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人才发展战略

2022-07-19

第一篇:集团人才发展战略

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推进《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为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特编制《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人才发展现状

截止2015年底,集团公司共有正式员工17421人,员工平均年龄31.38岁,其中男员工12163人,占比69.8%;女员工5258人,占比30.2%;少数民族员工3266人,占比18.74%。本科以上学历1967人,占员工总数的11.29%;大专学历4153人,占员工总数的23.84%。

三支队伍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管理人员671人,技术人员2131人,技能人员14619人。

1

管理人员队伍现状

注:管理人才队伍现有集团公司级管理人员120人,子公司级管理人员551人,其中女性82人,少数民族39人,80后管理人员(35岁以下)238人。

技术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聘用高级技术人员3人,副高级12人,主任级37人,副主任219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2.71%。

技能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2 注:集团公司现有高级技师7人,技师50人,高级工197人,中级工1485人,初级工1818人,高级工以上的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人员总数的1.74%

二、“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取得的成绩

人才队伍作用发挥显著。“十二五”期间,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推动人才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第二次腾飞,提供了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集团公司的三支人才队伍的总量不断增大,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不断增多,人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在管理经营、新产品开发、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公关、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数量逐年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不断完善。集团公司加快各类人才培养、选聘、使用等方式和机制创新,建立了培养引进的开发机制、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在“十二五”期间,建立了集团公司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创建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集团公司有1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得自治区有突出优秀专家,32人入选自治区级以上各类人才选拔培养工程。

人才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集团公司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情况,组织228位相关

3 技术技能人员,制定了16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标准培训教材,填补了化工行业职业标准培训资料的空白。积极推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同国家技能人才鉴定工作接轨,规范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11年11月经自治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批准集团公司成立了29个职业,56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鉴定站,填补了氯碱行业、PVC行业在自治区职业鉴定工作的空白。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推进,公司技能人员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人才发展投入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各类人才发展和开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人才资金政策支持。截止2015年,集团公司积极争取国家社保补贴5349.9万元,其中单位部分3990.81万元,个人享受1356.09万元。技能培训、鉴定补贴137.01万元:重点工种培训补贴29.59万元;初、中级技能培训补贴14.02万元;托克逊少数民族培训班补贴31万元;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62.4万元。

“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现有人才队伍状况还不完全适应集团公司长远发展和“十三五”规划战略实施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种类单一。公司生产管理型和生产技术型人才居多,如氯碱行业作为龙头企业,公司技术人员领军人才少。集团公司将进入的纺织、石油化工等行业缺乏人才储备。二是人才队伍结构还不合理。集团公司近十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才断层仍然存在。华泰、阜康工业园是在三年左右建成的,员工是在两到三年间

4 集中招聘的,以大中专院校学生为主。公司现在25—35岁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没有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三是创新高端人才还比较缺乏。集团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领域不断拓展,各种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总量短缺,人才整体素质尚待提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十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集团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人才强企战略,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一主两翼、三环联动”的两大战略定位,以提高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能力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引进、用好高端紧缺人才为重点,不断创新人才体制机制、调整人才结构、加大人才开发投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实现集团公司第三次腾飞、挺进世界500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突出前瞻性。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与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相配套,保持人才规划与产业规划的一致性,着重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素质的生产一线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突出重点领域。适应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引进金融、贸易、全产业链经营和新涉足产业领域的高端人才,促

5 进形成“一主两翼、三环联动”的产业格局,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缺乏、各板块人才队伍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突出创新性。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创新人才发展理念,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加大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力度,改革原有薪酬体系,在人才政策和用人机制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突出实用性。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企业战略目标,明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重要举措,大力开发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推进企业科学发展。

四、发展目标

围绕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一主两翼、三环联动”的两大战略定位要求,培养和造就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各类人才队伍。根据氯碱主业做到世界第一,石油化工、纺织粘胶一体化“两翼齐飞”;以实体经济为根基,金融产业为支撑,资本运作为动力,产业、资本、金融“三环联动”的产业布局,到2020年,集团公司总人数达到25000人。其中,管理人员占比不高于4%,技术人才占比不低于16%,技能队伍占比不超过80%,高技能人才在技能队伍中占比达到10%,少数民族员工占比逐步达到25%。

(一)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围绕集团公司的战略布局,着力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够带领企业创新发展的优秀企业家和

6 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2020年,集团公司管理人才数量占员工总数比例不高于4%,少数民族管理人才在管理人才总数中的占比翻一番(达到10%),女性管理人才占比达到管理人才总数的15%,35岁以下管理人才占比不低于管理人才总数的50%,储备管理人才达到各级管理人才数量的2倍。根据集团公司“一主两翼”的产业布局要求,到2020年,各级管理人才(子公司中层以上)总数不超过1000人。其中:氯碱主业不超过410人,纺织、粘胶板块不超过260人,石油化工、煤化工板块不超过180人;健康产业、金融领域、贸易领域、全产业链经营领域总共不超过150人。

