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形态历史文化论文

2022-05-03

小编精心整理了《物化形态历史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革命纪念馆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属于一种功能性传承的物化存在,同时革命纪念馆的存在是党革命开展和革命事业自身建设发展的一种文化产物。在文化传承方面革命纪念馆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并且革命纪念馆中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物,革命纪念馆在建设开展过程中不单作为一种革命精神传承载体存在,并且其充当着记载,传承,保护和纪念中共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角色。

物化形态历史文化论文 篇1:

特色小镇形态构建的时间观与价值取向研究

摘 要:文章以当今我国各地如火如荼的特色小镇建设为研究对象,站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角度,对特色小镇形态构建进行了全面的审视与思考。在对特色小镇内涵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记忆、小镇同质化发展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特色小镇形态构建强调时间观与价值取向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特色小镇形态构建的时间观与价值取向,最后介绍了特色小镇形态构建注意事项,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特色小镇形态构建的合理性、科学性,使其更具当地风土人文特色。

關键词:特色小镇;形态构建;记忆危机;历史人文;时间观与价值取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乡村·记忆·形态’——江苏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2017SJB1432)、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培育项目基金资助“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和方法”(PY2001)研究成果。

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我们看到一些地方的特色小镇不再具有“特色”,相似的建筑风格、相同的形态规划等,不仅造成了当地物质形态历史、文化记忆功能的丧失,更导致了特色小镇建筑目标、核心定义的模糊化,使特色小镇逐渐趋于同质化发展。这一情况的发生将严重背离特色小镇发展目标,导致小镇市场吸引力的下降。为此,在特色小镇建设事业急速发展的当下,我们有必要从历史人文角度,对特色小镇的形态构建展开一番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一、特色小镇概述

特色小镇是鉴于杭州云栖小镇成功经验,而在住建部等多部门的共同倡导、推动下,近年来于全国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特色小镇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在产业上以旅游业、当地特色产业两大发展构架为依托;在功能上具有着明显的“产城乡”一体化功能聚集效应,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在创建机制上,特色小镇的各项建设、发展工作均处于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共建模式;在外部形态上,特色小镇依托当地特色历史人文、生态景观,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情、风尚、风貌、风格。可以说特色小镇的建设是通过农业整合、城镇化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时代科技等要素进行汇总的基础上,所逐渐构建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全新发展理念、发展机制、发展载体的共同作用下,有助于县域经济多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期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特色小镇形态构建强调时间观与价值取向的必要性

(一)记忆与社会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记忆”属于史学研究范畴,记忆研究的兴起与世纪交替下人们逐渐变化的时代经历以及社会大众的口述史、文化史、生活史等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性。尤其是“集体记忆”理论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记忆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彰显了记忆在民族构建、国家认同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虽然特色小镇以一种创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但特色小镇的整体构思、形态构建、整体规划等均是建立在当地独特历史人文特色的基础之上,在经济活动中反映出了当地社会的集体记忆、价值取向等思想。当地社会形态演变的过程实则是其地域历史沉淀发展的过程,当地社会独特的建筑构造、平面、肌理、区域划分等均以不同的形态记录下了每一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事件、生活点滴等。因此可以说特色小镇的外在形态是当地历史、文化以物化的形式逐渐沉淀、凝固的结果,能够作为被后来人们所共同回忆参照的内容,同时这也是各地特色小镇以文化引人、以情怀引人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小镇同质化发展影响小镇特殊功能的发挥

处于当前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地在开设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的同时,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特色小镇在形态构建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同质化现象,失去了其原有的身份归属、文脉传承、历史延续功能。一些地区出于急于求成的心态,本着拿来主义,在不对当地特色资源进行挖掘、剖析的基础上,直接以其他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成功经验为参考,不惜采取破坏性的方式对当地承载了大众记忆物质形态的历史遗址、建筑古迹、老街区等进行更新改造,进行整体风格的统一规划,极大地抹杀了当地独有物质形态的历史、人文、时间属性,导致所建成的特色小镇与当地历史文化之间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部分地区因建设特色小镇而开展的这一系列大规模、频繁的变化,严重扰乱了当地人们的大众记忆,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赖以定位的记忆物化要素之间稳定的位置关系,最终导致人们对本土特色、文化的认知模糊,使人们再难体验到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独有的精神认同感、归属感。

