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化教育价值观论文

2022-04-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生活化教育价值观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教育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生态主体与教育环境间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学科。大学公共数学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甚至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发展思路仍囿于传统教育的思维范式,未能与时代进步、社会需求、专业发展相匹配。

大学生生活化教育价值观论文 篇1:

大学语文与大学的人文教育

大学的存在一般有三个层次的形态:第一层次是物质形态,第二层次是人在物质空间中的活动形态,第三层次是超越物质形态和活动形态的人文形态。如果一所大学徒有亭台楼宇、运动场馆、花草树木等各种硬件设备,那么,再漂亮的高楼大厦等物质形态也不成其为大学,因为这仅仅是物质的,仅是基本的条件而已。她还必须有大学人与大学建筑空间的交互作用,通过相互作用的活动形态,大学建筑的文化意味才能得到活化,获得现实的意蕴。但这些还不够,如果仅止于此,则大学的存在依然是现实的、平面的、单维的。大学存在的根本样态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之人与物、当下与传统的交往互动,并且不断地将人与物活动的精神丝丝缕缕沉淀于其中,使得大学的人文意蕴不断增殖、拓展,滚雪球似地延伸,让每一个走进大学的人不仅能从大学人的直接活动中感受到大学存在的当下品格,感受到热情、活泼、无条件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意志,更能亲切地感受沉淀在大学人与物之中的那种大学历史深处的幽雅、博大、精深,以及无处不在的过往大学人求知问学的精神影像。大学不仅是当下的,更是历史的,大学不仅积极地传承与创造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思想传统,而且也不断传承和创造自身的文化生活传统,从而使自身成为历史的、人文的存在。作为学校中的个体虽是偶在性的、短暂的,但一批批、一代代的大学人薪火相传所营构出来的大学精神形态,却使偶在性、短时性、个体性的大学人在大学的人文样式中获得了精神的永恒。①

大学的最高样式是“人文形态”的,怎么才能实现大学的人文形态呢?方法固然很多,但就大学生的人文形态形成来说,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课程。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其目的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帮助修课同学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述、交流与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工作来说,是一时一刻也缺少不了的。哲人海德格尔有个重要的论断:语言是存在的家。在我们说话或写作的时候,无论说什么话写什么文,如何说话写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们所拥有的话语资源决定的,话语资源越丰富,表情达意就越丰富。我们生活在语言筑就的“家”中,话语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我们的人生,我们拥有何种品质的话语资源,意味着我们拥有何种品质的人生。尽管我们从小就在一笔一画、吐字发音、字词句篇的阅读、训练中接受积累语言资源,但是,上了大学,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语言资源仍然很贫乏,中小学教育在这方面所能达到的水准,与实际需要和社会的人才尺度相较,尚有较大的距离。基础教育并没有把这个“家”营造好,需要继续营造,从而充实自己的人生。所以,大学语文的语言资源积累价值继续存在,大学语文这门课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日益凸显。

邵龙宝说:“造成目前大学素质教育中健全人格教育的相对缺失,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我国目前高等院校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实用功利,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道德教育体系中成了稀缺资源。这既表现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又表现为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渴求。”②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程特点的界定,它适应基础语文教育,同样也对大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指导作用。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大学应该提供这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她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她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为此,他建议大学要加强人文学问的传授,要求学生“除主修像化学、经济学或天文学等一个专业外,还要跨越不同的学科,从道德哲学、伦理学到数学逻辑,从自然科学到人文,从历史到其他文化研究广泛涉猎”。③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世界文明各具特色,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孕育了各自优秀灿烂的文化,凝结了各民族具有特色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哺育了无数优秀的人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尊重各民族的历史,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其中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人格教育备受重视,然而,人格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由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来承担。虽然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着许多人格教育的因素,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课程着眼于政治理论的内容多,针对于人格教育方面的内容少,在诸如属于人格范畴方面的兴趣、性格、能力、情感、意志、自我调节等方面的教育相对不足,这中间主要缺少的是必要的人文教育课程。

其实,关于健全人格教育方面的资源相当丰富,世界文明不说,就说我国,除了提到的政治理论书籍以外,还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它们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中国的古代教育就十分注意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来对教育对象进行人格教育。周代的教育课程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书”、“数”是实用的技艺教育,而“礼”、“乐”则是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人文精神教育。孔子办教育,更是把学生的人格培养放在首位,他将人文精神的教育贯注在“诗”、“书”、“礼”、“乐”的教育过程之中,因材施教,培养出了许多既有渊博历史文化知识又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此后,历代教育开设的课程虽有不同,但以人文精神为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却始终是核心内容。中国近代的新式学校教育,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前身。在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教育中,有各种培养专门人才的学堂,如军事学堂、实业学堂、商务学堂、铁路学堂、外国语学堂等等。这些学堂,除开设有专业课程之外,以传统人文精神为内容的汉文、经学也一直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如张之洞就一再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在《劝学篇》中指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④将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视为一切学问的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变法需要,开设了许多新学堂,在这些学堂的教育中,人格教育也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如梁启超就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时,就亲自制定了一个《湖南时务学堂学约》,规定学纲十条:立志、养志、治身、读书、穷理、学文、乐群、摄生、经世、传教,以达到“共矢宏愿”的教学目的。而他们开设的课程,便有传载中国人文精神的诸子学、经学等。

