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市化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2022-04-1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西部城市化生态环境保护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文明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等,为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西部城市化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1:

西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摘要】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扩大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是造成西部地区贫困落后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要突破环境、资源两个瓶颈因素的制约,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应该形成一种以计划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型计划与市场关系。本文就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及其成因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对环境、资源与西部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重点提出并论述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策略:自然资源资产化,经济发展绿色化,产业结构优化及开放开发一体化。

【关键词】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发展战略

一、前言

举世瞩目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自制定并得到大规模的实施以来,至今已6年有余,取得的成就世人有目共睹。在欢欣鼓舞之余,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注意到西部开发过程中依然面临不少困扰和隐忧,诸多因素使得资源的大量集聚和投入没有得到应有的产出和回报,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仅没能缩小,反而有增大的趋势。关于西部未来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更是众说纷纭、千姿百态。在众多致贫的因素中,笔者认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对资源的不当开发利用是导致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为此,本文特就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作出评估和分析,对环境、资源与西部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对今后的西部大开发工作有所启迪。

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中国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其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总体而言,西部地区生态脆弱,其中宁夏、西藏、青海、甘肃和贵州是全国生态最脆弱的五个省区。西部农村贫困人口多,与生态环境差互为因果。西部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西部地区每100个贫困县中有75个为生态脆弱县。

1、缺水形势严峻

水一直是西部开发过程中生态建设的首要条件。从总体上看,除四川盆地、广西和零星地区,西部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西南地区是中国水资源富集区,但山高谷深,缺少水利设施,河水利用难度非常大。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左右,多年年平均蒸发量超过1200毫米,生态需水量很大,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气候干旱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不少湖泊水位降低,水面缩小,河流干涸断流。造成这种状况的人为因素不容忽视:流域水资源利用缺乏统一管理,经济用水严重挤占生态用水,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黄河中上游水资源利用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采用自流式大水漫灌,在高蒸发量的自然条件下,不但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而且还带来了大面积次生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

2、植被破坏严重

自然条件恶劣,人口持续增长和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使植被锐减。西部植被破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和草场退化。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国家林业局2003年的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中国森林资源结构严重失调、分布严重不均。西部森林覆盖率9.08%,约为东部11省区的三分之一,其中西北5省区仅为3.34%,青海、新疆两省区情况尤其突出。

由于长时期以来对森林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导致森林的滥伐与破坏。西部地区森林资源锐减,质量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森林病虫害面积逐年增加。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以及防蚀固沙作用受到很大削弱。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覆盖率锐减,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成为1998年长江发生历史上罕见特大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它不仅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西部草地面临着牧草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减少,杂草入侵,草地生产能力下降,草地退化等严重问题。西北地区的草地退化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草地退化高达97.37%,陕西为58.55%,甘肃为45.17%,西藏为30.36%。

3、荒漠化加剧

中国荒漠化(即水土流失、沙漠化和石漠化)基本集中在西部。中国西部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面积高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而且每年在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荒漠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占全球荒漠化造成经济损失额的15.5%。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南贵州、广西、云南及其周边地区,正在以平均每年约2500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展,其发展速度及危害甚至超过西北的沙漠化。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全国367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中,西部约占80%。黄河流域上游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6.32%,陕西省为66%,而甘肃省的比例竟高达86%;四川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1万平方公里,占了整个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20%,由于缺乏植被的保护,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相当严重。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大片宝贵的土地资源丢失,土壤有机质下降,流失区内群众生活的贫困,而且使河床升高,湖泊、水库淤积,洪水泛滥,威胁中下游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沙尘暴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回升,90年代旱灾和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分别比80年代增长了7.5%和49%,全国每年有1500公里铁路、3万公里公路、5万公里灌渠因风沙危害而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土地荒漠化的原因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外,人类的不合理经济行为也是重要原因。该区生活燃料的缺乏导致的对植被的砍伐破坏,草场的过度开垦和牲畜的过度放牧,导致土地生产力的加速衰退,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

