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绿色食品种植规程

2023-03-23

第一篇:如何绿色食品种植规程

绿色食品辣椒种植规程

周口市李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色食品辣椒种植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辣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绿色辣椒的塑料大棚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应于本标准。

GBl6715.3—2010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NY/T391—2013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201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13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655—2012绿色食品 茄果类蔬菜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食品

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3.2 塑料大棚

利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并覆盖塑料薄膜,搭成拱形棚,一般矢高在3.2 m以上,跨度在7.5m左右,能够提早或延长蔬菜供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防御自然灾害。

4 产地环境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不对环境或周边其他生物产生污染,并保证基地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产地选择执行NY/T 391-2013的规定。

5 生产技术管理 5.1 栽培茬口 5.1.1 塑料大棚栽培 5.1.1.1 春提早栽培

2月下旬播种育苗,定植,5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采收。选择耐低温弱光的早、中熟品种。 5.1.1.2 秋延后栽培

6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种育苗,7月上旬到8月上旬定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开始采收。选择抗毒病的早、中熟品种。

5.2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春季早熟栽培应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虫害多抗的品种;如迅驰等,秋季延后栽培应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

5.3 定植前准备 5.3.1 整地施基肥

定植前提前20天及早扣棚,并深开定植沟提高地温。基肥以撒施为主,深翻25cm~30cm。2每667m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6000kg,三元复合肥25kg。

5.4 定植 5.4.1 定植时期

根据茬口安排确定最佳定植时间。塑料拱棚春提早茬10cm地温稳定通过12℃以上、设施夜间最低气温8℃以上时即可定植。

5.4.2 定植方法及密度

起垄栽培,使用滴灌设备进行节水灌溉。先按株距45-50cm挖好定植穴, 将健壮的苗子放入定植穴,深度以苗子土坨上面与垄面相平为宜,定植后立即浇定植水,根据品种特性、整枝方式、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确定定植密度,每亩定植1800株~2200株。

5.5 定植后棚室内管理 5.5.1 温度管理

定植后高温缓苗,密闭大棚 3~5d,提高棚内的温度,加速缓苗,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5℃;坐果之前,白天棚温上升至28℃以上时要及时通风,下午棚温降至28℃时闭棚。结果期以30℃作为通风及闭棚的临界温度,夜间最低温度应控制在16℃以上。塑料拱棚早春茬、日光温室越冬茬、早春茬可安装热风炉,采用空气加温线等,在深冬季节进行加热提温,预防低温危害及冻害。

5.5.2 光照

采用透光性好的耐候多功能膜,冬春季节要始终保持膜面清洁,白天及时揭开外保温覆盖物,特别是阴雨雪天气,在棚内温度不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见光时间。塑料拱棚秋延后茬,定植后预防强光高温灼伤,适当遮荫。日光温室越冬茬、冬春茬在深冬季节,可在温室后墙或地面张挂、铺设反光幕,安装生物效应灯、农用荧光灯补充光照,尽量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5.5.3 空气湿度

最佳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指标是缓苗期70%~80%,开花坐果期50%~60%,结果期50%~60%。在生产上应根据辣椒不同生育阶段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通过地膜覆盖、滴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尽可能把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

5.5.4 二氧化碳

冬春季节应适当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使棚室内的CO2浓度达到1000mg/kg~1500mg/kg。 5.5.5 肥水管理

采用膜下滴灌。定植时浇透底水,定植后7d左右浇缓苗水1次。当80%门椒开始膨大时选晴天上午浇水1次;以后根据天气及土壤湿度情况,每隔10~15d浇水1次。

5.5.6 植株调整

第1分枝下的侧芽及早抹除, 中后期摘除下部老叶、病叶、黄叶,同时剪除下部的徒长枝。当植株高度达到50cm以上时及时吊蔓。也可进行剪枝再生,降低结果部位,及时浇水追肥,促发新枝结果,延长结果期,提高产量。

5.6. 病虫害防治 5.6.8.1 防治原则

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蚜虫、蝼蛄;结果期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病毒病、蚜虫、白粉虱、斑潜蝇。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

5.6.8.2 农业防治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和CO2气肥,通过放风和辅助加温,多层覆盖,调节不同生育时期适宜温度,避免低温和高温危害;实行严格轮作制度,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深耕土壤,“翻土晒白”,灭菌灭虫;及时清洁田园;严防积水;采用嫁接育苗防治土传病害和低温冷害,增强植株活力和抗性;科学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富营养化;采用地面覆盖、节水灌溉等措施降湿,利用遮阳网、防虫网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5.6.8.3 物理防治

设施放风口用20~40目的防虫网封闭,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5.6.8.4 生物防治

天敌: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生物药剂:采用病毒、线虫等防治害虫及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病虫害。

5.6.9 主要病虫害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NY/T393-2013的要求,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苗期猝倒病、立枯病以苗床撒药土为主,15%恶霉灵水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灌根防治。疫病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白粉病可选用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或1%苦参素乳油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5.6.10 不允许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生产上不允许使用杀虫脒、氰化物、磷化锌、六六

六、滴滴涕、氯丹、甲胺磷、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内吸磷、杀螟磷、磷胺、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克百威、久效磷、有机汞制剂、砷制剂和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

5.6.10 及时采收

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以确保商品果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特别是门椒要提前采收。生长期施过化学合成农药的辣椒,采收前1~2d 应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及时分级包装上市。产品质量标准 按NY/T655—2012执行。

5.6.11 清洁田园

果实全部采收后,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建立生产档案记录记录生产方式、农药 使用情况和化学肥料使用情况。

第二篇:山东聊城草莓、葡萄、桃绿色种植规程

绿色食品种植规程

申报产品:草莓、葡萄、桃

聊城国环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3月2日

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草莓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产量指标、栽培技术、病虫防治及农药肥料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844-2010 绿色食品 温带水果

