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刻瓷艺术创作论文

2022-05-0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中国刻瓷艺术创作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墓碑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较早,约东汉时期墓碑非常流行。文章从工艺美术和艺术方面去研究发掘,也对刻瓷墓志铭的历史演变做了简明的梳理。更为重要的是阐述了瓷质墓志铭区别于石质墓志铭的特殊文化价值,以及青花瓷质墓志铭流行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

中国刻瓷艺术创作论文 篇1:

浅谈刻瓷艺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刻瓷是集制瓷工艺、书画和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刻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术,它缘于远古的甲骨刻字、青铜铸雕,在当今文化事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刻瓷艺人将刻瓷艺术不断创新,刻瓷工具和雕刻技法不断改进。纵观刻瓷艺术发展趋势,近年来,有刻瓷艺术家在黑瓷盘上刻制人物肖像,不加任何着色,完全利用黑釉色的厚薄、疏密来表现明暗、层次、立体变化,充分利用和发挥黑瓷盘釉色强烈的反差,创作出的人物肖像作品具有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关键词:刻瓷艺术;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刻瓷是集制瓷工艺、书画和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刻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术,它缘于远古的甲骨刻字、青铜铸雕,在当今文化事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刻瓷艺术的历史渊源

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工艺,称为“剥玉”。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瓷器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工匠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瓷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制的典型代表。它用于表现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书法等众多题材。经过刀刻斧凿,无光的画面与光亮的瓷面相互映衬,强烈对比,犹似锦上添花,它既有观赏、收藏价值,又有纪念意义。我国的刻瓷艺术,在世界艺苑中独树一帜,曾多次创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的艺术家、收藏家对刻瓷艺术的概论是:“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触有手感、观有笔墨”。

据史料记载,清朝便有了专门从事刻瓷的行当,但大多以平刻为主,点线构图,艺术表现力稍显得单调、平实,并没太多引起世人的注意,这在淄博中国陶瓷馆有清末民初时期的实物佐证。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用以寄情抒怀。为了让御迹能保留长久,宫庭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从而产生了刻瓷。一直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经济的昌盛和统治者御用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意设置了“造办处”,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有人能用钢刀在瓷板上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鸟、草虫等绘画作品,且栩栩如生。应该说,到了这一时期,刻瓷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

2刻瓷艺术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刻瓷艺人将刻瓷艺术不断创新,刻瓷工具和雕刻技法不断改进,如钻石刀、尖刻刀、扁刻刀等刻瓷工具的使用,而刀具不同的运刀方向、力度又可形成许多刀法,各种刀法灵活运用、组合变化,有着极强的表达能力。刀迹的错落、深浅、疏密,可以再现书画艺术的作品原貌,又因刻瓷工具和瓷品质地的不同,又可达到软笔笔法所不能及的美学效果,以使作品形成刚劲、柔美等不同风格。其虚实、顿挫,又能表现物象的轻逸、厚重等感觉。

刻瓷,有“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看淄博”之说,据不完全统计,淄博市有数千位专业从事刻瓷艺术的工作者。张明文、冯乃江、李梓源等刻瓷艺术大师,代表了中国刻瓷艺术的最高水平。随着淄博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刻瓷工具的技术革新,當今淄博刻瓷艺术可以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当今刻瓷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前人所不能比拟的。

