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教学设计

2022-08-27

第一篇:动物微生物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常用图片:原生动物图片

原生动物门图片

原生动物

草履虫

草履虫的生殖

草履虫的食物

眼虫

疟原虫

变形虫

第二篇:七年级生物上册2.1.3动物细胞教学反思讲解

动物细胞

我在这一节教学中注意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设计实验并得出实验计划上来,这样就冲破了实验在教学中仅仅起到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局限作用。同事,重视科学方法,注意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是怎样实验,怎样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的,让学生通过这些去学习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课堂上通过展开式问题的思考、讨论引导学生选择实验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得出:擦→滴→刮→涂→盖→染。再通过实验观察,完成过程式教学的全过程。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把“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在这种过程式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了生物科学知识,学会了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科学精神。

优点:

知识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简洁。

不足:

1、正确理解教材体现不够突出,教学目标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有体现但不够明确

2、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追问,以达到强化目的。

篇二:动物细胞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讲课比赛,我不仅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集体备课、说课、评课。让我觉得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也从其他老教师身上学到了有效的教学经验,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各个环节时间的安排上和对学生的启发上的不合理之处等等,尤其是实验环节上。

这节课主要是实验内容,我在比赛前精心制作了课件,在这节课中我也尝试着运用了它,结果很好!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展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化难点、抽象点为形象生动的动画,勿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地达到了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培养了技能。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 1 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尝试,使我感受到了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得到良好效果的快乐,也看到了学生的那种渴望创新、探索、渴求表现的要求,也使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巨大的潜能,更大的发展性、可塑性,对于我在今后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我会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达到一种“亦师亦友”的境界。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多利用多媒体教学,也会多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

篇三:动物细胞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大胆质疑解疑。例如:动物细胞为什么没有细胞壁?讨论的形式灵活多样,同桌互帮、小组研讨,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竞争搭建舞台,使学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在作业的设计布置上,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针对课的特点,让作业开放性,拓展性的作业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也为课堂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运用于实际做了很好的迁移。

有限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深究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借用网络,图书合理运用课堂探究教学来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发挥出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精神和“根植生活,让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鲜活起来”的理念。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都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分析、发现,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本节课中我对课堂的时间的安排考虑不全面,时间分配不当,对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层次估计不足,以至于回答时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

篇四:动物细胞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创新,乐于通过亲自探究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开学初,学生探究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初步掌握了对照实验的设计,同时通过前几节课的训练,大部分学生有了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础,又考虑到学生上完本节实验课后,要等一段时间才会到实验室上课,所以我充分利用本节课对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首先通

2 过学生自主探索和老师点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提出问题,并设计方案解决,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巩固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然后学生带着探究问题,制作并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进一步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技能和观察技巧,并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展示探究结果,讨论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扩大了对实验的认识;在观察几种动物细胞的基础上,概括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设计表格来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提高了学生归纳比较的能力;通过“动植物细胞模型”的展示,将不易观察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微小结构形象化、立体化,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由于本节要训练学生的能力太多,为了保证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还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平时的教学中要提倡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我一贯坚持这种理念,所以学生在本节课提出了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如为什么要滴生理盐水?能否改用其他染液?口腔溃疡处的细胞与正常的口腔上皮细胞有何区别?等。

2、课前要嗽好口或自带一瓶清水,用消毒牙签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刺破口腔,老师最好示范一下。

3、有的学生觉得在口腔里面取细胞很恶心,教育他们要有科学精神。

4、对于口腔里面的上皮细胞,压片时并没有植物那样容易,老师应先做好一片装片用显微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了解这些上皮细胞成什么形态后再自己观察,这样易于学生找到细胞,而且也不用老师逐个指导。

5、由于学生的人数太多,一节课很难保证关注到每一组同学,所以我只能在每一列(共4个列)培养一名得力助手,由他负责对本列的每一小组的实验情况进行评价,最后评出每一列的冠军,老师给予表彰。

本课我试图努力完成上述目的,却也有遗憾,如个别学生没掌握好显微镜的调焦技术,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找到细胞。但本节基本的教学目标还是达到了,即使有的学生实验没有成功,同样也激发了探究兴趣,课后有学生不断的跟老师预约时间再进行探究活动,甚至要购买显微镜回家练习使用,可见探究兴趣浓厚。

