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备考方案

2023-01-25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二轮复习备考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高考二轮复习备考方案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备考方案.(潘兰燕) 2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备考方案

乌当中学地理组:潘兰燕

第二轮复习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

是实现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目标是重组知识、训练培能、查缺补漏、完善体系;重点是针对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不足,构建应用性知识体系,并针对考纲中高考要求和高考题型重点复习。

一、学情分析

我今年带的是两个文科普通班高三(13)和高三(14),对于这

两个文科普通班来说,共同的特点是:

1.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经过了一轮复习以后,虽然对基础知

识有所掌握,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知识网络。也许单个的考某个知

识点时他们会做,但要把这些知识点综合起来考就不一定会应用了。

2.答题语言不规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在做题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一个知识点重复答题,语言有时也会前后矛盾。

3.审题不清而导致答题思路混乱,没有按要点来答题。

4.学生普遍较为懒堕,特别是高三(13)班的学生,平时的练习明显不够,时间的分配不合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二轮复习建议

(一) 仔细研读考纲,做到有的放矢

《考试说明》是地理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地理复习的依据,认真学习《考试说明》能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高考命题的有关事项。 ( 二)、狠抓基础知识,培养解题能力

1、重视人文区域,突出主干知识

2、注重地图考查,能力立意显著

3、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

三、具体做法与时间安排

(一)二轮复习中前期(3月20日——5月20日)

这段复习期间除了做好地理中四大模块(自然地理原理与运动规律、人地关系事物与原理、区域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选修地理)的专题复习(每周两个专题)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了不同的任务,具体做法如下:

(1).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保证每次考试都在65分以上的):这部分学生丢分较多的是在选择题上,因为我要求他们每天定时定量的完成学习任务,主要以选择题的训练为主。重点培养他们审题的能力和获取并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至少每天训练5个选择题,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之内;对于非选择题的训练是每天训练一个知识点的大题。

1. 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每次考试都在50分——60分):这部分的

学生重点训练的是答题语言的规范性,所以他们的训练以非选择题为主,针对每个专题,每天训练3道非选择题,三道选择题。

2.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每次考试都在50分以下):这部分的学生基 2

础特别老火,他们主要就是抓基础,他们的目标是熟悉答题模版,尽量规范答题,所以他们的训练中以基础题目为主,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会找一个基础较好的,较负责的同学对他们进行督导,我也会定期不定期的抽查他们对所布置的要掌握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要在每个所复习的知识点中做好笔记,以备我检查。

(二)二轮复习后期(5月21日——5月31日)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四项能力的训练和答题模版的训练,而且要定时定量的训练,查缺补漏。

(三)考前调整(6月1日——6月6日)

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回归教材,调整心态,

高三的教学任重而道远,希望在我们这一届高三全体师生的努力下,给乌当中学交上满意的一份答卷。

第二篇:高考备考指导: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

2012在大家翘首以盼中纷然而至,当日历翻过旧岁,高考倒计时的钟声也开始抵达做声。马上就要开始第二轮复习了,优秀生要夯实基础,提高选拔性试题的得分率;中等生则把握基础题、突破中档能力题;薄弱生则可主抓基础题,关注能力题。下面是语文学科复

习几点建议。

语文:扩大知识面,有针对性的拾遗补缺

俗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承载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阅读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这样写起作文来,就可以做到内容充实、思想深刻,才有可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高屋建瓴的好文章。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重视教材的同时,还应扩大阅

读面,建立以阅读为中心的大语文复习观。

语文其实包括三样东西:语感、思维、文化。当然,每一个概念都有复杂的内涵,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这个框架里看出“短板”在哪里,是基本的语感知识有缺陷,还是思维的层次

低,还是文化底蕴浅薄。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拾遗补缺。

古诗阅读:注意抓住诗的主旨,明确诗中表达情感的关键语句,同时要注意抒情方式的多样化。古诗文默写题,要求字迹清晰、整洁,不写连体字,不写错别字。文言文阅读题,复习要回归课本,进行适当课外练习,保持文言语感。可选择课本中的重点篇目,如史传类

