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构建和谐社会分析论文

2022-04-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与构建和谐社会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全面建设依赖于整个社会结构中各系统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和有序运行,而道德作为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内省和自律等特征,协调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文从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出发论述了道德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和作用,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道德与构建和谐社会分析论文 篇1:

论职业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要: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职业院校的和谐院校文化建设以及本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探讨了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作用,然后对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目标与内容进行定位和分析,最后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职业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目标;构建

作者简介:殷鸿炜(1973—),男,吉林四平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化生学院党办主任,高级政工师,讲师,长春工业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和谐师生关系基本内涵与功能分析

(一)和谐师生关系基本内涵

胡锦涛同志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总结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这种和谐理念与精神引用到职业院校的师生关系之中,我们就可以把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理解为:在师生学习与人际交往中,彼此能够相互理解与尊重、包容与共生。从而形成一种融洽、真诚和团结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性情和灵魂得以升华的沃土。[1]不但为学生发展与成长提供合适的环境,又能够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得以顺利实现,从而完成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和思维以及培养专业能力与素质的教育目标。

所谓“和谐师生关系”,就是一种师生之间、师生与外部环境(学校、社会)之间整体的协调,这种协调包含了情感的愉悦与一种状态的表达,所谓愉悦指的是心理上的满足与行为上的健康,所谓状态的表达,就是一种在主观与客观上都能保持一定积极性的心理与外在表现。由此看来,“和谐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也是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现实价值与功能分析

职业院校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益与教师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与适应时代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具体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现实价值与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可以为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率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可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进行和谐教育与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工作,职业院校只有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使职业院校校风与学风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和谐的职业院校文化,形成职业院校本身的特色。

其次,和谐师生关系可以培养教师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就是在一个心情愉悦的环境里面,更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形成与价值发挥,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主要表现就是可以形成轻松愉快的心理气氛和良好环境,在这种氛围与环境下教师心情愉悦,从而增强教师群体凝聚力,增强职业院校教师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加速教师自身发展及其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研和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2]。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是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一个核心内容,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形成,都是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内容。

最后,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体现与共同期待。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社会就是一个大系统,而其本身又是由很多子系统组成的,只有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充分协调,实现和谐,那么这个社会才会和谐。

职业院校就是社会和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场所与推动力量,职业院校承担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职业院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二、职业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内容

目标是一个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必须从目标的确立开始。职业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是为了适应以调动师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新型师生关系而形成的。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概括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思想的作用,以师生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在保留和继承中华民族尊师重教、注重师德的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包容、信任与合作的师生关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民主师生关系的构建

职业院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关系。主要是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以人际交往为基础,建立起师生共同进步和发展的民主化关系。这种民主关系体现在职业教育教学、师生的共同生活以及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在这种师生关系当中,师生彼此能够相互认同,相互包容、理解与尊重,在交往中互相接受与认可对方,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真正的精神交流的目标,彼此获得最为积极的生活体验和态度,从而使双方形成和谐与统一。

因此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作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完善师生教学民主,完善教学民主就是通过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体现教学的多样创新、灵活与多变,通过倡导教学结论的多样性和获得结论多变性,来实现思维方式与认知过程的多样性。教学民主要强调求异、追求个性化、包容另类、鼓励创新,反对教学过程中的单一性、专制性以及无条件的认同等。

二是要完善师生管理民主,在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时代背景下,完善师生的管理民主,就是要改变学生一味接受教师单一进行知识传授和管理的被动局面,要不断地通过创新,充分激发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管理过程的人文性与民主性[3]。

三是要完善师生交往民主,完善师生交往民主就是要作到教师要主动和学生沟通和交流,从而形成一种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的关系。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激活和发挥;可以使学生成长为具有责任心的人,成为能够灵活和应变并适应新环境的人。

(二)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完成需要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构建谐师生关系的基石。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是:师生间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传与受的关系,教师对学生不再是居高临下,也不是操纵控制,而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生活的关怀和鼓励,让学生在平等与融洽的氛围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来说,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师生人格平等,人格的相互承认是民主的核心内容,实现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就是要求教师能看到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并对他们成长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实现师生人格的平等,还要求教师要少些权威,多些平和。教师要承认学生作为单独一方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把他们看成“完整”的人,给他们自由选择与接受的权利,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从而能作到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与精神的交流目的。

