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新闻

2023-06-04

第一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新闻

服务贸易新闻

聚焦深港合作新机遇 大幅开放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

2011年08月18日 11:44

来源:深圳特区报

王晓晴 通讯员 黄卫雯

昨天,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访港时公布了一系列中央政府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和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的新措施。毗邻香港的深圳备受鼓舞,多位政府及企业界人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均乐观表示,深圳与香港的合作将显著加快,深港合作将步入新阶

在中央支持香港的一系列措施中,大幅提升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居于首位。分析人士指出,分开来看香港和深圳,两地贸易结构都明显失衡,距离全球性贸易中心有着明显的差距;然而两地携手“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集深港之力的前海将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

来自前海管理局的消息显示,深圳已经会同香港方面启动了前海金融政策、法律环境、专业服务及CEPA先行先试、招商政策四个专责小组,在前海的税制、法制、金融和人才政策等方面开展研究,将尽快形成专项报告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与此同时,深港两地的其他经贸合作也在有序推动中。据悉,深港两地将联合推广、扩大深港及珠三角会展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推动深港成为世界商品集散地。市贸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发挥CEPA的政策优势,大力推动“国际采购商业圈”的建设——主要是推动建立各种大型专业市场,此项目建成后,将会成为立足深圳,辐射珠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国际采购交易平台。

目前,深港之间在科技产业上互动频频。自2007年签订“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以来,深港两地投放了大量的资源,合作资助项目涉及通讯技术、照明技术、机械人制造系统、中药检测等。现在,深港创新圈设立了6个创新基地、12个服务平台,以及4个重大专项实施工程,推动相关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香港创新科技署有关负责人表示,香港有人才、研发和融资中心的优势,深圳的优势则是较低成本和产业化,两地有互补性,这是合作的基础,而且,内地是香港高科技产品最大的市场,深港科技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自2007年以来,香港主动与深圳展开各种合作。翰宇药业有关负责人对此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以前与香港方面合作需要推着他们走,这两年则反过来,香港方面很积极,推着我们走。

此外,香港与深圳的智力合作也在发酵。在深圳高新园区,“港”字号大学成为独特风景,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在深圳的基地今年已陆续启用。深圳虚拟大学园有关负责人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地的建设接近尾声,香港浸会大学的基地正在加紧建设,该负责人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香港的大学进驻深圳,为深圳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中央支持香港发展六大措施解读

文章出处:深度报道作者:张慧敏 闫瑾发布时间:2011-08-18

提升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支持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允许人民币境外合格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探讨香港加入内地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可能性,引导内地和香港企业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加快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昨日在开启香港之行的首日便率先亮出了一份大礼包,其中的政策措施将为香港、内地两地带来哪些改变?哪些产业将随之受益?内地与香港的居民又将获得怎样的实惠?

更多服务业进入内地发展

“医疗服务方面,香港的水平一向很高,扩大CEPA受惠面之后为香港相关医疗服务进入内地提供了便利。”业内人士认为,政策明确允许香港在内地独资医院范围扩大到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将进一步加强香港与内地在医疗上的交流,为内地病人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可以服务在内地居住和工作的香港市民。

在旅游服务方面,一连串针对性措施支持香港到内地设立旅行社,并支持特区发展以香港为母港的邮轮旅游业务等。政策鼓励和引导内地与香港旅游企业和社会资本互相进入对方市场,并重点支持香港在内地设立旅行社。此外,香港特区政府将与内地旅游监管机构联合开发内地与香港“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线路,并加强对内地赴港旅行团的监管。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则表示,对香港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开放总体来说是好事,但同时也给相关行业带来了一定压力。“服务贸易的开放优势在于,相关领域的进入加强了两地的经济往来,但同时对香港开放的服务领域相对来讲属于„高端‟服务业,对内地相关行业的影响更多地在于„示范效应‟,迫使内地的相关行业对自身做出审视并做出改变,但国内相关行业实现转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白明表示。

将香港纳入自贸区实现互补双赢

在外贸方面,六项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东亚区合作,并探讨香港加入内地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可能性,今后与外资谈判时更多兼顾香港利益,增强两地在世贸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协调互动。

此次中央宣布支持香港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对香港进一步提升为国际贸易、航运及金融中心的地位尤为重要。其中,中央特别表示短期将以支持香港参与东亚区域作为重点,结合目前全球经济聚焦亚洲的势头,但对于将香港纳入到内地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当中,业内专家表示还存在一定难度。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认为:“香港虽然在中国境内,但是作为独立关税区,处在中国关境之外,内地可以支持香港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但是内地同香港签订CEPA时对原产地有要求和限制,需要防止生产转移,不能将两地混为一谈。因此,如果香港纳入内地已经签署的自贸区协定当中就相当于两地的产品产地混为一谈,所以能不能够加入进来还要看签署自贸区协定的其他区域答不答应。”

白明也认为将香港纳入到内地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当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香港是WTO成员,在WTO当中与内地是相互独立的,属于不同的成员,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签订是在WTO成员之间进行,所以,如果把香港纳入到内地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存在技术难度,容易引起贸易争端和混乱,但是双方配合的可能性比较大。”

强化香港在粤港澳区域合作地位

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将加快粤港、粤澳合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支持建设以香港为龙头的金融合作区,构建珠三角优质生活圈,支持港资加工贸易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而在此前香港与广东签订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也曾提出,两地将在生态环保、清洁发展以及养老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由于服务贸易的跨地域性不如商品贸易强,发展服务业的地域优势非常重要,而在粤港澳三地当中,香港作为国际开放港口同国际市场结合紧密,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在当前面临要素成本升高的情况之下,加强内地周边地区之间的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也体现了现代服务基地建立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白明表示。

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则认为,香港在加强同周边地区合作的同时,还应在中国特殊政策下实现转型。“内地对香港的重视程度从来没有变,随着内地全面开放的步伐加快,香港的„独家‟优势渐失,政策扶持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香港的依赖性,香港应当在发展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充分利用CEPA政策来加强自身独立性。”袁钢明强调。

加大民生等资源支持香港

在民生保障方面,内地将积极调动各方力量,采取措施继续保持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优质农副产品和电力、天然气等物资对香港市场的稳定供应。

内地是香港最重要的食物供应来源地,香港地区的肉类蔬菜供应超过九成来自内地。此次中央宣布保障各类物资的供给,包括粮食、肉类、蔬果等优质农副产品的稳定供应,有助于缓解食物价格上涨的压力。

在能源供应方面,中央宣布加快西线东输二线工程香港支线建设,确保2012年下半年实现向香港供气,“十二五”期间累计供气量达到30亿立方米以上。内地取得长期稳定的天然气做发电之用,有利于香港经济的持续发展,也能扭转过去依赖燃煤为主的发电组合,改为以天然气作为主要的发电能源,对改善空气质量有很大帮助。

在教育方面,自2012年起,试行对香港学生豁免内地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考试(即“联招考试”),内地部分高校可依据香港高中文凭考试成绩择优录取香港学生。

港股组合ETF最早年内推出

金融业一直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提升香港在亚洲乃至全球的金融中心地位,有利于香港与国际的进一步接轨。首先就是要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证券基金投资产品,交易手续与股票可以说完全相同。港股组合ETF就是成立可以直接投资于港股市场的ETF基金,可以增加ETF基金品种,因为国内比较单一,只有沪深500、上证50之类的。据了解,目前沪深交易所都力争在今年内推出港股组合ETF。

