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总结范文

2022-06-26

叹岁月流逝太快,转眼间便到了年底,一年的辛苦工作中,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难忘时刻,也在不断的工作积累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了记录这一年的工作成长,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为民办实事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为民办实事总结范文

为民办实事总结

一、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为有效控制麻疹疫情,降低麻疹发病率,9月份我中心组织人员深入社区、基层为全区适龄儿童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经过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共为69655名儿童实施了免费接种,通过接种,有效地建立了免疫屏障,对预防麻疹的发生、流行起了重要作用。

二、关注民生、关爱下岗职工

疾控中心高度重视下岗再就业优惠工作,积极提高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手段,为下岗再就业人员办实事、办好事。今年以来,我们努力帮助下岗再就业人员用好政策,用足政策,中心为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户减免预防性健康体检费和产品卫生质量检验费,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并受到了再就业个体经营户的好评。

第二篇: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二○○九年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

2009年,市政府赋予我局为民办实事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加工领域食品监督抽查安全性指标合格率达95%以上;全年监督抽查生产加工领域食品不少于1800批次,取证食品抽查覆盖面达90%以上,乳制品每月抽查一次,豆制品、肉制品、酱腌菜等高危食品每季度抽查一次;抽查信息每季度通过文件、杭州市门户网站、杭州市质量网进行公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添加剂备案率100%;乡镇政府所在地以上的食品生产小作坊全部达到颁发生产许可证标准。

一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这一主线,深入贯彻“民主民生”战略,把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全系统的中心工作来抓,切实落实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由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把实事项目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人抓好落实,明确责任、要求,按要求每月上报进展情况,每季度进行小结,己圆满完成为民实事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情况是:

一、切实加强食品监督抽查

监督抽查是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力手段,也是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有效抓手。2009年,我局坚持将有限的监督抽查经费优先保证食品抽查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抽查的频

1 次和抽查的覆盖面。共监督抽查“肉制品、炒货、挂面、白酒”等48种2484批次食品,其中,抽查食品取证企业食品2401批次,是取证企业的1.5倍,抽查覆盖面达到95%以上;食品抽查批次数占产品抽查批次总数的49%,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从抽查检测的情况来看,2484批次抽查的食品中,合格2315批次,批次合格率达93.2%,较2008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安全性指标合格率已达96.1%,我市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一是突出食品监督抽查重点。坚持乳制品每月抽查一次,豆制品、肉制品、酱腌菜等高危食品每季度抽查一次。共抽查乳制品140批次,达到监管企业数的20倍;抽查豆制品、肉制品、酱腌菜分别为120批次、167批次、125批次。二是加强监督抽查信息发布。每季度将监督抽查信息通过文件向各级政府、上级部门、基层部门通报,通过杭州市门户网站、杭州市质量网向社会发布。三是开展执法检查。采取专项执法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措施,加大对食品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全市稽查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4675人次,检查食品企业2177家次,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行为178起,捣毁窝点20个。

二、深入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

全市质监系统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各项日常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狠抓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监管,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

2 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食品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一是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在组织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全市1692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申报备案,备案率已达100%,较好的构建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长效机制。二是开展添加剂专项执法检查。在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执法大检查,依法查处企业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检查、巡查企业3174家次,查处食品添加剂违法案件42起。三是强化食品添加剂抽查。配合专项整治,适时调整监督抽查方案,对省级下达和市级已开展抽检的食品,增加了相关检验项目;对尚未纳入抽查计划的,立即部署进行抽查。共抽查火腿制品、淀粉制品、面粉、味精、菌类干制品、酱腌菜、糕点、鸡精等重点食品企业产品925批次,合格率90.8%。四是建立风险预测机制。成立了风险预测领导小组,组建了信息员、联络员和技术指导三支队伍,加强产品质量风险信息评估和工作。安排市、县有关技术机构对蜜饯、白酒、炒货、肉制品、粉丝、糕点、豆制品等7类产品进行了风险监测,共发现食用包装容器的增塑剂、白酒中的三氯蔗糖、蜜饯中脱氢乙酸、生态蜂蜜中抗生素、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炒货中的焦亚硫酸钠、豆制品中脱氢以酸钠、含乳食品中的动物水解蛋白等8项风险因素,及时的发现了产品质量存在的风险隐患,组织开展全面检查,及时采取措施,实现了关口前移,及时遏制了区域性、行业质量问

