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论文

2022-04-2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学术前沿热点研究进行综述,探究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现状以及信仰危机的表征,简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如何重塑,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深化学界对此问题的认知与研究。

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论文 篇1:

国内竞争情报研究主题的演化与热点发展

摘要:[目的/意义]分析2007-2016年中国竞争情报年会会议论文的基本情况,揭示竞争情报研究热点主题及其演化规律,探索竞争情报的未来发展趋势。[方法/过程]选取2007-2016年中国竞争情报年会会议论文,对高频关键词综合运用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图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展示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主题演化特征.表明竞争情报系统是领域研究的基础主题和活跃主题,大数据和智库研究将会是我国竞争情报发展新的挑战,以情报池为基础的综合情报分析将会是未来竞争情报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竞争情报;主题演化;研究热点;共词分析;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图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9.01.016

主题演化是指某学科领域科技文献中蕴含的研究主题在时间轴上经历新生、成长、分裂、融合、衰退和消亡等过程的现象,是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在时间维度上的发展变化过程。相较于简单的词频变化分析,主题演化分析涵盖主题演变分析和主题突变识别两个研究内容,主要通过时间序列上的主题关联分析来实现,因此能体现其生命周期的复杂过程,更准确全面地分析学科领域发展趋势。目前针对学科主题演化的研究主要有共引分析法、词频分析法、共词分析法、LDA模型等,国内国外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相应地研究。其中国内主要针对以上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例如章小童等以共词分析为基础,对高校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领域近十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之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得出该领域的核心主题和未来研究方向。姜鑫等则从关键词词频变化的视角,通过对数似然值和词频相对变化率识别出科学数据领域的动态演化趋势。王文娟等针对当前对科研项目的研究主要以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为主的缺陷,另辟蹊径利用LDA模型发现科研项目主题强度并分析其演化规律。有学者通过研究比较以上几种方法后发现,相较于词频分析法,共词分析更关注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相较于共引分析法,共词分析以文献内部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更深入文献内部。国外研究方面,Greene D等利用动态主题建模的方法探索欧洲议会议程中的潜在主题及其演变过程。还有学者针对以上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例如国外学者Kim M等认为引文分析中每篇文献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提出一种利用加权引文网络方法研究生物医学文献中的主题演变。总的来说,对于主题演化的研究,国际国内学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国内研究重在对方法的应用而国外则涉及对研究方法的改进。目前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实证研究丰富而理论研究不足。以共词分析法为例,大多数研究直接应用该方法进行实证,鲜有学者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二是数据来源较单一。大多以CSS-CI、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在样本选取的丰富性上有待提高;三是研究方法较单一。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简单的统计分析或聚类分析。对于战略坐标图或其他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较少。

针对以上研究现状.本研究以主题演化为视角,以共现分析为基础,对2007-2016年国内中国竞争情报学会的竞争情报年会会议论文进行实证分析,综合采用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图分析,并结合对文章内容的批判性阅读,探究国内竞争情报领域的研究主题演化情况及其研究现状,以期揭示我国竞争情报的发展特征。

1数据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竞争情报年会是中国科技情報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召开的全国性以竞争情报为主要内容的研讨会,是竞争情报界的一次盛会。自1994年召开首届“全国竞争情报与企业发展研讨会”以来,坚持每年举办1次年会,至今已成功举办23届。会议召开时间集中在9月至11月,时长为3~5天。年会充分发挥了学术交流的作用,体现了我国情报研究的水平和动态,推动了中国竞争情报事业的发展。至今为止,竞争情报年会累计出版18册《会议文集》,收录论文1138篇,总计达750万字。业内的学术会议往往代表一个行业最新的动向和趋势。而会议论文作为领域内学者研究与讨论交流的媒介,携带了大量热点信息,是一种情报产品,一种“活化的知识”,是研究一个学术领域研究主题历年的演变情况及现阶段的研究热点的重要手段。由于2017年竞争情报年会会议论文尚未出版,因此本研究选择2007-2016年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竞争情报的研究主题演化与热点趋势进行探讨,一共有536篇论文数据,如图1所示。

1.2数据处理

使用文献分析软件Bieomb2从上述文献中导出题录信息并从中抽取关键词,对同义词、近义词人工甄别进行合并规范化处理,如“情报收集”、“情报搜集”合并为“情报搜集”,“文献计量”、“计量分析”合并为“文献计量”。初步处理后在上述536篇文献中共得到1211个关键词.关键词出现的累计频次为2131次,平均每篇文献3.98个关键词,基本符合要求。

1.3研究方法与工具

采用词频统计、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图方法对关键词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2007-2016年的研究热点分析。首先统计关键词出现频次,对Bieomb2生成的关键词,根据混合选取法确定高频词阈值,利用Bieomb2生成高频词共词矩阵,将其导入Ueinet中,运用可视化软件Netdraw进行可视化,绘制共现图谱。2)基于时间序列的主题演化分析。本研究将划分为2007-2010年、2011-2013年、2014-2016年3个子时期进行分析。首先进行子时期主题结构分析:绘制各子时期关键词共现图谱,同时使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识别各子时期研究主题。其次计算出各主题的向心度和密度,得出主题关联强度,绘制战略坐标图。通过分析战略坐标图研究各主题随时间序列的演化规律,分析热点主题、潜力主题、基础主题和孤立主题,对突变的主题进行识别与分析。