篇五:动物细胞教学反思

关于请学生站着操作,一方面,初一的学生个子本身比较矮,站着操作比较方便,另一方面,根据站着的人数,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全班已经成功完成观察的学生人数,更好地掌握上课的进度。当然,这个阶段不能时间太长。

虽然已经学习过使用显微镜的有关内容,也亲自操作过显微镜,但由于遗忘和不熟练,学生在观察时常常遇到各种困难,因此,实验报告的作用在这里尤其突出。它的使用便于学生条文清晰地发现自己实验中的问题所在,也便于教师、其他成功学生的指导和帮助,而教师、成功学生的鼓励、帮助、学生之间的合作对全体学生都顺利完成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课后把该实验报告上交,可以很好地让老师了解所有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三篇: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节 动物的行为

一 导课

1、复习上节内容(找学生上黑板写) 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肌肉) 关节的组成(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伸肘、曲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

二、进入新课(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问:同学们喜欢养宠物吗?养过什么宠物? 答:猫狗兔….. 问:嗯,大家都很爱护小动物,想一想,这几种宠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的行为?

答:睡觉,吃东西,会跑会跳,会叫,会攻击,会防御,有名字的宠物当你叫他时他会有反应。。。

(提示:假如你拿棒打一只小狗,他是不是会反抗?狗见到比它弱小的动物是不是会去攻击?)

其实,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比如: 摄食行为(比如:小鸡啄米) 贮食行为(比如:蚂蚁总是在不停的搬运食物到自己的洞中,以便在自己饿的时候有食物吃) 运动行为(比如:走跑跳爬飞。。。。)

繁殖行为 (比如:母鸡孵蛋,以及雌雄之间的求偶、交配、哺育等) 攻击行为(比如:不同动物为争夺食物、领域或配偶而发生的相互攻击)

防御行为(比如:动物都具有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喜洋洋为了不被灰太狼吃掉,总是会想出很多办法来保护自己,甚至还有一些小动物会通过改变身体的颜色来保护自己,如比目鱼,它为了不被敌人发现,身体的颜色会随着水的颜色改变而改变。还有像乌贼在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墨汁向敌害发射“烟幕弹”,使敌害看不清它从而趁机逃走。。。。)

迁徙行为(许多鸟类具有随季节不同而变更生活地区的习性,像大雁、天鹅、杜鹃都具有迁徙行为,被称做候鸟,相反,不具有迁徙行为的鸟称做留鸟。) 以上这些行为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动物行为安它们获得途径的不同分为两种:分别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的行为,也称为本能,也就是动物本来就具有的能力。比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结网,母鸡孵蛋,婴儿吃奶等等 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也称后天性行为。

比如:小狮子学习捕杀羚羊,小狗算加减法,望梅止渴、老马识途等等,这些行为都是由后天学习所获得的。

问:那么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维持动物的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答: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生存的重要保证。

环境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多,是动物不断适应环境所获得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

问:那么人类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有哪些呢? 答:先天性行为:吃饭、睡觉、眨眼睛、流泪

学习行为:拿筷子吃饭、穿衣服,刷牙洗脸,打乒乓、跳高跳远等等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并不能绝对化分,有一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人的语言,是依靠遗传基础和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后天的环境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所以才会有说不同语言的人,人的走路也是先天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由出声环境所决定的。有一个狼孩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是一个从小就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在七八岁的时候被人从狼群中获救后,不喜欢穿衣服,喜欢像狼一样喊叫,不会站立,还会咬人,科研人员教他说话可是直到她死前也没有说一句话,她也不喜欢吃熟食,在人类生活了十年最终因为吃生肉引起的消化道感染而死。从这个故事中大家有什么启发?关于学习,有没有新的认识? 狼孩的故事说明,人类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天赋的,直立行走和言语也并非天生的本能一个人的技能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大脑发育阶段相适应,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就很难进行补偿,所以才有谚语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错过了,就无法再挽回了。你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问:下面我们来看书上的上讨论题:

第一个中小袋鼠刚出生时会依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这属于哪一种行为? 先天性行为

第二个将蚯蚓放在迷宫中,一边是适宜他生存的地方,另一边安有电极,当它触碰时便会被点击。蚯蚓在迷宫中经过超过200次以上的尝试与错误后能够直接爬向适于它生存的潮湿的暗室中。这属于哪一种行为? 学习行为

问:同理,后面三个属于那种行为?