但是此前,在香港推出ETF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大技术问题是清算交收中的担保问题。据了解,这一技术问题主要是在合约交易时,买卖双方任何一方出现违约,守约方都必须履行相关的义务,保证合约正常运行。

增加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不管是赴港上市、共同代销基金还是开设分支机构,可以拓展港资机构在内地的业务范围,内地更多的业务也可以做到香港去,港资银行也可以打破类似外资银行的界限,开展多种业务。

此前由于政策、风险等种种原因港地险企入驻内地较为缓慢,政府只允许香港保险公司在内地沿海地区设立营业机构。“香港保险市场比较成熟,险种丰富,而内地市场潜力较大,二者结合可以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设离岸人民币计价中心

昨日,财政部在香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债券,获得690亿元人民币的强劲认购,一方面是人民币债券安全,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令投资者看好。

未来将增加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金融机构,允许境内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境内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可能会有更多的商业银行、公司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某国有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香港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桥头堡‟,所以扩大在香港的发债规模,可以提高境外对人民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功能完善及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记者同时注意到,新的措施支持香港使用人民币在境内直接投资,允许人民币境外合格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上述银行人士表示,最先进入到境内证券市场的境外投资者应该主要是金融机构,这样才能更好地扩大人民币存贷款业务。目前香港已有近80家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当地市场对人民币投资工具的需求日益旺盛。

不过,对于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设,郭田勇建议,随着境外人民币数量的不断堆积,为使国际化进程可持续,还需解决其市场出口,一要致力于建设离岸人民币计价的商品金融市场,二要以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为契机推进其在资本项下的可兑换。

商报记者 张慧敏 闫瑾

中央支持香港发展六大措施解读

2011年08月18日 08:04来源: 北京商报

提升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支持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允许人民币境外合格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探讨香港加入内地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可能性,引导内地和香港企业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加快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昨日在开启香港之行的首日便率先亮出了一份大礼包,其中的政策措施将为香港、内地两地带来哪些改变?哪些产业将随之受益?内地与香港的居民又将获得怎样的实惠?

更多服务业进入内地发展

“医疗服务方面,香港的水平一向很高,扩大CEPA受惠面之后为香港相关医疗服务进入内地提供了便利。”业内人士认为,政策明确允许香港在内地独资医院范围扩大到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将进一步加强香港与内地在医疗上的交流,为内地病人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可以服务在内地居住和工作的香港市民。

在旅游服务方面,一连串针对性措施支持香港到内地设立旅行社,并支持特区发展以香港为母港的邮轮旅游业务等。政策鼓励和引导内地与香港旅游企业和社会资本互相进入对方市场,并重点支持香港在内地设立旅行社。此外,香港特区政府将与内地旅游监管机构联合开发内地与香港“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线路,并加强对内地赴港旅行团的监管。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则表示,对香港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开放总体来说是好事,但同时也给相关行业带来了一定压力。“服务贸易的开放优势在于,相关领域的进入加强了两地的经济往来,但同时对香港开放的服务领域相对来讲属于‘高端’服务业,对内地相关行业的影响更多地在于‘示范效应’,迫使内地的相关行业对自身做出审视并做出改变,但国内相关行业实现转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白明表示。

将香港纳入自贸区实现互补双赢

在外贸方面,六项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东亚区合作,并探讨香港加入内地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可能性,今后与外资谈判时更多兼顾香港利益,增强两地在世贸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协调互动。

此次中央宣布支持香港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对香港进一步提升为国际贸易、航运及金融中心的地位尤为重要。其中,中央特别表示短期将以支持香港参与东亚区域作为重点,结合目前全球经济聚焦亚洲的势头,但对于将香港纳入到内地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当中,业内专家表示还存在一定难度。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认为:“香港虽然在中国境内,但是作为独立关税区,处在中国关境之外,内地可以支持香港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但是内地同香港签订CEPA时对原产地有要求和限制,需要防止生产转移,不能将两地混为一谈。因此,如果香港纳入内地已经签署的自贸区协定当中就相当于两地的产品产地混为一谈,所以能不能够加入进来还要看签署自贸区协定的其他区域答不答应。”

白明也认为将香港纳入到内地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当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香港是WTO成员,在WTO当中与内地是相互独立的,属于不同的成员,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签订是在WTO成员之间进行,所以,如果把香港纳入到内地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存在技术难度,容易引起贸易争端和混乱,但是双方配合的可能性比较大。” 强化香港在粤港澳区域合作地位

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将加快粤港、粤澳合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支持建设以香港为龙头的金融合作区,构建珠三角优质生活圈,支持港资加工贸易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而在此前香港与广东签订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也曾提出,两地将在生态环保、清洁发展以及养老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由于服务贸易的跨地域性不如商品贸易强,发展服务业的地域优势非常重要,而在粤港澳三地当中,香港作为国际开放港口同国际市场结合紧密,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在当前面临要素成本升高的情况之下,加强内地周边地区之间的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也体现了现代服务基地建立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白明表示。

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则认为,香港在加强同周边地区合作的同时,还应在中国特殊政策下实现转型。“内地对香港的重视程度从来没有变,随着内地全面开放的步伐加快,香港的‘独家’优势渐失,政策扶持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香港的依赖性,香港应当在发展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充分利用CEPA政策来加强自身独立性。”袁钢明强调。

加大民生等资源支持香港

在民生保障方面,内地将积极调动各方力量,采取措施继续保持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优质农副产品和电力、天然气等物资对香港市场的稳定供应。

内地是香港最重要的食物供应来源地,香港地区的肉类蔬菜供应超过九成来自内地。此次中央宣布保障各类物资的供给,包括粮食、肉类、蔬果等优质农副产品的稳定供应,有助于缓解食物价格上涨的压力。

在能源供应方面,中央宣布加快西线东输二线工程香港支线建设,确保2012年下半年实现向香港供气,“十二五”期间累计供气量达到30亿立方米以上。内地取得长期稳定的天然气做发电之用,有利于香港经济的持续发展,也能扭转过去依赖燃煤为主的发电组合,改为以天然气作为主要的发电能源,对改善空气质量有很大帮助。

在教育方面,自2012年起,试行对香港学生豁免内地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考试(即“联招考试”),内地部分高校可依据香港高中文凭考试成绩择优录取香港学生。 港股组合ETF最早年内推出

金融业一直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提升香港在亚洲乃至全球的金融中心地位,有利于香港与国际的进一步接轨。首先就是要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证券基金投资产品,交易手续与股票可以说完全相同。港股组合ETF就是成立可以直接投资于港股市场的ETF基金,可以增加ETF基金品种,因为国内比较单一,只有沪深500、上证50之类的。据了解,目前沪深交易所都力争在今年内推出港股组合ETF。

但是此前,在香港推出ETF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大技术问题是清算交收中的担保问题。据了解,这一技术问题主要是在合约交易时,买卖双方任何一方出现违约,守约方都必须履行相关的义务,保证合约正常运行。

增加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不管是赴港上市、共同代销基金还是开设分支机构,可以拓展港资机构在内地的业务范围,内地更多的业务也可以做到香港去,港资银行也可以打破类似外资银行的界限,开展多种业务。

此前由于政策、风险等种种原因港地险企入驻内地较为缓慢,政府只允许香港保险公司在内地沿海地区设立营业机构。“香港保险市场比较成熟,险种丰富,而内地市场潜力较大,二者结合可以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设离岸人民币计价中心

