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分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应从建设高校廉政文化法规制度体系、构建权力授予和运行的监督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提高法治素养等方面着力,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以保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高效的运行。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篇1:

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和推进路径

摘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党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文章论述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现状,提出了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路径。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意义;现状;路径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总体上保持着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腐败现象也逐渐侵入到高校这方“净土”并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出发展蔓延之势。高校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新情况、新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1]因此,加强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试图通过从分析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入手,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对策和推进路径作一论述。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校党的执政能力的本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意。是否廉政,有无廉政精神,是衡量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和保障。其次,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是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撑,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客观需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对党风廉政建设作用巨大。再次,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根本举措。高校在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增强反腐倡廉体系建设的紧迫感。通过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党纪国法意识,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政治免疫力,有效地防止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复次,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保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和重要保障。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各地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 [2] 。构建和谐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不断纯正高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要求。最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完善高校教育功能,加强和改进广大师生思想工作,培养具有廉政文化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高校要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把培养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纳入素质教育全过程,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廉政文化素质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前获得廉政知识,获取“反腐疫苗”,增强拒腐抗体,既不会成为腐败的“土壤”,也不会成为腐败的“蛀虫”。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1.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总体状况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呈现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局面。各高校对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也高度重视,按照中央的部署,紧密结合高校实际,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反腐倡廉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高校招生考试、收费、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源头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的来说,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形势是好的,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是高的,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拥护和信任,有力地支撑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受不良文化影响,加之自身体制不完善,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题,比如: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识缺失;一些高校腐败现象有所滋生,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严峻挑战;师德风范良莠不齐,学术腐败困扰高校廉政文化;不少高校学生思想困惑,廉政意识淡薄;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缺乏渗透力;廉政教育形式单一,效果欠佳;管理制度不尽完善,廉政文化建设尚需健全保障机制。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路径选择

(一)加强领导, 整体推进,构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一要健全组织机构,完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政工部门、学管部门、教务部门和有关教学系部及相关工作部门通力协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各负其责,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要加强制度建设,把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制度建设中,与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同教育教学工作一起部署、落实、检查、考核。三要创新工作方法,求真务实,不断创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促进其向纵深方向发展。四要加强经费保障,保证高校廉政文化设施建设、各类廉政文化活动开展等所需经费及时到位,为高校廉政文化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

(二)把握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1.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原则。要把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党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高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中去,在各项建设中进行廉政建设,以廉政文化促进各项建设的顺利开展。

2.遵循规律原则。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全社会反腐倡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文化建设,它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如何既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又切合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还要符合高校的工作实际,是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3.正面引导原则。高校部分学生中存在认为“共产党已经变质”的错误认识,其实,更多的是缺乏是非判断标准的学生,看问题过于片面,没有看到党员领导干部中的主流,因此,对青年学生的廉洁教育,必须坚持做正面引导,宣传先进典型。

4.多向整合原则。“敬廉崇洁”教育要纳入高校德育工作计划,并与学科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活动,使廉洁教育拥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整合教育内容,形成教育体系,在反省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培养坚强的品质,拥有健康的心理。要整合教育手段,活跃教育形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廉洁教育跟上时代步伐。

5.潜移默化原则。廉洁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不能用廉洁教育取代所有的德育工作,也不可认为德育教育就是廉洁教育。德育教育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是可以运用的。良好的、催人上进的高校廉政文化能在师生中逐渐产生一种人人崇廉奉廉,个个羞于腐败、耻于腐败和不敢腐败的良好氛围,产生高尚明达、宁静淡泊的情操和博大庄严、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使他们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

6.施受相宜原则。对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同时还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超出了青年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可能收到实际效果。其次,要做到正面与负面相宜,既有贪污腐败的警示性案例,也有执政为民的激励性事迹[3]。

7.有效利用资源原则。充分利用一切有效载体为廉政文化建设服务。在党风廉政教育已有形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园报刊、杂志、广播、有线电视、校园网络等现代先进技术的传媒作用,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党建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