其次师生交流平等,教学实践与研究是职业院校教学的必要环节与内容,可以说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师生交流平等就是要增加学生学习与研究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要促使他们主动在现实情景中验证所学知识,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反思问题,在实践学习与研究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更加灵活,交往方式更加平等。

最后是师生学术地位平等,实现师生学术地位的平等,就是要减少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的权威地位,打破传统的教师设置虚拟问题,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认识,师生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术问题。平等关系下的师生交流,将会变成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是平等的,师生之间要通过共同努力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构建

“理解”是指某种具体的认知过程或者情感上的沟通。教育中的理解是处于教育情景中的教师和学生借助相互之间的交流在认知、感情和行为上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

首先要加强精神层面的师生理解,和谐师生关系中所指的理解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理解,通过精神信息符号、知识、情感交流、沟通进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其次要加强构建过程中的师生理解,在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虽然人们已经对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较深认识,但是一般都将师生关系看作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产物,缺乏主动构建的意识。构建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主动构建,在构建师生关系的过程中优化师生学校生活状态,加强师生间的理解[4]。最后相互理解,就是师生彼此不断地通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和投入,消除自我误解,在加深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改善师生的关系状态,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达到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与包容。

(四)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构建

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体现之一。具体来说要实现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以爱为起点进行,以“爱”为起点的信任关系,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可以扩展师生关系的张力,让师生能够相互肯定,容忍不足,抛弃成见。职业院校学生处于社会化相对高的阶段,具有比较成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其次要深化情感交流,师生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信任是在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师生人际交往的实践表明:教师和学生在决定是否信任对方之前,先要对其以前交往中的表现进行评判。最后,深化以双向互动为方式的师生信任,信任是一种在互动中形成的双向信任,它不仅指师生双方相互尊重、彼此认同的一般信任气氛,也指一种能在困难和失望中表现出的具体的信任——教师对学生独特性与可发展性的信任,对学生管理自己学习、情感、社会活动能力的信任;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信心,给予支持与配合的信任。

三、职业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途径分析

(一)教育教学关系的创新——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前提

教育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教育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教育教学关系的创新就是发挥师生各自的作用,在师生之间建立教学相长的关系,通过交流互动,增强师生之间互敬互爱、互助互学的环境气氛。

进行教育教学关系的创新主要作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实现因材施教。教学是一种以个性培养个性的活动,对于教师来讲,教师的个性特点、认知风格、思维特征等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此外,教师的兴趣、特长及性格等方面也都存在差异,教师必须认识和把握自身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因教而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因教而学,是指学生依据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自觉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以匹配教师的教学风格,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更加有效;依据自身特点、能力特长,主动探索一种适宜于自我的学习策略,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的过程。不同的教学风格给学生不同的影响,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形成。

最后要发挥教学支点的作用,实现教学和谐。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自身出发,追求高度个性化和充满创造性的教学风格的过程;就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获得知识,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做到因教而学的过程。

(二)心理情感关系的创新——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基础

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又是师生间心理情感的交流过程。师生间情感的互相感染和影响在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人的情感与认知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师生间融洽的心理情感对师生和谐起着重要作用[5]。

首先要提高认知水平,培养教师的职业情感,良好的职业情感素质是成为合格教师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良好情绪和情感是培养学生良好情绪和情感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并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并鼓励学生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忽视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冷淡、不关心学生悲欢情绪的教师不会受到学生欢迎;萎靡不振、愁眉苦脸、表情呆板的教师会让学生敬而远之。

其次要关爱尊重学生,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在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均具备的条件下,教师关爱尊重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关爱尊重学生,才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视教师为朋友,并毫无保留地将心灵大门向教师敞开,真诚地把内心深处的活动向教师倾诉。关爱和尊重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既是教师高尚品质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还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最后要加深情感交流,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了解,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心理情感关系要求师生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增进沟通与了解。一方面,和谐的情感交流是思想教育的前提条件。情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它不仅是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必备条件,而且是促使道德行为和意志发展的内部动力。从情感的角度分析,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