三、特色小镇形态构建的时间观与价值取向

(一)特色小镇形态构建的时间观

记忆以时间为轴记录着人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一种持续动态、开放化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基于对未来的畅想,在现实环境下对以往历史事件的回顾。特色小镇作为当地千百年来历史人文精髓的沉淀,在形态构建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其独特的历史人文记忆属性,同时更要在功能上表现出一定的文化传承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对特色小镇形态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必须拥有着强烈的时间观,能够以这种持续且动态的时间观去审视整个区域历史发展进程,去看待特色小镇形态构建,以此来作为小镇建设者平衡历史文化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切勿以牺牲当地极具历史人文特色的集体记忆来作为换取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的代价。要知道,无论是特色小镇的产业聚集效应还是社会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历史人文属性而决定的,如若特色小镇在形态构建的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潮流、仿照其他小镇成功做法,那么将导致小镇形态历史韵味的消散,难以唤起人们的记忆,特色小镇要想通过产业聚集而达到消费引流的目的也将难以实现。我们可以借鉴山东诸城在构建“恐龙小镇”方面的做法,为避免特色小镇的同质化发展,山东诸城以动态化发展的时间观对本地近千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最终决定依托当地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构建以恐龙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依照“1+N+1”模式,围绕恐龙文化主题实现多产业整体运营发展,汇集科研科普、影视、购物、娱乐、餐饮、演艺等多业态为一体,精心打造恐龙主题乐园。

(二)特色小镇形态构建的价值取向

一个地区形态的生成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带有强烈的规划设计感,如纪念碑、标志性建筑物等,另一种则是整个地区日常生活的直接反映,极具现实功能,如老街道、老民居等,这些建筑形态的存在并不受设计者、规划者意志决定,而是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性,有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极具随意性、开放性。但无论是哪一种形态都是一个地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共同构成了当地人们的集体记忆。为达到情怀引人的目的,我们在对特色小镇形态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对当地建筑形态原本的价值取向予以重视,认识到无论是历史建筑还是公共空间都是承载当地人集体记忆的场所,要最大限度地将这些内容融入特色小镇整体规划、设计当中。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以年代情怀著称的芭沟小镇,该地区在整体形态规划上,很好地保留了20世纪的一些建筑形态,如具有工业革命活化石之称的嘉阳蒸汽小火车、火车轨道不仅作为小镇的一道亮丽景色存在,同时依然在发挥作用,是当地百姓进出城的重要交通工具。芭沟小镇依然保持着当地独具特色的里苏式、英式和川西南小青瓦建筑风格,尽显沧桑、淳朴气息。此外,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革命年代的老建筑,极具红色气息,在小镇中四处都洋溢着那个年代的气息。

四、基于时间观与价值取向的特色小镇形态构建注意事项

基于时间观与价值取向的特色小镇形态构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彰显产业特色。特色小镇形态构建要立足当地特色产业,汇集当地各类优势资源于一体,在多产业聚集的基础上借助特色小镇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产业集体附加值的提升,为当地大特产品牌的打造提供有力的支持,实现旅游、养老、观光、饮食、酒店等多元化产业的协同发展。二是注重融入人文元素。当地独特的历史、人文是特色小镇形态构建的核心元素,是特色小镇社会形象的直接展示,包含了当地独特的劳动生产方式、民俗活动、乡土文学、方言、谚语、传统体育活动等,这些人文元素都可以被纳入特色小镇的项目开发及展示当中。三是类型多样化。特色小镇在空间形态布局上主要以块状形态存在,尤其是地势较为平坦的平原区域内,能够在块状形态布局的作用下,实现当地产业要素、交通资源、土地资源、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的有效利用,从而充分发挥出特色小镇对周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此外,受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特色小镇还会以带状形态、组团状形态出现在大众面前,每一种都独具特色,在具体规划上可依照当地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小镇性质、交通设施等实际情况而定。

五、结语

特色小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成果,不仅代表了一個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同时特色小镇独特的历史人文属性更是集中彰显了当地的文化特色。由此可以看出特色小镇形态构建与本土历史记忆、文化成果等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性。在对特色小镇形态进行规划、构建过程中,我们要对本土历史文化因素予以高度重视,要基于时间观与价值取向对特色小镇形态进行构建。

参考文献:

[1]朱蓉.集体记忆的城市:城市形态构建的时间观与价值取向[J].华中建筑,2006(1).

