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总结

2023-01-10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总结

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女,1964年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省烟草专卖局主任科员。多年来,在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进步审计工作质量、提升审计治理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她本人XX年以来在省局年度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并于XX年、XX年连续两年获**省烟草专卖局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一、牢牢围绕烟草行业中心工作,创新思路,积极有效开展工作,成效明显

(一)创新思路,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行业审计体制改革。这两年全国烟草行业实行***公司体制改革,国办发57号文件明确省级烟草公司是所属市级公司的出资人,省局(公司)有责任、有义务履行好对所属市级公司的出资人职责。省局领导高屋建瓴,注重自律与行业监管,为完善***公司体制治理结构,创新性的提出建立审计委派制的理念。这在全国烟草行业尚属首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但这并没有难倒**省局审计处的同道们,**能充分领会省局改革的思路,意识到审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处室同道们在处室负责人带领下走访其他行业的内审部分,到行业内基层单位进行调研,并和外省已成功改革审计体制的保险行业多次沟通,鉴戒别的行业成功改革经验,充分考虑体制改革的可行性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和利弊。建立新的体制需要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多次参与讨论研究,制定了《内部审计派驻办公室治理暂行办法》、《内部审计委员会工作办法》等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对全省审计职员的整合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具体工作。经过充分的调研酝酿后,审计处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从机构、职员、制度等各个方面进手,着手建立了“双重领导、垂直治理、监视驻地、参审异地”的审计委派制治理构架。审计委派体制建成后,审计系统的治理加强了,审计职员的工作积极性进步了,审计处的同一调度灵活了,审计信息真实程度和共享程度进步了。审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全省的行业改革与发展大局,内部审计工作与烟草行业的中心工作更好的保持一致。审计委派制的实行,大大改善了内部审计环境,各单位负责人对审计部分的重视程度进步,针对企业经营难点向审计部分积极提出审计需求,通过审计手段解决治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升企业价值。实践证实,审计体制的改革是成功的。**作为审计处的一员,在改革进程中,创新思路,行动积极,出谋献策,勇于探索,和审计处同道们齐心协力投进到改革的一系列工作中,审计体制改革圆满成功,成功来之不易。

(二)围绕行业中心工作,关注改革发展中重点难点题目,在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中进行有益探索。积极思变,与时俱进,是**坚持的工作思路,并率先在审计工作实践中进行有益的探索。这几年来,全国审计的大环境在发展变化,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治理审计为主转变。而烟草行业自身自律性的加强,规范意识的进一步进步,对内部审计的目标与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查错防弊转向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治理。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国家局财务审计司的业务指导下,**和审计处同道们拓展思路,立足转变,推进转型,付诸实践。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方法

作者:胡德才

2007/7/10 13:01:33

来源:江苏省邳州市审计

0

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在审计实践中,笔者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有的工作开展显得相对滞后,亟待需要寻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施内部审计的认识存有偏差。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产生了一种错误倾向,认为财政部门实施了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物资的购买实行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了,有些领导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察,对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发生了错位。严重地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

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2、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差。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但在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独立性较弱,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

3、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不准确,目标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应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中心,应在服从、服务于本部门、本单位总体目标的前提下适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往往不能根据本部门、本单位总体工作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工作目标,致使审计工作目标脱离本部门、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大大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甚至有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定位在按照领导的意图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开支进行整顿,应付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致使内审效果不理想。

4、内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内审的要求。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但在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多数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长期担任财会工作或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转任或兼任,安于现状,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充实审计知识。严重降低了内审工作的质量,也削弱了内审工作的力度。

5、内审工作内容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纠正违纪违规事项,

实施审计的事后监督作用.