2研究结果分析

2.1历届年会主题概况

中国竞争情报年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3届,历届会议基本信息见表1。

由表1可看出,中国竞争情报年会的主题大致经历了由情报导向转向商业导向,再由商业导向向国家政策导向的转变。同时由理论探讨逐渐过渡到实践研究,与当下经济、政治形势结合日益紧密。近几年我国处于经济、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竞争情报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新环境和新机遇的挑战。因而以大数据、“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等为背景探讨竞争情报与新技术的结合应用与创新发展的研究颇为丰富。

2.2 2007-2016年研究热点分析

上述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竞争情报领域近10年的研究热点,总结表2可将近年来竞争情报的研究热点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基础研究包括对竞争情报理论基础及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包括企业竞争情报、专利分析、信息服务、知识管理等。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应用对象和功能两方面。例如,应用对象包括中小企业、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应用功能包括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危机预警、情报服务、情报收集等内容。

但上述关键词仅按照频次排列无法全面反映他们的关系,因此需要进行共现分析。首先利用Bi-comb2分析统计其两两在同一篇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次,生成一个57*57的共词矩阵,见表3。该矩阵为对称矩阵,对角线上的数据是该关键词在所有论文中出现的总频次,非对角线上的数据为两两关键词共同出现的频次。如关键词“企业管理”和“企业竞争情报”共现频次为2,说明在包含关键词“企业管理”的文献中,有2篇同时包含关键词“企业竞争情报”。

将上述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导入Ucinet中,利用Ucinet软件将上表的57*57的共词矩阵转化为##h文件,然后利用Netdraw软件进行可视化,绘制共现图谱,直观地展示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见图2。

如图2所示,图中共有57个节点,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表示该关键词的中心度高低;图中的节点连线表示两个关键词之间的相关关系,连线的粗细表示其关联程度。

由图2可以看出,竞争情报的研究主要以企业为主,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1)企业危机预警与危机管理:以企业信息资源、企业情报和科技情报为基础,研究其预警机制和管理方法,说明危机预警是企业情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与情报服务: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涉及情报收集、情报分析、情报服务和知识管理等多项功能。3)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竞争情报与技术密不可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借助数据挖掘、专利分析、专利地图等方式提高竞争情报服务能力,进而提升其战略管理能力,由此也可见科技创新在竞争情报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图中“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与竞争情报存在一定联系,说明竞争情报既能应用在企业中,也应用于学术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涉及了社会和教育两个维度。其中,企业应用竞争情报是以市场拓展为目的,而学术研究机构则以理论研究为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智库”、“大数据”、“情报”虽未处于图谱中心区域,但三者间连线较粗,由此可知其关联程度较大,且他们与企业竞争情报、情报分析、数据挖掘等存在一定联系,说明智库研究属于新兴研究领域,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研究热点。

2.3子时期主题结构分析

为了研究近10年来中国竞争情报研究内容的动态演变,将2007-2016年划分为3个子时期:2007-2010年、2011-2013年、2014-2016年。对各个子时期的主题关键词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各子时期关键词共现谱图,同时使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识别各子时期研究主题。

首先构建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其中表格第一列表示57个高频词,第一行的数字1,2,3…表示文献1,文献2,文献3…,其余行列交叉处的数字表示该高频词是否在这篇文献中出现过,“1”表示该高频词在这篇文献中出现过,“0”表示该高频词在这篇文献中没有出现过,如表4所示。

构建词篇矩阵后,使用SPSS25.0软件对词篇矩阵进行聚类分析,使用系统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选择组内连接法(Within-Groupslinkage),度量标准选择二分类,相似系数选择Ochiai系数,对这些高频词对进行聚类,得出高频词相关矩阵和聚类树状图,分别得出每年的研究主題因子及因子内的关键词。同时结合可视化Netdraw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因子内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2.3.1 2007-2010年高频词共现分析

2007-2010年高频关键词共有37个,其共现图谱及聚类群体划分结果见图3和表5,由此得出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主题有:1)企业竞争情报系统;2)企业危机与预警管理;3)企业情报收集;4)情报工作与服务;5)知识管理;6)文献计量与专利分析。由高频词共现图谱可看出,竞争情报系统在整个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其研究涉及情报服务、技术创新、企业战略管理等多项内容,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不仅适用于中小企业,同样适用于高校图书馆。“危机预警”、“企业危机”等关键词连线较粗,说明这些关键词的联系较强,企业危机管理也是这一子时期的研究热点之一,说明这一阶段的竞争情报研究以实践应用为主。对于企业来说,危机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在危机意识或者危机观念的指导下,依据危机管理计划,为应对各种危机情景所进行的信息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制定、计划实施、化解处理、动态调整、经验总结和恢复发展的全过程。企业所处环境千变万化,企业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也是其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因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危机管理也逐步成为竞争情报研究的一个热点主题。

