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同性恋认识探析论文

2022-04-16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生同性恋认识探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性取向是指人对他人在躯体和情感上的认识,分为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众所周知,异性恋是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的,双性恋者较为少见,而同性恋取向备受社会关注,由同性恋所衍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日趋增多。本文将从国内以往对大学生同性恋取向调查研究结果中,对大学生同性恋取向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大学生同性恋认识探析论文 篇1:

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研究的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异性恋是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的,双性恋者较为少见,而同性恋取向备受社会关注,由同性恋所衍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日趋增多。大学生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而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看法;心理健康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同性恋是极具争议性的。由于父权社会(Patriarchy)、文化传统或者宗教信仰等方面,同性恋被认为是不可以接受的。部分国家,如北欧、西欧各国及美国数个州,最近几十年的发展趋势是增加同性恋的透明度、认同度、及为同性恋提供平等的法律权利,包括婚姻、领养、医疗保健等等。

在当代中国,同性恋不再是禁忌话题。但对于同性恋者本身,一方面,形成稳定自信的同性恋自我认同相当困难;另一方面,已有较稳定自我认同的同性恋者要对外沟通、并公开承认其身份亦不容易。2003年始,李银河博士就多方努力向全国两会提交《同性婚姻提案》,虽然未被通过,但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她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总体说来,现今我国社会对同性恋传统偏见已有所松动,同性恋者利益也开始受关注。但同性恋仍然是作为一种边缘文化而存在,在社会结构中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渴望被了解与接受,但同时又对掌握话语权的主流人群心存疑惧。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虽然目前有很多人仍对同性恋行为嗤之以鼻,但同性恋者正逐渐增加,这种趋势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已成为一种亚文化,游离于主流文化。尤其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增多,更需我们关注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看法。调查高校中的非同性恋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对于我们了解同性恋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剖析其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的科学性及误区、反映高等教育中同性恋及性教育现状、争取同性恋平等的生存空间、消除对同性恋的误解与歧视等,均具有较大的学术及社会意义。也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意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第二章: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的现状考察

2.1同性恋的概念界定

对于同性恋的定义阐释,同性恋(homosexuality) 一词由匈牙利作家Karl Maria Kertbeny 最早提出于一篇文章中。目前较流行的定义有“同性恋属于性变异,是指同性个体之间身体亲昵的性行为”、“其一,是 指和相同性别的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属于同性恋。其二,同性恋者是指那些感到同性成员对自己有强烈的性吸引倾向的人”、“在正常社会生活条件下对同 性成员表现出持续的性爱倾向,同性成员具有性爱吸引力。”

本次调查我们将同性恋行为定义在一个人无论是在心理上的还是通过行动上表现出来,在性爱、情感、心理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

2.2问卷数据分析

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

1、 不同性别对于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在“你对“gay” “同志”“拉拉”“蕾丝”“百合”等词知道多少 ?”“对于同性恋,哪种描述最合适”等关于同性恋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态度上及认知上,女生有38.95%都知道关于同性恋的词汇,而男生仅16.38%。71.58%的女生认为是正常感情选择,而男生仅33.62%,大多数认为是非主流。说明在校园中,女生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情感上更宽容。在性别差异上,具有明显的“男低女高”男生低认知度、低接受度,女生高认知度、高接受度。 男生低认知度可能由于同性恋现象的社会敏感性,男生不主动了解、探析这一现象。而低接受度原因则更多是在低认知度的基础上高错误认知度,男生自然很难准确认知和持肯定态度。

在回答“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同性恋”不论男女,网络都是主要途径。

相对于男生,女生通过书籍、电影和动漫的比例较高。可以说近年来以断背山等为首的同性恋电影,大批通过网络流传的日本同性恋动漫和国人的网络同性恋小说反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这些纯情浪漫的作品,片面美化了同性恋,局限了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正确认识,尤其注重感官化的女生,使得“腐女”大肆流行,对其也更宽容。

2、在同性恋不被接受的原因中,观念保守占很大比例

传统的观念因素占了73.46%,而外界的沟通交流占27.96%。同性恋作为游离于主流之外的亚文化,与传统观念违背,受到社会严厉谴责和强烈抵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同性恋被接受,是个漫长的过程。

3、大多数大学生只对同性恋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男女生对于同性恋的认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误区和偏差。在对“您认为诱发同性恋的因素”的问题上男生和女生有23.28%和21.05%回答是“不知道”。说明很多大学生对于同性恋没有科学正确的认识,了解只是简单的停留在“性”等敏感问题上,高校也缺乏相应的知识宣传。

