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考察情况总结

2022-07-06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标考察情况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对标考察情况总结

6月1日长治对标考察总结

不求矿石高品位但求焦炭高强度

2011年6月1日~3日,由线材有限公司线材一公司总经理吕总带队,技术处李顾问、炼铁厂玄厂、王主任、徐主任一行5人,赴山西首钢长治钢铁公司和太行钢铁公司进行了对标交流,对标考察组成员就高炉生产指标、原燃料质量控制、降低生产成本等主要课题与对方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的议题是考察组成员汇报所考察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原燃料质量、考察体会、理念差距,制定改善技术经济指标的措施。通过与会人员比指标,找差距,充分讨论,找到了炼铁指标差距,提出了改善措施。现将会议的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1、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差距

我公司5月份的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高炉利用系数3.04t/(m3〃d),焦比381kg/t,煤比142 kg/t,休风率1.91%,与长治指标高炉利用系数3.51 t/(m3〃d),焦比318kg/t,煤比186kg/t,休风率0.134%差距甚大。

2、入炉焦炭质量差距:

由于理念不同,长治对焦炭的热态指标要求极为严格,要求CSR≥65%,CRI≤30%,5月实际指标CSR为65.7%,CRI为28.6%,其焦炭硫含量为0.6%;而我们5月份的指标CSR为52.5%, CRI为34.9%,焦炭硫含量为0.78%。在目前以煤代焦,冲刺入炉焦比340 kg/t水平之时,焦炭热强度尤显重要。

3、烧结矿质量差距:

长治公司的入炉烧结矿质量较好,主要体现在烧结矿转鼓指数和烧结矿粒级组成。长治公司一直在努力提高转鼓指数,入炉前采用多道筛子,把粉末留在烧结;高炉槽下配备多种规格筛子,随时更换,保证入炉烧结矿有较少的粉率。长治公司要求烧结矿中5~10㎜粒级的比例≤30%,转鼓指数≥78%;我公司入炉烧结矿中5~10㎜粒级的比例≤30%的只有84%,转鼓指数按照≥73%考核,合格率仅为97%,如果按照78%考核,合格率会更低。

4、炼铁理念差距

长治公司炼铁的主要理念有:

(1)、当原燃料质量等外围条件变差时,只保高炉顺行;不让高炉承担风险;一切给高炉顺行让路。

(2)、树立上道工序要为下道工序的服务意识,焦炭要保证热反应后强度,烧结要保证烧结矿质量,为高炉改善指标创造条件。

(3)、不追求矿石的高品位,必须追求焦炭的热强度。

(4)、烧结矿质量好不好,就看转运站冒不冒黄烟。

(5)、以煤代焦,坚定不移。

(6)、炼铁指标是筛出来的。

(7)、炼铁成本占钢材成本的75~80%,炼铁成本决定企业利润。 为了赶超长治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唐总在总结时说,我们和长治比,就差焦炭质量,主要是热强度。因此我们要采取果断措施,提高焦炭热强度,要在提高焦煤质量、改进工艺操作上下功夫;其次,我们的焦炭质量要面对市场,要经得起市场检验;第三,要大幅度提高焦炭的热强度,降低焦炭的热反应性,将目前热强度合格率30%水平提高到90%以上,并以此作为考核指标。

综合考虑,要想有好的炼铁指标,必须要有好的原燃料条件,炼铁如果没有好的原燃料条件,就如同一辆没有好油的跑车一样,车再好油不好也是跑不起来的。原燃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炉的指标,所以炼铁必须得抓料,减少焦炭和烧结矿的质量波动。

抓原燃料质量首先要求:焦炭必须要有足够的反应后强度,烧结矿要有合适的粒级指数。自此次考察分析会结束后,我公司严格控制焦炭反应后强度,大高炉不低于57%,小高炉不低于50%,经过一旬的努力,已经大高炉焦炭热反应后强度已达到57.53%,最高可达到62.40%,小高炉焦炭热反应后强度也已基本接近,为炼铁高喷煤比、低焦比、低燃料比打造了坚实基础。烧结矿目前已研究烧结矿筛分办法,正在进行试验,努力做好烧结矿的筛分,把粉末留给烧结,提高高炉的透气性,提高喷煤比。

此次考察意义深刻:在当今全国钢铁企业形式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只有走经济炼铁,才能使企业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探索经济炼铁的路上,首先应从抓焦炭和烧结矿质量做起,争取做到“行业争定位、转变树典范”。

