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1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思品课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初中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应全面了解新课改中提出的要求,从而明确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进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创新教学模式。

思品课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论文 篇1:

初中思品课合作探究环节方面的成功体验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生必修课程之一,在初中生接受各种主流科目的同时要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从而为社会教授出德智全面发展的学生。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是目前教学的重中之重,思品课合作探究的开展让学生不仅仅扮演了学生的角色,更是让学生主动的进入当堂教学情境中,对合作环节中的问题进行探究、思索。思品课合作探究环节给予了学生新的角色、新的生命和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教育的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点,学生才能更好的德智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 思品课 合作探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模式不断的被提出[1],人们希望通过改革目前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需要的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的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初中思品课合作探究就是教育模式转变的一个鲜明例子,通过让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积极的寻求答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现笔者将所在工作单位初中学生思品课合作探究环节进行整理总结,具体分析如下:

1.思品课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合作探究表明的是一种合作的思想,集中大家的能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传统的独立思考完成解答,因此合作探究的思路更为广阔,没有局限性,体现了集体的智慧。问题是思品课合作探究的中心,学生通过现有的问题进行大范围的讨论、研究、分析等方法得出问题的答案,并且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因此学生通过参与合作探究的思品课学习模式,更好的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和合作的理念,明白了思品课存在的意义和对学生的重要性。在现代化的社会中,需要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能够带领团队,激发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才,合作探究既可以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加强学生合作的能力,所以思品课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为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为社会造福提供了一个平台[2]。

2.授课者对合作探究思品课的思考

首先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思品课合作小组,在授课时把具体的现象、问题交给每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谈论,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后,发现学生热情消退,合作探究受到阻碍,具体的原因有:(1)合作小组中各成员能力有区别,总是会存在能力特别强和相对弱的学生,因此在进行问题的探讨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学习能力较强在讨论,而其他学生发言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较少,所以这就与合作探讨的初衷相违背[3],达不到合作的目的,故在合作时间一长后,学生失去了对该教育模式的兴趣;(2)很多学生对于问题不能主动的思考、探索,往往在老师和其他学生的逼迫下才会参与其中,即便如此,参与的效果也不令人满意。因此不是仅靠建立合作探究小组就可成功开展该教育模式,还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具体调整的措施有:(1)各个合作小组之间要进行竞争。这是保持合作探究小组长久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竞争才有对比,合作探究的结果才显得有意义,否则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会滥竽充数,能沉默就沉默,只有通过竞争,激发小组成员的荣誉感,学生会更主动的进行讨论和学习;(2)由提供问题转变为发现问题。以往有授课者提供问题给学生讨论,不能从根源对学生进行锻炼,现在通过给予学生一段教学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学生善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分工明确,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学生消极参与的情况,把所有学生的能力和长处都能充分的发挥出来;(3)改变合作探究小组的组建方式,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较弱的学生要相间而坐,而不是好学生和好学生一起,差学生和差学生一起,这样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反感,所以一定要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心理情绪,从而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每个合作探究小组可以对其他小组进行批评和提出意见,将不足的地方说出来,帮助各个小组和成员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保持良好的竞争,防止恶性竞争。

3.合作探究小组的合作与独立

合作探究小组的存在时为了锻炼和强调合作在思品课程及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忽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合作的同时能保持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多在14、5岁,正是青春萌动的时刻,但是心智还处在相对幼稚的阶段[4],学生棱角分明,要么喜出风头,要么沉默少言,因此需要授课者正确引导学生,并告诉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如何转化应用,何时应该合作探究,何时应该保持独立思考,这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才能把握好度并付诸于行动。对于自卑不合群的学生,思品课老师要单独对其进行谈话教育,打开学生心扉,帮助学生提高信心。

4.体会

当今社会对教育的看法就是学好数理化及英语,其他课程都是相对次要的,即便不学也无所谓,初中学生要面对升学的压力,因此数理化及英语的地位在整个初中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是极高的,而思品课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很多学校甚至不开展思品课,即便开展,每个星期的课程也不多,这就为思品课的合作探究带来了困难,由于课程时间的不足,还要抽出部分时间进行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导致了该活动结果受到各种影响。思品课的合作探究仅仅是出现在课本中,现实中能成功开展并坚持不懈的情况比较少见,但是其合作探究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因此笔者建议在未来初中学生的教学中,应该重视思品课的教学,不仅仅纸上谈兵,因为思品课对学生的影响是最长最远的[5]。

参考文献:

[1]高书群,刘永革.初中思品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1,(28):183-184.

[2]高书群,刘永革.基于知识性与教育性高效统一的思考——初中思品课堂“知、探、悟、行”四步教学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1,(17):168-169.

