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变化管理论文

2022-04-29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电视连续剧变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姜林奎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61年 出生于哈尔滨。1983年 迈进制药行业后,历任哈尔滨制药三厂车间工艺员、生产计划调度、车间主任、副厂长、总工程师、厂长。1991年 时任哈尔滨制药三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电视连续剧变化管理论文 篇1:

从两部热播电视剧 看领导干部“后院”建设

近段时间,有两部热播电视连续剧引发公众关注。一部是以扫黑除恶为背景的检察题材电视连续剧《巡回检察组》,另一部是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当代题材电视连续剧《大江大河2》。两部电视剧虽然题材不同、背景不同、演绎手法不同,但都涉及领导干部“后院”失火的内容,反映了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巡回检察组》中,省政法委书记张友成因为工作忙碌,对妻子郑双雪经商阻止不力,导致不法商人黄雨虹想通过郑双雪逼张友成为儿子黄四海减刑。同时,张友成对儿子张一苇缺少关爱,导致儿子成为了纨绔子弟,被别人处处设置陷阱。在《大江大河2》中,东海化工厂常务副厂长宋运辉一心扑在工作上,与妻子缺少交流、沟通,家庭琐事、情感猜疑不断加剧着家庭矛盾,最终被岳父的举报信断送了大好前程,也彻底打散了家庭。

戏上有,世上有,两部电视剧中关于家庭建设方面的内容,虽然属于艺术创作,但所表现的内容却非常接地气,是一些领导干部家庭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比如,对家属和子女如何教育与管理、工作与生活如何平衡、与配偶如何沟通交流等,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国家这个大家庭的细小单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家庭建设都非常重要。特别是领导干部,社会关注度更高,更应该加强家庭建设。前几天央视播放的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四集《严正家风》里,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被前妻“捧”成负面“网红”的“严书记”严春风,详细讲述了他纵容前妻、作茧自缚的经过,很是发人深省。

家庭建设属于带有隐蔽性与自律性的小团体建设,需要结合家庭成员实际,既注重长远规划,又不好高骛远,既齐心协力,又精诚团结,各自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做好各自应该做的事,不越位、不错位,多换位思考,多替对方着想。

生兒子想娶个好儿媳,生女儿想找个好女婿,这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社会认知不同,对家庭建设的认识也不一样。特别是在很多独生子女已步入婚姻家庭的今天,婆媳关系紧张、娘家人插手女儿小家庭过多之事已比较普遍。幸福美满的家庭需要小两口共同经营,如果一方家长干涉过多,长期下去对子女家庭非常不利,作为长辈,千万不能像宋运辉的岳父,看似为了女儿好,其实是办了一件件坏事。

家庭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夯实亲情这个基础,也需要家庭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除了自己要遵纪守法外,还应经常教育引导家属和子女严格约束自己,始终坚守底线、不踩法律红线、不碰道德高压线,共同把小家庭经营得红红火火。

只有家庭幸福美满,事业才会顺风顺水。“后院”建设搞好了,领导干部才能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带动社会风气整体向好。

作者:杨维兵

电视连续剧变化管理论文 篇2:

亮剑“品牌”

姜林奎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61年 出生于哈尔滨。

1983年 迈进制药行业后,历任哈尔滨制药三厂车间工艺员、生产计划调度、车间主任、副厂长、总工程师、厂长。

1991年 时任哈尔滨制药三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2006年 时任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三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同年,企业总资产和品牌价值双双突破100亿元大关。

品牌对于哈药而言,更多的是要通过品牌传递给消费者所关注的功能性利益和情感性利益,体现其中蕴含的价值、文化和个性。

一场品牌翻身仗

哈药在这15年以来,最根本的变化是“管理理念”的转变。

我们坚持“品牌是帆,创新为魂”的全新理念,将市场创新战略放在企业系统创新工程的首位。通过对品牌经营力度的不断加大,有效带动了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创新、产品创新……创新,已成为哈药集团的企业核心资产。

像三精制药的前身,是哈尔滨制药三厂。哈尔滨制药三厂虽然曾经拥有一个王牌产品——人参蜂王浆口服液, 但由于长期不重视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当时该品种销售不畅,致使销售额急剧下降,一个品种就亏损数百万元。

1994年后,在其它企业尚无完全的产品品牌概念的时候,公司全员全方位打造三精商标,推出了一系列知名度较高的产品,使三精完成了有目共睹和脱胎换骨的蜕变。今天,一提起三精制药,几乎成了补钙、补锌等一系列产品的代名词。

