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文化建设论文

2022-05-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公路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为实现和谐发展的蚌埠公路行业,理解掌握公路文化内涵,把握公路文化的主导方向;充分认识公路文化的作用,增强发展公路文化的自觉性;以积极的务实的态度,推动蚌埠公路文化建设。

第一篇:公路文化建设论文

建设公路文化,构建和谐公路

摘要:作为一种行业文化,公路文化是劳动者在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公路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依赖于社会文化而存在、发展、丰富和完善。公路文化以其自身的个性、特殊性,既是公路的通达水平,技术等级、管理状况等综合服务功能的体现,也是公路职工行为方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公路行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要构建“和谐公路”,公路文化建设首当其冲。根据公路工作的特点,现就公路文化建设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文化建设 和谐公路

一、公路文化的本质及其特征

纵观当今世界的发展和变化,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新特点是: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是作为人特有的行为模式、生活“样式”而存在和表现出来的,它是通过物化、社会组织化、精神面貌民族化等形态所负载的人类价值体系。

公路文化则是公路人的行为模式、生活“样式”的表现。它是通过公路交通的物化(或称“固化”)成果、公路行业的组织形态和公路职工的精神面貌所涵载的公路人的价值体系。公路文化力量的根本是公路行业的精神力量,公路文化现象的本质是公路行业的精神现象。

相对于其他行业文化而言,公路文化的鲜明特征主要有四点:

第一、公路文化是“网络文化”。更具全球性、开放性特征。这是公路、桥梁建设物化成果的形态决定的。2003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近3万公里。这种没有地域疆界的公路网络,非但给文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而且其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一种时尚的环境、氛围文化。

第二、公路文化是“活力文化”。这是由公路文化的内涵决定的。先进文化的来源,包括“历史积累”和“现实活力”两个方面。公路、桥梁建设的物化成果,本身就是科学技术、人文智慧和公路人辛勤劳动的历史积淀。更具持久魅力的是,随着我国公路桥梁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科技流的安全、快捷、实实在在(相对于互联网的“虚拟”)地流通、滚动,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开启了人们的智慧,唤醒了民族的创新精神,激发了经济腾飞、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奔小康的现实活力。

第三、公路文化是“公益文化”。这是由公路事业的行业属性决定的。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公路所提供的是一种基础性社会公益“产品”。是每个行业、系统,每个部门、单位以至于每个百姓、群众,随时都要“享用”,也随时都可“享用”的“社会产品”。虽然它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也无法计算直接“投入产出比”,但通过它对“享用者”的默默奉献,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益是巨大的。据经济学家测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可拉动4个百分点。作为公益文化的公路网络形态,公路设施的环境氛围、窗口面貌、公路管理的组织结构、制度建设、公路精神和公路人的文明形象,对内是一种无形资产,对外也是一个品牌、一种社会财富。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流通、滚动”中,不断循环往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产、生活产生着无形的影响,起着诱导和教(育)化(哺)的作用。這也是许多高速公路、特大型桥梁建筑之所以会引起众多各界人士、人民群众以至于外国友人前来观光并引以为自豪、赞叹的原因所在。

第四、公路文化是“服务文化”。这是由公路行业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广义地说,服务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存在于众多的领域和行业之中。公路行业的服务,简言之就是要保证“安全”和“畅通”。这是公路行业的职责和灵魂所在。因此,公路行业的服务文化也可称之为“安全畅通文化”。

二、如何建设公路文化

公路文化建设,重在公路人格文化建设,那么如何建设公路人格文化,关系到整个公路文化建设的成败。

第一、公路人格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即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中,惟有人力资源的“存量”和“增量”具有深度的可再开发性,具有可转化为其他社会财富的强大“创造力、“增殖力”和“扩散力”。为此,公路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二要制定开发规划,健全开发制度。同时,健全相应的开发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真正实现公路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从“人治化”走向“法治化”。

第二、公路人格文化建设也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简言之有四方面的含义:一是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必须坚持人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公路人格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这四个方面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要建立公路人格文化,人是首要因素,做好了人的全面工作,其它工作也就迎刃而解了。

公路文化建设是一个较新、较复杂、较全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和各方面的条件,共同努力,才能建设起来一个政治进步、文化鲜明、健康活跃的特有的公路文化氛围,从而实现构建“和谐公路”的最终目标。