刻瓷艺术依赖瓷器为创作基础,瓷器的器型品类很多,大到数十平方米的瓷板,小到掌中把玩的陶瓷小品,均是艺术家创作的天地。在表现题材上,人物肖像、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书法绘画作品等,其中人物肖像作品难度最大,除了具备坚实的刻瓷基本功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肖像素描的基础,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肖像刻瓷作品。刻瓷艺术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起稿。即在瓷器上用拍图、用笔设计出画稿,然后照稿刻制。二是雕刻。所用工具有合金钢制做的凿(尖扁两种),金钢石刻笔、小锤、砂轮片。分线刻、点刻,面刻。线刻即用刻笔划出线条,多用以刻头发、衣纹,胡须,昆虫或轮廓线等,给人以线条流畅、细致入微之感,但因线条太细,远看效果不佳,缺乏气势。点刻,是用凿子刻出大小不同的点,以点组线,点点成面,一般刀痕的宽窄,疏密、排列方向以及线面的结合,应服从于形体结构,,质感和用笔,用墨方法。与凿子的轻重移动快慢有密切联系,“功在其内”,用此法刻出的画面,虚实相生,富有变化,整体效果和远看俱佳。面刻,是用平口凿铲出较大的面。有的则用砂轮磨。三是赋色。这是刻瓷最后一道工序。所用颜料大致有三种,即油画颜料,发光油和陶瓷釉,应根据瓷器釉面色调,用色协调,配合得当。

淄博刻瓷有各种挂盘,座盘,瓷板画,壁画,文具,茶具,花瓶及其他艺术器皿等。至今产品已经遍布五大洲,有的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并为许多国际友人和艺术界名人,文博部门所珍藏。

3刻瓷艺术的发展趋势

纵观刻瓷艺术发展趋势,近年来,有刻瓷艺术家在黑瓷盘上刻制人物肖像,不加任何着色,完全利用黑釉色的厚薄、疏密来表现明暗、层次、立体变化,充分利用和发挥黑瓷盘釉色强烈的反差,创作出的人物肖像作品具有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类作品,在刻瓷艺术作品展览会上往往会让人眼睛一亮,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肖像作品也趋于源于摄影高于摄影的方向,追求形真的基础上神似,刀法、彩色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选材、选题和手法上,根据淄博陶瓷的不同材质和釉面色彩特性,特别是近年来,“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口号的提出,陶瓷行业研发推出许多新瓷种,无论是器型、色彩、釉料和质地,如鲁青瓷,华青瓷,都为刻瓷艺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艺术家通过对刀具和装饰技法的不断创新,使艺术的表现力更加丰富,研究出了堆雕与刻凿结合,喷花,绘画与刻凿结合等工艺。在表现手法上,以平口刀为主,运用捻,转,平,侧等刀法,使点、线、面结合得体,色彩搭配得当。不论是雕刻诗文,还是山水,花鸟,人物,既有书法,绘画的神形,又有刀与瓷的“金石味”,在中国自成一派。

刻瓷艺术,不但要求作者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而且要有高超的雕刻艺术修养,既要讲究金石艺术的各种刀法,又要讲究中国画的笔墨功力。

淄博刻瓷有陶瓷材质新、种类多,品种全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工艺美术人员又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因此,在这片艺术的沃土上造就了一批艺高精深的刻瓷艺人,也为他们今后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刻瓷艺术大师会将他更多的刻瓷艺术精品呈现给世人。

参考文献:

[1] 庞连军.刻瓷艺术浅谈[N].经济导报,2012928.

[2] 季云华.刻瓷工艺创作之我见[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

作者:岳尊峰

中国刻瓷艺术创作论文 篇2:

清乾隆青花刻瓷墓志铭盖盒历史源流与文化现象浅析

摘 要:墓碑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较早,约东汉时期墓碑非常流行。文章从工艺美术和艺术方面去研究发掘,也对刻瓷墓志铭的历史演变做了简明的梳理。更为重要的是阐述了瓷质墓志铭区别于石质墓志铭的特殊文化价值,以及青花瓷质墓志铭流行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

关键词:青花刻瓷;墓志铭;文化价值

墓碑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较早,约东汉时期墓碑非常流行。随着时代的演变,隋唐时期有别于墓碑的墓志铭大为流行,自此以后,墓碑和墓志铭共同构成了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清代以后,在江南有些地区开始盛行刻瓷器墓志铭。以往由于出土资料有限,对于瓷质墓志铭的研究也有限,虽有部分相关学术研究专门探讨明清以后的墓志铭,但往往没有更多、更深入地去发掘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本文不仅从工艺美术和艺术方面去研究发掘,也对刻瓷墓志铭的历史演变做了简明的梳理。更为重要的是阐述了瓷质墓志铭区别于石质墓志铭的特殊文化价值和青花瓷质墓志铭流行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