昨日,财政部在香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债券,获得690亿元人民币的强劲认购,一方面是人民币债券安全,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令投资者看好。

未来将增加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金融机构,允许境内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境内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可能会有更多的商业银行、公司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某国有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香港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桥头堡’,所以扩大在香港的发债规模,可以提高境外对人民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功能完善及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记者同时注意到,新的措施支持香港使用人民币在境内直接投资,允许人民币境外合格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上述银行人士表示,最先进入到境内证券市场的境外投资者应该主要是金融机构,这样才能更好地扩大人民币存贷款业务。目前香港已有近80家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当地市场对人民币投资工具的需求日益旺盛。

不过,对于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设,郭田勇建议,随着境外人民币数量的不断堆积,为使国际化进程可持续,还需解决其市场出口,一要致力于建设离岸人民币计价的商品金融市场,二要以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为契机推进其在资本项下的可兑换

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200亿元

2011年08月18日 07:36来源: 证券时报网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昨日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宣布了一系列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深化两地合作的新政策。

李克强指出,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中央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了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与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大幅提升内地对香港服务贸易开放水平。目前内地对原产于香港的货物已全部实行零关税,同时正在推动服务业对香港扩大开放。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八的磋商已经启动,将在年内签署。内地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扩大对香港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开放,包括香港业界关注的医疗服务、建筑服务、律师服务、检测认证等领域。支持香港在内地设立旅行社。还将进一步放宽服务提供者的标准,充实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内容,切实扩大CEPA的受惠面。到“十二五”末,通过CEPA,基本实现内地和香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第二,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金融业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提升香港在全球及亚洲的金融中心地位,对香港发展至关重要。将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继续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允许内地港资法人银行参与共同基金销售业务。内地将不断提高对港资银行开放的层次和质量,支持港资银行在广东省内以异地支行形式合理布点、均衡布局。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设立营业机构或通过参股方式进入内地市场。

也许是基于海内外退市制度的比较和矫正A股主板现行退市制度的弊端,2009年,创业板推出伊始就明确将严格退市列为未来制度建设的方向。根据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初步设想,直接退市、快速退市和杜绝借壳炒作被列为创业板退市制度三项基本原则。

我们认为,创业板具有试点更严格退市制度的有利条件。除没有历史负担之外,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建立和前期“买者自负”原则的充分宣传,都为直接退市试点作了一定的准备。创业板先行试点较严格的退市制度,条件具备时再推广到全市场,应该是一个稳妥的选择。当然,退市制度建设和发行制度完善一样,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周密的配套安排,充分考虑市场各方的承受力,谨慎决策,各方面一起“给力”。

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各利益方博弈的复杂性。退市意味着还垃圾公司以真面目,必将导致垃圾公司股价重估,牵涉到各方的巨大利益。要从正本清源的高度出发,抵制住利益集团压力,不能养痈遗患。其次,要更新观念。长期的软约束使各方形成了思维惯性,炒作垃圾股时极度兴奋,一到真正退市又喊痛,这种心态和思维一定要改变。地方政府也要抛弃原有思维,走出靠“保壳”来培育和壮大本地资本市场的误区。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尽快建立我国的投资者法律救济制度。因为上市公司经营失败,投资者也是受害者,导致上市公司失败的除经营环境原因之外,往往还伴随着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的失职、欺诈乃至违法,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司法救济制度,由投资者来承担全部公司损失,也有失公允。投资者能便利且有效地向公司追责,是严格退市制度顺利推出的一个重要条件。

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这也有利于两地携手合作,克服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第三,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具有天然优势。中央政府将积极支持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拓展香港与内地人民币资金循环流通渠道,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开展外资银行以人民币增资试点,支持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

增加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金融机构主体,允许境内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境内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中央政府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将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安排,并逐步扩大发行规模。这是促进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和完善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四,支持香港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中央政府继续支持香港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近期重点支持香港参与东亚区域合作,并探讨香港加入内地已签署自贸区协定的可能性。在今后对外自贸区商谈中,更多地兼顾香港的利益和关切。

第五,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

第六,发挥香港在粤港澳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10新基今年延长募集期

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昨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李克强在演讲中提出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揽子新措施。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商务部长陈德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等也出席了论坛。

RQFII

中资券商或最先从中受益

在李克强宣布的多项惠港政策中,RQFII无疑是最受业内关注的。“在港的人民币存款已达5500亿元,然而利用途径却很少,总得给个途径去消化。”时富金融高级研究经理田勇昨日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解释小QFII推出的原因。

据田勇分析,小QFII推出初期,管理层可能会将试点给予在港设立分支机构的中资券商,“可能主要考虑到中资券商在筛选热钱方面比较在行且比较用心。”

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阎峰昨日表示,虽然现在RQFII具体细节及推出时间尚未明确,但估计会参照QFII的运作方式,先批资格,再批额度,再发产品。

据阎峰预测,首批获批资格一定不包括外资金融机构,港资是否在内则不清楚,而在港中资券商显然将近水楼台先得月。海通证券(600837,股吧)监事会主席王益民昨日更称,海通将积极争取首批RQFII资格,公司所有准备工作均已准备就绪,只待政策正式出台便可操作。

受该消息提振,昨日几家在港上市的中资券商股近乎井喷。截至收盘,申银万国(0218.HK)涨幅达到21.25%,盘中涨幅一度高达34%,成交额达3429万港元,而前一交易日只有区区65万港元,国泰君安国际(1788.HK)、中国光大控股(0165.HK)和海通国际(0665.HK)收盘涨幅也分别达9.92%、8.16%和8.59%。

与内地联系较为密切的港资券商第一上海(0227.HK)和时富金融服务集团(0510.HK)昨日也分别上涨22.22%和20.47%。

规模不大对A股影响有限

市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小QFII终于被管理层推上议事日程,按理说此举将给A股带来增量资金,然而昨日面对港股的风升云起,A股则是巍然不动,全天均在开盘点位附近徘徊。

“初期200亿元的规模成不了大气候。”时富金融高级研究经理田勇对商报记者表示,“更何况还不是立即推出。”

“境外人民币到年底估计在1万亿元左右,这其中有多少规模会形成RQFII?形成后又有多少会进入A股市场?”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估计规模不会很大。

李迅雷更指出,RQFII推出,中长期来说对A股的利好较为有限,“QFII推出时国内投资者也很激动,但现在不是也归于平静了?”据他分析,国际热钱对投资中国企业和股市兴趣不大,热钱最感兴趣的是境内外人民币利率市场,“国内利率高,香港利率低,利率市场回报优厚。”

李迅雷分析认为,政府推出此举,主要在于减弱国际热钱对人民币利率体系的冲击力度,让热钱通过合规渠道进入内地。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开放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证券市场是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安排,“为人民币资本项下实现完全可兑换进行了铺垫。”

港股ETF

半港股直通车年内或推出

李克强昨日同时宣布,将在内地推出港股ETF,这一政策被业内解读为“半港股直通车”,同样是被业内呼吁良久。

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表示,内地引入港股组合ETF实施方案已完成,清算和交收最终担保问题这一技术问题已解决,推出港股ETF时机已成熟。香港相关部门更是指出,港股ETF今年可以出台。

