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论文

2022-04-3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蓬勃发展,引发了笔者对银行经营战略、风险控制、社会环境的一连串思考,通过采取统一经营战略、推出个性化的营销、分散和规避风险、优化社会环境等措施,促使我国个人信用卡业务的良性循环发展。

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当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大,消费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目前,信用卡业务已成为了国内各大商业银行重点发展个人信贷业务之一。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的使用量越来越多,逐渐当前市场经济下商业银行的又一个新的潜力巨大的利润增长点。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信用卡业务丰厚的盈利的背后,也暴露了商业银行运作的许多问题和信用卡业务蕴藏的风险。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当今信用卡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用卡;坏账;风险

近年来,我国的各许多商业银行都把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发展业务中最有潜力的个人金融业务进行开发和建立,商业银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的资源到个人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希望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连续多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卡数量一直逐渐攀升,随着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卡数量的急剧增长,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提供成长和盈利的发展空间,促进持卡居民的消费不断上升,但是同时随着各个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卡规模的扩大,也出现了许多如恶意透支、信用卡套现、信用卡欺诈等恶性现象,而且许多银行因为争夺信用卡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出现了银行间的不理智的恶性竞争。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速度的加快,信用卡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凸显出许多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重的严重问题,威胁商业银行的良性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将信用卡作为消费信贷的一种工具和形式一直保持快速的发展。因为信用卡本身具有先消费的特点方便消费者,随着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信用卡消费已经逐渐成为大多数民众进行日常消费和支付结算以及许多商品的消费信用借贷的重要工具了,由于信用卡的发行和使用的确为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而且现在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卡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除了原来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之外,目前市场上还有商业或其他服务业发行的零信用卡或者旅游娱乐卡等。自从2010年开始的数据就显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当时总计1577亿元,目前信用卡贷款总量最高的依然是工商银行,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行量与日俱增,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发行量已经接近2.4亿张,信用卡的交易金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使用信用卡消费促使发卡机构贡献的国家税收增长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基本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发展,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但带动了我国制造业和IT等行业的专业化服务,同时极大地刺激了我国国内经济的需求的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而且潜力较大,但不论是在与国外成熟信用卡市场发展比较还是从自身发展现状,都可以看到我国商业银行除了信用卡发行数量具有优势外,在许多方面依然存在很大差距,金融风险隐患较多。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

1.信用卡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虽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信贷金额和发行量增长迅速,并且信用卡消费给我国消费者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近几年我国的有关于信用卡的欺诈案件也逐渐增加并且涉案金额越来越大。造成目前信用卡业务违法行为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目前在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这么久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遵循的依然是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1月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很显然,时至今日该管理办法相对于我们日益迅速发展的经济需求已经明显滞后,许多新产生的信用卡使用中的问题及违规行为如信用卡的非法套现等找不到合适的法律法规实施监督和管理。而我国的银监会只是针对信用卡的发卡程序中对客户评价标准和方法等方面做了简单的规定,并没有实质性的对信用卡的监管出台适合的新的规章措施。再加上现行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与《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因为法律级别和效力都比较低,对许多信用卡业务的市场参与者的准入及权责等都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其实在西方国家使用信用卡套现的行为也是合法的,但在我们国家这是绝对不行的,并且被认定为是违法行为,其实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商业银行的收益。在西方国家,如果信用卡的持卡客户真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无法偿还信用卡借款,就可以依法申请进行破产保护,但是在我们国家,承担巨大的信用损失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都体现和暴露出我国个人信用系统的不健全不完善,信用卡使用的相关法规不健全。