8.道德和法制统一原则。把握道德精神和法制精神,树立道德和法制相一致的文化理念。大力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用先进的道德理念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在高校中逐步形成一种崇尚廉政、褒扬廉政、以廉为美、以廉为荣的文化氛围。

9.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应把握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统一[4]。要吸取传统廉政文化的精华,剔除糟粕,发掘其中的价值,创造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文化。要合理地吸收借鉴外国的廉政文化成果,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借鉴,博采众长,坚持批判性地学习、吸收,大胆“拿来”,大胆创新。

10.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发展廉政思想,创新廉政理论,改进廉政文化建设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深化认识、把握规律,不断把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强化教育,突出重点教育对象和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功能,深化教育效果

1.注重教育对象的多层性。手中握有权力的高校党政干部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其最核心要求是为官者要有“官德”,其建设目的是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气,努力形成“弘扬廉政文化、共建和谐校园”的氛围。对于教师和一般干部及职工,则侧重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教风,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于大学生,则要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全面展开敬廉崇洁教育。

2.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循循善诱,引导清廉、自律的生活态度与方式。要将廉政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与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紧紧围绕“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主题,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基本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意识教育。

3.注重教育活动的社会效应。在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但同样不能忽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作用。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把廉政文化进校园与廉政文化进家庭、进社区等相结合,达到学生与家长、教师、社区相关范围内人员的互动,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社会效应,将廉政文化进校园与整个社会的敬廉崇洁活动融于一体。

(四)以人为本,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创新适应高校特点的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要强化课堂教学的主导和主渠道作用,推进廉政文化“四进”,要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要求,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廉政文化网络阵地的建设,利用高校自身的网络优势,办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廉政教育网站,使网络成为廉政教育的重要文化阵地、思想阵地和精神阵地,构建廉政文化的网络舞台;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各种载体,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校园文化活动与廉政文化活动的融合。

(五)拓展阵地, 加大高校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及宣传力度

凭借高校的理论研究实力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教育、制度、监督为研究方向,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和社会热点,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廉政制度建设、监督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对高校廉政文化的理念、内容结构、特点规律、建设的对策等进行深入探讨和可行性的科学论证,深入探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联系,形成中国特色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为高校廉政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六)广开渠道,积极探索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九个结合”: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与加强校风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与开展“八荣八耻”等主题学习活动、构建和谐校园相结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校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教育相结合;与廉政制度建设和理论创新相结合;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G]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周济.探索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惩防体系[N].人民日报,2005-01-18(14).

[3]吴光.论中国廉政文化的理论内涵、儒家传统及当代实践方向[G] //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大会论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4]于沛.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N].人民日报,2005-04-01(15).

(责任编辑/ 王建国)

作者:魏银立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篇2: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探析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分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应从建设高校廉政文化法规制度体系、构建权力授予和运行的监督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提高法治素养等方面着力,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以保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高效的运行。

【关键词】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路径

新形势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载体、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撑是廉政文化。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从源头上遏制高校腐败的产生,塑造清廉的高校形象是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空前发展,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也得到极大的提高,高校体制改革和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不断扩大办学自主权,增加可自主支配资金等,但同时也滋生了不少的腐败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大力支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廉政教育和法治教育,这确实有效地减少了高校腐败案件的发生,但在在廉政文化建设及教育方式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错误认识。一是不够重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认为高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廉政文化建设只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方面,而且还是辅助性的,造成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被边缘化。二是认为高校纪检部门是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无须形成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单位齐抓共管的文化格局,使纪检部门工作在很多情况下处于“单打鼓”、“独划船”的尴尬状态。三是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务虚的,没有强制性,不如廉政制度有规范性和约束力。这些错误认识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功能。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内容形式存在单一性。当前,不少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内容空洞陈旧,形式单调,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高校不能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法治建设等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很难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成为单一性的建设。很多高校只注重从廉政主体出发建设廉政文化,未能与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和高校历史沉淀的文化联系起来,吸收融合各类文化的优势,形成大的宣教格局,因而廉政文化建设缺乏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具有滞后性。目前高校的廉政制度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反腐败工作的需要还有很多差距。一是只注重廉政文化层面的建设,配套制度及实施方案跟不上,造成规划建设不到位,保障经费不落实,实施操作性不强的现象。二是只重视廉政文化活动建设,相应的理论研究和探索甚少,更谈不上创新。三是未能形成激励和惩戒的长效机制,造成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制度的滞后性。