3 题的发生。

三、扎实抓好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是今年市政府部署食品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根据市政府专项整治要求和蔡市长有关指示精神,倾全系统之力,采取“规范一批、置换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方法,强势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规范工作。全市352家食品加工小作坊中,117家A类小作坊全部取证、96家B类小作坊全部整改规范、139家C类小作坊全部关停,全面完成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规范任务。一是制订实施细则,明确规范要求。结合小作坊生产加工条件普遍较差的实际,在调研的基础上,以立足小作坊现有生产条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为原则,制定了《杭州市食品加工小作坊规范通则》,作为指导小作坊整改规范的基本依据。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豆制品、毛茶加工等不同行业小作坊整规的实施细则,明确了生产条件、质量控制、生产管理等方面必须达到的基本生产条件。二是坚持一厂一策,分类整治。根据小作坊不同的生产加工条件,按照ABC进行了分类,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整规。对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A类小作坊,依据市场准入条件抓好帮扶指导,促成其获得生产许可证;对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B类小作坊,按照规范通则和实施细则要求进行整改规范;对生产条件差,整改无望的B类小作坊予以关停。在整规过程中,组织了16名专家,对AB类小作坊开展“一对一”的帮扶,从厂房布

4 局到申领生产许可证的每个环节都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三是坚持示范引路,树立“标杆”。为整体推进小作坊整规工作,我们选择富阳受降镇、桐庐富春江镇和建德杨春桥镇为小作坊整规试点。在富阳受降镇组织5家取证的豆腐皮生产企业,联合31家小作坊组建了“大垅山豆腐皮专业合作社”,树立了联合做大的标杆;在桐庐富春江镇和建德杨春桥镇,以重点规范B类小作坊厂房布局、清理产品标准、严格生产管理、抓好产品检验等工作,树立了B类小作坊整改规范标杆。通过示范引路,提高了整规工作效率。四是坚持政策激励,推进整改提升。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出台政策,全力支持小作坊采取股份联合、兼并重组、改进工艺等方式进行整改提升。如:萧山区政府对取得QS证书的小作坊每家补贴3万元,对难以取证且在规定期限内关停的,也给予每家3万元的经济补偿;淳安、临安等地对取证的小作坊实行2-3万元的奖励。建德市质监局对小作坊计量器具和产品检测实行半价收费。通过政策激励,极大的提高了小作坊业主整改规范的积极性。五是加强督查通报,确保整规进度。市局组成了由局领导带队的三个督导组,采取分片包干,深入基层和小作坊企业,对两区五县市的整规工作开展每月两次的督导,全面了解各地整规进度,协调、解决整规中碰到的困难,并每周在质监系统内网上通报各地ABC类小作坊的整规进展情况,相互促进,确保了整治进度。

四、拓展服务群众生活的平台

5 以市民关注的食品质量问题为切入点,我局在认真抓好全市食品生产加工领域质量安全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优势,开拓性的创建了“杭州市食品质量安全指数评价体系”,通过向市民发放发放6000多份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了肉制品、豆制品、酱腌菜等23类56种食品和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上市销售的蔬菜为指数代表品,对本市生产加工企业和以华商超市为代表的流通企业的指数代表品,进行全检全测,定期向社会公布一次食品质量指数。这项工作纳入了市委民主民生互动平台建设重点内容,力求通过食品质量安全指数发布,逐步构建部门主导、企业主体、专家指导、媒体引导、市民参与“五位一体”的社会复合主体,形成全社会关注食品质量安全,共同构建食品质量安全网络。

通过近三个月的试运行,12月8日,联合市品牌办、市科协、杭报集团和杭州文广集团,隆重举行了首次“食品质量安全指数发布会”。此次共检测了纳入指数代表品的杭州本地和杭州以外地区220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的“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制品、食用油”等24大类近3000批次产品,以及两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上市销售的8万余批次蔬菜,质量指数达到98.03。表明杭州的食品质量总体状况非常好,市民的餐桌是安全的。发布会后,国家、省市级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全国上百家网站进行了转载,进一步提升了杭州在全国的影响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浓厚氛围。

6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的一年里,我局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牢牢抓住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动摇,严格依法监管,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努力打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为建设共建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作出新的贡献。