答:第三个是先天性行为,第四个和第五个是学习行为。

问,对,回答的很正确,我们看一下讨论题的三四,第三个说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就是说先天性行为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我们看第三个资料,是美国红雀因为失去幼鸟而把池塘里的金鱼当做自己的雏鸟来喂养。它的这种先天性行为对它本物种的延续没有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讲,人和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只具备先天性为而无学习行为,这种生物便会因为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而被淘汰掉。人与动物一样,假如你没有能让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就会被人鄙视,最终被社会淘汰掉。所以,同学们,好好想一想自己应该怎么做。我想你们现在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考上好高中,这样才能离目标更进一步。

三、总结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四篇:八年级生物上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及教学反思

主备人:张爱文刘翠丽

课题:第四节 鱼

课型:新授课课时:1

【学习目标】

3、鱼的鳃是

4、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和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1、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2、观察与思考鱼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

【学习重点】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了解动物分类。

2、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难点预测】

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一、仔细阅读教材p19页第

1、2段,明确动物的种类及主要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温馨提示:脊柱是由脊椎骨构成的.

1、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多万种,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和(无脊柱)。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二、认真观察课本p20-21页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温馨提示: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1、能靠来获取食物和。

2、能在水中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小组内交流以上内容:要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同学们要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分析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阅读教材p22----p23的观察与思考,简要归纳鲫鱼哪些特点是适于水中生活的? 温馨提示:(1)、鱼体的侧线:感知水流的大小、方向和速度。 (2)、鱼鳔:上浮下沉、减轻比重。

(3)体色:背深腹浅(有利于防御敌害)。 (4)鱼的鳃有鳃丝、鳃弓、鳃耙三部分。

1、体形:梭形,有利于克服鱼在游泳时对水的。

2、鱼的游泳器官是鳍(鲫鱼的鳍有:

胸鳍(成对)—维持,辅助转变方向。腹鳍(成对)—维持平衡。 背鳍—掌握鱼体的平衡(关键)。臀鳍—维持平衡,协调运动。 尾鳍—产生前进的和改变运动方向。

1、鲫鱼身体呈梭形,这有利于()

A、游泳B、漂浮C、捕食D、升降

2、与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A、体表有鳞片B、用鳃呼吸C、有各种鳍D、以上三项都是

3、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4、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在陆地上无法用()来呼吸 A、皮肤B、体表C、体壁D、鳃

5、活鲫鱼的鳃丝颜色鲜红的原因是鳃丝的()

A、毛细血管丰富B、静脉血管丰富C、大的血管丰富D、动脉血管丰富 【拓展提高】(考点链接—相信你能行!)

1、下列动物类群有口无肛门、有消化腔的是() A、软体动物B、甲壳动物C、腔肠动物D、两栖动物

2、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螃蟹B、河蚌C、乌龟D、珊瑚虫

3、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 A、胸鳍和尾鳍的摆动B、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C、尾鳍的摆动D、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

4、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150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A、脊索B、脊柱C、脊椎D、脊髓

5、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海马B、鱿鱼C、章鱼D、鲸鱼

6、当人从潜水滩上走过时,水中的鱼会迅速游开,这是因为() A、鱼能通过眼睛看见有人走过来B、鱼能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变化 C、鱼耳能听到水声D、通过鼻孔鱼感知了水的波动

7、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A、呼吸B、排泄体内代谢废物C、呼吸和取食D、游泳时产生动力

8、养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水中缺少食物B、水中微生物过多C、水中缺氧D、水质容易变坏

【教学反思】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二次备课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标

1.探究水螅、涡虫的形态结构。 2.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3.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水螅、涡虫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海葵图片。(PPT2) 固着在海中礁石上的海葵,乍一看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它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获取食物的呢?