(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围绕集团公司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产业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实现各公司发展所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全面发展。到2020年,技术人才数量占员工总数比例不低于16%;树立集团公司在氯碱、电石、粘胶、纺纱等行业和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引进一批企业紧缺的金融、贸易、纺织、健康产业等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其中,领军人才及技术骨干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0%。

1、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氯碱主业(含氯碱、电石、热电等专业):立足现状,发挥优势,内部培养提升;建立行业专家库,选拔树立20名技术领军人才,培养200名技术青年骨干人才。

7 两翼之纺织、粘胶纤维板块:内部培养为主、行业引进为辅,选拔和储备技术人才900人;选拔树立10名技术领军人才,培养100名技术青年骨干人才。

两翼之石油化工、煤化工板块:石油化工板块,引进和储备技术人才1750人;煤化工引进和储备技术人才300人。

研发类技术人员:为加快PVC应用领域拓展和差别化粘胶纤维生产步伐,“十三五”期间,研发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由现在的2%提升到3%,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40%,引进一批国内外具有研究成果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健康产业:引进和储备水产养殖、种植、畜牧、生态养老休闲等专业技术人才约80人。

2、金融、贸易人才队伍建设。

金融领域:引进和储备银行、证券、融资租赁、信托等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约90人。

贸易领域:引进和培养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运营管理、风险防控等专业技术人才约50人。

全产业链经营领域:引进和培养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平台管理等专业技术人才约100人。

(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围绕集团公司的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培养、引进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工艺改造、技术革新和重大项目实施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等领军型高技能人才。每年培养高级工、技

8 师、高级技师等实用技能人才350名以上,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数量占技能人员总数的10%以上。建成各专业(工种)技能大师工作室30个。每年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350名以上,到2020年,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

五、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任务

(一)统筹战略布局培养人才。通过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年轻人才、储备核心人才,优化现有人才结构,建立人才储备梯队,为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实施配置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实现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和各板块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的目标,各板块在“十三五”期间,形成较为明显的人才优势:氯碱板块,建成全国氯碱、电石、热电领域一流的人才队伍;纺织板块,达到疆内人才领先;金融、贸易、全产业链经营等领域,形成明显的人才竞争优势;煤化工、石油化工、健康产业,匹配可起到牵头作用的行业高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要有一定比例的跨区域、跨行业轮岗培养和发展。同时,重视企业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培养既懂党务政工、又熟悉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围绕产业布局培养人才。按照集团公司“一主两翼”的产业布局,突出引进和培养新涉足产业管理、技术人才。

1、氯碱主业人才发展应立足现状、内部提升,逐步建立公司在行业的专家人才地位。

2、粘胶纺织一体化和石油化工产业,按照与氯碱主业“两

9 翼齐飞”的产业定位,其人才发展布局作为产业人才发展的重点。随着粘胶纤维和纺纱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该板块应立足现状,培养和引进行业内高端人才,为纤维产品差别化、多样化以及差别化粘胶纤维研发中心的运作储备高端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3、石油化工板块,利用国内、疆内成熟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优势,为石油化工油品加工—PX—PTA的发展引进行业内高端技术管理人才。

4、为发展以博斯腾湖野生鱼、生态牛羊养殖为基础的健康食品业,以及在后峡、丰收电厂或中心城区发展健康养老业,按照外聘和返聘的方式,引进行业内的高端人才。

(三)着眼长远发培养人才。围绕集团公司“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金融、贸易和全产业链经营等业务的需要,突出引进和培养资本运作、金融、贸易、产业链管理领域高层次人才,建立服务产业、资本、金融“三环联动”的人才新格局。以香港公司和霍尔果斯融资租赁公司为平台,积极取得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资质,引进人才,发展金融产业;探索实行实体经济+互联网的运作模式,引进培养互联网高端人才。利用上海、香港等金融中心、人才中心的优势,为金融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XX物产为平台,以贸易金融为支撑点,开展产业贸易,人才配备以外部引进为主,内部培养为辅。以蓝天物流为平台,发展现代物流和全供应链管理,为适应采购、销售、物流等全产业链经营需要,在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同

