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2022-04-2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话教学中高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对话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原则,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的双向沟通合作,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教学过程、感受历史知识的一种理解方式,是学生对学习的历史概念、历史事实等知识的反思。

对话教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篇1:

探究高中历史对话教学中的高效有序课堂

摘 要: 对话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往“独白式”的教学方式来说的,指的是老师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贯彻,我国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对话式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很大应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构建高效有序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对高中历史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对话教学 高效有序课堂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记载,对过往发生的事件的记载,是现代人类探索社会发展历程的首要途径。新课改对人文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历史教学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实行对话式教学不但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和老师之间也可以进行友好的探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知,对话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对话式教学在历史课堂上的应用和当下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传统应试教育中老师为主角,学生为附庸,基本都是老师一个在讲台上唱独角戲陈述知识点,学生在下面被迫理解和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与对话式教学模式相反的,它是“独白式”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时质量和接受的速度相对受到影响,从而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逐渐转换为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把“独白式”教学模式替换出来。虽然当下已经一定程度地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模式,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老师运用对话式教学模式时过于形式化。

由于老师长期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还是无法快速地从中抽离出来,转换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尽管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对教学质量和效率来说,还是没有得到较明显的改变。因为老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按照对话教学方式和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并没有真正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授和指点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自然是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为老师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对话式教学方式的关键。

(二)对话内容广泛,缺乏针对性。

开展对话式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鼓励师生彼此间有更多的交流,相互倾听心声,让学生感受到友好、没有压力、没有束缚地学习,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师生的感情和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但是同时也要把握好一个度,因为历史教学的内容较宽泛,没有明确的界定,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重点拓展,有针对性。在教学中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很容易产生偏差,脱离教学的轨道或者是笼统地带过,失去对话教学的意义。

二、构建高效有序的历史对话教学的对策

其实要构建一种高效有序的对话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并不是说只有一方努力就够了,而是要两者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推动,老师也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变自己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素养与教学能力,从而更符合对话式教学要求。

(一)将对话式教学真正的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建立高效有序的课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虽然有较广泛的应用对话式的教学,但是比较形式化,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的对策是将对话式教学方式真正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从而打造高效有序的历史教学课程。历史是对过往已发生的事情的记录,是一种对远久事情的情境再现,因此,为了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有必要融入当时的历史背景意境,从而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当时的宏伟壮观,以此引起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更好地更快地融入课堂对话教学。比如,在对《法国大革命》进行讲解、阐述其背景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片段和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壮观和感染当时的气氛,从而更快地融入,并在音乐中不断探索,放飞自己的思维,感受拿破仑的英雄气魄,探讨君主立宪制统治。

(二)提取有价值的探讨话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

要构建有序高效的对话,就要准确地把握有价值的话题,从而根据话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一个话题,直接影响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效果。一个好的话题是一个高效有序对话教学的开始,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发散学生的思维,老师不要不断地积累经验,而要善于发展对教学有利的话题,为学生提供“对话平台”。对话式教学的意义所在是在对话教学过程中优化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一个有价值的话题非常重要。比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中,要提出有价值的话题,如火烧圆明园、虎门销烟、林则徐等话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做进一步的引导,对提出的话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

三、结语

对话式教学模式还在不断发展和深化,要构建一个有序高效的历史对话教学活动,就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尝试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因为在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不断做出改变,找出适合当下教学模式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学生也会相对得到提高,向着全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琴.构建高效有序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2,9(01):96-97.

[2]生.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01):22-23.

[3]才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进行反思性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02):06-07.

[4]月清.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反馈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0,5(05):31-32.

作者:顾小静

对话教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篇2:

对话教学策略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

摘 要:“对话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原则,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的双向沟通合作,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教学过程、感受历史知识的一种理解方式,是学生对学习的历史概念、历史事实等知识的反思。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对话意识 问题意识

一、对话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意义

对话是一种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达成默契,形成“意义溪流”的黏合剂,是人们认真倾听与真实表达从而使真理脱颖而出的深层机制。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看,“对话”可以划分为与客观历史的对话、与观念历史的对话、与历史学习者的对话三类。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话教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目前还不够成熟,关于对话的涵义有多种理解。不管何种理解,都突出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对话教学看成是建立在教学的多主体之间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交流基础之上的教学形态。

传统历史教学也有对话沟通,但这种对话的内容以教师预先设定的问题为“框架”,学生的回答必须在这个“框架”内,这种对话沟通使学生在思维、情感、体验等方面缺乏交流融合、主体建构、认同感,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认识和积累知识,还要使学生具有总结、归纳、推理等能力和运用这些能力的机会。如何在课堂上运用“对话教学”这种手段,本文从“与历史学习者的对话”这个角度入手,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对话教学需要学生具有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一个人面对认知对象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意识。历史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历史知识的静态占有,还需要动态的思考过程。