第二篇:对标杭州学习考察报告

桥西区对标杭州学习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的三年上水平工作,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工作举措,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4月12日至13日,区长陶明法同志带领区“三年上水平”指挥部办公室、区住房保障局、区城建管局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一行9人,到杭州市就旧住宅区改善、物业管理、城市建设、城区管理、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廉租房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考察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学习主题明确,考察内容较多,收获丰富。考察团结合杭州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到杭州市下城区华联社区、城北体育公园、灯塔豪园、大学生人才公寓和外来人口公寓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每到一处,考察团成员均详细了解了当地的旧小区改善、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城市建设、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情况。同时,重点与杭州市下城区的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互相交流了两地的工作情况和经验,结下了深厚友谊。通过考察,杭州市良好的市容市貌、整洁的小区环境、规范的物业管理、高标准的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在旧小区改善、物业管理、城中村改造等方面创出了许多有效的经验,十分值得桥西区学习借鉴。大家在思想上受到很大震撼,拓宽了视野,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大家纷纷表示,考察结束后,将认真总结考察情况,对杭州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学习借鉴,更好地做好我区的旧住宅区改善、物业管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工作。

二、杭州市下城区的先进经验和工作举措

杭州市下城区位于杭州市中心,北依杭州市政府,西靠省委、省政府,南临西湖,城区面积31.46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71个社区居委会。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总产值460.54亿元,同比增长11.83%;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06.16亿元,同比增长8.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3.9亿元,同比增长11.06%。该区经济实力雄厚,在旧住宅区改善、城中村改造、物业管理、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新做法,取得了不错成效。 一是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拆迁安置房建设。下城区于2002年开始进行城中村改造,按照“一村一方案、一区一统筹”改造模 式,以及“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设计、统一拆迁、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撤村建居农转居公寓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工程,并加大力度推进拆迁安置房建设工作,实现拆迁安置“房等人”目标。该村城中村改造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政府直接参与城中村改迁。采取成立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区多层农居建设管理中心的形式,在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承担房地产开发、房屋拆迁、安置房建设、平衡用地和拆复建用地的规划编制等职能,有力地推动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开展。这与我市城中村改造吸引开发商参与的工作机制有所不同。其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该区城中村改造规划平衡出让地块的收益,按照杭州市政府确定的政策(土地出让金的35%上交市政府,65%返还各区用于城中村改造试点的整体改造),该区共获得返还的土地出让金6亿多元,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的筹集困难。二是采取“一村一方案、一区一统筹”的改造模式。即由区政府享受市政府在土地运作方面的部分权限,统筹运作城中村改造试点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并兼顾城中村试点各类问题解决的一种运作模式。比如:该区将三塘、灯塔、西文三个村进行整体规划、整体改造,通过整体规划,既体现了每个村的特色,又将各村土地进行了科学整合。上述3个村改造完成后,通过整合既实现了每户村民分得400平方米住宅的目标,又在规划平衡地块建起了人工湖、体育场、网球场以及商贸设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是高标准实施旧小区改善。按照杭州市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的若干意见》等15个加强老旧小区改善的文件精神,下城区每年用于老旧小区改善的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小区改善的标准也比较高,改善内容包括外立面粉刷装饰、楼道绿化、拆除违建、修整绿地、安装楼道防盗门、增设小区监控等32项,资金比例配补由市、区两级政府按1:1比例补贴。同时,工作方式非常亲民,小区整治的初期阶段利用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居民的要求,在设计中统一考虑;施工中聘请居民代表对工程主材、安全质量等方面进行把关,完工后统一验收,收到良好的整治效果。

三是推行社区准物业管理模式。下城区建设局下设的物业管理科,负责辖区31.46平方公里范围的物业管理工作,各街道办事处也设立物业科负责居民区物业管理工作。改造后的旧小区则交由街道办事处负责,5万平米以下的小区按3人岗位配备,在此基础上每超过3万平方米增加1人。该区物业管理最大的亮点是实行社区准物业管理(即低于专业管理标准的物业管理,准物业费每平方米0.15元,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可以得到政府3万元补贴)。比如:朝晖街道华联社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居住区,共40栋居民楼、1274户居民。2008年华联社区被列入第一批改善居民住宅区,顺利完成了平改坡全面整治、绿化改造、道路整修等改善工程。改善后成立了华联社区准物业管理处,制定了物业管理处工作计划和服务管理制度,开始以“低收费、高服务”为业主提供基本服务,并承诺先服务一年,在服务的同时,把推行准物业管理的理念传达到业主,得到了业主的认可,从而解决了老旧住宅区改善后实施长效管理的问题。准物业管理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如果没有政府每人每年3万元的补贴作保障,0.15元的准物业费是无法维持的,如果没有文件规定改善后的小区物业交由街道社区管理,改善后的成果也很难保持下去。