10 时,以3年时间为周期,实现采购从业人员不低于50%的轮岗和调整。

六、具体措施

(一)大力开展各类人才培训。一是与区内外各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针对各类人才职业发展和工作需要,以专项培训、综合培训、专题研修等多种形式,分类组织开展人才理念更新、知识更新拓展、实践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技术适应、创新创业等能力提升训练,提升岗位适应、职业发展能力。利用援疆省市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采取双向挂职、“走出去”和“请进来”培训的方式,为企业培养紧缺专业人才。二是积极争取纳入自治区优秀企业家培养、自治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自治区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工程选拔计划,以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业务知识水平为目标,开展不同层次管理人员培训。争取培养10名自治区优秀企业家,20名自治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根据集团公司管理人员现状,制定有针对性培训方案,从管理心理学、组织变革、危机管理、品牌建设、领导力、领导艺术、专业管理等多维度设计课程。到2020年,公司现有各级管理人员每人每年接受培训不少于90课时,外送培训人数约达到管理干部总人数的50%。

(二)搭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一是实施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依托XX大学(XX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各公司、园区的培训基地,完善内部培训培养制度,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

11 业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开展技能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每年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350名以上,到2020年,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二是实施XX技能大师工作室计划。到2020年,在氯碱、电石、热电和粘胶、纺织等产业板块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技能大师在技术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制定《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三是积极组织参加自治区、行业或企业、院校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同时积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参加国际技能大赛、组队参加国家技能竞赛,使更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广泛开展企业内部的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

(三)建立各类人才成长的实践基地。一是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选送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培训机构、援疆省市、大企业大集团、区内外知名院校,进行多岗位锻炼。注重选派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少数民族经营管理人才到区内外知名企业挂职锻炼,到知名院校学习培训。二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技能人才研修提升培训、技能人才评价、

12 职业技能竞赛、技能人才成果交流等活动。三是在公司比较成熟的氯碱、电石、热电和粘胶纤维、纺织等产业板块推行XX技术领军人才和青年技术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技术领军人才作为该专业的技术带头人,带动技术提升、难题攻克。四是选拔综合素质好、经营业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及时放到集团公司新开拓的经营领域、高新企业以及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等关键岗位上担当重任,使其在艰苦复杂环境中磨练成长、提高能力。

(四)大力引进各类紧缺人才。一是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扩大选人用人视野,通过市场化选聘、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方式选拔高级经营管理者、中层及以下经营管理人才。引进一批紧缺的金融、贸易、互联网、全产业链经营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利用北京公司和上海公司的优势开展招聘。二是紧紧围绕公司发展重点领域和行业,充分利用自治区“柔性人才引进项目”、“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紧缺人才引进工程”等政策,采取全职引进、柔性引进或依据重大工程、科研项目急需引进等形式,有计划地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研发工作人员引进方面,灵活采取进驻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合作、技术入股、讲学等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来公司服务。三是建立与项目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引进机制,在项目招商引资中加大引进符合企业产业发展方向、行业紧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力度。

(五)加强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建设。一是实施创新人才

13 培养计划,以集团公司的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园区为载体,创新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开展创新活动,引导技术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创造新技术、打造新模式。二是依托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工程项目、天山英才工程、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平台,围绕集团公司重点发展领域和项目,培养一批各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后备科技骨干人才。三是以集团公司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能力和新产品开发为重点,以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在氯碱化工、煤化工、粘胶纺织等领域,通过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岗位培训等项目,开展培养培训工作和知识更新教育。

(六)建立各类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人才有效激励。大力表彰奖励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不断提升人才经济待遇。探索建立以考核评价结果为基础,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相挂钩、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衔接的企业人才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办实事,妥善解决好他们在工作、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二是建立各类人才储备机制。实施人才储备库动态管理,每年要根据储备人员考核情况,调整各级储备库。在已成熟的氯碱、纺织、电力板块建立管理人才储备库,制定《管理人才储备库管理办法》,将管理人才储备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及时掌握国内同行业人才基础情况,引进一批有工作经验中级技术人员。加强企业内部培养,通过招聘、岗位培养等形式,培养一批基层技术人才。到2020年,为金融、贸

14 易、全产业链经营、纺织、健康产业、石油化工、煤化工板块储备培养一批具有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三是建立科学的企业薪酬制度,根据不同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职责、风险和实际贡献,结合企业经济效益,合理确定薪酬水平。提高关键岗位、急需紧缺人才的薪酬水平。鼓励员工参与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并给予奖励。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向一线流动,在岗位等级、待遇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

(七)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发展机制。一是加强对人才的考核,分层次、分类别对各类人才和入库储备人才基础素质、综合能力和业绩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培训培养的依据。二是以岗位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人才岗位发展通道,引导人才实现职业发展,为各类基层人才提供在本职岗位发展进步的职业台阶。三是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结合生产、技能岗位要求,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强化经营管理人才的绩效考核,突出岗位特点,关注经营业绩,看重实际能力,增强考核测评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七、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人力资源部牵头负责人才规划的组织实施,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单位部门和责任人,抓好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贯彻落实工作。各子公司、分公司和各部室要按照人才规划,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重点任务、人才政策和机制建设的落实方

