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2023-03-18

第一篇: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领导讲话稿标题与结构的常见处理方法

(一)

标题是讲话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标题,是讲话稿的点睛之笔,与会者一看(听),就或能知其要领,或能受到深刻的启发、激励、教育和感染,引起强烈的兴趣。这里讨论的标题,既包括讲话稿的总标题,也包括讲话稿正文中每一部分、每一段落的大小标题。当然,在领导的即席讲话中,通常情况下是没有总标题的,但只要留心倾听,正文中的大小标题还是听得出来的。

讲话稿的总标题,常见有三种写法:一种是体现讲话场合及讲话内容的叙事性标题。主要用于小型会议、一般性工作会议或公务活动,如在×××会议或活动上的讲话。这类标题往往要在后面标识讲话人姓名、职务和讲话时间;有的在写作中省略了“在„„上”这两上字,直接写×××大会开幕词、×××会议主持词、×××活动欢迎辞。另一种是体现会议主题及讲话内容的观点性标题。主要用于庄重场合或大型会议、大型活动。如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类标题有的还在后面加设副标题,说明什么场合,什么人的讲话,如《咬定目标、迎难而上,迅速掀起工业原料林建设新高潮——在全市林业大会上的讲话》。还有一种是固定标题。如各级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法院工作报告、检查院工作报告,从中央到地方,沿用几十年不变,成为一种法定标题。

正文中各个部分的大标题,通常有四种基本写法:一是用“要”字统领各标题。原省委书记杨正午最近几年的讲话经常采用这种办法。如他2005年在全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三个部分的标题是:

(一)要深刻认识创新理论;

(二)要正确把握创新理论;

(三)要全面贯彻创新理论。这种写法的优点是,标题所显示的观点简洁明了,语势短促有力,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也很紧密,整个文章显得很紧凑。我个人认为,这种写法更适用于非主体报告的强调性讲话,而且在论述各部分中的观点时不宜太展开,也不宜用过多的散句,而必需用高度概括性的语言来进行高屋建瓴、简明扼要的阐述,使这种简短有力的文风体现得更淋漓尽致。二是用带观点的祈使句作为各部分的标题。这是最常见的写法。句子有长有短,短的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个标题是:(一)充分认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二)集中力量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三)全面做好扩大就业的各项工作。长的如杨泰波副省长在全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三个标题是:(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紧迫感;(二)正确分析形势,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动性;(三)加强领导,积极扶持,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的发展。这种写法便于在各部分中装进较多的内容,充分展开来讲,适用于主体讲话。三是用不带观点的短语作标题。如温家宝总理2005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六个标题依次是:

(一)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二)关于农村综合改革问题;

(三)关于粮食问题;

(四)关于土地问题;

(五)关于农民工问题;

(六)关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问题。又如周伯华2003年在全省一季度经济形势通报会上的讲话,三个标题是:

(一)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

(二)各市(州)指标完成情况;

(三)下阶段工作意见。前面介绍的三种标题法都带有序号“

一、

二、

三、四”,标识很明显。下面介绍一种不带序号的写法。即标题置于文中,以设字体和空格提行来体现。如杨正午2004年在全省市州和省直单位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开头先申明“讲三个问题”,紧接着是:第一个问题讲发展——主要是讲在宏观调控形势下加快发展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讲稳定——主要是讲积极主动地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三个问题讲作风——主要是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问题。这种写法使整个文章显得浑然一体,层次划分不露痕迹,形式新颖,值得借鉴。

正文中段落及段落中的小标题,是为各部分大标题服务的。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进一步论证,构成一种总说与分说、总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在讲与写的过程中,其形式更为灵活,表意要求也更为具体。纵观各类讲话,以下四种方式比较常见。一是用一个“字”或“词”统领各标题。比如部置工作可用“要什么、要什么„„”或“突出什么、突出什么„„”,分析意义可用“从什么来看、从什么来看„„”,总结经验可用“必须什么、必须什么„„”,总结成绩可用“新进展、新步伐、新突破、新亮点„„”,提出措施可用“在什么上下功夫、在什么上下功夫„„”,统一思想可用“把思想统一到什么上来、统一到什么上来„„”。这种写法对起草者而言,易于掌握;对听会者而言,也便于理解和记忆,听了之后就知道领导讲了“几个新”、“几个突出”、“几个坚持”、“几个必须”。但在一篇讲话中不可反复多用、滥用。二是提炼小观点作为小标题。如周伯华2003年全省市州和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讲话中,在讲到如何克服“非典”影响、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时,用了“工业超计划、投资挑重担、农业抓增收、三产促恢复、财税保增长”作小标题,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三是用一个词或词组概括段落大意再作解释的方法作小标题。如原怀化市市长陈志强2003年县(市、区)和市直单位负责人讲话,在谈到如何发展城镇经济时,概括了16个字并加以解释:所谓夯实基础,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突出产业,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民营主导,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搞活经营,就是要什么什么。与会者反应比较好。四是用与上下文自然承接而又能准确概括该段大意的句子作标题。可设字体以示体现,也可不设字体。如原市长陈志强2004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对外开放时,用了三个“把”字句——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各段小标题,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刻意为之。此法比较巧妙,但不易掌握。

上面总结的是一些常见的标题弄法。实践中要灵活运用。比如即席讲话,要多用观点性标题,且语句要简短,以便听者理解和记忆。在同一篇讲话中,制作标题的方法也要穿插使用,以免雷同,形式呆板。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你用心琢磨,相信还会创造出一些更有新意的方法来。

(二)

结构,指领导讲话稿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亦即通常所说的布局谋篇。安排结构,重点要解决正文主体框架、层次处理、段落划分、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这里择要谈谈讲话稿开头、结尾和正文框架安排的问题。 开头,是指讲话稿的开始话。开头是讲话思路的起点,其意义在于提领整个讲话,起着定调的作用,使与会者了解会议(活动)的情况和讲话者的意图。好的开头,可以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把听众吸引住。它既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自然段,还可以是几段。常见的开头方法有五种:一是总体概括法。从介绍情况入手,说明会议召开的背景、目的、议题和任务。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例子很多。二是提出问题法。即提出问题,吸引听众,引发思考。如毛主席1942年5月23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开篇:“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三是开篇点题法。即一开始便把讲话的意图简明扼要地说出来。如毛主席《整顿党的作风》之开篇:“今天我想讲一点关于我们党的作风”的问题。四是表明态度法。即开门见山地表明讲话者对所谈问题的态度。如毛主席《改造我们的学习》之开篇:“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五是欢迎感谢法。即由抒写讲话者的心情、感受导入正题。如原市长陈志强2005年6月与湖南大学部分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开篇:“非常感谢湖南大学的盛情款待和周到安排。我们这次来主要是学习、请教的”。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应做到开门见山,切入主题,简明扼要,吸引听众。 结尾,是指讲话稿的结束语。其任务是托负全篇。好的结尾具有画龙点晴的功能,可以 让听众余兴未尽,回味无穷,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同开头一样,它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自然段,还可以是几段。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七种:一是总结法,即在讲话结束时简要地对前面讲过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概括主题,加深听众印象。如列宁1921年在全俄运输工人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之结尾:“对于你们这些铁路和水运员工的代表们来说,结论只有一个,而且也只应有一个,这就是百倍加强无产阶级的团结和无产阶级的纪律。我们无论如何都应当作到这一点,无论如何都要争取获得胜利”。二是号召法。即用一些精悍有力、调子高昂、催人奋进的话语对听众进行号召或呼吁,使与会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如毛主席1945年4月在第七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之结尾:“同志们,有了三次革命经验的中国共产党,我坚决相信,我们是能够完成我们的伟大政治任务的。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三是展望法。即通过展望性、预示性的语言,引起听众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如毛主席1940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即《新民主义论》)之结尾:“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四是希望法。即以对听众提出带希望性、鼓励性的话语作为结尾。如江泽民同志2002年5月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之结尾:“全国的共青团员、青年朋友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你们去奋斗。希望你们„„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向着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前进!”五是祝愿法。即以祝福性的话语作结尾。如周恩来同志1957年访问尼泊尔时在加德满都市民欢迎会上的讲话之结尾:“在我要结束我的讲话的时候,我祝中国和尼泊尔的友谊像联结着我们两国的喜马拉雅山那样巍峨永存。”六是口号法。即以高呼口号结束全文,引申讲话主题,引起听众共鸣,达到情感高潮。如江泽民同志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之结尾:“伟大的祖国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七是本位收束,自然煞尾。如杨泰波副省长2004年4月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最后谈到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时,以“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万众一心,群策群力,进一步开创林业建设的新局面”结束全文。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结尾,都必须做到简洁有力,“如截奔马”,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或者草草收兵,软弱无力。 正文,是指讲话稿的主体。主要是讲述工作和活动的中心思想、思路和要求,表明讲话者的立场、观点、意见和方法、措施,以及希望和要求。正文的内容,要视讲话人的身份、会议的背景、讲话的主题以及听众的差异而定。但是不管怎样,都必须内容充实、分析透彻,主题鲜明、观点正确,材料充实、详略得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要言不烦、概括精辟,逻辑严密、言之有序。正文由于篇幅较长,往往需要用序号分出几个部分。常见的划分方式是:

1、两块式。即整个讲话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要么总结成绩,要么分析形势,要么认识意义,要么指出问题,或兼而有之,最后归结为,×××事或×××工作事关重大,各级各部门务必统一思想,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云云。第二部分主要指出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具体要求和政策措施等。措词上无非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之类。如杨泰波副省长2004年4月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采用了这一方式。第一部分是“充分肯定我省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认真总结林业工作的基本经验”,第二部分是“全面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省政府贯彻《决定》的意见,促进林业建设再上新台阶”。这种结构适用于阐明简单事理或安排单项工作。用于论述复杂的事物或部署牵涉面较广的综合性工作时,由于只有两大部分,每一部分下面势必会论述几个问题(观点),而每一个问题(观点)下面又势必还有分论点,因而很容易形成“大观点套小观点,小观点套更小的观点”的复杂结构,不便于听者理解和接受,甚至会造成听觉混乱。所以领导即席讲话时要慎用。

2、三块式。这种结构可以说是对“两块式”的进一步拓展。第一部分通常也是总结成绩、认识意义、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等。第二部分主要讲工作任务、要求、思路和重点。第三部分主要讲组织领导、工作措施等。如原省长周伯华2005年9月在湘西地区开发工作汇报会议上的讲话,三个部分依次是:肯定成绩,总结经验,进一步重视湘西地区开发;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快湘西地区开发;强化措施,落实责任,进一步支持湘西地区开发。这种结构实际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或者说是按照“为什么开展这项工作、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如何才能保证把这项工作搞好”的思路来组织安排的,符合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因而被广泛采用。“无三不成文”的说法恐怕也是来之这个道理。

3、多块式。一般在四块以上,多的达十块,如毛主席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即《论十大关系》)。这种结构适用于大型综合报告。一般工作会议讲话也可采用。其惯用做法是,将某个事物中的关键问题或某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抽”出来,独立成一部分,依次阐述。相对于两块式、三块式结构而言,这种结构比较单纯一些,与会者听起来也不那么费劲。如温家宝总理2006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就用五个部分讲了五个问题,依次是:深刻认识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明确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落实推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规划纲要》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关系。这种结构最适合于即席讲话。比如,假设某领导要在工业园区建设现场会议上作一个即席讲话,围绕工业园区建设主题,可讲的东西无非: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自加压力;坚定信心,明确目标;搞好规划,科学定位;扩大投入,强化基础;突出中心,全力招商;改善环境、优化服务;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不妨根据需要抽五点或六点,随机适当展开讲一讲。

4、不设标题的整块式。适用于篇幅短小的讲话,如在各类会议(活动)上的致辞、献辞、欢迎词,离、任职讲话等。有时也用于篇幅较长的讲话。如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6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由于篇幅较长,此类讲话往往用一些反复出现的标志性语言来划分层次。先后用了八个“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来引首每一个层次,分别总结回顾历史、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概述中国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评述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阐明当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立场、论述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历史任务、表明我国处理中日关系的主张,最后结尾。虽然不设标题,但讲话依然显得层次十分清楚。

安排结构有一定的技巧,但并非纯技巧性的问题。因为,结构的实质是客观事物本来面目以及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理解的思路在讲话稿表现形式上的体现。如果作者对事物认识、理解透彻,思维脉络清楚,就不愁找不到较好的结构方式。篇二: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免费技巧版) 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技巧版)

一、讲话稿写作如何把握领导意图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中共“八大”开幕词中脍炙人口的名言。毛泽东主席宣读这篇2000来字的开幕词时,曾被34次热烈的掌声所打断。据说,毛泽东对文稿的撰拟只是提了简单的要求,时任秘书的田家英只用了一个通宵就写出了初稿,并获得了毛泽东的认可。正是因为田家英深刻领会并准确表达了毛主席的意图,开幕词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文秘人员在讲话稿写作中应怎样捕捉领导思想的火花,深层次探究写作意图?笔者以为苦练自身悟性,摸准领导思想脉搏,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写出切中主题、让领导满意的讲话稿的有效途径。

一、苦练“悟”功,领导意图悟中来

大凡每次写作之前,领导都要对写作人员“暗授机宜”。在实际写作中,领导意图很多时候并非清晰明了,而多是一些大致的思路和感性的认识。秘书正确领会这些思路和认识,进而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需要苦练悟功,悟出领导意图。