又如:哈药六厂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还只是个集体小企业,但却在哈市第一家做到了集体企业兼并国营企业。它在别人都认为“只有卖不出去的产品才打广告”的认识阶段,哈药六厂积极转变经营观念,率先在媒体上做广告,宣传企业、宣传产品、宣传品牌、宣传文化,从而打造了一个认识度极高的品牌。

目前哈药集团已形成49个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规模优势品种。

药业面临重组

医药产业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而我们目前所处的大背景是新老体制的交替与过渡、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药品降价趋势不可逆转、市场低水平竞争激烈等等,这就注定我们医药行业的自主创新充满了艰辛与曲折。

对医药产业而言,创新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创新可分为原创、仿创、集成创新;药品创新还可分为创新分子、创新制剂、创新应用等。从国际医药产业分工的格局来看,发达国家以新药为主,而我国以仿制为主。

最近几年,发达国家的大型制药企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低端产业环节的转移,并有技术扩散的趋势。一是成本转移。其中以墨西哥、印度、中国的成本比较低廉。二是市场转移。在这一点上,墨西哥、印度的本国市场需要较小,而中国不仅内需大,而且研究人员多,具有比较优势。这些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迈向国际化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制药工业主要在创新方面与国际上差距很大,尤其是国有制药工业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严重,无序竞争;科研投入过少,创新能力低下;扭曲的药品市场,使国有制药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制药是国内6个重污染行业之一,治理成本逐年加大。

上有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中有行业的激烈竞争,下有营销体系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在“狭谷”中挣扎的医药企业怎么办?

突围!只有进行不断地营销创新,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才能在纷乱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深思则路通,有悟则智达,快行则先致。《孙子兵法》上说:“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在竞争日趋残酷的市场竞争形势面前,我们必须转换思路,抢夺先机,以智取胜、以巧取胜、以奇取胜、以强取胜、以快取胜,经受住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重考验。

全球化竞争时代,谁占据核心技术制高点,谁就拥有权威话语权。我认为:国内医药企业若不愿成为市场进化过程中的淘汰者,就不能在价格战、概念战这样低层面上固步自封,必须深入进行产品增值功能的开发,增强自身差异化竞争力,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生存空间。

目前,我们依据集团近两年的发展态势、确定“十一五”的战略目标是:实施“专业化研发、专业化制造、专业化营销”发展战略,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工业和商业结合,以组织推进业务整合,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力争2010年进入全国医药行业综合实力前3位,到2020年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和国际化的“创新型世界级新哈药”。

亟待提升的三大意识

国家医药“十一五规划”提出:医药产业的发展核心是“突出优势、特色发展”。因为如果优势不突出,就根本谈不上特色,没有特色发展,就没有希望。

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使我们不得不把产品的特色“武装到牙齿”,稍有差池恐怕就会全盘皆输。根据对全球化形势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医药业有三大任务:

一是要明确战略定位,大力发展非专利药;二是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因为中药是我们的优势;三是加快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

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最急需提升的就是“三个意识”:一个是创新意识;一个是品牌意识;一个是诚信意识。

在创新意识方面,在几年前中国只有5亿元左右的钙剂市场时,我们就想到要提升并培育钙剂市场,将钙剂产品细分出了各种不同的消费人群,其效果是相当显著的。今天的钙剂市场销售额已经上升到30多亿元,其中哈药就占到一半以上,这就包含了哈药创新的结果。

在品牌意识方面,我们认为:品牌对于哈药而言,不仅仅是一种特定的名称、符号及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我们更多是要通过品牌传递给消费者所关注的功能性利益和情感性利益,体现其中蕴含的价值、文化和个性。

在诚信建设方面,我始终认为:办企业如同做人。为人者,不讲诚信,何以为人?办企业者,不讲诚信,何以立足?作为医药企业,时刻都要清楚你是谁?你是干什么的?你是为谁而干的?当然,医药企业讲诚信,最根本的还是必须千方百计保障药品质量,绝不能在药品质量上出问题,更不能有意造假。搞药的人,绝对不能与假字沾边,一旦与假字沾边,你这一辈子都完了。

自齐二药事件发生后,哈药集团所属的16家医药企业很快联合向全省医药企业发出倡议: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努力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追求“无为而治”之境

我们管理团队做事的核心理念就是:“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制药”。作为企业家,必须有战略眼光,必须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必须有对社会、对企业高度的责任感,必须能给企业带来一种文化。

就像电视连续剧《亮剑》中的八路军独立团,为什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强敌?就是因为他们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风、独特的文化。

企业家就要像海尔集团的张瑞敏那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深深地热爱自己的行业和自己的企业,踏踏实实地在企业干下去,扎扎实实地把企业做大做强,这时就需要管理。