[3]耿帅.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4]金川.初中思品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方法探索[J].快乐作文,2011,(7):14.

[5]何泽金.在问题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从《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教学的成败中反思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J].考试周刊,2009,(7):214-216.

作者:姜桂华

思品课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论文 篇2:

初中思品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 要:初中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应全面了解新课改中提出的要求,从而明确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进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创新教学模式。例如,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注重联系生活,还可以播放生动的课件,并落实互动教学法,这些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思品课教学中广泛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思想品德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有效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质量

当前,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不仅要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还应重视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落实互动教学法,学生在轻松、互动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知识。此外,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随时播放教学视频,也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思品知识,并在自主探究中深入理解知识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可见优化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一、初中思品课教学现状

从初中思品课教学现状来看,思品课教学效率低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1)教师在教学中始终照本宣科,将思品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此种教学方法比较死板,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思品知识不感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学习,课堂上学生经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且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学内容理解得不透彻,为了应付考试,开始死记硬背知识点,很容易忘记之前所学的知识,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厌烦上思品课,不利于构建高效课堂。(2)教师在讲解思品知识时,忽视结合生活,长期灌输知识,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不高,无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长此下去,必然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改变学生学习现状,提出了优化教学的策略,以及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1.运用生活化教学法

初中思品课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注重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以此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思想品德知识,逐渐了解生活与思品课程密不可分,有着内在联系。并且,学生深入理解生活化的知识点,在完全理解后,扎实掌握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例如:学习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生活当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过于依赖别人,如果凡事都依靠别人,那么,自己难以独立完成一件事,从而使学生明白生活中要独立自主,从而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快速掌握思品知识,进一步提高思品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播放教学课件

初中思品教师应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多媒體技术,在讲解新课程时,应用多媒体设备,随时播放直观立体的课件,展现生动的教学内容,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促使学生认真观看,逐渐对动态的画面印象深刻,从而在学习中快速记忆新知识,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同时,学生主动学习课件中的思品知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转变了学生的被动状态,进而积极学习知识点,必然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见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不同的课件或者是教学视频,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思品课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思品知识,必然会提高思品课教学的实效性。

3.运用互动教学法

当前,初中思品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在轻松的氛围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积极运用互动教学法,先讲解新知识,然后将剩余的教学时间用于与学生沟通,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和交流中加强师生互动,有利于消除隔阂,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促使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使课堂氛围不再沉闷,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学习“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时,教师先讲解教材内容,而后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分别与各组学生沟通,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言,调动学生踊跃举手表述,教师耐心倾听后,对于学生说出的想法,予以补充,告诉学生当别人举手发言时,要认真听,不能随便打断,要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同时使师生在互动中不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知识,势必会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思品课堂上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时,要注重结合生活,从而落实生活化教学法,以便于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思品知识,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教学课件以及多与学生沟通,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俊波.演绎思品课堂的“人文情怀”[J].青年教师,2016(7).

[2]肖珊.对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9).

[3]蒋正琪.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思品课堂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8).

编辑 温雪莲

作者:司社忠

思品课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论文 篇3:

农村思品教师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推进,农村思品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但许多教师缺乏目标设计的技能。本文针对农村思品教师设计三维目标的状况与设计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为更好提升思品教师的目标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了客观依据。

关键词: 农村思品教师 三维教学目标 设计现状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推进,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但我在学科视导及与我区教师的互动交流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不少教师由于缺乏对教材的处理,讲课让人听了感觉很是别扭;教材研究不透,讲课让人感觉抓不住重点:设计不合理,往往重视结果,忽视了过程……而造成这一切很关键的一点是教师缺乏目标设计的技能,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我区教师对教学目标确立的技能,2008年10月16日,我在本区初三思品教研活动开始前,作了一项调查,让参会的每一位老师,确立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三维教学目标。2008年11月13日,在区九年级思品教研活动前十分钟,我向到会的教研组长发放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农村思品教师设计三维目标的状况与设计能力,为更好提升思品教师的目标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与方法

(一)具體目标。

1.了解农村思品教师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状况与能力水平,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增强我区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技能,推进我区新课程实施水平的提升。

2.针对思品教师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缺失,分析原因,提供必要的指导性建议。

(二)调查方法。

1.测试与问卷调查法

选择九年级思品教师进行当场无署名测试,进行分类归总统计,保证样本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参与测试共有21名九年级思品老师;选择教研组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涵盖对三维目标设计的态度(问卷第1、2题)、对三维目标关系与表达方式的认识(问卷第4、5题)、对三维目标确立的要求(问卷第3、6题)、对三维目标的判断与分析(问卷地7、8题),发放问卷16份,收回16份。这些教研组长、教师,大多经历了七、八、九年级的轮回,对新课程的理念认识也比较深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问卷如下:

关于农村思品教师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现状的调查问卷

1.在备课中,对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你认为(?摇?摇)

A.可有可无 B.很有必要 C.不清楚

2.设计三维目标时,你的态度是(?摇?摇)

A.照抄教参或其他资料 B.依照实际设立 C.很随意,反正是形式

3.你认为课时三维目标的设立,应是(?摇?摇)

A.具体的、可操作的 B.笼统的 C.不清楚

4.你认为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摇?摇)

A.独立的 B.是统一的 C.不清楚

5.在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的设计上,你认为是(?摇?摇)

A.分类表述 B.融通表述 C.分类式或融通式表述都可以

6.对于方法与过程目标,你的理解是(?摇?摇)

A.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B.学生实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C.学生应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

7.在《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备课中,某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责任的含义,理解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该目标(?摇?摇)

A.符合新课程理念 B.不符合新课程理念 C.说不清楚

8.请你对上题中所设计的目标,作一简要分析说明:

答:

2.个案调查法

利用学科视导的机会,通过对教师备课的检查与听课,调查思品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的状况,这不仅提供了典型的个案,而且为理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3.访谈法

利用片内教研、学科视导等机会,与我区思品教师进行了多次交流探讨,听取了他们对三维教学目标设计的认识与思考,这也为这次调查分析提供了素材。

三、调查统计与分析

四、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三维目标设计的态度上不重视。

调查表明近69%的农村思品教师能够认识到三维目标重要性,并能依据教学实际确立目标,但31%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三维目标设计很重要,但不能从教学实际出发,往往是照抄教参或其他资料。

通过个案调查和访谈,得知造成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农村思品教师缺乏教学目标设计的专题培训,缺乏目标设计的技能;二是许多农村教师仍未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新课程理念未能真正领悟,“念起经”来新课程,落实行动走老路;三是许多农村思品教师任教班级多、教学任务重,无暇顾及对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只好采取“拿来主义”。

(二)三维目标认识上不明确。

调查表明43.8%的教师对他人设立的三维目标无法依据新课程要求做出判断,56.5%的教师对三维目标设计的要求不清楚,能够对他人设立目标进行正确评析的仅为18.7%。

通过个案调查和访谈,得知原因在于:一是农村思品教师缺乏专业成长的环境;二是一些思品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三是许多农村教师将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二者混淆,对教学目标的功能认识不足,便出现了理想化、抽象化的教学目标,甚至有的教师提出了教学目标设计无用论,结果造成教学目标缺失,走进了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

(三)三维目标叙写上行为主体错位、行为动词模糊、行为条件缺失、行为要求空泛。

测试表明,超过56%的教师在教学三维目标的表述上沿袭传统。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设计《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三维目标时是这样叙写的: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特点;中华文化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的与时俱进性。

能力目标: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通过个案调查与交流访谈及该教师的设计,可以看出造成的原因在于:一是不了解教学目标叙写的新要求,即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合格;二是不知道分类或融通性表述的基本格式,即行为条件+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要求(表现程度)。

(四)三维目标整体性缺位,目标与内容油水分离。

例如在测试中一位老师针对《灿烂的中华文化》设计了这样的三维目标(实际上该教师只设立了并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二维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中华文化的构成及总特点;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的力量;如何传承传统美德。

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从测试及个案调查中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原因在于许多农村教师,割裂了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忽视了三者的关联性,造成三维目标的相互独立性,便出现了目标与内容的油水分离,过程与方法目标无法通过知识目标的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来体现,结果就造成了三维目标的整体性缺位。

五、建议与对策

(一)端正态度,正确认识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

顾泠沅认为,“现代教学研究中,教学目标占据的地位日益重要,几乎成了全部教学活动的依据”。一般说来,教学目标有确定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功能;教学目标有指导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功能;教学目标有检测教学效果的功能。因此,只有让农村的思品教师明确了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功能,才有利于他们转变观念,端正认识,而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村思品教师的务实性专题培训,充分利用区、片、校的教研活动展开研讨、实践与评价,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激发农村思品教师自我提升,促进农村思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理清三维目标的关系,形成整体观念。

调查表明,不少农村思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重视知识目标,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这都源自于对三维目标缺乏整体设计,没有理清三维目标的关系。

因此农村思品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维目标是内在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且三个维度各有侧重,互相贯通。知识与技能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基础和载体,过程与方法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关键和保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动力和导向。此外,还要对三维目标进行有序分解,防止简单罗列堆积。

(三)把握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联系与区别,防止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等同化。