3、培育壮苗

3.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抗寒、休眠期短、早熟、外观和内在品质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品种。保护地裁培可选用甜宝、红颜、秋香、星都1号、星都2号、京成1号、章姬。

3.2育苗

3.2.1 育苗方式:温室内营养钵育苗。

3.2.2 播种期:根据当地生态条件,温室在9月下旬育苗。

3.2.3 播种方式:催芽、育苗移栽。 3.2.4 播种密度

根据计划密度计算播种量,每公顷播种量为2.1kg~2.2kg。 3.2.5 播种前准备 3.2.5.1育苗盘

规格为50cm×35cm×5cm或(60cm~70cm)×40cm×5cm。 3.2.5.2营养土的配制

用育苗基质和多菌灵杀菌剂,每立方米混合基质再加1kg的磷酸二铵。

3.2.5.3营养钵

高8cm,直径8cm,移苗前装入营养土备用。 3.2.5.4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0℃热水烫种10min~15min消毒,待水温降到25℃时,浸种8h~10h,搓洗,清水投净。 3.2.5.5催芽

种子捞出后用干净毛巾或湿布包好,催芽保持25℃~28℃,12h后种子已萌动,放臵在0℃~2℃的低温条件下锻炼一周,从而提高秧苗抗寒力。

3.2.5.6播种

用80℃热水浇透水,待稍冷撒播,覆沙1cm,子叶展平嫁接。 2.5.7苗期水份管理

缓苗后,苗床保持湿润,表土见干时喷水,湿度60%~70%。阴天不浇水,晴天上午10点前浇水。

4、定植

4.1基肥 基肥品种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忌用含氯肥料;在中等肥力条件下,9月中旬,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

4.2土壤消毒

4.2.1 太阳能消毒。在7~8月份高温休闲季节,将土壤或苗床土翻耕后覆盖地膜20多天,利用太阳能晒土高温杀菌的方法灭菌。

4.2.2 太阳能淹水法加添加剂消毒。在7~8月份高温休闲季节,每亩苗床或棚室土壤表面撒施石灰100~150公斤,炉渣粉72~96公斤,翻地后将地边起垄0.5米高。为保温不漏气,整块地覆盖塑料薄膜,只留下灌水孔,然后向内部土壤灌水,至土壤表面不冉渗水为止,一次注水后不再注水。太阳能使温度能达到48℃以上,甚至达60℃以上,持续15~20天,能有效杀死多种病原菌和线虫。

4.3定植

可做成平畦,按行距50厘米、株距20厘米定植,每亩栽苗6000株;或按垄距90~100厘米、垄面宽45~50厘米、垄高15厘米做成高垄,在垄上按行距20~25厘米、株距15~20厘米挖穴栽苗,每亩栽苗6600~10000株。栽时要选用5片叶以上的苗,于阴天或下午4点以后带土坨栽,上不理心,下不露根,新茎弓背一律向外(畦栽的边行弓背向里)。栽后连续浇小水,直到成活。

5、 日光温室栽培管理

5.1扣棚时间。当夜间气温降到8℃时扣棚,夜里加盖草苫保温

5.2 覆盖黑地膜。扣棚后,于垄上覆盖黑地膜并破孔掏苗,清除出淤心土,摘掉枯黄叶,留主芽及2-3个健壮分枝或侧芽。

5.3 温湿度管理。扣棚初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夜间10℃-12℃,此时日温过高,应浇小水或喷水补充湿度。萌芽时白天26℃-28℃,夜湿不低于8℃。开花期日温20℃-25℃,夜间10℃-12℃。

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夜间8℃。采收期白天18℃-24℃,夜间5℃-6℃。超过最高温度时要放风降温排湿,降到低点时关风口保温,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

5.4 水肥管理。萌芽期浇1-2次水,12月上旬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促现蕾。

5.5植株调整。及时将老、黄、病叶摘除,以利通风、透光、防病。在开花前每个花序留7-8个蕾,将尖端弱蕾摘掉,使结果整齐、成熟集中。

6、病虫害防治

6.1物理防治

6.1.1 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在100厘米×20厘米的纸板上涂黄漆,上涂1层机油,每亩挂30-40块,挂在行间。当板粘满白粉虱和蚜虫时,再涂1层机油。

6.1.2阻隔防蚜。在棚室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防蚜虫进入。

6.1.3驱避蚜虫。在棚室放风口处挂银灰色地膜条,以驱避蚜虫。

6.1.4 毒饵毒杀。在地里挖长宽深30厘米×30厘米×20厘米的坑,内装马粪诱杀蝼蛄。

6.1.5糖醋诱杀。按酒、水、糖、醋1:2:3:4的比例,加入适量敌敌畏,放入盆中,每5天补加半量诱液,10天换全量,诱杀地老虎成虫等害虫。

2、生物防治。扣棚后,当白粉虱成虫平均在0.2头/株以下时,每5天释放丽蚜小蜂成3头/株,共释放3次。丽蚜小蜂可在棚室内

建立种群,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

3、化学防治

12月上旬,每亩用50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防治白粉病。

1月上旬,每亩用苦参碱1.5%可溶溶剂2克兑水喷雾防治蚜虫。

四、收获

草莓开花后30天左右成熟,应按销售需求采收。加工果汁、果酒的,应完熟;就近销售的,应达到9成熟;外地运销或加工果酱的,应达到8成熟。下午采,夜间运,翌日销。采收后要按大小分级,用有透气孔的硬盒包装。

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农产品葡萄设施建园、温湿度管理、树体管理、果实管理、肥水管理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844 绿色食品 温带水果

3 术语和定义

3.1 摘心:将正在生长的新梢梢尖连同数片幼叶一起摘除。 3.2 副梢:随着新梢生长,叶腋中的夏芽陆续萌发长出的二次枝。 4 建园

4.1 棚址选择

4.1.1 棚址:葡萄大棚应选背风、向阳的地方,附近无污染源及其他不利条件,按NY/T391执行。需考虑交通运输及销售条件,地形较平整,有灌溉和排水条件。

4.1.2 土壤:以沙壤土最好,不适宜粘重土壤。土层厚度lm以上,PH值低于8.5,总盐含量低于0.3%,地下水位低于1.5m,表层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 4.2 日光温室的建造