四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下城区城市管理主要是执法严,力度大,对乱扔、乱吐、乱停、乱放、乱占等违章现象或不文明行为坚持从严从重处罚,对各沿街商业门脸实行“点卡记分”制管理办法,执法人员将巡查中发现的商业门脸违规行为次数记入IC磁卡,输入微机中,年底一次性结算处罚。同时,在管理职责上实行“政府分级管理模式”,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体制,建立社区城市管理服务站,配置城市管理协理员,使每一处违章现象都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五是高水平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下城区大学生人才及外来务工人员公寓,是杭州市首个开工建设的面向大学生和外来员工的公寓,于2010年6月交付使用。上述两个公寓由5栋11-14层高的小高层组成,共有1062套30—50平方米的带独立卫生间公寓。每套公寓都配置了有线电视接口、宽带接入口和可视对讲器,每层楼均装有视频监控设备。两个公寓共有4008平方米的生活设施配套用房,包括一个764平方米的公共食堂和一个300平方米的卫生服务站以及公共图书馆和健身房等服务设施。在优异的硬件基础上,两项公寓将由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两个公寓的租金较为便宜,为日常公寓租金的70%,极大方便了来此就业的大学生及外来务工人员。

三、考察结束后采取的工作举措

这次外出考察收获丰富,总体感觉旧小区改善、城中村改造、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一个城市是否具有自己的风格?街路环境是否干净整洁?城市建设是否独具特色?将会给外地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决定着外地游客对整座城市的印象。桥西区作为省会的主城区,地理位置特殊,是省四大机关所在地,是省会的“窗口”,做好我区的城市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工作,意义重大。通过考察,感到我区的工作与先进城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感受到了压力,杭州的许多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一村一方案、一区一统筹”机制,旧小区改善机制,保障房建设机制,社区准物业管理模式等等。

为“对标杭州、学习杭州”,我区先行投资2000万元用于10个旧小区改善、10条小街巷改造和10条主干道整治。在旧小区改善方面,将以中南小区、省四建宿舍等10个老旧小区为重点进行综合改善。同时,积极推进社区准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力争3年时间达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在小街巷整治方面,将时光街、城角街等10条小街巷作为重点,以路面翻新、增设路灯、改造污水管道为主要内容,将路面整修、街道绿化亮化、立面整治等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施工,形成立体式全方位整治,确保6月底前全部整治完毕。在主干道整治方面,将中山路、裕华路、维明大街等10条主要街路作为重点,加强城市管理和沿街环境综合整治,使街路环境更加优美靓丽。同时,按照市领导要求,区三年上水平指挥部正在将“五一”、“七一”、“十一”和年底前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进行谋划,近期拟定具体实施方案。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通过对标杭州,为进一步做好我区的三年上水平工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城中村改造方面。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拆迁改造步伐,实现从农村向城市、从村民向市民、从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的转变,从而形成政府、村以及开发商共赢的局面。在改造资金方面,注重吸引有实力的大开发商,确保提供一定数额的拆迁启动资金,推动拆迁进程,防止出现资金不足而影响拆迁的问题。在规划设计方面,坚持高标准、高水平,将本村的改造规划与全市、全区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使本村规划符合全市的发展大规划,鼓励各村多规划建设一些商贸服务设施和办公写字楼,尽量少建设一些房地产项目,争取将各村回迁商业做到最大最强。对于土地紧张和原有容积率较高的村,可以采取“商业换住宅”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将回迁住宅置换为回迁商业,以降低住宅建筑密度和减小住宅容积率,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增大商业规模。

二是城市管理方面。探索建立《市容管理台账》和《市容诚信档案》,详细记录每条街道的商户名称、具体位置、经营项目、法人代表姓名及联系电话等内容,对每家商户的每次违规行为进行详细记录,掌握每家商户的市容诚信情况,对违章多次的审批摊位,依法严格处罚。继续推行便民联系卡制度,居民可以随时拨打电话投拆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等情况,还可以通过电话提出意见,形成基层城管工作群防群治的管理机制。同时,高起点制定市容管理工作目标,严格督查、考评、奖惩机制,对每天的各项检查、各类督查情况,及时详细记载,分门另类建立台账,坚持做到日督查、周通报点评、月考核。组织执法队员定期业务培训,使每名城管队员牢固树立形象、程序、服务、纪律“四项意识”,增强执法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纪律过硬,作风顽强的一流城管队伍。