15 案,努力形成各公司、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发展工作运行机制。

(二)实施人才规划动态管理。动态修订人才规划,建立人才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定期检查重点任务和人才工程的推进情况。建立对各公司、各部门的人才培养的考核办法,把推动规划实施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规划实施效果与单位绩效评估、干部业绩考核相结合,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适时指导,形成规划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规划的落实。建立集团公司人才信息系统和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做好调查统计、需求预测、成果共享、技能展示等工作,促进人才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业绩档案,强化全员绩效管理。

(三)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通过各类媒体、集团公司网站、招聘平台、内部刊物等平台大力宣传“十三五”人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及时宣传人才战略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宣传公司各类人才的典型事迹,形成全集团公司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各公司进一步加大人才发展经费投入,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地位,努力营造支持创业、激励创新、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16

第二篇: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工作方案

------------------

为推进集团公司人才工作,集团公司党组下发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关于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分析了集团公司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基本措施,是集团公司人才工作的行动指南。认真贯彻《意见》精神,把《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集团公司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为进一步细化工作,落实责任,现就贯彻落实《意见》工作提出以下方案,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请各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按进度要求抓好落实。

一、工作目标与阶段安排

根据《意见》精神,集团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使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供需基本平衡,人才数量占员工总数比例大幅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人才结构基本合理;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人才资源开发、评价、配置、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公司发展相适应;形成符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需要、层级结构分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的职业经理队伍、董事监事队伍、技术人才队伍、党群干部队伍和高技能员工队伍。分两个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经过3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体系;用人、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分配机制基本形成;人员总量实现零增长;中专毕业以上人员达60%;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达40%;技能员工中高级工以上人员达50%;本科、研究生毕业人员,中、高级技术人员以及技师、高级技师的数量明显增加。

第二阶段:到2010年,全面建立起符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独具华电特色的人才资源开发管理体系,人才数量与企业规模相适应,人才结构与业务结构相适应,人才素质与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人才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相匹配,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协调;人员总量供需平衡;中专毕业以上人员达80%,35岁以下青工基本受过中专以上教育;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达50%;技能员工中高级工以上人员达60%;企业领导人员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比例达90%;本科、研究生毕业人员,中、高级技术人员以及技师、高级技师的数量、质量能充分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要实现以上战略目标,必须按照“广泛宣传、做好规划、规范制度、建立机制、完善设施、强化载体、注重创新”的总体思路,将《意见》的各项要求具体化、项目化,做到可操作、可检查、可评价。

二、主要措施与任务分工

贯彻落实《意见》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能,明确工作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就各部门近期重点工作任务作如下

分工。

(一)舆论宣传方面

1、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单位各部门做好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营造全系统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氛围,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构建人才强企的经营理念。(牵头单位:总经理部,配合单位:人资部、政工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1月)

2、在《中国华电》杂志开设“人才强企”专栏,定期组稿宣传人才强企战略。(牵头单位:总经理部,配合单位:人资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1月)

3、在《中国华电》新闻网开设“人才强企”专栏,及时反映战略实施动态和取得的成果。(牵头单位:总经理部,配合单位:人资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1月)

4、举办公司系统青年人才发展论坛,组织广大青年投身人才强企之路。(牵头单位:政工部,配合单位:人资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上半年)

5、召开公司系统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工作座谈会或经验交流会。(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政工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5月)

(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方面

6、制定《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关于实施“22211”人才工程,推进五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22211”人才工程和五支人才队伍建设作出总体部署。(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0月)

7、制定和实施职业经理队伍建设计划,对职业经理队伍建设的规模数量、能力标准、培养方式手段、开发培养计划进度、考察选拔、使用配置、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8、制定和实施董事监事队伍建设计划,对董事监事队伍建设的规模数量、能力标准、培养方式手段、开发培养计划进度、考察选拔、使用配置、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9、制定和实施党群干部队伍建设计划,对党群干部队伍建设的规模数量、能力标准、培养方式手段、开发培养计划进度、考察选拔、使用配置、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政工部、监察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10、制定和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规模数量、能力标准、培养方式手段、开发培养计划进度、考察选拔、使用配置、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动态

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11、制定和实施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对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模数量、能力标准、培养方式手段、开发培养计划进度、考察选拔、使用配置、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生产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三)教育培训方面

12、制定颁布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使培训经费和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牵头单位:人资部;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13、围绕创新能力建设,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各类人才特点,研究制定各类人才的能力建设标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牵头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6月)

14、建设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牵头单位:华电开投公司,配合单位:总经理部、人资部、计划部、财务部;完成期限:2005年)

15、研究设立高级人才开发培养专项资金。(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财务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

16、研究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训计划。(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国际合作部;完成期限:2005年)

