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教育论文

2022-05-06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高职医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为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职医学教育改革中的推动与引领作用,在高校已基本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正积极推进数字资源建设的背景下,该文研究了高职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理清数字资源建设思路,加快推进数字资源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医务人员,助力我国医疗事业改革。

高职医学教育论文 篇1:

PBL教学法在高职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摘 要 PBL是一个涉及多环节的教学模式,在病历先导条件下以问题为基础,具体包括查询文献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制作PPT和完成读书报告等环节。这种革新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很多医学院高校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高职医学教育为例,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特点突出的教学内容,探索将PBL教学法灵活应用其中的相关问题,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PBL教学法 高职学校 医学教育 应用 评估

On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HUANG Zhong

(Health College of Lanzhou Modern Vocational College, Lanzhou, Gansu 730300)

基于問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PBL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其在待解决问题中进行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探索问题原理和答案,长此以往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1]下面就针对高职医学专业教学实施PBL教学法的困难分析,探究PBL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1 高职医学教育中PBL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及优势

1.1 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必要性

高职医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以满足公共卫生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医学人才。现阶段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有所变化,所以有必要尝试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教育,开展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这也是转变培养人才模式的必经之路。传统高职医学教育模式在现阶段人才培养需求背景下凸显出了很多不足,在授课基础上以教师为中心,过度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大部分学生都是依靠强制记忆方式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缺乏师生交流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将PBL教学法引入高职医学教育中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很好的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1.2 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法的优势

一方面,PBL教学法可大幅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在PBL教学模式下转被动为主动学习状态,每一个PBL讨论环节中的问题都由学生自主探索,以文献查阅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同时结合小组讨论、翻阅图书资料等辅助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PBL教学法可助力学生养成团队合作能力。PBL教学内容的设置倾向于典型问题或复杂问题,让学生在案例情景的引导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合作协助去分析问题,在此过程中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2]

2 高职医学院校实施PBL教学的困难

2.1 教师队伍建设落后

“tutor”是顺利实施PBL教学法的关键,“tutor”的要求必须是同时具有医学专业知识高水平和较强综合组织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教师。另外,还要拥有新型教学观念与意识,熟悉每个教学环节。但当前大部分高职医学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都是从中职教师演变而来,相对而言学习交流机会少,且学历偏低。

2.2 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与其他八年制学生相比起来,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综合成绩与能力要差一点,生源质量不高就必然会存在问题分析能力不足、创新意识欠缺和学习自觉性不高等差距性问题,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PLB教学法而言,在应用过程中机会出现很多阻碍。

2.3 缺乏教学条件与配套课程

学生对“Problem”探索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和文献,而这离不开诸多条件的保障,比如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电子阅览室、大量相关专业的藏书等,当前真正开设了史献检索专题或课程的高校非常少,少有的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藏书也无法保证资料的正确性。

3 PBL教学法的实施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3.1 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开展PBL教学

教师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并不是绝对自由,会在一定程度受到学生学情、教学资源和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教师要全面科学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习惯,更具针对性的择选适用教学法。关于PBL教学法的实施,关键点在于学生的配合,对学生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比如思维的发散度、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学习上的主动性、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以及正确知识框架的形成等。[3]尽管高职院校学生在独立思考、学习效率和学习情绪控制方面不是很优秀,但在学习上的职业定向性非常明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文献查阅、问题分析、结论总结和归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锻炼和培养,待学生的理论基础扎实过硬后再精选实际病历和案例,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和学生学情创设问题情境。

3.2 确保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医学学科界限非常明确,导致临床实践总是与理论知识脱节,PBL教学法通过延伸学生学习空间和时间为弥补上述脱节问题提供了良好条件,大大的深化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只是整个过程的耗时较长,需要做的准备工作量很大。所以教师可以在基础教学内容阶段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将PBL教学法作为辅助,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选用适宜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的建立完整的系统性知识体系,让学生养成知识的整合与迁移能力;[4]在临床实践教学内容阶段就将PBL教学法为主要手段,结合传统教学辅助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将理论知识灵活的应用于临床实践,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和临床实践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 PBL教学法的评估