[2]杨俊.特色小镇背景下工业旅游服务提升策略:以君乐宝乳业特色小镇工业旅游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

[3]张灯.“互联网+”趋势下创新型特色小镇的空间规划思考:以杭州阿里巴巴云谷小镇为例[J].中国名城,2020(7).

作者简介:

赵茂锦,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美学、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赵茂锦

物化形态历史文化论文 篇2:

革命纪念馆的双重功能及党史文化建设探讨

摘 要:革命纪念馆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属于一种功能性传承的物化存在,同时革命纪念馆的存在是党革命开展和革命事业自身建设发展的一种文化产物。在文化传承方面革命纪念馆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并且革命纪念馆中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物,革命纪念馆在建设开展过程中不单作为一种革命精神传承载体存在,并且其充当着记载,传承,保护和纪念中共革命历史文化的重要角色。在革命纪念馆发展之下纪念馆精神文化传承价值得到了很大的体现,并且极大的推动了党史文化建设,在当今发展阶段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的作用很明显。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双重功能;党史文化建设

革命纪念馆中陈列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众多,并且在纪念馆中收集和保存的物品,具备有很强的文化传承价值,在这些文物的保存和收集的过程中,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化价值的宣传产生的影响很深远。文化革命纪念馆在性质方面不仅仅是一种革命精神延续发展的载体,更是革命时期革命精神的一种物化展现的现实存在,并且历史革命纪念馆在当代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发展中,对历史时期中重要的革命事迹以及杰出的人物事迹发扬和纪念产生的作用很明显,同时也是开展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的重要场所。

一、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发挥革命纪念馆双重价值的作用

革命纪念馆在开展历史革命文化教育工作中产生的作用非常突出,并且革命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和优秀革命历史精神和事件教育学习的主要基地,在开放的过程中除了对民族的文化有重要的传承价值之外,对进一步研究党的历史和充分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展示党建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的宣传和教育意义重大。并且革命纪念馆对于推动党史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传播的作用也很大。并且在当前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于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要求十分的重视,历史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背景之下,积极的研究党史文化通过革命博物馆扩大宣传教育的职能,有着重要的实际教育功能和提高革命历史宣传能力产生的影响。革命博物馆对于党史文化中具体的文化精神传承载体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革命纪念馆物化和精神传承的双重功能

1.党史文化精神具体文化传承发展

革命纪念馆主要以展示中共革命开展过程中,一些历史事迹和革命历史精神传承发挥着重要的职能,因此革命纪念馆应当被看做是当时文化和党建文化开展宣传和教育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在革命纪念馆研究中,对纪念馆物化和革命精神传承的双重功能在早期就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并且在1985年文化部颁布的《革命纪念馆工作试行条例》就具体的对革命纪念馆应该具备的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性质做出了明确的说明,并且支出在各类的革命纪念馆开展纪念工作中应该充分对近代,和现当代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举出的历史革命人物所具备的革命精神进行全面丰富展示,在革命文化展示过程中应该重点的依托历史文化遗迹文化物件传承文化精神作用,通过采取有极大纪念价值的建筑项目开展,将党史文化中具体的文化革命精神进行传承发展。并且革命紀念馆应该对中共革命开展中一些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件资料以及历史遗迹物件起到收藏和保护的作用。革命纪念馆应该同时兼具文化宣传和科研机构方面的功能,革命博物馆在发展中作为我国博物馆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史文化传承建设和综合科研和历史精神研究的载体。

2.革命纪念馆应该具备的几个功能特点

革命纪念馆在发挥双重的功能过程中,应该在博物馆建设职能扩展方面具备以下的几个重要特点:作为近现代历史文化发展传承中重要的历史革命事件和历史人物精神文化传承的集中展示场所,在历史革命纪念馆中应该在党史文化宣传中充分展示出革命的特征,也就是在开展革命纪念馆文化传承功能定位中,应该将革命纪念馆定位为传承革命精神而创设的机构。并且革命纪念馆中纪念的事件和历史人物也是与革命工作开展中息息相关的事件和人物,并且革命纪念馆存在应该充分的依托相关的革命历史古迹以及文化书籍文件资料,等的具体物化物质而存在。