17、全面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企业领导人员及其后备人员五年内全部轮训一遍。(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2009年)

18、分批选送优秀后备干部到各类高校深造。(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每年)

19、经常性地开展员工业务技术比武活动。(牵头单位:生产运营部,配合单位:政工部、人资部、各单位;完成期限:每年)

20、制定分阶段培养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后续学历教育,优化员工队伍文化结构。到2006年,中专毕业以上人员达60%;到2010年,中专毕业以上人员达80%,35岁以下青工基本受过中专以上教育,企业领导人员基本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牵头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2010年)

21、加强技能开发培训与鉴定工作,制定分阶段开发培养计划,分批进行技能升级,优化员工队伍技术等级结构。到2006年,技能员工中高级工以上人员达50%;到2010年,技能员工中高级工以上人员达60%,技师、高级技师的数量、质量能充分满足生产需要。(牵头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2010年)

22、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到2006年,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达40%;到2010年,具有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达50%,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数量、质量能充分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牵头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2010年)

23、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终身教育体系。(牵头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2006年)

(四)考核评价方面

24、制定职位规范和岗位标准。(牵头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25、建立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财务部,配合单位:生产部、审计部、综产部、人资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26、建立生产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生产部,配合单位:科环部、工程部、人资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27、建立政工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政工部,配合单位:监察部、人资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28、创新人才评价方法。在员工考察使用中试行定量评价、能力测试与职业倾向测试。(牵头单位:人资部;完成期限:2005年)

(五)选拔使用方面

29、制定颁布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使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牵头单位:人资部;完成期限:2004年11月)

30、制定颁布企业领导人员公开选拔暂行办法,并选定一批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31、制定颁布董事监事管理办法,使董事监事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牵头单位:人资部;完成期限:2004年12月)

32、研究制定首席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评选和聘任制度。(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6月)

33、制定颁布后备干部管理办法。(牵头单位:人资部;完成期限:2005年1月)

34、建立集团公司各类专家人才库。(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9月)

35、建设企业领导人员后备队伍。(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200

5年6月)

(六)人才配置方面

36、制定实施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4年10月)

37、制定专门优惠政策,鼓励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适当方式向人才紧缺地区和企业流动。(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

38、研究探索企业内部人才市场建设。(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2006年)

39、制定用人合同范本及其管理制度。(牵头单位:人资部;完成期限:2005年6月)

40、制定实施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规定。(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6月)

(七)激励机制方面

41、研究系统单位员工工资制度改革。(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

42、制定实施企业管理人员试行年薪制办法。(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财务部;完成期限:2005年9月)

43、制定实施首席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津贴制度。(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9月)

44、研究探索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牵头单位:人资部,配合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12月)

45、选择在多经企业引入产权激励机制的试点单位,进行期权、股权分配激励机制的试点工作。(牵头单位:人资部、各有关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

46、选择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试点单位,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试点工作。(牵头单位:人资部、各有关单位,配合单位:政工部;完成期限:2005年6月)

47、研究制订集团公司优秀厂长(总经理)、优秀党委书记、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序列及评比表彰、奖励办法。(牵头单位:政工部、人资部,配合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完成期限:2005年6月)

48、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年金管理制度,强化各类保险和福利待遇的激励作用。(牵头单位:人资部;完成期限:2005年)

49、探索首席专家企业投保制度,强化企业对高级人才的吸引、保障和激励。(牵头单位:人资部;完成期限:2006年)

三、几点要求

上述工作的落实,直接关系到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进程,关系到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一要加强学习。组织广大员工认真学习《意见》,全面把握《意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把思想统一到集团公司党组部署上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握人才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创新思路,找准做好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抓好《意见》的落实,努力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二要加强领导。抓好《意见》和上述工作的贯彻落实,领导是关键。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要求,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充实人才工作力量,合理分工,落实责任,抓紧开展工作。牵头单位要切实担负起统筹协调责任,主动协商,共同研究;配合单位要主动靠前,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三要狠抓落实。工作任务已经十分具体,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时间进度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认真加以实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集团公司人资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各责任单位应当及时汇报反馈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提交成果材料,切实把集团公司党组关于人才强企战略的一系列部署落到实处。

四要注重创新。要以改革的精神做好工作,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法规,形成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注意总结各部门各单位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人才工作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

第三篇:集团吸引留住人才方案

企业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方案

企业想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力资源已成为首要竞争资本,根据以往资料显示,我集团人员流动率在过去三年中成上升趋势,人员流失率也有所提升,为此,如何吸引适合企业的人才,培养利于企业的人才,留住忠于企业的人才,成为构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长足发展也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吸引人才

吸引人才是人才战略的第一环节,在完成人才招聘的数量的同时要保证其质量,选用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如何吸引人才应采取一下措施。

