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近代商人试析论文

2022-04-23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大陆近代商人试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蒙古西征是世界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此评价不一。

大陆近代商人试析论文 篇1:

十余年来南京国民党政权失败原因研究综述

半个世纪以来,南京国民党政权失败的原因始终吸引着海内外学界的浓厚兴趣,本文拟就十几年来此问题的研究做一简要述评。

一、研究进展与成果概观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李新等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第3、4卷就有对南京政权失败原因的背景阐述,具开山性质。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张宪文主编的《中华民国史纲》,对南京政权的失败有一定论述。1987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丁永隆、孙宅巍编著的《南京政府的覆亡》,对该政权失败过程做了详细展示。同年《苏州大学学报》出版了《南京政权崩溃探索》一书,是当时有关该问题的论文汇编。从那时至今,有关南京政权失败原因的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粗略统计,直接论及南京政权失败原因的文章有三十余篇,可归纳为七种说法(以下详述)。其中有3篇综述:张益民在《社科信息》1987年8期发表《几种探讨国民党政权崩溃主要原因的观点介绍》,把50年代初至80年代美国、日本以及台湾在此方面的研究做了较全面的概括,为大陆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较为开阔的视野。李松林在《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0年6期撰写《蒋介石谈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及相应对策》,对蒋氏本人总结的失败原因加以介绍,有助于研究者对照、评析。李松林在《教学与研究》1996年3期发表《90年代中国国民党党史研究述评》,部分内容就是对国民党失败原因研究的总结。此外,2000年《史志研究》发表的鲁振祥《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原因论析———从海峡对岸的几种观点谈起》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80年代末至今,大陆翻译出版了三本美国研究此问题的专著。易劳逸《毁灭的种子》(又名《蒋介石与蒋经国》,王建朗、王贤知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探究了地方割据势力、农民、国民党军队、金圆券改革、蒋介石个人、抗日战争、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等诸因素对南京政权覆亡的影响。该书更正了以往三种比较流行的错误认识,即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同情中共色彩,并不是导致南京政权垮台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严重削弱了国民党政权,但令它失败的真正原因还在于该政权本身;1948年的币制改革加快了经济崩溃的速度,但并不是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自然更不是政权崩溃的根本原因。易劳逸《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陈谦平、陈红民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认为长期的封建统治,使中国旧官场形成权威—依附政治行为模式:一是权威者要求依附分子绝对服从,二是造成人人都埋头编织个人关系网,三是不讲原则,有令不行,为帮派私利和人情关系牺牲原则。这种模式充斥国民党官场,造成政府工作无效率、官员贪污腐败、派系斗争严重,其党和政权日趋腐败,终为历史所淘汰。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王海良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注重引用《观察》杂志的文章,主要从政治领域探查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根由。

大陆学者的著作中,尤其要提到史全生主编的《中华民国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和陆仰渊、方庆秋主编的《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两书均拉开历史跨度,全面审视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引用大量档案材料,披露了一些不为人知或重视的事件,对南京政权崩溃作了宏阔、翔实的经济史展示,开启了独特而持之有故的视窗。徐矛著《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尽管未直接回答南京政权失败原因,但其展现的宽阔历史场景和深邃思考,为人们研究该问题提供了重大启示。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以现代化的线索来解释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视角独特,立论新颖,思想深刻且文笔雍容。仅这一本书,就涵盖了全能主义政治失败、未及制度创新和失去农村三大说法,并给若干篇探讨南京政权失败原因的文章以思想支持。1997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署名“启跃”者所编《国民党怎样失掉了中国大陆》一书,汇集许多亲身经历这一巨变者的总结、回忆片段,以及易劳逸、古屋奎二等历史学家的有关阐述,为人们从政治史角度探讨该问题提供了较丰富的资料。

二、研究特点和趋势

伴随前述众多著作和文章的发表,有关南京政权失败原因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和趋势。

