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3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搭石教学设计3范文

搭石教学设计(3)

21、《搭石》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课文简说

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 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 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的精神。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 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感受美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1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美的。 2.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21 搭石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会提;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搭石头?为什么要搭石头等相关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几个主要问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或者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各学习小组自学生字,对容易出错的字相互提醒。

2、指名读课文,相机出示“谴责、俗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约”等词,指导读准字音。

3、理解下面词语意思。 ①、谴责:指责、责备、埋怨。 ②、俗语:大家都熟知而且常用的话。 ③、协调有序:有规律、有顺序。

④、人影绰绰:形容人影在画面上一漾一漾的情景。

⑤、理所当然:认为应该是这么做,这样做是很正常的事情。 ⑥、汛期:指江水定时性的上涨时期。

4、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师:读了本段,你明白了什么?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找出文中的词语理解体会。

(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

三、学习2——4自然段。

1、指名分段读二三四自然段,边听边想象,说说你都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①、“为什么说搭石,构成家乡一道风景呢?”

3 生读

师:“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风景是什么意思? 师:是啊,风景是指美丽的地方,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家乡搭石的“美”,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好好体会一下家乡的搭石到底美在哪里?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质疑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这篇课文,同学们从中读懂那些 内容?

二、新授。

⑴出示挂图“看,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踩踏的搭石。就是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最能让你体会到搭石的美,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请划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

交流反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几个重点句。

①“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4 读段落想象:上了年岁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 抓住重点词语“无论 、只要、 一定、 踏几个来回 、直到”)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引导学生读出自己 的体会来。)

②、欣赏第二幅:听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真是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谈谈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美?(出示画面,这是什么美?)能把这美感读出来吗,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理解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

进一步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生活默契,所以动作协调。配乐感情朗读,读中体会美好情感。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文还有哪些句 子也写出搭石的美?

③“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举几个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说一说。 课件:课间同学在操场做游戏,做得很高兴,可看到地上有纸张,

5 他们都会停下来把纸拣干净。

谁能用书上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说说这件事。(小组交流)

师归纳:对,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是我们每个人不讲任何条件都应该做的事,是做了以后不求回报的事。那么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的感受,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师:是啊,这两句话读来让人感到融融乡亲之情,读起来让人感到多么亲切。谁能把这亲切感读出来?谁能读得更亲切一点?指读。

三、用朗读来理解最后的段落。 生齐读第5自然段。

师:了解了作者家乡的搭石,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作者发出怎 样的感慨?(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师:“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这是赞美什么? 师:还赞美搭石的什么?

师:乡亲哪些美好的情感?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全班感情读。

在反复的朗读中,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体现了乡亲们心灵美。

四、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请自己再读一读。(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五、写作方法:

1、 仔细观察、生动描写、

2、用心感受、以小见大、平凡事物中见真情。

六、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景物美和人们心灵的美; 2.小练笔。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

启发。我也想写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六、板书设计:

默默奉献

搭石 互相礼让 心灵美

尊老爱幼

第二篇:搭石.3稿doc

《搭石》教学设计

罗场新田小学 马琴

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的美好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 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搭石图,引出课题。

你们知道图上的是什么吗?这就是河北农村最常见的搭石,可它却给作家刘章爷爷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今天,我们就随着刘章爷爷到他的故乡一起去寻访搭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1 搭石)

[设计意图:直观的图片出示,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搭石”的感知,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搭石?

搭石,在我们的眼里只是普普通通的放在水里供人们行走的石头,但在作者眼里“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二)、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美丽的风景呀?那我们就跟着家乡的人们一起去走走搭石吧。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课文中描写搭石美的相关语句。

2、自划句子,体会美。

3、交流。

第一句:“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指名朗读。

2)体会“无论……也……”。

因为老人的善良,普通的搭石顿时美了起来,难怪作者会深情地写到“这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

第二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你从哪个词中看出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的人动作很有节奏?

板书:协调有序

什么叫“协调有弃”?怎样的动作才算协调有弃呢?(用书上的句子说说)

(2)老师也想和你们来合作一下,看看我们的行动是不是也能做到协调有序?