4、在态度上,认为没必要干涉别人的生活方式会占比较大的比例,但在对接受好友或是亲人是同性恋的态度上,会有较显著的差异。

如果自己孩子是同性恋,36.49%认为要将孩子调整过来,带她(他)去看心理医生。52.13%认为要慢慢引导,带回正途。总之,在态度上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干涉。这一调查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传媒环境、舆论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正确认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性恋话语权在社会综合大环境中的缺失和被 消失问题应该得到有效解决。

5、对于同性恋现象趋向于宽容,对于同性恋性行为等方面依旧保守偏见。

在被问“在你看来,社会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应向哪方面发展?”时,38.86%的学生,选择了“接纳同性恋,恋爱自由”39.34%的学生选择了“不过问,不提倡”让其自由发展。这说明大学校园里多元化的文化,大学生自身开放独立的思想,使得他们更容易理解同性恋,宽容度也更高。

但从另外一些调查数据发现,这种理解和宽容更多是一种同情和怜悯,甚至有些学生对于同性恋极度仇恨和坚决抵制。被问“当你接触到关于同性恋的镜头时,会感觉?”,“觉得恶心,难以接受的”达到了41%。说明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的认识是表面化、局限化和片面化的,对于同性恋群体采取一种文化隔离的旁观者态度,将其视为一种传统文化习惯外的亚文化。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现象的宽容更多是出于独立自主个性和对个人隐私的重视,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宽容,在尊重和理解的同时,保持一段礼貌的距离,对同性恋的认知表面肤浅,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对于同性恋行为存在着歧视和偏见,所以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环境非常尴尬,既有外环境表面的包容,又受到身边的各种歧视和偏见,这种环境使得他们异常的焦虑和困惑,无所适从。

2.3 其他问题的思考

1、对于学校进行正确的性健康教育、同性知识教育等问题的思考。

学校在同性恋健康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通过学校教育认知同性恋的大学生比例极低。本来应该承担性教育职能的学校却不能成为大多数学生获取同性知识桥梁,许多人不能正确理解同性恋的概念,而仅凭心理印象。其次,高校对性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中,关于同性知识篇幅少,部分观点片面甚至有明显错误,而这种错误认知被不断放大以致普及,使得大学生无法对同性恋有全面科学认知,最终将降低社会对同性恋的整体认知度。

2、网络对同性恋认知和态度影响的思考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的主要手段为网络和人际传播。但通过主要途径即网络正确认知同性恋的却很少。一方面是调查对象的数量差异,但同时也反映网络对受众形成对正确的同性恋认知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网络对同性恋议题的相关报导,是基于这一话题的现实感性和受众的猎奇心态。网络难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对这一备受争议的话题进行传播,他们更多的仅是满足于提供给受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或是作为吸引眼球的噱头。

3、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思考

在支持同性婚姻人群中,大部分人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在法律地位上平等,有结婚权利。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有利同性恋者在光明下生活 ,消除大众对其歧视。也有认为有利稳定同性关系,减少艾滋病等疾病传播,必免同性恋者走入异性婚姻,减少同妻等大量家庭悲剧发生。在反对同性婚姻人群中,大部分人认为同性恋不能生育后代,不利于人类的发展,也诱使同性恋现象增加,影响社会风气。同时加强性病或艾滋病传播。其实,如把同性婚姻上升到法律层面,要考虑:首先即社会秩序。真正的婚姻关系,一般立法都应以夫妻关系为前提。婚姻担任很重要的角色,组建小家庭,成为一个社会细胞,维护社会的稳定。第二,它有自然上属性,即需繁衍后代来完成人类繁衍生息。虽然同性恋是公民选择行使自己权利且在行使权利同时可能不会侵害他人利益,但在对社会管理上却有一定影响。综上考虑,于目前中国,是否能把同性婚姻作为立法考虑,甚至上升到立法层面,真正制定出法律, 还很漫长。

第三章 改善同性恋问题的路径探索

本研究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由于针对大学生,学校方面较突出。

3.1个人层面

中国人民大学李萍在分析同性恋行为所包含的伦理关系基础上,提出同性恋伦理评价三个原则,即自愿、隐私和不伤害原则,可作为促进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现象和同性恋者保持宽容、人道心态的有益参考。

对于同性恋者不应存有偏见,而应保持中立、理解的态度,去科学看待并包容同性恋者。同性恋的发生有其背后原因,有些同性恋者是由于生理遗传因素,而有些同性恋者则是因为从小家庭教养方式,或青春期性一些特殊性经历或性体验所造成。从其发生背景看,是需要宽容理解的。另外,由于社会偏见,同性恋者一般较为敏感,所以对待同性恋来访者要真诚、尊重,以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从而更准确深入找到问题症结,找出最佳方法,减轻痛苦和压力,做到真正的助人自助。