1.部分摆脱了政治反动的简单归纳,研究视野有所扩大。李黎明认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导致南京政权的败亡,提出经济崩溃说: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而陷入严重危机,币制改革使经济加速崩溃。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国统区民众起而为生存斗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①。随着研究视野的扩大,观点有所创新。尽管仍有多篇文章持政治失败是南京政权失败的主要原因的观点,但部分已摆脱了一概骂倒的窠臼,走向较细致的理性分析。一些学者引进现代化的解释框架,使研究得以深化。许纪霖、陈达凯、吴贤辉等把中国放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提出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中国是在庞大的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政治衰败和国家四分五裂的背景下开始现代化起步的。南京政权面临来自外国列强、地方势力和民间社会三方面挑战,来不及实现制度创新,厉行政治、经济、农村等各方面改革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和要求,只得向专制体制回归;于是丧失现代化导向,不但无法化解抗战胜利后的参与爆炸危机,反而发生合法性危机,最终被以中共为代表的自下而上兴起的革命力量击败②。杨丹伟认为,南京政府对社会的抽取超过了社会可资抽取资源的限度,引发社会对抗;政府在集权的同时不向社会尽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也无力通过制度创新完成变革,结果丧失政治转型的历史机遇,失去合法性基础③。许纪霖、周念忠与祝灵君、吴贤辉、马尚斌与王硕诸文,可归纳为全能主义政治推行失败说。学者们把视角上溯至清末,指出从传统官僚帝制到现代中央集权科层制之间必须经过集权(传统)———分权———集权(现代)的过程,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启动。民国以来至30年代的权力分散和政治无序,诱发了全能主义政治的产生。但国民党的全能主义政治在权力凝聚与分散两个层面都犯了错误。政府偏重从地方收缴权力而不注重决策的分层化,造成在中央能够控制的权力网络,决策过分集中于行政中枢,特别是蒋介石个人,权力运作中人治传统更起作用,制度化水平低下。国民党在本应分权的社会层面却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并对地方势力施行削弱和消灭政策。结果是被剥夺殆尽的民间社会丧失了推进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愈演愈烈的暗斗明争贯穿南京政权之始终,削弱其统治。于是全能主义政治走向全面衰败,出现改朝换代的革命④。许纪霖还提出国民党既不能实现向现代法理型政党的结构转变,又丧失了革命党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在意识形态内聚功能减弱、组织结构涣散和政治无内部制衡与外在监督的情形下,逐渐趋向腐败⑤。由于立论角度不同,看法各不一致。一些研究者提出腐败说。陆卫明认为,表现为贪污腐败、组织涣散、派系争斗的政治腐败是国民党统治垮台的根本原因⑥。刘长江、王守贵引用蒋介石的观点,认为国民党军队腐败根源于党的腐败,推论出国民党腐败是该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⑦。有五六篇文章把国民党的腐败与抗战胜利后的劫收结合起来,认为劫收是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陈明明认为国民党政权腐败的政治根源有三:一是清党和向旧军阀势力妥协,使该党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丧失革命精神和活力;二是删除三民主义中的革命成份,失去抗御腐败的思想武器;三是国民党政权的政治体制在设计和程序上的弊端,使其缺乏应有的制衡机制,基层组织涣散⑧。高会宗、张茂才提出私有制说。认为南京政权失败原因在于所依靠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及其意识形态,这决定了他们为满足私利必然损害和牺牲人民利益,必然失去人心,走向败亡⑨。孔凡岭和江沛分别撰文,提出失去农村(民)说。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迅速崩溃,农村问题、特别是农民的土地问题未解决具有决定意义。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而南京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进而指出,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农村精英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豪强恶霸逐渐占据底层权力中心,乡村阶级冲突加剧。到南京政权统治时期,政府穷于应付各方面挑战,对农村底层的控制更加微弱,政府职能在农村基本只体现为征粮、征赋、征丁,加剧了与农民的紧张关系。渴望土地的农民在共产党的土改措施下被大规模动员起来,成为改朝换代最强大的社会资源⑩。2.部分改变了以往那种平面排列、简单相加的旧套,转向拉开历史跨度审视和立体挖掘,评价逐渐变得比较客观。长期以来,对南京政权失败原因的解释已被定式地分为政治、经济、军事等几大块,可概括为类似政治专制独裁、政军腐败、经济崩溃、军事失败、违反人心向背之历史定律等几句套话。打破这种平铺直叙、较笼统的政论性总结一统天下的局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张益民在《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3期发表的《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一文。他不赞成一个主要原因或几个原因简单相加的诠释方法,指出:“人们之所以通常在军事、政治、经济、宗派及外部因素上找原因,是因为把眼光局限在40年代的中后期。正如一个病人临死前症状容易被发现一样,人们各自得出自己的结论也是很正常的。但笔者无法同意上述任何一种观点。如果说一个原因或几个原因相加就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那么导致这一原因的原因又是什么?”可谓标志着对南京政权失败原因研究进入深化阶段的经典之句。