1 刻瓷概述

1.1 刻瓷及刻瓷墓志铭的历史起源

刻瓷墓志铭并非清代特有,它起源于陶瓷墨书和朱书,本文所阐述的墨书和朱书是专门针对明器的,也就是具有墓碑或墓志铭性质的随葬品。实物证明,在南宋末元代初就已经有了墓志铭性质的墨书,该类墨书一般都书写于没有瓷釉的盘底,书写内容与清代的刻瓷在性质上基本相同,一般都会写明墓主的生卒年、姓名和确切的纪年,其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墓志铭形式是用毛笔,而清代以后多数是刻瓷。

刻瓷是指用特制或专门的工具,如金刚刀或金刚钻等在瓷器或瓷板表面凿刻各种图案和文字。在本文中刻瓷是指在有釉的瓷器表面进行凿刻,不包括瓷塑和素胎瓷器(素胎指的是没有上釉的瓷器)的凿刻。现存最早的刻瓷艺术出现在清代道光以后,同治咸丰时期刻瓷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瓷器艺术受书画的影响较多,瓷器艺术也迎来了“同光中兴”的短暂辉煌。这一时期的瓷绘受宫廷艺术的影响较大,多流行工笔或兼工代写的绘画风格,比如受费丹旭仕女画的影响,瓷器的绘制不管花鸟还是人物都具有写实工细的特征,而刻瓷艺术主要是用刻线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对于写意或大写意很难用单纯的勾线或刻线来表现,也就是说刻瓷艺术的风格特点与整个清代晚期彩瓷的绘制风格一致。刻瓷艺术在进入民国以后逐渐衰落,民国后期退出了艺术舞台。今天仍有一些刻瓷艺术家从事刻瓷艺术创作,但当代的刻瓷艺术由于使用工具、刻瓷手法、艺术风格均有别于晚清民国时期的刻瓷艺术,故本文不再赘述。

1.2 刻瓷工艺

本文所要论述的刻瓷墓志铭有确切的纪年,其为道光丁未年,即道光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847年。这个时期正是刻瓷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初期,故其工艺特征并未完全成熟,属于早期刻瓷艺术品,但是它已经具备了刻瓷艺术的所有工艺程序和特征。根据相关资料及笔者的实物研究,刻瓷墓志铭的工艺流程大体如下:首先,用锥形金刚钻笔头在有釉没有彩的瓷器表面根据提前写好的墨书文字依稿刻画,传统技法有钻刀法、双勾法和刮刀法等。如本文所讲的青花墓志铭盖盒中的文字,就是将墨书文字写好后,依字凿刻,最后再在字形上施以墨色。墨色填涂完整后不再重新烧造,刻瓷工艺风格素雅独特,凿刻考究。

2 刻瓷墓志铭概述

2.1 刻瓷墓志铭流行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

上文已经说明刻瓷墓志铭是在墨书瓷质墓志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也可以说它是墨书瓷质墓志铭的延续和演变,在实地考察和具体的器物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刻瓷墓志铭的流行具有地域性,而这个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墨书瓷质墓志铭的延续。也就是说二者具有一定的地域统一性,大量的瓷质墓志铭主要在南方部分地区流行,如浙江、福建、江西等部分地区。另外一点,不管是墨书瓷质墓志铭还是刻瓷墓志铭的流行,其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因素和自然物产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此类墓志铭流行的区域,能够提供刻碑的石材相对较少。即使有部分石材,但也因体积较小,或者因石质松软,如砂岩、页岩等无法用来刻碑,因而也间接刺激了朱书和瓷质刻瓷这类瓷质墓志铭的流行。自古以来,在北方的丧葬文化历史长河中,有大量的石像生和金石碑刻,南方则相对较少。另外一点,这也与社会经济丧葬仪式的简化有较大的关系。