二○○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升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机关”的要求,全系统从年初开始就制定了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计划,上下努力,履行职能,在工作中融入服务,在帮扶中体现精神,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做出了许多贴近社会、贴近百姓的实事,全系统做实事39件,投入资金60多万元,减免费用达120多万元,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社会上留下良好的口碑。食品处的《食品安全服务》和计量院的《农贸市场计量诚信活动》两个项目被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评为《07法制南京建设办实事先进单位》。2007年为民办实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上下联动,帮扶力度倍增

市局年初制定2007八项办实事项目后,各分(县)局、直属事业单位、机关各处室很快行动起来,市局处室主办的项目,事业单位、分(县)局主动配合,齐心协力做好服务。今年开展的“质量知识进社区”活动,就是很好的配合行动,监督处、食品处、质检院在各分(县)局的配合下,派出专业干部走进各区县的街道、镇,为市民举办质量知识讲座,传授鉴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共举办讲座14场,听课人数1800人,受到地方政府和市民的好

7 评,也树立了质监系统心系百姓的形象。“高淳东坝镇帮扶”项目也体现上下配合的效果。市局今年为东坝镇捐赠帮扶款60万元,支持该镇建设蔬菜基地,情报所为该镇企业提供技术标准,为银湖休闲中心提供服务标准,指导他们朝规范化方向发展。质量处帮助该镇招商引资的电缆企业办领生产许可证;机关一支部、机关二支部、稽查分局支部、情报所支部、特检所支部春节前对高淳县东坝镇东坝村、中村、沛桥村和新建村40户贫困农户开展送温暖活动,给每个农户家送去了棉被、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用品,情报所支部还为结对共建的新建村村支部捐赠了肆台电脑、两台电扇和关于农业发展的技术资料,得到高淳县领导好评。

二、发挥优势,破解难题

特检所开展“老旧住宅电梯失检”的攻关,取得良好效果,年初该所派出的由专家组成的6个小组到全0市调查老旧住宅电梯长年失检的情况,向市政府提交《城市老旧住宅电梯现状及处理意见》的报告,并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这部分长期不在受检范围的电梯问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得到政府的重视,发出专款改造了电梯,并列入正常检验目录。老旧住宅电梯的解决,消除了安全隐患上,市民又用上安全舒适的电梯,对特检所交口称赞。特检所今年还为老年公寓、儿童福利院、残疾人联合会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住宅电梯提供免费检验,为高新开发区企业减免检测费,全年共减免费用18万元,为市民做了实事,办了好事。计量院“百场万秤免费检定”也为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计量院对全市150多个农贸市场开展计量仪器免费检定上万台件,对所有电子秤、台秤重新检验后加装铅封,防止人为作弊,有效减少计量纠纷,农贸市场管理部门也十分满意。计量院还开展加油机铅封检定,解决加油机计量作弊。

三、制定标准,构建和谐

一是2007在全局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在白下区召开了《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省级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省级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并被列为全市和谐社区创建重要依据,有效推进标准化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玄武、白下两区累计创建

8 锁金五村社区、公交一村社区、蓝旗新村社区、梅花山庄社区等达标和谐示范社区50个。二是发布由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民政局、江宁区政府等单位起草的《和谐农村建设准则》市级地方标准。目前,江宁区已将《和谐农村建设准则》地方标准试点示范及达标创建列入政府考核和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创建条件,在全区9个街道36个行政村全力推进。三是会同市农林局组织申报、通过立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6项,市级“直播水稻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有机食品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紫心甘薯生产技术规程”、“稻-虾(克氏螯虾)连作生产技术规程”等市级地方标准15项,其中6项省标已形成标准送审稿报省局;组织通过国家级苗木、省级有机蔬菜、黑莓、市级葡萄、茶叶、獭兔、糯玉米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新立项高淳东坝镇“早园竹标准化示范区”等5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开展溧水有机蔬菜、高淳双孢蘑菇和江宁西甜瓜“公司+标准+基地+农户”3个农业标准化规模示范点建设,其中江宁西甜瓜通过示范实现种植面积3万亩,与种植普通西瓜相比亩增效益5000元,实现增收1.5亿元。溧水有机蔬菜示范点每亩产有机青花菜1500kg,8元/斤,与常规种植相比每亩增收6000元。高淳双孢蘑菇通过示范建设,2007年每万平方尺蘑菇产量达到2.5万斤,效益达2.1万元。与实施前比较,每万平方尺单产、产值和效益分别增长了12.6%、21.3%和34.5%,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四是启动我市雨花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准申报工作。我局标准化处帮助中山陵、雨花台在内的21家雨花茶企业组织申报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准的注册登记,并通过国家级验收。据初步统计,全市已累计发放专用标志24万枚,覆盖雨花茶4万公斤,带动雨花茶销售价格上涨30-40%,春茶总产值达到2.7亿元,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突出特色,创意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我局今年相继开通了“12365”、“96365”和“122”投诉举报专线,目前共受理各类来电551件,其中咨询电话262件,质量投(申)诉27件,解决了消费者一些多年投诉无法解决的问题。各分局、县局在烦忙的工作中,结合当地的实际,开

