自古便是血缘社会,家庭观念根深蒂固。通常都是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用筷子合餐,一团和气。中国人也因此很注重人际关系与情感交流,是比较感性的民族。而刀叉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后,形成了复杂但分工细致的一套体系,各式刀叉各司其职,反映了分析哲学的思维。德国餐桌上,每个人都优雅地使用自己手中的餐具,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分食制。这也使德国人学会逻辑理性思维,讲究独立、强调自我,而且有探索新世界的勇气。5.就餐氛围。会餐时,中国餐桌好热闹,而德国餐桌喜静。6.礼仪习惯与禁忌。中国传统家庭认为饮食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犯了禁忌,就会带来厄运。德国人在用西餐时,当需要暂停用餐时,无论是要停下来短暂休息,还是聆听别人说话,抑或是离席去打电话,都应该把叉子和刀子稍向内,呈八字,一左一右的斜放在盘子上。如需离席,还应在起身时把餐巾布搭在椅背上,表示一会还会回来继续用餐。在西餐结束时,要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在盘子上,而且要把柄放在盘子内,以便于服务员收拾。用餐完毕后,应把餐巾布从中间拿起,随意放到盘子的左侧,不需要叠整齐,以免服务员误认为是未使用的。

三.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国古代长期保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血缘关系组合成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生产劳作,重视协作配合,深刻意识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中国人喜欢聚餐共食,也是为了加强群体联系、人情往来和感情沟通而德国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宣扬个人力量,看重个人价值,强调个人主义。中德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餐桌礼仪的差异。

结语:通过中德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对比以及原因分析,人们加深了对中德不同的文化传统的理解, 而且对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也有很大帮助。学习德国的餐桌礼仪文化能使中国在跨文化交流中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从容,更是多一份对彼此的尊重。这样才能继续传播“礼仪之邦”的美名,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蔡玳燕.餐桌上的德意志:饮食文化与德国人的民族性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张文娟.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差异的原因[J].现代商业,2009

[3] 刘芳本,叶本度.莱茵浪花:德国社会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于博(1988—),女,现供职于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助教,研究方向:德国历史与文化;

作者简介:邢月(1995—),女,现就读于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本科生。

作者:于博 邢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温州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英语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