张益民和忻平等分别撰文,提出综合因素说:(1)南京政权缺乏统治基础。1927年后国民党失去了工农的支持;作为该政权社会基础的土豪劣绅又不能同其真正合作;民族资产阶级在绑架、勒索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吞并下逐渐与南京政权分手;军队也因清党而失控,素质低下、纪律败坏,不堪依靠;从而失去建立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2)尽管国民党建立起一个现代形式的政权,但派系纷争、贪污腐败、行政效率低下与该政权相始终,统治机器一直不能正常运转。(3)地方割据势力始终作为一支强大的异己力量存在,使南京政权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解放战争时期,占军队多数的地方军队的瓦解,是直接促其军事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瑏瑡。有关地方实力派与中央的长期对抗,吴贤辉认为“割据分权行为破坏了国民党政权的政令军令统一”,是南京政权覆亡的必然性因素之一。指出南京政权本应施行民主政治以整合地方力量,实际却是对地方势力施行削弱和消灭,引起对方如法对抗,损其统治,促其崩溃瑏瑢。(4)抗日战争使国民党政权遭到全方位重创,加之共产党的有力竞争,该政权崩溃的步伐大大加快。(5)南京政权处在中国由传统到现代、由乱到治的转型时期。社会动荡不定、战乱频仍;人口迁徙极为频繁,人口过剩的巨大包袱伴随政权始终;政府未能在不同的利益集团间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导致整个社会陷于恶性循环的混乱中。对外,南京政权还要时时应付来自列强的严峻挑战。在国内外诸方面、多种压力下,加速了该政权的崩溃。这种从多视角拉开历史跨度对南京政权失败原因进行的分析,很富有启发性。

吴贤辉也持综合因素说,认为南京政权覆灭是由许多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权的阶级属性、社会基础、政治行为模式、政党及军队状况是其崩溃的必然性因素。抗日战争、政治民主化骗局的败露与内战的挑起是其失败的两个偶然性因素瑏瑣。文松也主张综合因素说,认为到南京政权统治时期,封建主义因素始终被大量保留,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相对微弱,半殖民地因素却影响巨大。由此导致:第一,中国民族产业资本的积累异常贫乏,商业资本很难向工业资本转化,反而常发生工业资本向商业资本的逆转。民族产业资本的稚弱和工商结构不合理,使中国:(1)始终未形成资本雄厚的产业资本家集团,民族资产阶级无法对抗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的经济倾轧和专制政治的压迫。这是南京政权能实行政治独裁和文化专制,在政治上失去民心的经济根源。(2)产业不发达、经济基础薄弱,使中国时常遭受帝国主义的经济压迫、掠夺和各种投机行为的侵害,很难经受长期战乱的考验。这是南京政权崩溃的一个基础性经济原因。第二,官僚资本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势力强大。近代中国,无论官僚资产阶级还是民族资产阶级绝大多数都是由封建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封建性和投机性。官僚资本凭借权势、采用超经济强制进行独占,所形成的垄断不是建立在生产发达和集中的基础上,而主要是从商业和银行业投机起家的,没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做后盾。到国民党统治后期,官僚资本的投机性更为严重,实力弱小的民族资本迫于通货膨胀和官僚资本侵吞的压力也纷纷效仿。结果整个社会无人生产,全去投机,经济一片混乱萧条,直至崩溃。官僚资产阶级的强大为南京政权的崩溃埋下伏笔。第三,贪污猖獗。封建制度下贪污普遍,且官僚多用特权去经商捞外快。特权转化为经济行为的结果,必然导致贪赃枉法、政治腐败。封建主义既被大量保存,故在南京政权统治下贪污、化公为私、劫收等丑剧层出不穷,“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的大破局”最终呈现。第四,殖民地经济特色显著。(1)中国近代工业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沿江地区。这种带有显著殖民地经济特色的工业布局,使中国在抗战初期就丧失了90%左右的近代工矿业,2*/3以上的交通运输线和占收入85%以上的地区,工业基础和财源损失惨重,加之庞大的战争消耗,两者相加所形成的巨大亏空,给国民党政权的经济基础以毁灭性的打击。为平衡战时收支,只好采取通货膨胀政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导致该政权财政崩溃的一个直接原因。(2)由于中国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封建自然经济很难真正打破,直至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才引起自然经济的解体。这就决定了商品的选择性和市场价格结构的不合理,造成进口工业品和出口农产品的不合理交换,限制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村市场的扩大。到30年代,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枯竭。抗战胜利后的通货膨胀使早已存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迅速扩大,农民实际收入大大减少,农村进一步贫困化。这是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农村经济破产和其失去农民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瑏瑤。3.有些学者开始做扎实的子系统研究,个别概念的认识始有突破,部分问题得以清晰、深化。《民国社会经济史》中指出,国家垄断资本有以下三个特征:(1)资本来自政府,并由政府官员经营;(2)对国民经济的某一方面具有垄断性;(3)对广大人民具有压迫性。官僚资本具有另外三特性:(1)资本不是来自政府,而来自官僚的私人投资;(2)经营权也掌握在某个或某些官僚手中;(3)掌握这种资本的官僚,利用手中权力操纵某一部门,投机倒把、损公利私、中饱私囊。从而区分了长期以来人们视为同一概念的官僚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判断得更客观、科学。陈自芳探究了近代以来(包括南京政权)官僚的经济行为、官僚(私人)资本的运作及其社会效应,细致深刻地揭示了官僚染指经济造成的腐败对南京政权崩溃的影响,旁征博引,持之有故瑏瑥。王续添探讨了地方主义与军阀政治、派系政治、民主政治、民族主义、现代化五方面的关系,就地方割据势力对南京政权的影响做了较全面的分析瑏瑦。近年来一些学者研究战时统制经济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专门以第二十章对之进行全面考察,指出战时统制经济曾使“大后方的战时工业显示了中国工业史上创纪录的发展速度”,“一度推动了中国内地现代化的进程”;但这种超经济的国家干预也破坏了市场经济自身的秩序,导致民间资本严重萎缩、国家资本过度发展甚至吞并民间资本。还剖析了战时统制经济与腐败、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全面深入,评析客观公允,把对战时统制经济与南京政权失败之关系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① 李黎明:《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与国民党在大陆的败亡》。《齐鲁学刊》1997年第5期。