3.革命纪念馆双重功能发挥由本身功能所决定

革命纪念馆在功能方面体现中能够充分发挥物化以及精神方面双重教育和历史传承功能,主要是由纪念馆开设具体功能属性定位所决定的,因此在开展革命纪念馆党史文化传承建设研究中,应该对革命纪念馆中多重的物化功能表现形式进行汇集和研究。革命纪念馆在物化价值方面,主要有对历史文化资料和实物的收集、保存。并且收集和保存的物化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共历史革命中的历史精神有着很强的反映。在革命纪念馆中历史文物收藏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革命博物馆物化功能价值实现方面,首先应该以物质文化资料中具体的物化形态保存作为革命历史精神文化传承的实际工作开展保障。历史发展过程中具体对人类来说有着重要的精神文明传承作用,同时革命历史事件和精神的弘扬是革命精神价值方面重要的延伸。就这个层面来说,革命博物馆收藏和保存历史革命精神物件是保存人类遗留精神物质财富的重要途径。历史革命纪念馆弘扬党史文化过程中应该充分的重视对革命历史事件中重要的精神文明财富进行弘扬和发展,并且充分应用好纪念馆物化以及精神财富的载体作用。

三、革命纪念馆在党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学术研究开展过程中,目前并没与党史文化建设中相应的文化发展概念和精神内涵、以及物化外延发展形成统一的具体化认识,因此在革命纪念馆党史文化发扬中,有些研究机构认为党史文化在体现方面主要集中反映在精神文化制度以及物化价值等的层面,其中在物化革命精神中将物质文化作为革命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将神文化作为党史文化传承发展的精神核心,将制度方面建设作为物化文化传播的载体。还有的研究机构认为在党史文化开展研究中,党史文化反映主要体现在观念文化的传承上,同时当时文化在制度文化体现中具体与物态文化和行为文化产生关联。尽管在革命博物馆党史文化传承发展中相应的文化传承界定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在革命历史文化研究和传承中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当时文化在发展和精神传播中重要的内涵即物质和物态文化定位认识,是能够形成统一的标准的。也就是在革命纪念馆党史文化传承中,有形的党史文化传承发展应该形成重要性的认识。革命纪念馆展示的革命物化精神价值呈现不仅对革命开展过程中相应的革命历史遗迹和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的收集以及保存开展工作,提供了管理和保存的机构。与此同时,在革命纪念馆建设开展中应该充分的利用历史文化遗迹中具体的历史事件以及物化的精神传承载体,开展一系列的陈列和展示活动,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文化的展览,将党史文化大众化的传播进行有效的推广。当时文化传播过程中,党史发展过程和其他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很大的区别,同样党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华文化悠久的发展历史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当时文化中尽管会与中华历史文化存在一部分的重合现象,但是党史文化在开展文化建设和传承中,具备有很鲜明的文化政治性,以及文化大众性,同时也兼具时代性和民族性。党史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作为现代文化发展传承的一种,在开展文化传播教育职能中,对于文化传播中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文化的抽象性,这也就决定了在开展党史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相应的文化传播不会出现自我呈现的现象。因此在开展弘扬党史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借助各种文化传承载体来开展党史文化的传播,同时在呈现过程中应该充分的重视应用各种审美方面易于接受的感性呈现方式,来开展革命纪念馆的党史文化传承工作。对于革命纪念馆来说,通过纪念馆物化和双重精神传承功能的发挥,进一步的对中共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和人物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节日开展纪念,在纪念过程中既是一种文化也是将文化传承寓教于乐,在纪念中通过党史文化宣传开展的各种丰富的活动,将党史文化中相应的文化精神价值进行有效传播。同时节日纪念也是党史文化构建过程。从革命纪念馆工作开展中进一步弘扬党史文化的精神文化弘扬层面来看,革命纪念馆在文化和精神宣传弘扬中具备有很强的优势,因为在党史精神文化弘扬中,通过革命纪念馆中物化以及双重精神功能的传播功能应用,实实在在的将党史文化的内涵展现在民众的面前,使革命精神和文化的传承更加具有感染力。

结语

在革命纪念馆开展党史文化建设和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将文化精神传播和弘扬的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发展,通过打造革命精神的文化价值品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中,革命纪念馆能够在革命文化精神传承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大力弘扬党史文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良友.从“红色首府”到“红色纪念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7.

[2]肖灵.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张秋兵.革命纪念馆与官办文化[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6,02:7-16.

[4]王蔚.探究新媒体时代革命纪念馆文化信息服务的发展——以微信应用为例[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6,01:129-135.