(三)人际交往关系的创新——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

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以特殊的教学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这种交往关系反映了在群体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心理状态。职业院校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建筑交往平台,建立公平对话,职业院校师生之间实现和谐交往过程,也是建立师生之间的公平对话的过程。其中和谐交往的前提是公平。因此,和谐交往要求教师改变观念,以学生为本,尊重每一名学生,关注好学生,更要关爱差生,赋予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其次拓宽交往渠道,丰富交流内容,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交往,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要提高交往的主动性,拓宽交往渠道,就是要创造出师生之间联系的多种途径,增加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时间,丰富交往形式或内容。

最后要加强交往认知,深化交往创新,师生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认知。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来自教育教学过程,而这一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师生交往伴随着教育教学的始终,是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客体、教学组织与教学环境之间以精神客体为主要中介构成的整体交往实践活动系统。

(四)道德责任关系的创新——和谐师生关系的伦理基础

师生之间的道德责任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他们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更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师本身的政治素质。应当使教师首先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他们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其次要提高人格修养,培养道德责任意识,道德责任关系的创新,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加强人格修养,提升个人道德责任意识。

最后要强化制度约束,实现道德行为养成,加强对道德责任建设的考评和舆论监督,是将道德责任建设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虹.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J].江西教育,2006,(23):64-65.

[2]王蓓颖.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大学[J].教师教育研究,2006,(05):65-69.

[3]杨祖勇.现阶段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探讨[J].池州师专学报,2007,(04):114-117.

[4]郝志军.认识的创造性与教学理论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03,(06):119-122.

[5]田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41-42.

责任编辑刘扬军

作者:殷鸿炜

道德与构建和谐社会分析论文 篇2:

论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全面建设依赖于整个社会结构中各系统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和有序运行,而道德作为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内省和自律等特征,协调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文从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出发论述了道德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和作用,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道德建设 和谐社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这是我党在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概括和创新。和谐社会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它的全面建构不仅要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要相适应,而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也要相适应。而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则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不可或缺的伦理规范。它以内省和自律为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制度约束和法律强制所不能及的调节作用。道德作为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标准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表现形式,也是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因此,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1 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本质意义上讲,道德就是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和谐度的思考。因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和精神支柱。道德建设也只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1)构建和谐社会是道德建设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能否在新时期作为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道德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关键。所以,道德建设应围绕这一主题和目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自己:通过弘扬和谐理念,扩充和谐内涵,普及和谐知识等途径来缔造和满足人们在和谐社会中的精神需求。政策上坚持“以人为本”,工作上乐观进取、公平诚信、团结互助,着力构建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实现充满活力、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本身体现着深厚的道德价值。和谐社会以其内在的伦理道德建设作为它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归宿。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加强道德建设的过程。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列为“四位一体”的实践内容,对道德建设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为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道德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以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创造一种和谐的道德伦理,其过程是艰巨复杂的,需要我们运用道德、教育、行政等多种手段协调解决社会的发展问题,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2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和谐、文明的重要尺度。社会道德建设始终要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同步,社会越发展,对道德的要求就越高,道德建设的规范会更加完善。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健康向上的,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以 来人们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受社会经济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已成为社会和谐的公害,具体体现在:第一,道德评判失范。在道德价值整合度较高的条件下,人们对是非、荣辱、善恶、美丑等观念,很容易作出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第二,道德控制机制弱化。道德控制的主要途径,一是要有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做监督,二是要靠每个社会成员的“良知自律”。第三,道德教育扭曲变形。传统道德教育的理想目标都是一致的。而现在道德教育内容的纷繁复杂,往往会导致其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相对缺乏。再者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许多不道德行为的反差也往往会让教育流于形式,甚至会助长受教育者对道德教育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第四,非道德主义泛滥。非道德主义主张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不受任何道德的约束,蔑视正义和良心,摈弃一切德行,认为只要达到目的,所有手段都是正当合法的。非道德主义在社会生活中,往往表现为对罪行的无原则同情或支持;对现存道德秩序的无政府主义态度;以及极端自私的排斥他人和仇恨人类。其作用是消极的,甚至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完全悖离的。因此,道德建设的任务长期而又艰巨,其实践过程,需要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