2.3.2 2011-2013年高频词共现分析

2011-2013年高频关键词共有48个,其共现图及聚类群体划分结果见图4和表6,由此得出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主题有:1)技术创新;2)大数据;3)企业管理;4)企业竞争情报系统;5)情报收集与服务;6)专利分析。其中“信息服务”这一关键词在共现图谱中的节点最大,说明信息服务是这一阶段的重点研究内容,其研究体现在对科技情报和大数据的研究上。以组织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功能模块、图书馆等关键词为代表的竞争系统研究仍是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在于利用竞争情报系统为企业和图书馆提供高效的情报服务以提高其竞争力。此外,技术创新研究以数据挖掘、专利地图、知识管理为基础。企业管理研究以企业经营、信息管理、科技创新为内容。这是因为这一时期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因此不论是对于单个企业还是整个行业来说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对于企业来说,竞争情报如何在服务技术、商业模式和金融方案的创新上发挥作用,对于行业来说,竞争情报在区域发展、技术转移和产业技术创新环境下的使命何在,都是这一阶段讨论的热点话题。同时也应注意到这一阶段不仅重视理论研究,对竞争情报技术的研究相较之前在出现频次和种类上都有所增加,说明竞争情报领域更注重技术的创新,更关注竞争情报在实际中能发挥的作用,尤其是大数据在竞争情报研究中的作用在此时期开始稍显锋芒。

2.3.3 2014-2016年高频词共现分析

2014-2016年高频关键词共有55个,其共现图谱及聚类群体划分结果见图5和表7,由此得出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主题有:1)企业战略规划;2)智库与情报;3)大数据技术;4)竞争情报系统服务;5)战略情报;6)知识可视化。从共现图谱可以看出,与前两个时期相比研究结构特征不够明显,热点主题较为分散,可能是由于这一阶段社会的竞争环境较为复杂,因而研究的广度有所增加。

对图谱进一步分析可发现,以战略规划、企业管理、服务体系等关键词为代表的企业战略规划研究在这一时期处于中心位置。面向企业战略服务规划的竞争情报,重在研究如何提升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对市场情报的搜集和分析能力、对竞争对手的市场评估以及对行业趋势的预测。其次,以大数据、智库、情报等关键词为核心的智库研究是这一时期的新兴研究主题。随着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激增,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要求,智库以处理大量信息、数据为基础,重在通过各种情报理论和方法挖掘隐性知识,因而智库在这一时期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同时,这一时期重点关注新形势下的竞争情报研究。新形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环境新,这一阶段涌现出大量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创新地图和数据挖掘等,网络环境下新技术的出现对企业运营和行业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二是政策环境新,2015年随着一带一路、军民融合战略、特色新型智库的提出和发展,竞争情报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新国际环境和国家战略布局下的竞争情报体系构建与研究,研究内容也从传统的企业竞争情报扩展到战略情报、产业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等,以提高国家竞争优势。

2.4基于时间序列的主题演化路径分析

识别出各子时期的研究主题后,本研究采取战略坐标图的方式,进一步对各主题的演化路径进行分析。战略坐标图由Law J等于1998年提出,用以分析某个领域的各方面知识的研究现状。战略坐标图以向心度和密度为参数绘制二维坐标系,以表示因子之间的内部联系和不同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密度值被用于衡量因子之间的内部联系的强度,向心度值被用于衡量一个因子和其他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向心度越大,一个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则该因子就越趋于中心位置。对于密度的计算,采取先计算因子内每个关键词和其他关键词的和,然后取平均值的方法。对于向心度的计算,本研究采取马费成等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该因子内的所有关键词与其他因子的关键词之间外部链接的强度来计算其向心度。外部链接的定义是:如果某一因子所包含的关键词与其他因子包含的关键词共同出现在一篇论文中,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就是这个因子的“外部链接”。

本研究在前文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子时期的关键词共现矩阵,计算各主题的向心度和密度,以X轴表示向心度,Y轴表示密度,两个轴的平均数为坐标原点,分别绘制出2007-2010年、2011-2013年和2014-2016年的因子战略坐标图,如图6所示。对于X轴,越靠右的集群向心度越大,与其他集群的关键词共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常常是领域内学者的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Y轴,越靠上的集群密度越大,集群内部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說明该主题研究较为成熟。

通过分析战略坐标图研究各主题随时间序列的演化规律,分析热点主题、潜力主题、基础主题和孤立主题,对突变的主题进行识别与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研究一直处于第一象限,说明该主题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既是基础主题也是活跃主题。竞争情报系统是整合、共享、传播和应用信息的媒介,是将信息转化成情报的重要保障,因而谈及竞争情报必然少不了对系统的研究。图中竞争情报系统这一主题的位置逐渐往坐标原点靠拢,其向心度和密度都有所降低,说明经过长达10年的时间,竞争情报系统的研究已达到较为饱和的状态,研究热度可能逐渐降低。

