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初中历史和谐教学环境的有效途径

2022-09-10

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和客观环境是构成教学环境的主要因素。其中,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主导和主体, 而教学资源又是必要的教学媒介, 故而, 以下从师生关系和教学资源两个方面阐释构建初中历史和谐教学环境的有效途径。

1 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历史教学中, 教师是传授者, 学生是接受者;教师是主动者, 学生是受动者。甚至常常出现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教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记, 课本和笔记就是考试过关法宝的现象。这中“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 新的师生关系应运而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课标》) 中建议“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 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 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以上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1 关爱性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 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爱, 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通常, 学生会在心理上与教师保持一定距离, 所以, 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学生、感化学生, 主动与学生沟通, 才能与学生之间产生思想共鸣, 才能逐步被接受、被爱、被信任。

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会更加积极地学习, 甚至从教师的举止言行中学会关爱他人、关爱集体, 更加积极地生活;同时, 教师也会被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带动起来, 加倍努力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1.2 民主性

构建和谐教学环境, 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中的角色, 成为教学的主导;要求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环境下, 教师要站在教育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角度, 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 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 创造更多的教学活动机会, 营建足够的学习空间, 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同时, 教师也要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教师要积极营造气氛,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踊跃发言, 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融于教学过程中去, 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的重要性。

1.3 开放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并不局限于课堂上、教室里, 由于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外延, 拓展了教学内容、形成了多样的教学方式及教学途径, 最终使师生关系也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

“教学相长”, 教师的意义也不完全为教, 学生的性质也不全然为学。只有在开放性的前提下, 才能造就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 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需求, 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为教师完成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达成历史教育功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 也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平台。

2 优秀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初中历史课程要改变以往“教教材”、“死读书, 读死书”的现象, 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 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课程要求, 分析有效运用教学资源的几个方法。

2.1 常规教学手段的运用

2.1.1 设疑提问, 引出主题

教师可以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找到一个切入点, 将学生引入相关情景之中, 使学生经过“好奇-探求-深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2.1.2 实物器具的运用

实物器具, 是指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的教学物品。例如, 有一定教学价值的古钱币、古器皿、文物及其赝品、挂图等。这些物品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准确、清晰的表象。教师利用实物器具创设情境, 加以生动地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和了解。

2.1.3 历史情景剧的表演

教师可以指定几名学生或让学生分组自由组合, 表演历史情景剧。通过表演前对历史人物和特定环境的分析、揣摩, 以及表演过程中对不同角色的情感体验, 学生不仅深刻理解相应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也在查找和分析资料中提高了能力。

2.2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信息技术具有常规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优势, 找准整合点运用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 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2.1 情景再现, 重塑历史

历史课所讲授的内容具有过去性, 不可能再现, 所以如何接近客观实际、求得历史真实就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困难。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物、历史情景等, 可以再现历史、引人入胜, 加深学生印象,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2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是具体的、鲜活的、个性的, 没有任何相同的两个个体。正是历史的这种具体性, 造就了历史课中所出现的任何事物、人物和现象的固有特点, 通过影视资料、音频资料和动画资料的渲染和刺激, 可以凸显讲授内容的特征, 冲击学生的各种感官, 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2.2.3 动态展示, 串联线索

历史是一个发展过程, 任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出现、发展、演变和消失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以时间为轴线, 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把握过程发展的基本线索、内在联系和阶段特征, 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

2.2.4 积极互动, 游戏巩固

历史学科的内容繁复,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科技、文学、艺术等, 而这些内容彼此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加大了知识巩固和复习的困难, 而信息技术的介入, 却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习者和学习对象之间, 产生了积极地互动, 并以游戏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 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管运用什么手段、何种资料, 教师只要针对历史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课, 就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构建初中历史和谐教学环境需要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方面协调运作。教师要善于学习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勇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与学生在关爱、民主、开放的氛围下共同营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摘要:和谐的教学环境是新课程理念下完成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教学环境的基础, 优秀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是构建和谐教学环境的必要手段。本文试从师生关系和教学资源两个方面探索构建初中历史和谐教学环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和谐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资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以学生为本的初中语文教学下一篇: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热门文章

探索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