3 和谐社会进程中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个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来建设和完善道德机制。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发挥主动精神,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道德的整体建构。恩格斯曾经说过:(下转第182页)(上接第176页)“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道德机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以其独特的内涵、结构、功能和活动方式,把多种要素综合在一起,发挥其合力的作用。这种合力的作用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通过彼此间的联系和作用产生新的力量。因此,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对道德机制的内容和体系做整体的建构,使各个体系间形成良好的运行模式,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2)认知与实践的结合。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是通过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来全面地提升人的素质,培养符合党和国家要求、顺应时代发展、人格健全的公民。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教育与实践的结合。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开展科学创新;进行典型示范,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实现个体思想品德的转化。因此,构建道德机制,除了认知教育外,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都是不可忽视的途径。

(3)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自律是道德的基础。加强道德建设,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必须严格自律,自觉履行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切实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与自我提高。自律表现为自我管理,他律表现为外在约束,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同一个目标。因此,构建道德机制既要自律又要他律,缺一不可。当前要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着力点,引导双方在共同道德价值观下互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协同作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4)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道德建设有赖于教育,也离不开制度建设。道德和法律从来都是治理国家的两项法宝,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行为规范,其作用不尽相同:法律法规通过制度性的约束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行,而道德规范则通过自律、社会舆论等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古人云:德法并举才是治国安邦之本。所以应当着力构筑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法律监督机制。

(5)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一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具有民族特色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文化项目。二要增强公共文化的供给力提高公共文化的社会服务水平。三在大众传媒、文学艺术等领域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营造利于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最终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总之,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创造良好的道德风尚,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协调好人、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生态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R].2005-02-19.

[2]徐希进.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评价问题的原因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9.

[4]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01-25.

[5]张斌.公民道德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09.5.

[6]赵联.道德健康:和谐社会的根本诉求—兼论学校道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1).

作者:胡孝锋

道德与构建和谐社会分析论文 篇3:

农民工的道德状况及其引导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力量的支撑和引导,研究农民工道德状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调查研究作者认为,农民工的道德水平总体上是良好的,农民工道德选择的趋利动机明显增强,农民工道德是非的辨析难度和评价难度比以前增大,道德的外在约束力和社会监督力减弱,其影响因素是农民工心理问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带来的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及市场经济的趋利行为,对此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道德;问卷调查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大,成为城市经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然而农民工仍处于城市的边缘,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体系,实际上脱离了原先的乡村行政管理,最容易成为现有道德教育系统中被遗忘的对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全方位理性地分析当代农民工的道德状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课题组根据农民外出打工区域分布特点,有意识地选取了重庆市主城九区农民工的多个从业行业,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发放农民工问卷调查表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6份,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农民工属于公民,对于农民工道德状况的调查必须置于公民道德的范畴内。除了国家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外,公民道德规范还主要包括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多个领域的道德要求,因此问卷的调查内容集中这几个方面。为了确保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弥补问卷调查之不足,课题组还进行了必要的访谈,并从重庆市政府相关机构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之上,对农民工道德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即是成果之一。

二、重庆市农民工的道德状况

据重庆市人民政府进城务工农民调研组2004年11月底的调查,重庆市主城九区加万州区的进城民工达150余万人,其中固定工约占70%,约105万人左右,散工约占30%,为45万人,其中,棒棒、擦皮鞋、摆地摊、挑卖者、拾荒者约25—30万人,其中棒棒约为15~20万人。农民工在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中,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居住环境的不稳定性增强,这些必然会对农民工的道德状况产生影响。根据调查,当前重庆市农民工的道德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道德水平总体上良好