设施葡萄栽培,采取无立柱或有立柱日光温室,修土墙或砖混结构墙体,跨度11m;高度以3.8m为宜;采光屋面坡度27°;后屋面仰角41°为宜;后屋面1.4m;土墙厚度以顶部为准,要求超过当地历年最大冻土层厚度,应为1.5m。后墙顶部比基部收缩0.5m,墙体基部厚度2.0m左右;长度以70m为宜;温室座向为座北朝南,偏西5°~8°,最多不得超过10°。

4.3 开挖定植沟

定植前开挖定植沟。定植沟为东西方向,沟宽80cm,沟深80cm,沟长依棚宽确定。开挖时,做到上下一致,沟坡面垂直,熟土与生土分开放臵。扣棚膜闷晒三天,使室内温度达到40℃以上,起到定植沟增温,土壤杀虫杀菌效果。对于含盐量过高、土壤过于粘重或漏沙地,应改良后栽植。 4.4 回填定植沟

在定植沟内铺上8丝厚的塑料布,中间东西方向用剪刀剪开用于排水,再把按照有机肥:土=1:8的比例,将有机肥和土壤混均匀,回填到定植沟中,必须保证定植沟中回填熟土,整个大棚内灌一次透水,使沟内土壤沉实。沉实后,用熟土起70cm宽,10~15cm高的垄,打点放线,将苗木栽植在垄上。 4.5 栽植 4.5.1 栽植时期

设施葡萄定植,以春栽为宜,在4月上进行。栽植过早地温低,生根慢,地上部分萌芽晚,易抽干;过晚苗木开始发芽,地上地下生长不协调。 4.5.2 苗木

苗木的质量对树体早期发育和进入结果期的迟早关系密切,要使用贝达嫁接苗。

4.5.2.1 苗木质量:地上部枝条粗壮,芽眼饱满,充分成熟,枝条上无明显机械损伤;嫁接口愈合完全、牢固;根系完整;无检疫对象和危险病虫。

4.5.2.2 苗木运贮: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失水或受冻,应存放在2~5℃的砂性土中,气温在0℃以下时注意采取保温措施。

4.5.2.3 苗木准备及栽前处理:按栽植计划培育或购臵足够的一级嫁接苗。为了提高栽植成活率,栽植前用ABT生根粉或清水浸泡8~12h,剪去过长根系,保留10~15cm。在整个栽植过程中,随栽随取,保持苗木湿润,避免风吹日晒。

4.5.3 行向:采用东西行栽植。

4.5.4 栽植密度:株距200cm,行距500cm,放线打点。 4.5.5 栽植穴:挖30cm×30cm×30cm的定植穴。

4.5.6 栽植要求:在定植穴中间堆起5~8cm高的“馒头型”土堆,踩实,剪去苗木过长根系,将苗木直立放在馒头型土堆顶端,根系向四周舒展,填土压实,按“8:1” 配比土壤:腐熟有机肥

一份,熟土八份。并在株距间开10~15cm深的小沟,浇小水覆膜,保证土壤温度。

5 设施内的温、湿度管理

5.1 设施内温度的控制

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敏感,光照不充足时,节间细长,叶片薄,光合产物少,易引起落花落果,浆果质量差,产量低。

5.1.1 定植后温度管理

栽植后第二天开始,每5天一个阶段,分三个阶段进行控温管理。在葡萄苗栽植后前5天温度控制在10℃;第二阶段温度控制在15℃,第三阶段温度控制在20℃。15天以后等芽体全部变绿,必须全部卷帘,卷帘后用通风口来调节温、湿度,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连续5天棚外的夜间温度在12℃以上,就可以揭去棚膜,露地生长。 5.1.2 秋季温度管理

当最低气温在7~8℃,连续4天,要及时扣棚膜。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保持在15~18℃。中午当温度超过28℃时,要注意打开上下通风口降温,夜间下风口要关闭。处于果实着色至采收期的大棚,白天棚温不高于30℃,夜间12~15℃,拉大昼夜温差,促进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

5.1.3 休眠前后的管理

5.1.3.1 休眠前降温措施

休眠前不能采取突然降温,否则影响树体营养的回流;也不能采取用花帘降温的方法,要保证冬季仅有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的回流。只能通过控水、掌握开闭风口、适时放帘、揭帘时间进行降温。控制温度和湿度都是为了促进叶片老化,期间将老叶、病叶全部摘除,连续喷施3~4次磷酸二氢钾促进枝条老化。掌握开闭风口、放帘、揭帘时间,具体方法是:早晨揭帘提前半小时,下午放帘推迟半小时。降温用三周时间缓慢进行。

第一周,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7℃~8℃;

第二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5℃~6℃;

第三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0℃~15℃,夜间2℃~3℃。

5.1.3.2 休眠期温度控制

休眠期管理主要是控制好棚内温度。棚内挂两只温度表,靠近门口第

2、3行之间挂一个温度计;紧靠前屋面中间1m处挂一个温度计。棚口温度最低要在 -1℃以上,棚中间温度保证在2~3℃;当温度降到-1℃以下时要中午拉帘子升温。葡萄休眠后期,推广冷热空气臵换技术,延迟葡萄发芽。 5.2设施内湿度的控制

萌芽期保持土壤水分和提高室内湿度,发芽后则要控制湿度,萌芽至花序伸出期,棚内相对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5%左右,花序伸出后,棚内相对空气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开花至座果,棚内相对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5~70%左右,座果后,棚内相对空气湿度应控制在75~80%左右。

