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2022-07-24

第一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历年高考农村初中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

.

.

。。

.

.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东台市富安镇丁庄学校 陈晓芳 224222 【论文摘要】: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较差,提高成绩难度很大,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语文教师的困惑和需要思考的问题。要改变目前阅读教学现状,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需要扩大阅读范围 ,传授阅读方法,拟定阅读计划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努力挖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亮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 困惑 策略

新课程总目标中对阅读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阅读教学,历来都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又是学生最觉头疼的一点。阅读教学质量差,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难度大,这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里语文教师的困惑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冷冷静静地思考,认认真真地对待,绝不能固步自封,误人子弟。笔者就我校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现状,总结如下: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困惑

(一)学生的困惑:

1、遇到语文阅读题,就束手无策,不会阅读,有畏难情绪。

2、平时读得少,语感差,读不懂,害怕阅读。

3、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有话不会说,言不达意。

4、阅读得分低,享受不到阅读的喜悦,容易丧失阅读兴趣。

(二)教师的困惑:

1、没有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2、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在阅读训练中针对考纲考点,考什么就讲什么,肢解语段,导致无明显训练效果。

3、忽略了文本对阅读教学的示范作用,失去阅读教学的最佳时机--课堂。

4、阅读教学缺乏计划性,毫无体系。

5、教师自身阅读量小,或者根本不读,整体感悟能力不高。

二、新形势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学生视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语文老师第一要解决的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只有大量的阅读书籍,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并学会如何在文章中收取有效信息。大量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知识,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而语感正是学习语文的必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去阅读书报,只要是学生自觉的阅读行为,老师都应该鼓励。当然,首先书籍应该是健康的,看书时间安排应该是合理的。很多老师一看见学生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不能区别对待,死守一个原则:一律不许看。这样做不但严重挫伤了学生自觉阅

2 读的积极性,还使学生形成错误思想: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就很难推进。只有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才可能拓展学生视野,才有可能增强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中外名著。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中考考查范围。因此,对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时代著作、美文佳作,教师要及时推荐,以免学生不择而食,从而引领学生健康有效的进行阅读。如:

1、童话、寓言、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等。

2、诗歌散文作品:冰心《繁星春水》、鲁迅《朝花夕拾》、泰戈尔《泰戈尔诗选》等。

3、中外文学名著: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马克.吐温《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海明威《老人与海》等。

5、推荐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世界博览》等。

(二)传授阅读方法 学会举一反三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语文教学只有把读、写、听、说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的语文能力逐步形成和发展。具体到阅读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对课文的处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把课文讲懂、讲透上,而要善于从课文中抽象出具体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

怎样才算教会学生阅读呢?叶圣陶先生说:“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

3 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 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心智活动,必须讲究方法。他还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才能充分地获取阅读信息,也才能在课外自由而有效的阅读。

1、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

(1)根据作品文体特征,抓住阅读重点。如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如《故乡》一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闰土、杨二嫂的变化及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来理解文章的主题。

(2)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培养学生从细微处入手,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分析某个细节,某个动作,某种心理,或者某个贴切传神的用词,理解文章的某种思想或某种情感。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引导学生找出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时的神态、动作及语言,分析二人的不同心理和性格的差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情比纸薄的人际关系。

(3)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历史时代情况,培养学生综合把握文章的能力。阅读文本,必然要将作者与历史、时代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文本更深的内涵。如教学《藤野先生》一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鲁迅当年的思想状况,就不难理解文中对清国留学生的冷嘲热讽和对日本一些"爱国"青年学生的愤慨之词。

2、教给学生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基本阅读方法。

4 精读是一种通过粗读、细读、反复读、一字一句地读,直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精读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明确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2)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寻找参考资料,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步骤和方法。

(4)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质疑并能合作解决。教师还可设疑,让学生通过阅读自行解疑。

(5)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如教给学生圈点、批注、摘要、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方法,并加以训练。

略读则是一种运用精读得来的方法,略去或绕过文章中某些次要的方面,迅速掌握全篇的大意和纲目,抓住要领和主旨的阅读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略读训练时,要求学生多作粗读、泛读、跳读练习,以增强他们把握文章精目的能力。