(一)扩大企业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随着企业实力的壮大,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会实现筑巢引凤的效应,一些有技术、懂管理的人才会慕名加盟企业,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二)拓宽招聘渠道。

1、内部招聘。内部招聘的人才一般对公司和业务已经比较了解,因此可以较快进入新角色,不需要公司大量的培训成本。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缺点,如果企业过多的使用内部招聘,企业将缺乏新观点新视角的加入,员工存在一定的思维惯性,缺少活力,因此内部招聘人员数量须适量适度。

2、员工推荐。通过员工推荐其亲戚朋友来应聘公司的职位,这种招聘方式最大的优点是企业和应聘者双方掌握的信息较为对称。介绍人会将应聘者真实的情况向企业介绍,节省了企业对应聘者进行真实性的考察,同时应聘者也可以通过介绍人了解企业各方面的内部情况,从而做出理性选择。

3、网络招聘。网络招聘一般包括企业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甚至进行简历筛选、笔试、面试。企业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网络招聘:

一是在企业自身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搭建招聘系统。 二是与专业招聘网站合作,如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通过这些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利用专业网站已有的系统进行招聘活动。

4、校园招聘。校园招聘是我集团一直采用的一种招聘渠道,吸引即将毕业的学生前来应聘,对于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由学校推荐。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招聘实习高校在校生的途径也应不断提倡,这样既补充了基层生产部门的人员需求也可以降低人员成本。通过校园招聘的学生可塑性较强,干劲充足。但是这些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才能真正开始工作,且不少学生由于刚步入社会对自己定位还不清楚,工作的流动性也可能较大

关于校园招聘。校招时间应越早越好,七月份企业即可初步启动,九月份开学即可到意向高校发布招聘消息。条件允许的前

2 提下,企业也可设立暑期实习生计划,如九成测绘班的实习,补充校园招聘。

5、猎头招聘。针对企业所需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可以通过猎头公司进行招聘,这样降低企业在高端人才招聘中的成本,并能及时高效的招聘到所需人才,这种渠道缩短了招聘时间,提高了人才的招聘的效率。

6、现场招聘。现场招聘一般包括招聘会及人才市场两种方式。 现场招聘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省企业初次筛选简历的时间成本,同时简历的有效性也较高,而且相比其他方式,它所需的费用较少。但是现场招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是地域性,现场招聘一般只能吸引到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应聘者。其次这种方式也会受到组织单位的宣传力度以及组织形式的影响

7、传统媒体广告。在报纸杂志、电视台等载体上刊登、播放招聘信息受众面广,收效快,过程简单,一般会收到较多的应聘资料,同时也对企业起了一定的宣传作用。通过这一渠道应聘的人员分布广泛,适合招聘公司中基层和技术职位的员工。

(三)客观合理录用人才

企业所需的人才是多样性的,除了需要专业技术人才之外,还有管理人才,开发项目的人才,擅长投标公关的人才等等,因此一切具有为企业发展所用的技能或才干的人都是企业的人才;而且企业所需的人才是多层次性的,企业经营发展中各种人才居于企业主旨的不同层次,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也可以是一线职

3 工,所以在招聘选拔人才时需要根据企业总体的人力资源招聘计划进行选拔,保证录用的人才都是企业所需的人才,都是对企业发展最有用的人才。

二、培养人才

(一)培训和实践锻炼。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知识快速更新,一个刚入企业的大学生,两三年以后其大学所学的知识将有一半以上已落后或被淘汰。因此,企业中的各种培训,对于个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训并不是简单的对企业员工进行授课,而是一个完善的体系。从培训的内容到培训效果的考核到培训的奖罚,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完善培训体系是一个企业自身不断成长的需要,也是企业拥有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培训的内容不仅要让新员工增加新的知识,也要让其了解本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标准、制度建设和服务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要让员工明确本企业的经营理念,更要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过去、现状和将来的发展方向。实践锻炼是要让员工掌握社会化生存技能,在实践中逐步成长。这一方面,就是要加强企业 “传帮带”工作的不断开展,通过一对一的培训和指导,达到因人施教、时时跟进的效果,使新进入者可以迅速适应工作、达到标准,得到锻炼和提升;另一方面,可采用即时性指导与中长期培养计划相结合的方式。针对 4 企业项目需要和人才发展需要,做出定向的培养计划,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二)进行岗位轮换确定发展方向。

在现实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职业管理。一方面,要考虑人才的兴趣. 安排能最大限度施展其才能的工作岗位或职位,体现他们自己的价值,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如对新员工实施轮岗制度,让他们在超过三个以上的生产部门短期工作,全方位了解测绘的相关领域,通过轮岗制度,使新员工迅速了解公司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对自身也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一旦他觉得现在的岗位无法发挥潜力时,可以先在企业内部寻找发展机会,从而避免人才的流失。工作轮换可以有效增加员工的接触面,使员工达到学习新的岗位知识的目的,是一种变相的培训,可以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