9 展为民服务活动,鼓楼分局结合地域餐饮业集中的特点,重点解决餐馆业计量准确问题,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他们制定了《餐饮业计量服务规范》,在全区餐饮业中推行计量明示制度,菜单上明示配菜计量值,让市民明白消费。情报所发挥自己优势,在全国食品专项整治活动中,开发了《食品添加剂应用软件》,为我市食品企业提供了添加剂查询系统,极大方便了企业添加剂使用查询,受到企业欢迎。质检院的“光明工程”特色明显,该院在多家眼镜店设立咨询服务工作站,利用休息时间每周定期为学生和老人提供眼镜配镜方面的免费咨询服务,全年开展免费咨询活动100余次,发放宣传册100余册,免费检验、咨询数百次,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监管中服务,服务中监管

食品处认真组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在整治中实施大量服务性工作。在各分局、县局的配合下,食品处对全市食品小作坊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统一免费发放原料进货记录台帐、销售台帐、食品添加剂使用手册和质量安全承诺书,指导企业规范化生产。他们举办培训班五期,培训380多家企业,力求逐步改变小作坊无序生产的状况。为了指导企业走正规化生产之路,取得生产许可证,食品处成立食品生产许可证咨询中心,针对食品企业从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低等因素,组织专家为企业指导服务。结合全市食品专项整治,开展了市民巡访访食品生产企业活动,组织区县局为237家食品企业领取生产许可证,对491个食品小作坊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其中有40多家小作坊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取得了生产许可证。通过网络开展《我为食品质量安全献计策》活动,普及食品质量安全知识,收到各地市民好建议63篇,有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已通过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围绕中心,细化服务

质量处与各区县局大力抓紧名牌战略的推进,服务企业做到精细化,他们多次与企业沟通、指导,多次上门提供咨询、督促,在申报名牌中极力打通申报渠道,为我市有申报潜力的企业疏通名牌申报目录,向有关领导专家介绍企业,经过努力,2007年我市获批准13个

10 中国名牌、81个省级名牌和129个市级名牌产品,达到历史上最好水平,有力提升我市的经济地位。玄武、江宁、秦淮、六合分局等也大力配合,争创名牌在我市掀起高潮。

七、开展专项整治,规范企业行为

2007年我局组织农资、食品、建材等专项检查14次,共出动稽查人员18628人次,立案查处各类案件593起,查获违法产(商)品货值19244.57万元,涉案货值5万元以上的案件93 起,15万元以上案件50起。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900多人次,检查各类生产销售单位750多家,查处各类案件24件,捣毁窝点14个,建议吊销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14个,移送公安机关15起;对栖霞区燕子矶佘冲村非法酱卤肉产品窝点进行了专项打击行动,查获25户加工点、非法生产加工的酱卤肉产品1250公斤,非法使用的工业染料一批;对建邺区双闸地区的鸭制品加工集散地进行了专项打击,取缔非法加工窝点5家,整治和规范了双闸地区鸭制品加工行业。有效规范了相关行业的生产行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了市民对政府部门的满意率。

存在的不足:

1、为民办实事活动的项目社会影响力仍不大,多数项目宣传的力度不够,“能见度”不高。

2、为民办实事在各分局、县局不平衡,有的分局领导并不重视,无计划,无项目,无检查,干到哪算到哪,形不成大动作,产生不了影响力。

我局的办实事项目,引起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关注,2007年的“百场万秤计量诚信服务”和“食品质量安全服务”两个项目就被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列入《全市法制南京十件办实事项目》之中,有4个项目列入《全市百件办实事计划》之中,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我局将在新的一年继续制定为民办实事计划,把服务型机关建设落实到实处。