在我们看来,管理品牌是一项终身的事业。任何一种品牌的成功不是一种一次性授予的封号,它必须以每一天的努力来保持和维护。

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管理,古人云:“无为而治”。尽管这种情况不容易见到,但这是我追求的目标。

管理其实很简单,制定好的激励机制和各项工作流程,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科学的组织结构运行下,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创造出好的业绩。这是管理的真谛。

当然,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永远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旦一种管理模式成为经验的时候,说明它已经过时了,需要不断地创新,大胆地尝试和变革。管理是需要持续改进的过程。

善战者,决胜中国。商海汹涌,大浪淘沙。面对未来,哈药人将勇立潮头,突破平庸和障碍,引领中国制药行业发展的脉搏,朝着打造世界级新哈药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本文根据作者对本刊的书面回答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庄文静

姜林奎心中的“四最”

您最钦佩的企业家是谁?

杰克·韦尔奇。

您最欣赏的企业是哪家?

美国强生公司。

15年里,对您触动最大的中西方管理著作(或思想)是什么?

彼得·杜拉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如果让您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您认为管理者最理想的心态是什么?

知时求进,事在人为。

作者:姜林奎

电视连续剧变化管理论文 篇3:

引进剧在中国电视剧发展中的作用

摘 要:从1958年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一口菜饼子》的诞生,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电视剧的百花齐放,再到今天经济市场中国产电视剧的繁荣兴盛,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从初级探索、学习到繁荣兴盛的过程。引进剧正是在这种过程中的初级阶段80年代引入中国的,引进剧的引入,引进了新的视角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培育了中国观众、孕育了中国电视剧人才的成长,引进剧的引入,起到了真正的电视剧百花齐放,为中国电视剧制作提供了一条探索、学习之路,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参考和铺垫。

关键词:引进剧;中国电视剧;新视角

一、引 言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首播,同年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了,由于当年条件简陋,这部电视剧是在演播室布景直播完成的,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只留下几张黑白照片。

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电视剧迎来了春天,198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9集),这是第一部有真正意义的电视剧。

80年代中国的电视剧生产数剧还很少,种类单一,内容简单,中国的电视剧处在“无米下锅”的窘境之中,满足不了改革开放后人民大众日益对文化娱乐和外来文化的需求,为了丰富荧屏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娱乐生活,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从香港地区(中国香港)、台湾省、日本、欧美等引入了一大批优秀的、高质量的,至今仍脍炙人口的电视连续剧。

中国电视剧从《一口菜饼子》的播出,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电视剧的百花齐放,再到今天经济市场中国产电视剧的繁荣兴盛,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从初级探索、学习到繁荣兴盛的过程。引进剧正是在这种过程的初级阶段80年代引入中国的,引进剧的引入,引进了全新的视角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培育了中国观众、孕育了中国电视剧人才的成长,引进剧起到了真正的电视剧百花齐放,为中国电视剧制作提供了一条探索、学习之路,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参考和铺垫。

二、电视剧百花齐放 引进剧进入中国

从80年代起,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电视剧,1980年引进的第一部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和随后的《加里森敢死队》在中国热播,中国人民第一次通过电视剧了解到国外的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

1983年第一部日本励志剧《姿三四郎》在国内开播,随后又有《血疑》、《排球女将》风靡一时,电视剧《阿信》的播出,使日本电视剧达到了高潮。

1984年中国又引进了巴西电视剧《女奴》和墨西哥电视剧《卞卡》、《诽谤》、《坎坷》等等,这几部剧同样也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这两部剧也是中国引进剧中集数较多的几部剧。香港第一部电视剧《霍元甲》曾创下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其中霍元甲民主英雄的伟大和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激励着中国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使命感,《霍元甲》和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让中国人民知道了新武侠电视剧的概念,港剧随之一发不可收拾。

进入90年代,中国引进剧经历了10年的发展,中国观众欣赏电视剧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台湾电视剧的引进,在中国又刮起了以琼瑶为代表的台剧风潮,《梅花三弄》、《昨夜星辰》、《一剪梅》等等电视剧的播出,让中国观众感受到时隔已久的台湾又回到了我们的怀抱。

90年代中国周边“四小龙”的崛起,韩剧也渐入中国,1993年韩国第一部电视剧《嫉妒》在中国播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韩剧在中国观众中形成的韩剧流,是9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韩剧《爱情是什么》之后,韩剧日渐红火,韩剧的这把火一直延续到了2000年之后。

