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分析论文

2022-05-07

小编精心整理了《职业院校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本文结合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实践,对目前职业院校分析化学的课程学习目标、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评价考核等方面,做了分析,并阐述了分析化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做了探索,现就教学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和探索,旨在促进今后分析化学的教学的提高。

职业院校分析论文 篇1:

职业院校仪器分析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以职业院校仪器分析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确定改革原则,为职业院校仪器分析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提出对策。

关键词:职业院校 仪器分析课程 教学改革 对策

课 题:本研究论文系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课题(课题编号201506,课题主持人王静,课题组成员殷勇、叶萍萍、吴滢)研究成果。

仪器分析课程是职业院校化工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企业调研,仪器分析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仪器分析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职校学生在走上分析检验工作岗位时能否迅速适应,该课程的教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近年来很多职业院校对仪器分析进行了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实践,本文将以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化学工程系仪器分析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在仪器分析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究给出改善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有以下几个目的:了解学院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研究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和建议。

2.研究方法

包括访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对学院化工系2012级、2013级在校生,2011级、2012级部分实习生和2010级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对部分学生、任课教师和企业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5份。

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问卷调查主要结果见表1。

1.专业和职业规划影响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调查发现,化工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有53.5%以上“想要从事分析检验岗位的工作”,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占34.3%,化工工艺专业30.8%,药物制剂专业只有13.8%。其中大部分为女生,占56.8%。选择“想要从事分析检验岗位的工作”的学生占83.6%,他们认为“仪器分析课程很重要”。不想从事相关职业的实习生和毕业生比在校生对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更加重视。

调查表明,所学专业对学生有明显的心理暗示作用。在职业规划不明确的情况下,学生往往认为学什么专业将来就会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而仪器分析课程具有很明显的专业性,虽然是针对各专业都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对于没有学过该课程又不想从事分析岗位的学生而言,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2.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得到认可,但仍有完善空间

从10级学生“对照教材顺序教学”到11级、12级“模块化教学”,学生“对仪器分析教学内容和手段很满意”比例有了大幅提高。在调查的学生中,愿意“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的学生达到了65.2%,说明模块化教学方式逐渐得到学生的认可。但是“对仪器分析教学内容和手段很满意”的不到15%,“对老师布置的实验内容很感兴趣”的只占16%,说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还有待改进。模块后教学内容只是简单根据传统教材上的实验实训项目进行项目化设计,很少结合企业实际、专业特点、社会热点,迎合学生兴趣。在教学手段上也有所匮乏,不同项目学生学习特点不同、难易程度不同,不能针对不同的项目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3.传统教材已不适应模块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有82.6%的学生对“企业实际分析检验项目”感兴趣,64.5%的学生对“自行设计的分析课题”感兴趣,仅有17.4%的学生对“教材上的实训内容”感兴趣。传统教材上的实训项目已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加关注具有专业特色、紧密结合企业生产、有趣味性的实训项目,并且不排斥能体现学习主动性的自行设计分析项目。学生中超过38%的人认为“使用教材不贴合教学需要”。在访谈中,任课教师一致认为“使用教材不贴合教学需要”。

分析认为,职业教育侧重技能教育,职业学校学生主要针对技能知识进行学习,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大,这一点从只有19.4%的学生“对原理知识感兴趣”可以看出。传统教材虽然内容全面,但是理论内容和实验实训内容分开,实验实训内容也多为理论和方法验证性,很少贴合企业的实际应用,没有体现专业特点,没有项目化教学设计,不适合模块化教学的需要,并且使用仪器很难与学校现有仪器完全匹配,缺少相应的项目化实训报告,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仅起到参考书的作用。

4.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依赖性强,学习潜力没有被挖掘

有6.4%的学生“经常思考并向老师提出问题”,“很少”甚至“没有”向老师提问的学生达到42%,表明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语文、数学等文化基础课成绩较差,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和计算应用能力相对较弱,主动学习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对所学内容能够自学掌握”占11.6%,有74.8%的学生“需要和别人讨论”才能掌握,“愿意分组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课题”达到76%以上,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有依赖心理。报告不能独立完成,抄袭现象严重,学习效果差,仅有11.6%的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对原理或操作规范理解透彻”。但是学生“愿意分组学习”和“需要与别人讨论自学”也说明学生仍具有学习潜力,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