4.1 基于教学效果开展教学评估

检测教学手段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教学效果评估。评估方法的建立要具备合理性,这样才能保证给学习效果、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等起到良好的导向性作用。新兴的PBL教学法是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成果,PBL教学法的评估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至今为止我国对PBL教学效果的评估与考核都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缺乏完整系统的评估体系,通常都是沿用以往的临床技能考核、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课程考核,这些方式还是有很大可取性的。理论考核以闭卷为主,临床实践考核中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一样的方法,最后综合的比较临床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

4.2 基于教学过程开展教学评估

实施教学过程评估的目的在于提升PBL教学流程的规范性,对PBL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检验。这类评估的内容主要如下:教学资源的完善性、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设置了记录员和主席、小组交流讨论的顺利性、是否按照PBL基本程序进行、学生的查阅分析准备是否充分、提出的问题角度和正确性、教案内容设计的合理性、师生交流合作的融洽度等。

4.3 基于教师教学开展教学评估

就教师职责和作用而言,PBL教学法中的教师不同于传统教师。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去探究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担任的是向导者、课程设计者和评价者,面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效用性要作出客观的评价。[5]考察组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内容的应包括,是否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否秉承着热诚的教学工作态度、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空间、应对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是否根据PBL程序组织讨论、具备的PBL技巧是否熟练、对教案的设计与理解是否透彻、对学生的评估是否具有公正性、每个教学环节之后的小结思路清晰与否等。

5 结语

总而言之,PBL教学法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与价值,围绕PBL教学法助力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架构,以及基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实践探索能力结构,让学生的多种发展性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基层医疗供给侧改革,为高素质医疗人才储备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先伟,杨解人.临床医学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444(02):97-98.

[2] 龚燕冰,杨正榮,暴雪丽,等.PBL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09(01):9-10.

[3] 吴红玲,雷家骏.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课程PBL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04):29-32.

[4] 吴敏燕.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高职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63(03):61-63.

[5] 刘军.PBL教学法在高职医学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才智,2020.11(07):21-22.

作者:黄忠

高职医学教育论文 篇2:

高职医学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摘 要:为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高职医学教育改革中的推动与引领作用,在高校已基本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正积极推进数字资源建设的背景下,该文研究了高职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理清数字资源建设思路,加快推进数字资源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医务人员,助力我国医疗事业改革。

关键词:高职医学教育 数字资源建设 存在的问题 思考

信息化的发展促使各行业进行改革,高职医学教育应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将信息化技术与手段融入教学,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高职医学教育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基层医务人员的重任,是实现“一村一医”战略,提升我国医疗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医疗事业改革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在高校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数字资源建设,为高职医学教育提供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探索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手段与新方法,是当前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1 高职医学教育现状

目前,高职医学教育仍主要采用传统的大班面对面讲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获取知识。坊间流传着教师以4G的速度讲,学生被动的以3G的速度听,有的同学听着听着就掉线了,甚至很多同学从上课伊始就开着飞行模式,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近年来,部分教师在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将慕课、微课等引入教学过程,将“雨课堂”等教学工具引入课堂,实现了翻转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这些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尝试源于部分有前瞻性教师的主动探索,而非来自学校管理层面的顶层设计与推动,所利用的数字资源均需教师自己构建或去互联网收集、归纳、整理,并根据使用效果进行完善。缺少学校顶层统一设计与构建的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改革需教师具备极高的信息素养,良好的数字资源查找与资源构建能力,不易推广。因此,构建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过程,而不是浪费在数字资源的查找和构建上,是促进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推广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数字资源建设与使用,关系到高职医学教育改革的成效,是学校管理层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2 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层面