作者:张志荣

第二篇:推进公路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公路梦

摘 要:为实现和谐发展的蚌埠公路行业,理解掌握公路文化内涵,把握公路文化的主导方向;充分认识公路文化的作用,增强发展公路文化的自觉性;以积极的务实的态度,推动蚌埠公路文化建设。

关键词:公路;文化;和谐;建设

“没有文化的人生是可怜的人生,没有文化支撑的行业是苍白的行业”,公路行业要实现和谐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行业文化建设。公路文化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新兴文化,要把公路行业建成一流行业,必须要建设一流的行业文化。公路文化作为引领公路事业和谐发展一种新的理念,倍受关注,尤其是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今天,加强蚌埠公路文化建设,对构筑和谐公路行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理解公路文化的科学内涵,把握公路文化的主导方向

首先,公路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重视对人的引导、激励、感化,满足人的需要、最大限度促进人的发展的高层次、渗透式、情感式、人性化的软性管理,是一种具有持久影响力、使管理对象积极主动服从管理目标的管理行为,是对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超越。如果不从管理的角度思考公路文化、认识公路文化,而把公路文化仅看成是一般的文化娱乐活动,发展公路文化必然会偏离主导方向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其次,发展公路文化必须下大力气培育公路行业精神。公路精神的本质是公路职工认可并共同信守的群体价值观,是公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公路行业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发挥积极、持久、稳定的作用。公路行业精神不会自发形成,而是要认真思考总结公路行业所承担的架桥铺路、造福人民的行业特点和公路职工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形成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内涵丰富、新颖独特的公路行业精神,精心培育,大力倡导,广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

第三,发展公路文化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一中心。公路文化是人本管理思想,公路职工是公路事业的主体,发展公路事业必须依靠公路职工的勤劳奉献,必须依靠公路职工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必须满足公路职工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发展公路文化,必须牢记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公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

第四,发展公路文化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稳步推进。公路文化建设包括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精神层几个方面的内容,几个层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条件决定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内容和深度,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基础建设、职工的敬业精神都有重要影响。我们发展公路文化要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由易到难,稳步推进。

二、认知公路文化的作用,增强发展公路文化的自觉性

1、公路文化能够实现管理优化,提高管理效能。公路文化是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要达到规范和约束职工行为的目的,单靠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当前职工的知识素养、民主意识、法制观念越来越强的今天,单靠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很难实现有效的管理。而公路文化的特点是以积极的价值观来约束职工的思想行为,是用情感的、人文的、人性的方式渗透到职工的心灵深处,引导职工朝着团体的目标前进,从而达到优化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能、促进行业文明进步的目的。

2、公路文化能够凝聚力量,增强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公路职工在公路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如果能深切感受到单位、行业发展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密切关系,就会和单位、行业产生共同的荣誉感,从而自觉地将个人利益和集体的利益、行业的利益结成一个共同体,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公路文化营造出的全体公路职工趋同的认同感、归属感,能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的意志和行为统一起来,聚合职工的聪明才智,激发职工的创造力,能使职工义无反顾地将个人利益服从单位、行业的整体利益。

3、公路文化能够实现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结合,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公路文化贯穿公路设计施工、公路建设、养护、路政执法全过程,体现在公路行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发展公路文化能够使公路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文化含量,追求艺术品位,注重对人的尊重、关心、理解,使人在公路建设的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得到自身发展与素质的提高。因此,建设发展公路文化,犹如众人划桨开大船,可以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黏合力。

三、采取积极务实的态度,强化蚌埠公路文化建设

1、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建设蚌埠公路文化的紧迫感。有人说,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实力,没有文化发展就没有魅力。我们干任何事情,只要领导重视,就能办成事,办大事,这是规律,发展公路文化也是这样。倡导发展公路文化,既符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又符合公路职工的愿望。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蚌埠公路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有了十分厚实的工作基础,有了十分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广泛欢迎。当前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工作思路,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建设发展公路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把公路文化建设摆上行业、单位整体发展的议事日程,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这样公路文化建设才能生根开花,长成参天大树。