3. 2社会层面

1.我国现有3000名同性恋者,但敢于真正公开 身份的可谓凤凤毛麟角。在日益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也应该从道德批判的视角,重新看待这个群体。同性恋行为并不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于同性恋的宽容和尊重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这种宽容造成相对宽松的人文和社会环境让同性恋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公开化,有助于消 除处于私密的同性恋行为对社会造成种种不良后果。

2.加强网络的管理、监督,宣传积极信息。在校园圈里,同性恋是少数,在现实生活里不易找到同类。而网络世界成了他们首选,在网络上提供同性恋相关知识,应是具有一些合理、客观可取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而网络上错误的同性恋信息将会给学生带来极大不良影响,对同性恋产生错误认知,引入歧途,甚至引发同性恋集体犯罪。

3.3学校层面(结合案例)

案例及分析

小孙是一名大学生,家庭贫困。刚上大学时因生活与同学差异大倍感自卑.内心苦闷。同寝有一个乐于助人的男生小王主动开导、关心他。大二后,小孙对小王有莫名好感,很强的依赖感。终于有一天忍不住向对方表白,但此后此同学渐渐有意疏远他。此时.小孙伤心绝望,成绩迅速下降。小孙不堪重击,心理产生扭曲.并扬言要杀小王。小王及时将事告诉辅导员,老师对小孙进行了开导。告诉他感情是不能勉强的,更不能想要伤害别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你这想法也严重影响到你的学习和今后发展。现在学习才是首要任务 后期对小孙又进行了多次心理疏导。

学校还采取各种方法来帮助他。如调换新的寝室,帮他找勤工助学等分散他对同性好感,改善经济条件。从此小孙发奋学习,勤工俭学。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得出高校对同性恋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对如何发挥高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对同性恋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进行一些探讨。

1、通过转变观念、健全机制和完善队伍做好大学生同性恋学生的教育管理。学校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构建宽容开放的校园氛围。以往的中国高校对于同性恋群体态度是消极被动,不管不问,视大学生同性恋群体为校园的“灰色部落”。高校这种“秘而不宣”的态度,没有保护到同性恋群体,反而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劣。要帮助他们从中走出,首先要把这问题放到一个影响到学校安全稳定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唯有重视,各项工作才能落实;其次利用学校各种宣传渠道,培养师生多元价值观,帮助师生正确认识同性恋合理、正当性,把同性恋和犯罪、精神病和艾滋病患者等科学区分;最后要防止工作矫枉过正和操之过急,对同性恋群体的工作要把握自愿、隐私和不伤害原则,逐步建立健康、文明和宽容的校园氛围。

2、建全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教育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和互助机制。高校应积极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的课程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的性文明教育,提倡反对歧视同性恋,使大学生掌握了较为全面科学的性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性道德。学校应为同性恋群体特设相关课程,一方面教授同性恋大学生交往心理教育,另一方面做好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宣传。同时要善于利用第二课堂,如讲座、论坛和社团活动等,把各类同性恋教育融合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促进他们在同性交往中的健康和谐发展。

3、高校应认真对大学生同性恋群体进行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并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情况实施动态跟踪机制。对于患病和心理异常的学生要进行预防并安排专人关心,一旦发生异常,要做到早发现、及时预防和有效干预。大学生同性恋群体有极强的身份意识和群体界限,高校应建立同性恋大学生的互助机制,发挥群体的作用,通过同性恋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与其他同性恋大学生积极交流,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群体内的温暖、接纳和支持帮助同性恋大学生释放压力

参考文献:

[1]汪建新,温江红.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探讨 [J].医学与哲学,2002,23(4):1.

[2]王浩.487名大学生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01.

[3]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Third Edition)[S].Washington D.C.APA.1980.261.

[4]汪亮,余翠萍,等.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8):970—971.

[5]严由伟,刘建国,徐永珍,师范院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0):645—647.

[6]张超,胡新宇.,中国高校同性恋调查[J].中国社会导刊. 2007(09)

[7]张涵,孙婷婷,王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J]. 中国性科学.2008(09)

[8]王建明.高校同性恋者群体内部组织初探——以华东某高校为例 [J].江苏社会科学.2006(S2)

[9] 张延华.大学生同性恋现象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健[J].湖南医 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10]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11]戴月舟.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查研以南京高校大学生为例..2009(06).