2.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使用率比较低

尽管表面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行数量增长巨大,但真正信用卡的使用率是比较低的,存在许多所谓的睡眠卡。长期以来许多的国内商业银行将信用卡的发行数量作为对行内员工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因此大多数商业银行因为过于关注发行信用卡的数量,造成了现在一位客户持有多张信用卡的重复发行现象,还有由于员工为了完成绩效指标拓展许多不符合发卡标准条件的持卡客户,或者只是简单的将信用卡发出,并没有真正的使用。由于之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走产业化道路,大量商业银行为抢占信用卡业务的市场份额,不惜重金,不顾风险盲目的扩大信用卡的发行范围,再加上民间对信用卡透支型消费的过度宣传,致使目前大量的持卡人以卡养卡的现象,形成了巨大的不使用的睡眠卡持有者群体。不但从商业银行角度浪费了商业银行的大量财力,而且也成为引发未来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危机的根源。

3.国内商业银行恶性竞争严重

在我国目前的信用卡业务只有商业银行才有权利发行经营,但商业银行间过于看重信用卡业务的高额收益率,导致国内商业银行内部的恶性竞争也异常激烈。再加上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缺失,也没有十分有力的金融监管体制,导致出现恶性竞争恶性损失的恶性循环。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只有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让发卡机构从中获利。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发行500万张在理论上就可以实现保本经营。但是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盲目追求发卡的数量增长,为了获得更多的持卡客户,不惜提高发行信用卡的成本,不惜降低信用卡持有者的审批标准条件,把信用卡推广的业务甚至外包给许多新出现的专业公司,进行上门的办卡销售服务,不难看到在许多街道和大街上到处是商业银行办理信用卡业务的宣传柜台。许多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多客户还将赠送礼品作为吸引客户办卡的手段,增加了大量的信用卡办理成本,导致将来出现大量的睡眠卡,埋下了极大的信用卡风险安全隐患。

4.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不完善

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正凭着自身使用灵活、方便快捷等特点,渗透入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热衷的消费信贷重要形式。但随着信用卡的普及加快,信用卡业务带来的相关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多,给客户、给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目前,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中面临的风险主包括由于信用卡客户的资信水平低、经济状况恶化,还款能力差引发的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信用风险;还有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操作过程中遭遇的操作风险,由于银行自身管理问题导致操作业务人员操作违规或者疏忽,给不法分子进行信用卡恶意透支或欺诈行为的可乘之机;或者是信用卡持卡客户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由于自己没有良好的信用卡使用习惯,如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或者信用卡的操作不当,带来的操作风险,引发客户经济损失较大,同时也给发卡商业银行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

5.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卡业务缺乏异质性服务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行部门在金融市场的营销方面,传统观念影响太大,业务和产品的创新太少并且没有新意,缺乏对真正的目标客户的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使得业务产品不能充分掌握客户的需求变化趋势,明细分产品设立不足,吸引力也无法持续。这么久以来,没有形成真正的信用卡品牌,所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同质化严重,没有创新,没有自身的特色,客户严格来说在哪里在哪家商业银行办理使用的信用卡业务没有区别,导致我国大多数的信用卡持卡用户的冷漠态度及不关注。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持续发展的对策

1.继续出台完善有关信用卡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定要确保商业银行的经营有序进行,以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和依托,拓展和发展信用卡业务。在原有相关法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尽快完善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因为长期以来我国有关信用卡业务方面的立法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是比较落后的,长期以来,我国的信用卡市场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信用卡欺诈行为、恶意透支等不法行为充斥市场,致使信用卡的消费者权益长期得不到保障,严重的削弱了信用卡业务的拓深,因此,我国政府要通过法律形式,明确欺诈风险、信用风险的主要承担责任机构;信用卡发卡机构的统一包括授信资格、还款期限、还款滞期利率等信用卡的行业标准以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学习先进的西方经验,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实际的信用卡担保制度,规范信用卡使用行为的同时为信用卡业务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2.加大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健全,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个人的信用数据都比较分散、信息不透明。因此,在我国信用卡业务日益发展过程中,良莠不齐的各种各样的信用中介机构广泛大量存在的情况下,要通过建立专门的全国性的个人信用数据体系,实现信息的透明公开同时,资源共享。并成立完善对这些金融信用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避免出现人为造成的信用卡信用风险隐患。同时加大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监管力度,对信用卡金融风险大,损失多的商业银行进行信用卡数量和金额的限制,促进该业务的良性发展。