处于第二象限的企业危机与预警管理主题在第一阶段密度较大,但向心度较低,说明这一主题内部联系紧密但与其他研究主题相对独立,在学科表现活跃度较低,属于孤立主题。因此这类主题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可能会由于缺乏有效的提升动力而逐渐消失。这一点也在后两个阶段的战略坐标图中得到印证。

处于第三象限的知识管理、文献计量与专利分析、情报收集与服务、知识可视化、战略情报等研究主题,其密度和向心度都较低,这些研究主题本身内部结构松散,与其他研究主题的联系不密切,受到的关注度较低,发展尚不成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中专利分析向心度有所增加,说明这一主题与其他主题联系逐渐紧密,研究整体处于上升状态。

处于第四象限的大数据主题从第二阶段开始出现,其密度有所增加,说明这一主题内部联系逐渐增强,将会是一个研究方向,但是向心度总体不高,可能是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究目前还属于新兴主题,学者们重在研究技术本身的原理,较少关注与其他主题的融合。但是大数据本身是一门实用性的研究,随着对大数据技术的深入探讨,相信其研究范围会逐渐扩大,与其他知识的交互性和融合性会不断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智库与情报主题属于潜力主题。随着近两年中央提出“建设战略性、综合性的高端智库”的重要指示,竞争情报视角下的智库研究主要包括智库功能、智库建设、竞争情报技术智库化、科技信息智库化等。该主题的向心度较低也进一步说明其目前还属于新兴主题,整体研究不太成熟,因而与其他研究主题的融合也有待提高。但总体来说,这类研究主题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是未来研究的趋势所在。

2.5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热点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热点发展趋势主要有:

2.5.1大数据背景下的竞争情报建设

近年来大数据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所在,大数据时代竞争情报需要从海量信息中辨别虚假信息,获取真实信息,竞争情报搜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大大增加,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目前针对大数据的研究,技术研究丰富,但理论研究稍显不足。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竞争情报研究不仅包括对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创新地图等颠覆性技术的研究,还将涉及情报搜集和多元情报分析方法的讨论,特别是对元理论和元方法等知识基础的深入探究。作为情报分析的主体,情報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是竞争情报建设的关键一环,如何提升情报人员的情报意识和技术能力未来思考的方向。

2.5.2智库与竞争情报思维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情报服务正逐步迈向3.0时代,由知识服务向智能服务转变。在智库视角下,整合产业链条上的数据成为可能,能提供更精准全面的服务。因而情报机构和情报思维智库化的研究逐渐增多,目的是从中挖掘出隐藏的知识。智库与竞争情报“耳目、尖兵、参谋”的角色定位不谋而合,智库环境下的情报服务应适应时代需求,发挥竞争情报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作用,辅助国家、企业决策制定正确的竞争方案,提供可靠的战略决定,把握市场先机。

2.5.3综合竞争情报研究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竞争情报的角色正逐渐由简单转向复杂,由单一转向综合。美国战略与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首席执行官楠·巴尔杰提出“综合竞争情报”和“情报池”的概念,表明竞争情报需要考虑包括经济、市场、竞争对手、客户和无数数据集在内的技术情报洞察,需要用系统的思维和全局的视角对来自情报池的信息进行强大整合。竞争情报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竞争情报,产业竞争情报、技术竞争情报、专利竞争情报都将会成为研究热点,通过产业全局的角度思考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方法。同时,近两年“一带一路”、“工业4.0”、“中国智造”等概念的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与竞争情报的创新应用,国家发展战略下的情报支撑是未来竞争情报研究的关键所在。由于竞争情报的战略性和对抗性,这一研究趋势下还将涉及国家安全和反竞争情报等研究。

3结语

从主题演化的视角对竞争情报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而且有助于把握领域发展轨迹及其未来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2007-2016年中国竞争情报学会年会会议论文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共现图谱,同时对高频词进行聚类并结合战略坐标图得出近10年来竞争情报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规律。研究发现,竞争情报系统是领域研究的基础主题和活跃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研究侧重点。对于大数据,未来可能会更注重对元理论、新范式等知识基础的研究。智库研究将会是我国竞争情报发展新的挑战。竞争情报的角色在新的环境下也发生了改变.未来需要树立综合情报观,以系统的思维和全局的视角对包括产业竞争情报、技术竞争情报和专利竞争情报等所有情报池内的竞争情报进行研究,尤其注重国家战略下的竞争情报支撑。

作者:黄晓斌 罗海媛

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论文 篇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学术前沿热点研究进行综述,探究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现状以及信仰危机的表征,简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如何重塑,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深化学界对此问题的认知与研究。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重塑综述

近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伴随着对精神层面和信仰的追求,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强,多元文化的碰撞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信仰重塑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课题。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唯一执政党共产党应坚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本文利图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和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现状,以及信仰的表征等方面对该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进行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外延

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的首要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和外延的了解。虽然从“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1]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形成初期更突出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而未提出信仰的概念。但是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如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信仰的提法,列宁在推荐《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时最先提出的“共产主义信仰”的概念,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届中国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更加明确的使用,大部分学者都认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甚至秦维红[2]刘建军[3]等人从中国国情出发对“信仰”一词的语境使用进行分析并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提法的重要性,认为如果不提“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意味着不自觉认可了西方认为的局限于宗教的信仰解释,并意味着当今学术界丧失这一提法的使用权和话语权。