三是老旧小区改善方面。加大对老旧小区改善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的争取市财政资金对我区的投入,可借鉴杭州市的做法,配比一定比例对辖区老旧小区进行全面的综合改善,坚持以居民急需解决的水、电、暖、道路为主,其他项目为辅的原则,使其达到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优、管理好的居民住宅区。

四是物业管理方面。积极推行小区物业化管理,结合我市的物业管理形势,对改善后的旧住宅区能够引进专业化物业管理的积极推行市场化的物业管理,组织业主通过选聘的形式选择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提供服务;不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可以组织居民自治管理,为小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同时,建立对业主委员会的有效监督机制。探索业委会主任必须具备党员身份的基础上,出台文件将业委会纳入街道党委领导,遇重大事项必须报街道党委,主动接受街道党委的监督,防止业委会的权力滥用和从事物业管理以外的活动。

第三篇:如何撰写对标管理考察报告

近两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号召下,众多企业开展了对标管理工作,包括同业对标、跨行业对标、指标对标、流程对标等等,对标形式多种多样,很多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对标过程中外出学习,到标杆企业考察、取经是很普遍的方式。回来后,少不了要结合所学写心得、报告,但是,这个报告如果按照常规学习报告模式来写,未免分量不够,因为对标回来就是达标、创标,要从实际出发,得出接下来企业具体的改善思路,这样才有现实意义。

如何撰写对标管理考察报告?报告到底该如何写呢?大家心里都有几段论,通常涵盖:

一、标杆企业经验总结;

二、我们企业的问题分析;

三、回去如何开展工作,云云。如何提高报告的条理性、实用性,避免流于形式呢?小编结合陈泓冰老师标杆理论中的“一环四法”与“标杆环”给大家提一点思路,看看这样写是不是可以让我们的报告更有分量,对企业改善工作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大的框架上,在报告的呈现思路上我们可以分为立标、对标、达标、创标,四个阶段。

一、立标阶段

我们是带着怎么样的问题去考察的,也就是我们去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的标杆企业在这些方面是怎样管理的,有没有数据,或在制度、流程、标准、措施等方面和我们不一样;

通过这些比对,我们能不能确立改善的基准目标,即想在哪些方面改善,改善到什么目标。

二、对标阶段

1、对当前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比起标杆企业的该项工作上有哪些缺失,可能是流程制度的缺失,也可能是职责、权限的缺失;

2、制定我们改善的计划,这个环节可以参照泓冰“剪刀流”的方法,在计划中先列出资源计划,再列出工作计划,如果没有资源计划,工作计划根本无法实施或得到保障;

3、制定具体的改善方案,这里面要包括执行团队、计划、工作要素(可能是好几个层级的要素)、标准和措施等。

三、达标阶段

1、方案出来了并不能代表改善完成了,方案必须经过验证,才能知道改善有没有效果,这里要有方案验证的注意事项、多方协同要求等;

2、效益预估,能否预估出经济效益或者管理效益,这代表方案和做改善的价值,没有价值或者投入与付出不成正比,我们就没有做改善的必要。

四、创标阶段

1、如果我们的改善有效果,要把改善过程中的所有的文件固化下来,用陈泓冰老师的原话是“创标建模”。有个企业党群部的管理干部就曾向我们抱怨:每天都在工作,但是工作不好衡量,别人也看不见自己在做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把有效的工作全部“创标建模”,工作成果则显而易见。如果企业中大量的工作都有健全的标准和模板,铁打的硬盘就形成了;

2、实现对创一体化,陈泓冰老师认为对标是出击,创标是防守,企业管理一定要善于攻防转换,创标是完善我们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管理中创自己的“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内在更强大。

关于标杆考察、学习的心得报告,如果能从以上方面考虑,一定会更加充实、也一定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报告的建设性作用。

第四篇:桥西区对标杭州学习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的三年上水平工作,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工作举措,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4月12日至13日,区长陶明法同志带领区“三年上水平”指挥部办公室、区住房保障局、区城建管局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一行9人,到杭州市就旧住宅区改善、物业管理、城市建设、城区管理、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廉租房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考察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学习主题明确,考察内容较多,收获丰富。考察团结合杭州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到杭州市下城区华联社区、城北体育公园、灯塔豪园、大学生人才公寓和外来人口公寓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每到一处,考察团成员均详细了解了当地的旧小区改善、物业管理、环境卫生、城市建设、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情况。同时,重点与杭州市下城区的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互相交流了两地的工作情况和经验,结下了深厚友谊。通过考察,杭州市良好的市容市貌、整洁的小区环境、规范的物业管理、高标准的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在旧小区改善、物业管理、城中村改造等方面创出了许多有效的经验,十分值得桥西区学习借鉴。大家在思想上受到很大震撼,拓宽了视野,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