一是学做“关门领导”,换位思考去领会。领导讲话稿是为领导写的,也要由领导去讲。领导想讲什么,秘书怎样知道?面对领导交代写作任务的只言片语,很多文秘人员无所适从。实践中,我们觉得及时换位思考是深刻领会写作意图,迅速进入写作状态,提高文稿质量的有效方法。这里说的换位思考是指秘书人员写作前要调整心态,从思想上努力将自己摆在领导的位置,尝试做“关门领导”。站在领导的高度,就要注意研究上级的政策,了解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情况,通盘考虑全局性的工作进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工作的方略和措施。思想上真正进入了领导状态,就与领导坐在了一条板凳上,领导在想什么?哪些工作需要加强?什么措施最得力?思路豁然开朗,就容易产生与领导不谋而合的功效,这样写出的讲话稿定位准确,才“像”领导讲话。 二是甘当“外脑”,参谋辅助勤领悟。秘书可以领导的口气写讲话、发文件,但秘书总是秘书,他在领导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始终是辅助性的。一些重要的决定和重大的决策,都是由领导拍板,秘书只是在帮助领导收集材料、查找依据、核实情况中发挥作用。很多时候,秘书工作表现为领导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有人将秘书工作称为领导的外脑。由于秘书贴近领导这个特殊性,很多文秘人员成了领导的左膀右臂,直接见证或间接参与了领导决策的过程,这对领会领导意图无疑是有益的。领导意图的形成是有过程的,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酝酿,最后才能形成明确的意图。秘书一般都在领导身边工作,对领导的行为和思想都有较多的了解,要做一名合格的文秘人员,只是对领导的喜好、习惯有所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要善于观察领导言行,在帮助领导搜集资料、梳理思路、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对领导决策提供建议性帮助。毛泽东重视秘书,虽然多数文稿他都亲自起草,但他对秘书的要求是 能够对领导“提意见”。能够在领导面前提意见,实际上就是参与领导决策,只不过这种参与是建立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的,带有意向性的,供参谋和采纳的建议。历史上很多著名的领导人秘书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领导决策的过程,对领导的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秘人员在参谋辅助中要甘当“外脑”,改变“拨一拨、转一转”的被动工作方式,变应付为积极主动,对讲话稿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学会“投石问路”,协调沟通探意图。有时,领导安排的写作任务,没有明确指出写作主题和意图,领导意图只在“铁扇公主”肚子里,人心隔肚皮,没有真功夫是很难“悟”到的。富有经验的文秘人员多采取以下办法,一是根据会议主题和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推测领导近期考虑的主要问题。二是总结领导近来不同场合讲话的特点,抓住领导的思想倾向,加上自己对会议的分析思考,揣摩领导的意图。三是要做“有心人”,记录领导的那些看似零碎的言语,进行综合分析,捕捉领导思想的火花,探寻领导的思想脉络。经过了以上的分析和推测,在缜密考虑之后,与领导进行适当的交流,可以纲目的形式向领导汇报写作思路,听取领导意见,这样就逐渐接近了领导思路,进一步了解了写作意图,大的返工就得到了有效避免。

二、准确表达,全面落实写作意图

领会写作意图只是写作的前期工作,讲话稿写得怎么样还要看表达效果。很难说一篇写作意图很明确,而表达不准确或流于形式的文稿,能够让领导满意,引起与会人员的重视,从而推动工作的开展。把握领导意图,进行准确表达,笔者以为文秘人员除了要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写作意图要以一贯之。写作意图是文稿的主题,全篇都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任何时候都不可偏离。在对初稿的修订过程中,特别是多人参与修订时,不仅要有“文章不厌千回改”的思想,还要有坚定的观点立场,那就是坚持写作意图不动摇。对一篇文稿,众人看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碍于领导面子,多会违心地听从,而且很多修订意见并非切中要害,有的甚至提出一些难以落实的意见。经过多人改过后的稿子,很多时候是面目全非,有时还伤及了筋骨,甚至动摇了写作意图。应当承认,领导意图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在修改文稿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意的话,就要进行认真的斟酌了。如果确实是对文稿主旨的提升,需要进行细致的论证方可更换主题;如果只是一般的改变说法,或者是变换角度,则变更写作意图是不妥的。因此文秘人员要坚持写作立场,除了在写作中认真贯彻外,修改中的坚持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突出实际问题。讲话是领导施政的重要方式,领导通过讲话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指导现实工作,推动工作开展。只有把领导的思想、写作意图与现实工作结合起来,才能指导实践,这样写出的讲话稿才可以说是准确把握了领导意图。这就要求文秘人员首先掌握上级精神,将上级精神在工作部署中予以落实;其次是了解 基层情况,特别要对领导分管的工作了如指掌,文稿写作中做到如数家珍,不说外行话;再次是要广泛收集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做法,善于发现各种倾向,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工作建议。做到这些,需要加强学习,学习上级的文件精神、政策规定;加强调研,了解民情、社情、国情;开动脑筋,思考对策,找寻落实上级政策与推动实际工作的结合点,这样才能将领导意图落到实处。

三是瞄准对象“看菜下饭”。不同的会议有不同的听众,讲话要发挥作用,就要提高针对性。要根据领导讲话的场合和与会人员的情况,准确地确定领导讲话的方式、角度和口气。对上的工作汇报和对下的工作部署,对象不同,讲话的内容也就不同,即使两次部署相同的工作,每次部署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经常参加一些会议,发现很多领导喜欢即席讲话,脱稿讲的虽然就是几句,会场效果却很好,与会人员记忆特别深,说到底就是这几句话的针对性特别强。讲话稿的写作要善于使用口头语言,使听众能够听得进、记得深。人家愿意听,领导的意图才有落实的可能,否则讲话不分场合,语言无滋腊味,要让大家去落实,可就难了。

三、发挥创造性,努力实现写作意图

文秘人员要处理好遵命写作与发挥能动性的关系,才能创造性地实现写作意图。 一是遵循领导意图,而不拘泥于领导。在文稿的起草过程中,要坚持遵循与超越的原则,就是要遵循领导写作意图,尊重领导意见,而不拘泥于领导个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写作。只有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才能获得领导的满意。如果只是敷衍塞责,人云亦云,是难以达到领导要求的。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讲话风格,适应领导口味,模仿领导口气,都需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改造,务求达到貌离而神似。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没有足够的时间,研究领导的风格,与领导沟通磨合,很难写出令领导满意的稿件。

二是主动思考,不因循守旧。写作意图要与上级精神统一起来,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在贯彻上级精神和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领导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闪光点,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将领导的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这离不开文秘人员积极主动的思考。任何被动和偷懒,都会影响写作意图的全面实现,因此说接受了写作任务,你想不创造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不想写出领导满意的材料。

三是勇于创新,不固步自封。文秘人员对领导意图的落实过程,不是简单的执行过程,而是对领导意图的再提炼、再升华、再创造过程。通过文秘人员的创造性工作,使领导的意图更加完善、丰富和全面,更具有可操作性,更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广大文秘人员只有潜心研究领导工作,深刻领悟领导意图,解放思想、克服盲从和畏惧心理,以创新精神独辟蹊径,才能撰写出更多符合上级精神、贴近工作实际、推动工作进展的讲话稿。讲话稿达到了这些要求,秘书就把握了写作意图,领导是会满意的。

二、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黄金法则”

领导讲话是领导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活动,讲话稿的写作则是秘书人员的重要工作。写好领导讲话稿是秘书文字水平的重要体现,因而应当成为广大秘书人员的不懈追求。在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过程中,有四条规则可供参考,我们称其为“黄金法则”。 一是文如其人。这里的“人”不是讲话稿的写作者,而是指讲话稿的使用者。讲话稿是领导讲话的书面载体,必须反映出领导的个体特征。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一要体现领导性格。领导首先是人,而且是性格各异的人,有的豪放率真,有的沉稳含蓄,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坚韧刚强,有的质朴谦和??不同性格的领导,其讲话的风格必然不同,对事例、句式、词汇和语气的选择也会迥异。写作讲话稿时,必须清楚领导性格,不可“千人一面”体现不出领导个性,也不可“张冠李戴”使领导性格错位。二要符合领导身份。这里所讲的身份主要是指领导所担任的职务。具体到某位领导其职务总是一定的。不同职务的领导,讲话的角度是不同的,讲话的内容也是有区别的。党委与政府不同,企业与机关不同,地方与军队不同,市长与局长不同,正职与副职不同。例如:在某县的脱贫攻坚大会上,县委书记要从全县的宏观大局出发,讲工作的意义、原则和思路,而县长则要讲工作的要求、措施和步骤。三要流露领导情怀。人是有感情的,领导也不例外。大凡处在一定位置的领导,绝大多数对人民群众是有深厚感情的,对党的事业是忠诚的,对真善美和假丑恶是爱憎分明的。没有真情实感流露的领导不是真实可感的领导,写不出领导真情实感的讲话稿也就不是成功的讲话稿。四要反映领导思想。领导的思想来自实践。实践不同,思想也就不同,在一时一地实践中形成的思路和看法更是独特的。在讲话稿写作中必须准确清晰地反映,因为思想才是一位领导真正与众不同的根源所在,这也是不可复制的。 二是言当其时。这里的“时”是多维的概念,既有时间维度又有空间维度。领导讲话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所以讲话稿的写作一定不能无视时空的限制。从时间上来看,讲话稿的写作要顺应时代潮流和符合工作时序。作为领导者不仅要善于顺应时代潮流,更要敢于推动和引领时代潮流。写作领导讲话稿要把握时代脉动,点击新生事物,撷取鲜活语言。例如现在全党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讲话中就必须要体现。再如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后,“愿景”、“资讯”、“考量”等台湾地区的常用词汇就进入了许多领导的讲话中。符合工作时序是指讲话稿对工作而言是动员,是推进,还是总结,定位要准确。在事前、事中、事后要讲的话,其顺序是不能颠倒的。从空间上来看,讲话稿的写作要考虑领导讲话的空间情境,是大广场是报告厅还是小型会议室,场所不同,语气、句式、修辞皆有区别。

三是有的放矢。这里“的”有两方面所指,一是讲话的内容,二是讲话的对象。从讲话的内容来说,是指讲话本身要言之有物不能虚无空洞。领导讲话一定要有目的,或解决问题,或阐明思想,或发表评论,或抒发情感,或兼而有之,所以讲话 稿写作要体现鲜明的导向性和现实的操作性,力戒假话、套话、空话、大话。从讲话的对象来说,领导讲话的听众是讲话稿写作的重要依据。毛主席就批评过,“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而是人的错。讲话稿写作时心里一定要装着听众,揣摩听众心理,符合听众口味。有经验的秘书会在讲话稿写作前,到听众中搞些调查,摸准听众的所想所盼;在写作中则要考虑领导讲话时与听众的互动交流,不能总让领导演“独角戏”;在语言的选择上要注意书面语言与演讲语言的区别,要根据听众的教育层次、理解水平决定讲话稿的俗与雅、长与短。

四是文无定法。这里的“法”是指写作的章法,文无定法并非“无法”,而是指有很多法。讲话稿的种类用途有很多种,每种类型的写法自然不同。大会报告要求措词严谨,语气庄重;座谈发言则要精辟透彻,亲切随和;致辞贺信则要短小精悍,热情洋溢;悼词慰问则要肃穆沉郁,情感真挚。又如结构是为主旨服务的,为了满足主旨的需要,在结构安排上就不能凝固僵化,长短详略、架构层次、起承转合皆要因文而异。当然初学者在开始时熟悉各类讲话文稿的模式和规范是必要的,先是做到胸中“有法”,才能达到落笔“无法”的境界。 说以上四条是“黄金法则”,并不是说做到以上四条就能写出好的讲话稿,但好的讲话稿必定是符合这四条规则的。广大秘书人员只要依据这四条规则多写多练,就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提高。

三、起草领导讲话稿弄清楚十个问题

领导讲话,是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同志在一定的时机和场合用以表明个人或组织的主张、见解、要求所作的演讲。因为各级领导工作繁忙,讲话稿不可能全部由他们亲自撰写,大多数要由机关干部代劳,所以起草领导讲话稿是机关干部的重要职责之一。笔者认为,机关干部只有弄清楚以下十个问题,才能写出领导满意、机关认可、群众喜爱的讲话稿。

一、谁来讲?由于领导的年龄、资历、职务、岗位、性别有别,讲话稿的内容、口气、表达方式和要求也必然要有所区别。起草者只有站在不同领导的位置上,写出个性风格来,写出职务特点来,写出岗位要求来,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讲话。军事领导的作风雷厉风行,给他们起草讲话稿结构语言要干净利落;政治领导说话最讲究沉稳严谨,给他们起草讲话稿理论性、思想性要强一些。年龄大、资历深的领导在单位一般具有较高的威信,给他们起草讲话稿言辞可以严肃一点,口气不妨强硬一点;年纪轻、资历浅的领导一般都比较谦逊,给他们起草讲话稿语气要乎和,矗好不用强硬口气,指出问题或批评人时更应注意使用大家易接受的语育。出身“老基层”的领导比较熟悉基层情况,经验丰富,给他们起草讲话稿要多用事实说话,特别要多写一些他们熟悉的基层情况;出身“老机关”的领导因长期从事机关工作,对讲话稿的写作很内行,给他们起草讲话稿一定要做到观点鲜明、结构合理、材料恰当、事例典型、语言准确、文字流畅。篇三:领导讲话稿写法 领导讲话稿标题与结构的常见处理方法

(一)

标题是讲话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标题,是讲话稿的点睛之笔,与会者一看(听),就或能知其要领,或能受到深刻的启发、激励、教育和感染,引起强烈的兴趣。这里讨论的标题,既包括讲话稿的总标题,也包括讲话稿正文中每一部分、每一段落的大小标题。当然,在领导的即席讲话中,通常情况下是没有总标题的,但只要留心倾听,正文中的大小标题还是听得出来的。 讲话稿的总标题,常见有三种写法:一种是体现讲话场合及讲话内容的叙事性标题。主要用于小型会议、一般性工作会议或公务活动,如在×××会议或活动上的讲话。这类标题往往要在后面标识讲话人姓名、职务和讲话时间;有的在写作中省略了“在„„上”这两上字,直接写×××大会开幕词、×××会议主持词、×××活动欢迎辞。另一种是体现会议主题及讲话内容的观点性标题。主要用于庄重场合或大型会议、大型活动。如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类标题有的还在后面加设副标题,说明什么场合,什么人的讲话,如《咬定目标、迎难而上,迅速掀起工业原料林建设新高潮——在全市林业大会上的讲话》。还有一种是固定标题。如各级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法院工作报告、检查院工作报告,从中央到地方,沿用几十年不变,成为一种法定标题。