进入元代以后,封建社会经济已经呈现出衰落之勢,加上蒙元的异族统治,汉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抑制和削弱。从考古资料可以明显地发现元代以后葬俗、陪葬器物较宋代已明显出现简化和减少的现象,葬俗、葬仪也在这一时期随之简化。由于以上种种因素,最终瓷质墓志铭登上了历史舞台。

2.2 墓碑性质的刻瓷盒盖

前文已经说明墓碑在东汉时期非常盛行,这一趋势直到近现代仍然存在。比较特殊的是在清代中晚期,南方部分地区因上文所述的种种原因,墓碑和墓志铭性质的刻瓷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民国以后逐渐销声匿迹。如图1是具有墓碑性质的青花盒盖,现将其刻瓷内容摘录如下:

故妣(在该盖盒上的刻字为上下结构,字体上部分为比字下部分为女字,与常见写体有别,应属于民间写法)袁母余太君行□智(该字字口处有碱斑,刻字笔画模糊不清,暂待考证)七九老孺人墓(墓本为草字头,该处写为黄字头系书写错误)。

孝男廷(该字笔画书写有误,尚待考证)文子(笔画不清尚待考证)吉。

(注:该文在摘录过程当中,严格遵循刻字原文,部分刻字由于时代特征,或当时民间艺人刻字有误,又或阴阳风水先生书写有误等原因,部分刻字笔画模糊,难以释读。鉴于严谨治学的态度,故暂缺以待考证。)

通过以上刻字可以发现,青花盖盒上的刻字内容与清代墓碑刻字内容几乎一致,所不同的是该类墓碑性质的盖盒一般都不刻写具体的年月日时,而是将具体的纪年刻在墓志铭性质的瓷盒上。

2.3 墓志铭性质的刻瓷盒

墓志铭主要流行于东汉时期,隋唐之际达到了辉煌,清代以后大多数墓葬只有墓碑,墓志铭逐渐减少。墓志铭通常由志和铭两部分构成,是一种具有纪念性质的文体,内容多包括亡者生卒年、生平事迹及其一生的评价。而本文所要研究的墓志铭较之东汉隋唐时期的墓志铭文则更为简练,只刻写了墓主人的生卒年及坟地坐向和确切的埋葬时间,现将刻瓷(图2、图3)内容摘录如下:

生于乾隆庚戌年(在刻瓷中书者将戌中的一横写成了一点变成了戍边的戍,属于前文已经阐述过的书写或刻瓷错误)十一月十八日戌时终于道光丁未年九月初八日子时□(笔画模糊,留待考证)山巽山乾向兼辰戌三分葬于戊申年三月初二日吉。

通览全文我们可以发现铭文内容极其简略,与上文所说的志和铭内容相比已呈现出草率、简化等现象。一般情况下,由于清中晚期以后封建经济逐渐衰败,加上葬俗的简化等诸多原因,墓志铭的书写已不再像隋唐那样请社会名流或文人学者书写,故内容简略,错讹也较多。

3 刻瓷铭文盖盒的历史文化价值

3.1 刻瓷墓志铭的特点及其与石质墓志铭的区别

刻瓷墓志铭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时代性。主要流行于清代中晚期及民国早期,是宋元以来朱书墓志铭的继承和延续,出现时代较晚,时间延续不长,在丧葬文化上只是昙花一现。

第二,地域性特征。刻瓷墓志铭主要流行于南方的江西、福建、江苏等部分区域,所占地域狭小,对后世影响不大。

第三,简约性。刻瓷墓志铭言简意赅,是墓碑和墓志铭的缩小和简化。

第四,民俗性。正如前文所述,流行于清中晚期的刻瓷墓志铭绝大多数都是民间的风水先生或民间艺人刻写的,所刻字体简略草率,在刻瓷内容中常见错别字,或是民间习惯的文字书写方式。

