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反思管理论文

2022-04-27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建筑文化反思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

建筑文化反思管理论文 篇1:

对文化转型过程中当代西安建筑发展的思考

收稿日期:2006-10-11

作者简介:王树声(1975-),山西闻喜人,博士,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与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摘要:文化转型是中国自20世纪以来的文化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文化转型中的建筑文化发展更为复杂。当代西安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以及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其建筑走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创作路子。西安当代建筑在保持其传统主义创作优势的同时,应探索多元的创作形式,为其现代建形式的探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文化转型;全球化;西安;当代建筑

文献标识码:A

“一种主流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当受到冲击乃至颠覆的状态占主导地位,且新的文化还没有形成的历史过程称之为文化转型期”。我国自20世纪以来,一直处在这个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使得我国文化转型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这一时期,我们要面对三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构建自己的现代文化?

建筑是文化最为重要的物质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个时代文化的记录和见证,文化转型中的建筑创作同样面临三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本土的建筑文化?如何对待外来建筑文化?如何创作自己的现代建筑文化?这三个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富有建筑传统的大国是不可回避的。

回顾我国20世纪以来的文化发展过程,在文化转型时期对传统文化往往并存三种力量:即文化的保守主义派、文化的自由主义派、文化的激进主义派。这三种思潮是文化转型期中的客观存在,三者之间的自然发生、冲突、整合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没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对传统的批判,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没有传统主义的“保守”,文化转型就可能背离正确的轨道。同时,三者只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争鸣,才会有益于新文化的构建。

这种文化现象同样反映在建筑领域,传统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三种创作思潮一直在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传统主义更关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挖掘、探索其有价值的成分,使传统建筑现代化;激进主义更多地是从西方的建筑中选择、移植其适合中国现代的成分,使西方建筑中国化;自由主义往往不拘泥在传统主义和激进主义创作所提出的信条,更重视表达建筑师个人的情感和创作习惯,追求建筑的个性和多样性。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再加上建筑师、管理者和居民建筑价值观念的差异,这三种创作思潮在不同的地域表现程度是不一样的。

西安,古称长安,地处我国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中部,历史上曾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和中国七大古都之首。辉煌的历史孕育了辉煌的建筑文化,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都完成于这片沃土,产生了未央宫、建章宫、仁寿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等历史名构。至今,周、秦、汉、唐等重大遗址保存完好,汉唐长安城的格局清晰,唐代的大雁塔、小雁塔以及完整的明代城垣、钟楼、鼓楼及相当数量的历史建筑向世人展示着这个城市悠久的建筑传统。这是西安有别于其他城市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当代西安,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和社会环境,建筑创作中,尽管传统主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等三种创作都有表现,但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始终没有形成鲜明的流派。当代西安主流的建筑理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地方传统的回归和本土文化的复兴。由此,也孕育、产生了代表西安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水平的传统主义创作流派,这也是当代西安对中国建筑发展的最大贡献,也赢得了西安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安完成了南大街改造、“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凯悦饭店、长安城堡大酒店、陕西美术馆、陕西省图书馆、钟鼓楼广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西安市博物院、大唐芙蓉园等重点工程,它们已被市民广泛接受,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像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广场、省图书馆等建筑创造性地继承了城市传统,延续了城市文脉,创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传统主义建筑,成为当代西安建筑创作流派的代表,这一建筑流派以尊重、保护、传承和复兴城市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质,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表现当代的审美意识。这些建筑温柔敦厚、典雅大方,被时代认同和记录。张锦秋院士讲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创作时曾指出:“因为我们想,整个陕西历史博物馆风格已经是唐风。但是我们不想仿古,不想用红柱子彩色的彩画做这些,所以想基本色调是素雅,这样可能更接近现代的审美意识,更有一种永恒感”。陕西省图书馆设计中对长安六坡遗迹的尊重、钟鼓楼广场“突出标志性建筑,延续古城文化带”的理念,甚至到大唐芙蓉园的规划设计,都体现出当代西安人对自己文化的一种尊重、理解和创造,它根植于厚重的历史,延续着历史,但不重复历史,而是在继承地方传统、涵养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传统。我们把这种建筑创作称之为传统主义。由于新传统主义创作流派在西安城市的重要作用,不少建筑师、业主去模仿,去抄袭这种流派的做法,将一切建筑上都加上大屋顶,例如南门西两侧的永宁宫大酒店,只是用历史的形式堆积建筑,没能重视历史环境的影响,这些建筑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的创作精神是南辕北辙的。简单的仿古建筑与现代传统主义建筑的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代西安的建筑,除了传统主义创作之外,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创作尽管也产生了凯悦饭店、金花饭店等代表建筑,一些青年建筑师也都不断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优势和流派,更没有与传统主义进行对话和融合。在西安高新开发区进行的建筑创作,总体上还是采用了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古城区以及历史地区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建筑师在试图探寻西安另一种现代建筑形式。但这些建筑并没有解决好现代性与地域性的矛盾问题,它们虽是现代建筑形式,却没有表现出地方文化内涵,与其它城市的现代建筑并没有明显区别。这与传统主义在西安的创作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可能与西安的历史文化过于厚重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潜心的研究与努力。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的建筑实践说明,探索西安现代建筑模式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当代西安社会文化,应在保持传统主义创作优势的同时,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供更多的探索模式。经过多种建筑文化冲突之后而整合的开放建筑实践将更趋合理。也只有这样,西安在当代中国建筑史上才会有一席之地,才会在中华新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所贡献。反思西安当代建筑的创作特点,形成了对构建现代建筑文化的五点认识。