不同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涵义的理解虽不尽相同,但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相当于“共产主义信仰”,均包含两个层面的概念只是侧重点不同,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侧重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确认和信奉,是对其学理内涵及本身的科学现实性的强调;二是共产主义信仰侧重对共产主义作为终极目标的由衷的确信,体现了非理性和理想性。但是,单纯追求现实性和理想性,却没有表现出对人的积极作用的内化和对个体的精神价值,因此,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外延所体现的维度进一步分析,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彻底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相统一,[4]即它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是结合统一的,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尊重人的能动性为前提。孙铁骑[5]和胡乃岩[6]在现实性和理想性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追求‘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超越性”维度,而徐俊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定义中明确提出了它所蕴含的价值性,增加了价值性维度,他认为信仰价值是崇高、科学、真实与合理的,并且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是相结合的。[7]林雪原也强调了其价值性,认为如果只有科学性没有价值性就不会有人们心中的内化和信奉。[8]刘建军在“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的基础上增加了“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第四个维度。[9]还有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提出这种复合的心态应从“知”、“情”、“意”“行”相结合和统一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10]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从学理层面来说信仰危机本身体现了人类的怀疑批判精神,是人类各种不同价值理念之间,理想和现实之间相互斗争的表现,是人们寻求发展的焦虑和紧张的体现。[11]但是,恩格斯多次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以及“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2]所以如果只考虑学理层面的信仰危机,认为信仰危机是必然产物而不去研究其产生的实践原因并进行信仰重塑,就等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这一根本科学原理也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多位研究者从实践层面分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原因,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理论困境,[11]另一方面由于对宗教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混淆,将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与信仰相割离,人们本身对其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解反而诱发了对信仰的迷茫;二是历史原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和在中国发展道路上出现的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失误导致的重大的政策失误都诱发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误解和动摇,以及中国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后,新旧交替对中国新信仰的广泛认同带来的巨大阻碍和挑战;三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原因,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以后,文化多元及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带来文化认同方面的迷茫,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缺失、贫富不均、诚信匮乏、生态破坏等现象,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的严重腐败现象,导致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怀疑甚至是抗拒;四是教育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弱化,信仰教育的单一化、泛政治化,庸俗化,[6]使信仰缺乏生活的现实感和生活情趣。[12]很多研究者专门研究了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现大学生本身政治冷漠缺乏政治认同,教育局限,也是導致信仰危机的原因。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现状

部分研究者对中国各地人们的信仰情况进行了调查,这类虽然着眼于广义的信仰问题,但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们的信仰状态也一定程度体现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李向平在2011年主持的“长三角地区信仰与宗教信仰调查”的3000人中,认可和不认可科学主义几乎是一半对一半,认可科学主义的比例略高。[13]2010年凤凰网对跟风情况和信仰迷失的调查中,30.2%的受调查认为“信仰的缺失”是中国人“爱跟风”的原因。2009年重庆市委重大调研课题组对重庆市14个区县上百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调查,16427人中超过一半的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多于四分之三的人认为自己了解马克思主义,其中一般了解的约占一半。但是从数据来看在中共党员中“原来信,现在不信”的高达12.7%。[14]

还有的研究者对特定的群体如大学生,少数民族,中共党员等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调查。在对河北省三所高校进行的抽样调查中,约有一半的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54.8%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76.38%能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功利化倾向突出,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出于功利目选择入党,有20.88%学生是出于功利目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5]在对福建普通高校在校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34.9%的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31.4%的学生选择了“信仰实用主义”,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宗教”和“无信仰”。[16]刘西华对某校“90后”1863个大学生调查显示,大部分“90后”大学生表达了对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渴求,但动机趋于功力为“谋求仕途发展或增强就业竞争力”,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是因为拥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加入中国共产党。[17]不仅如此,还有研究者对特殊区域如西藏和新疆的信仰状况进行了调查。李娟对新疆大学190个各族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有13.8%的学生信仰共产主义,只有一半的学生对社会主义前途很有信心,同样很多学生入党目趋于功利。[18]郑雪莲对西藏地区五所中学的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的773个样本中有19.1%的學生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空洞的理论,无法理解这些理论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及具有的现实意义。[19]当然,对新时期中共党内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情况的调查和摸底也尤为重要。为此,陈兰芝设计了“当前党员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和“关于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调查问卷”,从7个省及直辖市收集到2179个样本中分析,虽然绝大部分党员对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清楚了解,且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但尚有近三分之一的党员对自己应当坚守的理想信念不甚清晰,且仍有13.83%的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存在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70%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员干部腐败问题的影响”是引起信仰危机的原因。[20]而丁春华的调查显示,81%的党员信仰马克思主义,72%认为“绝大多数共产党员信仰坚定”,但仍有27%认为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和宗教信仰同时拥有,16%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可以不用拥有和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21]

