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医学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2022-12-05

来华留学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文化交流的通道和对外形象的窗口, 是一种独特的战略资源。伴随我国综合国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来华留学人员从无到有, 从单一公费到多途径来华学习, 留学生的全面快速增长, 给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带了勃勃生机的同时, 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2018年, 国家教育部在《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指出, 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充分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要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中国政府奖学金引领作用, 实施“丝绸之路”等留学方案, 确定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标准, 加强来华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

本团队一直参与医学本科留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 在教沟通学过程中“遭遇”了很多突发情况, 面临过一系列问题, 通过与其他专业任课教师沟通, 总结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训, 对于提升普通高校医学留学生教育质量有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 教学模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

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种单向性引导方式是全国多数高校采用的对医学留学生的主体教育模式。课堂强调了教师的权威和主导地位, 灌输式传授和接纳式学习对于应试教育效果不错。来华留学生主要接受的是以美式教育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模式, 学生倾向于在轻松无序的课堂氛围中, 通过讨论加深理解, 并对中国授课教师提出类似要求。以系统解剖学为例, 留学生在记忆背诵骨骼标本解剖结构时, 要求任课教师从医学课程系统整合的角度, 对该部位的组织结构到各种相关的病理变化以致引发的疾病进行全方位剖析。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修养和教学能力提出极大的挑战。

此外, 留学生课堂纪律性不强, 迟到、旷课、早退、聊天现象与中国学生课堂形成鲜明对比。来自穆斯林国家学生的一些传统习俗如“做礼拜”, 与课时冲突的情况也影响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开展。由于文化和沟通的原因, 留学生在考风考纪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些情况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考试秩序, 影响教学质量, 损害了师生关系甚至国家关系。留学生对中国教师留下“生硬、刻板、思维固化”的印象, 甚至对中国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产生怀疑。

(二) 医学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通常, 参与留学生教学的教师是从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出国留学经历、接受能力比较强的中青年教师队伍中选拔的。这批人员具有相对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 又经过多年的教学科研培训, 也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但是, 医学领域对专业词汇要求很高, 即使中国学生在5年的中文教学中也未必能全面掌握所有医学专业词语, 对医学留学生的任课教师来说, 要以大量精准的英文专业词汇来进行授课, 有相当的难度。以医学微生物学为例, 看似简单易懂的课程, 涵盖大量涉及病原体名称、结构与组成、毒力物质、组织器官、临床疾病及有效治疗药物的专业词汇, 任务之重可想而知。课堂中可能出现专业词汇不准确, 单词看得懂读不出, 发音不标准学生听不懂的情况, 有的教师因为专业词汇限制, 无法随意在课堂上讲解病例实案, 无法针对学生的即兴提问随意解答。大大削弱了教学效果, 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兴趣。

(三) 教材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多, 学习内容丰富, 涉及大量图表对出版印刷的要求较高。目前, 针对医学留学生教学, 国内还未形成一套相对全面而规范的留学生专业教材。各院校自行编写或合作编写相关材料若存在编写不规范或用词有误的情况,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原版外文原版书籍价格昂贵, 知识体系的构架与中国教师的布课方式有所不同, 同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缺乏合适的教材是目前横亘在中国教师和来华留学生之间的一条鸿沟。

与教材问题同时并存的还有教学内容的选取。对国内临床医学本科生来说, 每门课程都有必学内容和选读内容, 必学内容由教师以教学方式直接讲授, 通常是以国际进展为大背景, 结合我国特有的情况进行讲解。来华学习临床医学的留学生往往来自经济不太发达、医疗卫生状况较差的地区, 本着强烈改变国家医疗现状的愿望, 留学生热衷于与本国医疗背景有关的疾病和防治手段, 而对基于中国国情的本土教材未显现出较大热情。

(四) 教学主体的培养与现状的矛盾

作为医学留学生教学的重要力量和后备军, 青年教师一边要忙于科研实验, 继续深造以便能评“优”评“才”、晋升职称、提高薪金待遇;另一方面, 要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备课, 完成教学。很多青年教师在衡量投入产出性价比后, 选择把有限的力量花在科研这把“刀刃”上以最大化名利双收。因此, 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细细打磨的医学留学生英文课程, 在青年老师必须承担教学任务又无法兼顾教学科研的情况下, 往往被选择敷衍了事备课, 照本宣科, 对着PPT念英文。这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也着实损害了我国教育系统的形象。