浏览是相对精读而言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书籍和报刊杂志都离不开浏览。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了解式浏览,即只了解其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即可;一种是涉猎式浏览,即随手翻开一份杂志、一张报纸、一本文集,从通览目录和标题中去发现自己需要的或关注或感兴趣的内容。浏览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进行,“一目十行”即可,不要逐字逐句去念。

(三)拟定阅读计划 推进教学工作

5 在阅读教学中若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甚至根本不制定阅读教学计划,就会导致阅读教学的盲目性。很多教师都是在给学生讲解练习中,临时给学生增加一点阅读方面的知识,更没有专门的阅读教学课。其实,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大失误。任何无计划的教学都将是失败的教学,如果没有给阅读教学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就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转变观念,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把阅读教学细化,系统化。在接手一批新生时,老师应该为学生拟一个详细的阅读计划。不同年级应该达到不同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同一年级,不同阶段也要达到相应的阅读水平。教师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甚至每个阶段都要拟定详细的阅读教学计划,使阅读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四)立足课堂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拘泥于文本,照本宣科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付考试。课堂上,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分析优美语句,概括文章主旨,看上去井然有序,实则老套。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

其实,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阅读教材,我们不能一味地讲解,而应当把每一篇课文当成阅读练习,为学生设计恰当的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则适当点拨,这才显示出老师导的作用,而不是主观的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去欣赏,去实践,这才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无形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文鉴赏水平也就得到慢慢的提高。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体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是学生阅读

6 的向导,是文本与学生的中介,而不是阅读的主体,课堂是师生共同研讨的阵地,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和分析,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和感悟作品的内涵、情感,只有富有个性化性地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创造性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激励、多赏识。只有这样,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五)培养阅读兴趣 养成良好习惯

现有些学生宁肯把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玩电脑上,却不喜欢读书。他们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却流于肤浅。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学生少有阅读习惯,如缺失家庭文化氛围、文化场所等。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是:

1、保证时间和数量。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阅读量不少于3000字。

2、养成阅读时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天阅读必定做好摘记,摘录文中名言警句或精彩片段。如果当时没有记录的,一定要及时补上。

3、以写促读。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心得或评析),每篇300—400字。

4、组织交流与互查。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用来组织阅读摘记和笔记的交流和互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想迅速走出困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文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文化底蕴、文学修养,把自己修炼成一个书香味浓郁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从你身上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让我们一起从农村初中的阅读教学实际出发,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去努力挖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亮点,探求新教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出版文集》(文选) 开明出版社 1958年版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余映潮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袁建东

摘 要:语文教学,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对各科学习的基础性作用也显得必不可少,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实际操作中,有些问题却是广大教师容易忽视或者不愿意花心思去努力做到的,而这些又往往是语文学习所必须的,在此,想同各位教育同仁交流一下一点浅略的看法,望引起注意。

关键词: 经典文学阅读 校园文化体系建构与语文活动常态化以前常听农村语文教师抱怨,学生没有书读。的确,前些年农村中学的图书室条件太差,书没有多少,想开展课外阅读都不可能。这几年国家加大投入,农村中学的图书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那么现在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如何呢?我曾与很多初中学生做过交谈。就拿四大名著的阅读来说,初中毕业生读完四大名著的很少,尽管中考试卷有名著阅读考查(吉林省),语文教师只要到书店买一本四大名著阅读练习题做一做就万事大吉,更有甚者,有语文教师竟然把四大名著的所有人物的按照人物性格、主要事件等印发出来,让学生背诵,这就是学生的名著阅读。四大名著的阅读如此,更遑论其它经典著作了。学生所谓的课外阅读不过是看看娱乐性刊物和武打言情小说,大多如此。即使有学生读了,但也是放羊性的,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

课外阅读重要不重要?许多教师嘴上说重要,实际教学中却从不重视。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关

