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的演讲稿

2023-01-20

在思想开放的今天,演讲稿成为了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编写出逻辑合理、观点明确的演讲稿,可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支持,让更多人愿意深入了解我们的观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演讲稿》,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关爱留守儿童的演讲稿

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

今天在座的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曾经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人,在他年轻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人是谁呀?是啊,是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在他年少时就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所以周恩来后来成了一代伟人啊。可是,现在我想说的是我们也应该为我们的父母,为我们自己,为我们以后的未来而读书!

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忽略了轻重,在前年的苏州,有一位小姑娘跟自己的母亲吵架,妈妈告诉她:“孩子,你都上高中了,妈妈每天给人打工,妈妈下岗给人做清洁工,一个月才800块钱,你考试考这么少的成绩,你妈妈多难过!”女儿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马虎了吗!”“孩子!如果妈妈马虎了,人家一分钱都不给呀!”可她这个女儿把门一摔,离家出走了!

多么小的一件事情,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哪,就这么轻轻一摔就可以放弃。妈妈发动所有的人去找,找不到这孩子,晚上八九点钟,小姑娘一个人在街头,走在江边,她又冷又饿,流着眼泪恨着自己的妈妈,当走到一个大排档的前面,看着人家吃东西,眼泪汪汪的站在那里,酒店的老板,端着一碗面条,递到了小姑娘的手里:“孩子,是不是跟家里吵架了,把这碗面条吃了,是不是饿了,赶快吃掉回家吧!”小姑娘接过面条,狼吞虎咽的吃下去,突然扑通一下给那老板跪下了:“老板啊,你是我的恩人,我要感谢你,你比我妈妈好多了!”老板听过以后说:“孩子,就凭你这句话,这碗面我都不该给你吃呀,我们俩素不相识,你连我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我就给了你一碗面条你就这样的感谢我,你妈妈把你从小养这么大,吃了那么多的辛苦,你怎么不感谢你的母亲啊!”孩子恍然大悟的跑回家里,看到妈妈晕倒在床上,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万里儿不愁啊!同学们,你们要好好对待父母亲,不要让别人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你们的父亲,一个刚强的男人,爸爸像一座山,支撑着这个家,爱着你和妈妈,没有爸爸的辛苦,就没有家里的幸福,同学们,爸爸们很不容易,爸爸太辛苦了,爸爸在没家里呀,非常的难,他在外面给你挣取学费为了你们以后的生活而努力拼搏在外,那是最真诚的爱,现在的男人在市场竞争的环境里,经受着多大的压力?他们要去忍受挣钱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但是无论多大的压力,在孩子面前,从来都表现出那种快乐和自豪,你还没有在你爸爸最难的时候说过一声,爸!你辛苦了!你还没有在你爸最累的时候,问候一声,爸爸!我爱你!

一份《呀!其实我很想家》的卷子引起了批改教师的注意,这是一个留守儿童思念父母的心声,让人看了不由感慨万千,全文如下:

那是我读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就到温州去打工了。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放在亲戚家寄养,虽说是亲戚,但以前我从未见过面。

在亲戚家里,虽然我吃得饱,穿得暖,但那毕竟不是在自己家,那里没有我的爸爸,也没有我的妈妈,那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陌生,在他们家,我十分拘束,浑身显得不自在。

在亲戚家最难熬的时候是晚上,每当我一个人到房间睡觉时,望着空荡荡的房间,我是多么的孤独和寂寞。我不由想起了和爸爸妈妈,想起了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那些快乐时光,想着、想着泪水不由得从脸上滚下来,当时我真想大哭一场呀! 但是又怕哭声被亲戚听见难受,我只好独自躲在被窝里掉泪,心里无数次地念着:爸爸、妈妈,你们快点回来吧!我好想你们啊!哭着、哭着慢慢地就睡着了„„

在学校里,每当放学和上学时,我看见班上同学的爸爸和妈妈接送他们一块有说有笑的情景时,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啊!

现在我已经读六年级了,仍然寄养在亲戚家,但心里始终感觉少了什么似的,特别难受。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体会到的。我们班的王希同学,他的情况和我的一样。他也会经常伤心地落泪想他的爸爸、妈妈,我有时会去劝慰他:“你的爸爸妈妈把你一个人放在城里,让你跟亲戚住,他们自己却在外面打工挣钱,就是希望你好好学习!如果你想他们耽误学习,他们知道后会很伤心的。”在我的劝说下,他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不怎么哭了。

是呀,我的爸爸妈妈不也是如此吗?他们撇下我到温州去打工挣钱,也是为了我们的家今后的生活会更好些。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长大了,也懂事了,再也不会躲到被窝里哭了。有时特别想爸爸妈妈时,就看看他们的照片,把思念之苦深深地藏在心里,因为我明白:品味快过思念之痛苦,才能真正感受到亲人团圆的快乐,我在盼望着和爸爸妈妈团圆那幸福的时光的到来!