教材导学 自主学习

1.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3~5内容,回答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4~6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PPT3)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学生活动三:学生探究问题。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探究点一 观察与思考:观察水螅或观看水螅捕食的录像,讨论问题。

(1)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2)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它是如何将水蚤消化的?(PPT

4、5)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腔肠动物有什么特征?它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它与人类有什么样的关系?(PPT

6、7) 教师点拨:

腔肠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螅主要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生殖。芽体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

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 探究点二 用放大镜观察涡虫。它的体形有什么特点?这样的体形有什么优势?扁形动物的体壁与腔肠动物有什么区别?(PPT8) 教师点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自由生活;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

1 虫为食物;

其它常见的扁形动物: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这些寄生虫的消化器官很简单,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活。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腔肠动物有什么特征?它的生殖方式是什么?生活方式又是什么样的呢?(PPT9) 日本的血吸虫是怎样传播的?(PPT

10、11) 对探究活动中的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 2.学生回答: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区别。(PPT12) 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PPT13) 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课后P7的练习。(答案见课件PPT14) 2.巩固训练一。(见课件PPT

15、16) 3.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

4.巩固训练三:完成学生用书中有关题目。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 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身体呈辐射对称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体表有刺细胞 2

二、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三、方法的训练

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二、探究新知

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 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雄虫较小,体长15-25cm雌虫较大体长15-35cm 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

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和肠生端肛门。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生活史: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了解蛔虫的感染途径

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

思考预防的方法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角质层。

常见的线形动物; 钩虫和蛲虫 小结: 作业:

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

四、探究新知-----实验 认识蚯蚓的形态结构

1、身体细长圆筒形,有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2、靠近身体前端的地方有几节较大,这是蚯蚓的环带,依靠环带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

3、可以感觉比较粗糙或刺手,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些小突起------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观察蚯蚓的运动:

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发现,蚯蚓的身体不断的变粗短或细长, 并在粗糙的纸上快速的蠕动,这是蚯蚓刚毛和肌肉配合作用的结果 蚯蚓的呼吸

3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要考分泌的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故称体壁呼吸。所以用手触摸蚯蚓时,可以感觉到其表面有一层黏滑、润湿的粘液。 蚯蚓的生活习性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常见的环节动物; 沙蚕和蛭(蚂蝗)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环节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1) 作为饵料 (2) 医学药物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质,消除环境污染等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线形动和环节动物

一、线形动物:代表蛔虫

1、蛔虫的形态结构:

2、感染途径及预防措施: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细长,呈圆柱状②体表有角质层③有口有肛

二、环节动物:代表蚯蚓

二、蚯蚓的运动:肌肉与刚毛的配合蠕动

三、蚯蚓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四、蚯蚓的呼吸:依靠能分泌的粘液、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五、其他环节动物:沙蚕和蛭

六、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圆筒形

②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 ③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同学们喜欢贝壳吗?你认识长有这些贝壳的动物吗?(PPT2) 教材导学 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

4 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PPT3) 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学生活动二:学生探究问题。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探究点一 哪些是软体动物?它们有什么样的形态和生活习性?(PPT4)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软体动物有什么特征?它与人类有什么样的关系?(PPT5~13) 教师点拨:

它们生活在水中或者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不分节,多数具外壳。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它对人类有益也有害。

探究点二 观察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蜈蚣、虾等动物的图片,完成表格。(PPT14~16)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昆虫有什么特征?节肢动物有什么特征?(PPT17) 教师点拨:

昆虫的特征: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通常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其它节肢动物。(PPT

18、19) 节肢动物和人类的关系。(PPT20、21) 对探究活动中的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 2.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PPT22)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课后P17的练习。(答案见课件PPT23) 2.巩固训练一。(见课件PPT

24、25) 3.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

4.巩固训练三:完成学生用书中有关题目。

第四节 鱼

教学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5 重点: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鱼骨骼图片,观察脊柱,提问:你知道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哪些动物没有?(PPT2) 教材导学 自主学习

1.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PPT3)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学生活动二:学生探究问题。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探究点一 想一想,议一议:观察教材鲫鱼的骨骼。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哪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

探究点二 我国鱼的种类十分丰富。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可将鱼类分为淡水鱼和海洋鱼两大类。讨论:你知道有哪些淡水鱼品种吗?