调查发现,农民工对于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社会道德规范普遍认同。86.4%的农民工认为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80.5%的农民工认为乘车、买票都应该自觉主动排队;61.2%的农民工认为不应该随地吐痰;74.7%的农民工认为过马路时,应当依据红绿灯指示,并走人行横道;91.3%的农民工觉得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80.3%的农民工认为人应该讲信用;52.5%的农民工认为见义勇为的行为是每个人应该做的(表1)。这一点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得到印证,重庆市政府对重庆市38名见义勇为英雄给予了表彰。这38人中有11人是农民工,占见义勇为人数的近三成。除了见义勇为,重庆农民工的讲诚信、助人为乐也为普通市民树立了榜样。当前媒体关于重庆农民工的正面报道已经屡见不鲜,农民工不仅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活力。

(二)道德选择趋利动机明显增强

虽然农民工进城的动机是多指向的,但最重要的动机是赚钱,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在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根据调查,以赚钱为进城务工原因的农民工占到41.8%(表2)。进城前,他们大多数衣食无忧,对钱的渴望不是那么强烈。进城后,农民工首先要解决的是吃住问题,有了钱才能在城里站稳脚跟,才会有发展。其次,有了钱,才能帮助家乡摆脱贫穷,实现小康生活目标。最后,由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对城市生活有了近距离的了解,农民工对于城乡差距有了切身的体会,由此也带来了对生存状态的不满和趋利动机的加强。重庆市企调队2004年9月22日发布的重庆民工生存状况专项调查报告表明,在重庆,只有两成多民工对生存状况表示满意,其余均认为一般或是不满意。重庆市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但每个月挣的钱却要比城镇职工少301元。在调查中有13.3%人认为只要能赚钱,用什么手段都可以,还有17.2%的人对此观点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农民工道德选择的趋利动机的增强主要表现在职业道德领域。职业道德,就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而从道德层面出发,对不同行业提出的行为准则及其规范。职业道德的特性是既有益于人也有益于己,良好的职业道德会得到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回报。少部分农民工在工作领域为了钱而违背职业道德、甚至出卖人格尊严的事情也大量存在。一些农民工的职业道德缺失,只要有机会就追求短、平、快,出工不出力、偷工减料,偶尔还做点顺手牵羊的事。一些农民工不惜出卖肉体来换取金钱,该群体也是治安刑事案件的多发群体。

(三)道德是非的辨析和评价难度增大

农民工道德是非的辨析和评价能力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传统文化、社会思潮、道德教育的物质投入,接受学校教育的程度,个体道德内化的程度。这些因素并非一成不变,因此个体的道德认知水平也会在不同的阶段出现差异。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进入城市之前,农民工就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与道德认知水平。进城后,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的改变加上经济转型期多元的生活方式、不同道德观念的冲击,农民工必须对自身的道德认知进行调整。然而多数农民工自身从事城市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少,办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技巧略显不足,增加了心理层面的负面影响,对于一些具体道德问题,农民工进行道德辨析和道德评价的难度加大。进城农民工多数经济困难,时常受到歧视,每有欺侮事件发生,多是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但其内心愤懑,对城市爱恨交织。农民工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孤独压抑,有的甚至还存在怨恨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极易受到外界的不良煽动,诱发破坏事件。由于各种原因重庆主城区农民工上吊塔、爬电杆、集体闹事的过激事件在近几年有所上升。

(四)道德外在约束力和社会监督力减弱

名誉和社会舆论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个体实施道德约束和监督。家庭、家族、邻里都曾是实现农村社会控制的重要单位,传统伦理道德和社会舆论及密切的血缘、地缘关系构成了农村社会控制的重要力

量。农民工潮水般涌入城市,脱离同原来所属群体的联系,传统的社会约束力减弱。进城之前,农村社区的舆论对农民工个体的道德行为能够实施比较有效的监控。进城之后,农民工人际关系圈、居住地点、工作岗位的不稳定使得社会舆论和名誉的监控功能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实际上,道德的外在约束力和监督力减弱。根据课题组调查,重庆2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8%,20~30岁的农民工占到40.8%,这一部分农民工道德实践和锤炼道德意志的机会较少,面对复杂的城市道德环境、新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使独处他乡的农民工精神空虚,缺少寄托,自我控制能力和道德约束力相对弱化。被调查农民工中30.2%的人以电视、电影为主要的娱乐方式,29.4%人没有什么文娱活动(表3),多数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主要是看电视、聊天、斗地主,也有少数农民工到录相厅、小酒吧、小发廊观看黄色录像。进城前,农民工的道德生活主要受到父母、亲友和教师的指导,道德约束以他律为主。而进城之后,外在约束的软化,使得不少农民工在五光十色、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中迷失了自我,越来越不满足于现状,家庭的责任与义务淡化,家庭的矛盾与冲突增加,“婚外情”、“第三者”并不少见。同时,也因为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长期的生理和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嫖小姐、找情人等不道德现象屡见不鲜,这也成为农民工家庭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据重庆市妇联2006年的调查显示,男方因婚外情,抛弃糟糠之妻而提出离婚的男农民工占男方提出离婚的70%。