1 要认识到文化转型过程的长期性

“文化转型期绝不是一个短的时期,春秋战国到西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定于一尊,是

经过了三四百年;魏晋到隋唐也经过了三四百年;从19世纪末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因此很可能还得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文化才能走出转型期,形成适应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中华民族的新的文化传统。”从中国建筑历史上看,正是由于东汉以来外域佛教文化的传人,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转型,使得雄浑、圆润的隋唐建筑相对质朴、僵硬秦汉建筑更为成熟。文化转型没有捷径可走,它是伴随着政治、社会、经济、人口素质、综合国力等因素的整体发展而发展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也将是长期的,它不只是建筑形式的问题,它是一场关于建筑的革命。我们要认识到建筑文化转型的长期性,认真地在建筑实践中进行文化的反思。

2 以人为本是构建现代建筑文化的基本准则

“人性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理由。人性的满足使人的生存成为可能;人性的满足又使人的生存变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因此,人性的满足既是文化的最低标准,又是人的最高标准。”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有精神的。人性的满足是文化的标准,也是建筑创作的基本标准。现代建筑设计对人性的关注关系到人生存和生活的质量。我们民族建筑文化十分重视建筑与人的关系,或日建筑对人性的关注。《黄帝宅经》中就有:夫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我们无论是汲取中国传统,还是吸收国外经验,与“满足人性”标准相违背的都要抛弃。以人为本不仅仅表现在物质空间的舒适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也需要对人性精神的关怀。现代建筑往往是从功能出发,在物质空间上予以重视,忽视或轻视了人性的精神文化层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满足人性的精神文化深度上是值得学习的,完全可以成为当代建筑文化建设的“前结构”。当然,在民族建筑文化中,也有许多糟粕,例如等级森严的礼制追求、风水理论中的迷信成分等不利于人性发展的内容,这些都是要抛弃的。满足人性的需求就是要用人文的纬度考虑建筑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不仅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又要营造诗意的精神家园,营造宜人、怡人、冶人的建筑空间,追求人和人性的全面发展。

3 提倡多元的创作思想和多元的建筑评价标准

当代西安建筑的发展,需要多元的建筑思想,追求多元化的建筑作品。但多元创作不等于求洋求怪、不负责任,相反,它们都应对当代西安建筑的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多元创作就会给多元的社会提供多样化的作品,也就为探求西安现代建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多元化的建筑思想就要有多元的评价标准。在传统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并存的情况下,管理者、开发商以及建筑师自身就不能用一种固有的标准去判断和评价建筑创作的高下,更不能为建筑创作设立某种既定的形式或风格,而应将建筑创作引向学术争鸣的轨道。

张锦秋院士讲到城市与建筑现代化时,提到三条原则,就是生态性、历史文化的延续、技术材料和手段本身的现代化。这三条原则无论对于传统主义,还是激进主义、自由主义都是适用的。与此同时,还要坚持建筑创作或者是建筑学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对美的追求。无论哪种思想和流派的作品,贯彻美的原则应是毋庸置疑的。赵立瀛先生在谈到西安现代建筑创作现状的时候讲到:“古有古的美,新有新的美,无论哪类创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应是一惯的。像西安钟楼,到今天看还是美的,比周边许多的新建筑要美得多!还有人民剧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具有传统风格的现代建筑就很美,相反,有些所谓的新建筑很丑,这是一个建筑师修养的问题。”所以,在西安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建筑师的修养对于建筑创作是十分重要的。