于课外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模式极少有人去研究,去实践。尤其是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尽管语文课标中已经对课外阅读做出了量化规定,但很少有人去认真实行过,教师把精力几乎都集中在教材课文上。还常喊课时不够。“我把教材上的课文都教完了,可学生的成绩还是不如人意,主要是学生基础太差了”,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代表性。还有的说:名著阅读没有用。教师只盯着几篇课文,没有课外阅读,作文没有计划,少写,还不判不改。几年下来,教师自己似乎确凿提高了,说话流畅了,能上几节自己满意的课了,如果再上几节校外公开课(不知练习多少遍的假课),俨然就是名师了,可是,公开课上得漂亮,学生的能力却了了。

语文教师也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溜”。语文教师之所以不去搞课外阅读教学,致使大部分的学校的课外阅读处于失控无序状态,我想原因不外乎是,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教师认识不清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怕搞课外阅读会影响中考高考。二不少教师没有读过多少书,又不愿读书。有的教师甚至四大名著都没读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指导学生呢?三对课外阅读没有把握,主要是缺方法,不知道如何去搞。

观念与实践:课文仅是一个例子,让学生愉快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才是我们的目标。

第三篇:对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存在问题的思考

我是一名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这一块有较多的困惑,却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这些困惑。这段时间学习了朱传世、毛洪其、王立娟、季丽娟等几位老师讲课,静下心来作了一番思考,觉得这初中写作教学难的原因较多,但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要从学生和老师处找,下面谈一点我的思考。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学生的问题

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基础参差不齐。在农村,学生不但经常会受到“读书无用”论等不健康思想的侵扰,而且还会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青年的不良习惯的影响。家长过早的放弃,老师也觉得力不从心。

学生进入初中,感觉是只能“吃老本”,有的甚至只能退化到抄写的程度上,如果布置一篇作文,要求600字以上,就只听见下边一片“妈呀”声。

2、老师的问题

我觉得当前应试教育之风依然盛行。因为现在中考作文的文体不限,所以很多老师就主要训练记叙文,而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则训练得不够,甚至有的根本就不训练。就只训练记叙文吧,又因很多老师在写作教学中缺少系列训练,所以学生的作文依然感觉难,感觉写不好。

二、解决办法

1、进行写作教学的系列训练

在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修改上都要进行一系列的训练,让学生知道作文的步骤,怎么写。这一点在几位老师的视频教学还有互动对话里面让我受益匪浅,我会慢慢一步一步的训练学生在写作各环节的技能。

2、改变改作文和评价作文的方式

以前通常都是学生写,老师改,老师一头扎进作文堆里,评语写了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这就像毛洪其老师说的“评价方式单一,而且不到位,无效评价。有标不依,无限拔高,追求理想境界 。没有阶段性标准,缺少量化测量 。”

三、过程与效果

我个人认为,写作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我如今在慢慢的改变我的做法,对于写作教学的系列训练还不见效果。

对于修改和评价方面,我要求学生第一步自改,然后交上来随机发下去互改,并写出评价的语言,再交上来我全部翻看一遍,再次作评。发下去之后我要求学生作出反思,力争在下次作文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其实很多学生缺少的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一个把看到的现象转变为思维的过程。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于那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到底能有多大的收效,但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并更多的学习优秀老师的做法来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四篇: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心得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变革也在不断的改革、深化。但是,通过笔者的了解,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仍然堪忧,仍有不少教师在沿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造成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初中教师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

二、应试教育阴影作祟,教师的教学围绕考试要求转;

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指标单一,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忽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

当前形势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究竟该走何种道路,已经摆在许多农村教育管理机构和广大语文教师的眼前。拿霍邱县来说,霍邱县教育局近两年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致力于初中课堂教学的改革。2010年5月请来了全国生本教育专家、华南师范大学的郭思乐教授以及他的生本教育研究团队,对广大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与合肥市教育局结成帮扶对子,并在2010年11月邀请合肥市优秀教师、班主任到霍邱进行结对帮扶活动。凡此种种,可见当前霍邱实施农村中学教育改革的决心。

那么,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笔者先后参加的生本教育培训和与合肥优秀同行的交流,加上笔者几年的农村中学教学经验与平时的耳闻目睹,笔者认为,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主要的一点是: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会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答,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会学、愿学、乐学。