三、留住人才

在完成人才招聘和培养之后,如何留住人才就成为集团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

(一)事业留人。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不但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上的需要。因此,创造恰当的非物质的条件,是吸引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根据人才自身的素质与经验,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依照企业的目标策略,给人才设置挑战性的工作或职位,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发展的空间,不但满足了人才自我满足、自我实

5 现的需要,同时,也使得人才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反过来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针对我集团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在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可以依据“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采取公开竞争上岗的做法;在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上,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动态地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以空间激发员工自我发展的动力,以机制促进组织与员工和谐发展,以培训作为员工发展的阶梯。对于员工的发展,在企业中除了晋升之外,还可以采用工作轮换等其他职业发展方式。毫无疑问,通过培训晋升是职业发展中对员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

(二)待遇留人。

企业要十分重视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及相应的福利待遇。一个有效的薪酬体系,应该是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正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意愿,使员工的努力方向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理想的薪酬制度会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是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以吸引有才能的人;第二是确定组织内部的公平,合理确定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相对价值;第三是薪酬必须与工作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奖励优秀员工的工作业绩,利用金钱奖赏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同时针对集团的自身特点应不断改善员工的食宿条件,在待遇上形成竞争优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三)感情留人。

企业留人,除了事业发展和待遇激励外,还要十分注重心灵沟通,除了工作外,应积极帮助员工所思所想,如因工作需要长期野外作业而导致的处对象难问题,休假时间短问题等,集团应经常组织联谊活动并适当调整假期,增加外地新入职大学生探亲假,让员工在生活中也能稳定下来,产生九成是我家的归属感。企业内部的沟通渠道是否通畅对企业来说更为重要,通过会议等正式沟通及非正式沟通,可以全面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有利于整个集团组织的稳定性,防止小团体主义的滋生。

(四)企业文化建设。

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比物质的激励更为有效。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独立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念和欲望,齐心协力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而且是留住和吸引住人才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我集团而言应加强党、团、工会等员工组织活动,如党员的交流学习,团员的联谊会,工会组织员工的业余文化活动等,这些组织是集团与员工的纽带,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增强员工的稳定性。

总之,人才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集团认识人才问题的基础,而如何获得

7 这些人才是人才问题的焦点。只有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以开放的人才观接纳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才能尽快形成合理的人才机制,留带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部

2015

年7月3日

第四篇:海尔集团人才观

海尔人才观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

1.“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 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SBU。

赛马机制具体而言,包含三条原则:一是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二是职适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在干部制度上,海尔对中层干部分类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职位都不是固定的,届满轮换。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要义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竞争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

2、授权与监督相结合--充分的授权必须与监督相结合

海尔集团制定了三条规定: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岗。

“在位要受控”有两个含义:一是干部主观上要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自律意识,二是集团要建立控制体系,控制工作方向、工作目标,避免犯方向性错误;再就是控制财务,避免违法违纪。“升迁靠竞争”是指有关职能部门应建立一个更为明确的竞争体系,让优秀的人才能够顺着这个体系上来,让每个人既感到有压力,又能够尽情施展才华,不至于埋没人才。

“届满应轮岗”是指主要干部在一个部门的时间应有任期,届满之后轮换部门。这样做是防止干部长期在一个部门工作,思路僵化,缺乏创造力与活力,导致部门工作没有新局面。轮流制对于年轻的干部还可增加锻炼机会,成为多面手,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源。

3.人材、人才、人财

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对何为企业人才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企业里人才大致可由低到高分为如下三类:

• 人材--这类人想干,也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但需要雕琢,企业要有投入,其本人也有要成材的愿望。

• 人才--这类人能够迅速融入工作、能够立刻上手。

• 人财--这类人通过其努力能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

对海尔来说,好用的人就是“人才”。

“人才”的雏形,应该是“人材”。这是“人才”的毛坯,是“原材料”,需要企业花费时间去雕琢。但在如今堪称“生死时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没有这个时间。

“人才”的发展是“人财”。“人才”是好用的,但是好用的人不等于就能为企业带来财富;作为最起码的素质,“人才”认同企业文化,但有了企业文化不一定立刻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光有企业文化还不行,还要能为企业创造财富,这样的人方能成为“人财”。

无论是经过雕琢、可用的“人材”,还是立刻就能上手的、好用的“人才”都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寻求的是能为企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人财”!