第五,瓷质。刻瓷墓志铭的材质为瓷质,工艺手法为特殊的刻瓷,外在形式微型袖珍、盈手可握。

第六,刻瓷墓志铭在完成镌刻以后,会在字口处涂染墨汁,以达到黑白分明的石刻效果,这在清代中晚期的刻瓷上比较多见,这也是它非常重要的特点。

传统的石质墓志铭从东汉产生,一直流行于现当代,在时间上几乎贯穿了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在地域上除部分少数民族外没有地域限制。传统的石质墓碑和墓志铭内容全面,书写镌刻规范。以墓志铭为例,多综述死者的生平、节操、道德、功劳事迹等,在文体上有叙事和骈体等多种文学表现形式。而刻瓷墓志铭只有寥寥数语,只是简略概述死者的生卒年。传统的石质墓志铭在书写镌刻时,往往会请当时的达官贵人或文化名人来代笔,以达到彰显身份、歌功颂德的目的。

瓷质墓志铭系由民间艺人书写、镌刻。石质墓志铭在形制规格上都有相对统一的尺寸、形式和规范,而瓷质墓志铭多刻写于小型盖盒和白釉瓷盘上,呈现出缩小、简约、草率的特点。另外石质墓碑和墓志铭所镌刻的文字非常规范,其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而瓷质墓志铭刻写较为粗率,呈现出民俗化的特点。

3.2 刻瓷墓志铭的风水文化

文章所要研究的墓志铭刻瓷中呈现出风水文化和丧葬文化的相关细节,在此略做阐述。如前文“□(笔画模糊,留待考证)山巽山乾向兼辰戌三分”,刻瓷中的“巽山乾向”指的是由罗盘上的“八干四维、十二支”所构成的二十四方位。二十四方位是对八方更为详细的划分,“巽”在后天八卦中位于东南方位,“乾”居于西北方位,“巽山乾向”指的是墓主人的坟址坐东南而面朝西北。“兼辰戌三分”是对二十四方位更为详细的划分,这在罗盘中称为“三十六龙”,龙在风水中指的是山脉,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方位。在“三十六龙”的基础之上还有更为详细的“七十二龙”,也就是对“三十六龙”更为详细的划分。这部分内容由于牵扯到风水和罗盘上的专业术语,本文只是略微论述,不再详细阐述。

在摘文中有“终于道光丁未年九月初八日子时……葬于戊申年三月初二日”从这句话得知墓主人从死亡到入葬整整停尸六个月时间,在古代社会除了特殊人群、特殊原因和特殊风俗的特殊埋葬以外,一般平民阶层丧葬习俗持续时间多数為七天到半个月。该瓷质墓志铭上显示却为六个月时间,很有可能是民间葬礼的择日习俗,直到今天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死者的生肖死亡时间等因素,民间风水师会对死者的埋葬时间进行所谓的“吉凶占卜”,以达到“趋吉避凶”“万年吉地”“泽及后人”的目的,这就是清代中晚期瓷质墓志铭所显示的风水文化特征。

3.3 瓷器断代的标准器

由于瓷质墓志铭都刻写了明确的纪年—埋葬的确切时间,如摘文中“葬于戊申年三月初二日”,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将该刻瓷的确切年代确定在特定的某年甚至某个月。因此,这类刻瓷墓志铭可以作为瓷器断代的标准器,尤其对于青花或白瓷类文物,在年代断定上往往非常笼统、宽泛,而不能进行准确的朝代判断。通过此类刻瓷墓志铭,我们可以对造型、青花发色、制作工艺和其相类似的器物进行排列对比,从而对这一时期同一类或同一时代的器物进行准确的年代判定,这在文物鉴定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也可以说具有明确纪年的刻瓷墓志铭是年代鉴定的活标本和活化石,由此,这类瓷质墓志铭是真正意义上的断代标准器。