你们还有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给你们做饭,给你们拿书包,给你们洗衣服,孩子们,那是你爸爸妈妈的爸爸和妈妈,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吃没吃到什么,穿没穿到什么,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了,今天替孩子看孩子,所以父母们不在家,我希望你们乖乖的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话! 亲爱的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这个话题结束之前,每一位有父母亲的同学,把我们

最心底的爱化作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全天下,最辛劳的父亲!母亲!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推荐]

尊敬的各位评委:

上午好!

我是xxxx。下面我为演讲的题目是【用爱点亮心灯】。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是的,他们是嫩苗,是花朵,他们应该活泼开朗,他们应该无忧无虑,他们应该积极向上。可是作为奋战在乡村教育一线的教师们,我们深知这里的学生有百分之八十是留守儿童。他们有的形成了孤僻、自卑、不合群的性格;有的因为家里没人监管,作业不会没人教,玩耍忘记写作业时没人提醒,甚至还逃学、抽烟、沉溺网吧,很多伤亡事故大多发生在他们身上......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变成了这样?

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美好的,但也是脆弱的,他们需要爱,需要关心,需要保护。当他们误入歧途时,需要有人将他们拉进光明的道路;当他们犯错误时,需要有人为他指引正确的方向;当他们有烦恼,需要倾诉时,需要有人愿意聆听、、、、、、可是对于这群留守儿童,谁能来为他们做这些??父母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远离家乡,甚至几年难得回来一次。而爷爷奶奶只能保证他们吃饱穿暖,其他的也是力所不能及。是的,他们在物质上满足了?可是精神上该怎么办?

我们面对如此严重而又迫在眉睫的庞大的留守儿童问题该怎么办?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 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这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

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他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和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 一条,这一条......”

这虽然是个小故事,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就像那个小男孩一样,我们要面对众多留守儿童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记得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们班有个女生,她的父母常年不在家,在她一岁多刚会走的时候,她妈妈就把她留给爷爷奶奶照顾了。上学期,有段时间本来内向,孤僻的她,更沉默的,上课还经常发呆。。。通过询问才知道原来她父母要离婚。我听后,很是心疼这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后来经过我的耐心开导,找她谈心,渐渐地,她变得越来越开朗

。现在的她,每天露出天真干净的笑脸,上课精神很集中,自然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真的感到很欣慰。当然这只是众多结对帮扶中的一个案例。 作为教师,面对留守儿童,要用爱去温暖他们,去照亮他们。是的,也许他们过分调皮捣蛋,也许他们过分沉默寡言,也许他们成绩一塌糊涂、、、、、、但是“最不配得到爱的人,最需要爱”,这样的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是的,爱是共同点语言,是的,爱是一把万能钥匙,让我们用心筑起一座爱的桥梁,让我们用爱点亮心灯!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个人志愿者讲稿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很荣幸站在首届志愿者讲述大赛的舞台上和大家分享我的志愿服务经历。记得以前上选修课讨论到人性本初问题时,老师给出的结论是:人性生来便是不同的,只要遵从自己的心生活奋斗,那么你便是快乐的。我不知道公益项目会不会是我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但热衷公益却是个性使然的。从小学时老师鼓励我们参加 “手拉手”活动开始,我的志愿服务便没有停歇。打扫校园、为小区扫雪、每年植树造林、看望独居老人、给福利院小朋友送礼物„„

也许是因为之前散落在童年里的那些服务经历,也许是因为十八岁生日那天献血得来的一本证明,进入大学以后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校生活部。因为这个选择,我接触到更多关于志愿服务策划宣传实施的步骤,也有机会成为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加入了天津市红十字协会、校红十字协会等,并成为了天津市献血志愿服务者、天津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防艾日宣传服务志愿者。