只有“人财”才是顶尖级人才!来了就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创造价值!我们企业要想兴旺发达,就要充分发现、使用“人财”。

4.今天是人才,明天未必还是人才

人才的定义,就要看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大小,每一位海尔人都应该而且能够成为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今天是人才,明天就未必还是人才,海尔人应该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永远的人才?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坚定的目标,在提高自身素质、自我挑战的过程中就会彷徨、动摇。每个海尔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一定要和海尔创造世界名牌的大目标结合起来。

第五篇:潞安集团人才办工作制度

集团公司人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人才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特制定集团公司人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人才办”)工作制度。

一、人才办联席会议制度

人才办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人才办各成员部门的主要领导参加,根据会议需要,也可邀请有关单位、有关人员列席。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1)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国资委关于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方针、路线、政策、法规和精神;(2)商讨省委人才办、省国资委人才办等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3)研究审议集团有关人才规划、决定、意见等重要政策和措施,安排部署人才工作;(4)讨论研究集团重要人才工作事项,协调推进重大人才工程;(5)研究落实集团人才工作领导组交办的有关事宜。

会后要形成《会议纪要》,按规定的发文范围及时上报下发。各成员部门对会议纪要中涉及本部门的工作要认真研究,抓好落实。人事处人才管理科承担会议的日常工作,并负责会议精神的督办落实。

- 1 -

二、人才办工作例会制度

人才办工作例会由人才办成员(科长)参加,原则上每个月召开一次。

例会的主要内容是:(1)通报和交流各系统、各部门阶段性工作目标执行情况;(2)研究探讨人才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3)协调和安排专项人才工作等。

例会议题由成员根据本系统或部门人才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人事处人才管理科收集后报人才办主任审定。会后如有必要可形成会议纪要。

三、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

1、人员组成

人才工作联络员由集团人才办各成员部门以及各子、分公司负责人才工作的中层干部或业务骨干担任,每单位1—2名。

2、主要职责

(1)上传下达。及时传达集团有关人才工作要求和精神,积极向上级部门报告本单位(部门)人才工作的开展情况。

(2)信息上报。每月20日前向集团人才办报送本单位人才工作的动态情况、经验做法、先进典型等信息一条以上;各单位上报的信息,经审核后可在潞安报社、广播电台、集团网站等媒体刊发交流,集团人才办将对各单位信息上报、刊用情况进行通报,并作为人才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3)人才库建设。负责本系统、本单位人才信息库的建设,及时更新和整理三支人才队伍信息,每季度向集团人才办报送更新情况。

3、管理制度

(1)工作例会。由集团人才办负责召集,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主要是交流工作,沟通情况,布置任务,探讨解决工作问题的办法。

(2)业务培训。由集团人才办负责组织,主要是开展业务培训、交流学习,不断拓宽视野,提高业务水平。

(3)动态管理。每年底,集团人才办对联络员全年的工作表现和成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各单位反馈,并作为考核、评先树优的参考依据。

四、人才工作督导制度

1、督导内容

(1)贯彻执行中央、省委、省国资委和集团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制度的情况。

(2)集团人才工作要点和重点人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3)集团人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联席会议、工作例会的决定和部署的落实情况。

(4)各单位人才工作运行机制、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人才环境特别是特色、亮点工作的开展情况。

(5)其他需要督导的事项。

2、督导方式

(1)督导工作在集团人才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进行,由集团人才办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主要采取深入基层、查阅资料、现场督导、召开座谈会、听取情况汇报等方式进行。

(2)督导实行一季度一督导一通报。各成员部门、各单位认真对照本制度所列督导事项及下一步工作建议和计划,报集团人才办。集团人才办根据工作需要,可采取专项调研等形式,及时了解督导事项的落实情况。

(3)集团人才办对人才工作重大工程和上级部署的主要任务,随时进行督导检查。每年年底,开展一次人才工作进展情况的全面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对各部门、各单位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评分依据。

(4)督导结束后要及时向集团人才工作领导组汇报,并在适当范围内通报。对各单位创新力度大、示范作用强、实际成效好的人才工作项目,推荐到集团和社会媒体予以大力宣传,对工作进展缓慢或开展不力的,责令限期整改。

五、文件备案制度

1、备案内容

(1)制定的人才规划、人才政策文件。

(2)有关人才工作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的文件资料。

(3)省委、省国资委等上级部门下发的人才政策文件、通知,

以及集团上报的人才汇报材料、统计报表、工作信息等。

(4)开展的专项人才工作研究成果或调研报告,主要领导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等。

(5)编发的有关人才工作的简报、刊物,以及媒体对人才工作的宣传报道资料。

(6)其它有必要备案的材料。

2、备案方式

人才办各成员部门应在文件上报、下发的同时或材料形成后,及时将正式文本(连同电子版)送人事处人才管理科登记备案并整理归档。

集团公司人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2014年4月3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集团卫生检查制度下一篇:交通运输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