当然,我国当代的高等教育与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那个时代的教育思想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当代的高等教育,但是,他们以传统文化来传导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一点却是值得充分借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思想情感的精髓,是我们对于自然与人类社会认识的结晶。它虽然是适应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模式和那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发展的,其中有着许多糟粕,但也不乏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只要我们“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⑤,对于当前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还是有非常积极的教育意义的。例如儒家提倡的“君子”人格,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而且许多方面体现出非常积极的人文精神。在志向方面,儒家要求人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主张以仁爱待人,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在个人情操上,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将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称之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在立身方面,孔子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在诚信方面,孔子一再对学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论语·卫灵公》)面对困难曲折,孟子告诫人们:“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这些人文精神,培养了古代一大批知识阶层人才高尚的节操,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不仅限于儒家经典,在其他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那里也有许多。如道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否定贵贱高下的等级区分。墨家主张“兼相爱”,强调人生在世要“以行为本”,意志坚强,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屈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屡受打击却至死不渝,在“漫漫其修远”的人生征途上,“上下而求索”;在污泥之中而不染,情愿“伏清白以死直”,而不改变自己的情操。还有匡衡凿壁偷光读书,李白蔑视权贵,范式一诺千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勾践卧薪尝胆,苏武北海牧羊保持汉节,苏轼在人生遭受挫折时对于自我的调节,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于友情和爱情的追求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当今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极好资源。

利用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应该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编写大学人文教材,纳入基础教育课程系列

现代社会的功利取向使得人们只重视看得见的东西,表现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上,过分强调政治、外语和专业,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认为,大学培养的是专门人才,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行,人文课程的设置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其实,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人文教育和知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健全的人格,不仅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在大学开设优秀传统人文精神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古代人格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就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和《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有很好影响的教材。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传统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东西而受批判,结果,在大学的教育中,除了中文和历史专业的有关课程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外,工科、理科和其他的文科专业都与其处于“绝缘”的状态。因而,要利用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首先应编写一套能够充分反映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人文读本,将其纳入教育课程,在大学普遍开设。⑥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和理科的大学生,由于很少接触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古典文献的阅读能力不高,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不强,加之人们阅读兴趣的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板着面孔进行枯燥说教的形式已很难为学生所接受。我们应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确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提升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质量,以图全面解决大学生的价值困惑问题。而优秀人文精神课程的教学也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课堂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堂外进行阅读。如果教材内容枯燥,形式呆板,不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就会排斥教材的课外阅读,这样,优秀传统人文精神课程教学的目的就会落空。如何整合语言、文学、文化,怎么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品位,让学生有兴趣,这是所有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中学语文的延续,而是另辟一条新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中国语言文学概貌有个了解,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因而,优秀传统人文精神教材不仅内容要生动、有趣,而且文字也应生动,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

(三)加强大学教师自身修养,重视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播

德高望重才能为师,教师人文精神的失落,势必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大学教师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最大的绊脚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教我们堂堂正正做一个人。人才的培养,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要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是知识教育。大学教师应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了解本民族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关系,了解传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懂得成为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在全球化进程中应做出什么贡献。如果我们不知道中国文化是怎样来的,它有什么优点和缺失及发展趋势,不知道它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不把中国文化当作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中国文化就会失去其创造的活力与对话的权利。

(四)结合各项活动,将人文精神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人格的教育不可能像有些知识课程的教育那样,只要教育对象用功,便能收到好的效果。由于人格表现在动机、兴趣、态度、能力、性格、气质、认识、情感、意志、价值观、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等各个方面,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关涉到人格,因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也具有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优势,它可以不受时间、场合的限制,全方位进行。我们可以将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利用大学语文等课程进行传授,也可将人文精神注入其他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它贯穿在学校和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比如,诗歌、散文的写作和古代优秀诗歌的阅读朗诵比赛,就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某些内容进行辩论等等,将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教育落实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汉语文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母语,是操持这种语文的所有成员维系民族及国家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世界、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必要条件。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类课程,则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之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大学语文”课程包括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一是通过文学及文章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它不同于中文专业课程,不是简单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知识的压缩本,更不是思想文化的启蒙讲堂,甚至也不应画地为牢地界定为纯粹的文学鉴赏,而应程度不同地包含上述所有内容,并突出对“好文章”的引导性、示范性解读。