90年代中国为了规范电视节目引进活动,199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制定了《关于引进、播出境外电视节目的管理规定》,为引进、播出境外电视节目提供了法规依据,可以说8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引进剧的繁荣时代,当年引进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很多优秀的电视剧,至令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2000年,中国的电视剧在引进剧的伴随下经历了20年的发展,中国电视剧完成了探索、学习的初级阶段,中国电视剧期待着腾飞,在国家相关扶持国产电视剧的政策下,引进剧逐渐减少了引进数量,为国产电视剧让出了时间和空间。引进剧为中国的电视剧制作提供了一条探索、学习之路,由此之后中国电视剧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三、引进剧培育了中国观众 孕育了中国电视剧人才的成长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最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当时的黑白电视机还不是很普及,几个家庭只有一台电视机,每天晚上男女老少大家早早的就聚拢到电视机旁,守着电视机要收看电视连续剧,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也是电视剧的内容,引进剧在这个时候的引入,让中国人民第一次通过电视剧了解到了国外的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中国人民怀着好奇上进的心情,拼命地吸收着外国文化的精髓,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一批优秀的电视剧,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喜爱,引进剧也掀起了万人空巷的收视波澜。

80年代到90年代引进剧培养了中国电视剧观众的收视群体,形成了中国观众早期的明星崇拜,中国观众成了引进剧中明星的忠实粉丝,如日本剧《血疑》中的山口百惠,香港剧《射雕英雄传》中的翁美玲,《上海滩》中的周润发,《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汪明荃等等,从80年代开始,中国观众心目中的偶像已经走向多元化。

80年代中国的电视剧正在起步向前发展,引进剧的引入,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引进剧在培养中国观众的同时,也在培养着中国的电视剧制作人才,80年代到90年代在这20年的时间里,中国电视剧制作人才观赏学习着引进剧,同时也在摸索探讨着自己的电视剧,中国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产剧也制作出很多受到中国观众喜爱的电视剧。

如80年代的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第一部警匪片《便衣警察》、第一部名著改编剧《红楼梦》等;90年代的第一部50集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首次将广告随电视剧捆绑播出的《编辑部的故事》,第一部商战剧《外来妹》;第一部“移民题材”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首部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第一部新武侠电视剧《笑傲江湖》等等。国产剧也培养了一批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明星,如《红楼梦》中的陈小旭、欧阳奋强,《渴望》中的刘慧芳,《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姜文,《笑傲江湖》中的李亚鹏等等。引进剧和国产剧两条美丽的彩虹,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引进剧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伴随着中国电视剧一起成长。

四、引进剧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参考和铺垫

80年代引进剧进入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学习和见解,有助于我们自身水平的提高。90年代中国第一部室内电视剧《渴望》是借鉴了80年代巴西电视剧《女奴》的模式,《女奴》采用室内置景、多机拍摄、连贯表演、现场切换、同期录音的模式,《渴望》将这种模式本土化,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观不亚于引进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也是90年代的代表作品,英达开辟了情景喜剧中国化的先河。1993年中国第一部“移民题材”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引起轰动,《北京人在纽约》之所以轰动的原因有:

其一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剧看到在“出国热潮”中, 出国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中国人在国外的个人奋斗史。

其二《北京人在纽约》是第一部全程在海外拍摄的电视剧,中国观众第一次通过中国的摄像机、中国的思维方式全程了解了中国人在海外的生活。

其三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中国观众通过《北京人在纽约》对这个时代有了新的认知。

80年代到90年代,引进剧中最有影响力电视剧应该是新武侠电视剧,特别是根据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和其他著名武侠小说改编的武侠电视剧《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雪山飞狐》、《燕子李三》等等成为中国观众的重心。

90年代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新武侠电视剧《笑傲江湖》,当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中国的企业争相要让自己的产品广告随《笑傲江湖》一起播出,至《笑傲江湖》之后,國产剧又拍摄了《霍元甲》、《陈真》、《天龙八部》等等。尽管从播出香港新武侠电视剧《霍元甲》开始,中国播出武侠剧已经有20多年历史,但是武侠剧在中国仍然拥有大量的观众。

五、结 语

进入2000年后,中国电视剧在经济市场中运作更加成熟,电视剧的人才更加专业化,电视剧观众的需求更加细分化,中国电视剧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宣传推广等方面更加接近国际水准,国产电视剧每年的热播数量也不仅仅限于几部或十几部,热播的题材也不仅仅局限于几种类别,观众可以在任何时段随心所欲的看到各种题材、各种类型、自己喜爱的电视剧,引进剧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参考和铺垫。

作者:温志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论文下一篇: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