的文章进行复习。

科技文阅读:认真比照,防止空间概念、时间概念、逻辑关系错位。社科文考查的主要是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时要找到问题对应的文本位置,看看答案与文本是否一致,有无以偏概全、因果倒置等问题;简答题要求以文本为中心,提取关键词组织答案,保证答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散文阅读:要整体把握主旨,明确各种问题的解答角度。比如概括题,从文中选取关键字词加以组合。比如艺术手法的鉴赏题也要能够结合上下文比较切实地解答,要防止空泛、大而化之地解答。文意的判断要从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两个角度加以比照

分析。此外,注意一些哲理性散文的阅读训练。

人教学习网的特级教师提醒广大考生:写作要注重审题环节,首先要求准确,在此基础上力求深刻。 写作文体上力求规范,议论文要像议论文、记叙文要像记叙文,把这两种文体实实在在地写好。表达要清晰,主旨明确,另外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要关注自己身边人的生活现状,为高考作文积累素材。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书写一定要整齐,保持良好的卷面。第一印象很重要,字不一定要写的多么漂亮,但是一定要规范。

第三篇: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备考工作建议

高三物理第一轮的复习已基本结束,学生已形成基本的、一般的应用能力。第二轮复习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中较为凌乱的、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建立起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才能在该阶段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效果,下面结合省市研讨会及县、兰州市模拟、省一模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二轮复习中应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一)二轮复习中教师方面的问题

1、没有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指导。教师没有明晰的后期备考思路,没有针对不同班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可行策略和学案。

2、资料问题。选择的资料的蓝本可能不够科学和切合学生实际。

3、教师自身问题。主要表现在处理资料和课堂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对教材整合不够;习题质量不高;例题组织性不强,目的性、中心性不突出。由于以上的问题,使得二轮复习会出现以下倾向:

1、无限加深

2、滥做习题

3、机械灌输

4、盲目指导

5、阻碍个性、抹平层次

6、学生大脑疲惫,缺乏体验、小结。解题能力下降

7、教师无备课时间

8、讲练不合

9、习题以量制胜

10、方法繁多,精要缺失

(二)、二轮复习中学生方面的问题:经一轮的复习,学生知识不成体系,方法不成套路,能力不高,形成平台区,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即为“高原反应”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负效应,尤其综合之后,自信心尤为

不足。

二、复习建议:

(一)抓住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而且时间也不允许。因此复习的重点是抓住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从考题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来看,2009年对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的考查重点仍会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在第二轮的复习中,还是应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多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训练从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3、场:电场、磁场是中学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分析近十年来的高考物理试卷可知,这部分知识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约占13%,年年都考。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应加强对力、电综合问题、联系实际问题等高考热点命题的复习。

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1)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2)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3) 利用牛顿定律及能量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全电路欧姆定律结合左右手定则及双杆模型仍然是今年考查的热点。

5、图象问题:《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具有阅读图象、描述图象、运用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图象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年年必考,所以正确运用图象,是备考的重要课题。

6、串、并联电路规律与电学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

(2)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3)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二)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专项训练。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以下两方面的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审题能力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有学生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丢分,甚至还有些学生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得有用信息。)这些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忽略了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

(2)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零”(因弹力和摩擦力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到最大值”;“两物体在追击过程中速度相等时间距最大或最小”;“用绳拉住的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重力单独提供向心力”等都是一些常见的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行成一种潜意识。

(3)干扰因素的排除。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的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他们排除,题目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2、表达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每次考试阅卷时,老师们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了了几句就完事。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者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答题才算规范呢?物理解题的规范性,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字母和方程书写要规范,解题步骤要规范齐全,结论的正确表达等等。

(1)必要的文字说明应有:

①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方式进行说明。

② 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③ 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所描述的过程。

④ 写出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⑤ 说明计算结果中正负的物理意义。

⑥ 对题目所求、所问的要有明确的答复。

(2)解题中的方程书写要规范:

① 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公式中的字母常会带来混乱。

② 要用字母表达式,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

③ 要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例如: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转半径,不能直接写成R=mv/qB ,而应该写成mv2/R=qvB等等。

④ 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可能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而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

(3)解题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① 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② 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结论不必证明。