我们要什么样的大学语文?专家认为,这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以后第一门强化母语运用能力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要让学生懂得大学生和中学生比,并不是“进一个门出一个门”的简单问题,而是本质上的跨越。中学是无心看风景,大学则是要培养个人的审美情怀。首先是人文修养上的跨越,从此以后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认为,现在一般大学生的基本文字能力不尽如人意,不光是理科专业,甚至是文科的学生也很缺乏,而这种基本的能力是为各个学科能力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就像数理化是很多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一样。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就与其他的课程不太一样,人文精神通过大学语文这门课来形成非常重要。但大学生现在的艺术和文学素养光靠大学开两三门课是学不好的,要将课扩大到各门课的课上课下。总的来说,大学语文这门课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我们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我们国家优秀传统的继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安身立命?对于我们国家包括整个人类,是一个单纯的英语的世界,还是一个保持多元文化生命的世界?从这些方面来讲,大学语文课程,它在超越了中学语文课程之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专家们认为,不仅是大学语文,还有中小学语文,从国家整体普通话战略建设上,它涉及到保卫汉语的问题,涉及到整个国家民族,我们应当意识到这不只是一个面子问题,甚至是生存问题。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⑦高等教育要塑造合格人才,就必须打破急功近利的狭隘功利主义,回归大学的本体育人功能。大学要不负众望,就应不断去追求、探索,从而使自己不仅成为传播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殿堂,而且成为实践美德、追求高尚的精神乐园。

注释:

①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邵龙宝.人文素质教育让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1日第3版.

③陆登庭.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A].北京大学高教所编.大学校长论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④张之洞.张之洞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⑥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J].新华文摘,2005,(20).

⑦徐中玉 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杨传凯信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者:杨传凯

大学生生活化教育价值观论文 篇2: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大学公共数学教育困境分析

摘 要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生态主体与教育环境间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学科。大学公共数学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甚至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的发展思路仍囿于传统教育的思维范式,未能与时代进步、社会需求、专业发展相匹配。文章由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整体、联系、多元、互动、平衡的观点从高等教育生态、学校教育生态、课堂教育生态三个层面剖析我国大学公共数学教育的困境并指出改革方向。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大学公共数学 困境 生態位 生态链

An Analysis on the P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Public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WANG Xiyu

(Department of Basic Education, Jinling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89)

0 前言

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砥砺前行,人类文明正逐渐进入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在我国,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驾齐驱,是实现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保障。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生态文明建设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导向,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领域还存在着诸多的混沌和失衡,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许多教育问题和现象难以用一元的、单向度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进行合理的解释,也难以用线性的因果关系或矛盾关系的原则进行恰当的分析和解决。[1]一场源于生态学视阈,强调整体、联系、多元、动态、平衡的教育变革呼之欲出。

1 教育生态学视阈剖析大学公共数学教育的理论预设

1932年,美国教育学家W.Waller在《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一书中提出了“课堂生态学”(ecology of classroom的概念,[2]开创了生态学与教育学融合之先河,自此以后各种研究众彩纷呈。教育生态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源于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L.A.Cremin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中正式提出并运用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这一术语。[3]如今,教育生态学无论在纵深还是宽幅都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将自然生态系统泛化于不同领域则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如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等等。教育生态系统实质是由特定的教育生态主体与教育相关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特色结构、实现特别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目前,对教育生态的讨论集中在宏观层面,针对大学公共数学教育的思考还很少。事实上,每个泛生态系统中的泛生态元都与其他泛生态元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联,共生、竞争、从属、乘补,这些关系依照链状排列将泛生态元串联相关最后交错成网络,从而形成了如自然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一般的泛生态链和泛生态网。大学公共数学教育一边衔接着我国数以千万学生十几年的前期教育,另一边关联着国家众多产业甚至全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等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数学这一基础科学对科技的推动作用令人惊叹和敬畏。但是,我国大学公共数学教育的发展思路仍囿于传统教学的思维范式,未能与时代进步、社会需求、专业发展相匹配。困境、挑战、机遇并存,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大学公共数学教育如何蜕变,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2 大学公共数学教育系统的困境与危机

教育生态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实质是通过教育生态领域的创新与拓展,培育和构建“教育生态人”,实现教育生态建设的价值自觉与现实回应。[4]表面平静的大学数学教育系统实际困境重重,本研究以下从高等教育生态到学校教育生态再到课堂教育生态三个层面深刻剖析其生态病理。

2.1 高等教育生态的“贫富”悬殊

高等教育生态是社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实现人的素质的提升,促进知识与技术的更新,推动产业与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一些方面表现出悬殊的差距:

2.1.1 资源配置的“贫富”差异

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依赖人才资源、财力资源、政策资源等等,从高校的地域水平分布的角度看,经济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和省会所在地的高校相较于其他地区的高校享有更多的教育经费扶持、政策倾斜;从高校层级的垂直分布角度看,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传统重点高校相较于非重点高校和民办高校等享有更多的财政扶持和产学研机会。以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为例,共137所高校中,北京坐拥31所,江苏15所,上海8所,而河北、内蒙古、广西、内蒙古、云南、甘肃等省都只有1所高校入围;14所拥有数学学科建设的高校也均属于东部和中部的发达城市的重点高校。这份名单包含了对区域以及高校教育基础的考虑,与此同时也为未来我国大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政策导向和规划了发展版图,入围高校必将实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并通过教育生态链带动一批附近高校,以学校与各个行业的泛生态链带活一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创新。大学数学教育如何在各区域、各层级高校中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议题。

2.1.2 思想观念的“贫富”差异

高等教育系统最终是“人”的系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的思想“贫富”与否最终决定了系统的活力。传统重点高校更擅于洞悉未来发展方向,非重点高校的数学教育仍存在生态位自我认识不合理,办学定位缺少特色,专业设置、机构设置、规章制度过度模仿重点高校,为提高毕业率降低教学要求等问题。共生与竞争是一切生态系统得以维系的主题,如何抓住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契机,实现各高校的协同进步,进而实现系统的良性循环,而不是在这场浪潮中让差异越拉越大是值得思考的。

2.2 高等学校生态的精神失落

“精神”源于拉丁文中spiritus一词,最早表示细微的气息,微弱的流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思想在不断形成积累,这种积累最后就汇集成精神的力量,大学精神既是对学校生态现状的客观反映,同时精神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学校生态系统的运转,精神将通过各个层级的生态链渗透并影响学校生态的各个细节。以下从三个方面剖析大学精神的失落:

2.2.1 制度精神的压抑

学校的各项制度之间普遍联系并相互影响,能否把握制度生态的全局是问题的关键,这个全局既是时移的也是空间范围的全体。目前我大学制度生态仍以“结果”、“效用”为驱动,期待结果瞩目、迅速,追求效用明显、时尚,而“大学精神”、“学校内涵”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学校的功能之一是培育人,但是制度系统更多地是被灌输了物质、能量和信息,却很少有反馈和输出,自上而下垄断式的学校制度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人的压抑和控制。受到终结性评价方式的影响,学生将成绩“过与不过”而非学得“好与不好”作为对大学数学学习的自我评判标准;受到“通过率”指标的压制,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能力、重技巧轻素养的偏颇现象犹存,教学的创造性与艺术性匮乏,个性化迟迟得不到发展。与此同时,传统重点高校中不少推行“非升即走”的人才制度,新建地方院校愈发重视青年教师科研考核,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教师个体微系统的运转压力,当系统环境改变时,教师个体需拓展自身生态位,调整对资源的需求与利用以适应环境,在此过程中非理性竞争导致了教师系统生态位层次失调等问题,高压状态下科研的质量堪忧,部分教师无法合理分配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无法兼顾专业发展与职业进步。另一方面,学校制度中更多体现在规则和管制层面,但是从孕育和培养的角度促进各项事业发展还不够多,例如对学生的制度主要是行为规范和成绩管理,对学生的数学教育研究机制还很缺乏;对班级的组织管理、纪律管理制度较多,对班级文化氛围建设、活动引导制度相对空白;对教师的评价、管理制度多,但对教师间合作,教师个体的深度培养,教师跨学科跨部门的发展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2.2 组织精神的隔阂

生态链的断裂是大学组织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学数学虽然服务于所有院系,却又游离于各个院系之外。基础教学部门仅是承接各个院系的数学课程,课程教学以外,似乎毫不相干,数学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技能培养、拓展应用等方面都缺少生态链的融通,这使得数学教育的结果与初衷产生了很大落差。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的人才生态链也未得到重视,教师在各自所处的半封闭“花盆”中,对于教师个体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对于学科、院系乃至学校的发展、对于资源的利用和再生都产生了不利的生态效应。而在数学教研组织的内部,生态位在上中下游人才中各有失衡。有研究显示,下游人才由于教学经验,知识技能的不足造成了教学效果的同质化,生态位的“高度重叠”不符合生态系统所需的多样性的要求;中游人才教學经验渐长,由于个体发展内驱力及职称、待遇等外力的作用,种群逐渐分化,表现为生态位“过度分离”的“单打独斗”或“虚假联盟”的“人为合作”均无法抵御系统外来的压力,教师个体能量无法全面发挥,脆弱联盟的效能总和也不及个体能量之和;上游人才中的年长教师作为“人才种核”与下游、中游人才往往在教学方法和思路上尤其是在前沿教育技术的接受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人才聚集与协同进步仍是难点。在大学数学教研群体中如何发挥老中青教师的教学优势,如何搭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如何以向心力为吸引形成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的教研团队是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