第三篇:村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

近来,在**镇**山下**村的公路旁,一个集文体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群众活动广场刚刚竣工:铺满渗水花砖的场地、仿古的凉亭、崭新的健身器材、精美的水池……“眼下,这个广场在**镇内面积最大、设施相对齐全,群众跳个舞健个身更安全、更方便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新村说。

这是**村两委想方设法、加大投入,为民办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村以富民强村为己任,从村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出发,倾力解决实际问题,为百姓圆了一个个幸福梦。

加快产业转调圆百姓致富梦

走在进村整洁的柏油路上,路两侧杨柳依依;放眼望去,田间地头的金银花竞相绽放。挎着篮子辛勤采摘着金银花的老人们,三三两两的,她们娴熟地做着手中活计的同时,还不忘拉着家长里短。

这是**村抓住我区整建制有机农业生产区发展机遇,与山东上水公司合作开发的金银花种植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村上拢共流转土地300多亩,以每十亩一份的方式分租给愿意管理的农户。百姓们不仅能得到每亩八百元的土地流转收益,还能通过土地管理权转租或到基地务工获得劳务收入。随便问问地里哪个采摘的农民,都说一天下来,挣个五六十块不成问题。

在农民采摘金银花的不远处,矗立着的一些崭新的厂房,为这个宁静的山村平添了几份现代化气息。车间内,揉捻机、杀青机、烘干机、包装机等配套机械设备一应俱全。管理人员徐仲禄介绍说:“这是上水公司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的集金银花种植、生产、加工及办公于一体的基地。包括我在内的村民,在这里打工的有三十多个。”无疑,它的建成为**村乃至**镇的有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推进民生建设圆百姓幸福梦

**村位于**镇北部,随着农业结构转调步伐的加快,村民大多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以外出打工居多,闲暇日子明显多了起来。村民茶余饭后出来休闲娱乐,原来在家门口的公路上,这里一簇、那里一堆,黑灯瞎火的,还存在着安全隐患。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个场所规划面积4000多平方米,总投资40万元,都是新村加强对上政策支持和对外联系,一点一点争取来的!”在文体广场建设现场,村党支部副书记刘以德介绍说。

以民为本、民生优先,积极争取投入更多的公共资源,不断提升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正是坚持了这样得发展理念,该村的变化日新月异。据了解,这一届村两委上任以来,已累计投资150万元,硬化村内、田间道路4.7公里,同时对全村的用水管道全部进行了翻修整理,解决了全村1100余人的吃水难问题。村两委每到传统节日,按照60岁以上老人60元、70岁以上老人80元、80岁以上老人100元、90岁以上老人120元的标准为老人发放抚恤金,并为他们送去鸡蛋、油、面等生活用品,让全村老人老有所依、倍感温暖。村两委十分重视尊师重教,腾出好房子作孩子们的教室,而把狭窄的危房作村干部的办公室;协调国际爱联有限公司淄博爱心使者团队为十多名学生每人捐资500元。村两委用改善民生这把钥匙开启了百姓的心门,每每谈起近几年的变化,村上不论是年轻的徐营、赵新刚,还是年老的杨秀香、尹玉琪等等,幸福感总是写满他们的脸庞。

谈及下一步发展,赵新村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将着力在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农业上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百姓办实事好事,努力实现村强民富的目标。”

“东南繁花,长岭望河,浮云急流,八角石井,**细雨,石屋望岱,弯崖秋嶂,淘钱溪流”,这是上辈人总结的**八大美景。如今,**村全体村民在赵新村的带领下,正在**山下描绘着又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幸福美景。

第四篇:“为民办实事”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群众观,认真贯彻落实湘贫办字[2004]15号《关于印发<全省扶贫开发系统落实省政府为民办8件实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确保省、市“为民办实事”中各项扶贫任务的全面按时按质按进度完成,我们从强化组织领导、狠抓任务落实、强化增收措施三方面着力,完成扶贫建房288户,在建343户;完成沼气建设1532口,在建911口;在建乡镇卫生院10所;“为民办实事”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