通过报名和选拔成为天津站献血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后,几乎整个大一的周末,天津站二楼献血屋成了我固定的工作地。因为那时没有地铁,所以我不得在别人还做着美梦的一个个周末早起辗转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来到献血屋。常常是啃几口面包便戴上志愿者的绶带来到火车站候车大厅宣传相关知识并寻找献血者,因为各式的原因,遭受拒绝与冷眼是我的家常便饭,从一开始的委屈苦闷到后来的淡然,这期间的变化不仅因为我对这份志愿工作的坚持与热爱更是因为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那些感人瞬间。是那个主动上前要求献血豪迈的说着献多少都行的民工大哥、是那个献完血后压着伤口最后一刻奔过安检口的叔叔、是那个每隔半年便来义务献血的奶奶,是他们让我看到志愿者的光芒,是他们让我在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喉咙沙哑却一无所获心情落寞的时候坚持了下来。除了这项志愿活动,我还考取了急救资格终身证书,参与了造血干细胞进校园、防艾日等宣传活动。在不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时候心里是充满恐惧的,但是经由系统学习我了解到人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再生功能,成为捐献者在挽救他人生命的同事并不会对自身造成不可逆伤害,所以在号召同学们投身其中担当捐献者的同时,我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捐献者。很多时候,我们只要不带主观臆断的多了解多参与,也许未来某天我们就会帮助到他人。

在参与众多的志愿活动中,最令我深有体悟的莫过于中山大学的“蓝丝带-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与其他亲戚、父母亲的朋友一起生活。据2010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在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中,孩子们不同程度的存在1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2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以及.心理问题等三大问题。为致力于改变这些现状,我加入了蓝丝带项目,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措施

黄板中学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措施

我校为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推行多项措施,奏好“校园平安曲”,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安心、舒心、放心的读书,快乐的学习。

一、着力宣传,营造氛围,突出“浓”

利用班会、给家长一封信、标语等有效形式,营造声势,大张旗鼓地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适时报道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将视角锁定在留守儿童,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关爱行动,从而在全乡营造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形成了聚焦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二、 深入调研,夯实基础,底子“清”

为澄清留守儿童底数,我校在开学初期,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排查,统计调研。并对排查出的留守儿童建立档卡,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生活现状、心理发展及父母务工状况等调研结果,进行分类、梳理,从而夯实了留守儿童的工作基础。

三、 深入调研,规范管理,注重“细”

我校进行农村留守儿童统计调研时,健全档案,固好“平安之根”。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专项档案,对学生的详细住所、联系电话、监护人等内容进行登记,并做到及时跟踪,确保“不漏一个学生,不丢一份信息”。同时,着重对留守儿童发展状况的调研结果,进行梳理分类,将留守儿童基础工作。做实、做细。

四、 结对帮扶,关爱儿童,范围“广”

结对帮扶,搭好“平安之所”。发挥当地学生的作用,采取“就近就地、年龄相仿”的原则,将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结成对子,互相监督并共同参加一些校园活动,教师及时进行安全跟踪,确保他们安全、健康。

五、 家校联系,及时沟通,了解“全”

首先,学校利用校信通这一现代手段,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假期学习情况,通过信息的交流反馈,对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及时予以指导、解决。其次,通过每月定期的家访活动,积极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加强联系。在家访中,了解学生的生活安排之外的其它形式,提醒家长要落实监护职责,重视孩子的外出、游泳等安全教育,避免产生监控“空档”。通过普访,让更多的留守儿童监护人,重新认识到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不能忽视,让他们从思想上筑起防线。

六、 依托载体丰富多彩,形式“活”

为使留守儿童从不同方面得到关心、关爱,我校发挥群团优势,依托活动载体,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活动,通过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应用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留守儿童受到锻炼,磨练意志,展示自己,在生活、心理、情感等方面得到更多关爱。

七、 强化监督,抓好落实,督导“严”

针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开展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采取查看活动方案、召开教师座谈会、根据学校留守儿童档案随机走访等形式进行督导。同时,我校组成专门的领导小组,责任到人,负责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八、 创新思路、延伸爱心,情无“限”

虽然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还有很多方面尚未完善,今后着重从这些方面,拓宽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总结经验,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工作机制。健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网络。二是广泛发动,建立留守儿童服务机制。“留守儿童之家”,搭建留守儿童活动交流平台。三是开辟教育领域,建立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基地。创新活动载体,开展留守儿童意志训练活动,使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四是依托代理家长活动,丰富活动内容,为代理家长和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沟通、感情交流的机会,将代理家长活动引向深入,将爱心无限延伸。

黄板乡中学

2016年3月12日

第五篇:留守儿童需要怎样的关爱

汤勇 廖德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继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于今年2月发布之后,截至目前,已有山东、福建、浙江、云南、吉林、宁夏、安徽等26个省份出台实施意见,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措施。留守儿童需要怎样的关爱?本期刊发两篇文章进行评析。

最好的关爱是爱的教育

要从根本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还必须下力气办好乡村每一所学校,让乡村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够真正享受到爱的教育。

不让不满16周岁儿童单独居住,引导扶持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动态管理,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专业服务等举措,虽然能对关爱留守儿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都还仅仅是治标之举。要从根本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还必须下力气办好乡村每一所学校,让乡村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够真正享受到爱的教育。