作者简介:房雅婷(199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福建泉州,职务/职称 :学生,学历:大学本科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的调查报告。

作者:房雅婷 贺林波

大学生同性恋认识探析论文 篇2:

大学生同性恋取向研究进展

摘要:性取向是指人对他人在躯体和情感上的认识,分为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众所周知,异性恋是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的,双性恋者较为少见,而同性恋取向备受社会关注,由同性恋所衍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日趋增多。本文将从国内以往对大学生同性恋取向调查研究结果中,对大学生同性恋取向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取向危害成因解决办法

性取向包括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通常异性恋为对异性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同性恋为对同性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双性恋为对两性均能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此外,亦有无性恋的概念(即对两性均无浪漫情感或性的吸引)。

不管是什么国家、民族还是文化差异,同性恋取向都是客观存在的。过去人们对同性恋现象还是比较排斥,甚至让人难以接受,由于科学的研究和媒体力量,很多人改变了原有的态度,逐渐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并容纳他们[1]。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形成并逐渐完善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们对性和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大学生的性激素分泌比较旺盛,性冲动也很强烈[2]。大学生已经进入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性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若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会诱发心理障碍。 对于大学生来说,正确的性观念是确保大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秩序、身心健康及人格独立完整的重要因素[3]。

然而,我国潘绥铭(2004)对全国大学本科生性观念与性行为状况的调查显示,有6%的男性和5.4%的女性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首次发生了与同性之间的性接触。张北川对同性恋者的 调查数据显示:同性恋中30%—35%曾有过较强烈的自杀念头,同性恋中9%—13%曾经发生过自杀行为。严由伟(2003)为了解青少年学生同性亲密行为、同性恋萌芽及初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编制了调查表,结果发现大学生有过同性亲密行为者占调查人数的23.6%,且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具有明显的连贯性。连贯行为中大学阶段占该行为者的 43.2%;在行为体验上,许多学生的同性亲密行为不完全具备同性恋行为特征,但大学阶段有 5.1%的人获得过同性性体验,有4.5%的人心存同性亲密性行为愿望[4]。

郑建东等[5]了解大学在校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SM)中性取向自我认同以及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了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的27名学生MSM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受访对象的年龄分布于19~29岁,大部分是本科生和硕士生, 2人为少数民族;调查者中自我认同为同性恋有21人, 自我认同为双性恋有6人,对艾滋病有一定了解,存在多性伴一夜情行为;学生MSM习惯于上网寻找性伴侣。受访者中未发现有HIV感染者,有2人新近感染梅毒。受访者中大多对自己的同性性取向表示认同,但基本上都能感受到或想象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我国学术界认为崇尚生育的传统文化是导致我国社会歧视或反对同性恋的渊源和基础,它破坏了同性恋者之间情感发展联系和建立稳定关系的可能性[6]。为了将来给父母一个交代,大部分受访者会考虑和女性结婚,绝大多数结婚的MSM将会有男、女双性性行为,此种行为使他们无疑将成为艾滋病和性病传播的潜在桥梁人群。

对于大学生来说,情感生活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性取向对大学生情感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相对于青少年和高中生来说,思想、身体较成熟,但由于尚处于求学阶段,同性恋取向仍然是个弱势群体。因此,当发现有人处在这种状态时,作为朋友、家人、学校方面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和心理疏导,使他们积极配合并逐渐缓解压力,减轻痛苦,从而走出心理阴影。避免因此而导致的自卑、孤独、压抑甚至自杀念头。在国内有些大学这方面做的就很好,他们成立了注同性恋现象的学生社团,让大学生都参与进去,体验了解同性恋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的关心、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让他们能够轻松愉悦地度过大学生活,迎接崭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江静[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6.

[2]郑祥专.高校性教育模式探析 ——基于三明学院大学生性知识观念调查的思考[J].2012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 .996-1000.

[3]马赛飞.库里曼, 陈善斌.关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思考科技向导[J].2011, 17:126.

[4]劉珺.大学生性取向量表的编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郑建东,吴尊友,庞琳等.大学在校学生男男性接触者性取向自我认同与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定性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 14(3):258-260.

[6]张北川,储全胜.同性爱与艾滋病[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5):320 -3221.