(四)高校的廉政文化环境还不还存在不足。一是高校内部管理体系还存在不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高校办学自主权,财政拨款制度和资金筹措方式多样化,领导干部可支配的权力有所膨胀,使一些经不起物欲、权欲诱惑的干部由此走上犯罪道路。二是高校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高校领导班子自我监督淡化,党风廉政文化建设责任制不健全,纪检部门监督权力受限,群众性监督体制弱化,无法制衡高校权力,使监督机制无法运行。三是高校的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如有的高校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有的虽有制度也形同虚设,对涉及管人、管钱、管物等要害部门管理失控,造成近年来高校中不断出现窝案串案,集体腐败的现象。

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法治思维是指执政者和社会管理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原则和逻辑对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法治方式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法治方式是法治实际用于人的行为的外在表现,而法治思维又影响和决定着法治方式。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

(一)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解决高校腐败问题的必由之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增多及产学研结合的拓展,很多社会腐败现象也逐渐侵入高校这方净土,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如高校领导干部贪污腐化和滥用职权等到腐败现象开始在一定范围内蔓延,有的涉嫌巨额受贿,有的涉嫌基建、招生腐败;在高校教师中诚信缺失,学术不端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只有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才能确保我國高等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深入开展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应继续完善廉政文化一系列制度,推进廉政文化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方法反对腐败,纯洁廉政工作。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教育师生员工廉洁从政,洁身自好,还有助于时刻监督党员干部、学生的职责和行为,强化和树立师生员工廉洁奉公的价值观念,营造廉洁光荣,贪污可耻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净化高校建设发展环境的客观需要。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而且需要严明的廉政文化环境。高校应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发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廉政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依法治校,以制度管人,让广大师生员工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为高校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廉政文化环境。

三、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之路径

根据我党的法治理论和廉政理论,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在高校中建立相应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保证高校领导和师生员工的行为受到监督、制约和规范,教育和培养全体师生员工具有崇高的廉政文化素质,促进其清正廉洁,遏制和依法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一套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法规制度体系。按照国家法律和党规党纪建成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形成一整套内容翔实,形式科学,体系严谨的廉政文化规章制度体系,如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立高校反腐败组织机构及文化宣传制度、校内民主监督制度、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制度、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等。同时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既要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

(二)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立完善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体制和机制,保证高校权力的授予和运行受到严格的监督制约。在高校中,要建立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更为关键的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建立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戒机制和不易腐败的保障机制等完备的制度体系。同时应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各负其责,依靠师生员工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加强领导和管理,把廉政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到高校党的建设民、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建设、干部考核和任免等工作中,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经费保障等手段,严格执行高校各类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保证廉政文化建设顺利进行。

(三)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保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和不受随意干预的实效。选拔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勤政廉政,始终做到由敬业、精业、守业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有专业化、职业化的法治专门队伍。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组织开展各种业务知识培训,加强这支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组建一支从严要求、率先垂范、善于监督、敢于负责、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四)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及时揭露并依法查处高校违法违纪行为,切实净化高校廉政文化环境。根据我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各种歪风邪气、腐败现象,及时发现、揭露并依法依规严厉惩治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按照“零容忍”的态度,把查办案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违纪必纠,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依法依纪从严惩治腐败。要使高校的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违法违纪行为是“高风险”“高成本”“无收益“的行为,这就能最大限度地遏制高校腐败等到违法违纪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五)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高校的法治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治素养。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让法治被信仰,提高师生员工的法治素质。我们的法律法规制度再健全,机制体制再完备,最终还是靠人来执行。能做到使高校的所有师生员工自觉地敬畏法律,将法治内化于心中,用法治思维来思考问题,用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根治腐败的目的就能达到。通过法治教育,既可培养师生员工的从政从教从学道德素质,把做好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又可增强师生员工的依法监督的自觉性和能力,实行对高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学校的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处、团委等是实施廉政文化建设、法治教育的主要执行部门,应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和环境宣传,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文化活动进行廉政文化和法治教育的宣传,培养广大师生员工具有自觉守法、遇事找法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切实推进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