正文中各个部分的大标题,通常有四种基本写法:一是用“要”字统领各标题。原省委书记杨正午最近几年的讲话经常采用这种办法。如他2005年在全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三个部分的标题是:

(一)要深刻认识创新理论;

(二)要正确把握创新理论;

(三)要全面贯彻创新理论。这种写法的优点是,标题所显示的观点简洁明了,语势短促有力,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也很紧密,整个文章显得很紧凑。我个人认为,这种写法更适用于非主体报告的强调性讲话,而且在论述各部分中的观点时不宜太展开,也不宜用过多的散句,而必需用高度概括性的语言来进行高屋建瓴、简明扼要的阐述,使这种简短有力的文风体现得更淋漓尽致。二是用带观点的祈使句作为各部分的标题。这是最常见的写法。句子有长有短,短的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个标题是:(一)充分认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二)集中力量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三)全面做好扩大就业的各项工作。长的如杨泰波副省长在全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三个标题是:(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紧迫感;(二)正确分析形势,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动性;(三)加强领导,积极扶持,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的发展。这种写法便于在各部分中装进较多的内容,充分展开来讲,适用于主体讲话。三是用不带观点的短语作标题。如温家

宝总理2005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六个标题依次是:

(一)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二)关于农村综合改革问题;

(三)关于粮食问题;

(四)关于土地问题;

(五)关于农民工问题;

(六)关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问题。又如周伯华2003年在全省一季度经济形势通报会上的讲话,三个标题是:

(一)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

(二)各市(州)指标完成情况;

(三)下阶段工作意见。前面介绍的三种标题法都带有序号“

一、

二、

三、四”,标识很明显。下面介绍一种不带序号的写法。即标题置于文中,以设字体和空格提行来体现。如杨正午2004年在全省市州和省直单位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开头先申明“讲三个问题”,紧接着是:第一个问题讲发展——主要是讲在宏观调控形势下加快发展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讲稳定——主要是讲积极主动地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三个问题讲作风——主要是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问题。这种写法使整个文章显得浑然一体,层次划分不露痕迹,形式新颖,值得借鉴。 正文中段落及段落中的小标题,是为各部分大标题服务的。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进一步论证,构成一种总说与分说、总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在讲与写的过程中,其形式更为灵活,表意要求也更为具体。纵观各类讲话,以下四种方式比较常见。一是用一个“字”或“词”统领各标题。比如部置工作可用“要什么、要什么„„”或“突出什么、突出什么„„”,分析意义可用“从什么来看、从什么来看„„”,总结经验可用“必须什么、必须什么„„”, 总结成绩可用“新进展、新步伐、新突破、新亮点„„”,提出措施可用“在什么上下功夫、在什么上下功夫„„”,统一思想可用“把思想统一到什么上来、统一到什么上来„„”。这种写法对起草者而言,易于掌握;对听会者而言,也便于理解和记忆,听了之后就知道领导讲了“几个新”、“几个突出”、“几个坚持”、“几个必须”。但在一篇讲话中不可反复多用、滥用。二是提炼小观点作为小标题。如周伯华2003年全省市州和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讲话中,在讲到如何克服“非典”影响、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时,用了“工业超计划、投资挑重担、农业抓增收、三产促恢复、财税保增长”作小标题,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三是用一个词或词组概括段落大意再作解释的方法作小标题。如原怀化市市长陈志强2003年县(市、区)和市直单位负责人讲话,在谈到如何发展城镇经济时,概括了16个字并加以解释:所谓夯实基础,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突出产业,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民营主导,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搞活经营,就是要什么什么。与会者反应比较好。四是用与上下文自然承接而又能准确概括该段大意的句子作标题。可设字体以示体现,也可不设字体。如原市长陈志强2004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对外开放时,用了三个“把”字句——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各段小标题,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刻意为之。此法比较巧妙,但不易掌握。

上面总结的是一些常见的标题弄法。实践中要灵活运用。比如即席讲话,要多用观点性标题,且语句要简短,以便听者理解和记忆。在同一篇讲话中,制作标题的方法也要穿插使用,以免雷同,形式呆板。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你用心琢磨,相信还会创造出一些更有新意的方法来。

(二)

结构,指领导讲话稿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亦即通常所说的布局谋篇。安排结构,重点要解决正文主体框架、层次处理、段落划分、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这里择要谈谈讲话稿开头、结尾和正文框架安排的问题。

开头,是指讲话稿的开始话。开头是讲话思路的起点,其意义在于提领整个讲话,起着定调的作用,使与会者了解会议(活动)的情况和讲话者的意图。好的开头,可以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把听众吸引住。它既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自然段,还可以是几段。常见的开头方法有五种:一是总体概括法。从介绍情况入手,说明会议召开的背景、目的、议题和任务。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例子很多。二是提出问题法。即提出问题,吸引听众,引发思考。如毛主席1942年5月23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开篇:“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三是开篇点题法。即一开始便把讲话的意图简明扼要地说出来。如毛主席《整顿党的作风》之开篇:“今天我想讲一点关于我们党的作风”的问题。四是表明态度法。篇四: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领导讲话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领导讲话稿,是指各级领导人在各种重要会议上作带有指示或指导性讲话时所用的文稿。讲话的领导人,可以是本单位领导,也可以是上级机关领导,还可以是从其他单位邀请的领导。领导讲话稿不同于演讲或一般性发言,主要在于不仅讲话人的身份限于领导人,讲话的内容也总是具有一定指示性、指导性、总结性或号召性,而且所发表的意见体现着领导机关的意图。

为领导起草讲话稿是从事秘书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掌握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方法,是每个文秘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领导讲话稿包含会议类讲话稿、宣传类讲话稿和礼仪类讲话稿,每一种讲话稿都有自已的写作特点和要求,本文试就如何写好会议类讲话稿稍作探讨。

要起草好会议类领导讲话稿,除了要熟悉本部门、本单位的业务情况外,在具体写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把握会议的主题

通过召开会议来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部署工作任务,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推进工作的一种主要形式。如有一年一度的全面工作会议、有重在推进一个方面工作的专题会议,等等。而了解会议的议题、掌握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基本前提。正如清代学者王夫之所言:“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姜斋诗话〉卷一》)意,就是主题、主旨。讲话稿的写作,同样要以“意”为“帅”。因为,—方面,会议主题决定了领导讲话内容的方向。如,全面工作会议上领导讲话稿的内容就要突出全年的工作重点,专题工作会议上领导讲话稿的内容就要围绕推进某一单方面工作来做文章。另一方面,会议主题决定了领导讲话内容的重点。由于会议主题的不同,出席会议的领导和议程也会不一样,有的会议往往有几个领导讲话,每个领导讲话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如,召开一次全省性的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试点单位领导重在介绍工作经验,省级部门领导重在总结全省试点工作情况,部署在全省推广试点工作经验,省政府领导重在提出工作要求。因此,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只有根据会议主题的要求来确定写作内容的重点,才能确保讲话稿的准确定位。

二、要了解会议的对象

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说的就是语言表达要适合对象。起草作为领导讲话的稿件,同样要了解其表达的对象。只有了解了与会对象,写出的讲话稿才能做到角度定位准确、语气运用恰当,达到有的放矢。如,与会对象涉及政府多个部门,某部门领导的讲话稿对本系统提出的要求可以明确、严格,而对其他部门提出要求时应采取委婉、协商的口吻;省领导的讲话稿就能要求所有部门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措辞可严肃些,口气可强硬些。再如,与会对象如果级别和素质均较高,领导讲话稿就应具备相应的理论高度和语言水平,不宜运用一些简单的道理进行阐述。相反,如果起草领导讲话稿不考虑参会对象,只顾夸夸其谈,指手画脚,或者文章高度不够,措词平庸,就会贻笑大方。

三、要注重层次的合理

文章的层次、结构是“骨骼”,起着支撑整篇文章的作用。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经说“结构之于创作,如同作战部署之于战斗一样,是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此,能否保持讲话稿层次、结构的合理是衡量讲话稿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的领导讲话稿均包含了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但是,具体细化到这三个部分中的层次、结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如,有的开头直入主题,有的开头要介绍议题,有的开头既要介绍议题还要总结肯定以前的工作,等等。如何把握层次、结构的合理性?关键在于严格遵循“先主后次,严谨完整”的原则,确保文章前后具备较强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如,有的专题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的正文作这样的安排:首先阐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其次阐述完成这项工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最后阐述达到工作目标需要的外部条件。在阐述具体工作措施和需要的外部条件时,先谈主要方面,后谈次要方面。该类讲话稿既采取了紧凑的三段论方法,又采用了先主后次的内容安排,具备较强的逻辑性与连贯性,确保了文章的严谨、完整、合理。

四、要加强政策的把关

领导讲话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权威性。讲话历来是各级领导宣传政见、安排部署工作的有效形式,其目的是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实施本级的决定,对分管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因此,领导讲话稿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很强,是下级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在为领导起草讲话稿时,一定要严把政策关。尤其是有的部门召开工作会议需要上级领导出席并讲话,主要目的是争取上级领导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以便推动工作的开展。为了能使本部门争取的利益最大化,主办部门在为上级领导起草讲话稿时往往会添加一些新的想法或举措,想借领导的讲话来实现政策的突破。这时,作为领导的秘书或秘书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的作用,严格把好领导讲话稿的政策关,确保政策的准确运用。因为,这些想法和举措尚不成熟,还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领导同意,很可能会与其他政策有冲突或者实行的

条件还不具备,一旦实施,会引发严重后果,造成工作被动。把好政策关关键在于自己要掌握好政策:一方面,平时应注意收集和学习有关文件,切实掌握好政策精神;另一方面,在具体操作中,如遇到自己把握不准的有关政策,应主动跟出台政策的相关部门联系,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只有把握好了领导讲话稿的政策关,才能帮助领导提高指挥效能,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要留意文字的风格

不同的领导,讲话的风格与习惯也不尽相同。有的领导喜欢用短句来表达,有的领导喜欢用一些书面的语言来阐述,还有的领导喜欢用排比句来强调。因此,在为领导起草讲话稿时只有根据领导的讲话风格来组织文字,才能达到领导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在“看、听、记”上下功夫。首先,要做到多看。在为领导起草讲话稿前,应先多翻阅该领导在不同场合的一些讲话稿,认真借鉴以前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其次,要做到多听。平时,应留心领导在各种场合的讲话或发言,逐渐熟悉和掌握领导的讲话风格,以便起草讲话稿时予以灵活体现。第三,要做到勤记录。在不同的场合,领导经常会对工作发表一些指导性意见或看法。这些指导性意见和看法往往就是领导讲话稿中需要提出的工作要求。因此,应及时记录下来,以备起草领导讲话稿时使用。

当然,起草领导讲话稿除了要注意上述几个方面外,标题的提炼、用词的考究也是不容忽视的,应该多加注意。相信只要把握好这些注意事项,起草领导讲话稿就不是什么难事了。篇五:领导讲话稿写作常识及技巧 深刻领会领导意图

综合运用各种技巧

——领导讲话稿写作常识及技巧

一、概念、种类及特点

讲话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讲话稿是人们在特定场合发表讲话的文稿;狭义的讲话稿即一般所说的领导讲话稿,是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带有宣传、指示、总结性质讲话的文稿,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领导讲话稿不同于演讲或一般性发言,主要在于不仅讲话人的身份限于领导人,讲话的内容也总是具有一定指示性、指导性、总结性或号召性,所发表的意见体现着领导机关的意图和旨意,是领导者从事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传达政令、布置任务、指导工作和交流经验的常见方式和重要途径。

作为一种综合性文稿,领导讲话稿仍属于行政机关公文范畴,但又与其他法定公文有所区别,他涉及面广、灵活性强,是最难写好的公文之一。

从内容上讲,讲话稿有导向性、指导性、总结性等区分;从形式上,讲话稿讲有会议类、宣传类、礼仪类等区分。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3 类 22种。

(一)会议类讲话稿

指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表的对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包括成绩、经验、缺点等进行归纳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措施等进行研究部署的讲话稿。要求态度鲜明,目的明确,内容单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语气坚定,针对性强,号召力大,简洁明快。

1.大会报告。多用于党代会或人代会,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结构上多采用两段式或三段式:两段式即工作回顾和工作安排,三段式即工作回顾、任务目标和工作安排。 2.会议开(闭)幕词。一般适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或重大的活动。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具有宣告性、引导性和鼓舞性等特点,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结构上多用三段式(开场、背景、开幕)。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会议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

闭幕词与开幕词一样,具有简明性和口语化两个共同特点,其种类与开幕词相同。凡重要会议或重要活动,与开幕词相对应,一般都有闭幕词。闭幕词通常要对会议或活动作出正确的评估和总结,充分肯定会议或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强调会议或活动的主要精神和深远影响,激励有关人员宣传会议或活动的精神实质和贯彻落实有关的决议或倡议,具有总结性、评估性和号召性。内容一般包括意义、领导关怀、会议成果、感谢、展望、结语。 3.会议总结讲话稿。主要是总结会议的收获,对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富有总结性、号召性。一般包括会议总体评价(主要内容、效果等)、重点强调或补充、贯彻传达要求。 4.工作会议讲话稿。安排工作常用文稿,内容一般包括前段工作总结、形势分析、下步工作措施及纪律要求。 5.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主要是概括、总结、肯定受表彰单位或个人的成绩和经验,对其进行表彰、鼓励,对面上提出学习、推广的要求,同时对下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其他还包括动员会议讲话稿,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专题报告会的报告,碰头会、汇报会

讲话稿,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

(二)宣传类讲话稿

指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场合的讲话稿。 1.通过广播发表讲话。这种讲话形式在战争时期经常运用,毛泽东、朱德等都曾通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解放区军民,对全国同胞,也对敌军发表过多次广播讲话。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同志也经常采用这种讲话方式。广播讲话要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2.通过电视发表讲话。这是电视普及以来不少领导同志经常采用的一种讲话方式,主要是用于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有时也由领导同志搞电视讲座,讲授某一方面的知识。除讲座可以稍长一些外,电视讲话也要求简短、通俗。 3.通过报纸发表书面讲话。这也往往是为了纪念和庆祝某个节日而发表。要篇幅简短,措词严谨,富有文采。 4.通过现场散发书面讲话。如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在机场散发书面讲话。主要是阐明对某项行动、某件事情的观点,要求简明、准确、适当。