3.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业务的流程操作

在商业银行发展信用卡业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大对信用卡业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售人员、业务办理人员的业务的素质方式,规范信用卡业务的标准操作流程,从而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同时尽快统一各个商业银行关于信用卡发行标准、持卡人的资格及对信用卡持有人的担保措施、在发生信用卡透支风险或者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后银行如何保证能够收回资金,将损失和风险降低到最小的方式方法。

4.加大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营销力度

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销售及营销宣传的加强,帮助更多的消费者转变客户的消费观念,变更多的睡眠卡为激活卡,提高信用卡发行后的使用率,并且要通过宣传方式引导帮助消费者建立或者形成良好的信用卡使用和消费习惯。其实寅吃卯粮的透支习惯并不值得提倡,充分了解信用卡使用的真正意义所在,改变我国原有信用卡错误的消费观念。同时为了有效地提高发行后的信用卡使用率,最好由信用卡的发卡银行,定期对消费客户进行细分,不是单纯的年费收取方式强制使用,可以使用奖励或者消费积分等营销方式吸引,从而使得信用卡的使用效率提升,吸引客户的持卡消费。

5.拓宽信用卡增值业务,提供更多异质化服务

目前商业银行针对信用卡业务的同质化经营严重,但事实上,不同的客户消费群体,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对不同客户进行不同的持卡客户定位。虽然信用卡业务是靠实现规模化经营才可获利的业务,但是只有发卡量或者消费额,但呆账死账和坏账严重,并不能实现信用卡发卡银行的经济效益。不考虑消费客户的群体不同的消费持卡需求,同质化的金融服务,必定越来越无法满足多变的不同定位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影响信用业务的收益率实现。同时对于特别的潜在客户,其实商业银行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地出台特殊的针对性的营销模式和业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为其提供更多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6.加强风险管理,防范信用卡风险

首先,降低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操作风险,比如强调引导信用卡的持卡客户进行安全性较高的密码设置,避免使用生日、身份证号码等简单容易猜测的数字作为信用卡的支付密码。在使用ATM机时,一定保持高度的警惕,冷静处理突发事件。同时加大对信用卡的持卡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要求督促其按照规定步骤,进行信用卡网上交易,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风险,通过对持卡人加强安全使用信用卡的知识宣传,提高持卡人风险的防范意识。还要通过加强信用卡监管中的网上支付系统监管,对网上交易系统的通行证检测或者交易的保证书等进行定期更换和系统更新,从而降低网上犯罪的可能,同时要开展并加大对实施网上支付系统欺诈犯罪分子的打击和惩罚力度,对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四、结束语

既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作为经济全球化必然产物,并且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也对提升我国经济幅度起重要促进作用,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和障碍,都是可以并且一定要克服改善的,通过完善立法、加大宣传等各种措施实现促进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快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罗德.我国信用卡产业发展应把握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金融,2010(15).

[2]杨绘宏.我国信用卡市场现状与发展举措[J].中国信用卡,2010(16).

[3]赵霞.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研究[J].新疆金融,2009(9).

[4]曲晓.关于当前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展策略的几点思考[J].企业导报,2010(6).

[5]魏鹏.后金融危机时代信用卡产业发展探究[J].中国信用卡,2010(14).

作者简介:赵壬荷(1991- ),女,辽宁省大连市人,渤海大学经法学院经济学专业

作者:赵壬荷

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论文 篇2:

对我国商业银行拓展个人信用卡业务的思考

[摘要] 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蓬勃发展,引发了笔者对银行经营战略、风险控制、社会环境的一连串思考,通过采取统一经营战略、推出个性化的营销、分散和规避风险、优化社会环境等措施,促使我国个人信用卡业务的良性循环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拓展信用卡业务

作者:马顺英

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论文 篇3: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探讨