4、环境污染严重

(1)工业污染。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内分工格局中,西部地区工业结构很不合理,其特征之一是“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同时,因为水资源短缺,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再加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市河流污染严重。西部地区单位附加值的污染排放量比东部地区高出1至5倍,也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西部地区GDP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18%和15%,但其排放的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分别占全国的24%和30%。大部分工业集中在少数坐落于山间盆地和谷地的中心城市,受特殊地形的影响,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据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对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排序,西部有5个城市空气污染进入前10位。

(2)西部大开发,环境面临更严峻的考验。随着西部大开

发的深入,西部更加陷入经济高速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之中,难以寻求到二者的均衡点。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模式,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造成了西部生态环境的总体恶化,近年来每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占当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

(3)生态侵略,环境污染加剧。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的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某些企业也把一批相对落后、污染环境、低附加值的夕阳产业先后在西部落户生根,西部地区面临着遭受生态侵略的可能。在西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土地、矿产、森林、水等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必然加快,从而形成新的环境压力。

5、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张力军介绍,西部大开发5年来,中国政府在西部地区生态保护的投入达1100亿元人民币,对改进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作用。但是,许多关键问题未得到提前解决:(1)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选择有一定的失误,忽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在数量生态与质量生态问题上没有作出的选择。(2)区域生态环境的差异性被忽视,但未在政策和对策上对东、西部地区加以区别。(3)许多地方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4)在制定一些城市规划时,违背了科学原理。(5)未处理好生存原则与生态原则的关系。(6)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成本过高,效果太差。

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将会日益削弱,而环境、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和制度创新等处于劣势的因素,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却会日益突出。中国西部更加贫困化、边缘化的风险日益增加。因此,大力发展西部经济、实现追赶目标应该形成一种以计划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型计划与市场关系,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之前,首先需要有政府强力参与的大规模治理计划和相应的治理工程。

1、自然资源资产化

将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是近年来资源管理的一个途径。所谓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就是按照经济规律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和再生产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实现资源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达到资源资产收益的最大化。要达到这一目标,具体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自然资源的概念界定与产权明晰;自然资源的核算与价值评估;自然资源的交易与转让;科学开发西部资源,促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必须打破传统的资源观,树立持续利用资源的思想,尽快建立起资源的核算与管理体系;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随时对资源进行综合勘查和评价,掌握资源的存量与流量。了解资源的现状与破坏程度,为资源的科学开发与管理提供依据;健全和规范相关的法律交易、转让制度,配合经济手段,实现自然资源生产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2、经济发展绿色化

经济发展绿色化是指将发展建立在环境、社会等可持续的基础上,即把大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超越粗放型农业和大规模污染阶段,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形式与形象体现。是环境保护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载体。

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避免或跨越“高消耗、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直接进入“绿色发展”阶段。发展西部绿色经济是推动西部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龙头,是西部开发的现实选择,符合西部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西部发展绿色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绿色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绿色经济具有比较强的经济拉动力。绿色经济发展通常从农业开始,逐步向其他产业渗透,绿色食品为核心形成绿色经济体系,这正是西部实现农业产业升级替代的机遇。

加快建设绿色西部,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发展绿色经济列入绿色经营战略,进一步制定发展绿色经济规划和政策;加强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进绿色产业建设;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合理发展生态旅游;加强西部地区协调建设。

3、产业结构优化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落后,已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首先,产业发展特色化。纵观全球经济大势,凡现代化先行的国家、地区,其产业结构和经济体系无一不具备自己鲜明的特色。特色经济所依托的西部特色产业通常是指西部地区具有较强资源禀赋优势和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其次,建立以“生态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推进模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区域资源环境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培育“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非农产业体系已刻不容缓。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建立富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的同时,要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再次,合理配置地区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创立具备相当号召力的知名品牌,打破所有制、隶属关系和地域界限,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鼓励争创名牌,积极支持名牌产品的不断创新和系列化生产,优化产品结构。