2.2.3 文化精神的浮躁

学校文化既是整个学校生态的起点,也是整个学校系统运行状态的最终显现,受到社会文化场域的深刻影响,物质文化的真实显化,精神文化的无形渗透,相较于制度层面和组织层面,社会生态系统的遗传机理更迅速更明显地体现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中。文化氛围影响着浸润在其中的所有人,并最终影响各项制度的制定和组织管理的状态。学校文化依据其结构,可以分解为表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中间的规范文化层面和内核的精神文化层面。[5]就物质文化层面而言,现今的各高校都具备了现代化教育的基础设施,但是大学数学教育也需要走出“一个教师、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的传统大教室,运用新科技、新设备、新理念给学生动态地展现知识,具体地实践知识;就规范文化层面而言仍缺乏对人的关注,学校中的每个人既受到文化场域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向其输送自身能量,对制度的制定和对行为的规范不应只停留保障大学数学系统基本运行的要求,而应站在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持续成长,加快学校整体进步的高度;就精神文化层面,虽然处于最内核却最易被社会的负向文化腐蚀,追求“省时省力高效高产”是其中典型的价值观,错误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了行为方式、处事态度、学校风气。

2.3 数学课堂生态的疲态百出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其功能和运行状态的内在原因。生态系统结构又可细分为组分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等等,[6]以下分别进行分析:

2.3.1 组分结构的复杂

表1 显示了2008—2016年我国高考录取情况,虽然报名人数近两年不再增加,但录取率一再攀升使得学生种群的数量仍快速上升,尤其在2017年,浙江、江苏、河北等省高考录取率超过 90%,按照教育部全国非数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几乎所有高校的理、工、经、管、农、林、医、文、法等专业均根据不同需求开设了数学类课程。大学数学课上百人“挤挤一堂”已是常态,学生种群密度过大、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这种“挤”更涉及了专业不同、文理差别、能力悬殊的学生群体,漠视生态多样性使得系统循环出现不畅甚至阻滞,“解惑”本是教师的基本职能,如今却成了需要排队等候的稀缺资源,成为系统和谐发展的“限制因子”。

2.3.2 时空结构的局促

不可否认公共数学由于知识体系特征仍十分依赖课堂时空,以一周六课时,一年上课36周估算,要完成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微分方程等众多内容,课堂系统承受巨大负荷,因缺少有效调节机制,一旦压力越过系统生态阈值,课堂生态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课下师生基本处于分离状态,QQ、微信等便捷问询工具于一心向学者是锦上添花,于无心向学者只是形同虚设。学生种群内部差异会由原生差异几何级增大。学生种群逐步分化,优秀个体聚集形成共荣互利的正相互作用,顽劣个体聚集形成共损护害的负相互作用。体现在教室空间内,学生会根据自我评价、情感态度、所属群体等原因对自己的“坐标”重新选择,其实质就是学生在课堂系统生态位的确定和显化。

2.3.3 营养结构的单一

最匮乏的营养物质最先抑制生物体的成长,这是生态学中最小因子定律给我们的启示。目前数学课堂的“定义—引理—定理—证明—推论—例题—联系”的套路模式还存在着,然而,数学教育不只是“数”,更在于“学”,学从何而来、晓为何而学、知如何而用是学生的“关键营养”,也是数学课堂系统与专业教学系统乃至学校系统融通的“关键生态链”。目前数学课堂缺乏专业的深度,交流的广度、精神的高度。同一课堂中的学生个体由于生态位差异最终成就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吸收差异,师生、生生交往方式、彼此评价因此确定并长期惯性维持。

3 思考与认識

生态系统不是生态要素简单堆砌形成的,不同的生态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如上研究所示,高等教育生态、学校教育生态、课堂教育生态的种种失衡必将导致层层生态系统运行的障碍。曾有高校在试卷上出现“请在下列图片中选出你的授课老师”“请写出你高数课的上课教室”这样的试题,不知是否可以看成是对目前教学现状的一种揭露。从生态化的角度应对目前的发展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路:

3.1 教育生态的协同进步

大学公共数学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助力,以加强实践为方法,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对中小学教育与高等教育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以协同进步的思想让各个地区的高校发挥各自优势得以共同发展,让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社会的教育生态链得到稳固,让终生教育的思想得到落实,最终实现教育、科技、产业、社会的共赢。

3.2 学校生态的内涵建设

高校要以“人的培养”为神圣使命,加强学校内涵的建设,从制度、组织、文化等各个层面培养人,制度上要从对人的管制变为对人的激励,组织上要从松散的联盟变为凝聚的力量,文化上要从对知识的宣读变为对内涵的积淀。以人为本,发挥学校生态中每位生态主体的优势力量,发挥每个部门与组织的突出效力,破除原有的“花盆效应”,实现对人的不断培养和对抗击生态压力的能力的不断增强。

3.3 课堂生态的活化创新

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为大学公共数学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走出原有陈旧思路,让一板一眼的传统讲课方式变为互动的、活泼的、应用的、实际的,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及科技素养,能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教育要求,能为同班级中各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学有所获,

4 结语

生态化的危机需要生态化的解决思路,大学公共数学教育的发展必须放眼全局、权衡利弊、动态调节、引进科学,以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力量,才能够走出困境,才能够让大学公共数学教育真正实现对大学生的基础教育目的,让我国的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走向全面发展,让大学真正能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7):3-7.

