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2022-09-23

社会服务是高职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 有助于加强高校内涵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高校社会声誉。如何提升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就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对社会服务工作不够重视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对社会服务工作重视度不高, 有自身的原因, 也有外界原因。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院校扩招以后, 专业教师每天要完成比较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或学生管理工作。大量的日常教学和学生工作, 使得高职专业教师没有更多精力去考虑社会服务工作, 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再者, 高职教育虽然重视实践, 但是受到社会环境和企业意愿的影响, 还是强调教学, 而不重视社会服务工作。

(二) 缺乏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动力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缺乏动力。从高职专业教师自身来说, 他们大多不认为社会服务工作能开阔视野、了解行业前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而只是简单的认为是一种副业, 导致其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也没有将教师参加社会服务工作纳入人才激励体系, 没有具体激励政策, 缺乏对专业教师的思想引导, 导致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外在动力不足。

(三) 接受社会服务能力培训不够

相当多的一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 他们理论基础扎实, 但缺乏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再加上教师需要学习高职教育理念、学习备课、讲课、评课、反思、作业批改、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等, 致使他们没有时间参加实践或培训, 导致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强。

二、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必要性

(一) 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 促进教学

高职教育本质上要求教师理论基础知识扎实, 实践能力强, 能教育学生不断打牢基础理论, 锻炼提升各种职业技能, 提升综合实践能力。高职专业教师在参与社会工作的过程中, 能接触到所在行业的专家学者, 能见到企业实践项目, 可以学到行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 从而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过程中还能边实践边学习,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丰富教师理论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 专业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社会服务实践对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或调整, 有利于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 高度一致, 这样既提升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又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二) 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是提升“双师”素质的必然要求

“双师”素质是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一种高要求, 专业教师要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技能。一是要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理论, 具备专业理论教学能力;二是要有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 具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 到2020年, “双师型”教师要达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可见,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具备“双师”能力是必然要求。高职专业教师除了参加企业实践锻炼, 如果还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就能更多的进入行业企业, 在企业中做社会服务工作, 更有助于对行业企业了解, 同时开阔眼界、接触专家学者、学习专业前沿和新技术应用, 从而提升“双师”中实践教学能力素质。

三、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 转变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观念

思想观念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需要观念引导。只有观念上转变了, 对社会服务重视了, 工作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 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观念, 重视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高职院校要意识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它可以促进校企合作, 促进学校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其次, 高职院校要引导专业教师重视社会服务工作。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等使专业教师加强社会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让他们认同参加社会培训能够丰富专业理论知识, 提高实践技能, 对教学水平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第三, 高职院校应该出台相应政策, 引导专业教师主动投入到社会服务中去, 促进专业教师转变观念, 树立起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意识。

(二) 加强社会服务团队建设, 促进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一个人只有在团队里才会有更大的发展。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样离不开团队。高职院校应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挖掘自身专业优势, 鼓励优秀人才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来, 组建跨学院、跨专业, 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社会服务团队。同时为社会服务团队提供时间、场所、资金等便利条件, 加强社会服务团队教师的培训, 号召团队中专业教师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提升社会服务团队的社会影响力。高职院校还要搭建有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参与的社会服务平台, 保障社会服务的渠道畅通。

(三) 完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 激发专业教师社会服务的潜力和动力

激励对于一个人的潜能激发有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建立并完善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 激发他们的潜能。首先, 要明确教师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责, 完善专业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考核制度, 对他们参与完成社会服务的情况进行考评。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对参与社会服务积极并且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 要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其次,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可以将社会服务工作考核成绩与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评优评先、个人考核等挂钩, 使专业教师在做好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 向社会服务倾斜。通过合理、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在动力。

(四) 深化校企合作, 加强专业教师实践锻炼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必由之路, 近年来, 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逐渐提升, 但由于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责任意识不强, 依然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作为高职院校要分析专业特点, 找准专业与行业对接的关键点, 加强与行业企业关于产教融合的协同研究, 促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实际业务进校园、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等形式实现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产教融合的作用, 达到校企共同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 高职院校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带队到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实践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参与了实践, 锻炼了能力, 又会发现企业实际业务中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 为企业破解难题。产教融合, 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了参与实践、锻炼技能的机会和条件, 有利于专业教师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五) 鼓励教师参与专业职业教育集团工作,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当前, 为加快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 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部分高职院校开始牵头联合行业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成立专业职业教育集团。专业职业教育集团重点在于通过加强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 达到资源优势互补, 产教融合发展,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专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出现有利于构建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多方互动, 形成合作共赢、开放式的社会服务体系。高职院校能够将自身专业优势推向社会, 发现更加适合自身的社会服务项目。高职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专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工作中, 能够促进教师与其他兄弟院校教师、行业专家、科研机构专业人士、政府职能部门专家进行交流学习, 不仅获取最新专业研究成果和专业前沿, 还丰富了自己实践经历, 提高了专业教师专业发展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匹配度, 有助于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

为提升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需要转变观念, 重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同时引导广大专业教师认识到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意义, 加强社会服务团队建设, 逐渐完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 激发专业教师社会服务的潜力和动力, 深化校企合作, 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专业职业教育集团工作, 从而提升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摘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也是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但部分专业教师对社会服务工作不够重视, 缺乏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动力, 接受培训不足, 导致其社会服务能力不高。本文围绕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展开论述, 探讨了高职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必要性, 提出了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师,社会服务,策略

参考文献

[1] 苏丹.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策略探究[J].教育时空, 2017 (16) :156-157.

[2] 李敏, 孙长征.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分析与思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9 (3) :66-68.

[3] 喻念念.论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培训, 2017, 5 (10) :337.

[4] 李曙生, 张亚萍, 徐向上.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探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4 (2) :1-4.

[5] 刘文锁.刍议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J].辽宁高职学报, 2018 (8) :6-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水电站综合布线系统下一篇:基于InCites和ESI的学科发展分析与评价——以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