从我们很多人的成长经历来看,较之物质及其他方面,爱的缺乏对孩子的心智发育和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现在的留守儿童,有家庭经济的好转,有国家资助政策的保障,还有精准扶贫的推进,在生活及温饱上大多不成问题,他们最缺少的是爱。

这种爱的源泉首先当然是孩子的父母,但既然打工是中西部地区众多为人父母者迫不得已的选择,而且在较短时间内不能消除,甚至在整个社会转型时期都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那么我们的乡村学校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对留守儿童“爱”的责任。虽然这个担子很沉,但却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然,而且挑与不挑大不一样。

留守儿童大多家境一般,自身学习条件也不优越,他们来到学校不仅是来学习的,更是来这里生活的。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文化知识,更需要得到饮食起居的照料、师情友情的慰藉、亲情父母情的补偿。他们不仅需要得到应有的分数和成绩,更需要得到兴趣爱好的培养、个性的张扬和精神的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对留守儿童的爱,便没有真正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给留守儿童多一些阳光雨露,多一些爱的滋润,多一些心的呵护,多一些精神层面的关照。比如,尽力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建立专业心理辅导员队伍,让所有留守儿童都能接受心理辅导;建好乡村少年宫,让每个留守儿童都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可以参与,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既爱上学校,爱上学习,又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既迸发他们的智慧与活力,又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变得阳光与自信,都能在校园里抬起头来;建好“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有条件与父母通过网络见面与交流,让每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对留守儿童还要经常家访,了解他们的情况,给他们的监护人传授正确的家教方法,让这些父母没在身边的儿童也能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而收到与学校教育同步的效果。

有句话说得好,“希望上天给笨孩子一个矮树枝”,只要教育有爱,就会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枝可依,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一展所长的机会。还有一句话也很有道理,“野百合也有春天”,只要教育有爱,就会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跟上节奏,让每个留守儿童不掉队,让每个留守儿童在自己的春天里绽放如花笑靥。

(汤勇 作者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

“精准关爱”要有可操作性

儿童留守现象本身是由于政府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所带来的结果,要消除这一现象,根本落脚点还在于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应当说,许多地方在落实《意见》上采取的措施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基本上涵盖了留守儿童的信息采集、教育环境、心理辅导、生活关爱等各个方面,并且在减少儿童留守现象上有明确的目标。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是宽泛的提法多了一些,而且许多提法并没有多少可操作性,政策措施的落地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比如,务工人员将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告知村(社区)和子女就读学校(园),用工企业、单位要提醒、督促务工人员履行家庭监护责任等规定,看起来已经细化到了最基层单位,但是如何操作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收到基本信息的单位应当如何处理,基本信息的使用应当有怎样的规范,显然是更为重要的内容。而企业提醒、督促务工人员履行家庭监护责任则并无多大实际意义。企业提醒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当地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政策是父母能否带上孩子外出务工的关键,不把孩子带在身边并不是他们不负家庭监护责任,而正是为了尽家庭的责任,为了给孩子一个较好的家庭经济环境。既然解决不了问题,这种“提醒、督促”就是一种无效的规范。

在我看来,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措施办法,一定要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以目标来落实目标,而不是以具体办法来落实目标,最终只会沦为口号式落实,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是以用工企业、单位的责任为例,与其让企业提醒、督促务工人员履行家庭监护责任,还不如要求用工企业采取实际行动,比如提供相应比例的夫妻房、家庭房,为务工人员创造与孩子在一起的条件。也许这种针对企业的责任要求在目前只能起到倡议的作用,但总算是有了实实在在的方向,在“治本”上有着积极的意义,与空泛的“提醒、督促”相比好了太多。

其实,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落实《意见》的各项要求,各地的措施办法应当把落脚点放在服务上,而不是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各种要求上。特别是不能给务工人员施加强制性要求。儿童留守现象的出现,其本身就是由于政府公共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所带来的结果,要消除这一现象,根本落脚点还在于完善公共服务政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上。

许多地方在“治本”的措施办法上,多是着眼于让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当然也有一定的创业政策支撑。但是,支撑创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空间,而开发和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将愈加成为常态,把人“留在老家”的思路,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也不可能有明显的成效。

完善影响儿童留守现象的公共服务政策,主要责任在务工人员流入地。流入地本身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政策方面,并没有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考量。要达成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的目标,必须正视并解决流入地公共平权政策这个根本性问题。而针对这个问题制定措施办法,固然有着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利益平衡的难度,但却是最有效、最具操作性的解决方向。

(廖德凯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试题下一篇:广播电台有哪些好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