(师生配合读一读这一段话。)

(3)没有人踩脚,没有人摔跤,更没有人落入水中,是不是有人在指挥他们呀?(没有)也没有人在指挥,但他们却配合得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

(4)你还从哪些词中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变红)你觉得这两个词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谁来读读最后一句话。(你的体会真形象/ 你体会到了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真不错,像画一样)

(5)呀,真美,这既是一幅优美的画,也是一首优美的诗,(出示幻灯片)

谁来读?读出师一般的韵律美?(我们请全体女孩子来读读这段话。)

你们的朗读清新、甜美,把我们带进了如诗如画的境界,让我们真的体会到了这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

第三句:“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2)齐读这一句,同桌商量,练习表演。

(3)请两个上台表演,品议。

(4)家乡的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大山里,每天要过小溪,走搭石,从两人面对面地走搭石这幅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 评语:你读出了文字里含着的美,男同学,一起来感受着份美。)

(家乡人们的谦让,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我们请男孩子把这幅谦让、友好的画面带给我们。)(男孩子读一读)

第四句: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1)那如果是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出示句子)齐读两遍。(这个句子读一变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有的词语会让你轻轻一颤,你就抓住它多读几遍。)

2)“伏”字什么意思?假如你就是那位年轻人,你能做到伏的动作吗?

(评语:你真是年轻人的知音,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 谢吗?为什么?)

3)什么是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讲是应当做的事情)文中人们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4)听了你们的回答,老师在想:这位老人年轻时,也一定伏下身子背过老人过河,因为他把这当作是————,而当这位年轻人老了以后,才会有另外的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过河,因为人们都把这看成是——-(指着板书说:理所当然)

5)从伏下身子、理所当然这些词语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家乡人们身上的什么美德?(尊老爱老)确实,这些老人是很值得我去尊敬的。(读第一句话)

通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这已经积淀成了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此时此刻,我们眼前的搭石,你们觉得还是普通的搭石吗?它是什么?(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是善良淳朴的乡亲)。

让我们饱含深情地一起读读最后一段话。

这一段话是课文的点睛之笔。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吗?(借搭石颂扬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三)、总结本课,布置任务。

也许有一天,这条小溪上会架起桥,修起路,也许有一天,家乡小溪上的搭石会永远地消失了,但此时此刻,让我们 把一道亮力的风景永远记在心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他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

(四)、激发想象,练习说话。

1、小小的搭石,给作者留下了那么多的回忆,一行人走搭石的协调有序,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友好谦让,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理所当然,都是一个个美丽的小故事。搭石上发生的故事是不是只有这些,还会有谁从搭石上走过,还会有怎样的故事给我们留下美好的画面呢?

2、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写一写。

3、 小练笔:假如……

4、交流。

第三篇:《搭石》教学设计

史志芳

教材分析:

《搭石》一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爱”为主题编排,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搭石》这篇散文,是作者刘章以家乡小溪中普普通通的搭石为素材,运用质朴的语言为读者展现出家乡人摆搭石、走搭石的优美画面,向人们传递着家乡人淳朴的民风和为他人无私奉献、敬重老人的美好情感。学习本课不但要使学生通过一幅幅美的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性美,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文描写的画面离学生生活较远,他们对山区的小溪、洪水暴发、走搭石等情景不很熟悉,对作者通过普通的事物来发现美、表现美的写作方法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通过本册书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这都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设计思路:

1.整体感知,走近搭石感受美

本课的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首先让学生整体阅读,初步感知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

2.自主学习,走上搭石寻找美

通过学生的自主批画,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搭石美的语句,体会搭石带给人的美好画面。

3.多种方法,亲近搭石升华美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词句等多种方法,在听说读写的有效训练中,体会文章内涵,升华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能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文中关联词语的作用。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2.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展现的情景,体会搭石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并受到熏陶和感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搭石的感受。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从家乡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感受“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教学难点:

1.感受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美、音韵美,画面的动态美。

2.初步体会作者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方法。

3.体会“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家乡的小路,也联结乡亲们美好的的情感”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师生查阅的本文的写作背景资料及作者刘章的资料。