近年来,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随着消费市场扩张而呈井喷式增长。我国在此业务领域的起步时间相比国外信用卡业务出现的时间较晚,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也相对薄弱。为了更好地防范信用卡业务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开展有效的信用卡业务风险审计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审计方式方法创新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对同业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或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当前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在万物互联的浪潮下,向数字化转型趋势明显,从线上到线下链接场景、资金、流量,满足了客户多元化的场景金融需求,成为商业银行竞相角逐的业务增长点和战略制高点。伴随着信用卡业务的飞速发展,其资产质量水平、业务风险是否在合理水平,也备受关注。尽管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已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但鉴于信用卡业务中运用了诸多信息科技且其风险较为复杂,部分商业银行因缺乏充分的审计资源,尝试借助外部审计以提升业务的审计效果,但此方式通常只可以在短期内有效。为了促进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与风险管理能力并行发展,应积极利用内部审计途径,提升商业银行业务风险抵御能力。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内涵和特点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内涵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中对内部审计进行定义。立足于对内部审计定义的延伸,本文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定义成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式,审查评价和督促改善信用卡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内控合规,确保信用卡业务能够稳健运行及价值提升的监督、评价、咨询活动。为更好地防范信用卡业务经营风险,需要对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全流程进行掌控,通常围绕业务发展中的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潜在风险点,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预警职能。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特点

1.综合性

信用卡产业和服务日益丰富多样化,是一个涉及诸多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同时信用卡具有方便快捷、享受免息期、可循环使用、使用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等特点,已然成为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借助发卡、授信,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中融入信用卡,因而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所以,在就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展开审计时,需要对复杂多样化的因素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这就对信用卡审计人员的分析能力以及知识面提出较高的要求。

2.延伸性

信用卡业务除了内部经营活动之外,同时业务的多个环节涉及到第三方单位合作。比如,发卡营销阶段的电话外呼、征信审批阶段利用加密狗,借助三方平台系统查询车辆登记信息,收单阶段POS机外包第三方、不良贷款处置阶段委托专业催收公司进行催收等,这些活动决定了信用卡业务审计除了要对内控合规进行评价外,还要延伸监督持卡人的消费资金安全性、评价外包工作的风险管理情况。

二、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期,经济增速变缓,信用卡业务在经济高速发展期隐藏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加之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加快推进信用卡的数字化进程,增加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的隐蔽性、专业性及规模化。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审计存在滞后性。在当下信用卡业务潜在风险问题逐渐暴露的情况下,部分商业银行仍运用传统的事后查错纠弊的审计方式开展信用卡業务审计,这种模式下的审计缺乏风险预判能力,弊端明显。在大数据分析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未能探索运用数据驱动促使内部审计转型,未能创新成立专业内部审计团队开展信用卡业务专项审计,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控得不到有效提升。

其二,审计方式方法有效性不足。信用卡业务在发卡量、业务渠道、合作商户、交易量等方面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若根据传统业务审计方式单纯采用样本统计抽样或经验抽样,无法对海量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由于抽样的偶然性,极易遗漏非抽样样本的风险点,难以满足信用卡业务审计需求。

其三,大数据审计人才欠缺。信用卡业务作为当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发力点中,迅速应用了金融科技新技术,因此便携式发卡机、网络虚拟卡、营销APP、智能审批等,在商业银行日常信用卡营销、准入等环节被广泛运用。内部审计人员在面对多源头、跨业务及类型复杂的信用卡数据处理时遇到了较大的挑战,既精通信用卡业务又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审计人员较稀缺,难以有效识别和监控信用卡业务业务风险,发挥审计的前瞻性作用,一定程度影响审计的质量。

三、开展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的有效措施

(一)借助信息系统对业务流程进行审计评价

信用卡的全生命周期流程均借助业务系统进行处理。一线营销人员借助系统向后台传输信用卡申请资料以及集中处理影像扫描信用卡,前后台的分离确保了作业流程的规范性;信用卡审批环节,后台征信审批人员不再单一通过电话方式核实,而是借助互联网数据对申请人的资信情况进行比较核实。系统化的处理使得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数据系统开展审计,如调出征信审批人员作出资信判断和放款额度的整个操作流程,审核经办人员处理过程中审批操作是否合规,审批额度是否合理,审批流程是否正常。尤其是在信用卡进入不良后,审计人员通过信息系统梳理评价整个处理流程,依照规定进行认责。