综上所述,学习是学生自主的事情,必须从学生内心深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会学、愿学、乐学,教学才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

第五篇:农村初中作文教学6

知之好之,不如乐之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探索之快乐作文

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中学

盘永昆

〖摘要〗:本文就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进行探讨,阐述一咱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快乐作文教学法。本文分三部分进行陈述:〈一〉、对两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二〉、快乐作文教学法的组成与操作。〈三〉、快乐作文的成效与展望。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兴趣

快乐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这一点已是许多同行的共识,在农村初中,由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及大语文环境与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作文教学更显得难上加难。

在农村,说起作文教学,不少教师有这样的感慨:两头怕。学生怕写作文,应付了事,有的学生甚至不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费精力、花时间且收效甚微。学生越写越灰心,教师越改越没劲,作文教学成了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瓶颈”。

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进行创新,要改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相对落后的状况,就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这方面同行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实验了一种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核心的快乐作文教学方法。本文拟就这一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性的介绍,谨求于专家同行。

一、 对两个基本问题的认识

让我们首先看看两个最基本的又似乎已忽略的问题:作文是什么?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谈得上教好作文。我的理解是:作文是书面的表达,也是思想的表露。作文和语言、动作、神情一样,是人的个性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作文不应仅仅作为一种技能,更不应是一种考试技能,试卷的分数也不应是作文教学法的唯一目标,让学生正确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来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个性情感,释放这种情感,使其感到一种释放情感后的轻松、愉悦,才应该是作文教学法的真正目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认识到它只是自身情感的一种有意识的释放,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善于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最后乐于运用这种表达方式。因此我把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放在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上,致力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心境下完成作文,尽力让他们体会写作带来的欢愉和乐趣。我提出的口号是:快乐作文——我写我快乐,我快乐我写!

二、 快乐作文教学法的组成与操作。

㈠、 体验生活,写生活随感,解决作文的源头问题。

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很多时候是因为无东西可写,解决作文的源头问题,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写好作文,只是学生每天都在生活,还不够贴近生活吗?为什么许多学生还写不出作文呢?其实,作文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来源于自己内心对生活的体验,生活只有通过内心的审视,才有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可以这么说,没有自身的情感体验,就没有作文。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捕捉生活的体验,教会学生“自省”,即省视自己的内心,捕捉感受,梳理思想。这样学生才可以形成一层很细的“心网”,敏锐地捕捉到一些很细微很平常的东西,加上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变成心灵的“内存”——情感体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要求学生写生活随感,要在第一时间记下自己的情感体验,不管它是高兴的、激动的,还是痛苦的、委屈的,也不论长短,一篇短文,一段话,甚至一句话,一个词也好,因为这种情感的震憾与共鸣,就是日后写作最生动、最直接的原始材料。 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让作文不再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这是帮助学生克服对作文恐惧心理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享受写作乐趣的前提条件。

㈡、开放式、自由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从来都不单纯是校内、课内教和学的结果,它常要冲破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局限,在课外活动中得到扩展和延伸。以前布置作文,大多是在封闭的课堂上,统一时间,统一题目让学生完成。现在想来,这种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弊病,这种“压迫式”的教学方式确实很难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来,大多学生只是硬着头皮,东拉西扯地“榨文”而已,怎么能体验写作给他们带来的欢愉,怎能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呢?我改变了以往传统封闭的、统一式的教学方法,采用了一种开放式、自由式的教学方法:我参照教材及一些参考书,准备了一个作文题目库,教师在课内讲审题、要求、技巧,把写作时间放在课外,什么时候有灵感,什么时候有了写作冲动,就写(最好是在有情感体验的第一时间写),写好了修改好了才交给教师。学生可以写课本规定的题目,可以写教师提供的题目,甚至可以写其他的题目,只是有一些要求:至少每三周交一篇作文,每学期的作文不得少于七篇,另外,为了兼顾考试,第学期还是恰当练一些当堂作文。