从管理层面来看,数字资源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数字化资源建设经费投入不足。(2)无相关职能部门对数字资源建设进行统筹管理,导致数字资源建设存在无序建设和重复建设的乱象。(3)数字资源建设前未充分进行调研,导致有限的数字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方向不合理,教师们迫切需要的数字资源未及时建设,暂无需求的数字资源却已构建,这势必影响教师使用数字资源的积极性。(4)对已建数字资源缺乏有效的推广,导致数字化资源建成后无人使用或者少量人使用的情况,数字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这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2 教师层面

就教师层面而言,部分教师不善于利用新的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依然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甚至简单地认为在多媒体教室用PowerPoint进行教学就是信息化教学,缺乏根据不同授课内容与学生需求,灵活使用数字资源进行探究式教学、协作式教学的意识。总的来说,这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没跟上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步伐,不能对学校已建数字化资源以及互聯网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另一部教师,具备数字资源的使用意识,但不具备数字资源建设的主人翁意识,有什么数字资源他们就用什么资源,不提意见,不献言献策,对数字资源建设相关调研也感觉事不关己,应付了事。

2.3 学生层面

学生层面,受初高中长期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学生已习惯被动灌输式教学。缺乏综合利用信息化工具与校内数字资源进行主动学习的理念与探索型学习的思维。此外,由于缺乏教师或辅导员的正确引导,导致学生将绝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浪费在各类贴吧、论坛、微信交友、娱乐花边与抖音短视频等之上,未将移动终端设备、学习类app与各类数字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于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医学专业技能上。

3 数字资源建设的建议

为了科学合理的构建数字资源并进行充分应用,管理上应正确地认识到数字化资源建设是高职医学教育信息化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首先应在建设经费上给予足够的保障。其次,应客观地认识到高职医学教育数字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必要成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如校级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网信办),统筹全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化资源建设,避免数字资源建设出现无序建设、重复建设等不合理建设的乱象,以便将有限的建设经费进行合理利用。再次,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购买数字资源均应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对教师们需求迫切的数字资源优先立项,构建的数字资源应符合教师的使用习惯并且功能完备,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最后,对已建数字资源应进行有效的推广和使用技能培训,使师生对学校已有数字资源有着清晰的认知,具备数字资源使用的基本技能。对教师而言,应主动改变教学理念,将信息化工具与数字化资源融入教学过程,实现对课前、课中与课后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的把控。同时,积极配合管理层的数字资源建设调研,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促进高职医学教育数字资源生态建设。对学生而言,应摈弃被动灌输式学习思维,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被动灌输式学习转变以数字资源为中心的主动学习,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以项目为导向,学会合理利用校内数字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数字资源的合理建设与有效应用,对高职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各院校应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抓手,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基层医学人才,促进医疗改革成功落地。

参考文献

[1] 李培培,张达志,雷水旺,等.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学习环境的构建思路[J].价值工程,2018(30):298-299.

[2] 郑芳霞.教育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探索[J].中国市场,2015(24):143,181.

[3] 周运勇.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高效语文课堂[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5):191.

[4] 申丽丽.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偏差与纠正[J].继续教育研究,2018(9):60-66.

[5] 汪彦,杨格兰,张驰.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信息化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3):173-175.

作者:李继平 谢协驹 张泉海 王胜 靳德军

高职医学教育论文 篇3:

医教协同下高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法探析

摘要:在当前阶段,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医学职业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更好地将专业特色突出出来,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开展了院校合作机制建设,而这一机制对高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会对医教协同下高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法进行探析,以期能够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

关键词:医教协同  高职院校  医学教育  人才  培养

1.引言

早在2014年,教育部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就共同联合制定并下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这一意见明确指出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应从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这一重要方面进行,进而建立出更加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职学校与基层一些卫生医疗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使得医学人才的培养能够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进行。因此本文重点将会对医教协同下高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法进行研究。