4.开放开发一体化

中国加入WTO后整个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西部大开发需要放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考虑。为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西部应树立新的更高层次的开放观念,加速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和机制,形成对内对外两种开放,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的开发开放格局。具体措施如下:第一,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更新观念和思路,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加强“软件”要素的培育,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进出口管理体制、交易和合作规范、售后服务体系等。第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优先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放宽外商在西部投资、西部地区海外融资的限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进行国际合作,扩大对外贸易、科技交流、经济合作。积极发展与毗邻的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的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占领这些国家巨大的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促进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第三,加强与中国东部地区的经贸交流,实现中国东西部合作与中外经济合作的联动发展。第四,将西部旅游业打造成对外经济交流合作的一个窗口。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拥有世界级旅游精品的西部地区显然大有作为。旅游业是西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产业,更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先导产业。应全面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布局提供可靠依据;加强景点建设、开发新的旅游产品(项目)、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外;加大营销及对外宣传力度,加强旅游管理和队伍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改善旅游环境与市场秩序,使西部旅游更有吸引力、竞争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更是任重而道远的艰巨历史任务,它需要我们每一位西部开发中的决策者、建设者排除各种困扰,抖擞起百倍的精神,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场建设中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朱利民 韩民春

西部城市化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2:

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摘 要: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文明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等,为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生态文明既是发展的目标和文明的形式,也是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更是发展的资源和基础。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经济生态化发展战略,从源头预防到全过程控制,改变原来对自然界无限索取的生产与生存方式,向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和开发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向恢复自然生态和扩充环境容量的方向转变,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到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重要一章,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可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县域经济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衔接点,又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濟的结合部。中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所辖12省(区),共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 077个,县域人口占西部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是西部经济的主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交通区位、发展基础、历史文化等差别,与此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在全国仍处于较为落后地位。

中国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是首先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然后再来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先农业支持工业化建设,再工业反哺农业;先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再加快城市化步伐。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在遵循这一发展轨迹而获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大量污染事件警示我们,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径行不通,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特别是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往往是1倍的产出、需要成百上千倍的投入来治理。如何化解开发与保护的矛盾,避免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找到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是实现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这就需要西部地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通过资源的最小消耗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破解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从而实现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协调统一,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地区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三、县域经济发展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建设文明的物质基础,需要在建立生态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而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与东部地区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都处于较低水平,突出表现在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工农差距、贫富差距以及三农问题等诸方面,而县域经济又是这诸多矛盾的交汇点。根据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揭晓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名单中,西部地区仅有6个县入围,且位次基本都居于中后部。

西部地区县域辽阔,煤炭、石油、有色金属、水电等资源丰富,农林牧特色产品优势显著,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县域经济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县域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

四、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

生态文明以对自然的自觉关怀为内在约束,通过将“生态化”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落实到文化、经济、社会四维一体的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来实现“自然—人—社会”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因此,基于生态文明的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包含多个方面的层次,不仅包含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价值观,包括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生产方式,还包括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消费模式以及发展生态产业为主导的循环型经济的增长方式等多层次、多视角的内容。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要以重点生态区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部门协作和监测评估,促进生态环境整体趋好。着力推进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西南石漠化防治区、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等重点生态区建设。继续加强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和三峡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重点推进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上中游,三峡库区以及滇池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强化矿山、工厂“三废”(废渣、废气、废水)污染防治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2.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态产业发展中,应遵循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工业与生态信息业为支撑,以生态服务业为导向的生态化发展战略。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在生态农业发展上,建立以低耗、低碳、高效、高质、无公害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为方向,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强化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在生态工业发展上,以低消耗、低污染为目标,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把工业生产过程放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安排,力求节能、减排,投入—生产—产出—循环使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通过市场配置,实现生态资本的效益最大化。在生态服务业发展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公共服务业。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贸物流产业为主体的生态友好型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同时推动金融、保险、通讯、信息等服务领域的快速发展。

3.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利用价值,优化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强化土地资源对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鼓励生态产品消费,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抵制“白色污染”,鼓励购买和使用生态环保型产品,推广普及节水、节能产品和器具等绿色消费;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实施政府绿色采购与绿色消费计划,优先采购再生材料生产的产品和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建设节约型机关,引导企业推进绿色办公;倡导低碳旅游交通方式、低碳旅游住宿餐饮方式、低碳旅游活动等低碳旅游消费;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工业、农业节水,推进公共机构、城镇生活节水。

4.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强调生态伦理、倡导生态行为,以提高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为根本目的,从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出發,多层次、多渠道开展生态文化体系建设。通过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宣传,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建设村落、社区、企业、政府生态文化试点,建设覆盖全民的县域社会生态文化体系,使得特色鲜明的县域生态文化主题深入人心,生态文化氛围浓厚。

参考文献:

[1] 黄承梁.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 郭京福,左莉.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商业研究,2010,(10).

