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空间管理论文

2022-04-27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市区域空间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国内外对其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发展趋势,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城市区域空间管理论文 篇1:

国土空间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进程持续加快。而现代城市要想实现稳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则需加强城市管理,并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的工作。因此,本文以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管理相关内容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要点,希望以此为城市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有效价值建议。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管理;运用要点

城市管理,涉及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重要机制,加强城市管理对现代城市发展的意义重大。而国土空间规划,则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举措。并且,城市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关系密切,部分国土空间资源处于区域城市范围内,因此在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对区域范围内的国土空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显得尤为重要[1]。总体而言,从城市管理工作发展角度考虑,本文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价值意义显著。

1.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管理相关内容概述

1.1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

国土空间规划,从概念层面分析,指的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与时间层面作出的合理科学的安排。国土空间规划,为国家空间发展的基础指南,同时也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蓝图,能够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有效基础保障。早在2019年5月,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文件的颁布,明确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作出了全面的部署规范要求[2]。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的意义层面分析,能够为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起到保障作用,还能够使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1.2城市管理的概念

而对于城市管理,广义层面指的是针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涉及政治的管理、经济的管理、社会及市政的管理等等。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少不了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一系列机制的支持,同时需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以及技术等手段,在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三方的协助互动下,使城市管理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得到有效保障。从城市管理的意义层面分析,可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基础保障作用。

1.3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此外,城市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由于部分国土空间资源处于城市区域范围内,因此在城市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会涉及到区域范围内国土空间资源的规划、分配、管理问题。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空间条件下,可以将城市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看作“总”与“属”的关系[3]。对此,为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益,便有必要融入国土空间规划思维,将国土空间规划方式方法合理科学地运用到城市管理工作当中,在带动城市管理质量效益提升的同时,使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功能充分体现出来。

2.国土空间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要点分析

如前所述,对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管理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均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从城市管理工作的优化及发展角度考虑,还需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其中的运用价值。总结起来,涉及的具体运用要点如下:

2.1以城市规划全局性为基础,妥善处理城市管理相关问题

我国城市发展进程速度快,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在其管理工作期间易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城乡规划体系空间约束性匮乏、规划严肃性较差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城市管理的质量效益,并难以体现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因此,需以城市规划全局性为基础,对城市管理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具体做法包括:

(1)合理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分析土地规划的具体用地性质,对城市空间的布局进行合理调整,进一步提升城市国土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与此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工作开展期间,需确保城市规划中各功能的有效展现,认真部署协调发展战略方针,提升城市规划的规范性及科学性。

(2)将国土空间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想展现出来,使城市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在此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为依据,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并使城乡规划工作持续推进。此外,还需积极采纳民众的建议或意见,使城市管理规划的设施体现出客观、规范的特点,并合理利用立法标准,使城市管理规划的执法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2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带动城市管理事业可持续发展

城市管理规划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支持。因此,需将国土空间规划在城市管理规划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国土空间规划处于城市管理规划当中的实施策略安排、战略性发展要求充分重视[4]。与此同时,基于城市管理规划战略实施过程中,需确保地方发展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明确地方发展中长期目标。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战略性、政策性以及约束性等方面的发展规划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形成系统的导向及指导意见书,为带动城市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有效的理论依据支持。

2.3协调好两者关系,加强城市规划管控

将国土空间规划运用到城市管理工作当中,还需协调好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对城市规划管控进行加强。一方面,确保城市规划与民众的生活需求相符,同时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民众多元化的空间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及调研,以充分尊重产权制度为基本原则,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并确保物质空间高质量供给,使城市空间品质得到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基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需将国土土地資源作为城市空间基础产品,加强建设产品类别、品质、品位、建设项目多元结构的强化管控,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产品价值功能及使用质量,在满足民众对国土空间需求的基础上,带动城市管理事业未来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管理之间关系密切,在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期间,有必要以城市规划全局性为基础,妥善处理城市管理相关问题;与此同时,将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城市管理事业发展提供有效体系保障。此外,协调好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控,以此为现代化城市稳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聪.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运用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31):176-177.

[2]赵小思.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中应用探究[J].城市周刊,2019(35):52.

[3]曾晶婧.土地资源管理中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探讨[J].科学与财富,2020(18):22.

[4]郭鹏,何晓慧.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9):1651.