6 肥水管理

6.1 施基肥

基肥以沟施为主,每年施一次基肥,10月中旬,每亩施有机肥5000kg。在植株的一侧距树干40cm左右处,开宽30cm,深60cm施肥沟。主要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鸡粪是最佳肥料。生鸡粪易烧苗,要和羊粪、牛粪等拌匀并发酵。将有机肥、沙子、表土各三分之一拌匀后施入沟内,沟底铺垫10cm作物秸秆,最后盖熟土、灌水沉实。 6.2 追肥

根据葡萄生长时期进行追肥,第一次在3月中旬,每亩施 10kg尿素。第二次追肥时期为果实膨大期,4月中旬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5kg,促进果实膨大、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第三次是在采收后进行,以磷钾肥为主,恢复树势,促进枝条的成熟和养分的贮藏,6月上旬每亩可施用复合肥10kg。 6.3 浇水

生长期浇水以小水为主,以减小流量,不漫垄,灌水后打开上下风口除湿,以防止气灼和病害爆发,待地表发白时刨平耙面。九月份扣棚后少灌水,促使根系向下生长,延缓树体老化,增加结果年份。采收前半月土壤要保持干燥。6月初至9月中旬,每15~20天灌水1次,每株每次灌水25~30kg,其它时间根据土壤情况灌水5~7次,每株每次灌水30~40kg。 7 树体管理

7.1 生长期修剪

7.1.1 “T形架”整形,主干培养:定植发芽后,选留1个新梢,立支架垂直牵引,抹除高度1.8米以下的所有副梢。待新梢高度超过1.8米时,摘心。从摘心后所萌发副梢中选择2个副梢水平牵引,培育成主蔓。主蔓保持不摘心的状态持续生长,直至封行后再摘心。

7.1.2 结果母枝培养:主蔓叶腋长出的二级副梢一律留3片叶摘心。萌发出三级副梢,抹除基部2个三级副梢,只留第1个芽所发的三级副梢生长,适时牵引其与主蔓垂直生长,形成结果母枝。三级副梢顶端保留三叶反复摘心,其余全部摘除。长势较弱的一次副稍保留三叶反复摘心,作为预备枝下一年结果。摘心时间一般以摘心部位幼叶大小相当于正常叶片1/3较为适宜。对于生长期超过5个月的老叶摘除。 7.2 冬季修剪

7.2.1 定植一年的修剪方法

冬剪时间最好在休眠期进行。结果母枝修剪:当年12月至次年2月上旬前完成结果母枝的修剪,结果母枝粗度在0.7cm以上,一律留1-2芽短截(超短梢修剪);结果母枝粗度小于0.7cm的,不留芽,直接短截。 7.2.2 多年生苗的修剪方法

结果母枝修剪:当年12月至次年2月上旬前完成结果母枝的修剪,结果母枝粗度在0.7cm以上,一律留1-2芽短截(超短梢修剪)。 8 果实管理

8.1 花序管理

疏除多余的花序,是节约营养、控制产量和提高品质的有效措施,通过疏掉过多的小穗、侧穗和控制花序的大小来进一步调整产量。

8.1.1 疏花序的时间与方法

疏除花序在开花前十天左右喷施硼肥前进行为宜;疏花序的方法是:长势旺的和中庸的结果枝留一个花序,长势较弱的枝不留花序。在疏花序时要考虑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关系。 8.1.2 修整花序的时期及方法

修整花序一般与疏剪花序同时进行。通过花序整形提高坐果率,使果穗紧凑、穗形美观,提高浆果的外观品质。整形方法是将穗上部过大的副穗去掉,再将穗尖掐去1/4~1/3。

8.2 果实套袋与除袋

葡萄果穗套袋是提高葡萄果实外观及品质、保持果粉完整、减少病虫危害,降低农药残留的重要措施。

8.2.1 纸袋的选择

选用白色的木浆纸袋。

8.2.2 套袋前的准备

套袋时要剪除小果、病果,进行定果。

8.2.3 套袋的时间及方法

果实套袋时间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差异很大,一般在葡萄开花后20d左右即生理落果后,在果粒直径达到1cm到初着色时进行。因此时正值高温季节,为避免日烧和灼伤,纸袋的下部两角的通风口要开大。套袋前进行病虫害防止,喷施嘧霉胺后三天内套袋完成。

8.2.4 除袋的时间和方法

除袋一般在采收前10~15天进行,先将袋下部打开成灯罩状,对果实进行锻炼,3~5天后全部取除。在冬季光照充足,果穗能在袋内良好着色的,可以不取袋,保持果面良好的果粉,带袋采收。

9 病虫害防治

为了真正实现绿色食品,葡萄在生产过程中,对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坚决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9.1 主要病虫害

葡萄生产基地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有二星叶蝉。 9.2 防治方法 9.2.1 农业防治

提供葡萄良好的肥水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桃树自身的抗病能力;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等病虫寄生物,降低病虫基数。

9.2.2 化学防治

必须使用农药时,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应符合NY/T393规定。

9.2.2.1 白粉病

7月中旬,喷施2000倍液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均匀的喷湿全株,尤其是叶面。

9.3.2 霜霉病

7月上旬喷施2000倍液7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药时喷头向上,尽量将药液喷到叶背面。 9.3.3二星叶蝉

6月上旬,二星叶蝉为害初期使用苏云金杆菌2500倍液喷施。

10 果实采收

采收时一只手托住果穗,另一只手用圆头剪刀将果穗从贴近母枝处剪下,要轻拿轻放。整修果穗,剪除腐烂粒、病粒、不成熟粒、畸形粒,再根据大小、着色程度等指标,分等级包装。

绿色食品桃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桃生产技术规程

1.本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桃生产所要求的产品质量、产地选择、栽培技术、采收、分级和包装等生产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844 绿色食品 温带水果 3 产品质量标准

桃质量标准应符合NY/T844的要求。 4 产地环境选择

桃的产地环境的选择必须符合NY/T391的要求。桃园建在地势高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 5 栽培技术 5.1 目标和指标 5.1.1 目标