作者:樊春艳 彭真生

物化形态历史文化论文 篇3:

《共产党宣言》的物化批判思想及其价值观教育意义

摘要:物与物化及其批判是解读《共产党宣言》的重要视角。《宣言》中蕴含着丰富的物化批判思想,值得深入挖掘和剖析。当前,交换价值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倾向使价值观建设面临拜金化、虚无化等诸多困局。对《共产党宣言》物化批判思想进行剖析,就是要努力冲破物化境遇的束缚,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构建真实共同体,在思想领域凝心聚力,回归真实生活世界,由此娇正存在的价值观偏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凝聚力量。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物化批判;现实的个人;真实共同体;社会交往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宣言》是对马克思主义首次系统、完整的阐述并向世界庄严地宣告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宣言》历经各个时期实践的挑战和考验,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思想穿透力和精神感召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敏锐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物化主题,看到了资本逻辑支配下物化现象发生的客观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要素之价值表达形式的统一性,也预示了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更为合理的经济形式的出现。当然,一种更为合理的经济社会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产生,是在对资本主义过度物化的辩证否定的基础上来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对过度物化的批判充分展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反思,也为挣脱物化逻辑的困囚与束缚、改变人为物役的生存境遇、迈向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态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一、物、物化与物化批判

“物”在马克思思想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至少体现为自然之物、社会之物、异化之物和拜物教之物四个方面[1]。在《宣言》中,物化批判的“物”主要就是指拜物教之物。这种物“是作为生产过程之结果的‘物品”是生产主体创造性劳动的物质结晶,是体现着主体性价值的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的‘物’”[2]319。换言之,这是一种人造物而非自然造化之物,体现了人类技艺功能而非历史文化积淀,是人对象化力量的展现。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就致力于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进行无情批判,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那里,物化只是表示一种人由物来标识,人与人的关系由物与物的关系来标识的客观事实。”口叱亡资本主義私有制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彻底物化了,人们力求以客观物的形式来找寻自身的安全感,实现自身的存在感。作为传统社会中终极信仰的上帝被体现为商品、货币、资本的“物”所取代,观念、精神、信仰在客观物的面前退却了,可计算性、量化及功利主义诉求成为了价值评价的标准。当物化逻辑笼罩并统治一切之后,人们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异己的物的世界,人的创造物背离并最终背叛了人本身,这个世界与自己相对峙并压抑着自己。

可以说,物化消解了传统社会的“伟大存在之链”,环环相扣的意义共同体开始被物化逻辑肢解并最终碎片化,脉脉温情开始被精致的利益算计所取代。作为机械个体的自我在极端原子化的过程中构成了黑格尔意义上的“需要的体系”(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描述,即基于物质利益需要的社会体系)。我们看到,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境遇中人的物化状态不吝笔墨:“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4]30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动描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主导下的社会关系的冷酷无情,“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4]30。这是以最直接而敏锐的语言对物化现象的揭露和批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糅杂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在金钱、物质、利益关系的驱动下构筑了一个冰冷的“物的世界”“外在的世界”。物化世界构成了人类现代性的生存境遇,《宣言》的物化批判首先是对物化逻辑主导下的生存境遇的批判:“物”成为了创世者和造物主,人的自主、自由、创造在物化世界中被无情扼杀了。

《宣言》中对物化逻辑的批判还体现在对近代以来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想的批判上。近代哲学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在带来了人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造成了对整个世界的机械二元划分,以技术为主导的带有强制性的占有、支配与改造成为人适应和生存于世的主要方式。原来整全的世界被机械地区分为主体和客体两个部分,在“知识就是力量”的至上格言鼓舞下,主体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垄断者而达到对客体的占有与征服。这是物化逻辑的认识论呈现,也是所有被无偿占有自身劳动的工人的客体地位的无情暴露。工人劳动的过程不是展现自身自由本质的过程,更非自我价值充分实现的过程,相反,却成了被更严苛支配和占有的过程。在资本主义关系下,劳动远非人的第一需要,劳动仅仅是生存的手段,舍此而无其他。这是劳动的异化,更是人的工具性异化。《宣言》指出:“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4]35这是资本主义方法论上工具理性至上思维的重要体现,在“手段一目的”之间追求绝对的经济性和效率性,将非我之外的一切都工具化了,整全意义上的价值理性遭到了遗忘。工具理性在与价值理性的割裂与对立中取得了绝对的霸权地位,人作为万物之灵的崇高性消失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将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越来越成为机器的附庸,个体的独立与自由距离自我越来越遥远,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个人”也不复存在。