②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许纪霖:《从参与爆炸危机到合法性危机———战后中国的历史一幕》,载《探索与争鸣》1992年第1期。吴贤辉:《一个被现代化变革浪潮所淹没的政府———再论南京国民政府的衰亡》、《政治民主化的流产与南京政权的覆亡》,载《华侨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1997年第2期。

③ 杨丹伟:《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合法性》。《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④ 许纪霖、陈达凯前揭书;马尚斌、王硕:《权力聚散与中国现代化史的演变》,载《辽宁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周念忠、祝灵君:《从政治发展看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载《探索》(重庆)1999年第1期。

⑤ 许纪霖:《四十年代末国民党政治衰败新论》。《探索与争鸣》1993年第2期。

⑥ 陆卫明:《国民党统治垮台与中国革命胜利探因》。

《宝鸡师院学报》1991年第2期。

⑦ 刘长江、王守贵:《国民党在台湾立足的一个原因》。

《唯实》(南京)1996年第8期。

⑧ 陈明明:《论南京国民政府腐败的政治根源》。《南京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⑨ 高会宗、张茂才:《略论近现代史上新旧军阀的失败与私有制的关系》。《晋阳学刊》1991年第6期。

⑩ 孔凡岭:《中国国情与农民土地问题———谈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失败原因》,载《齐鲁学刊》1991年第4期;江沛:《蒋介石新专制主义探源》,载《山西财专学报》1991年第2期。

瑏瑡 张益民:《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载《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忻平:《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探析》,载《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

瑏瑢瑏瑣 吴贤辉:《地方实力派与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华侨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1993年第2期。

瑏瑤 文松:《试析近代中国国情对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的影响》,1998年6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瑏瑥 陈自芳:《中国近代官僚私人资本的比较分析》,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论中国近代官僚经济行为的矛盾特征及社会效应》,载《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瑏瑦 王续添:《经济·文化·外力———民国地方主义成因探析》、《地方主义与民国社会》。《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3期,2000年第2、3期。

(作者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责任编辑:蔡世华

作者:文 松

大陆近代商人试析论文 篇2:

蒙古西征对当时世界的统治及影响分析

[摘 要]蒙古西征是世界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此评价不一。我国史学界对于蒙古西征事件不少人予以基本的否定,西方的史学家与政治学家对这一事件也是看法不一,有人将蒙古西征看做是一场灾难,一场浩劫,一场来自东方野蛮人的祸乱,也有人认为蒙古西征加强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对世界历史的前进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拟就对蒙古帝国的三次西征对其被征服地区的统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近代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蒙古西征;文化交流;统治;影响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长期处于四分五裂局面的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帝国。从此,蒙古军队开始向四面扩张,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从1219年开始至1260年,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先后征服了亚欧大陆的许多国家和民族,震惊了整个世界。蒙古帝国的三次西征是世界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对北征服地区的统治,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对西方近代化的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残酷的战争也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深中的灾难。

一、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13世纪可谓是蒙古人的天下,蒙古帝国通过三次西征共灭了四十多个国家,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对整个世界版图的划分产生了重大影响。成吉思汗西征胜利后,把征服的土地封给他的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这些封地即蒙古的三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拖雷掌管蒙古本土。1258年旭烈兀破波斯,1264年,受忽必烈册封为伊尔汗国。四大汗国的出现,在蒙古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