定植3年见果,第5~15年亩产量稳定在2000kg左右。

5.1.2 产量结构指标

单株产量45~50kg,单株坐果≥250个,单果重≥175g 5.1.3 形态结构指标

定植第1年,二大主枝基本形成;第2年,每一主枝的第一侧枝基本形成,树冠直径2m,新枝有部分花芽形成;第3年,

主干直径≥7cm,树冠直径3m,挂果桃树≥80%;第4年,每一主枝上的两个侧枝配臵完毕,树体主要骨架形成,树冠直径3.5m。 5.2 育苗 5.2.1 砧木

选用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的野生毛桃。 5.2.2 接穗

在三年生以上无病的桃长果枝上,选择健壮的芽作接穗。 5.2.3 嫁接时间

9月中、下旬,采用“T”字形芽接方法嫁接。 5.2.4 嫁接部位

在砧木挺直、光滑,离根颈10cm左右处。 5.3 大田准备

5.3.1 定植前的大田准备

深翻土壤,使之熟化,深度不浅于30cm;按照行距,开好畦沟,沟宽60cm,沟深40cm,做到深沟高畦,畦面呈龟背形,并做到三沟(畦沟、腰沟、垄沟)配套。 5.3.2 园内道路设臵

做到主干道和操作道配套,主干道贯穿整个果园,每隔120米配臵一条与主干道垂直的操作道。 5.4 定植

5.4.1 选用接芽饱满,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芽

苗作定植苗。 5.4.2 定植时间

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均可种植,但以秋末冬初定植为宜(11 月底~12月底)。 5.4.3 定植密度

行距5m,株距2m,67株/667m2。 5.4.4 栽植技术

栽植时做到深穴浅种,定植穴深40~45cm,宽40~50cm,将穴内挖出的泥土用一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约15kg)与5份园土充分拌匀后填入穴内,再填入一层熟土,然后种上桃苗。栽植时剪除伤根部分,剥除接芽以下野芽。接芽应朝向迎风面,根系应自然伸展,扶正进行填土,栽植深浅以苗木原来的土痕稍高于畦面为宜,填土时切忌架空,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并及时浇水,植后次日用双脚踏实根系周围土壤,进行培土,在接芽上方1~1.5cm处剪砧,及时搭好三角保护架。 5.5 定植后管理

5.5.1 萌芽后及时抹除野芽,保证接芽正常生长;当接芽新梢长至30cm时,要用竹竿和布条将新梢绑扎扶直。 5.5.2 肥料要勤施薄施

从萌芽期至7月份,每月浇施1~2次1:3~4的薄水粪,或0.5%的复合肥(忌用含硝态氮的),以促进新梢的旺盛生长。 5.5.3 多次摘心,加快树冠形成

第一次摘心(即定干)在5月下旬,接芽新梢长至40cm时进行,摘心长度约35cm,促发二次枝;第二次摘心在6月中、下旬,当二次梢生长至40cm时进行,利用三次梢扩大树冠。第二次摘心时按照“Y”字形要求,选定三大主枝,用竹杆绑扎,对二大主枝以外的枝条作为辅养枝处理,摘心并拉成水平状,使之缓和生长。 5.6 整形修剪 5.6.1 树形

采用“Y”字形。主干高40~45cm,主干上东西向二大主枝,主枝间夹角70o左右,同时应使二大主枝的长势达到相对平衡。每个主枝上去除背上枝、背下枝;每主枝上配臵侧枝,第一侧枝距主干枝约45cm,第二侧枝距第一侧枝20cm,依次排列,侧枝角度应大于主枝角度,以70~80o为宜,二大主枝上的同级侧枝成鱼刺状排列。除了主枝、侧枝以外的大枝,只要不影响树体的通风透光和骨干枝生长的情况下,应加以控制,形成小枝多、近、匀的立体结果格局。 5.6.2 修剪 5.6.2.1 冬季修剪

又称休眠期修剪(11月下旬至2月底),应用的修剪方法有短截、长放、疏枝、回缩、拉枝、压枝等。对于幼树修剪,由于幼树生长比较旺盛,因此,在培养树形骨架的同时,应适当轻剪,增加枝量,缓和树势。在修剪时,注意枝组更新复壮,运用

抑前促后的方法,稳定结果部位,延缓结果部位的上升和外延。对成年树修剪,根据树势强弱而定,一般以短剪为主。 5.6.2.2 夏季修剪

又称生长期修剪,内容包括抹芽、摘心扭梢、剪梢等。对各级延伸枝剪口附近的竞争芽、疏除大枝锯口附近的徒长芽、二主枝主干以下的萌芽及砧上的萌蘖都应抹除,保证使用芽的正常生长。5月中旬,对徒长梢,骨干延伸梢的竞争梢应及时摘心、拧梢,控制徒长,保证骨干新梢的正常生长。6~7月继续搞好夏剪工作,改善树体通风透光,促进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果实采收后根据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再进行一次适度修剪,以利养分积累。

5.7 土、水、肥管理

5.7.1 桃在生产过程中选用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 的规定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并根据农技部门和果树专家指导的优化配方施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施肥。优先使用优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施用量,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 5.7.2土壤管理 5.7.2.1 深耕

时间在11月中、下旬结合施基肥进行,深度在25~30cm。

5.7.2.2 中耕

一般结合除草、追肥进行,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 5.7.2.3 间作和覆盖

幼树期,在桃树株、行间间作绿肥或牧草,有效防止杂草;炎热夏季,当作物长至一定高度,刈割后覆盖在桃树根干部,能有效缓解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促进果实生长。 5.7.3 灌水与排水

桃生产基地拥有自己独立的排灌系统,水质没有污染。基地密布沟系和灌水管道,纵横交错,为灌水与排水提供了保证。在春季4~6月多雨季节,基本做到园内无积水;在夏季干旱时,通过灌水管道,保证水分供给,促进果实膨大。 5.7.4 施肥