(三)礼仪类讲话稿

即出于感谢、答谢、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非会议仪式、场合的讲话稿。 1. 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这种讲话主要是对所签合作契约予以积极评价,对合作方表示感谢,对合作事项充满信心、寄予厚望。要求简短、礼貌。 2.接见、会见讲话稿。接见下级单位的代表并发表讲话,主要是表示某种褒奖、慰问和鼓励;会见客人,主要是表示友好和友谊。要求简短、亲切。 3.文艺演出、文艺界联欢前的讲话稿。主要是为了庆祝节日和表示友谊。要求简短、富于激情。

4.致辞。包括欢迎词、感谢词、答谢词、慰问词、祝贺词等,用于专门的仪式或宴会等场合。作为“致辞”,必须有别于一般的讲话,要求措词严谨,具有文采,短小精炼。

二、写作基本程序

(一)写作前

单纯从写作角度去讲,写领导讲话稿是“受命而作”,是纯粹的“命题作文”。常言说:“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受命于谁,文章思维和特征服从于谁,这是授命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但他又不完全等同于平常的命题作文,因为写领导讲话稿仅仅是“代言”行为,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有点“在不其位而谋其政”的味道。形象地讲,写领导讲话稿,就是要关起门来当领导。既然是“代”领导写,那么我们就不能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必须融会有关政策、精神和理论,而应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假设自己就是领导,即将在某个会议上讲话,该讲些什么,该怎么讲?怎样写出领导的高度、深度甚至风度,只有这样才会切合领导的“口味”,才能写出让领导满意的文稿。“站在领导的角度”,这既是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又是领导讲话稿写作的最高境界。只有把握好领导角度,站在领导的高度,文章才会变得有深度、厚度。 1.领会领导意图。领导意图即会议的目的,通常包含“为什么开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部署哪些措施?”等问题。“领会上头,摸清下头,两头一碰,才有写头”,“定位不准,累死三军”。能否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讲话稿写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写作中必须把握领导思想,表现领导主张,体现领导要求。掌握领导意图的具体方法有:

⑴吃透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上级是什么角度,领导就是什么角度,这是一条铁的准则。领导的角度,存在领导的头脑里,比较抽象,能自己真切感知的东西比较少。但上级精神,有会议、有文件、有批示、有报道,这些东西客观、具体,通过学习,就可以吃透上级的精神。上级有什么新的方针、政策、措施,通过会议和文件传达下来是最普遍、最基础的形式。因

此,如何通过领导、文件或其他形式吃透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领会上级指示,是写领导讲话稿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吃透并忠于这些精神,并站在领导的角度加以传达、贯彻和强调,讲话稿才具有时代性、政策性、指导性。比如一年一度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在草拟领导讲话稿前,必须先吃透中央1号文件及农业农村工作、经济工作以及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对照往年看有哪些新的政策措施,这是写好讲话稿等前提。需要强调的是,大家一定要改变一个观念,写领导讲话稿,绝不是把往年的讲话稿拿出来随便修修补补,改改时间,换一下开头,处理一下结尾就了事,那是文章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表现,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要吃透各级会议精神,也不是简单看看相关领导的讲话稿就行,应该多留意各大媒体对相关会议关注和报道的焦点、热点,多听听领导参会后的感受和想法,看看领导参会所作的相关笔记。 ⑵把握领导近期工作重点。领导的行政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形式,了解了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要领会领导意图,必须主动扑捉机会参加一些会议、调研、督查等活动,了解一个时期领导拟安排的工作重点、原则、要求、措施,掌握领导层的活动意向和动态。如2007年全县工业经济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前,相关领导都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作了一些督查调研。我事先了解了这些信息,并参与了领导的调研活动,找准工业经济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为写好领导讲话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⑶直接具体领受领导指示。从程序上讲,讲话稿的写作是要求领导必须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但实际工作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大多数讲话稿都是办公室直接抄刀。因此,要想克服自身理论水平、知识水平等的不足,写好恰当的讲话稿,写作前与领导做好交流和沟通是必要的前提。平时要主动与领导常谈论一些问题,了解领导者思考的热点问题,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会前更要主动汇报,聆听领导的一些具体想法和安排。最好是让领导提供书面或口头上的提纲,对讲话稿思路、要求或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要积极主动找领导请教和沟通,写作中根据领导提出的见解和思路或要点,整理、转化成顺畅的文字。比如在草拟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前,我事先征求了陈实县长的意见,尤其在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政府绩效考核方面,都是县长提出的思路和要求;再如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六大园区”就是根据县长事先的思路,结合办公室调研情况提出来的。 (4)熟悉领导者的习惯。熟悉领导者的习惯即熟悉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常用工作方法和讲话习惯。这里所要讲的并不是习惯的好坏问题,是讲话者自身一些特有的东西。讲话和报告类的文字材料,由于是领导者亲自讲,因而要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要通过听、谈、议、读等渠道,从领导者讲话中了解个人的特点,然后再将这些特点反映到文稿中去。否则,文与人的习惯特征不统一,领导者和听众都会产生一种陌生感或不习惯的感觉,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文稿特征与领导习惯相差太远而不被领导者看中和接受,也很难完成任务,对起草者的影响也不好。熟悉领导的思维和讲话习惯并不难,只要留心亲耳仔细听几次领导者脱稿讲话,就会熟悉基本特征,再琢磨分析一下,一般都会适应。如陈实县长的讲话稿,开头要求简明扼要交代会议目的就行,对一些不必要的会议程序、观点等,则从不要求写在文稿中。再如柳盛明书记的讲话稿,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思路清晰,善于运用数字分析和论证问题,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2.收集基础材料。收集材料就是掌握素材,包括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有人对收集材料觉得并不重要,不当回事,而在写作运用时却常常有了新的认识,感到它的使用价值了,后悔没有积累,再找时间来不及了,甚至无法找到。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这个材料没有白白 积累。因此积累时不可嫌多,运用时又不可能很多,这也许就是素材积累与使用之间的一个特点。比如:要写好经济工作调度会的领导讲话稿,就必须系统分析和总结当前经济运行形势,这就要求拟稿人必须认真收集并掌握全县经济工作本季度与上季度、本季度与去年同期以及本县与其他县市等之间的数据对照,认真分析并总结运行特点,找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达到调度的目的。从收集途径方面讲二点: 一是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常言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通过调查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体生动,真实可靠,印象深,感受深。要真实掌握基础材料,必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沉下去,摸实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上,不唯书,坚持真理,不看风使舵,不随风倒,更不能带着各种框框去找材料,削足适履,歪曲事实。要客观地倾听,平等地讨论,适当地提问,注意点面情况的结合,对调查的材料要做必要的核实。举个例子,不到实地,你很难了解到当前全县烤烟生产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烟农户为什么比年前急剧下滑?育苗管理费收取为什么有的乡镇完成很好,有的乡镇却一筹莫展?

二是广开材源,积累经验。积累一些与文稿写作有关的公文,包括法规、政策、文件、讲话、纪要等,甚至收集一些古今中外的精辟议论,作为形成文稿观点和进行综合分析的依据,或直接引证所用。同时,报纸、文件、会议材料,信息、简报等与工作有关的材料等等,都可及时记下来,分门别类,积累起来,用时非常方便。我们常常讲写作不能照搬照抄,我想,“抄”不行,但“搬”是可以的,关键是看怎么搬。引用古今中外名人的经典语句、俗语警句有何不可?引用上级领导或其他有关认识的先进观点、经典言论或理念有何不可?借鉴其他地方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何不可?答案是肯定的,不仅可以,而且非常有必要的。关键是要学会引用,既不能全文偷袭,也不能整段搬移,东拼西凑,而是要适当的引用和借鉴,学会创造性地引用和运用(这一点后面再展开讲)。这就需要广泛的学习,大量的积累以及结合实际的思索和整理,方能在写作中做到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天衣无缝。不然就只能苦思冥想,空有一些若有若无的想法而又迟迟下不了笔。

(二)写作中 1.拟定提纲。即谋篇布局。起草文稿好比做衣服,即使有了必要的材料,如果不事先构思好结构样子,仍然做不出好衣服来。一个写作任务下来,撰写者首先应当在谋篇布局方面下功夫,不能一见任务就作战术考虑,马上钻到具体材料的遣词造句的技术工作中去。报告起草常常见的大返工,往往出在内容及主体结构上。所以,撰写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拥有领导方略,会谋篇布局。谋篇布局说白了就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问题。结构就是言之有序,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即构思、谋篇。作为公务活动的领导讲话,主要用逻辑思维,而不是形象思维,善于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人,感染人和说服人。 安排结构的基本原则是:不死板,不杂乱。具体要求有四: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通。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个段落和层次,哪些该详,哪些该略等;二是层次清晰,段落完整。即怎样衔接和过渡,前后如何照应等。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斯大林称赞列宁的演说有一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动听众,然后就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毛泽东同志说过“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一篇讲话稿,通常分几个层次,也就是分几个部分,层次与层次之间有并列的关系,也有递进的关系。分层的方法常见的有用“首先”、“其次”、“第三”或者用“一是”、“二是”、“三是”来处理。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

安排结构要考虑到以下四点:第一,全面考虑阐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第二,层次段落要围绕主旨,按照表现事物本质和特征的需要来安排。第三,条理清楚,方便表述,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便于领会和接受。第四,各部分、各层次之间有正确、严密的逻辑和 照应关系,通篇浑然一体。 布局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列书面提纲。提纲是详是略,应根据文稿内容需要和作者的行文习惯而定。一般搞文字工作的人都有体会,重要讲话,诸如大型会议上的领导同志讲话,提纲应尽可能列得细一些,甚至可以细到每段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阐明什么问题以及精彩的阐述语言等。这样,再稍加扩充、润色、归整,就可以成为一篇象样的文稿。二是打腹稿。虽没布局成文,但中心有个轮廓勾画,短一些、急一些的文稿多采取这种办法。 一般来讲,领导讲话稿可分为五部分,即标题、称谓、开头、主体、结尾。需要重点研究的是它的主体部分。其主体部分通常又具有三种结构形式:

(1)并列式。即几个板块之间没有递进关系,只是并列关系。如邓小平 1979 年 11 月 2 日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所作《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挥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讲了三个问题:⑴高级干部的生活待遇;⑵认真选拔接班人;⑶切实关心群众生活。这三个问题之间显然是并列关系。再如柳盛明书记在全省仡佬学会三届二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从务川仡佬文化的历程看人类文明的走向》,文章分四个部分:务川仡佬文化发展掀起的四个阶段高潮、务川仡佬文化的特点、务川仡佬文化的当代意义、把务川打造成为仡佬文化中心,四部分之间没有意义上的递进或转折关系,而是并列存在的平等关系。 (2)纵深式。即前后几个板块的内容是由浅入深发展的关系。如邓小平 1978 年 12 月 13 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四块小标题分别是:⑴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⑵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⑶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⑷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四个部分明显地表现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关系。再如柳盛明书记在县委六届二次全体会议上作的《突破工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力实现务川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讲话,五块小标题分别是:务川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发展的关键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在项目、项目的关键在环境、环境的关键在人。又如柳盛明书记在在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四块小标题分别是:为什么要跨越式发展、怎样才是跨越式发展、科学认识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几部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逻辑性、严谨性强。

(3)自然式

即讲话不分板块,只分若干个自然段,多数是依照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多用于座谈会等。

2.草拟初稿。

(1)起草方式。公文起草一般有四种起草方式:一是办公室起草;二是部门起草;三是组成起草小组起草;四是领导亲自起草或主持起草。不管采取那种起草方式,其实无外乎三种模式:即个人承担、群体承担、个人与群体相结合的方法。

对特别重要的讲话,采用起草组的方式,如党的十六大报告,胡锦涛同志亲任起草组组长,组织各路好手,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起草修改工作,拿出了高质量的报告,体现全党的意志、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成为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除此之外,对于比较简单的一般性的讲话,可采用个人承担的办法;对于政策性、全局性、指导性较强,对某一方面工作有全局指导性的重要讲话,则应当采用群体共同研究的方法;有时对一些工作汇报等由许多单项内容汇总起来的讲话材料,可采用个体分头起草,集体研究修改的方法。具体采取哪种形式,要根据工作要求和文秘人员的情况来确定。一篇较大的领导讲话稿往往需要几名撰写人员承担完成,这也叫分块负责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能够有效及时地完成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好分块负责与统稿的关系至关重要。有效的统稿过程既是一种有益的工作程序,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同样有助于提高统稿者的综合协调能力,有助于统稿者对自己的文字能力、思想方法以及综合协调水平的再认识。

第二篇:领导讲话稿的写法(起草教程、心得)

领导讲话稿的写法

为领导起草过讲话稿的同志都知道,写领导讲话,关键是领会好领导的意图,写出领导要讲的东西。只有这样,你写的讲稿才能交得了差,讲后效果一般也都不错,否则就不是一份成功的讲话材料。领会和把握顿导的意图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这是因为领导同志在交代任务或者说“面授机宜”的时候,不可能交代得那么详尽,那么深刻,那么到位,一般情况下只是说一个大体轮廓,指明一个大致方向,至于主题怎么确定,结构怎么安排,语言怎么组织等等,还需执笔的人员仔细琢磨:它实际上是一个对领导的授意再思考、再创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领导的意图呢?我的体会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法:

一、把上级精神同本单位实际结舍起来,在上下的结合点上找“题眼”,选角度,写出太衷普遍关心的话。这在组织落实上级统一部署安排的工作时,用得比较多。2005年,我在山东艺术学院人事处当处长。之前,全国、全省先后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强省的战略,学院也准备召开这样的一次会议,在为领导起草会议的讲话藕时,我就琢磨,现在上上下下都在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如果只把全国、全省的会议文件抄一抄或变通一下,比着葫芦画个瓤,上下“一般粗”,肯定不行。怎