一、 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主要是建立“四项制度”,即

1、建立领导责任制。全市扶贫办系统成立了“为民办实事”领导小组,由市扶贫办主任李清喜任组长,负总责;市扶贫办两名副主任及各县办主任任副组长,组织具体实施。各县办也均成立了具体实施工作小组。还确定了各县专人负责,专人联络工作责任制,并要求各县办均需建立专门工作档案。

2、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市扶贫办起草下发了《关于认真抓好“为民办实事”的通知》,通知中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为民办9件实事”的要求,更进一步分解了各县的扶贫任务,明确了上报“为民办实事”的进展情况的时间规定以及相关人的责任,力求扶贫任务件件有着落,个个有任务,人人有责任。

3、建立部门协调制度。为民办实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为抓好这项工作,我们与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单位建立了专人联络、定期联系制度,并随时与各单位保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4、建立考核通报制度。市扶贫办定期(每月、每季、每年)对“为民办实事”扶贫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予以通报,目前已通报进度结果两次(1-4月、5月);并根据各县完成任务情况,在年底予以考核,考核评定的结果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个等级。考核评定的结果将作为年终优秀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评定为“不达标”等级的,将取消其各类评奖资格。

(二)狠抓任务落实

据各县上报数据统计,2004年1-6月期间,我市两个国扶县和两个省扶县的四大类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如下:

l、贫困人口减少。四个县已帮助7500人解决温饱或越过900元低收入线,占总任务1.23万人的25%;减少低收入人口11080人,占任务2万人的55%;

2、帮助贫困农户建房。四县目前已完成建房户数计288户,占总任务的46.5%。其中桂东县完成62户占其任务数的41%;汝城县完成136户占其任务数的31.7%;宜章县完成20户占其任务数的71%;安仁县完成70户占其任务数的700%。另有,343户为在建数,其余的建房任务四县均已落实到项目区、项目户。

3、帮助贫困户建沼气池。尽管目前省办尚未下达建设沼气池的专项资金,但是我市的沼气池建设工作仍启动迅速,已建成沼气池1532口,完成任务率达44.2%;尚有在建沼气池911口。

4、帮助贫困乡镇建卫生院。今年四县帮助贫困乡镇建卫生院任务数为10所。为做好这项工作,1-6月,各县办已会同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奔赴10个乡镇卫生院了解情况,掌握各所卫生院急需添置的医疗设备情况,并确定了大件医疗器械的配备地点及相关技术人员培训情况。

(三)强化增收措施

1、坚持扶贫开发进村入户,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按照“一次规划,两年实施,逐村验收,分批推进”的扶贫开发方法,我们指导贫困村制定了2004-2005年扶贫开发规划并加大调研工作力度。

2、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为民务实,抓好项目增收和劳务输出增收两件实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增收一块,各县办重点抓好基础建设类项目、龙头企业类项目、产业基地建设类项目和生态项目建设四大类项目建设,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劳务输出增收一块,各县办主要做好了省办64名贫困村科技骨干培训、298名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和市办136名农民工订单培训人员的选送工作。

3、坚持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和扶贫政策,并切实加强管理,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禁止挪用、挤占、截留扶贫资金,确保扶贫资金不“跑、冒、漏、滴”,不错位、不换位,各就各位;上半年,完成了全市2002年一2003年两年扶贫资金的审计整改报告,并开展了1999-2003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调研工作。

4、坚持做好产业扶持基金的投入、使用监管工作,确保产业扶持项目顺利如期完成;1-6月份,已投入产业扶持基金500万元(桂东县300万元,安仁县200万元),引导贷款近8000万元,帮助5000农户开发种养项目,增力口收入。

第五篇:乡镇关于为民办实事情况的总结

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党委、政府把为民办实事作为贯彻落实政德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实施各类惠民工程,兴办公益事业,通过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全乡为民办实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质量过硬,效果明显,群众较为满意。

一、基本情况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投资15万元维修机井、扬水站,投资10万元清淤沟渠3000米,铺设管道6000米,灌溉3万亩小麦。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加强对XX蜜桃、XX蔬菜、XX养鸡等特色产业的指导,以特色促增收。先后聘请种养专家为种养专业户培训4次,发放科技信息资料5000余份,对特色种养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三是落实好粮食直补政策,上半年共发放粮食直补款405.7万元,为粮食生产增加后劲,确保粮食产量。四是着手建立各村农业技术站,健全农村科技推广网络,及时将农业适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目前在XX村建了农业技术站。五是坚决落实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上半年共补贴45万元,提高了农作物单产,促进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六是筹资200万元兴建XX区域性敬老院,对符合条件的老人尽量接入敬老院集中供养,为老年人营造“安乐窝”。七是加大新农村合作医疗推行力度,力争参合率达到100%,上半年为3396名农民报销医疗费用162.93万元;八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教育环境,做好了投