这些证据表明,总的来说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仍然被广泛认可和拥有,尤其是在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坚定和坚守,虽然调查样本的选择和处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但多个统计结果显示在群众和部分党员中确实客观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的表征

目前学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表征可总结为两种观点。一是信仰缺失,部分研究者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认同不代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拥有和坚守,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缺失”的状态[5,22]。二是信仰困惑,《辞海》对缺失的定义为缺少失去,即重在“失”,但是很多调查结果显示马克思主义信仰仍被广泛认可只是人们没有完全理解其科学内涵和表现出其应有的外延。所以理论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更多关于信仰危机的研究集中在用“信仰困惑”或“信仰迷茫”来进行表征[16]。这部分研究者认为,目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仍然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体现,其科学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被广泛认可,但对其个体性、价值性和超越性没有深刻的认识以至于无法发挥信仰的精神作用。研究者举例马克思给左尔的信中说“连《社会主义评论》的马隆—虽然带有同他的这种主意本性离不开的不彻底性—也不得不声称自己信仰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即德国的社会主义”。[23]还有研究者提出由于一定历史和社会原因,人们的“信仰有所动摇”和“削弱”。[24]虽然,很多研究者将这两个表征放在对立面来看待并持有不同观点,但是这两个表征也可以是在不同情况下的互相补充,比如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也指出“人民要有信仰”以及如今的社会“信仰缺失”等问题日渐凸显。与此同时,习近平也一再强调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并认为作为党的干部,必须要不动摇信仰。也就是说从社会整体来说,信仰是“缺失”,但就党内而言,信仰是“迷茫”的。[25]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塑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是我们党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25]所以要想进行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塑必须首先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教育来说,中国化的进程中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提高民众的参与和认同,同时,提升个人的理解力,将理论内化为精神信仰指引行动,尤其是作为中国未来的青年一代,应大力加强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鼓励在青年一代中间拥有和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营造和谐社会,才能为信仰重塑提供优良的土壤。从党员群体来说,还应加强官德建设,提高共产党员的理论和道德修养,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取向

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为主。但是这两种研究也存在一定问题,文献研究缺少对历史的纵向分析,而调查研究中各种统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且部分调查的样本群体不够广泛和缺乏代表性。此外,针对个案的研究,跨学科方面的研究仍然欠缺。应加强对个案的经验总结,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引入认知科学来定量和定性分析信仰的坚守。(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机关第十六党支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秦维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不能回避[J].晋阳学刊,2007(5).

[3]刘建军.马克思主义学术视野中的信仰概念[J].教学与研究,2007(8).

[4]张连.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辨析[J].长白学刊,2010(3).

[5]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6]胡乃岩.论信仰[D].杭州:浙江大学,2014.

[7]徐俊,刘魁.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论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

[8]林学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9]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10]王欣.個体政治社会化实现分析框架—知情意行的统一[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4(1).

[11]马晓燕.当代中国人信仰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李峰.科学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与民众对佛道耶之信任:以长三角数据为例[J].世界宗教研究2015(3).

[14]重庆市委重大课题组.关于“信仰问题”调研情况的报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2).

[15]武树霞,姜凤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查[J].人民论坛,2010(20).

[16]魏庆东.当代中国马克思信仰问题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3.

[17]刘西华.“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18]李娟.新疆高校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9.

[19]郑雪莲.西藏地区中学生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20]陈兰芝.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观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1]丁春华.当前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与思考[J].广角镜,2015(5).

[22]杨昳婧.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3]马克思,恩格斯.给美国人的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4]雷静.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及分析[J].兰州学刊,2004(6).

[2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韩佳辰

经济全球化热点研究论文 篇3:

基于CiteSpace的航空物流主题研究可视化分析

摘要:航空物流作为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国内物流运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梳理航空物流的演进路径、热点和前沿,有助于深化对航空物流的认识,并为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思想与方法,利用CiteSpace5.2.R2软件对检索得到的1416条源于CNKI期刊数据库的航空物流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航空物流的研究的热点涵盖了航空运输、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公司、企业管理、空港物流、临空经济、临空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带一路”等;主要的研究前沿集中在航空物流服务链整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通道建设、航空物流系统整合升级、国际物流合作、航空物流转运中心建设、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建设等方面。

关键词:航空物流;CiteSpace;研究热点;研究前沿

中圈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斷深化,航空货运以其速度优势成为重要的运输形式。航空物流作为航空货运的延伸和发展,也成为了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国内物流运作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航空物流是以机场为主体,依托机场航线网络及航空运输优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多种运输方式及相关资源,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使原材料、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至终点有效流动的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和资金交换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服务供应链,为用户提供以“一站式”、“门到门”服务为特征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航空物流在美国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开始关注航空物流的问题。进入21世纪,航空物流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梳理航空物流的演进路径、热点和前沿,有助于深化对航空物流的认识,并为深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与其他中文数据库相比,中国知网文献数量多、覆盖面广,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的主题词为“航空物流”,检索时间不限制,共检索出文献1574篇文献(检索日期2018年12月19日)。检索结果剔除新闻资讯、人物访谈、招生简章等之后,最终确定样本量为1416篇文献。对样本文献的基本信息(包括标题、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进行导出,并保存为Citespace所要求的格式。