[3] 彭玮,邹进泰.中西部地区县域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江汉论坛,2011,(5).

[4] 文传浩.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若干理论误区与实践问题[J].西部论坛,2010,(11).

[5] 张文台.生态文明建设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陈凤雪]

作者:郑立

西部城市化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篇3: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摘 要]我国为更好地促进经济进步和旅游业的稳定快速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政策。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其经济建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区建设在政策引导和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上逐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根据西部地区生態旅游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具体内容,总结了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业在“一带一路”政策下寻求发展的优劣势,同时提出了“一带一路”沿线生态旅游发展的路线方针。

[关键词]一带一路;西部地区;生态旅游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22.054

0 引 言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的一系列旅游活动,以自然环境和资源为导向,以旅游设施为基础,为生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既有广阔的地域和特色的地理风貌,又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在我国生态旅游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2016年11月14日召开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根据国家的各项政策,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立足旅游产业全程服务商的新定位,加快四川省旅游重点地区、沿边开放地区、周边省份以及东南亚南亚的战略布局,建设西部“一带一路”旅游集散地,利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

1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基本情况

2015年,国家推出的各项政策尤其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的相应方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通畅交流,共同进步是推动丝绸之路进步的重要因素。”“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策略是向西发展,从区域覆盖面上看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了我国西北五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南四省(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但是以上部分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以传统工业产业、资源开发产业为主,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产业链,对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力较小。与此同时,由于西部自然环境和干旱气候的不利影响,西部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各方面的挑战。为此,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发展中国西部沿线生态旅游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我国可以利用高铁这一优势方面,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基础上,寻求我国西部与中亚、欧洲等地区的合作共赢。“一带一路”政策让我国能够更好地与世界交流。同时,借助地区旅游资源(秦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天山等),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地区总体经济发展。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发展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扩大开放型经济的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方面,而且西部地区本身也具有发展潜力。“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也期望通过与我国西部地区的合作从而寻求与我国的合作。白俄罗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加纳通过第3届海外投促论坛,向我国西部地区介绍了符合“一带一路”发展特点的多个项目。

2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优势

2.1 先天优势

从自然环境上看,“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拥有十分丰富且保存完整度较高的自然资源,如四川九寨沟、云南的石林、西双版纳等闻名世界的风景区,景色独具特色,令人神往。从文化生态来看,我国西北五省与西南四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约2/3的少数民族在该地区扎根。因而该地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绚丽浓郁,民族节日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能够极大地满足大众出游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从气候条件上看,沿线西部地区气候多变,景色亦随之千变万化,甚至可出现“一时四景”的玄妙景色,令人心驰神往。

2.2 客源优势

我国拥有着庞大的旅游业客户群,随着国家的进步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旅游业也面临着蓬勃发展的重大机遇。生态旅游这一新型旅游方式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应运而生。另外,城市化速度加快,受求新求异心理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余渴望回归大自然,渴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西部,再加上“一带一路”的政策主导,人们开始持续关注带路沿线的西部地区旅游,既为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为该地区开拓了良好的客源市场。

2.3 “一带一路”政策优势

中国西部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深厚的人文底蕴等自身优势,而且具有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该政策不仅加强了国内各地区的联系,也让我国以更好的面貌与世界交流。另外,从政策角度上看,我国政府部门加快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政府关于西部地区的政策和战略也已从以下3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政府通过加大投资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改善社会基础设施。其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逐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最后,通过加大各旅游区之间的联系,促进共同进步。