(二)实施非现场持续监测以提高审计效率

当前,信息计算及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银行系统之中,非现场审计在银行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信用卡业务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蕴藏着信用卡业务的运行情况,在非现场监测过程中,审计人员可灵活应用各类仓库数据以及计算机分析软件,采取数据获取、数据需求分析、数据验证、生成风险清单等数据审计流程,对业务进行全面的分析。例如结合审计模型对信用卡客户进行重检,动态掌握持卡人的信用状况变化,精准预测信用卡违约率,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挖掘和管控能力,为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审计提供新视角。

(三)通过现场核查验证风险线索并获取审计证据

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数据信息变化性极强,只借助后台数据分析不能全面了解业务经办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现场核查验证风险线索。在前期非现场审计阶段,运用数据审计系统的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异常数据定位后,审计人员带着关键线索到现场开展核查,可以有的放矢地与经办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结合观察经办人员平时的工作及对其他工作人员的提问来验证风险线索并获取审计证据。通过与经办人员的交流等现场核查工作可以了解到隐藏在数据系统下的种种问题,短时间地反复交流可以获得直接反馈,了解更多的细节形成完整的审计报告。

(四)跨领域跨专业综合分析以确定控制薄弱点

在信用卡业务审计中,可以综合结合担保、反洗钱、信息科技、产品创新、电子银行、个贷产品、企业信贷等其他业务领域进行交叉分析,提高问题发现率。比如,在审计信用卡分期付款的过程中,存在批量办理信用卡后借助企业经营渠道进行套现;部分分行和担保公司一同对汽车专项分期业务进行办理,操作风险较大;信用卡五级分类调整缺乏准确性,对银行整体的资产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信用卡额度调整缺乏系统刚性控制,容易造成较大操作风险等。跨领域跨专业的思维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一个领域的业务流程和制度规定,而且需要对相关业务领域的制度和流程有所了解,才能通过对不同的管理要求加以比較分析并找出控制薄弱点所在。

(五)多渠道收集同业信息以拓宽审计视野

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除了对内部运营全流程中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经营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同业信息分析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评价与同业之间的差距,分析内外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改善建议。收集信息包括同业相关产品信息、业绩考核指标、业务渠道、营销活动等。其中产品信息主要指产品类型、产品定价、产品盈利结构、客户权益等;业绩考核主要指资源投入程度、客群拓展考核、资产质量管理等;业务渠道主要指渠道建设情况、与第三方合作情况等;营销活动主要指优惠活动开展、特约商户体系建设情况等。

(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数据分析技术运用能力

大数据分析技术人才是推动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关键。首先,需提高内部审计人员队伍整体的数据审计能力。可以成立内部审计部门数据分析技术学习小组,建立自学与培训相结合、学习与项目相互融合、运用成果纳入绩效考核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适当开设大数据分析培训班,聘请大数据分析方面的专家进行授课,拓宽数据分析领域的视野,提升数据分析技能。其次,以审计人员的业务主攻方向以及专业特长为切入点,对审计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使人员专家化以及机构专长化的目标顺利实现,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为确保信用卡业务的规范化和持续化发展,不仅需要外部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更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内部审计部门作为风险管控的第三道防线和实现自我监督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必须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创新信用卡业务的审计模式,彻底穿透信用卡业务的实质风险,进一步提升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揭示能力和管控能力。同时加大内部审计环境建设力度、搭建大数据平台、构建以学促审的持续学习机制,不断强化信用卡业务内部审计管理。如此,才可以促使内部审计对信用卡业务良性发展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作者单位:顺德农村商业银行)

作者:蔡冰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前列腺切除术后护理论文下一篇:海洋体系行政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