作者:李双会 许锦秀

大学生同性恋认识探析论文 篇3:

抑制或鼓励

【摘要】女性男性化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随之成为一个时尚的概念。目前,青少年群体中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女性男性化似乎是一个很时尚的概念,这本质上是对公民生理性别性特征差异化的一种挑战,当然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公民权利尤其是女性权利张扬的一种体现,是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消解。本文拟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出现的女性男性化的现象从社会经济、文化、审美等角度进行剖析,深度挖掘““女性男性化”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客观评价“女性男性化”现象,引导“女性男性化”现象在社会中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女性男性化 ;鼓励;抑制;适度心态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 Female with masculine habits; Encourage; Restrain; Mild mood

早在30年前,美国的世界著名未来学家 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对世界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预测中便包括了女性男性化。如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致使这一预言成了现实,如当今著名的“超级女声”李宇春,其性格豪放不羁,外表帅气,酷劲十足[1],被广大青少年追捧;随之而来的便是诸多模仿,在娱乐圈中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随后又出现了刘力扬、尚雯婕等具有女性男性化特征的明星人物。女性男性化这一现象延伸到大学校园,在大学校园里涌现出女大学生流行剪短发、穿大T恤,从来都不穿裙子的现象,其性格更是洒脱大气,爱打篮球,爱自称“屌丝”等;在人际交往方面,更容易和男孩子打成一片,同男孩子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例如最近火热上映的一部《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里面,朱小北的形象及性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所饰演的就是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里面最真实的写照。女性男性化现象日益普遍,而女性男性化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对待女性男性化现象、在女性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无疑成为社会各界认真探讨的问题。

1女性男性化的兴起——女性对传统男性主导话语权的挑战

女性男性化是指现代女性为了自身发展,突破传统女性性别角色期待,同时具有男性固有的性格、外在行为表现、价值观念等[2]。这种现象与“男生女性化”人性转变相反,女性男性化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代女性对传统父权制度的反叛,是针对传统观念与体制的挑战。

早在《国风·卫风·硕人》中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形容女性美丽乖巧;曹雪芹先生更是用“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形容女人的体态轻盈和娇弱之美;面似桃花,肤若凝脂,唇如樱桃,是古代美女的特征。在教育方面,何红一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瑶族写本及研究价值》[3]一文中指出,传统中国社会教育对象也是以父权为中心,其字也是“乾为天,坤为地,在上为天,在下为地”说明男女之间地位差距;其在宗教信仰方面甚是偏袒,在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儒教论》[4]里说: “早期佛教悲观厌世, 以生活为牢笼, 以涅槃为解脱, 提倡无生,所以视性欲和性行为大罪”, 被列为一切戒条之首, 而作为生育和生命力象征的妇女, 也因此而被当作邪恶的标志, 对她们加以轻蔑和攻击。书中的观点很鲜明, 早期印度佛教也是排斥女性的,并且女性是禁止入教的,女性不能拥有自己的信仰。传统父权制度下女性完全没有发言权,选择权,更谈不上所谓的人身自由权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女性开始从各方面发展自己。在如今社会主义制度下,女性担任的社会角色占据了半边天,其发展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女性拥有参军权利和义务,在阅兵式方队中,英姿飒爽的女兵方队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家庭生活中,女性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对女性的基本要求。对于宗教信仰方面,女性更有自己的选择权和支配权,她们可以参与到政治界中,根据《京华时报》报道统计,截止2011年6月25日03:04分,中共党员总数逾8000万人,其中女性比例超过二成。大量事实表明,女性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圈子中,在国际比赛场上,在商务谈判桌上,在政治界中,女性无处不在的身影表明女性已经从传统的“内”逐渐走向“外”。社会中一种新的女性角色正在慢慢的转化成型。

早在上世纪中叶,设计师香奈儿便推出了“中性时装”[5],而且被批评为“离经叛道”“女权主义”等。在后来,伊夫.圣诺郎及阿尼玛大师也大力推动了这股潮流继续发展。而时下,最流行的风气以及时尚潮流使每个人都希望展示最前卫最时髦的自己,总希望时刻跟上时尚,各种女性风衣,工装裤等帅气女性服饰更是成了服装设计师们眼中的瑰宝。在服装的买卖过程中,诸多“复古风”、“帅气风”等品牌服装相继诞生,服装界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到2012年01月18日 ,中国GDP总量为519322亿元,人均GDP为38852元,同比上年增长78%,其中女性服装界的纺织业增长12.2%。 这组数据便表明,社会对女性审美观的转变,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女性男性化现象,还表现出一种女性已不再完全为满足男性的心理状态而打扮自己,传统的审美过程中,男性对于女性的审美具有较大的话语权,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视觉文化本质理论就是将男性和女性固定在一种“看”与“被看”的模式中[6],女性对于“女性美”几乎没有发言权,一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但是随着社会急剧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女性的活动空间逐渐扩大,对于“女性美”也开始独立,女性的审美观逐渐摒弃了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审美标准,女性开始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和审美观打扮自己[7],随着“超级女声”中“假小子”形象风靡全球,一种以往被视为男性独有的冷静、霸道、自我的女性新形象被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所喜爱和模仿,众多女性的社会角色也日趋“雄性化”[7]。女人不再为楚腰蛴领的苗条而博得男人的爱怜,更不需要丰乳丰臀的性感争得男人的青睐,女人的美开始独立于男人的视角之外,女人开始从被看的客体转化到以自我的喜好为标准打扮自己,以特有的个性逐渐摆脱传统审美观念对自身的束缚。