2、精心培育公路精神,为公路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奋斗在一起,就必须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力量。蚌埠市公路局经过长时间的组织、策划,精心培育、大力倡导,形成广大公路职工认同并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统一了干部职工的步调,规范了职工的言行,增进公路职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公路行业精神是公路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公路行业向心力、凝聚力之所在,是推动公路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发展公路文化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精心培育公路精神。蚌埠市公路局提出的“禹风、致远、和谐、创新”的公路精神,就是站在新的起点上,既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又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具有品牌化、特色化的行业精神,包含以人为本、科学务实的管理理念,紧跟时代、创新进取的发展观念,艰苦奋斗、勤恳耐劳的奉献精神,团结互助、宽厚友善的同志情意,充分展示了优质效率、文明诚信的行业形象。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公路行业长期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上存在诸多弊端,在对人力资源、财物资源管理调配上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加之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优化行业管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就显得尤为必要。近年来,蚌埠市公路局逐步建立一套学习培训机制,将学习范围由机关向道班,干部向一线养护工延伸,每年举办工程、路政、政工、财务等系列培训班,并展开论文研讨评比;鼓励职工接受学历教育,建立了富有公路特色的政治学习制度;全局上下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特别是与安徽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MBA培训班,历时一年半,引导职工从提高文化知识过渡到提升素质修养,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全局职工中提倡道德素质先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展“救危济困,公路先行”活动,努力打造“和谐公路、幸福单位”,为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努力实现公路文化新的升华。

4、建设蚌埠公路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文化文化,文能化人。文化娱乐活动既是建设公路文化的重要途径,又是公路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内容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职工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人在轻松愉悦中接受教育,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持久的,是实实在在却又不可缺少的。如我市公路系统每年组织开展的大型文艺汇演,还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一系列文体活动,都收到了较好的展示形象、凝聚力量、振奋人心的效果。

公路文化建设内涵非常丰富,范围非常广泛,具有独特魅力与光明前景。我们要通过公路行业系统文化建设,向社会展示公路行业的良好形象,提升行业凝聚力,增强行业向心力,激发公路职工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才能实现构建和谐公路文化的公路梦,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崔军

第三篇:关于以公路文化推动文化公路建设的探讨

摘 要: 公路文化既是物质层面的外在表现,也是公路物质的基础,它伴随着公路物质层面的发展而存在的文化公路的现象。近几年来,我国特别重视文化公路的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公路建设由传统型向综合性、现代化的人文公路方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公路文化。本文以宣城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为例子,以公路文化推动文化公路建设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公路文化;文化公路建设;宣城公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得到了大的改革和发展,公路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不过,目前文化公路的建设仍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在实践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公路文化的认识,挖掘公路文化的精神,提升公路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公路建设的行业服务质量,对以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新时期下公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理清公路建设的思路,充分的继承和发展公路文化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碰到既定的过去,从过去中继承下来的条件下进行创造。"既然传承和发展是公路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在文化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就应该围绕传承来进行,永葆公路文化的本色,牢记本身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风格,使当地的文化得以完美的诠释。宣城公路就完美的诠释了地域特点,把当地的红色文化与宣城美丽的交通走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融入以敬亭山、扬子鳄以及太极洞为代表的自然景物,吸收当地名人的人文文化精髓,传承了以泾县云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使得以红色文化著称的宣城公路闻名于世。

除了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之外,还需要对公路文化进行创新,不能被旧的传统、旧的思想和观念所牵绊,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公路文化的发展方向,系统的分析传统公路文化的优点和不足,对公路文化的机制进行创新 不断的加入时代的新元素,丰富新时期下文化公路的内涵,着力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新型公路文化,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独一无二的文化公路建设。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广大公路人的意见

公路文化需要创造,更需要一个文化主体所认同,所以,公路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不但需要领导者,更加需要普通的公路人以积极的心态、拥护和爱戴公路的文化建设,广大的公路人才是真正的公路文化的主体,必须体现他們的根本利益,尊重、关心和理解广大公路人。因此,在公路的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公路人在文化公路建设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文化公路的建设中,使他们的思想相互碰撞,提出自己对于公路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集合大众的思想,凝结成一条大部分公路人都认同的、都接受的公路文化。