1、对俄罗斯地区的统治

成吉思汗生前将所征服的咸海、里海以北的广袤的钦察草原赐给长子术赤作为封地。1235年术赤长子拔都西征,辖地扩大,东至叶尼塞河,西至多瑙河下游,南迄高加索山脉,北接俄罗斯平原地区。1243年西征结束,拔都建立钦察汗国,欧洲人也称为“金帐汗国”。钦察汗国统治俄罗斯长达二百多年,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蒙古帝国征服之前,俄罗斯地区并不是一个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各地区封建割据,不断混战,而蒙古征服其之后,则在俄罗斯土地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钦察汗国通过保留俄罗斯各公候国,但必须向钦察汗国称臣、接受册封和诏令、缴纳贡赋、承担军役的政策,实现对俄罗斯地区有效的统治。除此之外,蒙古统治者注重商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鼓励各公国进行商业贸易,对恢复亚洲经济东南欧到西欧的贸易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在割据的俄罗斯各公国之间加强联合,走向统一的要求,俄罗斯人不断起来反反抗蒙古统治,加上帖木儿帝国的侵袭,钦察汗国不断分裂,只留下克里米亚等几个汗国残存了很长时间。总而言之,在客观上,钦察汗国的统治为俄罗斯由分裂割据的公国走向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创造了条件。俄罗斯人不但学会了蒙古军队的战法,还效仿钦察汗国的统治模式,把分散的公侯国组成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2、对中亚地区的统治

中亚地区是和蒙古帝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成吉思汗将中亚封给二子察合台,即察合台汗国,对中亚控制了很长一段时间。察合台和窝阔台去世之后,蒙古统治集团出现了严重的权力争斗,中亚地区也陷入混乱之中。14世纪初察合台汗国合并了窝阔台汗国的大部分封土,国势极盛。到了元朝后期,察合台汗国争权夺利的现象愈演愈烈,陷入了分裂。与此同时在察合台汗国中形成的帖木儿帝国逐渐强大,先后占领了河中地区和花剌子模,后来又从伊尔汗国手中夺取了伊朗和阿富汗地区,后又侵入钦察,南下印度,洗劫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除此之外,帖木儿帝国还击败奥斯曼帝国,使奄奄一息的拜占庭帝国又残存了近半个世纪。帖木儿帝国在15世纪陷入了严重的四分五裂的混战之中,在此之后其后裔巴布尔控制了北印度,巴布尔的孙子阿巴克征服了整个印度,建立的莫卧尔帝国一直残存至19世纪中叶。

3、对奥斯曼帝国崛起的影响

奥斯曼帝国的形成也与蒙古帝国的西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成吉思汗西征,使得一些游牧的突厥部落不得不更加向西迁徙,于是从鲁姆国手中抢夺一块土地作为自己的领地。后来鲁姆国在与蒙古西征军的作战中失力,逐渐衰落。这时突厥首领奥斯曼趁机建立了独立的公国,攻占了鲁姆国大部分领土。在此之后,随着伊尔汗国的进一步衰落和瓦解,奥斯曼帝国逐渐强大。“因此,如果说蒙古王朝的西征为奥斯曼帝国的兴起提供了生存的支点,那么伊尔汗国的瓦解则给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制造发展的机遇。”[3]奥斯曼帝国迅速崛起,多次击败欧洲联军,后来又在1453年5月29日,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取代了拜占庭帝国,并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一直延续到1922年。

4、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

从短时期来看,蒙古人的西征对于伊斯兰世界来说,无疑是一场毁灭性的的灾难。蒙古入侵伊斯兰世界之后,每占领一个城市或地区,都会进行残酷的屠杀和掠夺,将一座座繁华的城市夷为平地。但是,蒙古统治者在其帝国里却没有打压异教徒,而是尊重的伊斯兰教的风俗和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自由。在蒙古帝国的统治下,许多穆斯林也为蒙古人做了许多贡献。他们充当东西方货物和生产技术交流的媒介,他们将西亚的医学、天文、历法、数学、建筑等方面的科学技术传到东亚,他们还向东方世界传播了伊斯兰教,扩大了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