三、农民工道德失范的影响因素

任何国家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都面临一个对旧的价值观念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进行批判、继而建设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的历史任务。在激烈震荡的转轨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亦会发生变化,体现为道德失范。农民工的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在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农民工的道德状况也部分地表现为道德失范。道德失范是指旧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被普遍否定而渐渐失去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还未形成,不具有对社会成员的有效约束力,社会成员的行为处在一种规范真空或规范冲突的社会状态中。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时期这往往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一般说来,道德失范对社会运行具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笔者是在其消极作用这个意义上运用道德失范概念的。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淡漠、职业道德丧失、精神价值贬抑。它是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内部与外部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重庆市农民工道德状况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心理问题

在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和负担,难免会在农民工心理和情绪上有所反映,并由此导致心理失衡甚至行为偏差。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失衡心理。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使得农民工感到自己过多地承受了改革的代价,是改革的吃亏受损者,容易产生失衡心理和对政府、社会的失望、埋怨情绪。与其他人一样,农民工也有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心理要求,农民工在城市主要从事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危险性高的职业,这些都使农民工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在课题组的调查中,农民工这种情绪的流露非常明显,被调查民工中31.8%的人认为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贡献很大,45.3%的人认为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贡献比较大(表4)。这种被剥夺心理的长期潜伏和蔓延,必然引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失衡心理作用下,一部分农民工可能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甚至有些农民工会受急于致富心理驱使而置城市现有的规则和法律于不顾,选择一些成本小、见效快的短期行为。二是压抑心理。在走访一些农民工时,他们普遍反映,时常会受到少部分城市居民的歧视,农民工为城市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却不能换来应有的尊重和信任,最终也淡化了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感情。部分农民工破坏城市公共设施时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有的时候只是想宣泄一下自己的愤懑情绪,求得心理平衡。

(二)自身局限性

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必然会带来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农民工相对于城市居民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第一,思想观念落后。不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城农民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生活方式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但受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意识影响,多数农民工的行为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复杂性。他们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土地,但内心深处依然将土地作为自己的生存保障。离开土地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经济上的收入,并非自身价值的实现。尽管身在城市,但缺乏归宿感,从内心深处而言,认为回到故土是大多数人最终必然的选择,这些都会带来道德行为的短视。第二,法制意识比较淡薄。在课题组的调查中,22.9%的农民工认为不做违法的事就不用学法律,17.8%的农民工认为只有打官司的时候法律才用得上,13.5%的农民工认为只要有钱请得起律师,不学法律也可以。农民工乡土观念浓厚,处理社会问题很容易从血缘和亲戚关系出发,看重亲情、家族和宗族关系,容易产生违法行为;少数农民工法制意识淡薄,不懂法,不学法,不依法办事,现实中一些问题解决不了或者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易采取非法手段解决,甚至因此而触犯法律。第三,文化程度相对偏低。根据调查,目前重庆市进城务工的农民中初中以及以下文化程度约占83%。文化程度的偏低导致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生存机会是比较困难的,心理适应、文化适应的周期也会随之加长,文化程度的偏低也会导致对事物的理解容易出现偏差,对于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市场经济的趋利行为