— 1 —

样把上级精神同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山东艺术学院人才强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才是领导要讲的东西。这时我想到,2004年我院召开了第一次觉代会,提出把我院建成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的目标,心里为之一动。建设高水平综台性艺术大学不就是我院最大的宴际吗?联系实际就联系这个实际!于是我把这篇讲话稿的大题目和中心思想确定为:切实做好人才工作,为把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写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设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各类人才;二是以提升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抓好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三是以强化素质、提高能力为关键,抓好党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四是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抓好教辅、工勤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每一部分都紧密联系艺术学院的实际来讲。如第一部分讲人才的重要性,我这样写到:学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主要阵地。培养人才的人首先应该成为人才,而且是高层次人才。目前,各院校艺术类专业教育纷纷上马,争生源、抢师资、挖人才的现象日益严重,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实现创建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的目标,就必须把我院的每一个教职工都造就成为有一定专长、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我院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尤其要培养一批在省内出名、在全国挂号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出手以后,得到了学— 2 —

院党委和领导的肯定。我们写领导讲话,也要注意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不能把上级精神一“灌”了之,摘“空对空”。

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不敢联系。就是写起来过于拘谨,不能结台本单位的实际问题放开来写,唯恐让领导讲错了话,只是简单地照抄上级领导的讲话和文件。二是不会联系。就是看不出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也就不会把上级精神同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拿出解决的办法,只好照搬照抄。三是不愿联系。就是懒得动脑筋、思考问题,把上级文件一抄了事,管它讲后有没有用处。所有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加以克服的。领导是干什么的?就是领导本单位全面建设的。他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包括开会讲话等,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亡作。不把本单位普遍存在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出来,分析透,解决好,这样的讲话就不是一篇成功的讲话,这样的讲稿,也就不会符合领导的意图。

二、围绕领导的大致意思,深入开掘,找准问题的症结,写出切中要害的话。这在上级没有统一的部署安排,领导同志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想讲一讲的时候,比较适用。那是我在济南军区司令部机关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军区首长针对某些同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上一次党课,着重讲一讲改造世界观的问题。改造世界观是一个大题目,要讲的方面很多,如“什么是世界观”,“为什么要改造世界观”,“怎样改造世界观”以及“在改造世界观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等等,都可以写,写了都不算跑题。但这样写肯定

— 3 —

不行。因为首长上党课,完全是为了讲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举办哲学讲座,系统讲解改造世界观的知识。为了把问题讲准,我们进行了深_人调查,发现在这个问题上,突出的表现是对“改造世界观”这一口号本身存有质疑,认为改造世界观的口号过时了,不能提了,要害是“还要不要改造世界观”。于是,我们把这篇讲话稿的主题和大题目锁定在“重新叫响改造世界观的口号”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造世界观的口号并没有过时,越是改革开放,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由于问题挖得深,找准了症结所在,讲后同志们普遍反映解渴、过瘾。后来,这篇讲话稿也被报纸采用了。

我们有些人员特别是初写讲话稿的同志,往往浅尝辄止,急于求成,得到领导的只言片语之后,不假思索地立即动笔,结果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领导不满意,自己还感到委屈,认为本来是按领导的意图写的,领导反而朝令夕改。还有的采取“顺杆爬”的态度,就是领导说什么写什么,说多少写多少,说到哪里写到哪里。这种不动脑筋,不独立思考的做法,是难以把握领导意图的。大家知道,领导不忙时还好说,还能交代儿句,谈谈自己的想法;领导一旦忙起来,连交代几句都顾不上。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领会领导的意图?正确的做法,就是站在领导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围绕领导的大致意思多问几个为什么,将领导的想法生发开去,扩展开来,写出他们非常想讲而又没有表达出来的东西。我们经常讲,机关人员要当好领— 4 —

导的参谋助手,要能“参”善“谋”。怎么个“参谋”法?反映在写讲话稿上,就是替领导把讲话写出来。所以,我们在受领任务后,对领导的想法一定来一番再思考,必要时进行一番调查了解,看看下面都有些什么现实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哪个问题最突出,造成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确实弄清楚了,然后再展开写作。并且在写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提炼、修正,以便把问题讲得更准确,更到位,更透彻。

三、把过去和现在结合起来。着限于时代特点和时代特征,写出符合现实情况的话。这在进行传统教育的时候,尤其应该注意。那也是我在济南军区司令部机关当干事的时候,有一次,所属部队举行庆五四歌咏晚会,司令部首长要发表讲话。当时,首长莲面授机宜也没有,只是处长给我交代了一句,说是有这么一个活动,要我就这个活动为首长起草一个讲话稿。接受任务后,我就琢磨,庆五四活动当然要围绕如何发扬五四爱国优良传统去写,而写发扬五四爱国优良传统,也不能老一套地去写,什么要好好学习呀,要锻炼好身体呀,要时刻准备保卫祖国呀,等等。因为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军队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现在讲发扬五四爱国优良传统,就要讲如何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为此,我把这篇讲话稿的基调定在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五四精抻,就是要把爱国热情化作干好本职工作的不懈动力,扎扎实实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贡献。同时,联想到当时军区直属队正在召开党委扩大会,

— 5 —

进一步研究加强直属队基层建设问题,所以在讲话稿的结尾我又来了一段,写道:现在,军区直属队正在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进一步研究加强基层建设问题。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优良传统,就要进一步做好直属队的青年工作,切实播好基层建设。由于充分考虑到了现实针对性,稿子写好后,不仅顺利通过,而且讲后效果也很好。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领会和把握领导的意图,实际上就是抓问题,提炼好讲话稿的中心思想。抓住抓准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就领会了领导的意图因此,起草领导讲话稿,一定要围绕领导的大致意思,从本单位建设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紧紧围绕当时的中心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分析透、弄准了,也就符合领导的意图,从而把讲话稿的中心思想确立起来了。大家不妨看一看党的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它们无不不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产物。如十五大报告,十五大是1997年召开的,那一年我国出现和面临着两件大事,一是小平同志去世,二是跨世纪。从1997年的十五大到2002年的十六大这5年,是由20世纪跨入2l世纪的五年。小平同志去世了,我们还举不举邛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当然要高举120世纪我们致力于现代化建设,那么到了2l世纪还搞不搞现代化?当然要搞!这“两个当然要”就构成了当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正是从这一特征出发,十五大把报告的题目也— 6 —

就是中心思想确定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把点子打在“高举旗帜,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上,很准确!再如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是2002年召开的。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实现了小康,但不全面,城镇实现了,农村还不行;东部实现了,中西部还不行;物质层面还可以,精神层面还不行。实现了小康但不全面,就构成了那个时候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正是从这一特征出发,十六大把报告的题目也就是中心思想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把点子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很恰当!再看十七大报告,十七大是2007年召开的。这个时候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离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还有差距。成绩很大、还有差距,就构成了那个时候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正是从这一特征出发,十七大把报告的题目也就是中心思想确定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把点子打在“新胜利”上,很贴切!由此可见,作为实际工作的文字表述,领导讲话一定耍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紧贴实际,与时俱进;只有把老问题写出新意来,才能推动和指导丁二作,也才真正符合领导的意图。我们起草领导讲话稿,就是要这样去领会和把握领导的意图,确定好讲话稿的中心思想。

— 7 —

第三篇: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一、领导讲话的概念

领导讲话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是领导者从事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无论是高级领导还是基层领导,无论是机关领导还是企业领导,只要做领导工作,就离不开讲话。

二、领导讲话稿的类别

领导讲话稿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 3 类 22 种。

(一)会议类讲话稿

这是领导讲话稿中数量最多、占比重最大的一‚族‛。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讲话稿‛,主要是指这一类。

1. 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

2. 会议开幕词。

3. 会议闭幕词或会议总结讲话稿。

4. 工作会议讲话稿。

5. 动员会议讲话稿。

6. 庆功会、表彰会讲话稿。

7. 庆祝会、纪念会讲话稿。

8. 专题报告会的报告。

9. 碰头会、汇报会讲话稿。

10. 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讲话稿。充分运用与会人员看到和听到的先进事迹和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要求学习、推广,促进工作。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号召力。

11. 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讲话稿。

12. 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

13. 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

14. 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

(二)宣传类讲话稿

这是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场合的讲话稿。

1. 通过广播发表讲话。

2. 通过电视发表讲话。

3. 通过报纸发表书面讲话。

4. 通过现场散发书面讲话。

(三)礼仪类讲话稿

即出于感谢、答谢、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非会议仪式、场合的讲话稿。

1. 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稿。

2. 接见、会见讲话稿。

3. 文艺演出、文艺界联欢前的讲话稿。

4. 致辞。

三、领导讲话稿的主要特点

领导讲话是机关各类公文中难度最大的,也是一种特殊的‚命题作文‛,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1、层次高。领导讲话一般不是针对和着眼于某些局部和具体问题的,而是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和广阔的视野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政治理论、思想水平和工作层次都很高。这就要求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小人物敢于说大话‛,时时处处站在领导者应有的水平和层次上思考问题。

2、权威性强。领导者的地位、身份与职责决定了领导的讲话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尤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某些重要场合的讲话精神,很大程度上就是党的理论、政策和要求,是必须贯彻执行的。所以,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稳妥准确,每一个重要观点都反复研究,每一个新的提法都多方论证,每一段文字都仔细斟酌,把领导需要讲的内容精当、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来。不随便照搬理论界的观点、社会上的看法,不讲没把握、未定性的话,不讲有争议的观点,更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语出惊人而讲过头话、甚至‚乱放炮‛。因此,在撰写领导讲话有一个突出要求,就是要讲‚有出处、有把握‛的话。

3、涉及面广。领导的讲话内容十分丰富,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个领域,常常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法律、党建等许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说什么内容都可能讲到。因此,写好领导讲话稿要求视野广阔、知识面宽,尽可能了解各方面知识,尽可能熟悉各领域的工作。但是,在‚包罗万象‛的同时,也要做到收放自如,既能放得出去,还要拉得回来,既要纵横捭阖,又能秉要执本,使讲话既能体现较大的信息量,又不至于把主要观点淹没在大量材料中。

4、个性突出。讲话稿最终是要由领导讲出来的,所以必须尊重和体现领导的个性。每一位领导讲话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和要求,有的领导讲话涉及古今中外,喜欢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有的领导讲话立意高远、气势恢弘,喜欢讲时势;有的领导讲话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喜欢举例子;有的领导讲话朴实无华、通俗简洁、干净利落,喜欢用群众语言;有的领导讲话注重创新,喜欢讲新观点和新语言。同一篇稿子,可能这个领导欣赏,另一位领导不认可。因此,讲话稿在体现基本要求的同时,把领导的意图领会清楚、体现充分,否则领导讲起来拗口,下面听起来也别扭,起草人的辛苦也多半白费。

四、要明确领导每次讲话的定位和方向

而能否定好位臵、选准主题正是一篇文稿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重点是抓住以下四点。

1、打造亮点,使讲话有点晴之笔、留下痕迹。名人、伟人之所以名扬千古,除了他们有睿智的思想和超人的智慧外,就是他们的语言往往是名言至理。在这方面,mao/ze/dong、邓小平同志堪称楷模。读过毛选四卷的人,至今过去几十年了,还能大段大段背出毛主席语录。为什么,因为毛主席的话是革命的真理、gong/can/dang人行动的准则。邓小平同志讲‚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短短几个字,可以写出几千篇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句顶一万句‛。政治家是这样,文人也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都是千古绝唱的妙语。

邓小平同志说过,当干部就是用‚笔杆子来领导‛。这里的‚笔杆子‛指的是讲话和写文章。所以,要写出有影响的稿子,很重要的是必须有点晴之笔,有突出的亮点和闪光点。‚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文稿起草中要十分注意培育闪光点,挖掘出一些最精彩的东西,把它突出和烘托出来,这样讲话稿才能有深度、出思想,而不是平平的流水账,既让听的人容易记住文稿的中心思想,又在某一领域内叫响了一些提法。我们感到,长文章好写,点晴之笔难求。只有对情况熟悉了、把道理想透了、将认识深化了,并作出凝练的概括、通俗的表达,才能写出有影响的讲话,才能留下‚痕迹‛。

2、敢于突破,把很少写、不熟悉的题材写成精品。领导讲话涵盖面广、内容丰富,既有工作方面的讲话,也有理论方面的文章,还有各种场合的演讲和致辞。要写好领导讲话,只会写一类是不够的,必须门门熟、样样精。面对一些不熟悉甚至比较陌生的领域,更要下功夫深入学习,并运用实践积累的经验,以他山之石来攻玉,把没有写过的文稿写出‚彩‛来。经过几次实践,我们感到,越是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有时越能写出新意。比如??

3、推陈出新,使讲话不弹老调、常讲常新。对于从事文稿起草的人来说,最难写的稿子莫过于份量很重又要常讲的文稿。因为这类文稿要么是常规性的、惯例性的,框架、风格、内容都比较稳定,要么是同一个主题,要在不同地方、不同场合反复讲的。这类文稿如果没有新的思路和写法,很容易老腔老调老面孔,落入俗套,味同嚼蜡,讲一堆正确的废话。我们感到,对于这类文稿,一定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在主题思想一脉相承的前提下,尽可能用新概括、新材料、新语言,使人耳目一新。

4、统筹规划,使讲话步步深化、形成体系。文稿起草工作是对领导人思想和决策进行阐发和提升的过程,也是对领导人形象和风格进行全面包装和塑造的过程,要有长远谋划,有一个总体的、系统性的设计,形成一个层层深入的思想体系。近几年,我们十分重视这一点,叫‚写一步看两步想三步‛,使讲话一步步深化,指导中心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比如,?。又比如,?