1 资300万元XX学校宿舍楼建设工作,投入30余万对乡内危房教室进行了改造。九是作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补贴工作,上半年为农民发放补贴款15万元,为农民带来真正的实惠,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十是健全调处机制,为民解难。建立乡领导接访制度,每个工作日有一名乡级领导接访,并负责协调调度接访案件;按东西两片组织退休老教师、老干部14人建立了两个民调中心,并设固定办公地点,协助乡综治办调处矛盾,为百姓解决纠纷。

二、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成立了一个机构。乡成立了为民办实事领导小组,由一把手镇党委书记XX任组长,负总责,乡长XX任副组长,组织具体实施,全体班子成员为组员。结合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年初即制定了为民办实事具体实施方案,总揽全年办实事工作。

(二)开展了两项活动。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做好“三摸底,三帮助”和“四到三问”活动,发动机关干部沉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掌握村情民意,掌握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带着感情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为群众联系就业800多人次,解决矛盾纠纷40余起,为企业跑办各种手续40余次,为困难企业协调发展资金800多万元。

(三)建立了三项制度。

1、建立工作督办制度。为确保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我乡进一步分解了各条线的实事任务,确定专人督办,制定了为民办实事工作预案表,明确了“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的时间规定以及相关人的责任,力求实事件件有着落,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

2、建立

2 考核通报制度。为民办实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期(每月,每季)对“为民办实事”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予以通报,并进行公示。

3、建立绩效挂钩制度。根据各条线上完成任务情况,在年底予以考核,考核评定的结果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个等级。考核评定的结果将作为年终优秀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评定为“不达标”等级的,将取消其各类评奖资格。

三、存在问题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XX年为民办实事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政府为民服务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显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进展不够平衡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实事项目客观上难易程度不同,各承办单位对办理实事工作的认识程度、组织程度不同,导致实事项目进展不平衡,部分项目已经超额完成,个别项目还没有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二是要素制约影响较大。绝大部分的为民办实事项目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才能正常实施,受今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地方财政的投入和社会各方融资难度的增大,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影响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展的主要障碍。同时,土地、人力、设施、政策等多种因素也直接影响了部分项目的进度。三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为民办实事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由于政策宣传的不到位,导致一些为民办实事工作难开展。四是实施项目效应不广。个别实事项目受益面较窄,影响力不够广泛,尚未真正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最强烈的诉求和愿望,未能真正引起群众的共鸣。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为民办实事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继续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及时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对尚未全面完成的项目,要认真分析研究,查找原因,拿出对策,限时完成。无论有多少困难,为民办实事工作都没有余地,更没有折扣。在工作中,要把握好切入点和关键点,重点突破,确保各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

(二)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对于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工作成果,提高为民办实事工作的质量。如农村饮用水扩面工程、城乡交通一体化工程等,要继续高度重视,完善后续管理政策,加强经常性监管,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对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等实事,要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确保办成一件,巩固一件。

(三)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为民办实事工作是一个渐进、提高、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认真总结为民办实事工作经验,坚持和完善这一好的做法,进一步明确工作指导思想和重点领域,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合理确定项目,不断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丰富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进一步畅通民情反映渠道,更多地关注民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选择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群众能看到实效、得到实惠的事项,选择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涉及部门多、协调难、久拖不决的问题,真正做到实事

4 项目源自民意,合乎民心。要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对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初要列入财政预算。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年度目标考核,加强跟踪督查,加大对为民办实事计划执行情况的专项督查力度,对一些进度偏慢的项目要进行重点督办。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狠抓项目资金的管理。加大资金的筹措力度,拓展资金筹措渠道。

(二)狠抓为民增收措施的落实。严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推动各项为民增收措施的开展。

(三)狠抓“为民办实事”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加大工作力度,攻坚克难,圆满完成预期的各项指标任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做的文具教案范文下一篇:网络著作权侵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