市场经济自身的特性对于农民工的道德环境、道德认知、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市场经济对于道德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有积极影响,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社会道德的进步奠定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之上建立的产权、自由、平等原则相对于前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是一种进步。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道德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经济转型过程当中,新的道德规范建立必然有滞后性,如果没有适当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引导,道德建设、法制建设不完善,就极容易滋生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导致道德水平下降。同时市场自身的调节容易导致短期行为,使一些人只考虑个人利益,不顾社会利益;只考虑经济利益,不重社会效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甚至部分地方政府忽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对公民的道德教育。此外,市场经济主体构成的复杂性也使得市场主体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从而影响到个人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可见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市场经济带来的世俗化、功利化和由此而产生

的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是目前社会道德危机的重要根源。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理论的引入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步步深入,如何对待个人利益问题成为影响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要承认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不可逾越性,就必须承认个人利益的合法性。追逐个人利益的行为应该是合法的和道德的行为,而追逐个人利益也正好是推动商品交换关系不断扩展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原始的动因。一方面使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了必要的道德、法制的有效管束和制约,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行为必然会使社会不道德现象大量出现。农民工身在市场经济之中,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也不例外的受其影响。

四、农民工道德行为的引导

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力量,是城市中一个不可忽视、重要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的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应该长期关注的课题。为了配合农民工在城镇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必须从多个方面人手,通过社会合力来积极引导农民工,减少道德失范现象,构建和谐社会。

(一)加强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工思想和行为上的困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宏观和显性层面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必须以人为本,辅之以从人的实际心理需求入手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农民工自身具有自由散漫的特点,所以要强化农民工的组织纪律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其爱岗敬业,逐渐消除市场经济中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的负面影响。真正地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将会带来个体与社会的双重发展。其次,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让农民工自觉遵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基础。再次,加强农民工普法教育。使农民工通过了解、学习法律,到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减少因为不懂法而产生的各类纠纷和不良后果。

 

(二)为农民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民工的发展需要全社会能够为其营造一个公平、合理、自由和尊重的社会环境。农民工敏感而脆弱的神经经常受到打击,自尊心常常受到莫名的伤害。在这种不良的社会环境中,农民工自卑心理更加严重,对于城市文化的认同不断弱化,甚至会出现仇视的畸形心理。因此必须给农民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建立农民工自己的组织。赋予其合法的地位是真正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其次,各级工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发挥职工俱乐部、工会职工学校的作用,对农民_T开展文化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对于积极参与培训I的农民工由用人单位或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在此基础之上,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完善社会制度,做好制度安排

完善社会制度,做好制度安排是克服农民工道德失范的重要保证。农民工道德失范现象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进入加速期以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所致,那么,克服道德失范现象,就要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制度安排方面做出努力,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做好分配制度改革,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继续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漫延,使农民工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和实现;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借助于文化的适应性和文化的规范性来使人们避免对现代化进程的疏离感,增强心理承受力,促进社会的协调和凝聚。

(四)加强社会道德建设

农民工身处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之中,农民工的道德状况必然受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农民工的道德建设要置于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是提高各个社会群体道德水平的基础。首先应该确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转轨时期的道德失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人们普遍认同和遵循的道德规范因为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心理结构的大变动而渐渐地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这便形成了过渡期社会道德的失范和混乱。其次,在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一定的道德上升为法律。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范一定程度上是相关法律、制度缺失,或者对法律、制度执行不力造成。道德的存在需要权威的支撑。法制的发展不但是为了推动和保障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也为道德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环境下比较容易培育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33。

[3]季塔连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2-3。

[4]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6。

[5]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5。

[6]高兆明,简论“道德失范”范畴[J],道德与文明,1999(6):8-10。

[7]武经伟,方盛举,全面发展的经济人、道德人、社会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l-153。

[8]史文龙,浅谈进城民工的道德趋向及其引导[J],道德与文明,1998(4):29-30。

[9]万俊人,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0(2):4-13。

[10]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4):63-67。

[11]封福霖,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急需关注的特殊群体[J],行政与法,2004(6):40-42。

[12]刘曼抒,农民工素质全方位提高的重要意义及对策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5(4):291-293。

[13]康来云,农民工心理与情绪问题调查及其调适对策[J],求实,2004(7):85-88。

作者:徐 鲲 冉光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规章制度背景下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顺应时代绿色营销观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