2女性男性化的原因分析

2.1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

从中国当前的环境分析来看,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由于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导致了男女比例失调。在古代的父权制度下,男人养家糊口,保卫国家,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而女性呢,在东汉班昭在《女诫》中提到“谦让恭敬, 先人后己, 有善莫名, 有恶莫辞, 忍辱,含垢, 常若畏惧”,要求女性具有谦卑柔弱、在人之下的性情。三从“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亡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使女性的思想被完全封闭起来;特别是缠足制度的执行,严重残害了女性身体,影响了劳动产出,滞碍了社会进步,更加阻碍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发展。从武则天成为“中国第一女皇”到目前男女平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对女性的看法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加之经济迅速发展,数字信息化时代到来,女性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获取社会信息,创造社会价值;并且当前社会工作环境对于人力的需求并不会依性别对女性有所特殊待遇,女性也可以从事男性的工作。在工作中,女性将与生俱来的细腻心思加上女性男性化后的男生性格,使女性工作如鱼得水。政策改革的实施,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女性迅速从“被动”转化到“主动”,女性在社会中日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男性同台竞技,其性格特点日益具有了男性化的特征。因此,女性男性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2审美意识的改变

“家有女娇娘”形容女性的柔弱美,而在与时俱进的环境下,女性开始打拼并拥有自己的事业,同样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处于社会中的这种职业女性逐渐被男性所喜爱,男性对于女性的审美开始从“内”转向“外”,男性内心对于女性的外部环境发展的认同,促使女性适应社会环境更快[8]。而在女性视角下,女性特有的工作能力,使女性拥有了发言权,萌生了背离传统的思想,女性有了自我审美的自由,女性不再根据男人的观点着装,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进一步独立,自我意识增强,逐步拥有男性特有的冷静、霸道、自我、帅气,这种性格既属于人们视角范围之内,又属于人们视角意料之外。在男性的视角下,男性对于女性的要求也逐渐改变,男性不再以传统的玉肤高乳、柳腰细臀来评价女性,而是以另外一种审美情趣来评价女性。在男人视角中,曲线之美韵味十足,但自由洒脱帅气之风也让人眼前一亮。在一种看似有序但又无可琢磨的公共意识中,主体客体的审美意识逐步改变。在“超级女声”比赛中李宇春的最终夺冠以及大众接二连三的模仿均被人们所喜爱,这充分体现了主体客体主观审美意识的改变,追求另一种视觉美的享受。

2.3“平等教育”的催化

早期“中国式教育”总是倾向于男性化,以“女德女容”束缚女子,一些上层的家庭看女子伶俐聪明,私下请一个私塾先生,也只是为了让女子能断文识字而已,传统的父权制度下,女子所接受的传统教育主要在“德、容、工、貌” 的范围内,女子有才学是一件被忌讳的事情。在1992年,随着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广,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实施,社会逐渐注意到了女孩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家庭也开始注重培养女孩子的能力,要求女性要和男性一样博才多学,思想独立,更鼓励女性可以融入社会并创立自己的事业,中国第一位女博士郑毓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育观的转变,给女性发展带来了机会,从小培养了女性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当女性有了一个真正展示自我的舞台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女性完全可以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9]。

2.4现代传媒的扩张

互联网作为新兴大众传媒异军突起,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迅速扩张。网络时代悄无声息到来并快速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各个领域,网络媒体无形中促进着人类社会和时尚事业的飞速发展。在这种传播过程下,以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所反映出来的综合数字信息,使普通大众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并随时随地感受媒体带来的便利。而“超级女声”中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以及大众参与的方式评选,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便对 “女性男性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激起了人类内心里对于另一种美的渴求,许多人都开始参与到这股风潮当中。在媒体及网络的传播下,成为时下随处可见而又符合大众胃口的流行现象。