大汗蒙哥命旭烈兀西征之后,蒙古人占领了西亚地区。蒙哥汗去世之后,忽必烈继位,将旭烈兀所攻占的波斯、阿拉伯地区分封给他,这样蒙古帝国在西亚地区建立了伊尔汗汗,统治了伊斯兰世界一个世纪之久。1295年,合赞汗继位之后,为了挽救危机,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其统治秩序,放弃传统的统治政策,全面实行伊斯兰化改革,以争取更多穆斯林贵族的支持,从而对伊斯兰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14世纪初时,伊尔汗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很大恢复和发展,伊斯兰文化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在蒙古征服整个伊斯兰世界之后,并没有完全摧毁伊斯兰教,而是伊斯兰文化所同化。在成吉思汗家族三个最西部封地上的统治及其游牧部落的追随者先后皈依了伊斯兰教,除了上述伊尔汗国,钦察汗国也于1257年(完全皈依是在1313年)皈依伊斯兰教,察合台汗国于1326年皈依。蒙古帝国的西征不仅教会了穆斯林新的战争方式,也将火药的运用传至于此,方便了亚欧大陆两种不同的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融,也对穆斯林的征战以及伊斯兰世界的扩张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虽然从公元二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的西汉王朝就同罗马帝国有了直接的往来,但是到了公元五世纪,由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洲和东方的商旅之间的贸易和往来就逐渐断绝。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公元十三世纪蒙古帝国的西征时才被打破。前苏联的著名东方学家巴托尔德所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4]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的疆域使得亚欧大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蒙古西征军横扫欧亚大陆,扫除了以前各国之间的限制,使得亚欧之间的来往畅通无阻,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这个时期很多西域人自愿或者被迫来到中土,这些东迁的西域人与当时的女真人、西夏人、南宋人、蒙古人等相互交流、影响,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西征时随着蒙古军队的有蒙古人、汉人、钦察人和其他民族的人西至欧洲,也有因西征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但正是她们的迁徙扩大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技术的交流,为世界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蒙古帝国在东西之间各交通要道上均设有驿站,道路便捷,使商品流通较为便利、安全,当时欧洲各地、阿拉伯半岛、非洲北部及东岸沿海地区的商队来蒙古经商也更加频繁。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东方的很多,同时,蒙古帝国也派遣使节、商队至欧洲活动。如在东方的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镇中都有西方商人经商,可见贸易在当时蒙古帝国中地位的重要。那些不远万里的商人在得到利润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使东西方货物相互补充,信息、文化相互交流影响,这些都有利于东西方交流。

此外,蒙古帝国的统治者用武力征服东欧、西亚、中亚及中原地区,但这些地区的先进文化也吸引了蒙古人,他们臣服并学习了这些文化,使得蒙古人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提升。蒙古帝国时期,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艺术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历史、算数、制图、医学和艺术等成就,也通过阿拉伯人广泛地传播到西方蒙古主要继承了汉文化,并吸纳其他的文化,如欧洲的拜占庭文化、亚美尼亚、中亚的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等等,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千的气息。

正如法国学者雷纳·格鲁塞在《蒙古帝国史》中写道:蒙古人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道路,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以及基督教和远东的接触。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将环绕禁宛的墙垣吹倒,并将树木连根拔起的风暴,却将鲜花的种子从一个花园内传播到另一个花园内。从蒙古人传播文化一点说,差不多和罗马人传播文化一样有益。对于世界的贡献,只有好望角的发现和美洲的发现,才能在这一点上与之比拟。”[5]蒙古帝国的西征为东西方之间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文化交流环境,对东西方文化之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

三、对西方近代化的影响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元王朝,把世界上许多从未直接接触过的民族和地区紧紧联系在一起,给世界近代文明的出现创造了有力的环境。蒙古帝国的西征所到之处空前辽阔,而且“其推进的经济贸易市场空前繁荣,其倡导的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其允许的宗教并存空前宽容,使得原先或因封建割据而无法往来,或因战乱不止而难以相通,或因宗教信仰不同而相互敌视,或因文化语言隔膜而互不知晓的民族有了接触和影响的机会。这种密切的接触和影响,使东方开始了解西方,西方也开始知道东方,于是人们终于懂得了‘世界’这个概念,近代文明由此展露出它最初的曙光,人类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6]

1、四大发明在西方的进一步传播和影响

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西传及应用,被看做是世界近代文明出现的基本因素。造纸、印刷术在文学方面,火药在军事战争方面以及指南针在航海方面带给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

造纸和印刷术虽然在八世纪中叶以前就已经传入了阿拉伯并为之了解,但并没有广泛流传。1294年,蒙古人在波斯所建立的伊利汗国为摆脱财政危机,开始用雕版印刷纸币。到了十四世纪,印刷术便由波斯传入了欧洲。火药的传入是十三世纪在蒙古人与阿拉伯的战争中,阿拉伯人学会了这种技术并将其传至欧洲。火药成为欧洲城市阶层和以城市为基础的新兴君主反对封建旧贵族的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支持。指南针的作用在于将它应用于航海,没有指南针就没法进行有目的的航海活动。西方近代文明大规模的航行除了依赖于指南针,还得益于对东方世界进行夸张描述的《马克·波罗游记》。