③ 重要的中间结论的字母表达式要写出来。

(4)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① 注意延用习惯用法,要和教材中的一致。

② 尊重题目所给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要另立符号。

③ 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达一个物理量,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

④ 用好角标。

(5)题目答案的规范表达:

①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②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③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者分数做计算结果,注意带单位。 ④如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一般应取2至3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

四舍五入。

⑤ 如果题目所求量是矢量,要同时答出大小和方向。

(三)精读课本,不留死角。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底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虽然这几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综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看懂、看透,绝对不能 留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这里取材的。

(四)瞄准中档题。总复习阶段不是题做的越多越好,而是应该精选精练。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档题为主,占50%左右(高考难、中、易的比例大致为3:5:2),因此目标应是瞄准中档题,真正吃透题中描写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感悟解题思路。个别尖子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难度较高的压轴题,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物理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对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较高的几部分内容针对性的做题(例如:原子核、机械波、天体运动、磁偏转、电磁感应中的导体棒等);也可以找一本有详细解答的资料,对上述几部分内容针对性地去看资料中是如何求解的,力求提高复习效率,在该学科上少失分。

(五)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查漏补缺是第二轮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同学们可以在每个专题复习结束时,对本专题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和订正,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做错的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领悟解题思路。从知识和应试心理两方面分析,及时补救的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并在每次考试前翻阅,给自己提个醒。

1、动员学生上“岸”

2、帮助学生把书看薄。

3、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4、从哲学的角度让学生理解综合中的平衡,懂得取舍,学会放弃。

5、向规范、识记、经验要30分

6、不钻牛角尖,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

分析、推理能力是关键。应避免两个倾向:即偏难,忽略基础和空洞,忙考试,忙进度,忽略主题;宜少讲多练,强调落实;分层教学,针对中层,注重基础,抓准得分点,提高应得分数。

第四篇:2014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备考指导意见

科学备考赢得高考

2014届高考二轮复习备考指导意见

直面现实,反思精进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第十二次模考已经结束。从整体情况来看,同学们发挥较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我们深感欣慰!但是,我们在做调研分析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做真的勇士,敢于直面这些不足:

1、缺乏答题的规范意识。有部分同学使用中性笔涂卡,造成重大失误,与高分无缘,令人痛惜;

2、抓增分点不到位。如语文的默写和英语的单词识记积累不够,丢了不该丢的分数;其次,部分同学一卷中基础部分得分率低,影响总分(建议:狠抓基础题,勿做偏难怪);

3、不善于反思总结。有一味死做题、做死题的现象,缺乏灵活变通的思维意识,缺乏知识体系间的联系思维;

4、不能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晚上开夜车,白天打瞌睡,费时低效;

5、病急乱投医,外边乱补课。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步伐,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特别是动手能力要强。

五条建议,助力备考

一、提纲挈领,深钻细研。二轮复习要多做提纲挈领式的复习,触类旁通,前后关联,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树立一个意识:一道典型试题就是一个类型。每考一次试,都要细致分析,精心研究,切实弄清问题出在哪里,为何出错,是知识的漏洞,还是能力的欠缺。

建议:

1、精做精练,把握时间,形成快速、准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切勿出现“以看代练”、“以想代练”的现象,既要练会,更要会练;

2、练考中,力求做到简单的试题少失分,中档的试题多得分,对自己而言,难度大的试题尽力而为不强求,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得分率。

二、精心选题,积累典型。二轮复习阶段是接触的复习资料最多,大家要有选择地练习其中的典型题,不做简单费时的机械重复。因为,题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备考的质量,题不在多而在精。所以,要充分利用好历年的高考试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用高 考真题,可以体验高考、熟悉高考,从而把握过去考过什么以及未来考试的思路。

建议:

1、切实落实老师的专题部署,步步为营,不投机取巧;

2、不让资料牵着自己走,陷入其中,抓不住重点。

三、突破难点,关注热点。在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应该做到重点突出。需要强调的是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琢磨、强化、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大家除了要留心历年考卷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强调对主干的考察是保证考试公平的基本措施和手段。

建议:

1、关注科研、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2、明确考点,主动梳理、归纳重点知识,建立网络知识图。