成年桃树施肥因树势、品种而异,一般一年施肥四次,即基肥、催花芽肥、果实膨大肥和采后肥。 5.7.4.1 基肥

2月下旬,每亩施用2000kg,腐熟有机肥,可采用沟施或结合深翻施入。 5.7.4.2 催花芽肥

4月下旬,在根冠外围施入三混复合肥(N:P:K=17:13:17),每株0.5kg,每亩施用21kg。 5.7.4.3 果实膨大肥

5月中旬,果实膨大时每亩施三元复混肥50kg。 5.7.4.4 采后肥

9月中旬, 果实采收后,根据产量多少,桃树品种、长势强弱来确定追施数量,正常情况下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500kg/

亩。

5.8 果实管理

为了提高单产,保证桃的质量,要对果实采取严格而细致的管理措施,使之达到优质。 5.8.1 提高坐果率

5.8.1.1 加强采果后的管理,防止提早落叶,保持树势健壮,促进花芽分化和养分的积累。

5.8.1.2 对于无花粉或花粉少的品种,注意正确配臵授粉品种;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要进行人工授粉,采集开花早、品质好的品种如玉露的花朵,筛选出花粉待用,到该品种开花时进行点花。 5.8.2 合理定果

为了使果实达到一定规格,并避免果树产生大小年,挂果多时,应进行疏果,留果量的多少要根据树冠大小、结果枝类型、树势强弱、品桃树1000kg左右(幼树500kg)的腐熟种特性来确定,时间在5月上旬~中下旬分期进行,第二次生理落果基本结束时进行定果。首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无叶果,留果量一般采用“1-2-1”原则,即中果枝留一个果,长果枝留二个果,短果枝留一个果。 5.8.3 套袋

为了使桃着色均匀、美观,免受病虫危害和农药污染,采用安全卫生、防水的纸袋进行套袋,套袋时间一般在5月20日前后。

5.9 病虫害防治

为了真正实现绿色食品,桃在生产过程中,对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坚决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5.9.1 主要病虫害

桃生产基地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虫害主要有桃蚜、红蜘蛛等。

5.9.2 防治方法 5.9.2.1 生态防治

在桃园内种植蚕豆等蜜源植物,并减少广谱性农药的施用次数,保护天敌,从而增加天敌数量,利用自然界竞争来降低虫口数量。

5.9.2.2 农业防治

提供桃树良好的肥水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桃树自身的抗病能力;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及杂草等病虫寄生物,降低病虫基数。 5.9.2.3 物理防治

生产基地内安装了高压频振式诱虫灯,对害虫成虫进行捕杀和预测预报。 5.9.2.4 生物防治

在基地果园内通过悬挂苹小卷叶蛾、桃小食心虫害虫的性诱剂,对这些害虫的雄性成虫进行生物诱杀,从而减少交配,降低虫口基数,并且可为化学防治作出准确预报。 5.9.2.5 化学防治

必须使用农药时,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应符合

NY/T393的

规定。

5.9.2.5.1 休眠期(11月上旬~3月中下旬)病虫害:炭疽病。 防治:

1、落叶后,剪除病虫枝,刮除粗翘皮,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虫基数。

2、整地翻园,进行冬灌,减少土壤中越冬害虫

3、炭疽病为害的果园,2月中旬,用硬毛刷刷掉枝干上的虫体,再使用50%多菌灵2500倍液喷施。

9.3.2.5.2 花、幼果期及采果后(4月上旬~9月下旬)病虫害;桃小食心虫和桃潜叶蛾,防治:

1、幼树上,采用人工捕杀成虫和捏杀幼虫。

2、果园悬挂梨小食心虫和桃潜叶蛾性诱剂

3、5月上旬,喷施苏云金杆菌300倍液生物农药。

9.3.2.5.3 花期前后易发生蚜虫,4月下旬,喷施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3500倍液防治。

第三篇: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种植业质量控制规程

种植基地质量控制规范

为保证基地所产产品能达到优质、安全和无污染的要求,为社会各界提供充足的绿色营养食品,特制定种植基地的质量控制规范。

一、总则

本规范适用于基地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合作社委派人员、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季节性零工。

1、坚决按照“政府推进、规模发展、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绿色胡萝卜生产基地建设。

2、合作社生产基地建立健全严格的生产管理体系,每个基地有专门的基地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并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

3、绿色食品产地必须树立标识牌,划分隔离带,并标明范围以及种植品种和技术负责人。

4、基地所需的生产资料必须在农业投入品专供点采购,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5、基地所有的管理措施,必须严格按照胡萝卜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使用手册进行,并在基地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的指导监控下实施。

6、基地农户要认真填写“田间管理记录”。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

7、严格遵守农药和肥料使用准则,保持基地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卫生清洁,保证不受污染。

8、凡不按技术规程要求操作或私自超标使用农药、化肥的农户公司一律拒收其产品。

二、基地管理制度

1、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用药、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收购”

2、利用清洁无污染的灌溉水源。

3、设有固定的防盗设施,并有专人管理的农用物资存放场所,有季节性设立组织人员巡逻。

4、设立植保员并有植保员专用工作室。

5、配有专用的农药喷洒工具及其它农用器具。

6、封闭式、制式化管理,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基地。

7、对基地周边环境经常进行观察记载,防止污染源的产生,一旦发现即时报告处置。

三、基地生产制度

为保证基地所产产品能达到优质、安全和无污染的要求,为社会各界提供充足的绿色营养食品,特制定本制度。

1、坚决按照“政府推进、规模发展、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2、合作社基地建立健全严格的生产管理体系,每个基地有专门的基地负责人、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并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

3、绿色食品产地必须树立标识牌,划分隔离带,并标明范围以及种植品种和技术负责人。

4、基地所需的生产资料必须在农业投入品专供点采购,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5、基地所有的蔬菜田间管理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使用手册进行,并在基地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的指导监控下实施生产管理。

