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

2022-09-10

《报关原理与实务》是高职院校经贸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高低。按照“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的职业教育目标, 《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应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培养社会需要的外贸专业人才。

1《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该课程是一门操作技能课, 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涉及涉外经贸法、我国对外贸易管制政策等基础知识, 又涉及具体的进出口业务, 如国贸实务、单证实务等, 是一门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课程。

在教学中, 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较强的报关专业技能。即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 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其实际业务能力。

2 高职院校《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 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鼓励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目前有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 授课老师普遍还是以讲授教材为主, 学生是被动的接收知识, 缺乏学习主动性。在教师讲授完难、重点知识之后进行的复习中学生还是能快速的做出反应并能正确的解答, 但是当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程序比较复杂的仿真实务题时, 学生却无从下手。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说有待提高。

2.2 缺乏兼备一线工作经验和考证知识的专业教师

在报关内容方面, 授课教师大都在本科院校没有学过该专业课,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 重点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 实践环节很少。另外, 高职院校的报关专业教师有些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 但缺乏一线工作经验, 或是另者具有外贸或报关行业的工作经验, 但是没有能够很好的与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内容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问题讲得丰富精彩有吸引力。

2.3 三个教学难点学生难以突破

2.3.1 报关程序

由于报关业务的种类较多、内容繁杂、实践性强, 学生作为初学者对这些业务的感性认识不够、又难以抓住重点, 不能清楚的区分各类海关监管货物, 因而对各种报关业务的流程要点容易混淆, 因此各类货物报关程序的知识点成为教学中较难突破的难点。

2.3.2 查找编码

虽然商品归类总规则只有6条, 但商品种类千变万化, 要真正把握其规律, 熟悉商品分类目录, 并灵活运用, 却很不容易。学生的弱势就在于缺乏具体的商品知识, 对商品的用途、特性及工作原理等都很难分析到位。2008年商品编码的工具书中收录了7758个商品编码, 要在茫茫编码中准确找到一个对应的商品编码, 对于初学者来说犹如大海捞针。

2.3.3 报关单填制

我院学生是学了单证实务课程后才开设报关课程的, 因此, 学生在从全英文的原始单据中提取出填制报关单的信息还是比较准确。但由于单证实务课的制单都是全英文的, 学生在填单时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 在填制报关单时仍然还是用英文来填写。而且填写报关单时并没有按照填制规范进行操作。

3 高职院校《报关原理与实务》的教学改革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多、范围广、内容复杂, 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感觉难度较大, 而且有时还会觉得枯燥和乏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 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以满足当前职业需要。《报关原理与实务》的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3.1 转变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改变以往“老师讲, 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变为“老师引导, 学生动手动脑操练”的模式,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1) 理论知识“够用”。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培养方向以及接受知识的程度, 通过教学引导, 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满足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 设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 满足社会的要求。 (2) 重在“实际操作”。实践教学内容以报关从业人员的实际岗位要求为指导, 进行报关业务流程模拟和实际训练, “边学边做边练”。

3.2 抓住报关课程的教学难点

3.2.1 整合报关程序、报关单的填制及税费的计算

该课程体系是以海关各项监管制度为主, 其内容涉及各种业务操作流程。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将有关通关单据的内容整合进去。教学中, 业务流程的讲解和通关单据的应用结合在一起, 每一个步骤力争和实践环节相符。如:讲解“一般进口货物”报关程序时, 把申报地点、期限等内容向学生讲授清楚后, 对于在准备申报单证这个环节上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案例来按照规范填制报关单并申领相关监管证件。在税费缴纳环节上让学生学习如何计算进口税费, 这样通过案例教学以及角色扮演等手段进行强化, 使得复杂的学习过程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对后续的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等报关程序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过程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3.2.2 商品归类方法和技巧

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海关征税的基础, 归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进出口货物的顺利通关, 所以, 必须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方法与技巧, 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正确归类。尽管在商品归类中总规则只有6条, 但商品种类千变万化, 要真正把握其规律, 熟悉商品分类目录, 并灵活运用却很难。在授课中, 老师每讲解完一条规则就可让学生进行商品编码的查找训练。只要能在繁琐复杂的报关知识体系中挑出重点进行强化, 一一攻克, 犹如庖丁解牛, 这样再复杂的内容都能简单化。

3.3 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

“请进来”就是请在报关企业及海关的工作人员走进教室, 向学生传授进出口货物通关的实际经验;“走出去”就是走进工作现场, 增加感性认识, 加深与社会的接触, 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更可以让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宝贵知识。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建立完备的教学辅助资料库。根据本课程的特点, 教师要收集、整理有关课程涉及的单、证、表、案例、工具书、参考书等实物资料和数据资料以及教学软件、教学光盘、录像带、录音带等, 以积累一定的教学资料, 对教学有益无害。

摘要:本文分析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及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报关,实务,改革

参考文献

[1] 岳文.报关综合实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 2005, 8.

[2] 刘超, 王长浩.浅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职业时空, 2007, 3:62~6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太湖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以弥陀镇铁林村为例下一篇:高血糖对ICU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