[2] W.Waller.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M].New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32:161.

[3] L.A.Cremin. Public Education[M]. NewYork: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1976:27.

[4] 刘春梅,张皓珏.论教育生态的偏颇与修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173-176.

[5] 范国睿.共生与和谐: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09.

[6] 高志强,郭丽君.学校生态学引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22.

作者:王夕予

大学生生活化教育价值观论文 篇3:

我国当代大学生受挫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 要:在竞争日益激烈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学生受挫情况非常复杂,抗受挫能力比较欠缺。传统的受挫教育或留下了空白,或效果欠佳,需要下大力气加以研究改进,构建一个合理、全面、完善的受挫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 受挫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规律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交往等诸多问题,容易产生挫折心理。不少大学生遇到挫折后未能及时进行有效调节,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否定自我,少数学生甚至产生轻生念头,酿成悲剧。

大学生面临的挫折情况非常复杂,传统解决大学生遭遇挫折的方式是遇到什么挫折就采取什么方式,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效果欠佳。从心理学角度看,挫折心理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行为过程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个人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一种情绪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陷入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动机得不到实现的时候,从而感到心理失去平衡,造成心理受挫。因此,笔者拟在厘清当代大学生遭遇挫折的主要表现并对当前高校、社会对大学生受挫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构建一个合理、全面、完善的当代大学生受挫教育体系。

一、当代大学生受挫的主要表现领域

当带着喜悦之情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后,未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学子们便陷入了种种困惑中。他们被打破了原有的优越感而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受到来自生活上、学习上、经济上和情感上等方面的压力而引发挫折感。

1.学业压力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第一,高校扩招,学生素质和基础参差不齐。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很多自身学习能力不强、基础欠佳的学生被大学录取。进入大学后,学习赶不上,成绩不如人意,导致其自信心大降甚至自暴自弃。

第二,学生未能及时调整心态。部分在高中阶段各方面能力遥遥领先的同学来到高手如林的大学后,感受到身边的人多才多艺,从而被人才济济的竞争现实冲击,表现得不够自信,甚至自信心一落千丈。

第三,学生本身自制能力较差。一些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后便能高枕无忧,没有端正学习态度,面对与高中差别较大的教学方式,一时难以适应。加之他们不会合理分配安排时间,自主学习能动性比较差,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花大量时间做兼职,严重影响了学业。

第四,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盲目考证。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的影响,让部分学生追求考各种各样的从业证书,有的考好几个证书,认为多一张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多一份筹码。但是,不少学生并没有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只是随大流参加了很多方面的等级和证件考试。这种盲目考证风,既耽误了正常的学业,也使得学生压力增大,身心疲惫。

第五,专业学习定位不准。有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缺少对自己报考专业的了解,有的是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他们在发现自己学习的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时便产生消极抵触的心理,一些人甚至无心向学从而荒废学业。

2.经济压力

当代大学生需要交费上学,大学期间学费、生活费等开支较大,容易形成经济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经济贫困及由此引起的自卑心理。从1999年6月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后,到2008年年底国家共累计贷款337.1亿元帮助436.1万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但贷款背后,实质上我们能看到大学生们成为负债人而无形中形成很大压力,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仅需要靠助学贷款上学,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都要靠自己解决,经济压力大大增加。一些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他们的进取心和上进心。

第二,过度消费带来的经济压力。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正确定位,消费超前,开销较大。有的消极等待,一些人通过做兼职的办法加以解决,导致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学生之间互相攀比而形成的挫败感。高校扩招,特别是高收费学校扩招之后,家庭经济富裕的同学和贫困生生活在一起。面对那些大手大脚生活奢侈的同学,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学生容易产生攀比心理,进而产生自卑心理。

3.就业压力

求职、就业成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开始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多年苦读后,能够在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是每一个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当看到周围一些人毕业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理想的时候,他们也会怀疑自己的出路。当他们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后,更觉得前途迷茫,倍感挫折。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求职竞争空前激烈。随着高校招生人数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局面。200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近611万,比去年增加了50多万人,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人员,有超过700万毕业生等待就业,但是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数量却没有发生相应比例的增加。另外,研究生招生数的扩大以及海外留学生的归来使得不少本科及专科毕业生求职过程不占优势,如2008年10月,北京曾面向全国公选市规划委副主任等15名副局级干部和企业高管,这公开选拔的15个职位在同等条件下,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将优先考虑。类似现象使得我国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求职更是雪上加霜,使得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