6、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不规范,导致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难以执行。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基本上是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常常会遭遇到被执行部门的抵制,使

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切实落到实处。

二、解决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措施

1、通过综合手段,提高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要把审计与强化内部经济监督管理联系起来。提高认识,不断拓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路子,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保驾

护航,服务本部门、本单位中心任务的作用。

2、建立健全独立的内审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搞好系统内部审计的基本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要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3、正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落脚点,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部门或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其各项财务收支行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向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

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做到按章开展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经法规建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

化、规范化。

5、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通过实施“三个结合”不断改革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6、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不断总结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等途径,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

断得到提高。

第三篇: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2007-1-19 10:57 吕国梁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 要: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着认识偏差、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到位、内审人员的素质与内审要求不一致、内审工作内容过于单

一、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应提高对内审工作的认识,设置独立的内审机构,改进内审工作方法,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拓宽审计范围,完善制度建设。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措施

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但在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相对滞后,亟待我们寻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施内部审计的认识存有偏差。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各级政府领导,还是部门、单位的领导大都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具有生产功能,没有成本核算,财务只是对本部门或本单位内部的一些收支行为进行的记账活动,没有必要再开展内部审计。这种认识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所改变,但是近年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又产生了一种新的偏差,认为近年财政部门实施了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物资的购买实行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了,有些领导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察,对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发生了错位。这些错误的观念,严重地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2.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到位。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其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内部审计对其所检查的经济业务活动要提出分析、评价、建议、咨询,其基本要求是内部审计要具有独立性。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内审工作就很难开展。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的设置状况是:少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大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虽然也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基本上没有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而是与财务部门两块牌子一班人马;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虽然配备了审计人员,却没有相应的独立审计机构,如有些单位将所属内审机构置于监察室或纪委之下,根本谈不上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只有极少数较大的隶属省级以上的事业单位才有一个不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

3.内部审计的领导层次不清,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受限。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特征决定其领导层次愈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才愈有保障。然而,纵观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层次状况,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单位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分管的,少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纪检书记分管的,甚至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是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兼管的。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如果是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分管审计,显然内部审计监督基本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如果是分管纪检监察的领导分管审计,由于分管纪检监察的领导一般不过问财务、物资财产管理,一般情况下难以完成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如果是财务负责人兼管内部审计工作,那么实施内部审计就难以达到独立审计的要求,这样的监督只能是流于形式。

4.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不准确,目标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应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中心,应在服从、服务于本部门、本单位总体目标的前提下适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而实际工作中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往往不能根据本部门、本单位总体工作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工作目标,致使审计工作目标脱离本部门、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因而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也制定了一些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但实际工作中,忽视了内部审计操作和管理中的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没有对审计工作目标进行科学的分解,并在此前提下,辅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度。甚至有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定位在按照领导的意图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开支进行整顿,应付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常常处于例行公事的应付局面之中,从而影响了审计目标的实现,致使内审效果不理想。

5.内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内审的要求。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即当前的内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财务知识,更要掌握经济学及其它方面的知识。但目前,从数量上看,内审人员还不能适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需要;从结构上来看,一方面,内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多是年龄较大财务人员,另一方面,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长期担任财会工作或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转任或兼任,这些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财会知识及经验或纪检监察工作阅历,但对审计工作还不胜任,而且这支队伍也不稳定。从审计人员自身来说,有的是安于现状,有的是对内部审计工作岗位不满意,因而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充实审计知识。严重降低了内审工作的质量,也削弱了内审工作的力度。

6.内审工作内容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纠正违纪违规事项,实施审计的事后监督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的加快,必将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账务处理上的差错将会越来越少,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不断拓宽自身的工作内容才能适应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7.制度不完善,导致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难以执行。国家现行颁布的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中,除了一些行业部门制定的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外,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相比,国家审计机关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定详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具体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这种法规的滞后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基本上是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因此在执行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到被执行部门的抵制,使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切实落到实处。