1.2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5.2.R2软件进行分析,该软件是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和共引网络理论的开源知识图谱软件。该软件通过可视化图形展现并识别学科前沿及演进路径、辅助用户挖掘、分析科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关键词共词聚类和突变词探测来确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通过绘制可视化的图谱,呈现学科演化过程,分析内在动力机制和探索学科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航空物流研究领域主流主题、演变趋势。

本文基于CiteSpace5.2.R2和共词分析法。通过“关键词”类型的节点进行共现分析,根据关键词频次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研究热点;采用关键词共词聚类可视化图谱剖析研究主题;运用发文趋势图梳理航空物流文献;通过关键词共词聚类时间线视图及抓取突现词汇。深入解析该领域发展历程。

2国内航空物流研究现状分析

2.1航空物流研究热点分析

论文的关键词能够体现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主题和主要内容,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在同篇文献中出现时被称为关键词共现。CiteSpace共词(特征词或关键词)图谱有利于人们分析研究热点及热点的演变。

本文利用CiteSpace对1416篇样本论文的关键词字段进行分析。在CiteSpace界面中,时间区间选择2000-2018年,时间切片1年,Node Type选择“

图1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呈现了航空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热点之间的关联。关键词之间连线代表两个关键词出现在同一篇文献,连线越粗,共现频次越高。年轮的厚度与关键词词频成正比,节点越大,关键词字体越大,说明该关键词总体频次越高。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基础上,对关键词的中心性进行计算,有助于发现重要性较高的关键词。表1列出了频次前20的关键词出现频次及中心性。

对图1和表1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航空物流研究热点主要围绕:航空物流、航空货运、航空运输、郑州航空港、机场、航空公司、临空经济、航空运输企业等主题词展开。(2)航空物流出现频次最高、中心性最大,而且与周围关键词连接线较为密集,具有一定延展性。(3)航空物流、航空运输、机场、物流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关键词具有较高的中心性,相互连线较粗,与其他研究热点连线密集。由此可见,以航空运输、机场为基础的航空物流系统建设是航空物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物流体系建设成为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2.2航空物流研究主题分析

聚类分析是基于事物及其属性相似性的一种事物分类方法。在海量科技情报的状况下,它成为知识图谱和知识可视化中不可或缺的方法。CiteSpace自动聚类的实现是依据谱聚类算法,谱聚类本身就是基于图论的一种算法,对共引网络这种基于链接关系而不是节点属性的聚类具有天然的优势。CiteSpace中的关键词共词聚类可以用于辨别和区分各类研究主题。

CiteSpace提出了网络模块化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Modularity和SilhoueRe对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进行评价。Modularity称为模块值,用来衡量一个网络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拆分成相互独立的模块,值在0到1之间,值越大,表示网络中模块越独立,通常该值需大于0.3。平均轮廓值Silhoueae用来评估聚类本质的不确定性,值在-1到1之间,值越接近1,则说明模块越独立,一般该值需大于0.5。

本研究在关键词共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共词网络的聚类分析,得到航空物流关键词共词聚类图谱(图2)。聚类结果的模块值(Modularity)为0.5323,平均轮廓值(si]houette)为0.5516,说明该学术网络聚类结构合理,网络中的各模块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能够可视化地呈现航空物流分支研究主题。

航空物流关键词聚类结果包含了21个聚类,过滤掉小的聚类之后,在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中呈现了12个关键词聚类标签,如图2所示。聚类标签分别为“航空货运”、“协同发展”、“物流”、“物流产业”、“中原经济区”、“航空物流”、“机场”、“天空”、“一带一路”、“产业”、“电子货运”、“股份公司”。以上12个标签显示了现阶段对航空物流领域的研究重点。

在航空物流关键词共词聚类图谱基础上,在“Clusters”菜单栏中选择“Summarization of Clusters”,得到关键词共词聚类表(见表2)。

根据对图1关键词共现网络和表2关键词共词聚类表的分析,可以将现阶段航空物流领域的研究内容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航空货运与航空运输系统的构建。航空货运、航空运输是航空物流最基本功能之一,也是航空物流服务链的重要环节和核心要素。表2中规模最大的聚类#0。以航空货运、航空运输为研究内容,分别探讨了航空货运的发展现状与策略、航空货运服务链、航空运输运营模式、航空运输企业转型升级、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等问题。

(2)航空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表2中聚类#1是航空物流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此聚类的核心内容围绕航空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展开,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等不同地区的产业特征,探讨了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策略、临空产业集群建设路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航空港及周边地区临空产业的集聚,进而形成临空经济区。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我国已被学者们广泛关注,成为航空物流研究的重要分支。聚类#9围绕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战略、竞争力等问题对无锡、天津、广西等地的航空物流产业进行了研究。