2.5法律对公民人身权利的各种保护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加深法律赋予公民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人身权利等,在法律范围内,公民享有政治信仰、教育、科学、文化权利以及人身自由等权利。其人身自由权在《民法通则》里面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姓名权、肖像权、婚姻自主权、家庭亲属权以及男女平等权等。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受法律保护,且公民对于自身外貌、衣着打扮以及行为方式更有绝对的支配权,在法律范围内,可以完全根据自身喜好打扮审视自己;且法律对于公民的“人性化”保护和对女性男性化现象有“放权”等并逐步呈现宽容之势,应运而生形成了看似不违背法律底线但对社会伦理道德关系有点触碰的社会现象,它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流行起来;并且法律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法律对于公民的保护更是面面俱到,法律对于公民的保护意识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得到宣传和扩大,使公民对于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加强,并将这种意识潜移默化后在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法律对于公民权利的保护,加快了女性转变的步伐。

3对女性男性化现象的不同观点

目前,社会中对于女性男性化现象的观点主要存在三派,一派是反对者,一派是支持者,还有中立派。中立派表示对于这种现象无所谓。反对者认为,首先,从生理性格方面,女性过度蜕变使社会“同性恋”现象增多。同性恋是指一个人在性爱、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还是那些和同性别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的人,都是属于“同性恋”范围[10]。过度的“女性男性化”会导致这种现象增加,特别是在各高校校园中,同性恋现象既流行但又是较为隐晦的事情,“他们”在校园中悄悄的发展着所谓的“粉红色恋情”。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于同性恋持歧视甚至是不能接受的态度,这些青少年在面临美好感情追逐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外部的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学校、家庭、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他们长期被困扰在这种压力环境下,内心便开始自我封闭,自我践踏。同性恋人心理和行为方面与社会规范常常处于两不相容的状态,这使他们经常处于性的冲动、追悔和苦恼的矛盾之中,最终可能会导致“同性恋”人走向一条不归路。在人类转化进程中,伴随着“同性恋”的增加,可能会影响人类后代的繁衍,中国目前已经逐渐走向“老龄化”社会,在两性的交替过程中繁衍后代,“同性恋”的过度产生,会对社会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社会分工问题,过度女性男性化也可能会降低男性工作的积极性,在本身男女比例失衡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更多男性失业的现象。女性拥有了养家糊口的能力并能够为自身甚至是家庭创造优越的环境后,男性长期在女性的支配下可能会逐渐堕落成为一个“宅男”,形成和传统“父权制度”相反的社会形态。在女性视角下,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女性成功后可能会面临着更多压力,这些压力包括家庭、婚姻、工作等,女性社会角色期望值增加,女性可能会长期在社会的过高期望压力下工作,加重了女性生活、家庭、工作的负担。过度的女性男性化也可能会对家庭和睦关系产生影响,强大女性成功背后,人们都称之为 “女强人”[11],在众人眼中,“女强人”在性格豪爽大气的同时,事业上也十分成功,她们不以传统女性的顺从为天职,更不以贤惠要求自己。她们做起了生活的强者,在同等的条件下有男人相同的智慧和成果,男人们一方面爱她、敬重她,但在另一方面却嫌弃她们失去了女性固有的柔弱美和抱怨她们放弃了女性应有的家庭责任。女性的强大可能使家庭中形成一种“女优男劣”的现象,并且女性 “主外主内”,当男性在完全无法掌控女性的时候,两性思想便出现分歧,家庭和睦关系也变得十分紧张,严重甚至可能导致离婚。

支持者认为,在强调张扬个性、全面发展个性的时代里,这种思想是一种超前的社会理念。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社会人的努力,女性的崛起使社会经济高速发达,女性担任的社会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一部分观念超前的女性具有超强的经商、从政意识,她们担任着重要职位,拥有较高的收入,减轻了家庭劳动力不足带来的负担、降低了社会因为工作角色单一形成的抱怨一族,给枯燥乏味的工作注入了正能量。在思想上,女性自身的强大改变了传统女性地位低下的现象,并且打破了传统对于女性就是“依附品”的看法,深层次地改变了“哪些事情是男人做的”、“哪些事情女人不可以去做”的思想,为建立男女平等社会奠定了基础。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女性的崛起是对“父权制度”的彻底反叛,女性无论是从自己的家庭婚姻、就业、择偶等方面都开始有着强烈的个人意识,她们不再只根据男人的“需求”为前提选择,逐渐在日常行为上脱离对男性的依附。女性开始独立于自我环境中,并在社会中努力改变自己,通过各种渠道,例如在校园教育、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方式充实拓展自己,扩展自己的交际圈,逐渐在社会中立足并且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社会中太多因为性别符号对女性行为的束缚,引导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健康发展。从审美观改变的角度看,女性从传统的“被看”逐渐转换到拥有自我审美意识,女性开始根据自身的喜好打扮自己,对于自己的服装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女性外表及思想的改变,是现代女性对男性对传统女性审美观的颠覆,突破了男性对于女性的束缚,提高了社会审美观。

