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2022-09-10

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500mL) 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影响产妇健康并危及产妇生命, 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一旦发生, 医护人员应立即查找原因, 密切观察病情, 保持镇静, 有条不紊、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现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20~39岁, 孕周34~42周。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26例, 胎盘因素8例, 软产道损伤3例, 凝血功能障碍1例, 复合因素1 例。通过及时抢救、准确治疗、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2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随着“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的改变, 健康领域的认识观发生了变化, 强调了心理因素对健康影响的重要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心理和精神往往受到较大的伤害, 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 表现为情绪紧张、焦虑、烦躁不安, 无助,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家属应陪伴产妇身旁, 耐心倾听其诉说不适感;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 针对每个产妇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心理疏导。

如产妇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 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情绪波动过大, 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导致宫缩乏力, 增加产后出血。

焦虑、抑郁可导致宫缩乏力, 强烈的宫缩反而又增加了产妇的不安情绪;分娩过程产妇往往大喊大叫, 体力消耗过多, 极易疲劳而导致产程延长;产妇精神紧张、恐惧还可导致不协调的宫缩乏力, 胎先露下降缓慢甚至停滞。同时还可引起胎儿窘迫。因此要及时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 使产程正常, 减少宫缩乏力等因素出现的机会。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3 产后出血的预防

(1) 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 监护不宜妊娠者与早孕时终止妊娠。对具有较高产后出血危险的产妇及早做好准备工作。这类产妇包括:多孕、多产及多次宫腔手术的;高龄初产妇或低龄产妇;有剖宫产手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史;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畸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糖尿病、血液病;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有宫缩乏力产程处长, 行抬头吸引, 特别是并用宫缩剂更需要注意;死胎等。

(2) 各产程的护理。第一产程, 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的变化, 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 如需手术做好术前一切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使用催产素要专人守护, 认真仔细观察滴速、胎心、宫缩情况。注意产妇休息、饮食, 避免产妇过度疲劳和产程过长, 必要时可酌情肌注哌替啶, 使产妇有休息机会。重视第二产程处理, 要多注意胎心变化及科学接生, 有效保护会阴, 防止软产道损伤, 胎儿分娩后注意监测阴道出血量。指导产妇正确、及时控制腹压, 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者, 应安排有业务能力较强的医师在场守候。认真保护会阴, 有会阴手术指征者适时、适时做会阴切开。规范接产技术操作, 正确引导胎头及胎肩顺利娩出。对已有宫缩乏力者, 胎肩娩出后即肌注宫缩素10u并继以静脉滴注缩宫素以增强子宫收缩, 减少出血。正确处理第三产程, 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 不过早牵拉脐带, 胎儿娩出后可等待15min, 等胎盘自然剥离征象出现后, 轻压子宫下段及轻轻牵引脐带帮助胎盘、胎膜完整娩出, 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或血肿。检查子宫收缩情况, 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 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 如口渴、打哈欠、眩晕、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急促、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 应及时查找原因, 并对症处理。

(3) 加强产后2h监护。胎盘娩出后, 产妇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h。产后2h是产后出血发生高峰期, 一般80%发生在产后2h内, 故应重点监护, 密切观察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不能忽视12h以后的出血情况, 应向产妇交代注意事项, 及时巡视病房, 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失血较多尚未有休克征象者, 应及早建立良好的、有效的静脉通道, 以快速补充血容量, 其效果远较发生休克后再补充同等血量为好。切实做到“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允、早开奶, 通过新生儿及早吸允奶头, 引起子宫反射性收缩以减少出血。

4 产后出血的抢救

产后出血易发生休克, 一旦发生休克, 护理人员一定要冷静、镇定, 采取平卧、保暖、吸氧、积极促进子宫恢复的同时;立即采血、配血, 精确测量、记录出血量;使用留置针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迅速补充血容量;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表情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效及时吸氧, 流量为4~6L/min, 观察疗效;如面色、指甲红润, 呼吸平稳;按摩宫底, 刺激子宫收缩。协助医生完善各项检查, 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休克纠正后, 应安慰产妇安静休息, 鼓励并协助产妇进食, 2h后无异常, 患者可返回病房。

5 健康指导

产妇返回病房后, 护理人员应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 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 并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根据情况鼓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多进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如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 注意少食多餐, 适当运动。在病情许可时, 尽量坚持母乳喂养, 刺激子宫收缩, 尽快排除恶露, 加快子宫恢复。同时, 产褥期产妇注意保持外阴卫生清洁、预防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39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2h是产后出血发生高峰期, 一般80%发生在产后2h内, 故应重点监护。结论 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 加强产前、产程和产后的监测与护理, 并对产妇进行健康指导, 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24~227.

[2]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461~46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10209工作面优化设计应用研究下一篇: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