8.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不规范。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同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相比较,内部审计工作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内部财经监督工作,必须按照规范程序进行。虽然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行业主管依据审计法规,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内部审计工作,但是仔细分析将不难发现,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属于一种会计导向型审计,它主要检查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的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有无疏忽引发的错误,资产是否安全完整,计划是否完成,政策是否遵守等。这种会计导向型的内部审计在目前所开展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属比较好的。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所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基本是按照领导的意图随意开展,既没有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也没有按照规章操作,因而常常使内部审计工作陷入无序状态之中,如超出职责范围审计、操作程序违规、审计方法和手段不当等,从而既影响审计的效率效果,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的产生。

二、解决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措施

1.通过综合手段,提高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要把审计与强化内部经济监督管理联系起来。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行政发文、政府审计、财政监督等手段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职工、财务人员、具体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者对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不断拓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路子,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保驾护航,服务本部门、本单位中心任务的作用。

2.建立健全独立的内审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搞好系统内部审计的基本保证。在对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实施改革的时候,我们不能强行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都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各行业的行政事业主管部门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如果行业主管部门都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势必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应强调与其它职能部门相对独立,特别要求的是与财务、纪检、监察部门分设,不能有行政隶属关系,内部审计机构要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3.正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落脚点,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部门或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其各项财务收支行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根据这种定位,衡量内部审计工作成效的标准,也主要应看其在定位点上的作用发挥得如何,而不能单纯地看查出了多少违纪违规问题和多少违纪违规金额。行政事业单位要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思想从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审计工作中所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向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立足于帮助,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恰当作出处理和给出建议。要正确地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只讲监督不讲服务,也不能只讲服务不讲监督,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

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做到按章开展内部审计。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经法规建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熟练地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规范;其次,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及责任制度,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

5.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通过实施“三个结合”不断改革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即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既从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要求出发安排审计项目,又在审计若干具体项目后,综合加以分析,找出共同性或倾向性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规范单位财务收支行为提出建议;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恰当进行处理,又要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从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等方面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使之不再有重复发生的可能。

6.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品德好、业务精的内部审计工作队伍的目标,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不断总结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等途径,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适应新形势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妥善解决好他们的激励、待遇等问题,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严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入口质量关,要把那些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较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较强的、为人正直的同志调整到内部审计岗位上来;三是要抓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工作,与财务人员一样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和后续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内容,增强业务技能,以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四是要明确审计人员职责,严肃审计纪律,审计部门是监督部门,这决定

第四篇:内部控制工作方案, ,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

为进 1 步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特制订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以下:

1、充分认识实行内部控制规范的重要意义 实行内部控制规范,是加强单位经费监管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各项工作制度的必定要求。要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认真贯彻落实内部控制规范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2、实行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原则 (1) 重视系统性。认真分析当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对比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加快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特别要做好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重大风险的控制。

(2) 重视有效性。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科学公道,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有益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3) 重视时效性。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变化和管理要求的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

3、实行内部控制规范的主要任务 (1)梳理各类经济活动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内容。按内部控制规范要求,根据单位职能,对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等各项业务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明确各项业务的目标、范围和内容,将各项业务中的决策机制、履行机制和监督 机制融入到业务流程中 ?

的每一个业务环节,并依此细化各个环节的部门和岗位设置,明确范围和分工。

(2)分析经济活动风险,肯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分析要从各项业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应用多种手段进行风险

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依照各项业务肯定具体的风险点。风险评估的内容既包括组织机构设置,又包括业务层面本身的各项业务流程。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制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时,要注意与相干制度的衔接,并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各项管理工作,实现决策、履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侧重在 4 个方面构成制衡机制:1是建立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2 是规定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3 是建立预决算、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部门和岗位间的沟通调和机制。

(4)提高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信息的同步集成,改变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分块管理、信息分割的局面,实现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整合集成在统 1 的平台,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可靠、完全。