1 不足。大家纷纷表示,考察结束后,将认真总结考察情况,对杭州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学习借鉴,更好地做好我区的旧住宅区改善、物业管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工作。

二、杭州市下城区的先进经验和工作举措

杭州市下城区位于杭州市中心,北依杭州市政府,西靠省委、省政府,南临西湖,城区面积31.46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71个社区居委会。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总产值460.54亿元,同比增长11.83%;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06.16亿元,同比增长8.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3.9亿元,同比增长11.06%。该区经济实力雄厚,在旧住宅区改善、城中村改造、物业管理、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新做法,取得了不错成效。

一是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拆迁安置房建设。下城区于2002年开始进行城中村改造,按照“一村一方案、一区一统筹”改造模 式,以及“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设计、统一拆迁、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撤村建居农转居公寓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工程,并加大力度推进拆迁安置房建设工作,实现拆迁安置“房等人”目标。该村城中村改造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政府直接参与城中村改迁。采取成立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区多层农居建设管理中心的形式,在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承担房地产开发、房屋拆迁、安置房建设、平衡用地和拆复建用地的规划

2 编制等职能,有力地推动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开展。这与我市城中村改造吸引开发商参与的工作机制有所不同。其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该区城中村改造规划平衡出让地块的收益,按照杭州市政府确定的政策(土地出让金的35%上交市政府,65%返还各区用于城中村改造试点的整体改造),该区共获得返还的土地出让金6亿多元,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的筹集困难。二是采取“一村一方案、一区一统筹”的改造模式。即由区政府享受市政府在土地运作方面的部分权限,统筹运作城中村改造试点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并兼顾城中村试点各类问题解决的一种运作模式。比如:该区将三塘、灯塔、西文三个村进行整体规划、整体改造,通过整体规划,既体现了每个村的特色,又将各村土地进行了科学整合。上述3个村改造完成后,通过整合既实现了每户村民分得400平方米住宅的目标,又在规划平衡地块建起了人工湖、体育场、网球场以及商贸设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是高标准实施旧小区改善。按照杭州市制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的若干意见》等15个加强老旧小区改善的文件精神,下城区每年用于老旧小区改善的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小区改善的标准也比较高,改善内容包括外立面粉刷装饰、楼道绿化、拆除违建、修整绿地、安装楼道防盗门、增设小区监控等32项,资金比例配补由市、区两级政府按1:1比例补贴。同时,工作方式非常亲民,小区整治的初期阶段利用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居民的要求,在设计中统一考

3 虑;施工中聘请居民代表对工程主材、安全质量等方面进行把关,完工后统一验收,收到良好的整治效果。

三是推行社区准物业管理模式。下城区建设局下设的物业管理科,负责辖区31.46平方公里范围的物业管理工作,各街道办事处也设立物业科负责居民区物业管理工作。改造后的旧小区则交由街道办事处负责,5万平米以下的小区按3人岗位配备,在此基础上每超过3万平方米增加1人。该区物业管理最大的亮点是实行社区准物业管理(即低于专业管理标准的物业管理,准物业费每平方米0.15元,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每人每年可以得到政府3万元补贴)。比如:朝晖街道华联社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居住区,共40栋居民楼、1274户居民。2008年华联社区被列入第一批改善居民住宅区,顺利完成了平改坡全面整治、绿化改造、道路整修等改善工程。改善后成立了华联社区准物业管理处,制定了物业管理处工作计划和服务管理制度,开始以“低收费、高服务”为业主提供基本服务,并承诺先服务一年,在服务的同时,把推行准物业管理的理念传达到业主,得到了业主的认可,从而解决了老旧住宅区改善后实施长效管理的问题。准物业管理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如果没有政府每人每年3万元的补贴作保障,0.15元的准物业费是无法维持的,如果没有文件规定改善后的小区物业交由街道社区管理,改善后的成果也很难保持下去。