作者:党琼建

城市区域空间管理论文 篇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国内外对其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发展趋势,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字:可达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发展趋向

1、前言

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城市内部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随之而增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和应用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此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城市内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才能够有效推动到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2、基本内涵阐述

在国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通常是政府公共行政所提供的相关设施,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到了一定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的主要机构不仅限于政府部门,同时还提供私营部门,社会企业等,一般三种机制提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1.政府中的公共部门直接提供到了相关的服务设施;2.政府补贴私营部门提供到了公共服务设施;3.私人服务和公共服务融资,但主要是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监督。我国的城市住宅区规划和设计规则中把公共服务设施定义为适应人口规模或住宅规模的所有设施的总和,可主要是为可以满足到了所有阶层和不同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并提供到了一个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服务。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社会服务业的支持载体,它一般是指城市区域空间和公众在城市地区的教育,体育和商业等城市社会基础设施。交通版系统将可达权性的基本含义与个体在空间中移动的能力联系起来。一般来讲,可达性是指利用一种特定的交通系统从某一给定区位到达活动地点的便利程度。当人群或企业到达的地方能够进行对自己比较重要的活动时,他们在此所获得的机会就是可达性力求概括的含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是社会公共产品中的类别。国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主要由政府部门主要提供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并未在学术界统一。一般来说,在外国文学中,它通常是指具体规划概念和规划目标。依靠某些技术手段,它系统地安排,设计,结合和分配特定城市,城市地区和城市的住宅区或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它是一个由公共服务,线路,地区和网络多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组成的多目标系统,符合公民的最大公共服务需求。

3、国外研究进展

可达性研究的主要模型有传统的引力模型、效用模型、活动模型、等时线模型等。其中,等时线模型也是该决策分析中的常用技术方法。等时线模型以时间地理为框架,用时间成本来衡量时空可达性。

以面向服务需求为核心建立等时线所反映的是某一类POI的整体可达性,而非局限于特定点,同时在可视化表达上具有优势,例如其形状、疏密变化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信息同时相较于分區统计图的可视化方法,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全局变化特征,而相较于热力图,又能够更直观地量化研究对象的数值变化。

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影响因素分析是选择公共服务设施的分配模式。在规划和分配公共服务设施的前提下,Fierflyph研究了公共投资政策选择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配的影响,提出了公共服务设施投资的重要因素。Belerrkip等人研究了公共服务设施(如纳卡拉居民)在公共服务设施上的影响,如公园,文化和娱乐,发现使用集团特征和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有着一定的影响。OhnicArruthers等人按照1982年至1992年的影响进行了对美国城市公共服务开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人口密度是城市化地区的空间扩展,行政部门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分配有很大影响,空间可访问性是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分配中最有效的测量工具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典学者已经开始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影响因素和可访问性测量等都展开了研究。Mitchel Langford(2008)使用两步移动搜索分析方法来研究交替人口对公共服务设施可行性影响的测量模型,并将加迪夫作为南部南部南部的实证领域。使用了一些在城市中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见性变化,结果表明,区域密度模型往往会显示低可访问性分数,但具体模型取决于本地因素,模型假设和方法。Rashed Al试图研究孟加拉国达卡市贫困城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弱势城市穷人,无论是普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还是服务个人群体和身份,公共服务设施都可以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它们是否科学合理,为公众提供参考服务设施配置评估提供了有力的衡量标准。当前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逐步进入分配后效益研究阶段,可达性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多。当前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快,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进入了稳定发展期,城市公共服务配置研究也进入了成熟发展的阶段。学术界已经开始探索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后续效应,并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评价进行研究。麦卡利斯特提出,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中心的设计中,规划师应当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建立公共服务设施的效率与公平评价指标。

4、国内研究进展

分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分配和发现现有分配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最佳配置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学术界主要研究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配的分类,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广州为例,高俊波和其他人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生态学。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社会分化特征,在不同社会群体的住宅单位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和可访问性存在了一定的差异,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和可访问性完全一致。本文研究了杭州城市社区服务设施现状,并发现杭州城市社区服务设施有一些问题,如社区建设和规划之间的断开,社区建设和管理,社区不满等,为此建议加强社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李微通过对规划指标的对比分析和现状分析,分析了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指标和实际规划建设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划指标的分布相对较低,缺乏理念灯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从澄清项目、统筹规划、完善建设机制等的方面加强到了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当前我国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气候等的一些自然因素。