美国的鲍里奇博士在其著作《有效教学方法》中指出:“目的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的,它明确说明学生将从你的教学中学到什么,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鼓足干劲,积极投入和致力于学习过程。课时目标是向学习者传达他们所要达到的特定行为,展示这些行为需要的条件,以及这些行为必须达到怎样的熟练水平等。”因此,作为农村思品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都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们的不同之處表现在: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则着眼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由此可见,农村思品教师只有对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不会误将教学目的错当成教学目标。

(四)掌握正确制定“三维目标”的技术要领。

1.主体是学生,应直接指向学生而非教师,做到行为主体学生化。要把每项目标描述成学生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如:“学生能……”。

2.应多外显的行为动词而非内隐体验动词,做到行为动词多样化。要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如:写出、背出、列出、选出、认出、辨别、比较、解决、设计、对比等。

3.应多用过程性分步表述而非终点性表述,做到行为水平明确化。首先,农村思品教师要明确:三维目标行为水平的要求,应是面对绝大多数学生,而非少数学生,也就是经过学习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达到的。其次,教师设计目标时必须认真研究目标的分解,提出整体目标的层次要求,实施分步到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是渐进的,情感体验也是逐步深入的,若忽视这些分布目标的设定,必然影响预设终极目标的顺利达成。另一方面,学生间存在着个性差异,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目标,是不科学的。

如:通过媒体播放FLASH动画《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情境创设,学生能够解释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原因,树立在集体中团结合作的意识;通过学生的交流,至少提出两条解决措施,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分析:上述教学目标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过程性的分步表述,第一个目标的设定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出解释,第二个目标的设定具有一定的达成难度,但通过交流探讨这一条件的设定,也是能够达到的,这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因此,农村思品教师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进行分步设定,将预设目标与非预设目标相整合,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行为水平的空泛。

4.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恰当地进行行为条件的设定,防止行为条件缺失。行为条件表述一般分为四种类型:(1)关于辅助手段的使用:如“允许查阅网络、报刊,列出三条我区实施节能减排的举措”;(2)提供信息或提示:如“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方面的知识,分析小明感到惭愧的原因”能从活动准备及活动注意事项两个方面,以“净化我们的语言”为主题设计一项活动,迎接南京“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等;③时间的限制:如“在3分钟内,将‘历史使命、基本路线、基本国情、根本任务’串接起来,写一段通顺的话”等。④完成行为时的情景:如“在小组合作探讨时,能够列举出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4条表现”。

因此,在进行行为条件设定时,一定要从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行为条件的情景化、合理化、具体化。

5.切实领会三维目标的分类或融通性表述方式。三维教学目标融通表述,表述的基本格式是:行为条件+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要求(表现程度)。这就要求每位教师以人的行为来陈述目标,注重目标的精确化、标准化、具体化。例如在调查测试中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我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设立的三维目标如下:

分类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奥运开幕式大家谈》、《追踪历史印记》、《感悟谚语格言》、《观点分析》、《奥运会徽赏析》及《南京路上好八连》,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尊重、热爱民族文化,积极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美德,提高文化认同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奥运开幕式大家谈》的交流,了解文化的构成,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教师展示资料《追踪历史印记》,感受文化的源远流长;通过《感悟谚语格言》的交流,感受文化的影响;通过《观点分析》的交流,懂得要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摒弃腐朽落后的文化;通过《奥运会徽赏析》《南京路上好八连》,感悟文化的创新与继承。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与时俱进性

②能够结合展示的中华文化相关资料,归纳出文化的特点,并分析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培养学生信息归纳分析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

融通式:

学生通过对《奥运开幕式大家谈》和《追踪历史印记》的交流,了解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激发学生尊重、热爱民族文化,积极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的鉴赏力;通过《感悟谚语格言》和《观点分析》的交流探讨,能够分析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懂得文化有先进优秀与腐朽落后之分,培养学生结合信息归纳分析的能力,做到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通过《奥运会徽赏析》和《南京路上好八连》,感悟文化的创新与继承,概括出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性,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出贡献。

六、结论与追问

经过本次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新课程的颁布实施,农村思品教师仅仅是走近了新课程,但还没有走进新课程,特别是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存在很多误区,设计技能十分薄弱,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落实依然任重而道远。

面对这一结论,我们禁不住要追问:如果小到中考,大到高考都无法诠释与体现三维目标,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的考查,又有多少老师关注三维目标呢?考试对教学目标的引领作用又体现在哪里?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法(第四版).

[2]陈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四).

[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3.5.

[4]吴文德.新课程“三维目标”解读,2008.7,(暑期培训).

作者:李文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就业政策作为宏观政策取向论文下一篇:施工成本控制水利水电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