宣城公路把坚持人为本的原则完美的结合在文化公路的建设中,宣城公路按照"政府主导、多方的策略联结合、因地制宜、灵活运作、分类实施"的原则,将服务站与美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到了公路人自己的文化根源,体现广大公路人最根本的利益。所以,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广大公路人在公路文化的氛围中发自内心的认同并接受公路文化的建设,多举措的推进文化公路设施的建设,确立了文化公路新的拓展理念,成为后世的点睛之作。

(三)公路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容要统一,做到形实建工

在哲学的相关理论认为,形式是构成各种内容要素的结构,是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内容则是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总和,形式和内容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所以,在文化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形式,也要保证内容的实施,两者是相互的联系体,要紧密的结合、相互依托,丰富文化公路建设的内容,加强文化公路建设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中,把工作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形式和公路文化建设的内容紧密结合。

宣城着力于建设美丽的公路网体系,通过将国家的省干线与生态富民线、科创产业线相结合,使旅游景区、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等用美丽公路相互串联起来,在公路文化的带领下,形成了"畅、绿、安、舒、美"的公路文化和旅游路线。宣城的公路文化得以完美的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宣城公路文化,与形式和内容相统一是分不开的,在经济新常态的带动下,迸发出新的活力,为宣城经济的发展助力。

二、抓住公路建设的发展机遇,打造宣城共享路

近年来,宣城市政府极力想加强宣城经济的发展,提高宣城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聚力打造了现代产业、综合枢纽、山水生态、平安幸福的"四大特色之城",并把"修好一条路、造成一片风景、带活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公路建设文化与宣城的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宣城市委积极向更高一级的政府反映宣城的公路建设规划,提出了"三个一点的"的方法顺利筹备到资金,得到了很多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三个一点"的办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争取到市县财务资金的拨款。对公路改进和扩建的资金,除省补资金外,市、县财政分别按20%、80%的比例进行追加投资;第二,争取在乡镇村进行筹款。与公路沿线的乡、镇以及村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公路,共同承担一部分修路经费;第三,争取可以采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划拨经费,实现经济建设和公路建设的结合。围绕宣城的经济建设、绿化、安全设施建设等方面拓宽自己筹备的途径和方式,增加文明示范公路建设的投入。在"三个一点"的基础上,主要以国家省干线文明示范路做为宣城公路建设的标准,以点带动面的发展,按照不同的公路等级和路况,实施不同的公路建设方案,全面提升公路的质量,提高公路通行服务能力,首先对宣城公路的主干线进行建设,并逐渐向县、乡以下的公路进行延伸,打造交通便利的文明宣城。

三、突出展示地方的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公路

一是要突出公路的自然风情,为大家展现出原汁原味的宣城文化。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独特的地理走势,对废弃的老路加以改造,在公路旁边设置比较休闲简单的休息区和观景地点,还可以在景区内栽培植物、公路沿线实行绿色长廊工程,为大家创造一个舒适、青幽的休息环境。二是重点突出宣城的山水人文景观。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要把独具特色的宣城文化遗产、人文景观以及优美的山水融入到文明公路的建设中。在省道322丁桥~云岭~桃花潭的主干线中,可以在公路沿线两旁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宣纸古法工艺,并把旅游文化的浮雕粘贴在公路两旁,使其与周围的绿水青山融为一体,让严肃呆板的公路沿线展现出勃勃生机,彰显宣城地区的人文风情。三是融入宣城的红色文化元素。在国道205的沿线公路可以使用大的LED显示屏将纪念新四军皖南事变的红色元素放映出来,铭碑、文化墙以及文化长廊等补充阐述并宣传宣城的红色文化,并将"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的公路文化展现在公路中交通安全标志上,用来引起大家的关注,让人在旅途中真真切切感受到公路文化以及公路文明。

总而言之,公路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是理论建设的问题,更是需要经过长期实践的结果,所以,在文化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不断的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汲取先进的文化基奠,结合该地区本身的文化特点,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公路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公路。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公路人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文化公路的建设,加强后期的管理和养护,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文化公路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进而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锦国.浅谈如何加强公路职工文化建设[J].科技视界,2012,(21):252+143.

[2] 邓明蛟,张波.幸福广东——广东公路以文化建设推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公路,2013,(01):68-71.

作者:王丽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考满分议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化艺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