(3)航空物流体系建设。聚类#2主要研究了航空物流体系建设的问题,包括航空物流服务链整合模式、国际物流服务链整合、航空货运产品体系等,并介绍了美国、韩国等国家建设航空物流体系的经验。

(4)航空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聚类#3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航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舸研究了航空货运站建设问题。聚类#11介绍了台湾远翔物流园区的运营经验。

(5)郑州航空物流发展。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物流体系建设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聚类#4围绕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探讨了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服务链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临空产业体系构建、政策设计等内容。此聚类的内容与聚类#1有一定的重合。

(6)航空物流与“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对航空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聚类#8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西安、重庆等地航空物流发展的机遇、发展策略以及国际物流枢纽建设等问题。

(7)航空物流信息化技术。聚类#5、#10讨论了射频识别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在航空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航空物流货物跟踪平台建设、航空物流管理系统、电子货运系统、智慧物流系统建设等。

(8)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等问题。#5涉及到了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等问题。

3航空物流研究演进历程

3.1航空物流研究文献的概况

我国学者对航空物流主题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0年。2001年以后,航空物流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开始逐步增加。航空物流领域期刊论文发文数量的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在2006年之前航空物流主题论文数量较少,在2006年以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6年也成为文献数量变化的重要转折点。2013年、2014年发文量也有显著增长,这两年也成为文献数量猛增的重要转折点。至2016年发文量達到167篇的高点,也标志着航空物流的研究进入了繁盛时期。

3.2航空物流研究历程及研究热点迁移的可视化呈现

突现值(Bumts Strength)代表关键词的突现率,是特定年代(突现时间)论文增多的关键词,能够反映特定时期的学术前沿。利用CiteSpace提供的突显值探测功能,共探测到48个突现关键词,其中突现值最高的前15个关键词如表3所示。

Timeline视图进一步展现了航空物流的研究趋势,在时间维度上展现关键词演进。将节点定位在一个以时间为横坐标的图中。某一时区的文献多,表明了该领域处于繁盛时期。各个时间段的节点连线表明传承关系,连线越多表明两个时间段之间联系越紧密。最后3年的关键词,可以预测目前该领域的关注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表3、图4的分析,同时结合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能够发现航空物流的研究历程、研究热点及研究热点迁移的过程。由图4所示,国内有关航空物流的研究主题最早始于对国际航空货运的关注,2001年航空货运、航空运输、航空物流等重点关键词开始出现。

2000-2006年,这一时期航空物流主题的文献涉及到的关键词数量明显增多,但相关的论文成果有限,说明这一阶段,航空物流研究主题比较分散,处于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突现值较高的关键词包括民航、航空运输、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公司等,这些突现词说明在这一时期,航空物流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航空物流的基础功能、航空物流价值链的基础环节来展开,是属于基础性的研究。

2007~2012年,这一时期航空物流论文成果数量明显增长。新增关键词主要出现在聚类#0、#1、#3、#9、#10。这一时期。出现的突现值较高的关键词,包括企业、企业管理、空港物流等。这些关键词的出现标志着航空物流领域的研究从航空物流基础功能的研究扩展到对航空物流产业、航空物流体系建设的研究。

2013-2016年。这一时期航空物流论文成果数量迅速增加,新增关键词主要出现在聚类#0、#l、#2,说明这一时期研究主题趋于集中,航空物流的研究逐步成熟。这一时期,出现的突现值较高的关键词,包括货运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一带一路等,这些关键词的出现标志着航空物流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的出现,航空物流的研究范围得到了扩展,从航空行业内部的研究扩展到航空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2016-018年聚类#0、#4、#8、#10的研究内容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新增的关键词包括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灰色关联分析、影响因素、主导产业、国家中心城市、智慧物流等。近3年的新增关键词表明,航空物流的研究内容更加深入,研究方法不断改进,与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等政策热点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智慧物流等技术的发展也会产生新的研究内容。

4研究趋势展望

根据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结果,同时结合重点文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航空物流的研究内容在逐步扩展。我国学者对航空物流的研究从航空物流基础环节研究,如航空货运、航空港、航空公司、航空物流园区建设等逐步扩展到整条航空物流服务链的构建研究;从航空物流产业内部的研究扩展到对航空物流产业与国际贸易、制造业以及临空经济等关系的研究方面,航空物流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其中对航空物流基础环节的研究相对成熟。在航空物流服务链构建、航空物流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目前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重点研究的内容。

(2)航空物流的研究方法不断丰富。随着航空物流研究内容的逐步扩展,航空物流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学者对航空物流的研究仍然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使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法。但随着航空物流研究内容的扩展,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因子分析等定量研究的方法应用到了航空物流研究领域,充实和丰富了航空物流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将会更多地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推动我国航空物流研究的不断发展。

(3)航空物流与政策热点的结合更加紧密,并为未来几年航空物流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航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航空物流运行效率、物流通道建设、航空物流服务链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通道建设、航线网络布局、航空运输发展、航空物流系统整合升级、国际物流合作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自贸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航空物流转运中心建设、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建设等问题也亟待理論研究的支持和引领。以上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将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者:杨风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影子银行国民经济的论文下一篇:独立院校西方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