(六)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特色。一是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高校党政干部和教师党员中开展党风党纪教育,通过提高他们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勤俭办学、奋发有为、廉洁奉公;二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教职工中开展“八要十不”师德教育活动,坚持依法从教、修身立德、抗拒诱惑,争做师德表率和育人模范;三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論课的主渠道作用,让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进入到学生的灵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培养大学生形成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崇廉憎腐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不同层面的教育活动,使廉政文化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员工。创新不同的教育方法,把一系列的廉政文化教育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和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体师生员工,真正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成为全社会反腐倡廉的率先典范。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做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使命光荣。应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贯穿于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依法治校,切实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彻底根除高校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全面调整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模式,不断完善教育载体,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在和谐校园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志扬.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廉洁政治建设[J].群众,2013(5)

【作者简介】陆孟兰(1966— ),女,广西宜州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责编 刘健华)

作者:陆孟兰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篇3: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

摘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在具体落实上还存在着组织主体不明确,对建设内容认识不足,建设的目标不够具体等問题。要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构建保障机制,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责任主体;构建传播机制,让廉政文化深入师生心灵;构建约束机制,让廉政文化融入个体行为;构建反馈机制,对廉政文化的核心内容进行反复强化;构建长效机制,达到文化养成。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机制构建

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将传达廉洁理念,塑造廉洁行为,营造廉洁氛围,融于校园文化,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的过程,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有深远的影响,也是扎实推进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举措,更是在高等学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之不足

近几年,随着党中央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水平逐年提高,相关的论文、著作和论坛逐年增多;高校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丰富多彩;基地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主体不明确

多数高校缺乏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来统筹管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即使已经在进行的廉政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各自为阵,忽冷忽热,穷于应付的局面。典型的表现就是廉洁教育缺乏统一的指挥领导,学校不同群体的廉洁教育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干部的廉政教育在纪委;学生的廉洁教育在学工部;教职工的廉洁教育有的在工会,有的在人事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部门主抓。廉洁教育的内容也缺乏针对性,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而且在一些特定时间段里(如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期间)抓的热火朝天,而更多的时候却忽略了警钟长鸣。

(二)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认识不足

有的学校忽视了廉政文化之所以成为“文化”的精神实质,仅仅把宣传画册的发放,书报杂志的征订,格言警句的张贴和文艺表演活动等廉政文化的外显部分作为廉政文化的全部,忽视理念的提升,价值观的培养,制度的健全和行为的规范。很多已经开展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缺乏对高等学校廉政状况的诊断,从形式到内容,没有高校自身的特点。

(三)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不够具体,无法形成长效机制

有的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功利性太强,认为突击性地搞几次内容涉及廉政的宣传活动或文艺表演,就能使廉政理念内化于党员干部的心中,形成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忽略了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廉政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有完整的规划和长远的战略,还要有阶段性的任务和目标,更需要脚踏实地地分步实施。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构建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是关系的复合体,都是既有序且相关的多重体。”廉政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有其自身独立的结构体系。具体说来,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结构,主要包括廉政制度、廉政组织机构和廉政环境等,又可称为硬文化结构。二是深层结构,主要包括廉政心理、廉政意识、廉政思想体系,又可称为软文化结构。廉政文化建设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围绕这两个层面开展机制构建,使廉政文化从理想成为现实。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机制的构建是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保障机制,通过成立领导机构,使廉政文化建设具有责任主体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工作推进的重要动力。领导机构的作用主要是从组织上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和准备,使廉政文化建设能有组织、有领导地有序开展。通过领导机构的广泛宣传和有效活动,让学校内部的所有成员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使师生员工接受、支持和参与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1,建立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在组织上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使学校党委对廉政文化建设有抓手。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设立应该有如下结构:

成立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纪委书记)、副组长(纪委副书记);成员主要应该有纪委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人事处、学工部、工会等单位领导组成。

建立常设机构,领导小组只是一个决策和协调机构,主要是统筹全局。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还应设立廉政文化建设的的常设执行机构,承担具体实施的工作职能。这个机构可以放在纪委办公室。

各二级单位也应该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主抓本单位本部门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

2,明确工作职责。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对廉政文化的实施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领导和管理,努力做到既有各自重点,又能联合协作,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

廉政文化建设常设机构要负责制订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统一安排载体、场地、经费,具体来说,纪委办公室负责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安排;宣传部承担廉政文化建设载体的安排;组织部主要针对党员干部做工作,人事处和工会主要针对广大教工做工作,学工部的工作对象则是广大学生。

各二级单位的主要领导者,都应该按照学校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有了全校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才能得以实施。

(二)构建传播机制,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让廉政文化深入师生心灵

美国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说:“伟大的组织所以能够长久生存,不在于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被称为信念的精神力量,对组织全体所具有的感召力。”构建传播机制,就是要通过传播沟通,让广大教职员工认同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理念,并把这种价值变成其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承诺,进而融入学校精神。

1,精选传播的信息。首先要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观和政绩观为核心内容,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清白做官,正直为人的思想基础;其次,要宣传廉洁从政的思想和廉洁自律的价值取向,以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广大教师廉洁从教,广大职工廉洁从业,广大学生以廉为荣为重要内容,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自重、自警、自励的意识,不断提高抵御腐蚀的能力和主动接受组织监督的自觉性;第三,要传播党纪政纪和法律条规等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使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清楚哪些事

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为,从而达到在行为上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作用。第四,要传播正反两方面的廉政典型案例,以利激励教育和警示教育。

2,丰富传播的载体。在基本把握传播的信息后,就要充分運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发挥多种载体的功能,把精选的廉政文化的相关信息,传播给广大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要充分发挥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廉政文化人文景观的作用,还要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要采取报纸专版、公益广告、电视访谈、廉政网络平台、电台听众热线等形式,大力宣传、倡导廉政文化理念,努力营造廉政文化的舆论氛围。融思想性、知识性为一体,把教育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起来。

(三)构建约束机制,通过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让廉政文化融入个体行为

建立约束机制,主要是对廉洁自律行为的规范。廉政文化是观念的,但同时也是具体的。只有把廉政文化的价值观、理念、要求、愿望等内在精神、信仰,外化为不言而喻的自觉行为,并体现在工作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才真正上了一个台阶。

1,用制度规范行为。高廉政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把一系列包涵廉政内容的文化元素,由观念形态变为具体行为,特别是按照廉洁自律的要求做人做事。制度正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有效手段。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动准则,具有约束、管制和限制作用,必须不折不扣去执行。它还可以起到一种提示作用,是用文字来宣传、倡导某种行为。相对于文化而言,制度是“硬”性的,是促成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当廉政制度融入到群体价值观时,它就会成为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得到群体自觉的执行和遵守。