5、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趋向

5.1、加强公共服务空间规律分析

在过去,在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数据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但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一直是基于宏观的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公共服务设施可以被视为城市社会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城市社会服务业的基本材料载体之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会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在未来,有必要专注于各种类型的共同服务设施中各种类型的共同服务设施的聚合影响。需要特定人口要求的空间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所需的空间。尽管如此,在实践中,可以使用空间配置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在空间法认知的配置中不断深化。

5.2、公共服务设施绩效评价

为可以确保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整体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必须与房地产的需求相结合建立和实施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应用绩效评估系统,可以定期提供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判断和分析数量,质量和特定内容。还有必要通过问卷或社会访谈分析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需求,分析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需求,并调查当前的设施满意度,而不仅仅是目标配置方案,这将有助于不断改进和优化现有的配置系統,为当代居民提供到一个良好的公共服务空间,才可以满足到了人们在设施配置中的个性化需求。

6、结束语

由上可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过程中应当要具备科学合理性,其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为此有关人员应当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到相关措施,完善和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最终才能够确保到配置的科学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代兵. 大都市乡村公共服务可达性评价及空间治理启示--以上海市青浦区203个村居单元为例[J].  2021(2019-4):8-13.

[2] 谷晓坤, 庞林芳, 张正峰. 基于上海市青村镇公共设施可达性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研究[J].  2021(2014-7):71-75.

[3] 矫德阳, 原源, 江文亚. 城市更新中的教育设施均等化布局研究——以珠海市香洲城区为例[J].  2021(2016-21):63-66.

[4] 高军波, 余斌, 江海燕.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分异调查——以广州市为例[J].  2021(2011-8):55-61.

[5] 浩飞龙, 王士君, 谢栋灿,等. 基于互联网地图服务的长春市商业中心可达性分析[J].  2021(2017-2):68-75.

[6] 殷为华, 刘爽. 上海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可达性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21, 36(6):7.

作者:沈思思

城市区域空间管理论文 篇3:

城市区域理论及其政策导向

摘要:城市区域理论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化的主流理论,反映了在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当代城市化理论在跨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在全球化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区域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和地域空间的重构,区域内的政治和社会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治理框架和政策过程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在政策层面上,城市区域理论主张加强城市区域的竞争地位,重塑城市区域的政治地理,建设包容性的治理框架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城市区域理论;城市化;全球化;地域重划;区域治理

城市区域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是理解当代城市化形态的空间载体。它是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是由城市的空间结构表现出来的各相关主体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由于城市区域范围较之传统的单核城市和大都市区更为广泛,因区域内产业链条的形成和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加深,各地方单位对城市区域共同身份的追求和认同日益明显;同时,各城市之间的政治、行政关系及其治理结构也变得更为复杂,因经济和政治、行政地位的不同而带来的社会关系的不平等也随之显著。城市区域理论以城市区域的形态和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各种关系范畴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各相关主体在这个关系网络中行为的规律性,以建构合理的政治地理结构,塑造有效的政策导向,实现城市区域在经济竞争、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区域及其理论的成因