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手稿》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在骑士阶层炸的粉粹,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杠杆。”[7]

2、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蒙古帝国侵入西方时,整个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完全陷入基督教的沼泽,意大利罗马教皇统治着一切,封建神学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禁锢,抹杀了人们自由和创作的思想与灵魂,而蒙古人的西征正好打破了这一局面。首先蒙古人西征有一定的破坏性,所到之处必然会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抢掠,对城市进行破坏,这些行为也正是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摧毁,破坏了这里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其次蒙古人的战争行为必然激起当地人的反抗活动,这也就为后来文艺复兴人们冲破封建教会的统治,摆脱封建迷信的束缚奠定的基础。此外,蒙古人对欧洲的劫掠和屠杀,使得长期处于教会控制下的愚昧落后的人认为不可思议,甚至引起了他们的恐慌。在蒙古人对封建制度的打击和对欧洲传统观念的摧毁之下,欧洲人对以前深信不疑的神学所宣传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他们不得不冲破神学的控制,开始为自己而独立思考。于是这种对人性、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探索开始了,这种追求人类个性自由和解放运动即是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方人逐渐深入了解东方世界。可以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在受到蒙古西征的震撼和蒙古帝国和平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3、对于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由于指南针技术传入欧洲,从十五世纪起,许多航海家都开始探索东方,深入茫茫大海,这一系列的冒险和航海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蒙古西征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对东方的好奇从未停止过。蒙古西征使得丝绸再度复兴,为欧洲人去往东方打开了大门,曾到过东方的欧洲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告诉欧洲人在东方有一个人口众多,美丽富饶的大帝国。此外《马克·波罗游记》对东方的神奇渲染更是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遐想,正是这本书召唤着无数探险家不顾一切艰难险阻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再加上当时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对商路的控制和垄断导致了商业利益上的驱使,以及日益普及的航海、地理知识和指南针的应用,使得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开扩了人们的视野,为欧洲近代早期大规模的殖民扩张运动提供了便利。

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多半是通过蒙古利亚人所发明的罗盘和纸张,在亚洲的游历及对东亚财富与文明的不断增长的知识的刺激下,‘大西洋边缘’的精神、体质、社会的活动才有了这次惊人的迸发。”[8]蒙古西征使得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除了表面上的屠杀、交流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技术、文化、思想的转变,这些转变对于西方的殖民侵略扩张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蒙古帝国西征时,西方世界正处于一个由中世纪向近代化过度的时期,蒙古帝国的征战为世界近代文明的出现营造了有利的环境,使得世界不同的各地区、各民族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为文艺复兴的传播、新航路的开辟,西方的殖民扩张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一系列历史性变革成为了可能。

四、蒙古西征带来的灾难

蒙古西征是非正义的侵略扩张战争,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蒙古大军所到达的地区,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抵挡得住蒙古铁蹄的践踏和冲击,也没有那个城堡能够免去被蒙古人占领、洗劫的命运,而且蒙古军的攻灭速度惊人,手段残忍。蒙古军在攻克花剌子模故都玉龙赤杰时,以火攻城,将整个城市烧成一片火海,之后又放水淹城,将昔日文明繁华的都城变为废墟,一片狼藉。蒙古大军在攻克讹答剌时,因遭到守城将领海儿汗多次攻击,最后俘虏了海儿汗,遭到蒙古人往其耳朵里灌融化了的水银进行报仇。蒙古人还在对你沙不儿城的屠杀中“割下死者的头,堆积如山,又把男人的头和妇女、儿童的头分开来……苍蝇和豺狼以赛德尔的胸脯为餐,山鹰享用娇女的肉,兀鹫饱食美妇的颈。”[9]哲别和速不台的侵入波斯、高加索和罗斯“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噩梦,而蒙古人留在这些城市里面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5]除了残酷的屠城和劫掠外,他们还欺骗当地居民为其攻城,“在进攻有防御工事的城市的话,他们会命令这些俘虏冲在最前面当替死鬼,而他们却站在这些可怜人的身后,笑着看他们一个个倒下。如果有后退者他们会刀起头落,立即斩首。他们还强迫农民为他们收割庄稼,用完之后便毫不犹豫的全部杀死。”[10]

总而言之,蒙古西征军所到之城市和地区都遭到严重的倒退和毁坏,对被占领地区的生产力和文化都进行了严重的摧残和蹂躏,体现了这种游牧民族所具有的野蛮性。蒙古人在征服中所常用的“焚城”和“屠城”的手段来对付各国的统治,对他们进行彻底性的毁灭,而这种残酷的行为不仅是他们狭隘的复仇心理的体现,也体现了蒙古社会当时的落后性和其征服战争的漫无目的性。

