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动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2023-02-07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 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学生只有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才能理解并吸收知识, 才能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给学生以学习语文的时间和机会, 这样才能迎来语文教学的满园春色。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呢?对此, 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1 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求

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令人担忧, 虽然大家都清楚语文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 但在学习中却并不重视它。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漠视语文学习, 认为凭借原来的良好基础, 不学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有的是存在侥幸心理, 希望考试时能脑子灵光些或者遇到欣赏自己语言风格的改卷老师……这种种消极态度, 关键是学生没有产生学习语文的深层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 目的能推动行动, 行动能优化心态。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 产生“我想学, 我要学”的心理, 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高一上学期搞过一个试验, 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 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 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 并加工处理, 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 班上组织交流, 最后教师收齐, 装订成册, 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原来感到作文无材料可写的, 大有收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 现在懂得了课本的价值。这样, 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 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离开了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 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处于中心地位, 支配地位, 新课改提倡教师角色转变,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 并尽力设置教学情境, 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 老师要解放思想, 在课堂上善于放权给学生, 把语文课堂变为学生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 张扬个性。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 给他们讨论、质疑、交流的空间, 给他们思考、探究的时间。教师既是施教者, 也应该是学习者;学生既是学习者, 也应该可以施教。师生可以相互学习讨论, 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讨论, 变单向为“双向”、“多向”交流模式。教师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尊重和保留在现实条件下尚有争议的意见;即使是谬误的意见, 也要给学生自我修正、完善的机会, 而不是一棍子打下。要保护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 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条件具备了, 学生自然就会兴奋, 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 参与度就会大大地提高。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完全把学语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创出一套“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和“三结合”的语文自学方法, 在教师较多时间不在校的情况下, 学生也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其次, 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创设诱人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 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样做,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 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 《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 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 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 又枯燥无味。笔者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 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 笔者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长得美丽又善良,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 笔者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 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 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 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 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 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 而走向积极。

3 让社会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书本和生活是学习语文的两只翅膀, 脱离了生活的语文教学不可能腾飞。长期以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走的是“书本——课堂——标准化习题 (试题) "这条路子, 大量的文字游戏式的习题占据了学生的很多时间, 学生根本不可能下水实践, 接触生活, 语文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一方面是教师倾其所有教学生, 学生全力以赴学语文, 学到的知识拿到生活中去, 发现没用;另一方面, 生活处处无时不在呼唤语文。学生只有把语文学习置于社会语言文化的大背景上, 参加丰富的语文实践, 才可能有较深厚的语言积淀和较高的语言表达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增长速度是过去的几十倍, 几百倍, 真是“课堂才一天, 世上已千年, ”如果把学习内容限制在一堂课, 一本书中, 学生的能力怎么可能提高?

能够认识到课堂语文与生活语文之间的关系, 我们就要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开设语文活动课, 开展社会调查、采访、演讲、辩论、电脑中文打字等活动;开设选修课, 如“影视评论”、“当代文学讲座”、“信息专题课”等;在语文课堂里引进生活实例……。积极实践叶圣陶先生“课堂里学, 生活里用”的语文教学思想, 促进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语言课应该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 (尤其是学生有亲身体验的生活) 联结点找出来, 激发学生共鸣, 让学生感悟到每一篇经典课文的思想真谛与语言内在意蕴, 在感悟中升华, 从而加深语文修养, 提高语文水平。

4 让成功的体验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俗话说, “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 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 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 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 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 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 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 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 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但是, 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阅读量有限, 鉴赏水平太低, 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 这才是真正的难点。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 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学生在阶段学习中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这些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情况, 是新课标给教师提出的全新任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焦化生产工艺废渣的综合利用论文下一篇:“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