“此举是为了吸引内地资金进驻港股市场,无疑能为港股提供增量资金。”时富金融高级研究经理田勇对商报记者表示,“一旦大市向好,最先受益的依然是券商或带有经纪业务的香港银行股。”

昨日,在港上市的券商除了上述大幅飙升的内地券商股,耀才证券金融(1428.HK)、汇富金融(0188.HK)和英皇证券(0717.HK)也分别大涨了12%、11.70%和6.56%。

此外,就连A股中券商股也被炒了一把。截至收盘,方正证券(601901,股吧)(601901)和东北证券(000686,股吧)(000686)分别上涨4.43%和3.02%,中信证券(600030,股吧)(600030)、国海证券(000750,股吧)(000750)和山西证券(002500,股吧)(002500)等涨幅也均在1%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港股ETF具体规模尚未曝出。据业内分析人士猜测,按照管理层一贯审慎的原则,首批额度不会太大,预计对单日成交规模600亿至700亿港元的香港市场而言,起不到多大的提振作用。

FDI

港企可持人民币直投内地

周小川昨天在论坛上透露,中央积极支持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未来将扩大到全国所有省市区,结算量将更大。为满足在港人民币的投资需求,内地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将提高,今年初步决定提高到500亿人民币。

周小川还表示,过去赴港发债主体主要是金融机构,未来将扩大到非金融机构,在发债规模中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各占一半。

周小川指出,中央还将进一步扩大在港人民币的回流渠道,除RQFII外,内地将尽快修改外资投资有关条例,允许香港持人民币企业赴内地直接投资?穴FDI?雪,稳步开展试点。

李克强昨日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宣布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经贸方面

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对香港的开放。争取到“十二五”末期,通过《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穴CEPA?雪,内地对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抓紧磋商并于今年年内签署CEPA补充协议八,进一步深化服务贸易开放,充实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合作内容,继续推动在广东等省?穴市?雪先行先试。

继续支持香港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近期,将以支持香港参与东亚区域合作为重点,探讨香港加入内地已签署自贸区协定的可能性,或支持香港与已和内地签署自贸协定的贸易伙伴直接商谈。

支持境外企业?穴包括香港企业?雪使用人民币赴内地直接投资。修订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和推动人民币的外商直接投资。

支持香港铁路公司深化与北京、上海、深圳市地铁建设和运营方面的合作,并扩展到杭州等市。

●金融方面

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穴交易所交易基金?雪。继续支持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允许内地港资法人银行参与共同基金销售业务。支持香港的保险公司设立营业机构或通过参股的方式进入市场,参与和分享内地保险市场的发展。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为更多企业在与香港地区开展贸易和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提供便利,进一步加强香港人民币结算中心的地位。增加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金融机构主体,允许境内企业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稳步扩大境内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即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

●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

加快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香港支线建设,确保2012年下半年实现向香港供气,“十二五”期间累计供气量达到30亿立方米以上。

在部分高校试行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自2012年起,试行对香港学生豁免内地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考试?穴即“联招考试”?雪,内地部分高校依据香港高中文凭考试成绩择优录取香港学生。

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旅游方面

推进内地与香港旅游海外联合推广工作。联合开发内地与香港“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线路。

支持内地与香港旅游企业拓宽合作范畴。鼓励和引导内地与香港旅游企业和社会资本互相进入对方市场,重点支持香港在内地设立旅行社。

●粤港合作方面

将“衔接内地港澳交通”列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建设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今年底建成内地段,逐步实现全线与京广客运专线、杭福深等东部沿海铁路的接驳。推进港珠澳大桥建设,实现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高速公路连通。优先考虑与香港企业的合资合作,推进深圳盐田港区、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

积极研究连接香港和深圳两个机场之间的港深西部快速轨道线建设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昨为香港贸易服务业带来令人振奋消息:除年内与港签署「CEPA 8」外,还争取到「十二五」末,对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他表示,内地「十二五」期间,力求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去年43%增加到2015年的47%,以内地的经济总量来说,即便是提高1个百分点,也就是要新增4,000亿元,届时必为港带来巨大商机。

李克强昨在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时,多番谈到对香港开放内地服务业市场问题,指内地正在推动服务业对香港扩大开放,他并为内地服务产业市场开放定下初步时间表,「到『十二五』末,通过CEPA,基本实现内地和香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扩CEPA受惠面 粤续先行先试

此外,他又透露,CEPA补充协议八的磋商已启动,并将在年内签署。同时,内地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扩大对香港传统优势服务业和新兴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内地还将进一步放宽服务提供者的标准,充实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内容,切实扩大CEPA的受惠面,继续推动在广东等省市先行先试。

服务业总量将达26万亿商机巨

他又描绘内地服务业的巨大商机,指内地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已经居第二位了,但是内地的服务业的比重偏低,不仅是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的水平,而且和内地发展水平相似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偏低的,「在现代服务业、高端服务业方面,可以说还供给不足」,「如果按提高4个百分点算,不考虑价格变动的因素,届时服务业的总量将要达到26万亿元人民币,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市场需求」。

对于香港如何结合国家扩大服务业发展的策略,李克强说,香港在服务业方面有独特优势,不仅是比重高,服务业的水平也高,质量也高,人才济济,「可以说也实事求是的说香港的服务业是有着国际竞争力的」,「两者结合,利国利港利民。」

支持本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随着香港的主要贸易伙伴积极寻求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香港也不能落后形势。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对香港进一步提升为国际贸易、航运及金融中心的地位尤为重要。其中,中央特别表示短期将以支持香港参与东亚区域作为重点,正好配合当前环球经济聚焦亚洲的势头。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言人表示,欢迎李克强宣布之挺港措施,并指符合业界期望,亦达致双赢。发言人说,措施包括容许旅行社在内地开分行,有助推动粤港澳旅游,并配合香港邮轮码头落成,相信可吸引更多游客。港府会鼓励业界利用措施,拓展一程多站旅游,及发展三地成为休闲旅游中心。另外,在创新科技方面,为配合「十二五」发展,政府会加强支持,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疗等方面,提升科研能力。他又表示,今年可签订CEPA补充协议八,但未有透露哪些行业受惠及实际内容。

海南上半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约130亿元

南海网 http://时间:2011-08-18 06:49 来源: 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彭青林

本报讯(记者彭青林)记者从各有关单位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完成结算额约130亿元,与去年下半年相比略有增加,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

据悉,自去年6月我省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以来,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去年有40多家企业获批试点单位,结算金额共113.93亿元,位居同批开展试点业务省(市)的第三位,为海南企业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极大的结算便利,有效地助推了海南省外贸进出口增长。

到6月底,海南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在各主要业务领域都推出了产品,并完成了相关业务,为我省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作为我省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开展的“主力军”,海南中行今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达89.10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占据我省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的70%,始终保持行业领军地位。

据海南中行介绍,上半年,该行努力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投融资领域的全面发展,在进口贸易、服务贸易以及资本项下均实现了突破。该行积极利用政策空间和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需求空间,加快跨境人民币产品的创新,加强与海外分支机构的发展联动,并顺应市场环境和需求变化,推出跨境人民币转汇、跨境人民币协议付款、人民币协议融资等创新组合产品。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扩展到了省内几乎所有主要商业银行,多数银行均推出了相关产品,开展了相关业务。虽然,其他银行所占份额较少,但工行等银行的业务发展速度较快,显示出海南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潜力。