3.4 “墓志铭”之终结

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在东汉以后长达上千年的时间里都处于辉煌阶段,在入清以后,墓志铭形式逐渐衰落。刻瓷性质的墓志铭在历史上虽然是昙花一现,但依然具有墓志铭的性质,是墓志铭这种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墓志铭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民国以后随着西风东渐的影响,丧葬文化进一步衰落,现当代人们几乎已不知道墓志铭为何物,墓志铭几乎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也可以说清代中晚期出现的刻瓷墓志铭是中国墓志铭形式的终结和绝唱。■

作者:岳秀程

中国刻瓷艺术创作论文 篇3:

浅谈刻瓷艺术的创作与发展

笔者于1976年毕业于山东省工艺美术学校(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刻瓷工艺美术的研究与创作,现为菏泽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国家、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国家、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笔者从事刻瓷工艺近四十载,深感刻瓷工艺创作人的努力与付出,同时也对刻瓷工艺今后的发展道路有些许见解。

2013年马宪荣刻瓷作品《曹州春色》获得第五届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宜景宜人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一、创作要基于对刻瓷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刻瓷艺术的创作是一个辛苦但很享受的过程,用现在年轻人时髦的话语就是累并享受着,很憧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创作环境,这并不是想逃离现实,而是这种远离喧嚣、亲近大自然的环境能激发人的创作灵感。创作者只有淡泊了名利,少了世俗的羁绊,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清新自然,触动人的情感,或许这正是历代大师都淡泊名利、“行如闲云野鹤”的原因。从事刻瓷艺术创作,要求创作艺人有醇厚的绘画功底,能在洁白瓷胎上创作出成熟的作品,再者是对刻瓷艺人刀工、手法的考验,最后是对色彩敏感度的验证。这是刻瓷艺术创作所必备的技能,是集绘画、书法、篆刻与一体的一门艺术,许多初学者必须一项一项地掌握熟练,因而学成的过程比较辛苦,历时比较长。这也正是从事刻瓷艺术创作的人比较少、收徒比较困难、技艺的传承面临困境的原因。

二、发展要借助于市场经济的平台和模式

在中国历史上,工艺美术作品往往都是收藏品,还不能称之为商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艺美术作品大多成为了商品。中国工艺美术仅靠休闲把玩是发展壮大不起来的,对中国的工艺美术要精心保护、细心发掘、大力弘扬、大胆创新。但现在很多地方的工艺美术作品还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没有很好的销售渠道,辐射面积仅限于周邊城市,有的甚至只局限于所在地市。这种封闭的经营模式对工艺美术作品的推广形成了强力的制约,不利于艺术的传承,也不利于艺术的推广。

目前,淄博地区的刻瓷艺术已经形成了一条比较成熟的产业链,鲁青瓷是原淄博瓷厂研制的一种高级日用细瓷,现为山东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和淄博昆仑瓷器有限公司生产,鲁青瓷的刻瓷艺术只有昆仑瓷器有限公司产出成品,不对外出售供再篆刻的鲁青瓷瓷胎。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提升了鲁青瓷刻瓷艺术在市场上的占有量和价值,是刻瓷艺术走向市场的一个成功案例。

2009年国际著名产品设计师美籍华人石大宇先生设计,马宪荣篆刻的“双泉提梁壶”获德国红点设计奖

三、传承要依托于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

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亟待完善师承制度和办学制度,重点完善办学制度,各工艺美术院校要广泛开展特种工艺美术专业,保护和继承传统的工艺美术,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出新一代素质高、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人才。师承制度作为传统的培养模式也应该吸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广收学生,言传身教,摈弃传统师承制度的陋习。

工艺美术的创作需要创作者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但工艺美术的发展确实应该逐渐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这两种看似相左的观点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交点,必然会造就工艺美术的鼎盛发展时期。

作者:马宪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和谐课堂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合同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