四、查漏补缺,及时巩固。每一次练考,大家要及时查找自己哪些地方复习不到位,哪些知识点和方法技能掌握不牢固,做好错题收集与诊断,并及时回归课本,查漏补缺,重视纠错,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其次,制定复习计划不宜贪多求难,面对各种各样的习题和试卷,应该精心取舍,并通过反思达到理清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巩固复习成果的目的。

建议:

1、认真分析每一次考试,将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尽快“扫盲”,绝不“欠账”;

五、专题复习,归总提升。第一轮复习强调夯实基础,第二轮复习则重在专题归类和解题思维、方法的训练,务必把高中的主干内容明朗化、条理化、概念化、规律化,明确解各类题的基本方法。

建议:

1、要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先专题训练,再整合体系;

2、善于动手,善于动脑,善于总结,建立自己的学科思想,不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模式。

复习“三忌”,牢记心中

一忌:信心不足,精神萎靡。让我们把每一次考试看作是进步的阶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绝不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留下人生的遗憾!

亲爱的同学们,狭路相逢勇者胜!二轮复习至关重要,提升的空间很大,变数很大,抓住了,人生从此不同,抓不住,可能阴云密布。请告诉自己:我无所畏惧!我没有退路!我是奇迹的创造者!

二忌:安排不周,顾此失彼。许多同学为了在考试中领先于他人,就心急如焚,盲目做题,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却收效甚微:

1、成绩提高慢;

2、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所以,同学们既要科学合理安排好时间,又要善于积累典型的好题、错题,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复习的效率。

三忌:学而不思,囫囵吞枣。题目是知识的载体,有的学生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不能举一反三,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善思考、善总结的习惯。前行途中,驻足反思,总结回顾,会走得踏实。

第五篇:高考二轮复习备考关键点及追分要点

首先记住:稳步提升,切忌急躁

高考正式进入倒计时了,一个学期即将过去,高三阶段慢慢的从基础备考到紧张的冲刺了。寒假前后到四月前,是高考备考最为紧张的时候,这个阶段是决定高考成绩的阶段,因此,这段时期如何备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阶段。我们分析一下较为科学的高三备考的四个阶段,以及不同程度学生现阶段如何高效备考。

一、高考备考四阶段

经过多年的科学验证,建议把高三学生备考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记忆、第二阶段为做题、第三阶段为考试、第四阶段为准备阶段。所谓的记忆阶段指的是高三第一学期到寒假前,不仅包括熟读、背诵各科知识点、公式等工作,还应当基本的记住简单、中等题型的一些解题思路,达到课本里的例题基本能够明了掌握,理解其中的原理,这才称之为记忆。很显然,大家已经迈入了第二阶段:做题阶段,这是学生最累的时候,每天面对各科各类各样的题型,这一阶段传统认为是通过大量做题来完善学生的做题技巧和训练解题思路,是学生应对考试的不二法门,当然,这个阶段会一直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给学生调整和训练他们的分数。做大量题最终目的是考试,当越临近高考,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模考,都本着"考试"的方式考察学生最终的成果,是最后阶段查缺补漏,是基本能够确认考生在高考中到底能考到什么程度的一种检验方式,这段时间我们称之为考试阶段。最后一个阶段叫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也许只有一周时间或更少,是第三阶段"考试"阶段的总结和归纳,这个阶段尤其要注重好心理调整,能够根据自己的实力的最大化做准备,是十分重要的。

二、当前阶段要做什么,怎么做?

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提升的程度与备考效率,这就需要学生理性的分配时间,合理的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来安排,有目的有计划的提升自己,其中的关键是一定要跟着自己走,不能跟着别人走,有针对性的总结、归纳自己的长处和弱项,才能保证原有该得的分数后,有进一步的提升,下面我们详细根据各类型考生给出这一阶段怎么训练。

1 给自己分类型

学校课堂并不能分类型授课,加上学生不能认真审视自己,不确切地根据自身学习程度的高低给自己分类,造成尖子生备考效率更高,中等生勉强跟上进度,中等偏下的学生根本跟不上课程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普遍跟着老师走,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给自己分类型,认为我比别人差就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提高,也就是分类型。对中等生而言,学生不要怕到这个时候起点还比别人低,你要看到,尖子生的水平已经到那程度了,是极难提升了,比如说班上第一名,数学考了满分,还能进步吗?要根据自身与自己要求的差距来分类型:自己能够有多大进步空间。这样才能通过这一阶段不断的做题训练,找到差距点,如何弥补这个差距点。