2.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知道什么是搭石,家乡人摆放搭石的原因;初步感知搭石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知道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个中心句,作者从人们摆搭石、走搭石两大方面来记叙家乡独特的风景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识搭石

结合预习和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搭石。 出示句子,注意读准加点字的读音。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 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1.读准字音。

懒惰

俗语

平衡

联结

谴责

山洪暴发

清波漾漾

理所当然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伏下身子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俗语”,文中的俗语是什么?(紧走搭石慢过桥)说说文中这句俗语的意思,并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要紧走搭石。

2.读准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查字典理解“暴” ) ②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③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找出“谴责”的近义词换一换,找出“懒惰”的反义词。想象人们谴责时会说些什么。从这句话中你对作者家乡的人有了怎样的印象?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思考围绕搭石都记叙了哪些内容。

指名朗读,适时反馈点拨,理清文章脉络。重点理清描写走搭石时是从一行人走搭石、两人面对面同时走搭石、年轻人遇到老年人走搭石三个方面来写的。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什么是搭石 摆搭石 走搭石 作者感受

第四篇:《搭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六组第21课,该组主题是“人间真情”,目的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作者紧紧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一中心句,选用了“摆放搭石、调整搭石、集体过搭石、对面过搭石、老少过搭石”五个场景来表现家乡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文明礼让、尊老爱幼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溪水猛涨、间隔、懒惰,俗语”等词语,理解“脱鞋挽裤、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流程:

一、 揭题导入。

1、我们将走进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有清澈见底的小溪,你猜这是什么地方?这就是刘章的故乡。 简介刘章。(出示课件) 刘章在家乡生活了十三每每忆起家乡,念念不忘的竟然是家乡的搭石?为什么极普通的搭石会让作者如此留恋呢?我们继续上文中寻找答案吧!

2、检查生字词

二、初读感悟。

1、那什么是搭石呢?请大家自由读文,勾画相关语句。

2、用书中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

(同学们,看看这个句子,看似简单,但是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再看看这个句子,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看看哪个词,给你的感受最深刻。) 重点体会“平整方正”、“二尺左右”、“横着”、“摆上”等词语

三、细读品味。

1、有人说从搭石身上能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可是我不信,那咱们就一起到文中去找一找吧!

2、学生自学,交流汇报。 预设交流内容: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2)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3)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4)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3、齐读,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中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这看得见的画面“美”和看不见的心灵“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也来找一找生活中的美吧?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五篇:搭石 教学设计

21《搭石》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寻找美、感受美、抒写美。 学情分析

课文语言质朴,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欲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一)出示初学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

(二)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课文主要写了说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这几件 生活中平凡的小事。

三、话搭石,感悟搭石之美

(1)什么是搭石?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吗?

(2)你从“平整方正”、“ 二尺左右”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3)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4)以理解“脱鞋挽裤”为切入点,感受搭石之美。 A.体会脱鞋挽裤之不便。 B.感悟搭石之美。

有了搭石,人们过小溪就不必——脱鞋挽裤。这说明搭石给人们带来了——便利。

四、走搭石,寻美、悟美

(一)风景一——多人走搭石,感受美 1.理解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

2.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的意思,体会景美,人更美。

3.学生朗读本段,找出最能体现画面美的词语。

4.指导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引导体会画面的美。

(二)风景二——两人走搭石,感受美 研读片段,并谈谈你对这幅画面的感受。 (三) 风景二——老人偶遇青年

1.研读片段,透过“伏”、“理所当然”感悟人们敬老的美德。 2.联想一下,你们觉得还有哪些理所当然的事会发生在搭石上?

(四)风景四——修整搭石,感受美

1. 研读片段,从这些关联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 假如你走搭石时,发现有块搭石松动了,你会怎么办?

五、点题升华,感悟美 联系课题,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情感,提升对“搭石”更深层次理解。

六、作业:仔细观察,抒写美

————————是美的,是因为————————。

七、温馨寄语,体验美

板书设计:

21 搭石

一道风景

秩序美 礼让美 敬老美 助人美

心想他人,无私奉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工实习报告1范文下一篇:和解协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