探究点三 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用手摸一摸鲫鱼的体表,轻轻掀起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将鱼放在水中,观察鱼是如何运动的。讨论:

(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鱼有什么特征?它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PPT4~14) 教师点拨:

(1)脊柱对鱼的身体具有支撑作用,脊柱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使鱼可以在水中游泳。 (2)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在水中运动的阻力。鱼鳃里面有丰富的血管,每片鳃由很多细细的鳃丝构成。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鱼鳃的这两个特点对鱼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食用、药用、饲料或饵料、科研。 (2)经济:养殖业和捕捞业。 (3)文化:年画、格言、成语。

对探究活动中的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PPT15) 6 生活在水中

体表有鳞片 鱼类的主要特征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课后P24的练习。(答案见课件PPT16) 2.巩固训练一: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

3.巩固训练二:完成学生用书中有关题目。 各种各样的鱼:淡水鱼;海水鱼第四节 鱼

教学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鱼骨骼图片,观察脊柱,提问:你知道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哪些动物没有?(PPT2) 教材导学 自主学习

1.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PPT3)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学生活动二:学生探究问题。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探究点一 想一想,议一议:观察教材鲫鱼的骨骼。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哪些动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有关吗?

探究点二 我国鱼的种类十分丰富。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可将鱼类分为淡水鱼和海洋鱼两大类。讨论:你知道有哪些淡水鱼品种吗?

探究点三 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用手摸一摸鲫鱼的体表,轻轻掀起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将鱼放在水中,观察鱼是如何运动的。讨论:

(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鱼有什么特征?它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PPT4~14)

7 教师点拨:

(1)脊柱对鱼的身体具有支撑作用,脊柱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使鱼可以在水中游泳。 (2)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在水中运动的阻力。鱼鳃里面有丰富的血管,每片鳃由很多细细的鳃丝构成。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鱼鳃的这两个特点对鱼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食用、药用、饲料或饵料、科研。 (2)经济:养殖业和捕捞业。 (3)文化:年画、格言、成语。

对探究活动中的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PPT15) 生活在水中

体表有鳞片 鱼类的主要特征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课后P24的练习。(答案见课件PPT16) 2.巩固训练一: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

3.巩固训练二:完成学生用书中有关题目。 各种各样的鱼:淡水鱼;海水鱼第六节 鸟

教学目标

1.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3.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形成爱鸟、护鸟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讨论交流:观察这些鸟的图片,你知道有关鸟的成语和诗句吗?(PPT2) 教材导学 自主学习

1.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结合教材示意图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

8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PPT3)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

学生活动二:学生探究问题。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探究点一 观察教材大山雀、丹顶鹤、金雕、啄木鸟、野鸭的图片,完成表格。(PPT4~6) 探究点二 想一想,议一议:鸟类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PPT7~17) 教师点拨:

(1)体型;(2)视觉;(3)肌肉;(4)骨骼;(5)消化系统;(6)循环系统;(7)呼吸系统。

鸟具有飞行能力,不仅因为鸟有翅膀,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例如:体呈流线型,鸟的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飞行;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呼吸作用旺盛,有气囊辅助呼吸,心跳快,体温高而恒定,可快速产能补充飞行时的能量消耗。

直肠短,随时排便减轻飞行负担;消化能力强及时提供能量;食量大,提供足够的有机物;呼吸效率高,气囊减小身体比重、保护内部器官;骨骼轻、薄、中空、坚固——减轻体重;

胸肌发达——为振翅提供强大的动力;体呈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体表被覆羽毛保温、保护;前肢变成翼适于扇动空气。

鸟的主要特征:

(1)体表覆羽;(2)前肢变成翼;(3)有喙无齿;(4)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探究点三 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PPT18) 对探究活动中的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

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PPT19)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体形: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扇动空气;肌肉: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龙骨突;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排便快速;呼吸系统:有独特的气囊辅助肺呼吸;循环系统:结构完善,心跳快,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体温高而恒定。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

1.课后P34的练习。(答案见课件PPT20、21) 2.巩固训练一。(见课件PPT

22、23) 3.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

4.巩固训练三:完成学生用书中有关题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班主任先进事迹下一篇: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