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节课中,由于历史时间跨度较大,概念较多,课时紧张,成为学生和老师比较头疼的一课。教学中我针对三个目录分别提出三个问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是为了解决什么矛盾?中央政府通过设置哪一级别的官制,解决这个矛盾?二、君主专制的演进这一目录讲的是哪一对矛盾?皇帝又是通过改变哪一级别的官制,解决这个矛盾?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包含了一个隐藏的问题,即是为了加强皇权还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这三个问题的解答都是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个核心概念,从而使学生明白了,中央通过改变地方官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实现了对相权的削弱;而选官制度的变化则是把选官、用官的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隐含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学生学习历史的思路顿时打开,摆脱了机械式的记忆,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节课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内阁的性质,我提出一个问题:明朝内阁权力的运行机制是什么?此问题一出,沉闷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前面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但是内阁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学生并不清楚,只是从课文中画出一些关键词,如票拟权、批红、司礼监等。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内阁→皇帝→司礼监→内阁。看到这幅图学生恍然大悟,也就理解了,内阁机构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独立的权力系统,它只是皇权的附属物。

在学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制度时,由于知识背景的遥远、历史概念的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往往是死记硬背三个改革家的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置两个问题深化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这三位政治家改革措施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概括指出这些举措是从哪两个角度来解决核心问题的?”问题一抛出,学生就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起来,第一个问题很快就被学生自己解决,即“如何削弱贵族特权和扩大平民权利的问题”,但第二个问题,学生没能回答出来,不过此时学生思维的火花已经被点燃,课堂气氛已经被激活,学习的兴趣产生。借助这样的“对话”,学生被拉回到学习的中心地位,变为主动学习、思考,并可能提出问题的创新者,历史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动态局面。

三、对话教学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

著名学者袁振国说过“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提不出问题,学生没有问题”。而“对话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释、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并能自己提出问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看,考试成绩和学生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试题重视基础和灵活性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所以知识面宽、会思考分析,会举一反三、会提问的学生在以后的高考中越来越有优势。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问、自主领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参考文献:

[1]李森,伍叶勤.有效对话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5).

[2]陈蒋平.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7).

作者:黄东奎

对话教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篇3: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应用探究

【摘要】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用于多个阶段的多科教学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引领学生全面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应用对话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应用为探究对象,同时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对话教学

基于本质上来说,对话教学具有显著的民主性、开放性特点,可促使师生双方均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包括多种形式的对话,像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生本对话等,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寻求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营造良好课堂环境,吸引学生主动对话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教师首先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历史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对话交流中,使其进入到一定角色中学习与认知相应的历史知识,降低他们的理解难度,从而实现对话教学的目标。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营造课堂对话环境时,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等方式,或者采用语言艺术,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提升历史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充满好奇,主动与同学和教师对话。

比如,在《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日本侵华的原因、步骤、暴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等。引领学生自主通过网络渠道搜集和查阅有关的历史资料,在脑海中产生初步印象,之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与讨论,吸引他们主动对话,各自发表个人对抗日战争中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与认识,渲染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其在对话中更好的认识与学习历史知识。当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视资料,为高中历史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他们在对话交流中产生无限学习热情与动力。

二、教师转变角色定位,加强学生对话交流

高中历史知识较为深奥难懂,假如纯粹讲解理论知识,将会导致课堂氛围变得异常枯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质量。教师需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在对话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增强师生间的情感,在相互信任与理解中展开教学。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在对话交流中消化和吸收历史知识。

例如,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时,教师可设置一系列较为真实的话题只组织学生对话和讨论,包括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和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与意义;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等。引导学生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因、经过、结果与意义,分析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从而更好的认识这一历史事件。同时,教师需在课堂上增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领他们用心思考这些历史问题,从深层次角度解读与分析历史事件。并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与观点,充分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学习需求,再结合教学实情灵活调整教学形式与对话方式,提升师生间的默契。

三、运用小组合作模式,改善对话教学质量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要想推动对话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教师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班内学生合理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一起探索历史知识的奥秘,指引他们寻求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不过高中历史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小组,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等。并设置小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共同学习和探究历史知识,以此改善对话教学的质量。

诸如,在教授《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他们“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学习和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效果,发展其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人物的对话讨论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其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之后,教师让不同小组讨论对话学习的感受,并做好总结和归纳工作,深化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知,从而将历史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降低他们对历史课程的学习难度,改善对话教学质量。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基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应用对话教学,为他们提供充裕的学习空间,使其主动研究和探索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在多个环节融入对话教学,引领学生在对话中深入理解历史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沙玉明.高中历史课堂中对话式教学的应用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25):77.

[2]马英.构建高效有序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2):26.

[3]孫志国.试分析如何构建高效有序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129-130.

作者:温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完善经济体系化危为机论文下一篇:枢纽布置下工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