六、起草领导讲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几点体会)

(一)忘记自我,就是在起草领导讲话稿中忘记自己,从领导的角度写稿子。写领导讲话稿,阐述的是上级的精神,体现的是领导的意图,不是讲自己的观点,更不是写自己的文章。大家都在不同场合听过很多领导的讲话,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稿子理论性、学术性太强、太专,不符合领导的身份;有的稿子部门色彩太重,只是从业务角度展开;有的稿子过于复杂、晦涩,讲起来很别扭、不顺口,甚至在讲话中还要不时看看上下文,临时琢磨其中的含义。这其实与起草人没有忘记自我,将自我风格和习惯带入文稿都是有关的。因此,对起草人来说,不能有自以为是和先入为主的意识,更不能想通过领导讲话体现自己的思想,使领导讲话成为自己的‚传声筒‛。当然,写领导讲话也是做文章,但它是从领导者的角度写文章;写领导讲话也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和研究成果,但必须符合领导的意图,符合领导的身份。

(二)要切实吃透上级精神。领导讲话一般都是传达落实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的,本单位开展一项工作也必须保持和上级精神相一致。所以,一定要明确上级精神,总体上讲的什么,重点是什么,当前做什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等,都要反复学习,紧紧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为写出高质量的讲话稿打下基础。如何吃透上级精神呢?要注意准确归纳。因为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往往博大精深,要善于抓住中心,把握主题,突出重点,否则就会觉得句句都重要,难以取舍,不得要领。一方面不能照搬照抄,但同时对基本精神、关键论述等也必须适当学用。关键要掌握好一个‚度‛。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起草文稿时,着力研究上级精神,深刻理解精神实质,把握政策准确全面,引用政策原汁原味,落实政策不折不扣,确保上级精神在文稿中得到切实体现。二是在文稿审核时,看其内容是否符合上级精神,所提措施办法是否与现行政策相悖、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做到贯彻上级精神全面不变形,体现上级政策规定具体不走样。

(三)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属于一种被动型写作。要想以己之笔写出领导的心中所想,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把领导的意图吃透、弄准。常言道:‚定位不准,累死三军‛、‚理定而辞畅‛、‚领会上头,摸清下头,两头一碰,才有写头‛,能否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讲话稿写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把握领导思想,表现领导主张,体现领导要求。认真按照领导思路打磨文稿,做到领导的思考深入到什么层次,讲话稿就准确表达到什么层次;领导的指向触及到什么方位,讲话稿就准确跟进到什么方位;领导的要求具体到什么程度,讲话稿就准确反映到什么程度。

1、要进一步明确讲话稿写作与领导意图的关系。讲话稿一般是授命写作,也就是‚命题作文‛。讲话稿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常言说:‚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受命于谁,文章思维和特征服从于谁,这是授命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融会有关政策、精神和理论,在领导的意图上进行阐述发挥,这样的授命写作才能打得住。决不能固执已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领导,写进文稿之中。

2、要明白领会领导意图主要途径。

⑴学习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重要规划,了解每个时期突出强调的方针政策。这是因为领导意图从本质上讲是党、国家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把握住这个方面就会把握住领导意图的总体。

⑵主动扑捉机会参加一些会议,了解一个时期上级领导拟安排的工作重点、原则、要求、措施,掌握领导层的活动意向和动态。领导的行政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形式,了解了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

⑶积极参与领导参加的活动,与领导常谈论一些问题,了解领导者思考的热点问题。要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

⑷直接具体领受领导指示,最好是当面征询领导者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有关解决措施,对一些模糊问题要及时予以澄清。与其它文章写作相比,领导对自己将要作的讲话,有时会提出比较成熟的见解和构思,但更多的时候是只有要点,甚至连要点都没有。领导已有成熟见解和构思的,比较容易处理,只需毫不遗漏地将其记录下来并转化成顺畅的文字就可以了;对领导的要点式意图则要敢于将自己考虑到的、在拟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次性提出来,请领导明确指示处理意见和办法,切忌在动笔之后再三番五次找领导问这问那;对连要点都没有的拟稿任务,文秘人员则要全面思考、深刻分析,及时请示领导,征求各方意见。切忌唯唯诺诺、不懂装懂,白白放弃了深入了解领导意图的良机。否则写出的文稿会作大的改动,甚至推倒重来。

3、要熟悉领导者的领导习惯。领会好领导意图,还应熟悉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常用工作方法和讲话习惯。这里所要讲的并不是习惯的好坏问题,是讲话者自身一些特有的东西。讲话和报告类的文字材料,由于是领导者亲自讲,因而要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要通过听、谈、议、读等渠道,从领导者讲话中了解个人的特点,然后再将这些特点反映到文稿中去。否则,文与人的习惯特征不统一,领导者和听众都会产生一种陌生感或不习惯的感觉,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文稿特征与领导习惯相差太远而不被领导者看中和接受,也很难完成任务,对起草者的影响也不好。熟悉领导的思维和讲话习惯并不难,只要留心亲耳仔细听几次领导者脱稿讲话,就会熟悉基本特征,再琢磨分析一下,一般都会适应,其过程是可以缩短的。

总之,讲话稿是表达领导思想、体现领导个性、展示领导风采的重要载体,领会领导意图对写好文稿至关重要。要不断‚了解领导、适应领导、学习领导‛。‚了解领导‛就要了解其理论素养、思想内涵、决策取向;‚适应领导‛就要适应其思维特征、性格特点、语言习惯;‚学习领导‛就要学习其领导艺术、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在讲话稿中充分体现领导特点,与领导风格充分对接。要把握好*个字:‚知意图、看对象、分轻重‛。知意图,就是对领导提出的重要观点、想法及近期在其他场合的讲话精神领会好,把领导还未想清楚、说明白的问题弄清楚,明确表述出来。并随藤摸瓜,完善领导意图,把领导暂尚未谈到、且又比较重要的问题补充到讲话中来;看对象,就是根据特定场合和特定的对象来设计讲话内容,使讲话紧扣会议的中心议题;分轻重,就是对一篇讲话的各个部分作深入分析,把应当突出的重点找出来,下大力气写深写透。

(四)要大量搜集写作素材。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饮‛。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如同搞建筑必须有水泥钢筋、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一样。起草讲话决不可凭主观想象,而是要建立在充分素材的基础上,实际上是对素材的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的过程。搜集素材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要有众多的文本材料,另一个就是平时多注意思考,进而形成有独特见解的观点群。

⒈注意平时收集分析材料。收集材料,就是掌握素材,包括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备料‛一定要充裕。有人对收集材料觉得并不重要,不当回事,而在写作运用时却常常有了新的认识,感到它的使用价值了,后悔没有积累,再找时间来不及了,甚至无法找到。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这个材料没有白白积累。因此积累时不可嫌多,运用时又不可能很多,这也许就是素材积累与使用之间的一个特点。收集材料途径有三:

一是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现实材料。特别是写‚讲话稿‛、‚意见‛、‚规划‛时特别需要这样的依据。通过调查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体生动,真实可靠,印象深,感受深。常言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沉下去,摸实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上,不唯书,坚持真理,不看风使舵,不随风倒,更不能带着各种框框去找材料,削足适履,歪曲事实。要客观地倾听,平等地讨论,适当地提问,注意点面情况的结合,对调查的材料要做必要的核实。

二是广开材源,积累第二手材料。即收集一些与所写公文有关事物的变革情况,以便分析其发展变化,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有见解的观点。报纸、文件、会议材料,信息、简报等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材料等等,都可及时记下来,分门别类,积累起来,用时非常方便。

三是有备无患,储备基础材料。积累一些与文稿写作有关的公文,包括法规、政策、文件、讲话、纪要等,甚至收集一些古今中外的精辟议论,作为形成文稿观点和进行综合分析的依据,或直接引证所用。

调查、收集、积累材料有三忌。一忌凭兴趣出发,要从工作需要、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需要出发;如果凭兴趣出发,就可能片面、狭隘,甚至有意无意地歪曲了材料。二忌听风就是雨,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凭想当然办事。三忌实用主义地调查收集材料。

2.注重系统思索储蓄观点。好文章要有真知灼见,那就要在思想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形成观点群并有较强的逻辑线索之下才能形成。历史上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相当的思想积累、生活积累、感性积累、观念积累之下,经过提练加工完成的。有些作家写了一两本好书再写不出新东西,也是积累不足或者耗尽的缘故。我们所讲的观点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认识得出的结论,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如何结合实际去有针对性地认识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写文章不能就事论事,要把理性与现实结合起来。有了材料,不能堆砌,而要虚实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无实,空洞无据,不能服人,更不能具体生动地感人;无虚,就事论事,就没有深度,不能发人深思,启迪人的智慧。选材用材得当才能避免‚空‛和‚长‛的问题。

所谓储备观点,就是讲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战略性的思想,有备无患,需则用之。这样在写文章时,就可以在分析、选择、提炼材料的基础上以逻辑思维为经,以事实叙述加必要的形象描述为纬,织出美的绫罗绸缎来。否则现学现卖、现想现卖,都不会搞好文字工作。一个没有观点储备的领导人不是称职的领导,同样一个没有观点储备的文字工作者也不能算是合格的。

储备观点关键要能抓住抓准问题。抓问题是指抓一个时期有反映价值的情况。能不能写出有意义、有分量的文章,首先看问题抓得准不准(举例:神父与修女打门球)。问题抓得准,抓在点子上,抓在要害上,抓在火候上,文章就有了生命力,写的文字差一些也不要紧,那只是个修改、补充问题了。反之,问题抓不准,文字写得再好,精雕细刻,也不能用。所谓抓在点子上,就是说现实生活中,实际工作中有这个情况,而且是个重要情况,而中央和上级部门正需要了解这个情况;抓在火候上,就是眼下最需要这个情况,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抓在要害处,就是抓住这个情况的最本质最关键的部分,而不是拖泥带水,喧宾夺主。

抓题目一定要思想解放,敢于思索,富有创新精神。当今需要在坚持大原则前提下,勇于创新,提出并写出别人没写出的问题,提出并写出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写出别人欲言而又未言的东西。衡量一个文字工作者水平的标准有三点:别人没想到的你写出来了,为上;别人想到但没说出来而你写出来了,为中;别人想到并说出来了而你又说出来的,为下。

(五)要认真细致地构思谋篇

构思谋篇非常重要。比方做衣服,没有衣料不行,但有了衣料,剪裁不好也不行,甚至会把衣料给毁掉了。起草文稿也一样,即使有了必要的材料,如果结构安排不好,仍然写不出好的文稿来。要注意两点:即设计好文章结构和深化讲话主题。

⒈设计好文章结构。围绕主题设计结构是起草文稿的重要方略。一个写作任务下来,撰写者首先应当在这方面下功夫,不能一见任务就作战术考虑,马上钻到具体材料的遣词造句的技术工作中去。文件起草,首先是从宏观上考虑,又如同盖房子先要有设计,有骨架一样,如果设计结构不行,只是在粉刷装修上下功夫,房子质量就没有根本上的保证,甚至还会塌下来。报告起草常常见的大返工,往往出在内容及主体结构上。所以,撰写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拥有领导方略,会谋篇布局。

结构就是言之有序,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即构思、谋篇。安排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四个字:不板不乱。也就是不死板,不杂乱。具体要求有四: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通;二是层次清晰,段落完整;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

安排结构要考虑到以下四点:第一,全面考虑阐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第二,层次段落要围绕主旨,按照表现事物本质和特征的需要来安排。第三,条理清楚,方便表述,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便于领会和接受。第四,各部分、各层次之间有正确、严密的逻辑和照应关系,通篇浑然一体。

布局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列书面提纲。提纲是详是略,应根据文稿内容需要和作者的行文习惯而定。一般搞文字工作的人都有体会,重要讲话,诸如大型会议上的领导同志讲话,提纲应尽可能列得细一些,甚至可以细到每段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阐明什么问题以及精彩的阐述语言等。这样,再稍加扩充、润色、归整,就可以成为一篇象样的文稿。二是打腹稿。虽没布局成文,但中心有个轮廓勾画,短一些、急一些的文稿多采取这种办法。

⒉深化讲话主题。讲话的主题,是通过载体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明确意图、基本意见,是行政目的的具体体现。所谓讲话主题的深化,就是主题向纵深层次性发展,呈现出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残缺到完整的态势。主题不存,公文无魂;主题突出,文稿有神。《出师表》之所以千年不衰,主要是它深蕴了‚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之所以代代相传,就在于他提出了‚居安叫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的精辟思想;mao/ze/dong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写的《关于情况的通报》之所以载入史册,关键在于通过阐述各个战场的情况揭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的真理。党的十六大报告,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个主题,鲜明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以最简练的语言,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伟大实践和认识的历史经验,界定了我们党在新世纪的历史定位,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可见,主题越突出,思想性就越强;思想性越强,文稿的生命力就越强。

深化讲话主题要把握以下重点:

一是细化领导要求。领导意图与要求最初表现的形式的比较复杂的。有的十分明确,有的仅是个倾向,有的比较零碎,个别情况下还有意见分歧的态势。因此,要对其进行提炼、深化处理,形成一个正确的领导集团(班子)的旨意。这个深化过程,首先是补充完善。领导人的新思想刚刚产生时,由于认识和实践的局限,很难完全正确,这就要调动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从实际出发,把它系统起来,成为完整、严谨、系统的领导思想。第二是凝炼提高。要经过智囊组织的熔炉加工、优化、磨砺,再送入领导思想体系。第三是延伸挖掘。要善于分析领导思想的发展趋势,按着这个趋势拓展思路,延伸思维。这种伸延不是随意的而是从工作需要出发,从客观事物的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有所突破和创新,使新的思想始终保持一种对工作的最佳导向力。(这是一项富于开拓性的工作,要善于学习,培养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是对客观事物的再认识。讲话稿主题是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支持、丰富和完善的。各种材料与主题内在联系的关联度高低,对表现主题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材料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规律常常是蕴含在深层次里。事物的本质最能揭示主题。因此对材料要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注意向深处开掘,尽量挖掘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对事物要着力探求其思想意义,要在事物所显示的多方面中找出最主要最深刻的方面。这个过程就是对主题的深化的处理。

三是政策策略的具体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策略思想,一般通过会议或纲领性文件下发,贯彻到各级组织和各地区。但路线的贯彻离不开具体问题、具体事件、具体政策。深化主题,必须紧紧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揭示在具体问题、具体事件上的意义,对具体事项上都有的现实、明确、具体的表现,把党和国家的政治意图明确在各项具体事物中表达出来。