2,用制度的刚性保障制度的执行。制度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并不是总是有效的,特别是在面临多种利益诱惑的今天,完全寄希望于人们自觉遵守制度是不现实的。大量违纪违法案件也告诉我们,总有些人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做出冲撞制度的事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要求与制度是对人的自由的约束,而“个体在一生中都会表现出一种对限制其自由的行为进行抗拒的强烈倾向”。因此,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管制度的制度来加强廉政制度的落实,要充分发挥带有刚性的制度的作用,帮助人们把遵守制度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3,弘扬制度文化。制度的约束固然可以快速提升个体行为,然而要建立长期的效果,仅仅靠外在的压力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弘扬能长期坚持的制度文化。开始时要尽量把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作出分解,并且量化,让员工先在带强制性的情形下执行制度,当员工真正认同了这个制度,并养成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时,制度就逐步变成“文化”了。所以,学校要利用多种媒介,传播制度信息,完善个体行为,构成一个自律与他律,强制与自觉相统一的文化氛围,加快制度文化形成的步伐。

(四)构建反馈机制,通过检查考核,及时纠偏,对廉政文化的核心内容进行反复强化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或者说,没有信息反馈系统,要实现有效的控制去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间还会出现反复。这时,就需要我们用考核的方法,检验前期的工作成效。学校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要按照目标具体,时限明确,常抓不懈的考核的要求来组织考核。通过不断地完善改进,让廉政文化建设逐步成熟。

1,注重考核的作用。通过考核检查前期的工作效果,对符合廉政文化价值取向的理念和行为给予肯定和赞扬,可以巩固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使它们融入学校精神,形成文化沉淀。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尽快整改和纠偏,可以逐步形成一种支持、鼓励廉政文化的力量,使廉政文化建设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稳定发展。

2,健全考核的内容。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传播沟通在传播对象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动的变化。考核的内容应该围绕这些设定指标,要全面评估廉政文化诸要素及前期执行的情况。通过检查考核,了解学校员工对廉政文化的认同状况,具体内容包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对廉政宗旨接受度,对自律精神的融入度,对廉洁理念的认同状况以及对廉洁自律行为的响应状况。

3,优化考核的方法。考核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座谈会、调查问卷等。通过编制“廉政文化状况问卷”、“廉政文化效果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要组织专业的调查团队开展调查,以期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获得当前学校廉政文化的基本情况。

(五)构建长效机制,通过队伍建设和典型示范。达到文化养成

文化的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效机制的建立,正是解决文化认同问题的关键。

1,组建优秀团队。廉政文化作用于学校,是一个潜移默化和不断充实发展的过程。在做好了廉政文化的传播工作和制度建设之后,廉政文化的落实就需要通过建立队伍来作保证。学校必须建成一支包括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骨干在内的稳定队伍,长期坚持廉政文化的创建活动,薪火相传,把廉政文化传承下去,学校就不会因领导人变更或人员流动,而影响廉政文化的进程。

2,加强典型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的行为的改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生活中的模仿。因此,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还应该开展师德建设,树立师德典型,充分发挥教师在开展廉洁教育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还要选择群众公认的廉洁自律的典范,进行着意的培养和塑造,在时机成熟后树立起来,以带动廉政文化建设。还要建立奖惩制度,设立廉政文化建设专项奖励基金,保持奖励的持续性,进行正面激励,促进建成长效机制的形成。

3,促进习惯养成。培养廉洁自律的行为习惯,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习惯是由多次练习巩固下来的行为方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把人们牢牢地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当一个群体面临某件事情,用几乎一致的态度、原则来应对,就会慢慢地形成定势,养成习惯。当习惯成为自然,也就形成了文化。当这种文化氛围营造起来,就会对环境形成影响力和约束力。这种影响力和约束力强调的是不成文的软约束,而且更是源于自觉。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个需要常抓不懈的动态完善的过程。保障机制是基础,传播机制是手段,约束机制是关键,反馈机制是保证,长效机制是根本。只有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才能使其融于学校精神,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EB/0L],(2010-03-15)[2011-12-29]http:∥fanfu,peo-ple,com,cn/GB/11143244,html,

[2]克鲁克洪,个人与文化[M],高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ll

[3]刘汇,论廉政文化的建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9,

[4]汤姆彼得斯,追求卓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社,1995:126,

[5]李文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65-166,

[6]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10,

(责任编辑 易民)

作者:李进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跨国污染司法对策论文下一篇:企业技术综合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