蒙古帝国的三次西征使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的国家的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大肆屠杀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并破坏城市和建筑,毁灭了该地区的文明和生产力,阻碍了被征服地区的发展和进步,这种毁灭性的灾难是无法想象的。

但战争好比一把双刃剑,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把世界范围变得更加广阔。蒙古大军的西征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也加速了东西方的交流,对西方世界的近代化过度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快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蒙古西征留下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继续分析和深思。

参考文献:

[1]罗旺扎布,德山.蒙古古代战争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202页

[2]蒙古秘史[M].余大钧译注.续集卷二第269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232页

[3]陈西进.蒙元王朝征战录[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476页

[4][苏联].苏联域外的东方中世纪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234页

[5](法)雷纳·格鲁塞.蒙古帝国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78页,212页.

[6]陈西进.蒙元王朝征战录[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486页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7页

[8](英)赫·乔·韦尔斯.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吴文藻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849页

[9]何高济译,翁独健校订.(伊朗)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42页

[10](法)雷纳·格鲁塞.草原帝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201页

[11]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2.08

[12]付来侠.蒙古西征对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2005.03

[13]纪宗安,李强.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黑龙江民族丛刊.[J].2007.第4期

[14]杨峻岭.试析蒙古西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

作者:宋鑫秀

大陆近代商人试析论文 篇3:

必修二第一单元训练(一)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 《尚书·酒诰》:“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 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 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 商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2. 《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刀,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材料中所反映的情况广泛出现是在( )

A. 春秋 B. 西周 C. 战国 D. 西汉

3.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

A. 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

B. 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

C. 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

D. 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

4. 《汉书·食货志》记载“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地,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 )

A. 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 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 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 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5. 《齐民要术》中记载:“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5、6月中穰种,7、8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这段话反映了作者的什么主张( )

A. 强调农作物的 适时耕种 B. 注重兴修水利

C. 重视绿肥作物的栽培和轮作 D. 因地种植

6. 《新唐书卷54·食货志》记载:“(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了政府货币的供应量

B. 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了钱币的不足

C. 便利了商品流通

D. “飞钱”实质是一种汇兑业务,不行使货币的职能

7.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宋代( )

A. 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 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④①

9. 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夫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叶适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

B. 这种观点与朱熹的经济思想比较接近

C. 材料中的观点反映出叶适是商人出身

D. 叶适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10.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1. 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 4亿),并相继在乾隆二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这种所谓的”人口爆炸”( )

A.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B. 对农业社会形成较大压力

C.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 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产物

12. 弗兰克曾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因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这里的“商品”是指( )

A. 白银 B. 棉布 C. 丝绸 D. 鸦片

二、非选择题(13题26分,14题26分,共52分)

13. (27分)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高度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牛郎织女传说”申遗成功的两个县份之一。

材料二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据《新唐书》

(1)“牛郎织女传说”反映的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有何突出特点?(2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在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4分)

(2)上述两段文字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该土地制度的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4分)

(4)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6分)

14.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牙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操纵市镇经济的运作:“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举凡“花、布、柴、米、纱,下及粪田之属,皆有牙行,类皆领贴开张”。

在这一时期(明中后期)的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这一时期中外贸易的显著特点。 ——樊树志《晚明史》

材料二 时文被大批地印刷和流传是在明代的成化年间以后。成化之前,世间无刻本时文,杭州通判沈澄刊印了一册《京华日钞》(时文选集),获得了重利。从此以后形成风气,甚至达到了书坊非举业不刊,市肆非举业不售,士子非举业不览的地步。……顾炎武曾说过:“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

——杨念群《何处是“江南”》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但没有出现类似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一些学者把明清江南经济与英国经济进行比较,力图找到明清以后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欧的原因。

黄宗智提出了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江南的农户家庭虽然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投入获得了较高总收入,但由于人口压力导致的劳动报酬递减,人均日产量却是下降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社会虽然有“增长”但是却没有发展,也就是出现“无发展的增长”。他把江南经济运行的这一方式称为“内卷化”或“过密化”。黄宗智认为,真正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增加单位劳动的资本投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如18世纪英国农业以及现代机械化农业所展示的情形。但是,明清时期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是出现了“内卷化”,成为“没有发展的增长”的典型代表。

彭慕兰的核心观点是: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这种背离(即西方走向了近代化而中国却没有)的主要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彭慕兰把这个东西方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大分流”。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出版时文反映哪些现象?(8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试分析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因为哪些因素从而没有走向近代化。(12分)

(湖北省实验中学 林 歆)

作者:林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业银行财务预警论文下一篇:审美意象理论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