二、为提升留学生教学质量的思考及对策

(一) 教育机构重视, 推动留学生教育制度的建设

高校国际学院或教学管理机构应提前了解留学生来源国家的文化习俗, 与留学生进行沟通, 并及时对师生进行文化信息疏导, 使师生间做好“心理准备”。授课教师“两手准备”, 在为国内学生授课的课堂中提前适应新形式、加强互动, 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另一方面, 授课教师应积极提前做好备课, 尤其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思考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及可能涉及到的专业英文词汇, 以便在课堂上能坦然接受学生提问并做出积极回应。总之, 医学留学生任课教师应逐步建立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留学生课堂提升英语水平的优势, 针对性就某一教学主题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采用“课堂讨论式”或临床实例在课堂上深入讲解、强化点拨, 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二) 提升教师专业英语水平

任课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学识, 还要有一定的专业英文词汇储备及英语表达水平。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模式, 从国家层面或各省市同类高校学科出发, 设立专业课程英文培训班或集体讨论群, 针对留学生课堂教学中可能涉及的专业词汇及固定英文表达进行核准、确认, 为任课教师提供学习专业英文词汇及标准表达方式的培训, 严格规范课堂教学中医学用语的英文表达, 既能强化教师英文表达能力, 又能给与留学生正确的教学指导, 可谓双赢互利。再以点带面, 通过培训教师在学科或研究室集体备课中将所学信息进行有效扩散, 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医学留学生教学必然大有裨益。授课教师在备课中, 若能提前准备配以英文旁白的, 形象生动化的英文教学视频、动画PPT, 其功效也将事半功倍。

(三) 提前做好文化接轨, 掌握留学生特点

了解留学生特点, 做好文化接轨十分重要。各高校留学生教育的管理部门, 应在学生进校后对学生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特殊情况提前摸底, 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和各教研室及时沟通, 给与各学科专业以针对留学生医学教育充分讨论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制定合理教学方案的时间和空间, 避免照搬照抄应用于国内教学的老一套而影响教学效果。比如, 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中, 扩充对诊断疾病检测方法的介绍内容, 对当前某些新型疫苗研制方法的教学课时也应适时增加,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四) 合理选择教材及教学内容,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针对留学生医学教育普遍缺乏统一且合适的教材, 各医科院校的教务部门可征求各院系教研室及教师意见, 与全国同类兄弟院校沟通, 综合多方意见, 选择一套适合本专业的教材, 管理部门统一购买或准备复印件后, 以租赁或者借还方式提供给留学生。

教材可从优秀的高校自编教材中选取, 或选择国外原版书籍, 也可以借鉴在英文教学上更具经验同时也适合国人思维的台湾地区教材。

(五) 注重培养青年教师, 打造医学留学生教育主体

科研与教学并不矛盾, 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有助于教学的理解和更新;教学夯实了科研的基础, 可以拓宽科研思路, 激发科研灵感。但在目前的形势下, 各大高校均加大了对科研投入的力度, 这要求老师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精力下, 越快越好的获得“产出”。

以青年教师为主体, 注重对留学生任课教师进行系统性英文表述水平的提升和专业英文授课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在青年教师就职初期应偏重对其教学能力的培养, 为其充分理解、有效吸收和拓展知识提供良机。在此基础上, 一方面, 可为青年教师提供出国进修、外聘专家来华授课、视频学习等提升专业英文教学能力的机会, 使其有效学习国内外优秀课程, 为英文备课进行更充分的准备, 促进中英文专业教学齐头并进;另一方面, 从奖励机制出发, 在课时费、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待遇问题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让青年教师能真正放得下心, 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环境中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绩, 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开展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培养工作, 既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 也促进了国内专业教师的英文交流能力。在来华留学大潮为我国国际交流、教育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的同时, 如何建立一套适合医学留学生的教育体系, 还需要国内教育专家和高校一线教师在传承中国传统教育精华, 又吸取国内外教学长处的基础上,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来量身打造。

摘要:留学生来华教育是我国又一项加强国际竞争力, 彰显国力的重要事业。在目前的情势下, 找到医学留学生教学面临的困难、症结, 激发教师授课及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是提升教学质量, 确保医学留学生教育水平的必要手段。以青年教师为留学生医学教学队伍的重点培养对象, 通过进行文化疏导、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量身打造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材料等方面来提升留学生医学教育质量。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教育,探索

参考文献

[1] 吴晓燕, 任江华, 熊世熙.高校医学留学生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 (3) :35-36.

[2] 黄正.提高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质量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 (2) :22-24.

[3] 何永林, 蒋仁举, 徐蕾.青年教师如何上好留学生微生物实验课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6) :1178-1179.

[4] 沈权, 李政萍.非洲及南亚留学生病原微生物课程英语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 2012 (68) :79.

[5] 陈俊, 钟晓芝, 张丽芳.浅谈留学生微生物理论教学的体会[J].检验医学教育, 2008 (3) :17-1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提高农村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质量论文下一篇:胆道手术后继发性胆管炎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