第二,大学生自我定位过高。许多大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能力一般,经验不足,却自身定位不准,毕业后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缺乏对就业岗位的认真研究,使得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处处事与愿违,有的学生毕业就是失业。

第三,用人单位选材标准不当。首先,不少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社会实践、综合素质以及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人才消费的极大浪费。其次,有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度更大。再次,招聘人员使用不太规范的面试方法导致选中的人才未必合适,而真正有水平的学生未能被选中,使少数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心理受挫。

第四,就业不正之风的影响。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因素,诸如家庭社会背景和地域背景等优势会使得一些人容易走“后门”而在就业过程中走捷径,致使一些学生怀疑这个社会的公平性和自身的能力,造成较大的受挫感。

4.情感困惑

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青年期,目前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大部分学生面对来自情感上的很多问题无法处理时便会陷入情感误区,其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耽误学业。一些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不能正确对待情感与学业的关系,在他们把相当大的精力投入感情生活中时容易忽略学习,甚至把爱情当成生活的重心而浑浑噩噩,毫无动力对待学业。

第二,感情生活处理不当。许多大学生在感情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处理好复杂的情感纠葛,一旦陷入情感危机,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节奏打乱,身心受到伤害。有时他们会把情绪带到学习和工作中,从而使得自己不仅在感情生活中疲惫不堪,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不能得到师长的肯定从而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

第三,感情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大学生无法正确处理感情上的生活,他们容易受到感情失败上带来的挫折。很多时候,他们会因为失恋的缘故变得抑郁甚至自暴自弃,容易怀疑自身价值,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偏激的人甚至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如果大学生们不能正确看待失恋的结果,情感上的挫折会给他们带来生活上极其消极的影响。

5.人际交往困惑

大学是小社会。不少大学生远离家门,开始独立生活,不会处理同学关系,不会与人打交道。

第一,以自我为中心。部分大学生在高中时期各方面比较优秀,来到大学后他们不屑于处理人际关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没有准确认识自己的位置而大摆架子。同时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里形成娇生惯养的性格,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稍有不顺就脾气暴躁。这两类学生都容易使得周围同学对其反感,从而会觉得自己遭受其他同学的排挤而自尊心受挫。

第二,封闭的性格导致的心理误区。某些大学生因为本身的性格比较封闭,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一旦当他们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就会觉得自己并不合群,或者产生别人看不起自己的错误心理,从而导致学生自我封闭倾向严重,产生莫名的人际交往压力。由于此类学生封闭的性格使得他们形成我行我素的特点,有一些学生会因为自己一时遇到挫折没有调整好心态,他们无法找到倾诉的对象而内心抑郁,严重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当前大学生受挫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不少高校结合实际,针对学生遭受挫折的不同情况和类型,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受挫教育仍然起步较晚,比较零碎,成效不理想。

1.受挫教育工作受重视不够,效果欠佳

在大学生经受不住挫折而屡屡发生事故后,许多大学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受挫教育。但从总体上看,不少高校校园活动繁多,但受挫教育活动较少,学生很难在繁多的校园活动中去接受受挫教育。一些高校进行的受挫教育主要是结合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加以讨论和宣传,有些学校甚至存在盲目跟风而教,对于受挫教育要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效果,并不清晰。对于学生中的受挫情况,干预较晚,很多时候忽视了那些已经有严重心理危机倾向的同学,受挫教育缺乏前瞻性和计划性,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2.受挫教育内容零散,体系不完整

首先,受挫教育内容不完整。如前所析,大学生遭遇挫折的情况主要包括学业、经济、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受挫教育应该围绕这些主题进行。但多数高校比较重视就业、学业,对于情感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有的甚至是空白。

其次,受挫教育内容欠深入。针对大学生容易受挫的话题,常用的方式是开讨论会、讲座等,缺少对问题的原因、表现形式、危害性和后果等方面深入细致的剖析。

再次,受挫教育具有应急性。很多高校对于受挫教育,没有长期一以贯之地坚持,只是遇到什么问题就抓什么问题,使受挫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3.受挫教育普及不够,涵盖面不广

从受挫教育的开展面看,系统开展受挫教育的学校少之又少。据笔者调查,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是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受挫情况进行讲座或心理咨询。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就业教育课程里面很少涉及受挫教育知识的教育是对受挫教育知识灌输的一种损失,由于这两个课程在高校中属于公共课程教育,此类课程对学生要求并不高,所以教师和学生双方并非相当重视该课程的开展,更谈不上受挫教育在该课程的注入和创新。

从受挫教育的普及面看,受挫教育惠及面不广。许多学校在进行受挫教育时,由于受到场地、设备、人才等条件的限制,未能对在校全部学生进行教育。一些可以分批次进行的活动,学校会觉得麻烦费事等而进行简化,造成受挫教育效果不佳。