5.仪器数量少且缺乏维护保养,教学场地不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求

从10级在“有时在教室,有时在实验室”,到11级、12级“在实验室”上课,为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学场地现已全部安排在实验室。但是现有的仪器分析实验室面积小,各种类型的仪器放置其中,而仪器分析课程使用的仪器多为大型仪器,如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一旦安装到位便无法挪动,教学场地的灵活性差,并且缺少实验台、试剂台、水槽等,需要借用其他实验室,学生跑来跑去十分不便,教师课堂管理困难。目前缺乏符合课程特色的一体化教学场地设计,并且部分种类的仪器生均数量少,学生练习时间短,动手能力难以提高。由于仪器设备价格昂贵,运行维护费用高,仪器得不到及时的维修保养,影响教学效果。

6.教师未真正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缺少辅助教学老师

虽然任课教师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但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任课教师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更新慢,除教学比赛外,很少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能完全掌握仪器使用维护的老师少,仪器一旦出现故障不能第一时间维护,影响课堂教学。教师进企业学习机会少,企业实际分析检验经验少,教师并未真正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一名教师授课不能很好地管理课堂,学生纪律较差,影响学习氛围,在学生训练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能给予及时的指导。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及分析,笔者根据以下原则提出对策和建议: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教育为核心,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从基本能力到综合能力培养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引导学生对本专业加强了解,包括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就业方向等。目前在这一方面学校做得还不够,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问这些问题。具体可以在职业素养、职业规划等课程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岗位需求,联合校企合作,开展第二课堂,学生进校企合作企业参观并学习企业文化,了解岗位工作内容等。班主任在班会课中也可以大力宣传课程特点与以后就业之间的联系。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将课程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以后就业之间的联系介绍清楚,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专业制订授课计划,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比如对化工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学生,重点针对化工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测等进行教学,对药物制剂专业针对药物分析进行教学等。使学生认识到课程学习与自己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即使将来不从事分析工作,该课程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应该从内心真正重视起来。

2.成立教学团队,系统进行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

参加过教学比赛的老师都知道,要想赢得比赛就要有好的教学设计。一堂高质量的课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何况一门课程的教学仅凭教师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考虑全面。所以要成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对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手段的运用,实验报告的设计、学习过程的评价等部分内容。笔者学校已经确定采用模块化教学,如按照使用仪器的不同,将教学内容分为可见分光光度计模块、紫外分光光度计模块、气相色谱模块、液相色谱模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模块、pH计模块等。

针对不同的教学模块,根据总的学习目标设定不同的子目标,通过下企业调研,优选具有专业特色、与岗位工作实际内容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系统化设计项目任务,做到层层递进、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到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任务驱动法、分组学习法、微课教学、翻转课堂、仿真教学等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各项目内容的衔接与整体性、方法使用的合理与可操作性、实验报告的实用性、学习评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针对以上内容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修改。

3.编写与教学设计配套的仪器分析实训教材

传统教材与经过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的课程不配套,只能作为参考书使用,所以需要编写一本与教学设计配套的仪器分析课程实训教材,使学生学习能够更加轻松,教师上课更加方便。教材编写首要考虑实用性、配套性,既要包括相关的原理和技能知识,又要体现教学设计。具体可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背景、任务通知书、相关原理、仪器组成及使用、分析方法、使用仪器和试剂、步骤、练习题、讨论题、实验报告、评价表等。

4.合理购置仪器和仿真软件,改造一体化教学场地

一体化教学需要真正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合理补充仪器和仿真软件,对教学场地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造,使之真正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场地除传统的多媒体设备外,每个工位应有一台电脑适应仿真教学的需要,还要考虑实验操作和大型分析仪器摆放安装,要有试剂柜、玻璃仪器柜、文件柜等,同时还要考虑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5.加深校企合作,建立课外实训基地

利用学校校企合作资源,建立课外实训基地。企业资源丰富,拥有种类多样且先进的分析仪器。到企业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学习不能真正对课程学习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如果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学生在学习每个模块后到企业岗位进行操作实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了解仪器分析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直接提高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迅速适应,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6.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学校应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学习仪器分析在企业实际分析中的应用,学会常见仪器故障的排除和仪器的日常维护等,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教师平时还应加深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及时学习最新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四、小结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进行大量的尝试。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才能使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智利,谢青季,夏绍喜等.师范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教与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化学教育,2004(8).

[2]屈菊平,王晓华,付胜堂.高职《仪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焦作大学学报,2010(3).