《宣言》中还透露着深深的精神虚无主义忧虑。“‘物化’与‘虚无’作为界定现代社会性质的两个语词,既然修饰的是同一个时代,就势必具有某种内在关联。”[2]301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采取物与物之间的虚幻形式,造成了物化逻辑支配人的精神生活的虚无主义现象。客观物的易碎性、易逝性和当下性,无法确保人类精神皈依的唯一性和永恒性。拜物教及其形成的世俗社會语境祛魅了神之无限的荣耀,也割断了人类终极信仰的可能性。有限时间构成的当下存在,远远不能弥合人类对无限和永恒的精神渴求。资本主义的物化使人们唯效率至上,把物质生产视为人唯一的诉求,而忽略了人精神需要的满足。马克思认为片面破碎的物化境遇使人们心无所依,陷入了无根的迷惘困境即虚无主义状态之中。“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式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4]30-31。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流动的、不停歇的社会运转蚕食了一切固定的、传统的信念和价值标准,昔日坚实可靠的原则被颠覆,神圣性的信仰被消解甚至摧残。人们如同浮萍一般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浪潮中漂泊,最终陷入无意义、孤独无助、极端自我的虚无主义泥潭。

在物化世界的巨大洪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表达了极大的同情,并指明了无产阶级冲破物化境遇的必然性。《宣言》认为,无产阶级作为大工业的产物,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无产阶级的劳动成为资本家资本增殖的手段,资本则成为支配工人劳动的权利;无产阶级创造了社会财富,但自己却是一无所有的赤贫者。无产阶级的这种生存状况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追求物化的恶果,也必将促使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掘墓人。在“剥夺剥夺者”的无产阶级革命中,无产阶级代表了新生的社会生产力,代表了打破资本主导的物化逻辑并创造人类社会未来的最积极力量。马克思认为要冲破物化意识和物化结构的束缚,打造一个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人类从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飞跃的“联合体”。因此,马克思在《宣言》第二章末尾宣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1具体而言,就是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人学道路,实现每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达到“现在支配过去”的理想状态。

《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积极诊断和认真反思,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物化批判思想。尽管其中并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新的技术和时代条件下可能具有的自我调适能力,但其对资本主导的物化逻辑的本质批判仍具有巨大的时空穿透力,可以说,我们仍然挣扎在物化逻辑的时代境遇之中。《宣言》对物化逻辑的批判旨在培育新时代境遇中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当我们让170年前的欧洲无产阶级组织和教育纲领穿越时空来到21世纪处身全球化浪潮的中华大地时,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它对于当前价值观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价值物化对当前价值观教育的冲击

所谓价值物化是以客观的物的标准(集中体现为物质资本)来作为价值衡量的标杆,把价值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地呈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客观关系。必须要看到,价值物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从整全角度合理配置资源的思想表达与呈现。也正是在这样一层意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化存在,是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与必然,是社会进步和向“自由人联合体”过渡的重要催化力量。因为物化为“现实个人”提供了现代生存境遇与交往形式,处于生活世界之中的“现实个人”正是在物化逻辑的辩证否定中印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性,也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我建设和自我矫正的能力。然而,囿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过度物化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甚至会造成人在价值创造和评价中出现主体地位迷失和价值意义失落的问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进行批判性反思。