20世纪中期之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的进步和服务型经济快速增长,瓦解了传统经济部门的优势地位,从而在经济地理上也瓦解了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统治地位,大都市区经济的空间结构由工业化时代的单一中心结构向后工业化时代的多中心结构演变,“构成大都市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的郊区和市中心区各自走上了既相互关联又相互排斥的道路”。这是当代城市区域内部关系的原型。在经济和产业发展层面,传统工业城市的衰落与转型是产业升级与转型中的一般现象,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城市区域的形成是这一规律的表现。在政策层面,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新保守主义政府对于战后延续多年的积极城市政策的放弃,则使转型中的中心城市雪上加霜;同时,保守的城市政策带来了放松规制和创新主义的激励,也给城市的转型创造了机遇。“生产性服务,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在放宽管制和创新的推动下,集聚在经济实力最强大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使其迅速成长为资本、货币、生产性服务和决策的中心。90年代之后,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和国家政策调整,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通讯技术给经济转型所赋予的机遇的城市,便逐渐摆脱了衰退的困扰,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比如伦敦、纽约、芝加哥、东京等城市,在全球竞争中成长为全球性城市,进而也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丝奇雅·沙森的研究表明,少数的全球性城市成为专业化服务的供给基地、金融创新产品和市场要素的生产基地,代表了全球服务业的集中化趋势;而制造业无论是在次国家区域范围、还是在全球范围,均表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全球城市的兴起和城市经济的复兴,使区域内的中心城市摆脱了长期以来相对于郊区城市的弱势地位,区域经济显现出新的发展格局,多个中心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更为复杂的相互依存态势。一方面,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业在中心城市的集中,赋予了中心城市对于跨国企业必需的关键性的控制性功能;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当中必要的企业生产性活动则由位于郊区的高技术走廊承担,为此,郊区之间也存在着因聚合性的经济竞争而日益增强的相互依赖。从驱动城市化的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看,福特主义经济结构的解体和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的破产,催生了新的地域结构和形态,“城市一区域”就是其中之一。城市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形成,是城市化进程自身的产物,由单核城市到大都市区,再到大都市连绵区,是一个由聚集到分散,再到聚集和分散相向而行的过程,赋予了城市化地区空间的后都市化特征。从概念的实际使用来看,城市区域同时包含了大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大都市区所面对的区域经济发展、政府间关系和区域内的社会关系等问题,也同样是城市区域面临的问题。与大都市区不同的是,作为全球化时代城市化进程的形态,城市区域特别强调次国家区域在面临全球化的挑战时,区域内的多个地方主体整合出一个在经济、政治和治理方面更具竞争力的体制的重要性。

城市区域的形成有赖于区域内有全球性影响的首位性城市的带动作用,但与全球城市不同的是,城市区域的特征应从内在联系去定义,“城市一区域关注更为广泛的城市化模式的特征与细节,涉及增长的分布、与全球化增长动力相关的利益的广泛扩展”。由于“区域城市化的进程嵌入地方环境和文化,在不同的城市区域,向后都市时代的过渡以不同的速度开展,并采取各种各样的具体形式”,全球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深深地植入了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主要领域,从本质上改变了现代化大都市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关系。作为大都市区发展和治理的主流理论,新区域主义强调的地方性的政策过程,由于受到地方制度与文化的约束,无法对后都市时代的区域问题提供普遍而有效的解决方法,表现出该理论的不足。对此,博尔哈和卡斯特尔认为,对于信息时代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难题,“各种公共政策是不够的”,“改革必须在地方水平的权力和功能上采取具体形式来允许整体政策的应用”,“我们需要创造新的权力组合和新的地方政府的管理形式”。在全球竞争背景之下,“新区域主义被置于一个更广泛的理论框架之中得以重铸”,被称为“地域重划和再区域化”,“城市区域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城市区域理论的主要内容

城市区域理论将空间形态和产业布局结合在一起考察,发现城市区域是由传统的城市中心与新的商业中心、内外缘城市与最外缘的城市复合体以及专业的次中心区构成的不断发展的多中心结构,诸多分散于区域内的专业化的服务发挥了对这种多中心结构的支撑作用。在区域内,中心商务区(CBD)是集中性的关键形式,这种集中性顺着大都市区内构成网格化结构的多个聚集性商业活动的节点扩展;由多个节点编织的网格结构代表了区域概念的重建,网格结构嵌入了传统的交通基础设施,使这些设施促成了从信息通讯业务活动中获得的经济收益的最大化。正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才为制造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分散和经济控制活动在多中心节点的集中提供了支持条件,“介乎于积聚的中心性向心力和弥散的非中心化的离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才有可能。多中心的网格结构使城市区域能够在合理的空间范围内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和面向生产者的服务网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区域整体的经济效率。尽管“城市区域创造的不是传统的单一中心城市,而是新的多中心的城市形态”,从经验上看,在全球城市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城市区域,传统单核城市的中心作用仍然十分明显(特别是在英语国家)。在这些城市区