2 按题型分要点

因为这阶段授课大部分以讲题为主,据调查表明,课堂上即使投入100%的精力专注听讲,也只能吸收40%~60%的内容,并且大脑有瞬间遗忘性,接受下一堂课不同学科内容后,又将上一堂课的内容又遗忘了一些,学生听课要分要点。如何分要点?主攻基础分和容易得分、丢分的部分,大家考虑过没有,和尖子生拉开差距的分数具体分布在哪一块?就是这些基础分和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这块,尤其是选择题部分。

这一阶段的要点放在选择题部分和前面几道解答题。你们可以稍微想一下,选择题有固定答案,并且有一定的做题技巧,而且分数比例非常之高,占整个考试43%的分数比重,而且每道题的分值也非常之重,因此这一阶段我们建议着重攻克选择题部分,中等程度以下的学生利用选择题来缩短与尖子生的差距,中等程度以上的着重提高做题速率与准确率,尖子生保证选择题做对的情况下快速做题,这样尖子生才能留下更多时间做大题。

说到大题难题,所谓的难题,是极少数学生才能做的出来的题目,对绝大大多数学生来说,反正大家都不会,不是拉开分数的根本,所以这一阶段我们建议不是特别拔尖的学生,可以适当尝试做难题,但是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前几道比较容易的解答题,这样才能够在这一阶段把握住自己应得的分数,然后再想办法做进一步的提升。有学生说,选择题也很难啊!确实,选择题虽然有标准答案,但是也造成了干扰选项,加上命题又引导学生走向"歪"路,所以中等生选择题部分失分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大家可以通过训练来做题。

大家记住,选择题的答案不是做出来的,是比出来的,是可以用任何手段推导出来的,因为他省却了中间过程,只求答案。今天管卫东老师放上了关于做好选择题的课程,希望大家一定要舍得花费一点时间听一听,体会一下。然后就是填空题,填空题其实考察的知识点不多,也不需要表述中间过程,强调一下,大家一定要学会理解题目,完全可以利用题目的条件来推导出结果。

3 挖掘试题之间的共性

建议学生在做题时,无论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要挖掘试题之间的共性以及差异点,刚好发布了一些英语易错的题,我就拿几道例题来说一下其中的共性,用这种方式做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一种思路解答多种题型。

6. The person we referred to(提及)____ us a report tomorrow.

A.giving B.will give C.gave D.give

7. The days we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____ soon. A.coming B.will come C.came D.have come

8. The person we talked about ____ our school last week. A.visiting B.will visit C.visited D.has visited 9. The man whose songs we are fond of ____ in our city next week. A.singing B.to sing C.will sing D.sang

这些题目给出的答案如下

6.句中包含定语从句we referred to,所缺成份为句子的谓语,又根据句中的tomorrow,故用将来时。选B.

7.同理,此句中的定语从句包含短语look forward to,虽然to 为介词,但并不影响主句的谓语动词,只是一个陷阱而矣。又根据句中的soon,应用将来时,故选B.

8.同样,句中包含的定语从句we talked about中about虽为介词,但不影响主句的谓语,又根据后面的时间状语为last week,故应选C.

9.此句也包含定语从句whose songs we are fond of,其中of 虽为介词,但不影响主句的谓语动词,而句中时间状语为next week,故选C.

那我们如何来看这类题,如果挖掘他们的共性呢?首先我们看这类题,完全只要根据事情发生的时间来确定选项,如

6、

7、9都表将来,8表过去,无论题目怎么干扰,我们抓住了这类题考的都是描述某人某个时间做什么,因此就可以快速得出答案。如果既要分析句型,又要考虑介词结构,又要回忆词组等知识点,就每一道题都这么分析,问大家,能做得过来吗?因此,我们只需抓作相同点,如果这么做错的情况下再分析为什么用这种共性做题做不对,题目特殊在哪?这样才能够全方位的把握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观看必由之路心得体会下一篇:高考短文改错分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