4 面对全球化趋势,建筑创作应是开放的

虚心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建筑文化,是我国民族建筑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建筑的成就无疑证明了这一点。世界各国的建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经验,我们应以开放的精神学习这些建筑文化。

构建地方现代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不是处处追求与它域建筑的不同。事实上,像先进的建筑技术、生态技术等文明成果适合于全人类的,也属于全人类,这些完全可以直接参与我们民族建筑的现代化。

建筑创作要开放,要学习国外建筑好的经验和方法,但不是采用一种哗然取宠、“标新立异”的态度,把国外建筑的形式、色彩、表现手法等不加分析地照抄过来,强加给我们。德国建筑师托马斯·史密特先生曾在中国大学里教授建筑设计课程,他对中国当代建筑评论到:“我感到惊讶,今日的中国建筑是以如何一种程度丧失了与环境的关联和它们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三流国际风格建筑的‘翻版’。显然,这里的建筑学有点走歪了。”建筑是一个地方或社会的文化背景、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和建筑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分析、解读和认知建筑创作的来龙去脉,去探究一种创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

5 要十分重视研究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地方建筑文化的个性

长期以来,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研究是不够的。北京大学叶朗教授在《传统艺术研究薄弱应引起重视》一文中提及: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极其辉煌。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伟大的创造。但是,“我们在对传统艺术的研究上十分欠缺和薄弱”,在“扬弃”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注意了对糟粕的批判,缺少了对精华的继承。许多优秀的营建理念、建筑传统被遗弃。当代的建筑教育对传统中国建筑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对于现代建筑文化的构建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必须保护好西安的建筑遗产,同时加强对地方建筑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是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不是功利主义的,更不能用功利主义的标准来判断它的价值。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建筑文化的视角和所谓现代的视角,这样很难发现中国建筑文化所蕴藏的深刻含义,很难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和方法。对传统建筑的研究是否要有其它的视角,或者说更为接近我们中国本土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建筑,或称“回归建筑文化本源”,我们应坚信,数千年的建筑传统必然会对今天的创作有所作为。

当代西安是历史西安的一部分,当代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图书馆、凯悦饭店、钟鼓楼广场等优秀作品已与大雁塔、钟鼓楼一样融入了西安的历史,成为西安的标志和形象,成为西安的新传统了。西安的建筑仍在向前发展,时代需要我们不断超越、不断创新,需要今日的建筑师、管理者以及民众为历史的选择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正如《北京宪章》所指出的:“建筑学是地区的产物,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区建筑学只是地区历史的产物。恰恰相反,地区建筑学更与地区的未来相连。我们职业的深远意义就在于运用专业知识,以创造性的设计联系历史和将来,使多种取向中并未成型的选择更接近地方社会”。

作者:王树声 王 华 张 薇

建筑文化反思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摘 要:该研究以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为基础,提出了应该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思想,在阐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和要点的基础上,提供了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延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技艺,开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方法,关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建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共存联系等措施,希望对建筑设计工作的创新和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 传统建筑文化 精神 技艺 方法 意识 共存

现代建筑设计工作是设计者在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构思、创作和构建,高品级的现代建筑设计都是对文化、社会、艺术的完美体现,同时也是对文化、社会、艺术完美继承和创新。新时期现代建筑设计成为潮流,大量的仿欧建筑和西式建筑充斥设计市场,不但构成了设计样式的单调,也失去了现代建筑设计的主要灵魂和内涵,这会导致建筑设计工作的民族虚无主义,更会引起盲目崇拜的狂潮,长此以往会制约现代建筑设计向更高文化和艺术层次发展。应该在此时展开对当前问题的反思,要看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技艺、方法、意识的全面理解,形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新关系,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达到对现代建筑设计工作的丰富、完善和提升的作用。

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和要点

1.1 实用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建筑的理解并没有达到艺术的层面,建筑设计只是匠人们口传心授的米姐,以此中国传统建筑领域才有“样式雷”现象的存在,中国传统建筑更多地体现出实用主义精神。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将实用性作为第一要务,注重建筑的功能、空间、尺度,更多地强调组合、体形、色彩的结合,以功能作为衡量建筑的要点,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实用主义的核心。