[3]于志伟,王芳.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仪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纵横, 2011(8).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作者:王静?殷勇

职业院校分析论文 篇2:

职业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探索

摘要:本文结合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实践,对目前职业院校分析化学的课程学习目标、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评价考核等方面,做了分析,并阐述了分析化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做了探索,现就教学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和探索,旨在促进今后分析化学的教学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模式;探索

一、分析化学的学习目标

分析化学在学科中与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环境科学、无机化学一样是一门专业课。学习好此门课程不仅要将高中数学知识、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分析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掌握物质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分析化学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职院校都在提倡一体化教学,主要是以实践和导向性为主体,鼓励教师少讲或只做引导,学生多做多动脑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分析化学课程来说,就我校的学生情况来看,理论课程的讲授不能太少,原因包括:其一,在此门课程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其二,目前学生普遍存在化学基础非常薄弱,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略懂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就连初中化学也是一知半解,没有最基本的概念性的认识;其三,掌握此门课程的要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构架,要求学生要系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才能为以后从事分析工作打好理论基础。若将实验教学单一的某种测试技术设定为主体教学部分,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向性教学,将达不到分析化学教学的目标,结果是:学生一知半解,只能生搬硬套,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谈不上找到分析关键过程或关键控制点,学生还不具备自学的基本知识储备,所以要加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

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强化

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学习分析化学实验不仅是让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认识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且能够训练学生应用基本理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只单一强调在实验教学中总结、研究规律和理论,虽然在实验教学中新增加了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但若没有理论基础,那么对学生来说即使按规范操作,其结果也只是照猫画虎,学生不能应对环境或其他样品差异性等变化做出科学的综合分析,只有掌握了基本理论,再进行操作实验分析,才能对过程及结论得出科学的分析,所以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是分析化学理论教学的强化。另外,学生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差,实验过程危险性比较大,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的教学还不能完全转化为导向性和学生自主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学生还不能自主学习研究和完成实验过程设计,所以要加强老师的实践过程指导作用,打破了以往同组同学1人操作,其他学生等、看的现象,减少学生在操作过程环节的压力和心理障碍,鼓励和指导学生,使学生在每一步骤过程中感到有所收获和提高,培养自信,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需要两学年以上的培养,才能使学生能适应导向性教学模式和具备自主学习基本能力。

四、分析化学的教学模式及其教学组织

1.分析化学的教学模式应是理论加实验教学模式结合的方式。分析实验教学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它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理论讲授过程中课堂讲授要重点突出,对重点、难点讲透。理论讲授还应完成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一般可以通过设问、讨论、启发的方式进行;在实践教学中,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大家分析讨论,提高大家的分析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如何分配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比例,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笔者通过以往的教学发现,我们不应严格划分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比例,而是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不应该根据班级人员的多少设计课时分配量,总之以达到教学目标为标准。比如学生总数比较多时,大部分人认为需要完成总体目标,如让所有学生都懂怎样规范操作,由于存在学时有限等局限,这时必然选择牺牲大部分理论课时,以补偿实验分组教学的要求。针对以上情况,此时最好的解决方法示增加一个课前的或是课堂演示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点。优点有:其一,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音、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改善授课环境,若实验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实验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相关的视频,向学生讲解正确操作的理由和违反操作对个人和环境的危害,使学生做到操作规范,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可以节约药品;其二,还可以节约重复讲解的时间和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还可以使教学直观,简单明了,缩短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大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提高学习热情。这样就把实验课分成了实验基本操作知识多媒体教学学习、过程训练和任务完成部分,前一个阶段可以减轻教师讲解的劳动强度,此时再将学生分组训练,教师参与过程指导,就比较省心省力了。

3.成立实验合作小组。采取循环式实验方式,这样既使学生得到很好的操作训练,也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对于学生平时实验成绩的评定,如第一次实验某学生在获得的分数来自三个方面:小组打分95分,大组打分90,教师打分85分,定好小组、大组、教师分值权重分别为0.15、0.15、0.7。那么这个学生本次实验的综合实验成绩=95×0.15+90×0.15+85×0.7=87.25(第一次),若一学期共做了四次实验,实验综合成绩按照如上方法计算为87.25(第一次)、85.21、75.15、91.25,本学生学期平均实验成绩=(87.25+85.21+75.15+91.25)/4=84.72。

五、建立合理分析化学的考核制度

本课程考试应该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模式。

1.对理论和实验考试内容的设置。第一,理论考试应以基础知识的测试为主,同时附加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术的试题,用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第二,实验课考试则可采用更灵活的考核办法,教师可以提前一周公布几大项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随后要求学生自行看书查资料,设计实验,考试时学生按照设计好的步骤实施实验。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考试成绩的评定。成绩考核模式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平时和期末考核部分,评价分配标准和权重如下表。

本文从分析化学的教学目的出发,首先,阐述了分析化学的理论性、实践性较强,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强化,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考虑其教学内容特点,转变教学观念,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的。其次,还对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和组织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目的是改变分析化学教学行为,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服务水平;最后,建立合理分析化学的考核制度,从考核的模块划分以及成绩的判定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以上对笔者在分析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在实践应用中发现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起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莫运春,许金生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6,21(1):24-26.