㈢、性化的写作要求、目的。 俗话说:“众口难调”,农村初中的学生,基础有好有差,写作水平与参差不齐,布置作文时如果规定了统一的写作要求,则可能出现这样的后果:好的学生应付绰绰有余,达不到锻炼效果;差的学生则苦思冥想,写的作文仍达不到要求,越写越灰心,久之,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为了克服以上的弊病,我把规定作文写作要求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认为可以达到什么要求,就把它写在题目下面。例如在写《一件难忘的事》中,有个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制订了以下几个写作要求:①条理清晰,中心突出,有详有略;②文章结构新颖;③有适当的修辞。有个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只制订了一个写作要求:句子基本通顺,没有错别字。这样,学生可能根据自身水平,制订力所能及的写作要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相对舒适地完成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把写作要求订高点,基础差的学生也有自知之明,各得其所。

㈣、灵活、弹性、个性化的评价标准。 列宁曾说过:“革命要进行到底。”既然已将写作要求的权利还给了学生,那么评价标准也应该改改了吧!每一位生写出一篇文章,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恰当的评价,而教师评价标准是否得当对延续学生写作热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叙述。

1、评分。我改作文的评分标准就是学生自定的写作要求。如果他没胡很好的完成自定的写作要求,就不会得高分,即使这篇文章本来就不错;只要他完成了自定的写作要求,就可以得高分,即使他的文章跟别人相比并不是十分出色。这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评分标准。还是刚才那个例子,那位基础好的学生写作能力强,写出的文章当然好于那位基础差的学生,但由于没有很好的完成自定的写作要求,我只评他80分;那位基础差点的学生只订了一具写作要求,他的作文水平虽受水平的限制,并非上乘之作,却很好地完成了自定的写作要求,对他来说已属难能可贵,我评了他85分。有人不禁要问:“这样不是很容易形成一种好作文得低分差作文得高分的不公吗?”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我觉得这只是日常训练,并不是考试的终结评价,向学生讲清楚就行了。再说这样能使基础好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使基础差的学生觉得努力得到了回报,帮助他们树立了信心,保持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各得其所,这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在农村初中,写作基础差的学生可不是一个两个呀!

2、评语。前面说过,每个学生写出的作文都希望得到恰当的评价,而教师批改作文的评语则是这种评价最集中的体现,因此能否延续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的作文评语起着到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作文评语不应仅仅是一种评价,它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更是延续学生写作热情的催化剂。还是上面的例子,我给那位基础好的学生评语是:“相对于其他同学的作文,你这篇作文相当不错,只是我觉得你完全有能力写出更好的作文,如果你在”刻画人物时恰当运用了一下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效果会怎么样?”这段评语不仅肯定了学生的作文,而且也委婉地指出了不足,我想他不会不接受吧。对那位基础差的学生的作文,我给的评语是:“这篇作文比起上一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继续努力,你能写出更好的作文的,比如在文章中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会不会更好?”在这里,我想特别说一下对待那些为数不少的基础差的学生的作文,他们的作文受自身水平的限制,也许写出的作文会差点,甚至会让我们看不懂。对待这种作文,我们没必要大改特改,更不应讽刺挖苦。对待这些基础差的学生,我想更应该小心翼翼,保护他们“革命的火种”,至少让他们不认为写作是一件难受的事,因为这种学生的写作热情不是很高涨,经不起多少打击,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熄灭。

㈤、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就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自己的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给学生的作文一个展示的舞台,让他们体会发表作文的成就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我在所教的班里成立写作兴趣小组,交创办了班刊,然后从学生的作文中挑选一些比较好的,让写作小组修改、抄写、插图,最后装订成本在班内发行,一方面让基础好学生每次都竭尽全力写出最好的作文,争取发表,另一方面让基础差的学生可通过阅读这些近在咫尺的作文,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争取早日发表作品。我尽力营造一个人人热爱写作的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熏陶下成长,因为我相信:好炉出好钢。

三、 快乐作文的小结与展望。

面对求知欲望强但写作能力又参差不齐的孩子,我们既要给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越写越有劲,同时也要兼顾基础差的学生,要采取措施,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尽一切可能让他们体会写作的乐趣,这样他们才能走出怕写作文的阴影,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能使每个同学都以写作为乐,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成功的,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年度环境监测报告下一篇:农村嫁女对联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