李克强宣布深化内地与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新政策

六大措施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

日期:2011-08-18 作者: 来源:文汇报

第一,大幅提升内地对香港服务贸易开放水平; 第二,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第三,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第四,支持香港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

第五,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第六,发挥香港在粤港澳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本报讯

综合新华社消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国家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举办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17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促进国家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事关国家与香港的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只要内地和香港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两个长期的目标,为增进内地和香港民众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论坛于上午9时30分开幕,会场内气氛热烈,座无虚席。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首先致辞,对李克强副总理来港出席论坛表示诚挚欢迎,对中央政府给予香港的一贯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在全场约1000名与会人士热烈的掌声中,李克强发表了题为《协力求发展合作促繁荣》的主题演讲。

李克强指出,进一步发挥香港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优势,发挥香港在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深入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完善,需要发挥香港通达国际市场的窗口和平台作用。国家推动经济转型、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需要发挥香港服务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需要发挥香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只要把独特的优势巩固住,把应有的作用发挥好,香港就一定能够实现更大的发展。

李克强说,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中央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了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与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这体现了“一国两制”下内地对香港优先开放的一贯政策,目的是推动内地和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大幅提升内地对香港服务贸易开放水平。目前内地对原产于香港的货物已全部实行零关税,同时正在推动服务业对香港扩大开放。CEPA补充协议八的磋商已经启动,将在年内签署。内地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扩大对香港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开放,包括香港业界关注的医疗服务、建筑服务、律师服务、检测认证等领域。支持香港在内地设立旅行社。还将进一步放宽服务提供者的标准,充实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内容,切实扩大CEPA的受惠面,继续推动在广东等省(市)先行先试。到“十二五”末,通过CEPA,基本实现内地和香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第二,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金融业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提升香港在全球及亚洲的金融中心地位,对香港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继续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允许内地港资法人银行参与共同基金销售业务。内地将不断提高对港资银行开放的层次和质量,支持港资银行在广东省内以异地支行形式合理布点、均衡布局。支持香港保险公司设立营业机构或通过参股方式进入内地市场,加强双方在保险产品研发、业务经营和运作管理等方面合作。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这也有利于两地携手合作,克服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第三,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具有天然优势。中央政府将积极支持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拓展香港与内地人民币资金循环流通渠道,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开展外资银行以人民币增资试点,支持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

第四,支持香港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中央政府继续支持香港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近期重点支持香港参与东亚区域合作,并探讨香港加入内地已签署自贸区协定的可能性。在今后对外自贸区商谈中,更多地兼顾香港的利益和关切。同时,增强两地在世贸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协调与互动,不断提高香港参与多边和区域合作水平。

第五,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香港拥有金融、贸易、投资、法律、会计、咨询等方面的优势,内地企业“走出去”步伐正在加快,内地和香港合作大有可为。我们将从项目对接、投资拓展、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内地企业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内地和香港企业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商品营销网络;鼓动内地和香港企业以联合投资、联合投标、联合承揽项目等方式,共同开拓国际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第六,发挥香港在粤港澳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粤港澳经济规模已居世界都市圈前列,香港的独特地位能够在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方面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内地将加快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

世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支持建设以香港为龙头的金融合作区域,构建现代流通经济圈,共建珠三角优质生活圈。推进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支持港资加工贸易企业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

我们将深化内地与香港旅游开发、生态环保、清洁发展、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养老服务等方面合作。制定财税、土地、劳保、人才等支持政策,大力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积极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加快内地与香港基础设施对接,完善珠三角地区与港澳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粤港供水、供电、供气等网络合作,到2012年下半年实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香港支线向香港供气。

李克强表示:“香港与祖国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这里我重申,凡是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有利于内地和香港共同发展的事情,中央政府都将尽最大努力去做。我相信,在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香港一定会谱写新的华章,创造新的辉煌!”

第二篇:中国金融服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

从这两张图表可以清晰地看到,自2000年以来,中国金融服务的发展处于增长的趋势,2006年的出口额是 2000年的1.86倍,2006年的进口额是2000年的9.19倍。显然,中国金融服务进口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时期中国金融服务出口的增长速度。从金融服务进出口总额来看,除了 2001年和2004年以外,其他年份的中国金融服务进出口总额均处于增长的发展态势。从金融服务进出口差额来看,除了2001年中国金融服务顺差,其他年份均是逆差。而且自2002年以来,中国金融服务贸易逆差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

从中国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来看,中国金融服务出口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还非常低,2000-2006年中国金融服务出口占中国服务贸易的比重还不到0.5%,尤其是近年来的总体趋势是所占比重还在逐步降低。同样,中国金融服务进口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比重也非常低。这充分说明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内容的中国金融服务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在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中的地位非常弱,这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服务贸易的内部结构发展的格局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构想

(一)动员各方面力量,建立政府协调机制,提高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意识

(二)加强金融服务贸易统计工作,为政府决策及学术研究提供决策依据和准确信息

(三)实行市场化、层次化和制度化的人力

(四)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打造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金融功能区的品牌

(五)建立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在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对金融业的监管,特别是要按照国际化标准,科学规范地进行行为监督和业务监管,并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

(六)全面贯彻“走出去”战略,鼓励银行业向外发展

第三篇: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与劣势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国与国之间主要出于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教育输入输出,是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服务贸易相结合的产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急剧增长,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教育已经成为他们国家服务贸易的重要部门,全球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额每年高达 300亿美元以上,国际教育成为名符其实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 济增长点。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发展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教育市场竞争,从而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我国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优劣势分析

我国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既有比较优势,也有相对弱势。辩证地看待这种状况,是确定相应的贸易策略和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一)比较优势

市场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服务市场。2004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3648.98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2000多万人, 民办教育在校生1768.38万人。这一市场规模还是在约束需求的条件下实现的。2004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48.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 19%,潜在教育市场同样十分巨大。在教育服务供给方面,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个体系完善、质量良好、教育严格的教育体系,建有各类高中阶段教育学校 31407所,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校2236所,民办高校(机构)7.85万所,教育服务供给发展能力强劲。

产品优势。中国的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得汉语、中医药、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戏曲等传统学科专业和 中国法律、中国财经等新兴学科专业越来越受到世人青睐。比如,汉语与英语一道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日本95%以上的大学将汉语作为最主要的第二外 语,美国将汉语作为公共外语的大学超过700所,法国近几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考生人数以每年60%的速度递增。我国作为汉语的母语国,提供和 发展汉语教学服务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要素禀赋优势。

成本优势。我国高等学校生均运行成本目前维持在1.2万左右,而美国高校仅生均经常性开支一项即达18383美元。 (1995-1996),为我国的十多倍。生均成本构成中,教师要素的工资是主要部分。据《光明日报》(2002年9月10日)报道,2001年我国高校 教职工平均工资为18054元,而美国高校(2002年)全国教师平均工资达6万多美元,约为中国的27倍。