1.2 人文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性的体现、人伦的和谐和人格的健全,在建筑文化上对这些要求也都有具体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更加注重对“人”的尊重,更加体现对“人”的关怀,现存的很多中国传统建筑都在不同层面上体现出人文性的特点,这种从人文性出发,落实在为“人”服务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标志和特征。

1.3 哲学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强调自然、思想、人生的集中和统一,在具体的中国传统建筑上这一文化特点得到集中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诞生和发展的基础,体现了人与自然交融一体、和谐发展的理想,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1.4 生态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要点

“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和生态的独特阐释,风水学说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深远,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建筑物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倡导气候、景观、水文、地质一系列生态的的综合,并可以形成评价和选择的基础,在朴素唯物主义、实用思想和原始生态理念的综合下,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最具有特征和代表性的要点。

2 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要点

2.1 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

现代建筑设计应该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式作为传承的主要内容,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平台,进行进一步的概括、总结、结构和变形。在丰富建筑设计结构形式,丰富建筑设计审美取向的基础上,给建筑物一个功能性、艺术性、符号性的标志,使建筑物具备更多的艺术内涵和更深的艺术层次,做到对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与保障。

2.2 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

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用富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的符号来表达自己对现代建筑和建筑文化的理解,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以形会意,既达到现代建筑设计蕴涵传统建筑的某些特质,又可以平衡和保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建筑设计体现出独特的创造性和传统的延续性。

2.3 延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技艺

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借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技术、艺术处理的手法,取得建筑物、环境、材料的平衡关系。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还应该延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技艺,对粗糙落后的部分予以剔除,对于净化传统的部位予以保留,使建筑设计达到最佳的效果,营造出符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建筑意境与风格。

2.4 开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方法

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因势利导,因材施艺,适可而止。现代建筑设计应该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展,采取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使现代化的建筑更好地融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2.5 关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

应该在追求高效、简洁节奏的基础上应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满足人们潜意识中亲近传统文化的心态,在设计工作中可以选取传统生存经验中对应的元素加入设计之中,使人们在不失时尚感的同时追溯回忆,完成精神的释放与安逸。

2.6 建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共存联系

要完成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需要发掘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所蕴涵的现代价值,使本质思想与具体技术相契合,从而设计出更多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现代建筑作品。

3 结语

21世纪的现代建筑设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在设计工作中对个性的张扬,对功能的强化已经达到了高峰,应该对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全面地反思。要看到现代建筑设计立足于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想要设计出现代建筑的精品必须要做到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回归。应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探寻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契合点,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观念、新材料对现代建筑进行结构、功能、形式和意义上的再诠释,承接传统建筑文化中积极而稳定的部分,形成具有传统特点的现代建筑设计,这才是现代建筑设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参考文献

[1] 薛向阳.抽象远去的家园——北京慧谷根园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扬[J].世界建筑,2003(7):84-87.

[2] 保护西藏传统建筑文化座谈会在京召开[J].中国房地信息,2004(9):22-24.

[3] 张华.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教育[J].华中建筑,2009(5):183-184.

[4] 肖丽,陈广鑫.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2):134.

作者:王洁明

建筑文化反思管理论文 篇3:

“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系列活动剪影

图书,是人类思想的灵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在带给我们隽永乐趣、恒久动力的同时,更用博大精深的文字汇聚成人类文明进步不止的奔流长河,保存下民族精神凝聚复兴的璀璨果实。同样,建筑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一种载体,在积累,记载、发展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其各种表象,真实而详尽的记录着历史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让我们穿越时光看到那沉淀在人类发展长河之中的流年遗迹……

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典礼暨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的成功举办,正是为“图书”、“建筑”,“文化遗产”之间提供一个相互对话的平台,以探讨它们相互重合那一部分边界,为各自领域寻求另一种可能的方向,让人们在这片天地中品味书香,阅读建筑,感悟沧桑。

“图书”与“建筑”的踌界邂逅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现代印刷技术和摄影照相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建筑图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图书,作为文献成果,集中呈现了一个学科的研究历程和发展脉络,建筑图书的出版历史也正是一部建筑业发展的研究史。追溯至2007年4月23日,正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第12个