从受挫教育关注的对象看,受挫教育涵盖面不广。一些学校会针对心理危机干预之类的计划进行受挫教育。但是,事实证明,学校关注的对象往往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大部分被跟踪的对象仅仅是少部分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而对于更多有心理危机或者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则被忽略了。

4.受挫教育方式方法单一,效果欠佳

从受挫教育的方式看,许多学校进行受挫教育的主要方式,大多是开设讲座、咨询之类的比较简单、传统的方式,导致老师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而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受挫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

从受挫教育方法看,一些高校专业人才欠缺,在进行受挫教育时,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遭遇的具体挫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辅导、教育,导致受挫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当前大学生受挫教育体系的构建

完善的受挫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大学生抗受挫的素养,增强大学生抵抗受挫能力,对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受挫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构建一个合理、全面、完善的大学生受挫教育体系。

1.加强研究,探索大学生受挫教育规律

大学生受挫教育是研究大学生受挫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受挫教育规律的科学。客观而言,目前国内对于受挫教育的探索和研究不够深入,对于受挫教育的规律掌握不多。在组建一批经受过较好专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同时,有必要围绕受挫教育及其相关问题,探索受挫教育规律。

首先是各种挫折的产生规律。对于大学生常见的受挫现象,其产生、发展的规律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出现了什么样的症状就意味着此类型挫折的产生,需要深入研究,掌握其一般规律。

其次是各种挫折的表现规律。各种挫折在其发生后主要表现和症状是什么,即出现了怎样的情况意味着挫折的产生,需要总结。

再次是各种挫折的教育规律。需要深入研究、探讨行之有效的抗受挫的教育规律,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教育。

2.完善内容,构建完整的受挫教育架构

首先,需要构建完整的受挫教育内容。经过努力,针对大学生可能遭遇的挫折,包括学业、经济、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使受挫教育围绕这些主题全方位进行,不留空白。

其次,需要完善全面的受挫教育的内容。针对每一种挫折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使学生全面掌握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危害性和后果等。

再次,受挫教育应该常态化生活化。受挫教育的开展一定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常态性原则,使学生树立面对挫折的正确心态。

3.丰富形式,提高受挫教育实效

要使受挫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者应深入走进学生群体并丰富受挫教育形式,提高教育的实质效果。

首先,需要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来自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鼓励其更好地承受挫折,必须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从而帮助处在心态、情感“动荡期”的大学生们顺利度过难关。

其次,在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的基础上,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学习情境中的自我觉知和自我信念,引导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能够使得他们对自己拥有更多自信,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使其成就感进一步提高。在学生缺乏自信心时,增强自我效能感能够起到鼓励作用,使学生们鼓励自己慢慢提高,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再次,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加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受挫教育知识的灌输显得尤为重要。增强教材中挫折教育知识的含量,将学科教育与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挫折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授予学生各类关于抵抗挫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面对挫折时能够较好应对。

最后,丰富校园生活,建设外向型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让各类学生在自己优势的领域上展现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将受挫教育元素注入各类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接触更多受挫教育知识。同时利用丰富的校友资源,让优秀的校友重返校园与在校大学生分享人生经历和经验,为他们的困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4.有的放矢,提升受挫教育效果

受挫教育要产生深刻影响必须坚持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提升受挫教育效果。

首先,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作用。在受挫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学校则是引导的主体。四年的大学生活会造成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不同挫折,在他们体验到一定的挫折感后,需增强其承受挫折的情感体验。学校在发挥受挫教育体系过程中可以通过挫折教育模式的设计并通过校园氛围、教室布置和同伴协作进行,并调动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发挥教育、引导和监督作用过程中,培养其积极面对生活和挫折的态度。

其次,在受挫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三个及时,即及时跟踪、及时干预和及时教育。学校一旦发现学生有心理危机倾向,应深入与其沟通交流并及时跟踪给予帮助,如果学生情况并无好转应及时干预并进行及时教育。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学校要秉承尊重学生权利这一原则,并适度、适量、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学校既不可以对遭受重大挫折的学生进行紧密干涉,太过紧密跟踪会使得学生产生厌烦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同时也不可以对学生的挫折避重就轻,这样也达不到受挫教育的预期效果。所以,学校能够做到在适当、适时时期对学生进行适度和适量的受挫干涉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受挫教育要坚持长期性的原则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在受挫教育实行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长期性、持续性原则,并完善受挫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引导和教育学生必须具备一套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才能在学生中产生循序渐进的效果,并逐渐将受挫教育的意识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能在学生中产生深刻影响,学生在出现心理危机现象或者心理危机趋势时,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1] 郝建山,王维芳.大学生压力应对动态模型法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38-140.

[2] 张 骞.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101-104.

[3] 曹建琴.关于大学生学业受挫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69-70.

[4] 王丽君.“90后”大学生生活价值观现状研究及其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09-111.

[5] 杨新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论析[J].思想政治研究,2009(5):129-132.

[责任编辑:庞 达]

作者:唐元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化机械设计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