(二)相对劣势

1.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同度较低 我国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国际认同度较差,是制约我国国际教育服务出口贸易发展的瓶颈,也是进口贸易规模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尽管加入WTO 后,我国政府已先后与20多个国定和地区正式签署了《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但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承认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和学位。而 且,由于高等教育中各个院校有权制订各自的录取标准,对于每一个国际学生而言,要顺利进入某所国外院校就读,仅有政府层面的资格保证是不够的,还必须达到 该院校的具体录取要求。 2.教育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育服务仅仅视为公共产品,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即使举办各类民办学校也主要是针对政府对教育投资的不足。由于产权 制度和竞争机制的缺失,在教育处于卖方市场的条件下,教育服务提供者就既无动力又无压力去提高效率和改善品质,这是我国教育服务低效和优质教育供给匮乏的 基本原因。正如克拉克在解释美国大学在国际上的优良素质同它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所占据的位置形成鲜明对照这一现象时认为:“虽然全面的答案非常复杂,但是从 历史和组织的角度,解释集中在多样性的机构在一个具有独特的竞争性的领域中所采取的主动性上面„„正是由于学府之间的竞争性互动,才形成了„„在大众化的 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精英结果”。面对竞争的、开放的国际教育服务市场,我国似乎并没有作好足够的市场准备。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

英国文化协会和澳大利亚IDP教育机构曾预测,全球范围内出国留学的人数2003年为310万,到2020年将增长到580万,上升幅度超 过87%。这是一个令世界各国垂涎的巨大贸易市场。作为贸易大国,我们必须及早制定相关发展对策,积极发展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抢滩更大的市场份额。

(一)树立教育产业观。在开放的条件下,无论发展何种贸易,都必须尊重产业和市场运行规律,要充分利用市场这一效率机制来实现利益的最大 化,教育服务贸易不可能例外。因此,发展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必须首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产业观。当代经济学的发展已经从理论上给出了论 证,包括教育在内的传统公共部门同样需要引入或部分引入市场机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育产业观并不排斥政府的作用。市场解决的是效率问题,但无法解决公 平问题,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标只能是政府的基本责任。将市场的效率机制和政府的公平机制完善地结合起来,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 易的一条必经之路。

(二)培育和完善教育服务市场体系。在建立教育服务市场体系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现代教育产权制度,要构造一个以真正意义上 的学校法人产权为基础的融国有产权、共有产权和个人产权为一体的教育产权结构,明确界定政府、高校和市场的权能边界,由此生成对教育市场主体的产权激励机 制。同时,有意识地在诸如招生、拨款、师资配置等教育领域引入一些竞争机制,逐步培植我国教育市场主体以赢得竞争和发展能力。

(三)加快建立我国教育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实施质量认证、参加国际教育质量活动是解决学历学位互认问题的正确选择。与其寻求国家间外交对等 式的学位互认,不如着力建设我国自己的教育质量标准、保证体系和质量认证机制,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教育形象,提升我国教 育系统的国际地位。在这方面,我们应抓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定科学的质量标准,建立以认证为基础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保证体制与机制。

(四)制定并实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不仅是减少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持我国世界影响 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把来华留学生教育上升到国家教育战略高度,制订并实施系统性、综合性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中,相关支持体系建设意义 重大。必不可少的支持策略包括制订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外国留学生权益;发挥政府在宣传、推介等服务上的规模经济优势;适度扩大对外教育投入,增加来华留学 政府奖学金额度;扩大招生院校规模及其招收留学生的自主权;抓紧实施“211工程”和“985计划”。

(五)创设多元化文化氛围。教育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各国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制度不同,各国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文化传统。当今时代,多元文 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而不同”将是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我们要发展国际教育,就必须面对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并且要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 襟去主动地接纳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文明,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调之上创设多元文化氛围,为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学生在这里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提供便利,同时也突 出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开放性。(王红斌 江西财经大学)

第四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一、标题解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王燕同学,东盟十国是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服务贸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和东盟各国应在加快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保障服务贸易良好发展的一系列协议,采取不同策略逐步发展服务贸易,消除服务贸易中产生的摩擦,以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解读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双方领导人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经过长时间协商和谈判决定2010年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然后双方相继于2005年7月、2007年1月和2009年8月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是规范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处理与服务贸易相关问题的法律文件,参照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模式,规定了各方开展服务贸易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以及权利和义务,同时附件中包括了中国与东盟10国开放服务贸易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定义和范围。其规定了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定义和范围,如商业存在、法人、服务贸易等,协议适用的各缔约方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及不适用的范围。

第二,义务和纪律。其包括透明度、国内规制、承认、商业惯例、保障措施、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补贴、合作等条款,规定了双方在CAFTA框架下开展服务贸易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具体承诺。其对市场准入、国民待遇、附加承诺、承诺的适用与扩大、逐步自由化、具体承诺减让表和减让表的修改等内容作出了规定。第四,其他条款。其包括联络点、审议、修正、争端解决、协议生效和交存等条款,规定了实施协议的程序性问题。《服务贸易协议》是中国在CAFTA框架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的第一个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是继《货物贸易协议》后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此外,为促进服务贸易的便利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还签署了一系列服务业方面的多个双边、多边协议。如中泰、中菲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与东盟签署的《运输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信息通信合作谅解备忘录》等。服务贸易作为贸易规则的重要调整对象,为绝大多数一体化组织所规范。①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涵盖的只是一小部分范围,对于CAFTA的服务贸易总量的影响不是太大,中国和东盟双方是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的特点进行渐进式开放的。这些协议对CAFTA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需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

为加速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各缔约方尽快完成服务贸易协议谈判,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禁止针对服务贸易采取新的或增加歧视性措施,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所作出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的基础上,继续扩展CAFTA服务贸易的广度和深度。根据《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将分别在建筑、环保、运输、文体和商务服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作出新的市场开放承诺,进一步开放上述服务领域,放宽一定限制等。另一方面,中国和东盟在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服务领域的合作也将日益加深,相互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服务贸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部分,随着服务贸易法律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与完善,对CAFTA服务贸易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机遇

服务贸易在全世界发展速度相当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东盟,服务贸易成为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新的合作机遇: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CAFTA内服务市场是新兴市场,服务贸易市场发展潜力广阔,对各国服务提供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以适当放宽服务业贸易限制,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更好地利用一些国家的技术优势,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全面推动CAFTA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

2.《服务贸易协议》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服务贸易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深化和加强双方服务部门的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的增长。双方正确运用WTO相关规则,根据《服务贸易协议》逐步减少对服务部门的一些限制,扩大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这会对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中国和东盟双方将有步骤地对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进行谈判。谈判将着眼于逐步加强成员间旅游服务、商务服务方面的合作,对金融、保险和电信等服务业将按照WTO承诺稳步推进。这将有利于彼此深入参与国际服务领域的合作,开展服务贸易谈判,进一步拓展服务部门的互利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部门的合作水平,丰富CAFTA的服务内涵,相互吸取对方服务业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更要迎接挑战

《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和服务贸易领域的谈判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中国与东盟目前的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同样也面临着自身和外界的双重困难与挑战,不利于发展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服务贸易。

1.中国服务贸易起点低、基础差,缺乏国内的产业支撑,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水平不够,影响了对东盟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资金、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影响,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健全,服务贸易管理滞后。

2.服务贸易存在许多法律障碍,不能毫无顾忌地开放服务业,否则有可能危害国家经济安全。一方面,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开放部门和规模仍较小,市场竞争能力不够,市场准入的限制却多。另一方面,某些部门存在法律空白,透明度不够。例如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出台《旅游法》,对这些零散的规定,外国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难以了解。

3.东盟10国服务业虽然在总量上超过中国,但整体上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量占中国的总贸易量比重不是很大,东盟10国服务贸易水平、特点不一,存在不同程度的服务贸易壁垒,而且服务贸易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对于服务贸易不能设立太多的限制。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服务贸易的同时,还要注意防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减少贸易壁垒。