(5)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将内部控制建设和实行情况纳入平常监管范围,并将其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4、实行内部控制规范的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责任。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行负责。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牵头做好内部控制规范的组织实行工作,公道肯定本单位内部财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完善工作机制。根据内部控制规范实行要求,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肯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建立领导负责、责任部门主抓和相干部门调和的内部控制规范实行工作机制。

(3)加强宣扬培训。要加强宣扬培训,让内部控制的理念深入

人心,构成重视风险防范、强化责任意识的内控文化,构成“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全员参与”的内控制度建设环境。

第五篇:进一步加强政府机关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单位、部门:

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根据《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和有关法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督和评价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是促进完善内部治理的活动,是各级政府、部门、单位监督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加强权力制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深刻认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完善治理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水平

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规定》要求,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科学确定本部门、本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和重点。要逐步从单纯的查错纠弊向促进提高单位管理水平转变,从单纯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风险评估、绩效审计转变,从监督型向监督服务型转变,更好地为本部门、本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服务。

(一)突出内部审计工作重点。一是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经济活动情况开展审计;二是以揭隐患、促管理为目标,积极开展管理审计、风险评估和绩效审计;三是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四是根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要求及审计机关的委托,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领导人员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促进领导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五是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审计,规范投资项目管理,保证建设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六是对本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事项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等。

(二)注重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内部审计的实施程序,应当依照内部审计准则、职业规范和本单位的相关规定执行。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应以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积极尝试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等先进审计技术方法,推动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审计整改。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明确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整改第一责任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被审计单位应当及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书面告知内部审计机构。单位对内部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应当及时分析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

(四)强化协作配合和结果运用。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加强与巡视巡察和内部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其他监督力量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内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应当作为考核、任免、奖惩干部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审计机关在审计中,特别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审计中,应当有效利用内部审计力量和成果。

三、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

县审计局要切实履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职责,设立内部审计指导机构或指定内设机构和专人负责内部审计指导工作,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推动内部审计在促进单位规范管理、完善内控机制、防范风险和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作用。必要时,可以向内部审计自律组织购买服务,为实现审计全覆盖创造有利条件。

(一)县审计局应当依法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县审计局要采取日常监督、结合审计项目监督、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情况等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将单位是否建立内审机构或配备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审计机关对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内容。对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存在问题的,审计机关应当督促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及时进行整改并书面报告整改情况;情节严重的,应当通报批评并视情况抄送有关主管部门。

(二)县审计局应当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县审计局要通过业务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并结合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检查和评估的内容包括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内部审计所遵循的审计规范、内部审计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等。通过检查和评估,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业务指导意见,帮助内部审计机构规范质量管理,提高业务质量。

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自律组织作用

内部审计自律组织是联系各部门、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桥梁与纽带,在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下,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管理、服务、宣传、交流”的职能,促进和推动我县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一)加强业务培训。重点抓好内部审计工作分管领导和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为对象的高级管理人员提高班、广大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及计算机审计培训。要保证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培养内部审计人才。

(二)开展理论研究。内部审计自律组织要发挥人才优势,组织开展内部审计理论研究。重点研究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及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等课题。对内部审计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为企事业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服务。

(三)总结交流经验。内部审计自律组织要做好内部审计经验推广工作,及时总结并大力宣传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要积极搭建交流推广平台,组织开展专题交流、行业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要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积极支持内部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内部审计工作,听取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汇报,及时审批审计工作计划、审计报告,督促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的落实;认真解决本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部审计机构必要的处理、处罚建议权。内部审计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单位预算予以保证,并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内审人员,应当在本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应当在企业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国有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总审计师协助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机构。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地方金融机构、有二级核算单位的机关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私营企业和国有资本不占控股地位或不占主导地位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根据内部控制的需要,原则上也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三)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各部门、单位应当严格内部审计人员选用标准,支持和保障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各项业务培训和岗位资格、后续教育的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审计、会计、经济、法律或管理等工作背景。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认真履职、成绩显著的内部审计人员,由所在单位予以表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外人士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党外人士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