[2]郭祥群.分析化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厦门大学化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增刊,教学论文专辑:117-119.

[3]施开良,姚天扬,俞庆森.化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大学化学,2002,(6).

作者:杨艳伟

职业院校分析论文 篇3:

从职业院校角度分析怎样做才能与社会需要对接

摘要:随着社会用工需求的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否与社会需求直接对接,直接影响了所在区域的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如何解决好职业院校培养供应和社会用工需求之间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会需求;人才培养;对接

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合格后直接输送给社会。归根到底,职业院校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在学生,院校教育管理的核心也是学生。院校管理的真谛是聚合各类资源,运用管理功能,实现管理的既定目标——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满足用工需求。那么如何解决好职业院校培养供应和社会用工需求的和谐?职业院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自顶向下设计——研究区域经济,调整专业布局,确定职业院校服务的产业领域

本着“立足区域实情,改革调整适应,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职业院校需要深度解析地区发展趋势,从而确定对应的职业领域,制定关联专业,确保毕业生职业生涯对口地区的发展规划。这样既保证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生产需求的和谐促进,也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因此,院校定位和区域经济发展要同向而行。

1、解析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区域重点发展产业。

2、统筹规划院校资源,适时决策扶持、服务的产业。

3、确定院校定位,规划设计产业对应的专业,其专业布局应符合区域功能定位。

二、自底向上分析——调研区域行业需求,精准职业专业定位对口培养

地区行业企业分析,确定职业范围,分析技术特点,提炼总结,确定专业,保证毕业生所学技术技能对接企业职业岗位。

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是职业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目前,职业院校专业定位模糊,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目标宽泛,课程设置全而不专,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剧增,招生和就业面临困难等。我们应该从这些现状分析入手,结合专业建设的探索和区域发展特点,重新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意识。

1、关注行业协会发展趋势,确定行业主流发展方向。

2、聘请行业专家,实时引领行业前沿技术。

3、针对专业设置,学校应大胆改革,优化布局,提升内涵。

三、纵向合作企业——推行并完善学徒制,提高人才培养的企业适应性

相对于日新月异的企业变革,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和企业的岗位需求仍有差距,目前提倡的学徒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1、深入企业调研,挖掘岗位内涵。

2、深度校企合作,探索学徒制培训教育。

3、调配学校人力资源,教师下企业常态化,促进技能和教学水平的双提高。

4、探索学习者深入参与工作场所学习,改革为特征特殊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徒培训是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去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教育部门在职业院校中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

有政策扶植,学校应积极纵向合作大型企业,探索学徒式培養制度,确定培养的毕业生适合企业岗位得具体需求。以能力本位为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多元的校内外结合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双层次多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要使得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满足岗位需求、企业需求,校企应深度合作目标:

1、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共同开发教材。

2、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校企共同实施教学。

3、学习岗位与生产岗位对接,校企共同培养技术高手。

4、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企利益实现共赢。

“道之未闻,业之不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焉”,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首当其冲。鉴于教师在这一过程的重要作用,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目前,“双师型”教师的建设落后于职业实际的需求,因此应明确教师的培养目标,制定培养策略:

1、到对口专业的重点院校深造

2、参加多渠道培训

3、深入企业一线生产管理

4、以老带新、以强带弱

5、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四、深度调动学生一一德才双修,点燃人生出彩的信心火种

立体展示职业生涯,使得学生形成良好工作的愿景,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通过参加竞赛等活动展示才华,增强处身职业院校的成就感,主动学习从而成长为具备良好技能体系且为企业需要的职业人。

1、入学规划,全景展示职业生涯,调动学生内在的成功渴望。

2、全过程引导,学校能够为学生做迷航的灯塔。

3、搭建平台,调动学生全方位展示自我,持续认识、完善自我。

举办、参加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用体现在:一是促进了专业建设,技能大赛引入了行业企业前沿的技术,能有效推动学校专业对接产业;二是促进了师资建设,技能大赛搭建了多方沟通的交流平台,有力地提升了职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三是促进了学生发展,技能大赛提供了综合实训平台,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

职业教育为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提供了可能,而技能大赛则为职教学子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搭建了平台。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发展、布局调整与社会需求、区域经济转型、专业技术变革等息息相关,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与时俱进,适时改革。

作者:韩英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学教学总结论文下一篇:农村改革分析论文