域,多中心的空间功能形态可以说是一个较之从前相对均衡的中心一外缘结构。城市区域是在“网络”与“等级”交织、融合的过程中,向层次鲜明、分工合理的多中心格局演进。

在产业空间形态构筑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对于经济活动放松规制的政策和私有化过程,对于鼓励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活动在城市区域的聚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合组织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增长取向对于创业主义形成了激励,“它以坚决主张促进经济增长战略、承担风险、革新以及私人部门导向为特征”,主张“市场的便利化和对再分配价值的回绝”。创业主义激发了城市区域的经济活力,新兴产业向主要城市区域集中,富于创造力的年青劳动力人口纷纷流向复兴中的城市中心,形成了所谓“创意阶级”和“创意城市”,为城市区域的竞争性和持久增长奠定了基础。

由于城市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和在全球竞争网络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城市区域的政治经济学呈现出纵横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纵向的分散趋势,即民族国家向地方的分权,提高作为全球竞争主体的城市区域自主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是横向的整合趋势,区域内独立的地方单位之间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协调与合作,以适应区域内经济聚合效应的需要。城市区域理论对地方经济与政治之间相互关系的看法是,决策者和企业家对城市区域经济聚合的重要性作出了政治回应,认为更大规模的区域合作有助于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消除私人经济的外部性;而创建区域政治体制或过程,促成政策协调,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改进公共服务,降低劳动力流动和市场准人的商业成本,能够提高城市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实证研究提供的经验表明,在中央、州(省)和城市政府发挥积极作用的国家和地区,典型者如英国(伦敦)、加拿大(多伦多)、日本(东京)、美国(纽约)、澳大利亚(悉尼)、香港等,催生了以全球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区域;而在大量的未形成全球城市的国家和区域,特别是欧洲大陆,比如德国,则形成了互补性很强的都市区域群,多个中心之间相互联系,在空间上分散承担大都市区域的功能。

城市区域理论还关注到社会领域的不平等问题。社会领域的不平等现象源自于前文所述的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竞争取向、福利国家政策的失败和区域内协调合作机制的薄弱。城市区域内的产业聚集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人口的进入,这些劳动力分布于不同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分散于区域内的多个城市中心,增强了城市区域在人口、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异质性色彩。区域内外来移民的增加,就业人口在收入方面的差距,住房成本的上升,就业和居住地点的分离,对失业的担心,传统社区的破坏及其居民的抗争,公共服务供给在地理上的差异,“环境不公”(environmental injus-tice)等问题,均属于“社会再生产”(social reproduction)问题。“区域内部不同的权力主体之间、不同种族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越大,经济的竞争力就越小。”城市区域理论认为,很明显,“城市一区域的竞争性不仅立足于生产,还有赖于生活质量(社会再生产)和许多城市区域采用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被以‘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表达出来。”社会领域的不平等问题“切中真实的经济发展的政治,即所谓‘公正’的可持续性”。

区域内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的现状及其对城市区域竞争力与区域治理的影响,也受到城市区域理论的重视。帕特南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在意大利公开精神发达的地区,社会信任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伦理道德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维持了经济发展的动力,确保了政府的绩效”;“普遍的互惠产生了大量社会资本,从而支撑了合作”。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像意大利那样,在区域层次拥有丰富发达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资本;但也不意味着城市区域竞争性的培育和治理的达成,只能依赖于发达的社会资本。国家对城市区域的政策支持和区域内部结构与关系的调整与协调,也能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如此,发达的社会信任关系无疑仍然有助于城市区域的发展。城市区域理论认为,可以从经济社会学或市场的社会结构方面来看待一个空间区域对于生产要素的聚合能力。如果一个区域的社会关系和信任模式能够有利于合作与竞争间的平衡,有利于区域公共物品的生产和长期投资,那么这个区域便能够将其区位的比较优势,转变为全球的竞争优势。

在城市区域理论的视野中,经济区域和政治区域(独立的地方主体)应该融合为区域政治经济相互促进的关系整体。区域经济是包含了多种活动的复杂系统,这些活动分布于城市网络的节点当中,通过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形成高度相互依赖的关系,因而势必对城市区域内分散化的政治地理提出挑战及整合性的需求。分散化的政治地理使得任何单一的地方政府都无法解决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如果将城市区域视为一个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或者说,“经济的相互依赖是一个事实,那么,协作便是一个定义中的政治挑战。一个区域对这个挑战的成功应对,是决定区域经济未来的关键。”对于大都市区、区域或者城市区域而言,由市场机制决定的经济地理的空间范围可以相对模糊,但是政治地理的划分和重新划分(rescaling)或再区域化(reteritorialization)则应该清晰,它关系到区域治理的成效,并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效率,这是当前城市区域理论中分歧最大的一个领域。再区域化的政治不再仅仅局限于城市区域内部,事关地方、区域、州和国家等各级政府和利益集团,这些主体都在寻求适应新的政治地理现实,试图从政治地理的重新划分中得到好处。