“世界读书日”之时,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适时地召开由京津两地建筑师,媒体人、图书馆学专家等参加的主题为“建筑师的非建筑阅读”的建筑师茶座。建筑师的阅读,既可以与建筑无关,又无时无刻与建筑有关,建筑师谈读书,自有其视角,无论读什么、怎么说,都离不开与建筑的纠缠。建筑师需要在读书中修炼自己的人生观和建筑观;国民建筑审美更需要优秀建筑佳作的导引。为此,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大力支持下,Bl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于2008年元月十五日召开了“第三届建筑师与媒体新年论坛”,金磊主编正式向业内外媒体宣布首届“中国建筑图书奖”评选活动的开始。

回望“中国建筑图书奖”走过的三年历程,每届都有一个鲜明的特色,2008年,《建筑创作》杂志社适时推出“中国建筑图书奖”的思路,这是1949年以来第一次对我国建筑图书进行的专项评选,其范围涵盖2007-2008年的建筑图书。且适时地抓住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的契机,举办了“奥林匹克场馆建筑文化展”。这也是国内在奥林匹克建筑文化方面举办的首个展览;第二届“中国建筑图书奖”评选活动恰逢建国六十周年,侧重于对建国以来的所有建筑类图书进行梳理回顾,并举办了“用图书镜像建筑——建筑中国六十年”展览,达到了向广大读者宣传建筑文化发展的目的,在迎来新篇章的2010年,Bl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携手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中国建设报》等多家机构共同开启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

本届“中国建筑图书奖”界定了明确的主题,涉足建筑与艺术领域,探寻“建筑”与“艺术”的最佳契合点。建筑承载着生活的艺术,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及渴望的艺术形态和地域文化需要艺术类图书的支持。作为本次评选的“亮点”,该类图书的出现力求为建筑创作提供灵感,为业内人士提供丰富的素材,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建筑文化,学会欣赏建筑的方法,提高人文素养,在普及建筑文化方面为广大群众建立良好的桥梁。此次评选活动范围包括自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以版权页记载时间为准》,由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出版机构在国内正式出版,公开发行(包括限国内发行)的汉文版图书,再版书,重印本、增订本均可以参加评选。自2010年1月活动发布以来,共收到143种(套)共205本报送图书,经过来自建筑、图书,艺术,文化各领域专家评委的审慎遴选,最终有16种(套)图书获得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与此同时,《建筑创作》杂志社还与相关单位结合“2010年中国建筑图书奖”,以建筑师为主荐者,结合理论,技术、文化,艺术各界人士,囊括城市、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集合网络、出版、校园各大领域,推出了全新“季度荐书榜”。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更为密切地关注建筑文化、艺术生活,进而推动和引导读者阅读和收藏,并为读者、作者、译者以及出版社提供一个建筑文化学术交流的创作平台。

在整个评选过程中,评委们一致认为“中国建筑图书奖”旨在将中国建筑图书出版及在业内外阅读使用上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为读书人、写书人,出书人、评述人、藏书人等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氛围,调动了大众的积极性。此外,评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评优、评论的过程,而评价图书本身更是一次阅读、传播的过程。评委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传递一种精神,实现一种合作,寻求一种思路,开拓一片天地,进而放大“中国建筑图书奖”的品牌号召力,将中国建筑学术与文化置于国际性阅读活动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筑作品,建筑文化,建筑人物、建筑事件等寻找中国建筑文化的根基和振兴之路,为建筑图书树立起“中国精神”!

2010年4月23日,在国家图书馆北海分馆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典礼上,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党委书记詹福瑞在开幕致辞中谈到

“置身于古老建筑和皇家园林之中,共同探讨建筑与艺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中国图书馆协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再次联手,颁发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并以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召开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以及建筑文化研究类的图书,是中国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筑图书奖的评选,旨在希望更多、更好的建筑作品随着图书的推广而受到普遍的关注,培养公众对于建筑的审美意识。图书馆作为一个促进知识与信息有效传播的社会公益性传播机构。中国图书馆界愿与中国建筑界及社会各界精诚合作,为传承文化遗产的精髓,为建设书香社会和提高全民素质尽一份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中国建筑,建筑图书、建筑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则在宣布获奖图书前谈到,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创办属于中国建筑学术与文化传播层面的奖项,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世界上,我也并未发现过。从此种意义上,我觉得主办单位是很有远见的,他们担负起中宣部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倡导的‘中国出版要走出去’的责任,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如此大胆地在创立专业出版奖项上,打出‘中国建筑’的牌子,实质上体现了为中国建筑文化传承、为中国建筑出版铺路、为中国建筑师及新作品赢得话语权的使命,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奖,与政府