当今时代,市场化浪潮汹涌澎湃,交换价值盛行,价值拜金主义成为了一种困扰社会整体道德进步的关键思想阻滞力。美国著名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在《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中表达了这种深深的忧虑:在金钱筑就的帝国,社会正在失去最为基本的正义底线,人正在失去之所以为人的伦理信条。社会价值拜金主义是价值物化的重要表征。价值拜金主义植根于拜物教观念的土壤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而系统地批判了拜物教观念,分析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三种现象,指出“社会关系的物化,物质的生产关系和它们的历史社会规定性的直接融合已经完成:这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5]。拜金主义思想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在我国甚至也出现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唯物质论宣言,这是一种令人堪忧的价值观状况。他们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金钱万能的描述当作至理名言——“依靠货币而对我存在的东西,我能为之付钱的东西,即货币能购买的东西,就是我——货币占有者自身,货币的力量多大,我的力量就多大”[6]。在这种价值拜金主义的侵蚀下,人们的价值标准、道德底线滑坡,在拜金主义滋生的享乐主义的图景中,沉迷于寻欢作乐、灯红酒绿的奢侈生活中,对金钱的狂热追求与肆意的挥霍,消磨了人们艰苦奋斗的意志,动摇了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物化原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冲击着人们原本稳固的信仰执念。物化处境本质地表征着现时代虚无主义的价值实现状况,真正充盈的价值实现感越来越难以达成。“孤独、寂寞、焦虑、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失所等内在焦虑严重影响人们内心的和谐稳定。所有这些集中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所面临的困惑和无助。”[7]由此可见,信仰事关人的价值实现感,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信仰教育要牢固地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明确人类追寻生活本真性、构想未来美好愿景的内在依据。如果没有这个依据,生活就会陷入无聊空虚之中,人生就会迷茫、虚无甚至荒诞,价值实现感就无从谈起。“随着物化价值的极端发展,否定人的基本价值的现象,挑战现代基本价值底线的行为,正在成为一个引入关注的问题。它意味着,虚无主义正在深化和延展,在这种深化和延展中,现代的基本价值底线正在不断遭到威胁。”[2]101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人类在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繁荣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危机——价值实现虚无化。

面对市场化浪潮及其带来的价值物化的巨大冲击,当代人难免产生精神上的困惑和苦恼,难免出现行动上的无所适从,难免在价值观上产生各种错觉和误解,这是时代发展和个人发展进程中必然要出现的纠结和问题,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我们能够感知人们对于这个交换价值主导社会交往关系的时代的迷茫以及在这种迷茫中所做出的种种选择:沉迷娱乐人生心态,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頹废时光;盲目价值拜金,在物质生活的追逐中迷失自我;精于工具理性的算计,演绎着精致利己主义的生活戏剧;缺乏底线思维,物化逻辑成为根本的行动依据。价值物化的冲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严肃社会问题。抛却狭隘自私的个人主义视野,站在蓬勃发展的大时代的前沿,重温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胸襟、视野与识见,我们才能找到更为广阔的价值实现空间。

三、突破物化逻辑的价值观教育路径反思

价值观教育是教育之塑造人的根本任务的核心和关键,是破除价值观念困惑、化解价值选择难题、塑造积极价值行动的过程。价值观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社会发展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对象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观教育以及审美观教育等的实践活动,最终目的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这样一层意义上,价值观教育不是道德信条的强制性灌输,而是基于现实价值选择困境对处于其中的个体所进行的因势利导和积极价值观念型塑。

第一,关注“现实的个人”是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在物化逻辑的冲击下,人失去了真实性而表现出了异己的物的特性,在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锻造了原子化个体即“孤立的个人”。马克思否定了“孤立的个人”而提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是“有血有肉的人”。它超越了对人的抽象片面理解的“抽象的个人”。那种原子化的“孤立的个人”就是物化时代对人性片面理解的“抽象的个人”。马克思对此进行前提性批判:“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8]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对人性的沉沦与遮蔽、物性的强大与膨胀进行深刻批判。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被迫走向物化的道路,而物化批判就是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回归到人本身、人的真实价值。“现实的个人”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于一体的“有意义的个体”,首先,它是对“单向度的人”的超越。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是高生产和高消费,但这种消费是被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制造出来的“虚假的需要”[9]。它一方面使人获得物质和感官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导致了人和社会制度的异化和同质化。而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是在批判“单向度的人”的基础上培育全面发展的个人,突破物化的束缚和控制,实现人的能力、需要、个性、人格方面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现实的个人”是具有自由个性并注重精神享受的个体。由于人们长期沉迷于物的世界而忽略了内心精神需要的满足,而“现实的个人”就是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诉求的个体。基于此,“现实的个人”作为当前价值观教育的起点是毋庸置疑的。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对象的物质与精神需要,积极培养以“完整的个人”“现实的人”为表征的价值主体。