三、城市区域理论的政策导向

城市区域理论具体的政策主张,首先是建议民族国家政府提高对城市区域总体地位的认识,扩大城市区域独立决策的权限,增强城市区域的经济竞争能力。由于试图在一个固定的国家制度框架内实施强化地方和区域经济(再)发展的政策并未获得成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改变了策略,通过国家权力在中央和地方间的重新配置,在中观层次上围绕城市区域重构国家的地域层次,优先支持在吸引全球投资最具竞争力的部门和地区。城市区域由此成为关键性的制度基点,长期以来国家对政治经济进行规制的首要地位因之发生了动摇。布瑞纳认为,“新的国家制度性组织的等级结构和规制活动成型之后,在国家权力的重新配置里,影响深远的制度变迁和加强地方经济能力的政策重组,落在了主要城市区域的地理范围之中。”这类自上而下的国家新自由主义主张,促成了以全球城市为主导的单核城市区域的成长,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城市区域间平衡发展的争议。在日本,各地方自下而上地影响国家区域政策的趋势正在出现。

其次,在城市区域的应对策略中,萨维奇和福格尔提出,“改变区域边界和大都市城市治理的制度安排,整体上关系到区域的领导能力和发展战略,进而关系到城市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地域重划涉及城市区域地理边界的调整和区域内有关地方主体间政治、行政关系的重构,其目标是为了在区域层次获得更多的管理控制和政策制订的权限。这个思路是在大都市区化过程中区域治理的理性主义的产物,开始并非源自于全球化的压力,但全球化的压力却是促使对区域主

义政策进行再思考的推动力。佩尔斯是最早提出这一对策的人之一,他认为,既然区域已经成为新的全球经济中主要的经济地理单位,就必须在区域层次对经济和治理进行相应的重构。从传统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地域重划在实践中具有多种形式,从效率、责任和经济发展的标准来看,最具发展前景的措施是灵活的、多中心的地域重划,能够让城市聚积更多资源,打造竞争优势,构筑彼此受益的联盟。但是,英国拉夫堡大学的研究小组对多中心模式提出了多方面的质疑,认为单中心的发展模式(伦敦)比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荷兰的兰斯塔德和德国的鲁尔)更符合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再次,如果说城市区域理论在政治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在地域重划过程中进行协作关系的构建与调整,属于政府间关系领域;那么,在治理方面,则主要是为了管理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的社会紧张关系。在一系列适用于城市区域治理的民主理论中,协商民主过程是新自由主义特别强调的管理工具。由于城市区域变得更具异质性、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性,同时由于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新的政策需求正转到治理方面,从经济发展的策略,到环境问题,再到社会公正和政治认同。社会紧张和矛盾只能通过政治渠道解决,但必须是民主的和包容性的政治,而非只关注增长的狭隘政策。为此,基廷构想了一个能够促进民主参与和新的制度安排的“发展模型”,通过包含竞争环境、文化、制度、领导和社会构成等要素的“发展联盟”,来建设面向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阶级间联盟,将政策视为区域内政治竞争的产物。这种内部治理结构的达成,需要有比较广泛的政治共识和政治参与,不一定有普遍意义。例如,中国城市区域的治理框架,在强烈的城市和区域创业主义(GDP导向)的激励下,就面临着缺乏参与性的地方政治与立法过程的困境。

最后,对于国家在城市区域的发展形态和治理模式中所起的作用,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论者强调城市区域的整合,努力建构城市城区在国家内部的自治、自主地位,民族国家通过向城市区域的分权而退居二线。反对者认为,新自由主义关于城市区域已经形成为一个实体的论断是一个假设,全球化对国家权力的弱化也同样属于假设。国家与区域之间的分权,是让城市区域逐渐拥有充分的自主权限,但这并不必然代表着民族国家作用的弱化,而是改变了权力的行使方式。在中国,虽然经济治理已经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向,中央政府仍然可以通过国土规划,掌握经济规制和地域划分的重要权力。彼得·霍尔发现,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英国政府给予了苏格兰在开发和规划方面的大量自主权;在英格兰地区新建了区域开发机构,设置了一个覆盖经济开发和复兴方面诸多职能的“专一资金”,充分增强了他们在财务开支上的控制权。经验研究证明,民族国家有能力在大都市区域主义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过程中,以及大都市区政治形态的建构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联邦制国家中的州政府也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通过州政府的立法,来塑造城市区域的空间和社会结构。