奖相比只能是一个NGO,但纵观三届的评选及每届颁奖推出的展览和论坛,都表明这个学术机构所组成的评选专家团队具有特别的感召力和权威性,它已经深得国内数十家建筑、城市,艺术等类出版机构的赞同和肯定。我希望,国家,政府及相关的出版机构应更多的关注属于中国的城市建筑,给予中国建筑文化传播更多的关怀和指导,树立起“中国建筑”传媒出版的品牌,让全世界感知到中国建筑学术与文化的影响力。未来的图书奖,不仅仅是要品评中国的建筑图书,更是在品评世界的建筑图书!”

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先生则将此次“中国建筑图书奖”活动总结为是一次富有远见的中国建筑传播行为,一个彰显中外建筑学术理念的平台,一项实现中国建筑“走出去”的可行战略!他说道:“据我所知,该项活动是国内、也是世界上以建筑图书为载体,向业内外人士推荐好书,提升专业出版水平,鼓励装帧设计与印制质量的唯一的由学术机构创办的奖项。因为建筑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的缘故,我十分关注这个奖项。我认为它所评选的建筑与城市类图书代表着国内建筑和图书专业机构发展的方向,会为业内外读者提供一个展示建筑文化学术交流水准的平台。记得2008年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的颁奖典礼上,组委会请来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北京总干事长卡贝丝女士,她在评价这个奖项时提到建筑图书奖的设立对中国建筑师而言,是一个技术与文化提高的过程,对世界而言,是让全球更快认知中国建筑师和中国建筑作品的过程。我赞同这个奖项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读书日’标识。在我看来,每一届奖项的举办,都是很有特色的。第一届,他们不仅举办了图书奖的颁奖活动,还适时地抓住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的契机,举办了’奥林匹克场馆建筑文化展’:第二届,他们在盘点了建国60年以来所有建筑类图书发展历程的同时,还举办了‘用图书镜像建筑——建筑中国六十年’展览。以及接下来将要举办的‘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都是颇具创意的文化活动,在业内外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个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作为一个建筑学人及著作者,我都会支持这个既扎实,又深刻,既活泼,又有影响力的建筑文化遗产活动。祝愿“中国建筑图书奖”越办越好,祝愿‘中国建筑图书奖’在未来立足于国内,走向世界,创出卓越品牌!”

“建筑”与“文化遗产”的时室穿越

建筑,作为工程与艺术的结晶,真实记录着其建造时代的科技水平、社会生活需求和审美趣味。它是一个稳中有变的物质性载体,不断融入社会变迁的历史信息,倾注着使用者与观赏者的全部感情。注重传统建筑和历史地段保护是当今~个世界性趋势,许多国家认为如何正确处理传统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问题,但同时又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传统建筑和历史地段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可替代的珍贵遗产。历经2008、2009年二次建筑图书评奖活动,建筑界,文博界、媒体出版界、图书馆界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及公众普遍认为建筑,作为实用性很强的文化载体,其生存与发展是与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再生息息相关的。为此,借“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大会”之机,主办者特将纪念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活动启动,举办了首届“建筑文化遗产论坛”,旨在从文化遗产保护层面提出新思想,以广泛听取各方专家之意见,为不断深入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积累经验、并探索合理的发展路径。

正如论坛策划者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所言“与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的评选颁奖活动相衔接,我们围绕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在我身边’的主题,策划组织了‘第一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因为所谓读书,不该是一个纪念日的事,它应如同经典建筑一样永恒!在中国建筑图书奖活动过后,研讨建筑文化遗产主题更是一个天然的良机。我们希望,本届论坛成为一个对建筑文化遗产保持与发展形成共识理念的论坛,本届论坛能成为深入开启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系统化研究的论坛:本届论坛更是凝聚建筑界关注文博事业热情并主动投入做出不懈贡献的论坛。”

作为本届论坛的亮点,其会址不仅选在有着著名历史及学术地位的国家图书馆旧馆的文津讲堂,还邀请到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路红、东南大学教授陈薇这四位主讲嘉宾作为论坛主讲人。他们均用自己孜孜以求的读书。著书及治学态度的亲为,推动着行业乃至全民的阅读。主办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的演讲,不仅领悟建筑文化遗产的内涵,更将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及社会责任、一种可敬的精神追求!