四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下城区城市管理主要是执法严,力

4 度大,对乱扔、乱吐、乱停、乱放、乱占等违章现象或不文明行为坚持从严从重处罚,对各沿街商业门脸实行“点卡记分”制管理办法,执法人员将巡查中发现的商业门脸违规行为次数记入IC磁卡,输入微机中,年底一次性结算处罚。同时,在管理职责上实行“政府分级管理模式”,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体制,建立社区城市管理服务站,配置城市管理协理员,使每一处违章现象都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五是高水平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下城区大学生人才及外来务工人员公寓,是杭州市首个开工建设的面向大学生和外来员工的公寓,于2010年6月交付使用。上述两个公寓由5栋11-14层高的小高层组成,共有1062套30—50平方米的带独立卫生间公寓。每套公寓都配置了有线电视接口、宽带接入口和可视对讲器,每层楼均装有视频监控设备。两个公寓共有4008平方米的生活设施配套用房,包括一个764平方米的公共食堂和一个300平方米的卫生服务站以及公共图书馆和健身房等服务设施。在优异的硬件基础上,两项公寓将由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两个公寓的租金较为便宜,为日常公寓租金的70%,极大方便了来此就业的大学生及外来务工人员。

三、考察结束后采取的工作举措

这次外出考察收获丰富,总体感觉旧小区改善、城中村改造、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一个城市是否具有自己的风格?街路环境是否干净整洁?城市建设是否独具特

5 色?将会给外地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决定着外地游客对整座城市的印象。桥西区作为省会的主城区,地理位置特殊,是省四大机关所在地,是省会的“窗口”,做好我区的城市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工作,意义重大。通过考察,感到我区的工作与先进城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感受到了压力,杭州的许多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一村一方案、一区一统筹”机制,旧小区改善机制,保障房建设机制,社区准物业管理模式等等。

为“对标杭州、学习杭州”,我区先行投资2000万元用于10个旧小区改善、10条小街巷改造和10条主干道整治。在旧小区改善方面,将以中南小区、省四建宿舍等10个老旧小区为重点进行综合改善。同时,积极推进社区准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力争3年时间达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在小街巷整治方面,将时光街、城角街等10条小街巷作为重点,以路面翻新、增设路灯、改造污水管道为主要内容,将路面整修、街道绿化亮化、立面整治等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施工,形成立体式全方位整治,确保6月底前全部整治完毕。在主干道整治方面,将中山路、裕华路、维明大街等10条主要街路作为重点,加强城市管理和沿街环境综合整治,使街路环境更加优美靓丽。同时,按照市领导要求,区三年上水平指挥部正在将“五一”、“七一”、“十一”和年底前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进行谋划,近期拟定具体实施方案。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通过对标杭州,为进一步做好我区的三年上水平工作,特提

6 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城中村改造方面。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拆迁改造步伐,实现从农村向城市、从村民向市民、从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的转变,从而形成政府、村以及开发商共赢的局面。在改造资金方面,注重吸引有实力的大开发商,确保提供一定数额的拆迁启动资金,推动拆迁进程,防止出现资金不足而影响拆迁的问题。在规划设计方面,坚持高标准、高水平,将本村的改造规划与全市、全区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使本村规划符合全市的发展大规划,鼓励各村多规划建设一些商贸服务设施和办公写字楼,尽量少建设一些房地产项目,争取将各村回迁商业做到最大最强。对于土地紧张和原有容积率较高的村,可以采取“商业换住宅”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将回迁住宅置换为回迁商业,以降低住宅建筑密度和减小住宅容积率,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增大商业规模。

二是城市管理方面。探索建立《市容管理台账》和《市容诚信档案》,详细记录每条街道的商户名称、具体位置、经营项目、法人代表姓名及联系电话等内容,对每家商户的每次违规行为进行详细记录,掌握每家商户的市容诚信情况,对违章多次的审批摊位,依法严格处罚。继续推行便民联系卡制度,居民可以随时拨打电话投拆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等情况,还可以通过电话提出意见,形成基层城管工作群防群治的管理机制。同时,高起点制定市容管理工作目标,严格督查、考评、奖惩机制,对每天的各项检查、各类督查情况,及时详细记载,分门另类建立台账,坚

7 持做到日督查、周通报点评、月考核。组织执法队员定期业务培训,使每名城管队员牢固树立形象、程序、服务、纪律“四项意识”,增强执法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纪律过硬,作风顽强的一流城管队伍。

三是老旧小区改善方面。加大对老旧小区改善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的争取市财政资金对我区的投入,可借鉴杭州市的做法,配比一定比例对辖区老旧小区进行全面的综合改善,坚持以居民急需解决的水、电、暖、道路为主,其他项目为辅的原则,使其达到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优、管理好的居民住宅区。