四是要量体裁衣。同样一项工作、一件事情,书记与副书记讲可能不一样,市长与副市长讲也可能性不一样,分管领导讲与部门领导讲就更不一样。有些话在私下讲可以,但正式讲就不行;有些事口头讲可以,书面讲就不行;有的话局长讲可以,书记、乡镇长讲就不行。这就是分寸,这就是区别。起草领导讲话稿要站在领导层位,把握好角度,既要克服本位意识、部门色彩,又要防止‚出格‛、‚越位‛。要首先了解清楚会议召开的有关背景,在弄清场合的大小,摸清讲话对象、与会人员的多少及知识水平的高低等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构思讲话的结构和内容。特别是在出现突发性事件时,起草领导的讲话稿更要慎重。领导在事前、事中、事后分别要讲的话,如果顺序弄颠倒了,实际效果就有很大不同。事前应说的话拿到事后来讲,别人肯定会说你是马后炮;事后应说的话若放在事前说,人家肯定会说你是瞎指挥。因此,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当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在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是,部门在为党委、zheng/fu领导起草讲话时往往站的较低,把本该由部门领导讲的话改由党委、zheng/fu领导去讲。不是站在领导的角度想问题,而是站在部门的角度,怎么痛快怎么讲,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明显场合不妥、语言不妥、对象不妥,与领导的身份不相称。这是文秘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当加以避免的。

深化主题要采用以下基本方法:

主题确立以后要讲究深度,即立意要高。务虚,就要把话说在点子上,一针见血;讲实,就要把怎么办说清楚,拿过来就能干,有操作性,切忌在半空里论过来、议过去,主题散而不清。这就要求撰稿人具有较深的思想理论功底,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透过事物现象看到本质,加强对客观事物的深刻了解和理解,掌握、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材料积累丰富并能熟练地掌握写作技法。

第一,敏锐察觉发现问题,尖锐、鲜明地提出问题。对客观事物中的问题要有敏锐的‚触角‛,有深厚的洞察力。在众多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觉问题,并且敢于旗臶鲜明地表现自己的观点,阐发观点,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实质,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超前意识强,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将产生较深的社会效应。这种方法对深化主题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

第二,深刻全面分析问题,立足本质剖析问题。主题的深化常常依赖于对问题深刻、全面地分析。要运用逻辑思维透过现象抓本质,由表及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使主题在强有力的说服力下得以深化。分析问题要用层层‚开门‛的手法,把主题自然展开,在分析说明问题时,运用‚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为什么应该这样‛、‚为什么不应该这样‛之类正反结合、层层深入的论述,使内在的逻辑力将主题深化。

第三,要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标本兼治提出措施,正确合理解决问题。市有市情,县有县情,必须一级一级具体化。否则,讲话就会流于形式,难免陷入‚假大空‛,其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就要打折扣。所以,要根据事物的客观和主观条件,把握其主要矛盾,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科学地提出对策,切实地解决问题。一篇领导讲话,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就是主题的深化过程,也是思想升华的过程,并能深刻地揭示问题本质,是深化主题全过程的表现。

第四,得当用语。语言使用得当,关键是讲话的语法语气要恰如其份。领导的讲话、报告、讲演等一定要注意语法语气,这样能进一步体现领导者的讲话意图,有利于实现领导者所要追求的目的。特别要注意科学表述敏感性问题。一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要公正客观。要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大的政治背景、经济环境等,不能单纯用现在的政策责怪过去。二是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在提法上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效果,不能只图痛快,滥用剌激性字眼。三是对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要从正面提出解决的办法、措施;分析原因时领导机关要主动承担责任,不要一味批评基层的同志。四是对一些不能回避且拿不准的问题,要从效果出发,留有余地,做到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在遵守写作一般选词规律的同时,重点是掌握好下列修辞方法。①俗语。包括谚语、俗话、俚语、民谣,通俗易懂,广为流传。适当引用一些俗语,可以使讲话生动形象,妙趣横生。mao/ze/dong主席的演讲风格质朴自然,大气磅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对俗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从而使演讲达到了‚等闲言语变瑰奇‛的意境。如用‚懒婆娘的裹脚步——又臭又长‛的歇后语形容空话连篇的长文章;在《论持久战》中,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句人所共知的俗语,告诉军民要保存力量,等待时机,夺取胜利。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另外,讲话要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一些文言词语文字简明、含意深刻,可以酌情使用。②强调语。讲话中的主张、意见、要求部分,常常大量使用强调语。所谓强调语,即带有强调口气的词语,多是一些能愿动词,例如‚要‛、‚一定‛、‚必须‛、‚务必‛、‚坚决‛、‚严加‛、‚禁止‛、‚不准‛、‚严禁‛等。③进解。对前边使用了一个词,接着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这种解释的目的或是赋以新意,或是拓宽其含意。进解方法,在前词与后解之间或是使用‚就是‛,或用‚即‛,或用‚也就是说‛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概念和更加准确、清晰的印象,有利于防止歧义。④警语。讲话中为了做到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当使用一些警语。警语运用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格言为特征的警语。如‚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等。二是以成语为特征的警语。‚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为政清廉‛等。三是以比喻、歇后等辞格为特征的警语。如‚夹紧尾巴做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⑤换字。它也是在公文写作中较多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所谓换字,就是为了语言表达的准确、形象、明快,将比较固定的一具词语中的某一个字临时加以更换。如‚与其说他向前看,倒不如说他向‘钱’看‛。可见换字可使语言很有说服力,铿锵有力,十分生动,形象逼真。

总之,要把以上这五个方面落到实处,真正掌握其精髓,还要靠一个‚勤‛字。具体要做到‚五勤‛,即眼勤、脑勤、嘴勤、手勤、腿勤。所谓眼勤,就是要多看多读,用多方面知识来丰富自己,以独到的观察来发现问题。所谓脑勤,就是要多想,既要想问题、想全局、想大事,也要想结构、想角度、想文词,以存乎一心,求运用之妙。所谓嘴勤,就是要多请教、多交流、多讨论,不懂就问,以问求知,切不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所谓手勤,就是要多写多练,在自己的反复实践中感受、总结、领悟、升华,做到稿子不厌百回写,本事但求不断长。我经常和干部说,写稿的人手是不能停的,手一停就生,手一生立刻就跟不上。一个月不写稿,三个月写不好稿。就好比以前唱戏的名角儿讲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天不唱戏,自己听得出来,三天不唱戏,同行听得出来,十天不唱戏,观众听得出来。所谓腿勤,就是要多调研,到实践中求真知,到基层取真经,以行万里路来写好领导讲话稿。

第四篇: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领导讲话稿是领导同志在公务活动中的讲稿,是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一种形式,是领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草领导讲话稿是办公室、政研室当好参谋助手的重要途径,是机关文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领导讲话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效和领导者的形象,也直接反映出文秘人员的工作水平。一篇好的领导讲话稿,是一份宣言书、是一面战鼓,能够有力地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能够宣传、动员、组织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既定的目标和任务而奋斗。纵观历史,古今中外有远见、有作为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文稿起草工作,都设有专门文字起草机构和写作班子,虽然称呼和叫法不同,但都很注重发挥秘书人员特别是文稿起草人员的作用。领导讲话稿只能写好,不能写坏。根据本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谈三点初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强化基础是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前提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存在的条件和基础,写文章也是一样。没有基础就没有万丈高楼,没有基础就没有千秋文章。不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起草领导讲话稿就成为无米之炊。有些同志感到写稿难,其实主要不是难在文字叙述是否通畅上,而是难在不掌握情况,遇到问题认识不到位,提练不出主题和思想观点,提不出好的措施和办法,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起草讲话稿的相关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平时没有积累。一般的规律是,基本功越扎实,工作成效就越明显;基础工作越扎实,起草水平就越高。成功的领导讲话稿往往是把功夫用在基础工作上。那么,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基础工作是什么呢?笔者体会,要在“四头”上下功夫,即“充实里头,吃透上头,摸清下头,了解外头”。

充实里头,就是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理论、政策修养和知识积累,提高素质。俗话说:“打铁要靠本身硬”。市委办公室、政研室的职责是为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服务,领导同志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十分认真严谨,对文稿质量的要求很高,要做好这项工作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只有加强学习,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要把加强学习作为做好文稿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用理论、政策和各种知识武装、充实头脑,提高素质。在学习上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面和点的关系。市委主要领导主管郴州的全面工作,工作内容涉及全市政治、经济、社会、军事、人文历史、地理自然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文稿起草工作人员既要广泛地学习和猎取各种知识,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知识面越宽越好,对全市每个方面的工作都要知道一点,了解一点,做一个“杂家”;同时又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学习,结合个人专长和所熟习的业务,重点掌握一至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力求学深一点、学精一点,做某项工作和某个方面的“专家”。二是远和近的关系。一方面,要超前学习,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处处留心,时时动手,学习和收集有用的资料和信息,有些东西虽然不会马上就使用上,但学习和收集到了,自己看过有印象,遇上适用恰当之时就可信手拿来;或者心中有谱,知道去哪里查找。另一方面,对一些时间要求紧、要求急的稿子,对所需用的资料和信息,又能及时、迅速地学习和领会,快速反应,现查现学,边学边用。三是集中与分散的关系。结合文稿工作实际,坚持以自学为主开展学习,要静得住、坐得下,珍惜时间,自觉“充电”,并认真做读书笔记。同时,坚持定期开展集中学习活动,组织相关同志学习理论、政策,研讨文稿写作,相互交流写作经验和体会,促进共同进步和提高。

吃透上头,就是要认真学习和正确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文稿工作必须讲政治,文稿的基调和思路取向必须与上级的精神一致,体现上级的精神,脱离了上级的精神和指示,文章就站不住脚,就象盖房子一样,主梁不对,基础不稳,房子就会盖编。这些年来,笔者每起草一篇文稿,都要先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省市政府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并要求起草同志做到“心明眼亮”。有些会议从中央、省到市县级每年都要开,但上级对工作的要求每年都会有新的提法和侧重点,要有政治敏锐性,注意研究这些新提法,哪怕是一些细小的变化,都要注意研究分析和对比,善于领会、琢磨其精神实质,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把它贯穿文稿之中。在总体把握上,采取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一是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党的知识为主,在党委系统工作一定要做到对党的知识比较了解才行;二是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学习以现行政策为主;三是对全国、全省和郴州市情况的了解把握以郴州市的情况为主,特别是对市委、市政府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对全市改革、发展和稳定中所强调的问题,力求做到心中有数,既知表又知里。只要较好地领会上级的精神,注重了解和掌握全局,正确地判断和分析形势,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

摸清下头,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掌握第一手材料。调查研究是写好文稿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调查研究的前提是情况不明,也就是说,情况不明的东西都需要做深入细致的了解。调查研究越深入,情况和素材掌握得越充分,文稿写出来就越扎实、越稳健、越精彩。这些年来,笔者在调查研究上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和办公室领导的安排进行调研。这种调研具有长期性和基础性,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同时也为文稿起草作素材积累和准备。这种调研形式已经形成了制度,每年至少要搞四至五次。如近年来利用领导同志外出学习和出差、文稿写作任务相对较少的时段,主动深入基层和实际,先后就发展郴州区域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劳务经济,推进郴州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加强县处级领导班子建设等主要领导同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主动提供领导决策参考,这种做法得到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二是文稿起草前的调研。凡是重要文稿,起草前都必须进行调研。这种调研,有的是以市委名义在全市安排开展的,如市党代会和历年市委全会前都要开展全市性的调研,掌握大量的素材和情况,使形成的市委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既有扎实可靠的素材和依据,又充分集中和体现了全市人民的智慧、意志。同时根据文稿写作需要,直接就一个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使文稿有观点、有材料、有深度、有新意,指导性、针对性较强,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三是开展间接调研。由于任务繁重,人员相对较少,完成文稿的时间要求一般都很紧,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去调查研究,可采用“走捷径”的办法,采取到有关部门座谈,请部门同志介绍情况,部门和县(市)区提供信息资料等形式,获取间接的知识和经验。 了解外头,就是要及时了解掌握市外、省外乃至国外的动态、做法和经验,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系统性、开放性等方面来思考问题。做好文稿工作,不但要掌握上头的精神和下头的情况,还要了解市外、省外、境外、国外的情况,把郴州的工作放在全省、全国、全球的高度来思考、谋划、定位,要特别注意搜集和了解全国这个大系统下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和动态,看看外地有什么好观点、经验、做法可以学习借鉴,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些年来,不仅从书籍、报刊杂志和英特网等方面大量了解获取外地改革、发展的信息和资料,同时主动与许多省会城市、地级市党委政研室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目前已与广州、深圳、南京、济南、石家庄、长沙、温州、绍兴、黄石等60多个城市党委政研室有期刊和资料往来。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换党委政研工作要点、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等资料。近年来,每年都围绕文稿工作需要,确定相应的专题,组织全市政研系统的同志到省外参观考察,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启发思想。在学习了解外地包括国外情况的过程中,凡对我市可取、可用、可借鉴的一些提法、观点、思路和措施、做法,特别注重分析比较,结合郴州市实际,在文稿中加以运用。

由于重视做好基础工作,驾驭和统筹文字的能力不断增强,起草处理的稿子才会有高度、深度、广度和力度。许多经过学习和思考之后形成的“点子”,应用在文稿当中被领导采纳,转化为决策,较好地发挥了秘书人员的参谋助手作用。所以,写稿人不能做“无本买卖”,打牢基础,练好本领,是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必由之路。