6、基地农户要认真填写“田间管理记录”。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

7、严格遵守农药和肥料使用准则,保持基地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卫生清洁,保证不受污染。

8、凡不按技术规程要求操作或私自超标使用农药、化肥的。合作社一律拒收其种植产品。

四、投入品供应及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绿色食品NY/T393—2000农药使用准则和NY/T394—2000肥料使用准则,基地办公室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目录,以及使用数量。

2、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专供点,在基地至少建立一个投入品专供点,为种植户提供质量符合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要求的胡萝卜优良品种,并提供化肥、农药配送服务。

3、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病虫草害的统防统治,农技站在胡萝卜生长期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4、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基地农产品市场准入监督检查小组对基地生产中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及投入品市场(农资市场)每年必须进行至少5次监督检查和抽查,保证基地使用符合国标及地方标准的农药、化肥等投入品。

5、基地办公室、基地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要经常检查农户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杜绝使用各种禁用农药和肥料。

6、使用后的肥料和农药包装袋、瓶、箱应集中回收,统一处理,防止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五、 溯源制度

1、对各基地的不同品种进行编号,基地根据各个品种的批次进行编号,使用统一内容格式的标识。

2、基地对生产的品种、数量、时间、批次等进行详细记录,在包装物上系挂统一的标识。

3、收购产品时详细记录基地交售的产品标识内容。

4、在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记录时,要体现产品标识相关内容。

5、产品出售时要记录该批产品的原料来自哪个基地的哪个批次,以便进行质量溯源。

和硕县苏哈特乡永芳蔬菜

种植专业合作社

第四篇:甜玉米种植技术规程

一、品种选择及处理

1、品种选择

选用市场销路广、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品种。夏播甜玉米要选用早熟、矮秆、抗倒伏的紧凑型优良杂交品种以包衣种子为好,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为主的,应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以作罐头制品为主的,则应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并按厂家要求的果穗大小、重量选择合格品种。并注意早、中、晚熟期搭配。

2、种子处理

种子准备播前在阳光下晒种子2天,去杂。种子不必浸种,宜用于种子直播,出苗率高,浸种催芽条件不合适或方法不当会使发芽率迅速下降。

二、严格隔离

甜玉米应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玉米隔离种植,以免串粉。可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但以空间隔离为好。如采用空间隔离,一般平原地区为400m以上,如有树林、山岗、房屋、公路等天然屏障,隔离距离可适当缩短。如采用时间隔离,播种期应相差20-30天。总之,以不使两类玉米花粉相遇为原则。

三、播种技术

1、整地播种

由于甜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少,发芽和拱土能力较弱,因此,在种植时要选择土质疏松、肥力好、墒情好、灌排方便的地块。播种要精细,每穴3~4粒,播种深度比普通玉米略浅,一般覆土4cm左右。播种后不要镇压。

2、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依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播期早晚、种植方式而定。在一般中等肥力土壤, 行距行距50厘米,株距32~36厘米,以3000-4000株/亩为宜,早熟品种可密些,晚熟品种可稀些。

3、科学施肥

一般生产条件下,甜玉米每亩施入纯氮8~9千克、五氧化二磷5~6千克、氧化钾7~8千克,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同时注意追肥,追肥的时间应根据甜玉米的需肥规律分两期进行,一次在拔节前,有7~8片叶时,另一次在抽雄前10天左右,这样可以促使茎秆粗壮,穗大产量高。

4、喷施除草剂

播种复土后需喷施除草剂,喷晚了除草效果差。可用50%乙草胺乳剂每亩用50克兑水100公斤。用喷雾器压低喷头均匀喷洒于地表,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药效好,地表形成药膜,可杀死新发的草芽。

四、田间管理

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当幼苗具3~4片叶时间苗,4~5片叶时定苗,每穴1苗。间定苗的原则是除大、除小、留中间,以保证全田幼苗均匀一致。苗期不抗涝,应及时排水,苗期土壤水分在50%-60%时,可不灌水。

大喇叭口期(孕穗期),应及时中耕松土,然后追施氮、钾肥。钾肥可以抗倒伏,抗病,壮秆,促使营养物质向籽粒运输。此阶段对水分的要求比苗期多,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应及时灌水、排水。

抽雄开花期是甜玉米对水分的敏感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80%,是整个生育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花期干旱,减产一半”,甚至使雄花抽不出来。抽雄期充足的水分对高产极为重要。授粉结束,(果穗花丝枯萎)摘除雄穗,可减少蚜虫危害。后期拔除大草,可避免养分争夺,防止下部叶片早枯,减少病虫害。

及时剥蘖和剥笋。甜玉米苗期从基部节位长出分蘖芽,如果不剥除会消耗植株养分,影响玉米苗的正常生长,因此在苗期必须进行剥蘖1~2次;为了提高玉米鲜苞商品率,促进穗大穗重,一般在雌穗抽丝授粉期间,把第二苞位的玉米笋剥除,剥除时要注意保护功能叶不受损伤。剥蘖和剥笋在晴天时进行。

五、病虫害防治

甜玉米较其他玉米更易感病虫害,极易招致玉米螟、金龟子、蚜虫等害虫为害,后期穗粒腐病特别重。甜玉米的果穗受害后,严重影响商品质量和售价。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收获前20天禁止施用农药。

首先要注意选择抗病品种,其次在生长过程中注意防治。为了防止残毒,甜玉米授粉后尽量用生物农药防治,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决不能用残留期长的剧毒农药。 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3%米乐尔颗粒剂5公斤,混细砂在播种沟撒施;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接种赤眼蜂卵块,枵用杀螟杆菌、白僵菌粉等灌心叶。药剂防治在抽雄前花叶率达10%时防治为适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2500~3000倍液,每株10~15毫升灌心,防治效果达85%以上,可兼治玉米蓟马。用菊酯类农药制成毒土、或稀释液灌心,效果也较理想。