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时,必须尊重东盟和中国的不同利益,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现实出发,减少矛盾,更好地保障各国的经济利益在加快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应各自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双方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0年要深化多边双边经贸合作。加强和改善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如今,中国与东盟10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合作快速推进,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呈上升趋势。根据数据统计,2008年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4%。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将会继续增长。但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服务贸易大多集中在旅游、教育服务等低端领域,金融等高端服务贸易的部分则较为落后,需要针对劣势扩大合作,使双方的服务贸易形成较强的互补性。

(一)对于不同的服务贸易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策略逐步发展CAFTA服务贸易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将服务贸易分为跨境服务、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四种。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发展策略:(1)对跨境服务方式应持谨慎的开放态度,同时加强国家间监管的合作。跨境服务通常涉及信息技术、网络等高尖端技术,且服务提供者不在境内,对其难以实施有效控制。(2)境外消费方式一般不会对国内服务业和公共秩序、国家安全带来直接冲击,应给予市场准入(3)商业存在能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商业存在服务有利于服务提供者的批量生产,取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和价格。(4)对于自然人流动方式,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大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专业高级人才比较缺乏,因此应着重吸引国外高级人才。

(二)开展CAFTA服务贸易时应规范服务贸易的法律规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近20多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呈持续发展的势头,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规定同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规范一样,正在形成自己的体系,但国内有关服务贸易法律规定对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规范的不足也有很多。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法律交流和研究刚起步,我们可以从东盟国家的法律、司法制度和司法实践方面学习,使我们适应中国一东盟经济发展和合作的要求。例如参加研讨会增进东盟成员方之间对各自法律制度、规范的了解,促进成员国服务贸易的全面协作。中国政府应鼓励开展服务贸易的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一个整体,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制定本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时,应利用世界服务贸易飞速发展的时机促进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针对自己的劣势,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发展本国的服务业,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充分运用争端解决机制消除服务贸易中的摩擦,促进服务贸易的良好发展

CAFTA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协调服务贸易的要求,在服务贸易领域发生纠纷时,可以适用争端解决机制来提供制度保障。《争端解决机制协议》适用于《服务贸易协议》,保证了CAFTA服务贸易的正常运转。CAFTA应吸收WTO及其他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合理恰当地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加强政府在促进服务贸易中的作用,以保护服务贸易的顺利进行。争端解决机制模式更体现出一种自愿、协调和自我约束的特点。因而,CAFTA内成员国之间可以设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争端处理机制。此外,CAFTA应注重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逐步形成司法化或准司法化的具备强制性的解决机制。应当掌握和运用中国与东盟签署的《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完善各项协调机制,更好地解决服务贸易纠纷,实现CAFTA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与建设。

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目前面临的不足,一是应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的交通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关键是要着力解决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问题,加快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努力加大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力度,放宽对东盟欠发达国家的贸易限制,进一步扩大双方服务贸易与合作规模,提高整体竞争力。此外,为应对挑战,消除服务贸易障碍,CAFTA的各国应加强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研究,努力掌握CAFTA相关的规定及贸易规则,针对具体情况切实进行服务贸易合作。中国和东盟10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各国的服务贸易相对来讲发展比较缓慢,但前景很广阔,中国和东盟各国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建立完整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加快服务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五篇:L0219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分析的开题报告

浅论电子商务对上海外贸的影响及其对策(开题报告) 1

中国对外贸易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2609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不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交易数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是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贸易逆差较为严重。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能够直接反应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高低,而且能够对国家的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产生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本文在充分认识对外服务贸易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对外服务贸易,问题,措施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得到了很快的发展。2005年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相比2004年增长了16%。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增加了18%和15%。贸易逆差从1996年以来首次出现改变,降幅为3%,到了2006年中国的对外服务贸易相比于2005年又增长了22%,实现贸易逆差超过80亿美元。在世界的对外贸易排名中上升了17位。中国的对外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同时期中国对我服务贸易的出口额则仅仅占整个贸易的十分之一,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

虽然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对外服务贸易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的,比如贸易的局部结构不平衡。从对外服务贸易外部的结构来看,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主要是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国家和的确的依赖性较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很容易受到这些国家的影响,进而造成对外贸易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从对外贸易的内部结构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地区差异性较大,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的对外服务贸易不发达。而内地和沿海的这种差异很容易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阻碍,尤为严重的是,中部、西部服务业水平和对外服务贸易的不高会拉大其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上的差距则会对如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营销。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的这种局部结构失衡现象不仅会制约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而且会给我浅论电子商务对上海外贸的影响及其对策(开题报告) 2 国整个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所以,本文在充分分析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比较可行的措施。

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中部和东部老工业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发展对外服务贸易的现实情况下,分析和研究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 相关文献综述

一、服务贸易的概述

服务贸易是经济学里面的一个新的概念。服务,指的是通过某种劳动所提供的具有特定的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产品所具有的价值一样。在西方经济学中提到了服务贸易这样的一个概念,在1972年,经济合作协会才把这样一个概念以独立文献的形式公布出来。

国内对服务贸易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认为服务贸易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三种类型则能从整体上概括服务贸易。第一,服务贸易指的是服务的提供者或者消费者在进行服务的过程中,根据双方的需要进行一个交易的活动;第二,不一定要求贸易进行的双方有跨国的行为,有的地方只需要出现劳动服务的输入或者输入这样的一个过程;第三,服务贸易不仅仅是指商品或者服务之间的行为,它还可以交换科技、书籍、数据等形式的东西。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服务贸易可以从整体和局部来分析,从整体来看,它不仅包括有形劳动的交易,也包括无线的如卫星信号的传输、技术贸易等。而从服务贸易局部来看的话,主要指有形的交易活动,出现跨国的服务行为。

二、国内对服务贸易问题的研究

(一)早起的服务贸易研究主要着重于发展趋势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尽管发展的时间很晚,但是其努力的速度是显而易见的。整体上来说,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了时间的限制,但是我国处于建国初期,很多的政策和做法都是不成熟的,这样因素使对外的服务贸易发展很慢;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到20世纪初期,随着国内经济政策的改变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外服务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阶段的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关系等方面来开展,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从理论的层面进行,认为我国要想把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好,要做到的内容有:政策上要做到有计划地开放市场,鼓励新生企业的发展,适当学习国外的先进经营等;第三个阶段指的是从浅论电子商务对上海外贸的影响及其对策(开题报告) 3 20世纪初到现在,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跟建国初期相比,取得了很大的变化。

(二)加入WTO之后,多元化的市场极大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组织,对外服务贸易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研究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对策、理论,而且开始对对外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我国一些企业和部门的服务 贸易发展的水平,对其竞争力进行评估和分析,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实际数据进行研究。