3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劣势

3.1 基础设施薄弱

带路沿线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硬件(交通设施建设)与软件(文化、教育、建设)建设长期滞后,城市、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足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带路沿线西部地区要想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根本。但是,目前沿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一方面,现有的基础设施无法达到经济快速发展需求的标准,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另一方面,一些不合理且浪费资源的盲目建设现象也影响了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生态旅游发展得不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之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大,西部生态旅游发展一直步伐缓慢。

3.2 生态环境脆弱

西部地区虽然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但由于气候的原因,西部地区也面临着生态保护方面的各种挑战。而且虽然该地区工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由于长期的粗放式开发与利用当地的资源、能源,导致当地工业污染严重。虽然拥有大面积的土地,但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为了所谓的生存与发展,盲目地进行生产活动,导致地力衰竭、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之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沙漠、黄土、高寒和喀斯特等生态脆弱带,多分布于此。沙化面积占全国的99%,水土流失面积80%以上,草原“三化”面积占93.2%,生态环境令人担忧。

由于工业污染、农业破坏及本身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直未得到重视,近年来,带路沿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退化速度加剧,如冰川消融、雪线上升、河流水量减少、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风蚀沙化日益扩大、稀有动物面临灭绝和自然灾害频发,加剧了当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从多方面阻碍着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步伐。

3.3 环境封闭,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交通不发达,与外界交流途径较少,导致西部地区在生态旅游方面的优势无法被利用,生态旅游产业无法快速发展。另外,虽然国家加大力度发展西部生态旅游,但是从居民到当地政府官员等对西部生态旅游缺乏科学认识,对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乃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够了解。

4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议

4.1 优化生态旅游产品,突出特色

带路沿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为人们提供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依托该地区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可以积极发展面向境内外的高端客源,而且要创新旅游方式,让游客体会到高品质、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另外,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带动下能够打造跨区域的旅游产品营销方式,如森林生态游、黎苗民俗风情游、红色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和农村休闲旅游等,将西部地区之间的旅游资源联系起来,使其互相补充,共同进步,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 同时,还需要发挥出该地区本土文化在生態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做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自然环境保护工作,使西部地区特色的风土人情融入生态旅游的整个过程中,让该地区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从而吸引客户。

4.2 规范生态旅游市场,加强管理

要更好地推动生态旅游市场建设,首先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沿线“一带一路”包括食品、住宅、交通、旅游、购物和娱乐等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其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和发展旅游资源,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临时经济效益,要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突出地区特色,利用地区优势寻求长远发展。而且要科学开展多学科论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旅游专家也要参与制订资源利用方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后,提高旅游业各方面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环境保护思想教育,对人员严格要求。此外,加强宣传教育,使所有参与者都能从中收益,实现共赢。

4.3 开拓生态旅游思路,重视合作

发展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不仅要实施“一带一路”政策,还必须加强区域合作。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经济、人文等各方面的优势,构建中亚、西亚、欧洲等国家共同合作交流的特色性基地。同时,利用新疆的位置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亚洲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建设以丝绸之路为核心的经济和旅游区,并借助相关省份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空中走廊,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的交流和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加强国际间交流,构建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空中走廊,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和经济进步。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周边地区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原则,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寻求持续发展,并且秉承“团结合作、平等互利、包容互补、合作共赢”的精神,进一步理清体制机制、共建共享、生态保护等层面的关系,立足我国带路沿线西部地区和沿线国家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联系,利用快速发展的技术建立该地区与周边地区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各地区之间的生态文明旅游联动模式。

5 结 语

生态旅游是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需求多样化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旅游方式创新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稳定发展,而且生态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方式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从根本上节约资源,从多方面促进社会进步。位于“一带一路”周边的西部地区具有相对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充足的资源储备,也决定了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一带一路”政策还促进了地区间的共同发展,使地区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起联动性发展系统。随着国家采取各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西部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东西部经济差距将不断缩小。为了加快我国西部的生态旅游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生态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带路沿线西部地区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联系国家的相关政策,寻求更好的发展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董锁成,赵敏燕,郭鹏,等.“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模式与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6)..

作者:马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合作学习视野下的小学英语论文下一篇:煤矿采掘设备机电一体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