四、批评与思考

城市区域理论因主题外延的宽泛,涉及空间地理及其规划、城市和区域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全球竞争的影响、城市区域竞争性的界定、对经济增长取向的偏好、政治地理的重构、治理框架的构建等诸多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至今尚处在争论和发展当中。该理论在许多方面的研究仍然属于应然层面,逻辑多于实证。在理论的适用方面,由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性的研究并不支持它的所有论断,致使从该理论推演出来的政策导向还有待检验,要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拓展。本文通过对城市区域理论的系统梳理,结合我国城市区域的发展现状,提出几点思考。

第一,城市区域理论反映的是当前城市区域发展的现实,强调城市区域对于国家地位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使得国家内部的重要城市区域成为了世界经济重要的空间节点,甚至成为世界舞台上一个独特的政治行为体。因此,该理论对于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最有很强的政策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区域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又来自许多不同的学科,导致该理论的政策见解并不拘于一种理论或者一种理论内部的某一个流派,而是一套政策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和地方特色,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环境进行甄别。但其总体目标却是相似的,即在一个变化的城市化空间里,通过权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管理体制的调适,在激烈的全球竞争和分工体系中,提高区域的整体能力,争取更大的国家利益。

第二,当代城市区域的形成既是新城市化规律的一个体现,同时也受到了全球化力量的极大推动,城市区域理论因而也受到了自由主义的影响乃至主导,特别是在如何看待民族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上。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城市区域理论主张以市场竞争引导城市区域的发展,放松对市场的规制,赋予企业更多的自由,以增强城市区域的经济活力。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城市区域理论积极主张向地方(城市区域)分权,甚至不惜调整整个国家的权力结构,以适应区域对政策主导权的需求。这些主张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国家和一个国家内部的所有城市区域。不同的国家、国家内不同的区域也许处于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市场结构和社会传统不一定相同,尤其是城市区域的发展程度和对政策的主导能力差别也很大,不宜以自由主义的视角视之。

第三,城市区域理论提出以城市区域内部地方单位之间的结构性调整与改革,重构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实施地域重划,来取代失效的新区域主义的政策过程,以改善城市区域的内部治理,增强竞争能力。西方国家传统的区域主义认为,应该以地方政府之间的结构性改革,建立区域性政府来解决大都市地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是遇到了地方政府和地方社会的强烈抵抗,实际成效非常有限。新区域主义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就是因为传统区域主义的结构性改革遇阻,而困扰城市区域发展的问题依旧。结果,新区域主义只能绕开整合地方政府结构这一难题,提出政府间协作的、各方力量参与的政策性议程。现在城市区域理论重提结构性改革的话题,是否确实反映了不同于以往发展阶段的新背景与区域整合的新需要,还有待观察。

第四,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不同的城市区域存在不同的发展路径,政策措施也应有所区别。在中国的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就分别有政府驱动模式、FDI驱动模式和城市网络驱动模式。在地方政府间相互竞争促进区域整合的过程中,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规划和协调作用非常突出;同时,各级政府也在通过城市区域的空间重构相互进行博弈,体现了政治与行政权力借由城市区域空间所进行的上下流通与平衡,特别是省级政府与城市区域之间的复杂关系。区域战略规划也不仅仅是土地使用和协调发展的工具,而是意味着中央和省级政府重新评估与确定了地方和区域治理的重要性,只是还需要恰当的制度性结构的设计相配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是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调整地方政府间关系和地方行政区划时,因为涉及各地方的重大利益,同样也非常困难。城市区域理论所包含的分权、地域重划、地方政府间关系结构性调整的主张,尤其需要谨慎对待。

[责任编辑:陈双燕]

作者:罗思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习化学指导管理论文下一篇:教学实践转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