二、掌握领导意图和风格是写好领导讲话稿的关键

文稿起草是领导决策见之于文字的表现形式,领导意图是讲稿的核心和灵魂,能否正确领会领导意图,贯彻和体现好领导的意图,对于写好讲话稿至关重要。在机关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志接到文稿任务后,在没有弄清楚领导意图的情况下就急于动手写起来,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尽管精神可佳,付出的心血不少,但稿子出来与领导的想法和意图南辕北辙,使领导摇头,全篇皆废,结果稿子得重新写,时间亦被耽误了。一般来说,秘书人员起草文稿时,领导同志都要提思路、讲意图、讲要求。这方面,不少问题领导同志考虑得比较成熟,提出的意见比较系统、具体,也就比较容易领会。但有的领导同志只是讲一些原则性的意见;或者没按照所要写的文稿的层次和逻辑思维意图,而是比较分散、零星地提出意见;或者只是提出一些尚未成熟的初步设想,与大家一起商量、讨论;或者领导对某一个问题没有完全考虑成熟,在交待意图过程中存在前后不

一、逐渐深化的情况。那么,如何正确了解和掌握领导意图呢?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拟定写作提纲送领导审定。先写出文稿的结构、框架和基本内容,送领导审阅修改确定后,再组织人员写作。这样做,可以减少反复,不走弯路,避免做无用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下功夫写好提纲,是文稿成功的一半。就象盖房子一样,框架立起来了,往里面填东西就容易了。二是参加有关会议了解领导意图。根据文稿工作需要,有时市委常委会或有关会议要求政研室人员参加,听取有关问题的讨论情况和提出的意见,特别对主要领导同志归纳、总结性的发言,要及时掌握。三是跟随领导同志到基层调研。跟随领导同志下基层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和把握领导在想什么、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动笔就比较顺畅,写出的文稿就比较对路。四是注意从领导同志平时的言谈中了解意图。领导同志传达意图的形式、时间和地点常常是不确定的,在平时交谈中、在办公室、在汽车里、在饭桌上等等,都可能传达出意图和思想。作为文秘人员,一定要有敏锐性和敏感性,利用工作关系和各种场合,时时留意捕捉领导意图,特别是对那些新迸发的思想火花和新的工作思路。要正确领会领导意图,首先要多听多记。所谓“领导动口,秘书动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仅系统性的意见要记,而且对一些分散、零星的意见、观点也要记。其次要消化加工。领会领导意图,不能像录音机那样,只是照录照播,而是开动脑筋,对领导提出的意见逐一思索,反复琢磨,仔细体会,进行一番“加工制作”,力求把握领导意图的精神实质,使之更完整、深化、成熟、完善。一旦受命起草领导讲稿,这些归纳和提炼后的意图就有可能成为起草文稿的指南,也有可能成为讲稿的精华。 在领会领导意图的同时,还应注意研究和把握领导讲话的风格和特点。俗话说:“文如其人”。由于每个领导同志的经历、经验、性格、气质、习惯、爱好各不相同,在讲话和写讲稿语言使用上,习惯和手法就不尽相同,表情达意的方式不完全一致。作为文秘人员,一定要认真研究、用心推敲和分析比较领导平时爱讲什么、喜欢怎么讲,准确把握所服务领导讲话的风格特点,使文稿写作适应领导的喜好和口味,充分体现领导的独特个性。比如,有的市委领导不喜欢过多地讲空泛的理论和道理,而是很注重出对策和措施,不要多讲为什么,而是要多讲怎么干?强调文稿的操作性,求新、求实、求短,文章的内在逻辑联系要紧密,讲究语言美。注意研究和把握领导同志的语言风格和特点就能较好地领会领导的意图,服务工作就能使领导同志满意。

三、突出“四性”、把握“五度”是写好领导讲话稿的要求

写好领导讲话稿,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要突出“四性”,即思想性、地方性、新颖性、准确性;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好“五个度”,即高度、角度、力度、深度、限度。

关于思想性。文稿的质量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有没有思想性。领导讲稿具有宣传、教育、动员、组织干部群众为实现党委和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的作用,它必须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文稿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必须非常明确而具体。文稿的思想性,通常体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启承转合之处,特别是指导思想那一小段话,是文章的灵魂,是整篇文章的精彩和闪光之处,一定要多花功夫琢磨和推敲,努力把文稿的思想性体现出来,多出好点子、多出好主意。

关于地方性。无论分析形势、解剖问题,还是寻找对策,都要紧紧扣住所在地区的实际,体现出一个地方的特点。少讲普遍性的东西、多讲特殊性的东西,少讲“普通话”、多讲“郴州话”,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你那个地方的情况,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拿到哪里都可以讲、可以用。有的同志在写稿子时没有下功夫认真思考和研究地方的情况,而把上级的文件或者讲稿拿来大段大段的抄,结果写出的文章缺少地方特点,干巴巴的。脱离了地方的情况和实际,就丧失了本地领导讲话稿的吸引力。

关于新颖性。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写文章的道理也一样。文章贵在创新,新的思想、新的用意、新的表达方式,是文章的魅力所在。有的同志写稿过程中不动脑、图省事,在运用观点和素材时,把过去讲过的内容、过时的情况照抄上去,或者照抄上级的东西,反复吃别人嚼过的馍,文章写出来使人感到“似曾相识”,没有新鲜感,不能吸引人,很难想象这种文章能对改革和发展实践产生科学的指导作用。要常写常新,不断变化文章的表现形式,每年要侧重和突出一个重点,有所差别、有所不同,一年和一年有所不同,尤其要避免重复上年讲过的东西,不搞老一套,老生常谈。那么,文稿的新颖性从哪些方面才能体现出来呢?首先,从文稿的框架结构上来体现。经过摸索和总结,笔者体会领导讲话稿的文体结构有三种;一是板块式,也叫横向结构,通常为三段式,分三大块写;二是条条式,也叫纵向结构,分若干条写,用标题直接揭示每一小块的内容;三是“巴掌式”,也叫复合结构,不使用标题,象摊大饼似的,一巴掌写下来。要根据领导同志的喜好、风格和实际需要不断变化,交替使用。其次,从文稿的大小标题上来体现。文稿是否有新意,往往反映在主标题、次标题和第三个层次的标题上,要下功夫认真推敲,虽然每年开同样的会议,但每次都要变化着表述方式,求新、求异,简洁明了,充分体现出文章的新意和精华。再次,从文稿的指导思想、思路和主要观点来体现。写稿一定要注意变化和体现出新意,特别是在文章的转接之处、开头之处、提思路和工作方针之处,要把它处理成为闪烁思想火花和最吸引人的地方。

关于准确性。由于领导讲话稿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准确是起码要求。要进一步核实和把关后,才能出手。文稿的准确性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事实准确。所引用的事实都要进行核实,对一些拿不准的材料不用,对不准确、不明确、没有结论的事实,对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不能写进文稿。对基层单位先起草的文稿,有的虽然事实是准确的,但在领导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时,也不能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把好每一关,避免文稿讲出去后,引起歧义,甚至产生不良后果。其次是数据准确。领导同志对数字很重视、很敏感,对使用数字的准确性要求很严。严谨的做法是,凡是出现数字的文稿,要由统计部门提供或审核,数字核准后才能使用。再次是表述准确。表述不准往往是对事物本身以及影响掌握不准确造成的,一定要表述准确,不能含糊。

关于高度。领导同志站得高,看得远,因此在领导的讲话中必须体现出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决策能力和战略眼光。在撰写文稿时,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与具体工作相联系,形成指导性、可行性的意见,使广大干部群众能从中感受到领导同志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不同层次的领导讲话对所站高度有具体的要求,中央领导讲话是从全国的范围,站在国家的高度,而且要放眼世界来分析形势,观察问题;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则要站在所在地方高度的同时,还要有全局、全国的观念;部门领导则主要是遵照中央的精神,根据所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决定和要求,结合部门实际,从部门的高度来提出意见,解决问题。这里要强调一点,文章高度的形成,是把上级的精神和理论的东西理解消化之后,把它的精神实质与本地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揉合起来才能形成,而不是把上级的精神和理论的东西简单地照抄。

关于角度。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讲话,其内容各有侧重,角度不同。一般来说,党委领导讲话主要侧重于宏观方面。理论性、政策性强一些,更注重指导性;政府领导偏重于微观方面、现实性、实践性很强,更讲究可操作性;部门领导侧重于专业性的具体工作。省、市、县和部门领导讲话各有其角度。写稿人首先要注意所处地区和所服务领导层次,区分领导同志是站在哪个层次和角度来讲,对号入座,把握好分寸,使讲话有所侧重,更加切合实际,也更有利于基层方方面面干部群众的贯彻实施。

关于力度。领导讲话,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文件形式,它是把党的大政方针与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通俗易懂、明确无误的语言,通过领导的演说传达到各基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基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因此,在撰写领导讲话稿时,必须讲究一定的力度,要立场坚定,观点明确,用词通俗简练,口气直截了当,不用隐诲含糊之词,也尽量少用华丽或深奥的词藻。

关于深度。讲话深度是指导讲话中的理论内涵和哲学思维,也就是上面说的思想性。领导讲话中很多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出符合当地、当时实际情况的阐释和发挥,这种阐释不是简单的文字说明,而必须实事求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在撰写领导讲话稿中,既要结合实际,注意通俗明了,也要使讲话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讲究一定的理论深度。

关于限度。领导同志必须想大事,抓大事,不能事无巨细,样样都抓,体现在领导讲话中,就是必须就当前本地、本部门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经过领导集体民主讨论决定的主要方案和实施措施、行动步骤等,不能面面俱到。对什么事要讲,什么事不讲,哪些方面该重点讲,哪些方面可点到为止,都要有很明确的限度。同时要注意文稿精炼,把握好文稿篇幅,不要过于冗长。

通过做好文稿工作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是党委办公室、政研室工作中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每一个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不辱使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在“三个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篇:浅谈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黄金法则

领导讲话是领导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活动,讲话稿的写作则是秘书人员的重要工作。写好领导讲话稿是秘书文字水平的重要体现,因而应当成为广文秘114人员的不懈追求。在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过程中,有四条规则可供参考,我们称其为“黄金法则”。

一是文如其人。这里的“人”不是讲话稿的写作者,而是指讲话稿的使用者。讲话稿是领导讲话的书面载体,必须反映出领导的个体特征。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一要体现领导性格。领导首先是人,而且是性格各异的人,有的豪放率真,有的沉稳含蓄,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坚韧刚强,有的质朴谦和……不同性格的领导,其讲话的风格必然不同,对事例、句式、词汇和语气的选择也会迥异。写作讲话稿时,必须清楚领导性格,不可“千人一面”体现不出领导个性,也不可“张冠李戴”使领导性格错位。二要符合领导身份。这里所讲的身份主要是指领导所担任的职务。具体到某位领导其职务总是一定的。不同职务的领导,讲话的角度是不同的,讲话的内容也是有区别的。党委与政府不同,企业与机关不同,地方与军队不同,市长与局长不同,正职与副职不同。例如:在某县的脱贫攻坚大会上,县委书记要从全县的宏观大局出发,讲工作的意义、原则和思路,而县长则要讲工作的要求、措施和步骤。三要流露领导情怀。人是有感情的,领导也不例外。大凡处在一定位置的领导,绝大多数对人民群众是有深厚感情的,对党的事业是忠诚的,对真善美和假丑恶是爱憎分明的。没有真情实感流露的领导不是真实可感的领导,写不出领导真情实感的讲话稿也就不是成功的讲话稿。四要反映领导思想。领导的思想来自实践。实践不同,思想也就不同,在一时一地实践中形成的思路和看法更是独特的。在讲话稿写作中必须准确清晰地反映,因为思想才是一位领导真正与众不同的根源所在,这也是不可复制的。

二是言当其时。这里的“时”是多维的概念,既有时间维度又有空间维度。领导讲话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所以讲话稿的写作一定不能无视时空的限制。从时间上来看,讲话稿的写作要顺应时代潮流和符合工作时序。作为领导者不仅要善于顺应时代潮流,更要敢于推动和引领时代潮流。写作领导讲话稿要把握时代脉动,点击新生事物,撷取鲜活语言。例如现在全党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讲话中就必须要体现。再如XX年xx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后,“愿景”、“资讯”、“考量”等台湾地区的常用词汇就进入了许多领导的讲话中。符合工作时序是指讲话稿对工作而言是动员,是推进,还是总结,定位要准确。在事前、事中、事后要讲的话,其顺序是不能颠倒的。从空间上来看,讲话稿的写作要考虑领导讲话的空间情境,是大广场是报告厅还是小型会议室,场所不同,语气、句式、修辞皆有区别。

三是有的放矢。这里“的”有两方面所指,一是讲话的内容,二是讲话的对象。从讲话的内容来说,是指讲话本身要言之有物不能虚无空洞。领导讲话一定要有目的,或解决问题,或阐明思想,或发表评论,或抒发情感,或兼而有之,所以讲话稿写作要体现鲜明的导向性和现实的操作性,力戒假话、套话、空话、大话。从讲话的对象来说,领导讲话的听众是讲话稿写作的重要依据。毛主席就批评过,“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而是人的错。讲话稿写作时心里一定要装着听众,揣摩听众心理,符合听众口味。有经验的秘书会在讲话稿写作前,到听众中搞些调查,摸准听众的所想所盼;在写作中则要考虑领导讲话时与听众的互动交流,不能总让领导演“独角戏”;在语言的选择上要注意书面语言与演讲语言的区别,要根据听众的教育层次、理解水平决定讲话稿的俗与雅、长与短。

四是文无定法。这里的“法”是指写作的章法,文无定法并非“无法”,而是指有很多法。讲话稿的种类用途有很多种,每种类型的写法自然不同。大会报告要求措词严谨,语气庄重;座谈发言则要精辟透彻,亲切随和;致辞贺信则要短小精悍,热情洋溢;悼词慰问则要肃穆沉郁,情感真挚。又如结构是为主旨服务的,为了满足主旨的需要,在结构安排上就不能凝固僵化,长短详略、架构层次、起承转合皆要因文而异。当然初学者在开始时熟悉各类讲话文稿的模式和规范是必要的,先是做到胸中“有法”,才能达到落笔“无法”的境界。

说以上四条是“黄金法则”,并不是说做到以上四条就能写出好的讲话稿,但好的讲话稿必定是符合这四条规则的。广文秘114人员只要依据这四条规则多写多练,就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提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下一篇:浅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