2.医教协同的内涵意义

医教协同是指医院和学校在各自领域不同发展基础之上形成的一个合作共同体,为了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而有计划地形成的新组织形式。通俗地讲就是医学类院校与所在地区的政府、医院、药企和其他医学组织等相互协作,形成一个行业组织。从宏观层面来讲,是指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医改和教改的背景下进行政策上的有效合作;从微观层面来讲,是指医院和医学院校共同参与医学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育模式的改革、专业课程的开发、教育教学技术以及教育实验基地的建设等医学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也就是医院和医学院校共同建设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另外,从学习和实践层面讲,是指医学院校和医院,双方在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学习,结合医院的实际操作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业学习和岗位技能相对接,培训与规范相统一,共同培养理论知识丰富、能力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匹配的医疗卫生事业所需要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3.高职医学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

高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医教协同,医教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实现了基础-医学整合、疾病-系统整合和案例-病例整合,有效提升医学教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医院的高级医学专家教授教师可以将工作中运用的新方法、新药品、新技术渗透于教学过程;专职教师可以将医学中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机制融入到医学实践中,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结构,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另外,高职医学“工学结合”的理念,即医院学校合作,利用医院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基层医疗保健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助于形成工学结合、院校合作、顶岗实习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4.我国当前阶段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已经开始对卫生保健体系进行完善,这对于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教育工作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机遇。此外,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医疗工作者已经成为了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都缺乏自身的教育教学特点,他们与本科的培养方案非常相似,而且在教学设置这一方面与本科的培养方案也仅仅在课时这一方面存在差异。在教学模式这一方面,高职院校往往依然沿用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也就是两年时间在校学习,一年时间临床实习。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是理论课的比例过高而实践课的比例偏少,很容易就会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兴趣,学生们经常只是握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操作的能力。

5.医教协同下高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方法

5.1构建校企合作的高职医学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医院共同建设专业,开发一些课程,使得医学行业当中的专家以及教学骨干都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当中,进而使得建立的教学体系更加规范,建立医院内授课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此外,高职院校与医院之间还需要共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对师生的进行规范化管理,共同制定一些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取得比较高的质量,提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相互结合的效果。

5.2构建与岗位相互适应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一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群以及这一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需求进行调研,邀请一些行业专家以及教学骨干参与到其中,以工作当中必需的一些知识以及能力作为对课程进行设置的依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以任务作为驱动,以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教学特点作为准则,严格地遵守相关的一些基础理论,确保医学专业课程具有比较高的针对性以及实用性。构建以就业作为导向,以临床医学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作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5.3对教师队伍进行培养

教师在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生来担任院内教授,此外,高职院校当中的一些专职教师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进入到医院当中积累经验,确保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实践之间不会脱节,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这一过程当中有必要打造一支专业能力比较强而且素质比较高的教师队伍,最终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水平。

5.4对教学的过程实施全过程监控

教学监督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成立一个教学质量监督小组,以医学院教学院长作为组长,从制度这一方面出发,对一些特别是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管理细则进行论证,对相关质量标准也进行严格地把控,全过程质量监督所有的教学项目。此外,教务处有必要通过研究制定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一些行内的专家以及其他教学骨干积极参与到医疗卫生教学中的成效进行评估,确保高职院校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质量更高。

6.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医学人才的培养工作是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而且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往往将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医教协同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医院之间的合作,对各种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环境进行整合,建立完善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使得高职院校医学人才的培養具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熊洁琳.医教协同下高职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构建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6):45-46.

[2]孟晓红,姚玉献. 医教融合下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 神州,2021(9):191-192.

[3]李欢,韩晓磊.医教协同模式下高素质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考[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06):32-34.

[4]石佳.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20(05):66-67.

作者简介:杨林(1980.10-)男,汉,湖北宜昌,硕士,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作者:杨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社会教育论文下一篇:医院战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