在前面进行的理论研究中,有部分学者提出发展中国家不适合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因为他们自身的现状制约了理论的发展(张英、宋立功 ,2002)。与之对应的观点是,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跟其他国家比较起来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桂韬、王蓉,2004)。跟这样学者所提出的理论不一样的是,其他的学者更趋向于对外贸易反正方法的研究,不仅从服务贸易的整体上提出发展方面的建议,而且可以从局部地区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来提高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这样的研究主要有:从全球的服务贸易市场的变化趋势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来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黄伟东,2006);针对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吸收国外先进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经验(肖中明,2002)。除此之外,有的观点认为,服务贸易向知识经济型转变尤为重要,把创新作为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改革当前的发展模式,进行形式上、内容上的创新等(武瑞玲,2006)来通过创新来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在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我国的一些学者沿用国际上通用的一些指数,如贸易竞争指数、市场占有率和竞争相关理论来研究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情况。如李怀政(2003)研究了国家竞争优势策略中,竞争力对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张岩(2004)则运用了竞争相关理论研究了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中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并且根据实际国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于光、范春增(2005)研究了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具体发展战略和现状,在这里面运用了贸易竞争指数对其进行了分析。周怀峰(2005)采用了市场占有率等相关的指数研究了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情况。卢素梅(2006)则对影响中国对我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三)对服务贸易发展所需要的助力进行了研究

随着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一些学者把目光放到了对外服务贸易的助力研究上,国内主要的观点有两种: 浅论电子商务对上海外贸的影响及其对策(开题报告) 4

1、外部的助力

(1)政府,在一个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中,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而这样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张华,2003)。(2)国外大型的跨国企业或者公司,跨国企业在技术、资金和管理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在利用全球的贸易资源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全球的服务贸易中占有主导地位,而这样的一种企业能够有效地推动贸易的国际化、全球化(郑炎,2005);目前,我国的服务业发展中零售业、批发业所占比重很大,而一些新型企业的发展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在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大力地发展这些企业,吸收外资,鼓励国外公司对国内的投资,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推动服务贸易业的发展。

2、国内的助力

(1)生产服务的助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发展,服务企业的内部结构得到了调整和升级,大大地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生产率,传统的服务和服务的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姚为群,1998)。(2)知识性的服务,国际贸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是知识性的服务在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多少,这样的服务重点是高新技术在对外服务贸易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对全球的冲击和影响,知识性的服务必然会对服务贸易产生很大的冲击(仲胜,2001)。

(四)对中国对外服务贸易中产品结构的研究

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中国服务贸易的研究的深入,很多的问题不断清晰、确定,部分的学者对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理论和整体性的研究转向了中国对外服务贸易产品结构的研究,研究了旅游服务、服务外包等行业的相关问题。比如(金雯飞,2001)对20世纪以来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高静、梁昭,2006)通过对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入世前和入世后旅游服务贸易数量的变化研究,分析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情况;(周彦龙、郭欣昌2006)则是运用了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和外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情况,得出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还很落后,需要大力发展。贾大山(2006)则研究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在2000年之后五年的发展情况。孙江明(2006)研究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情况;胡瑞娟(2006)对教育服务贸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曾晓兰、李伟(2006)研究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在教育服务贸易的问题上,还有一些学者对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服务贸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如张铁明(2005)对新西兰的教育服务贸易情况进行了研究,给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有效地参考;王亚飞(2006)则对发达国家教育服务贸易对中国浅论电子商务对上海外贸的影响及其对策(开题报告) 5 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贸易方式,在对其的研究中,陈非凡、廖红(2007)以欧洲为例,分析了国外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詹晓玲(2005)则分析了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国内对服务贸易的研究已经从理论层面上升到了实际分析上,结合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相关数据来细化分析中国的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3 论文写作计划与框架

本文题为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分析,其切入点便是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区域结构化的影响,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对策和建议。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促进了中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以下几个部分将依次涉及:

1、对外服务贸易的概况

2、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3、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4、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完善我国对我服务贸易的策略

国外对服务贸易发展研究取得很多的进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是,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对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研究上还远远不够。

紧接着在第四部份会着重阐述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对外贸易中区域结构的问题,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对其进行了有效地的分析。

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通过对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区域结构问题的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中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出现贸易区域结构不平衡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服务业产业结构落后,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中国的对外服务贸易过多依靠国外,给自身的发展带了限制等结论。详细提纲如下 1 相关文献综述 1.1 服务贸易的概述

1.2 我国对服务贸易问题的研究 2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浅论电子商务对上海外贸的影响及其对策(开题报告) 6 2.1 对外服务的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贸易逆差的现象减弱

2.2 在对外服务贸易业的发展中,传统的服务贸易仍然占有领导地位 2.3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产品结构过于集中,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3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3.1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内部的区域结构问题 3.2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市场体系不健全 3.3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落后 4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内部的区域结构问题的分析 4.2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市场体系的分析 4.3 中国对外服务管理体制的分析 5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策略

5.1 针对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区域结构问题的对策 5.2 针对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市场体系问题的对策 5.3 针对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问题的对策 6 .结束语

4 时间进度安排

公布毕业环节指导教师与本届毕业学生名单:2012年5月26日

定题和开题报告(包括论文提纲)与文献翻译提交期限:2012年8月25日 论文第一稿提交期限:2012年10月20日 论文第二稿提交期限:2012年11月10日 定稿期限:2012年11月25日 装订完成提交期限:2012年11月30日 毕业论文答辩:2012年12月5-10日

在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前2周或之前与导师交流探讨,确定选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作业;后10周主要是论文写作与答辩准备工作。经常与导师保持联系。每一个环节都与导师讨论交流后,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具体时间自己可以参照改一下)

5 参考文献

[1]张曙霄,李秀敏.国际贸易理论·政策·措施[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139. 浅论电子商务对上海外贸的影响及其对策(开题报告) 7 [2]饶友玲,张伯伟.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8、15-16.

[3]饶友玲,张伯伟.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8、15-16.

[4]武瑞玲.中国服务贸易创新的着力点[J].人民论坛,2006(10).

[5]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国家竞争优势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3(2).

[6]张岩.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对策[J].求索,2004(3).

[7]范纯增,于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兼论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8]周怀峰.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05(3). [9]卢素梅.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相关性分析[J].北方经贸,2006(12).

[10]姚孝军.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J].商业时代,2006(32).

[11]董维维.贾强.段志成,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特征及竞争力研究[期刊论文]-商业时代2010(9) [12]贾光宇 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竞争力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商贸2010(16) [13]. 陈文玲.Chen Wenling ,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期刊论文]-南京社会科学2009(3) [14]. 王邵军,从金融危机视角下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进行探析[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10(14) [15]. 肖雨洁,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思路研究 [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9(6) [16]. 尹忠明.姚星,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回顾与思考 [期刊论文]-经济纵横2009(1) [17]. 刘凤颖.LIU Feng-ying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18].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2003(06) [19].王粤,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 2003 [20].黄伟东,服务贸易的概况及其构成分析[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 2002(09) [21].肖中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特征与原因分析[期刊论文]-涉外经济 2002(10) [22]张铁明.澳、新发展教育贸易的理念和制度考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5(2). 浅论电子商务对上海外贸的影响及其对策(开题报告) 8 [23]王亚飞.发达国家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及其启示[J].河北经贸人学学报,2006(1).

[24]唐宜红,陈非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国别环境分析——以印度、墨西哥和东欧为例[J].国际经济合作,2007(4).

[25]詹晓宁,刑厚媛.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承接战略[J].国际经济合2005(4). [26]赵楠.印度发展服务外包模式探析[J].当代亚太,2007(3).

[27]聂平香.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路径选择和战略取向[J].国际经济合作,2007(7).

[28]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9、16卜163.

[29]孙江明,苏琴.我国运输服务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2006(4).7 [30]陈岩峰.中国服务业发展特点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5(1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总结下一篇:中国菌物学传承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