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首先进行了“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主题发言。自建国60年以来,我国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近30年的建设速度,已远远超过西方国家。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拓展,使得大量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在旧城改造中快速消失。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7如何使城市建设工作者有更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如何让全社会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度,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伴随着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提出和深入发展,预示着跨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界限,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界限。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界限的广义的保护时代已经到来,并正在担负起保持和发展人类生存环境、传承和塑造人类精神的重要作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单局长以从事历史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工作30多年来的切身经历和感触,结合亲自主持的故宫筒子河保护整治,圆明园遗址保护整治、明城墙遗址保护整治等相关实例,阐述对乡土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工业遗产等文化遗产保护新领域的研究。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路红发表了主题为“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彰显城市文化底蕴”的学术讲座。她在发言中谈到,天津作为我国北方近代最早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集中展示了天津悠久、多彩的历史,尤其展示了自1840年以来一百多年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入侵,租界的建立、清王朝覆灭,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无不能在天津寻找到历史遗迹。随着2005年9月1日,天津市人大颁布了《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使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中的珍品一一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但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们仍有很多薄弱的环节,需要我们反思,需要我们努力。比如完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机制,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科技投入、加强对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等。

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进行了“和谐共生中的西安模式——西安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主题发言。他力求通过对西安处理文物遗址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和谐共生关系的解读,从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开发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在城市特色与建筑创作方面阐明自己的观点,试图为新时期城市遗产保护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在讲演的最后,以视频播放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一个正在为逐步实现“国家级中心城市、世界文化之都”目标探索前行的古都西安,所谓西安模式,正是运用文化策略,寻求遗产保护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共生,运用规划手段,寻求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生,运用生态技术,寻求遗产保护与低碳环境的和谐共生;运用经营理念,寻求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从而形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是一条符合西安城市发展的特色之路,也是在探索中形成的“西安模式”。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教授陈薇作了“线型道路遗产与南京历史城市保护”的主题发言。她以线型道路遗产与南京历史城市保护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线型道路与南京历史概括了南京历代都城选址及线型道路遗产由西向东演进并在近代进行整合的发展轨迹;二,线型道路遗产与评估对2007-2008年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中开展的关于南京线型道路遗产的门槛设置,评估指标体系、评分和分级标准,保护对策等工作进行了介绍,三,提出从线型道路遗产的全新角度去认识南京历史城市保护的若干思路,如包括线型道路遗产与南京山水与绿化保护、相关的线型历史廊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并通过这三点阐述得出结论线型道路遗产对南京历史城市保护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这将促使我们加速关于对线型道路遗产的理解和建立保护机制。同时,由于中国历史发展存在的连续性特征,大多历史城市呈现层叠型和变迁型特点,而其中,线型道路遗产是解读和保留城市特征的重要要素。此外,道路遗产在今天城市高度发展中的窘境也最为突出。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南京历史城市保护中对线型道路遗产工作的探讨,有投石问路的探索意义。

在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的最后,为了让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发扬光大、为了让城市建设及管理者从深层次上理解建筑文化遗产的作用,为了使一代代建筑师与文博专家倾注身心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追求早日实现,也为了在当今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变化中为中国文化遗产注入类型多样的文化遗产项目,由本届论坛组委会代表全体与会者起草了第一届“建筑文化遗产论坛”《北京建议》。其要点在于提出了三个共识及六点倡议。

采写于本文的点滴随想

面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不仅要以高端的标准推动国际化,更要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城市的地位。新一轮的建设不仅应具有国际化视野,更应着眼本土的文化遗产。建筑作为体量最大、最显著的文化形象和代表,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几千年的积累留下了丰厚的建筑文化遗产,它汇聚了艺术的灵感和璀璨的文明:而近100年,近30年以来的艺术创造和建筑革新更带来了丰富的创意产业和文化模式。这些积淀不单靠建筑形态的展现和口口相传,更需要被记载被流传,研究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建筑文化图书,这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向建设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前进。

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阅读的力量。一个不爱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书香四溢的国家是不可估量的。国民阅读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影响到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更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这是读书对于一个国家的深层意义。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侧报道犹太人之所以被誉为世界第一智慧和富有民族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大学多,二是图书馆多,三是读书的人多。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人口仅500万,却拥有六所世界一流大学,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海法大学、内格夫——本古安大学和巴尔伊兰大学。不仅如此,以色列建立的图书馆有1000多所,平均不到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表明,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以色列更是嗜书如命的国家,每年都在耶路撒冷举办的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办出的借书证有100万个,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嗜书如命的犹太人通过读书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与思想深度,换来了巨大的回报。在占全球总人口的0.3%的犹太人却有15%的人获得诺贝尔奖!由此可见,最能创造文化的城市一定是读书最多的城市,最能创造文化的国家一定是读书最多的国家。