第二,构建“真实的共同体”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支撑。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虚幻的共同体”并用它来指代资产阶级国家,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这种虚幻的共同体中人是没有自由的,人是物的附庸、金钱的奴隶。与“虚幻的共同体”相对的是“真实的共同体”,这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压迫、剥削、压制、异化等将不复存在,自我与他者不再被彼此工具化,而是形成了一种真正的互主体性关系。只有在这种真实的共同体中人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物化进行批判的理想境界。从社会交往的更深层次来看,“真实的共同体”是自我归属感的依托,是自我实现的场域,是实现自我在主体间性交往中达成公共凝聚的重要空间。可以说,“尽管社会‘碎片化’(fragment)的问题十分严重,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重塑共同体来捍卫和确保个体的自我认同与意义归属。”[10]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当前人们主体性自我意识较强,这种自我意识一方面体现为独立自由的个性,另一方面则体现为过度关注自我、忽视他者的自我偏执和原子化倾向。在注重平等交往与交互作用的网络新时代,必须要破除存在的这种自我为目的、他者工具化的思想倾向,确立生活中的他者与自我相互证成的和谐交往视界,而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此倡导的真实生活共同体的意义所在。因此,有意义的价值共同体是当前价值观教育需要建构的真实共同体,在价值共同体中塑造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生命个体,进而实现人文关怀和人性的复归。

第三,捍卫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在资本主导的现代境遇中,人们对于物的崇拜甚至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终极意义的精神皈依,环环相扣的物质诉求成为了人之生存不可逃脱的物化逻辑,在看似丰裕的物质生活中人类信仰的坚定式微了。当代哲学家查尔斯·泰勒预言的“世俗时代”来临,印证了尼采“上帝死了”之后的多元信仰的迷乱与厮狂,这是一个文化高度多元甚至异质的时代,充斥着自言自语、拒绝对话的文化独白。这是一个需要先进思想文化领域的时代,其中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问题异常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对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等多种社会思潮进行剖析和批判,认为这些社会思潮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必须要捍卫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理论,强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我们需要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但不能任由错误思想肆意泛滥。“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一种社会事实,但多元文化良莠不齐。积极的先进的文化能够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落后的消极的文化则会消弭人们的意志。一个社会需要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体系,需要有先进的思想的引领。”[11]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对共产主义的有力澄清一样,我们当前也需要涤荡错误的思想舆论,捍卫正向积极的价值导向。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深化,各种社会思潮异常活跃,同时面对西方所谓普世文化的强力来袭,价值观教育更是重任在肩。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警惕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囊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崇尚的价值理念,是当前人们生活实践的重要精神支撑和行动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对物化逻辑的有力回击。

第四,融入日常生活世界是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路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身处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但尚未完全自知的无产阶级的教育和启蒙,是对无产阶级生存处境的批判性揭示。正因为如此,《宣言》才富有启发性、鼓动性和教育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情况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用启发的方式、疏导的方式、参与的方式、民主讨论的方式等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yz}价值观教育不是简单的价值信条的颁布,不是空洞的价值理论说教,因此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是难有成效的,尤其是在当前物化逻辑较为强势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真正的价值观教育需要洞悉属于这个时代的价值难题,需要明确价值观迷茫的社会根源,需要重视网络新媒体语境中正向价值观念传播的多元疏通,需要将宏大的价值主题教育与微观的生活细节关注紧密结合起来。当利己主义者出现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愤慨、批评抑或无奈,我们更需要反思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教育的现实状况。流于形式的价值观教育必须终结,切人真实日常生活的实践旨趣才是关于教育本身的问题意识的体现。只有正视人们较为个性的价值诉求,尊重人们较为自主的价值选择,才能纠正人们在物化语境中的价值认识偏差,引导人们做出更为积极的实践行动。

四、结语

物化逻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当时时代形势对无产阶级生存境遇之形成根源的深刻揭示,物化批判是蕴含于其中的深层次思想批判。170年过去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境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彰显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是一种更为合理、更为完善的经济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也是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想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关键环节。毋庸置疑,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过度物化及其消极后果的冲击,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在对抗过度物化的消极后果中实现自我矫正和辩证发展,因为生活于其中“现实的个人”已经获得了资本主义生存状态下无法企及的主体性成长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得到普遍成长的社会主体能够在批判性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有奎.物、意义与虚无:从马克思的视角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01).

[2]刘森林.物与无: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3]刘森林.物、物化、物象化:马克思物论的新认识[J].高校理论战线,2012(07).

[4]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4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61.

[7]吴玉军.非确定性与现代人的生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

[10』韩升.和谐话语的政治哲学建构——以西方共同体主义为中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9.

[11]马永庆.集体主义的虚无思想评析[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02).

[1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77.

作者:刘晓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学历史道德教育论文下一篇:企业信贷风险分析论文

热门文章

物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