四是物业管理方面。积极推行小区物业化管理,结合我市的物业管理形势,对改善后的旧住宅区能够引进专业化物业管理的积极推行市场化的物业管理,组织业主通过选聘的形式选择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提供服务;不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可以组织居民自治管理,为小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同时,建立对业主委员会的有效监督机制。探索业委会主任必须具备党员身份的基础上,出台文件将业委会纳入街道党委领导,遇重大事项必须报街道党委,主动接受街道党委的监督,防止业委会的权力滥用和从事物业管理以外的活动。

第五篇:滦平三中赴西柏坡和九门中学开展对标学习活动考察报告

中共滦平县第三中学支部委员会 赴西柏坡和九门中学开展对标学习活动

考 察 报 告

滦平三中

党务主任

鲍晓龙

2011年9月24日至25日,经县纪委和教体局党委批准,按照县、市、局党委和学校《三提一转、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关于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深入开展对标学习活动的总体要求,学校62名党员教师在校党支部精心策划和组织下,由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靳文虎带队,对西柏坡和九门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习考察。本次对标学习考察活动,组织严谨、内容丰富、效果良好、收获颇丰、启示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学习“西柏坡”精神 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发展

——2011年9月滦平三中党员教师赴西柏坡对标学习

考察报告

一、学习考察的目的、意义

安排这次学习考察活动既是按照县、市、局党委和学校《三提一转、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继续在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中深入开展对标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也是进行党性教育,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提高党员教师为学生服务,为人民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良好契机。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开展“三提一转、创先争优”活动形式多样化的一种新要求。学校党支部经过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认真讨论,确定此次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的主题和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柏坡’精神 推动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科学发展”。

二、学习考察的内容

2011年9月24日,我校党员教师一行62人在党支部书记、校长靳文虎的带领下,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全体党员教师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并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举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进一步了解了西柏坡的革命历史。深刻认识到正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高潮中,我们的党产生了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打破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

- 1中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向前进。二是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只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能虚心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尽量减少因意气用事、盲目决策而导致的失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课堂让学生做主

——2011年9月滦平三中党员教师赴九门中学对标学习 考察报告

2011年9月25日,滦平三中党员教师一行62人,在校长靳文虎的带领下,到河北省藁城市九门中学进行了学习考察。这次考察之行,通过该校校长介绍,随堂听课、查阅资料、与师生接触等,进一步加深了对九门中学的认识,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踏入九门中学的校门,老师们被充满着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所吸引。藁城市九门回族中学创办于1983年,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该校始终坚持“学校规范加特色,教师达标加特点,学生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方针,秉承“求真、尚善、唯美、乐群”的校训和“关注人、尊重人、相信人、发展人”的发展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大胆尝试,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现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一个以“独立体”为学生管理基本单位,以“学科组”为教学教研基本单位,以“承包责任制”为特征的“分级管理、合作高效、目标明确、职权统一”的学校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

一、九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一)以“独立体”为标志的班级目标责任承包制

九门中学大胆突破学科限制,实行首席班主任制,权利下放,构建起以五名学科教师联合承包两个班的班级目标承包制。“独立体”成为学校管理中一个独立的单元,在学习、卫生、纪律等方面综合评价,将责、权、利集于一身,利益捆绑式的评价方式大大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学科教学目标责任制

为了弥补“独立体”之间相互封闭的缺陷,九门中学加大了对学科组的管理与考评力度,以本年级本学科的总平均分作为学科组主要的考评依据,促进了学科内部教师们的互帮互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起到了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作用。

(三)学生小组化管理机制

- 3 首先是聘任过程,每年暑假学校都要对教师进行重新组合,科学分工,根据实际动态对人员进行最佳配置,根据学校教学班级制的特点和主课老师一般任两个班课的实际情况,学校以两个平行班为基本单位,组建教学团队。

第一步组合九年级教学团队,保证学校的精英、骨干充实到九年级。先由学校确定首席班主任,然后他自行组合另一名班主任报学校同意后,两人共同商定组合其他学科教师,形成学科完备的教学独立体。

第二步组合

七、八年级教师,与九年级组合不同之处在于,

七、八年级各团队的首席班主任学校同时确定,然后同时结对组合第二班主任,再组合其他任课教师,以确保各团队之间的力量均衡。在组合过程中,学校只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放权到一线,通过教师之间的自由选聘,组成教师责、权、利统一的团队。

2.奖励团队,强化合作。

学校采取一年一评价,一年一考核。学校的奖惩制度明确规定评模选优倾向于一线教师,80%的指标产生在团队教师身上,学年度奖金90%发放给一线教师。谁的贡献大谁就能得到重奖,谁的成绩高就能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所以教师们都不甘落后,勇挑重担,争抢到一线,到任务最繁重的岗位锻炼自己,发展自己,发展学校。