我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总是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这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但其实读书更是一个国家走向真正强大的思想基石,正是这种智慧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正是这种思想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着永恒的理论支持和行动力量。

我想,此时此刻刊登在本版的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文字,更是在传递一种讯息——一个书香建筑中国。期待大家的共同参与!让阅读,提高建筑的素养,让阅读,坚定共识的信念,让阅读,凝聚公众的力量,让阅读,传承中外的文化!

附:首届建筑文化遗产论坛·北京建议(初稿)

2010年4月23日,“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大会暨首届建筑文化遗产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建设报》、中国建筑图书馆等单位联合发起。

历经2008,2009年两次建筑图书评奖活动,建筑界、文博界、媒体出版界,图书馆界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及公众普遍认为

建筑作为实用性很强的文化载体,其生存与发展是与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再生息息相关的。为此,借”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大会”之机,主办者特将纪念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活动启动,举办了“首届建筑文化遗产论坛”,旨在从文化遗产保护层面提出新思想。以广泛听取各方专家之意见,为不断深入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积累经验、并探索合理的发展路径。

与会者认为

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评判,不仅要继续依据“三大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而要将其纳入对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之中。不仅要研究建筑文化遗产在时间和空间范围的界定,更要使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于告诉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我们认为

(1)自上古时代至公元1840年之前

的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营建技术,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至今仍需加大保护与研究力度,而重点在于探究其文化体系的独特性及及其对现代文明的启示作用。

(2)自1840-1949年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是中国由文明古国向现代国家嬗变这一特定时期的见证物,记录着中国近现代推翻封建帝制、创立共和政体、逐步走向民主富强的艰难路途,同样是一份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对于这一时期的保护与研究,其重点在于探讨社会转型期在建筑问题上的表象及其深刻的文化含义。

(3)1949年之后的中国当代建筑也已有了60多年的实践历程,并产生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在复兴民族文化方面的思考和行动。关于当代建筑,工作重点应是遴选其中的优秀作品和典型性作品,以此记录这一时期的建筑历程,明确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建筑文化的未来走向。

有鉴于上述判断,此次论坛的参与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华民族建筑体系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以及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交往所必然出现的多元性,技术的先进性和风格的独特性,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记忆,跟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巨变,是无比珍贵、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必须给予充分关注。为此,与会者倡议

(1)加大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力度。结合并利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转档案,对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应由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保护要求和环境控制要求,并与研究机构和出版机构密切配合,编撰高水平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图册及专著,为中国经典建筑树碑立传。

(2)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保护技术的研究。近现代建筑是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近现代建筑的结构与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的建筑结构有所不同,其保护维修技术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此外,围绕着具体建筑实例的历史事件或故事,也必须视为建筑文化内涵的必要组成部分,加以搜集,整理,及文化传承意义上的提升。

(3)抓紧对我国当代建筑的调研工作。当代建筑60年历程,是历经挫折而走向民族文化复兴的关键阶段,其技术进步之迅猛,艺术风格之多变,项目规模之大,面临问题之复杂性,均超过了以往几千年的总和。因此,及时调研、及时保护其代表作和优秀作品,是总结经验、为国家建筑安全、引领未来的当务之急。

(4)研究建立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门协会,设立专项基金,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这一长期、持续、系统的文化工程,为不可再生的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与合理利用提供帮助。如认真考虑将中国古代唐辽木构建筑系列,近现代的中山纪念建筑,抗战建筑、辛亥革命建筑系列等优秀建筑尽早纳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程序。

(5)继续开展诸如“田野新考察”等旨在结合实例调查的研究工作,针对建筑文化遗产在艺术思想、科技进步以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处理,在建筑思潮方面发挥其对当代建筑活动的借鉴作用,在加强保护和研究的基础上,使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未来。

(6)加大对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国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使全社会自觉加入到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之中。

上述建议旨在从新的起点去思考新的价值,旨在和与会者共同感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旨在传递理性反思的精神力量。

作者:王 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层超限建筑结构论文下一篇:工商管理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