六、适时收获

夏秋玉米在授粉后20-25天(乳熟后期),当花丝变褐色,玉米粒表面有光泽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鲜苞保留5~6张苞叶。

第五篇:红薯种植技术规程 2

绿色食品原料红薯种植技术规程

红薯亦称甘薯,俗称“红苕”。它是一种种植历史较长,分布面积较广的旱地作物。在郧县尤以岗地、丘陵种植较多。在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农业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要,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在红薯生产过程中,其栽培技术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基地选择

根据绿色食品对产地环境条件要求,本公司原料产地选择在郧县东部梅铺镇。该基地无任何污染,15公里以内无任何工矿企业,水质、土壤、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生态环境很好、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降雨充足,光照充足。基地土壤为沙粘性土壤为主,土壤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这里红薯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红薯淀粉含量高、品质好。以选择集中连片的冬闲地为主,作物地应保证在6月底以前插苗。

二、整地备耕。土壤板结会造成红薯生长缓慢,难以增产。基地选择后,在当年冬季,整地,深耕、风化土壤,能加深活土层,疏松熟化土壤,增强土壤养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改善土壤透气性,有利于茎叶生长和根系向深层发展,从而提高红薯产量。对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或表土黏厚的应深翻,但一般不要超过40厘米,过度深翻反而容易招致减产。一般深耕30厘

1

米比浅耕15厘米增产20%左右。通常移栽地深耕20—25厘米,将土地整平、整细,并开好围沟、腰沟和厢沟。

三、选择良种与消毒。大力推广选择种植鄂薯六号和自强1号高抗、丰产优良红薯品种。上述两个品种耐肥、耐瘠薄、抗病虫害、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且持续时间长,同时高抗黑斑病和根腐病,产量潜力大,品质优,鲜吃食味性好,淀粉含量高。2011年,经湖北省农科院选育的鄂薯6号,该院专家在郧县梅铺镇大田种植试验成功;自强1号也经郧县红薯研究所在郧县城关镇大田种植试验成功,。选用无伤、无病,具有品种特性的种薯,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对种薯消毒、沥干后使用。

四、培育壮苗与消毒。1、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三年内没种过红薯的地块,栽1亩大田需苗床2.5—3平方米。2、适时排种。红薯块根萌芽最低温度为16—18摄氏度,在我县一般选择在3月上旬排种。播种前7——10天,耕整土地做苗床,即:在整平、整细的地块上,按1.7m宽开厢,厢面宽1.3m,先做成深10—15cm茶盘式苗床,每平方米施入3—5公斤腐熟厩肥,然后覆土、再盖5cm细土、盖膜,以便抢时间播种。

3、排薯。认真选薯,斜排种薯。将消过毒的种薯按大小分开排放,以头压尾,排放,种薯在苗床内上齐下不齐,后浇足底水,待种薯表面凉干后,用湿润细土填盖3—4cm,以不见种薯为宜,随即拱膜覆盖。3、苗床管理。做到前期高温催芽,中期平温长苗,后期低温炼苗,促进种苗茎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大小适中、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虫剪口乳汁多、

2

苗长20—25cm、茎粗0.5cm以上,达到壮苗标准。苗龄30天左右进行剪苗或拔苗,采苗后2天适当喷洒尿素水追肥,并加盖2—3cm营养土,以促小苗生长。移栽前对种苗进行消毒,方法是采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浸种苗,把薯苗基部6~8 cm段浸泡10~15分钟,防治红薯黑斑病、软腐病。

五、施肥作垅。红薯主要是起垄种植,垄作优点是,比平作栽培增加地表面积,增大受光面积,增加土体与大气的交界面,昼夜温差大,且有利于田间降湿排水。在起垄时要尽量保持垄距一致,如宽窄不匀会造成邻近的植株间获得的营养不同,造成优势植株过分营养生长,而弱势植株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及养分,生长不匀影响产量。垅作种植能够加厚土层,增大土壤受光面积,昼夜温差大,扩大根系活动范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质的积累和运转。以及块根迅速膨大提高产量。在土地整好后,按66cm宽开施肥沟,亩施腐熟有机厩肥4000公斤,然后覆土作垄,一般垄高30~35cm,垄面宽40cm。

六、合理密植。在我县4月中旬以前移栽,亩栽3000株,5月中下旬移栽亩栽3500株,采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2—3节,压土要紧实,以提高成苗率。

七、科学管理。红薯具有适应性强、吸肥力强、抗瘠薄,耐土壤酸碱能力强,只要肥水合理,粗放管理同样能夺取高产。

1、查苗补苗,移栽后5—7天,及时到田间查看,发现缺苗,迅速采壮苗补齐。

3

2、中耕除草。一般进行2—3次即可在换苗后10-15天,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松土,增温保墒,除草。施用提苗肥,打顶促分枝。亩施2公斤尿素,兑水浇泼,或于雨天撒施追肥。第二次中耕在红薯分枝结薯期,移栽后30—40天进行。第三次中耕在薯块盛长期,封行前进行,并施结薯肥,用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500克兑水40公斤根外喷施2次。同时要清沟排渍,防止烂薯。 3、病虫害防治。在优选良种、繁殖无病种苗的基础上,实行种薯、种苗多菌灵浸种消毒,发现黑斑病株或软腐病株立即铲除、销毁,根据郧县实际,基地红薯种植基地根本不使用任何农

八、红薯的适时收获适时收获。

1、及时收获。红薯块根生长的临界温度为15℃,适温为21—29℃。9℃以下就会造成冻害,宜在气温降至于20℃以下便可开始收获。12℃左右收完。特别是作为种薯必须在霜降前收获储藏。

2、抢晴收获。最好选择晴天一次挖完,避免挖烂、碰伤。雨天采挖则容易挖烂、带泥、碰伤,且不利于筛选出无虫、无伤烂的红薯入库加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开展班组质量管理下一篇:如何提高初中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