3.动态管理,适时调整。

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团体,如果不及时和外部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就会僵化落后。为有效防止这一弊端,学校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重组,避免学校工作效率整体下降,给学校带来损失。为此学校采取一年一组合,并且规定原来团队的五位成员在重新组合时只能留下两位,保证了学校范围内经验的交流传播和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增进了彼此友谊,和谐了同事关系,避免了小团体的形成,同时保证了学校范围内教师的均衡发展。

(三)班级管理:均衡分班、责任承包 1.均衡分班,公平竞争。

每年一次分班,拉平竞跑起点。经过一年时间,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同年级平行班之间会在各个方面形成差异。相对落后的班级学生和教师会底气不足,容易灰心丧气,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相对优秀班级的师生也容易沾沾自喜,减弱努力的程度。所以,在每年暑假升级时,学校都要根据学生学业成绩、综合评价结果、性别差异等各个纬度,重新综合分班,把各个班级拉到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重新开始赛程一年的竞争。这种措施一方面保证了班级间持续竞争的后劲,也保证了学生的均衡发展。

2.导师挂帅,小组包干。

在班级管理上大胆创新,引进了导师承包制和小组竞争机制,把每个班内学生根据性格、成绩、学科等均分为四个分部,每个分部一

- 5由,使学科小组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成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交学校或请教县教研室、网上专家寻求解决办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参加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

2、实践反思,行为跟进。

抓实践反思,促成教师不断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思考与改进。 抓课例研讨,通过同伴互助找到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抓行为跟进,采取循环式教研方式,即“发现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方案——授课实践——发现新问题——探究新办法”,把研讨会上的合理设想落实为实践行为。

3.有效课堂,模式灵活。

围绕师生教学效益高、品德素养培养好的高效课堂要求,丰富教学模式。

如“自学、讲评”式课堂学习模式,就是一种“教师掌舵、学生划船”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掌舵要把握好方向(学习目标),学生划船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要把课堂真正变为 “学堂”,通过鼓励、督促、小组竞争等各种手段,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学习效益最大化。该校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学课、讨论课、阅读学习课、讲评训练课、主题学习课等各种形式,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六)教学改革:以学定教、有效教学 1.以学定教。

教师备课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最有效引导学生自学。这就要对学生的认知前提深入了解。要学的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还比较模糊?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什么样的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教学方案,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教师备课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2.先学后教。

先学有方。上课开始,教师或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明示教学目标和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通过板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教”做好准备。

后教有法。“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自己之间能教会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也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教的方式,都是让已经掌握的学生先讲,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

- 7

当前,对教师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教师的过程性考核。一项新的制度、新的措施的实施,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引导,更重要的还是制度的规范,用制度来规范人。

(二)让教师“动”起来

1、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的现实状况是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教育,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优秀学生的成绩提高,放弃低分学生的个性教育。一句话,没有实行公平教育,没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从对九门中学的管理特色的考察分析来看,他们不挑剔学生、不选择学生,而是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合格”、“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尽心的老师”。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充满了教育关怀的学生观。我们学习九门,就是要学九门的办学思想:“尊重主体,面向全体”,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2、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目前,仍然有部分教师的课堂,是学生不仅要被动地听,而且还要做大量的笔记,效果如何,多数要等到单元测验、月考或是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才能看出来,学习上的问题自然会一天天地积累,甚至会积重难返。这种已经习惯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一种机器来进行“填鸭式”灌输,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3、改变教师的备课模式。

要提高课堂效率,使教师在课堂上成为一个教育引导者,功夫还在备课上。我们发现教师在备课时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只是教师心中的重难点,并不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有的教师的教案只是教材的翻版,体现不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创新理念,教师的备课应是教师对教材的全面诠释,对学生的现实基础与实际接受能力的全面了解而定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学生“练”,要充分考虑“差生”,把练习设计为层次型或说是递进型的,让学生能够感觉成功的喜阅,同时还要针对优生设计拓展型的。这样,才能使学生人人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让学生“动”起来

目前,重视教学理念的更新,大多忽视了更新学生学习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不容忽视。

1、让学生想“动”。课堂要活起来,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调动起来?那就是“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不歧视任何差生,充分尊重学生,多找“双差生”谈心,帮助他们树立成功信心。

2、让学生能“动”。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平等的一员参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展现的机会,尊重、鼓励每个学生,多

- 91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调查报告情况分析下一篇:调查报告的要求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