4对于女性男性化现象应有态度

从推动社会经济转型的视角出发,女性男性化现象具有挑战性并且带动广大群众纷纷加入,这是时代所赋予的一种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北欧是世界上女性地位最高,男女平等政策贯彻得最有力的一个地区,早期丹麦学者甚至提出过“国家女性主义”[12],这表明北欧地区性别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艺术家格丽特·杰森在她的作品中更是体现出了女性存在对于发展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当前“女性男性化”现象的形成,使女性在社会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对于加快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女性新形象的诞生使众多艺术家成长并迅速发展起来,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

从审美观、文化多元化视角出发,女性男性化形象颠覆了传统对于女性美的狭隘评价,女性获得真正意义上身体和思想上的自由。

对于女性美,不是一个人、一个角度或者一个理论就可以全面理解和评价的,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社会人,对于女性美也是如此。早期对于女性总是以娇小柔弱为美,以独立自主为耻,而在当代,女性对于自己美开始有了发言权,并且男性对于女性美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13],这给女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选择和机遇,使女性能够摆脱束缚并在社会环境中找到自身需求,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表明社会大众对于传统女性审美标准的彻底改变。本身带有女性特质而又具备了男性性格的女性,其工作能力给男性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引起了男女之间的良性竞争,推动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提倡给予男女双方一个和平共处的环境,达到社会男女适度状态,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根据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罗尔斯提出的差别原则[14],要达到实质上的平等,就要以不平等的手段实现实质的平等,这是指对于本身不利的一方和占有利益的一方使用不同的社会尺度[15]。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背景中,社会一直处于一种“男尊女卑”的状态,女性长期处于被动,鼓励女性男性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帮助女性走出“劣势”圈子,实现男女无论是从家庭、工作、社会角色中均平等,但在鼓励和提倡过程中,要以一种适可而止的态度去提倡和鼓励,尽量避免和抑制 “同性恋”等其他现象的发生,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这个世界正在以一种飞跃的姿态改变,社会出现的任何一种现象都具有两面性。女性男性化现象在发展和带动社会大众价值观取向归属的时候,我们需要采取鼓励适度女性男性化,抑制过度女性男性化的方法。根据时代特征出发,将过度和适度在实际中加以界定,并从中寻找解决的办法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发掘当代人对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审美观变化所持有的态度和精神追求规律,寻找出当代人对于这种现象的顾虑,并且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探索出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今社会需要认真面对和看待这种社会现象,既应该看到女性男性化现象带来的若干优势,同时也应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社会实践中,既应该有效发挥女性男性化带来的优势,又要竭力避免女性男性化的弊端及其引致的危害,从而也促使整个社会发展愈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吴风.“超级女声”与性别政治——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47-53 .

[2]王丽.女性、女性意识与社会性别.中国文化研究,2000(3):138-142.

[3]何红一.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写本俗字的研究价值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6):181-186.

[4]任继愈.中国儒教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7-9.

[5]王美芳,郑金香.女性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发展进程述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9(1):58-60 .

[6]李子云,陈惠芬.谁决定了时代美女——关于百年中国女性形象之变迁,中国文化研究, 2001(3):135-141.

[7]夏辛萍.解读女性中性化潮流的盛行——以超级女声为例看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的时代变迁.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4(2):109-111,126.

[8]聂春艳.男性人格理想的载体 清代小说中“男性化”的女性形象略论,2004,72(2):23-33.

[9]韩爱晶 .双性化教育——一种家庭教育的新理念.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1):105-107.

[10]杨荷泉.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浙江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基地.(下旬刊),2009(1):23-26.

[11]丁湘.“女强人”现状之探析.合肥工业大学社会科学报, 2003(4):39-42.

[12]朱富强.现代经济学的女性男性化特征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反思.社会科学战线,2014(3):64-72.

[13]常进锋,陆卫群.已婚男同性恋者婚姻关系的社会学分析.中国性科学,2013,22(7):97-100.

[14]李喜燕.义务教育何去何从——兼论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探索,2010(2):47-48.

[15]白璐,徐震雷,汤海明.社会性别规范与男同性恋者性身份认同.中国性科学,2013,22(3):78-83.

(收稿日期:2013-12-20)

作者:余海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蔬菜种植全员绩效考核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